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反射式望远镜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反射式望远镜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反射式望远镜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望远镜的主要分类

望远镜的主要分类 文章来源: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6-24 7:26:10 一般天文望远镜以构造来分类,可分为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及折反射望远镜三大类。 折射望远镜 伽利略制作的折射望远镜 所谓折射望远镜是以会聚远方物体的光而现出实象的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它会使从远方来的光折射集中在焦点,折射望远镜的好处就是使用方便,稍微忽略了保养也不会看不清楚,因为镜筒内部由物镜和目镜封着,空气不会流动,所以比较安定,此外,由于光轴的错开所引起的像恶化的情形也比反射望远镜好,而口径不大透镜皆为球面,所以可以机械研磨大量生产,故价格较便宜。 伽利略型望远镜 人类第一只望远镜,使用凹透镜当目镜,透过望远镜所看到的像与实际用眼睛直接看的一样是正立像,地表观物很方便但不能扩大视野,目前天文观测已不再使用此型设计。 开普勒型望远镜 使用凸透镜当目镜,现今所有的折射式望远镜皆为此型,成像上下左右巅倒,但这样对我们天体观测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目镜是凸透镜可以把两枚以上的透镜放在一起成一组而扩大视野,并且能改善像差除却色差。 市面上一般售卖的小型天文望远镜,多属折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 牛顿制作的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是利用一块镀了金属(通常是铝)的凹面玻璃聚焦,由于焦点在镜前,所以必须在物镜焦点之前用另一块镜将影像反射出镜筒外,再用目镜放大。 反射望远镜没有色差(因不用透过玻璃故无色散),但有其它各类的像差。如将反射凹面磨成

拋物线形(Parabolic),则可消除球面差,但受彗形像差的影响严重,故边缘部份仍觉松散。 现时一般中小型的反射望远镜有下列二种型式: 牛顿式(Newtonian) 利用一块与光轴成45度平面镜(Flat or diagonal)作为副镜(Secondary)将影像反射至镜筒前侧。这种结构最为简单,影像反差较高,亦最多人选用,通常焦比在f4至f8之间。 卡赛格林式或简称卡式(Cassegrain) 利用一块双曲面凸镜(Convex hyperboloid)作为副镜,在主镜焦点前将光线聚集,穿过主镜一个圆孔而聚焦在主镜之后。因为经过一次反射,所以镜筒可以缩短,但视场较窄,像散较牛顿式严重,同时有少许场曲(Curvature of field)。 由于反射式望远镜只要磨制一个光学面,所以以同一口径而论,价钱较折射镜为廉。普通天文爱好者,拥有150mm、200mm口径的为数不少,反射式望远镜同时可以自己磨制。 折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主要用于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 折反射望远镜 折反射望远镜的物镜是由折射镜和反射镜组合而成。主镜是球面反射镜,副镜是一个透镜,用来矫正主镜的像差。此类望远镜视场大,光力强,适合观测流星,彗星,以及巡天寻找新天体。根据副镜的形状,折反射镜又可以分为施密特结构和马克苏托夫结构,前者视场大,像差小;后者易于制造。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电梯功能及结构图 一、主要是由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及曳引部分组成。 从以上链接地址中可以看出电梯全部结构的组成,区别于卷扬机的是,它有交互性、有舒适且安全的乘坐空间。 电梯简单理解是这样工作的:它是将动力电能,通过某种变频装置或直接向驱动装置供电,由驱动装置拖动曳引装置,再通过曳引装置上悬挂的钢丝绳拉动井内轿厢做上下运行工作。所有这些动力驱动是由很多的电气装置、机械装置实现整合工作的。 二、为什么电梯在楼上,而在一楼一按它就会下来呀? 电梯停候在上面某层,当一楼按下外召唤时,实际上简单的理解是一个触点开关,按下去的一瞬间,指令通过井内电线传输到控制柜的主控制板(或信号控制板或PC机控制板或最原始的电梯就是继电器动作),我们以控制板为例,它收到瞬间信号以后再次触动控制板内的固有程序,同时由它输出电梯准备如何响应的指令,分别至外呼灯亮及驱动装置,最后电能直接或间接驱使电机带动变速箱转动,通过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带动轿厢向下运行,每一层都有一个平层装置来采集电梯所处位置,当电梯快到一楼时,控制板通过程序输出不同信号来控制驱动装置,使电梯换速到1楼平层开门,实现电梯外召指令。 三、为什么在轿厢里按几楼就会在几楼停呀? 工作方法类同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只是把外召按钮搬到了轿内,工作运行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轿厢指令起动的程序与外召唤不同,程序是独立的,外召唤有上、下按钮,而轿内的没有上、下之分是直达(除非路过的楼外有同方向召唤指令),站在外面按上及下所响应的结果是不同的,这里我不做详解了,相信楼主经常做电梯有感触,当你要下楼时同时按上、下所得到的电梯响应是有区别的,电梯做的功也不同,不利于节能。

浅谈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浅谈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原位(in situ)技术,通过对催化剂上现场反应吸附态的跟踪表征以获得一些很有价值的表面反应信息,进而对反应机理进行剖析,已在催化表征中日益受到重视。该表征技术适合于固体粉末样品的直接测定以及材料的表面分析。将漫反射方法,红外光谱与原位红外技术结合,试样处理简单,无需压片,并且不改变样品原有形态,所以较之其他原位红外方法更容易实现在各种温度,压力和气氛下的原位分析。 1实验原理与装置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的实验系统一般由漫反射附件、原位池、真空系统、气源、净化与压力装置,加热与温度控制装置、FTIR光谱仪组成。 在红外光谱仪样品室加装一个漫反射装置,将装好样品的原位池置于其中,调整漫反射装置,使样品上的漫反射光与主机的光路匹配,以实现漫反射测量。原位池可在高温、高压,高真空状态下工作。图1所示为漫反射红外装置的光路图。光谱仪光源发出的红外辐射光束经一椭圆镜会聚在样品表面并在内部进行折射、散射、反射和吸收,当这部分辐射再次穿出样品表面时,即是被样品吸收所衰减了的漫反射光。如图2所示。图3为漫反射原位池结构示意图,图4为热电公司红外的漫反射附件实物图 图1 图2 图3

图4 目前原位红外漫反射方面国内做的最好是大连化物所的辛勤老师,自行设计出一套漫反射红外装置。利用该装置在催化反应机理推导方面研究出很多有意义的结果。 2.实验操作 开机前需要更换干燥剂,装好液氮先对检测器冷却,依次打开电脑、仪器、软件并检查各项参数是否在指定范围内,根据需要设置扫描次数、分辨率、纵坐标。对于智能型有的参数一般是不需要更改设置的。调节样品池高度使探测器接收到的能量最大(粗调),然后将所测固体粉末样品装入样品池中,刮平样品表面,装上窗体,再调节样品池高度(细调),保证光正好打在样品上。样品颗粒越细越好,这样得出的谱图会更精细。对于深色样品不利于测样可以掺入溴化钾稀释。一般样品,比如我们制的的催化剂要进行预处理,即在惰性气体氛围中高温加热一两个小时,一来可以除去催化剂上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来也是对催化剂的活化。注意,气速不能开的太大否则会吹散样品粉末堵塞气体管路对后续实验造成影响或是把样品表面吹不平整也会影响谱图质量。如果做探针分子的选择化学吸附,一般步骤是降温并在设定的温度段采集背景,然后在特定的温度下关闭惰性气体通入探针气体直到达到吸附饱和再改吹惰性气体吹扫,不断采集样品信息,然后升温,在开始采集背景时设定的温度段继续采样,背景和采样温度应一致。如果特定需要还可以抽真空或加到一定压力。我们所测的固体催化剂样品一般分辨率都选择4cm-1,扫描次数则常选择32、64。对于漫反射最好选择设置纵坐标以Kubelka-Munk表示,以便可以在需要定量时使用。 实验气路则是根据实验需要自行设计,没有一定的模式,切不同设计方法气路也有所不同。现举一例我们实验室常用来测样品酸性的气路图5如下 图5 1气体干燥装置,2气速控制装置,3阀门,4探针,5原位池 3.在催化中的应用 红外光谱法用于催化研究领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1964年,Delfs等最先尝试用漫反射

折射式望远镜

折射式望远镜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1608年荷兰人汉斯·利伯希发明了第一部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折射式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 伽利略之折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因单透镜物镜色差和球差都相当严重,现代的折射望远镜常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透镜组作物镜。其中以双透镜物镜应用最普遍。它由相距很近的一块冕牌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和一块火石玻璃制成的凹透镜组成,对两个特定的波长完全消除位置色差,对其余波长的位置色差也可相应减弱 在满足一定设计条件时,还可消去球差和彗差。由于剩余色差和其他像差的影响,双透镜物镜的相对口径较小,一般为1/15-1/20,很少大于1/7,可用视场也不大。口径小于8厘米的双透镜物镜可将两块透镜胶合在一起,称双胶合物镜,留有一定间隙未胶合的称双分离物镜。为了增大相对口径和视场,可采用多透镜物镜组。对于伽利略

望远镜来说,结构非常简单,光能损失少。镜筒短,很轻便。而且成正像,但倍数小视野窄,一般用于观剧镜和玩具望远镜。对于开普勒望远镜来说,需要在物镜后面添加棱镜组或透镜组来转像,使眼睛观察到的是正像。一般的折射望远镜都是采用开普勒结构。由于折射望远镜的成像质量比反射望远镜好,视场大,使用方便,易于维护,中小型天文望远镜及许多专用仪器多采用折射系统,但大型折射望远镜制造起来比反射望远镜困难得多,因为冶炼大口径的优质透镜非常困难,且存在玻璃对光线的吸收问题,所以大口径望远镜都采用反射式。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功能及结构图 一、主要就是由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及曳引部分组成. 从以上链接地址中可以瞧出电梯全部结构得组成,区别于卷扬机得就是,它有交互性、有舒适且安全得乘坐空间。 电梯简单理解就是这样工作得:它就是将动力电能,通过某种变频装置或直接向驱动装置供电,由驱动装置拖动曳引装置,再通过曳引装置上悬挂得钢丝绳拉动井内轿厢做上下运行工作。所有这些动力驱动就是由很多得电气装置、机械装置实现整合工作得. 二、为什么电梯在楼上,而在一楼一按它就会下来呀? 电梯停候在上面某层,当一楼按下外召唤时,实际上简单得理解就是一个触点开关,按下去得一瞬间,指令通过井内电线传输到控制柜得主控制板(或信号控制板或PC机控制板或最原始得电梯就就是继电器动作),我们以控制板为例,它收到瞬间信号以后再次触动控制板内得固有程序,同时由它输出电梯准备如何响应得指令,分别至外呼灯亮及驱动装置,最后电能直接或间接驱使电机带动变速箱转动,通过钢丝绳与曳引轮得摩擦力带动轿厢向下运行,每一层都有一个平层装置来采集电梯所处位置,当电梯快到一楼时,控制板通过程序输出不同信号来控制驱动装置,使电梯换速到1楼平层开门,实现电梯外召指令。 三、为什么在轿厢里按几楼就会在几楼停呀? 工作方法类同于您提到得第二个问题,只就是把外召按钮搬到了轿内,工作运行也相同。唯一不同得就是轿厢指令起动得程序与外召唤不同,程序就是独立得,外召唤有上、下按钮,而轿内得没有上、下之分就是直达(除非路过得楼外有同方向召唤指令),站在外面按上及下所响应得结果就是不同得,这里我不做详解了,相信楼主经常做电梯有感触,当您要下楼时同时按上、下所得到得电梯响应就是有区别得,电梯做得功也不同,不利于节能。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进阶练习(一)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进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于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有灭菌作用 B.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光在电影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配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2.夕阳西下,放学路上的小明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楼房上有几块玻璃特别明亮刺眼,如图所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 D.光的色散 3.下列关于光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这主要是为了节约用电。 B.观察体温计所示的体温时,眼睛看到的水银柱是放大的实像。 C.人们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并不是鱼的实际位置。 D.黑板的“反光”现象是由于光的漫反射造成的 二、填空题 4.周末,小明和父母来到郑州“绿博园”踏春赏花,一家三口从不同角度观赏鲜花,是因为光在鲜花表面发生了______ 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远远的就可以闻到玉兰的花香,这种现象是_____ ____;站在公园里的人工湖旁边感觉比较凉,是因为水的______ ___较大。 5.花开苏城芳名远,春到相城美无边。阳春三月,相城油菜花盛开,吸引了无数游客。 ) (1) 游客漫步在花海中,穿行于河道间,田埂上“香气袭人知昼暖”,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2)高楼下“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油菜花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以蜜蜂为参照物,花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6.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的,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 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三、简答题 7.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8.观察图中所示装置,手电筒照亮的透明胶片经过凸透镜在银幕上成像 9.(1)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像,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______ . 10.(2)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可制成 ______ . 11.(3)如果保持胶片与银幕的位置不动,想在银幕上成一缩小的像.应将凸透镜 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银幕. 12. 13. 14. 15. 16.

(完整版)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基本原理 前言: 1.紫外可见光谱利用的哪个波段的光? 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10-400 nm;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400-760 nm; 波长大于760 nm为红外光。波长在10-200 nm范围内的称为远紫外光,波长在200-400 nm的为近紫外光。而对于紫外可见光谱仪而言,人们一般利用近紫外光和可见光,一般测试范围为200-800 nm. 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可以做什么?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可用于研究固体样品的光吸收性能,催化剂表面过渡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的结构、氧化状态、配位状态、配位对称性等。 备注:这里不作详细展开,我们后面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漫反射是什么? 当光束入射至粉末状的晶面层时,一部分光在表层各晶粒面产生镜面反射(specular reflection);另一部分光则折射入表层晶粒的内部,经部分吸收后射至内部晶粒界面,再发生反射、折射吸收。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由粉末表层朝各个方向反射出来,这种辐射称为漫反射光(diffuse reflection)。 4. 紫外可见光谱的基本原理 对于紫外可见光谱而言,不论是紫外可见吸收还是紫外可见漫反射,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多为电子跃迁. 有机物的电子跃迁包括n-π,π-π跃迁等将放在紫外可见分光分度法中来介绍。

对于无机物而言: a. 在过渡金属离子-配位体体系中,一方是电子给予体,另一方为电子接受体。在光激发下,发生电荷转移,电子吸收某能量光子从给予体转移到接受体,在紫外区产生吸收光谱。其中,电荷从金属(Metal)向配体(Ligand)进行转移,称为MLCT;反之,电荷从配体向金属转移,称为LMCT. b. 当过渡金属离子本身吸收光子激发发生内部d轨道内的跃迁(d-d)跃迁,引起配位场吸收带,需要能量较低,表现为在可见光区或近红外区的吸收光谱。 c. 贵金属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贵金属可看作自由电子体系,由导带电子决定其光学和电学性质。在金属等离子体理论中,若等离子体内部受到某种电磁扰动而使其一些区域电荷密度不为零,就会产生静电回复力,使其电荷分布发生振荡,当电磁波的频率和等离子体振荡频率相同时,就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在宏观上就表现为金属纳米粒子对光的吸收。金属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决定金属纳米颗粒光学性质的重要因素。由于金属粒子内部等离子体共振激发或由于带间吸收,它们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具有吸收谱带。 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的测试方法——积分球法 积分球又称为光通球,是一个中空的完整球壳, 其典型功能就是收集光。积分球内壁涂白色漫反射层(一般为MgO或者BaSO4),且球内壁各点漫反射均匀。光源S在球壁上任意一点B上产生的光照度是由多次反射光产生的光照度叠加而成的。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光轴的校准(精选.)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光轴的校准 很多爱好者在使用反射式望远镜,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使用大口径、短焦距的抛物面牛顿式反射望远镜。说到望远镜的光学质量,人们比较关心的是主镜的口径及表面精度,而对于是否将反射镜的整个光学系统调整到最佳状态,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根据最近的一些实践经验,参考了网上的一些相关文章,把自己的体会写成此文。 反射望远镜光轴校准的重要性: 如果你拥有了一架反射望远镜,并且主镜是抛物面的,当你满怀希望投入观测,却发现像质平平,甚至恒星都不能聚成一个点,这个时候先别急着换镜子,你拥有的可能是一架很不错的望远镜,问题仅仅出在镜片装配上,经过对光轴的重新调整,望远镜里展现出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抛物面反射镜的成像有个特点,在光轴上成像很完美,没有像差,但离开光轴就会有明显的彗差(星点带了小尾巴)。在光轴上,使用一般视场的目镜,视场中心的星点是很锐利的,实际上视场边缘的像差也不易察觉。而如果在光轴外,整个视场中的星点可能都不实,而且离光轴越远这一点越严重。 怎样才算调好光轴了? 反射镜的光学系统中有两个光轴:主镜(物镜)光轴平行于主镜筒的轴线,经过副镜(小平面镜);目镜光轴垂直于主镜筒轴线,也经过副镜。当两个光轴都经过副镜上的同一点,且被副镜反射后二者完全重合,也就是成了一个光轴,那么光轴就算调好了。 在缺乏检验手段时,可以通过实际观测来判断光轴是否调好。找一个大气宁静度较好的晴夜,用望远镜的最高倍率(用毫米表示的主镜的直径数)看一颗恒星(如果没有赤道仪则可以看北极星)。把星点放在目镜视场中心(以减少目镜带来的像差),仔细调整焦距,从焦点外调到焦点,然后调到焦点内。如果光轴调整没有问题,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从左到右一系列图象(图中的圆环是光的衍射引起的,散焦后实际上还会看到副镜及其支架的影子,图中没有画出)。 在焦点上星像是否凝结得很实、很细、很锐利,散焦后衍射环是否是同心圆,这些都反映了望远镜的像质。如果散焦后可以看到几圈衍射环,但不象上图中那样完美,四周均匀地带有一些“毛刺”,这说明反射镜面的精度稍差,但光轴调整的还是好的。如果散焦后星点变成了一个小的扇形,而且在目镜视场中移动星象,扇形的发散方向不变,这说明望远镜的光轴需要调整了。 光轴调整步骤及辅助工具 光轴调整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调节目镜调焦筒使之垂直于主镜筒轴线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对于漫反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建议首先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感性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然后通过作图分析,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成因。 教学时,教师可就地取材实行实验,如把平面镜放在从窗口(或门口)射进来的太阳光下,反射光照在天花板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然后随手将一张白纸放在阳光下,让学生观察天花板上是否还有反射光斑。观察后问学生:此时还有反射光吗?反射光哪儿去了?(既然每位同学都看到了这张纸,说明反射光进入了大家的眼中,反射光射向了四面八方。)也能够做做下面的趣味实验:准备几张编织稀疏水准不同的纱布,一面大镜子,一个投影仪。演示时先将镜子放在教室前面,镜面稍微向着教室的天花板倾斜,然后在镜面上铺几层纱布,用投影仪把一幅漂亮的向日葵画投影到纱布上,因为纱布表面粗糙,发生的是漫反射,所以教室里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看见,而且画面很清晰。接着把纱布一层一层地取下来,原来清晰的向日葵不再清晰,变得越来越模糊,当把最后一层纱布取下来后,整个向日葵都不见了(如图3.2-3所示)。 图3.2-3 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向日葵”跑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纳闷儿时,教师指向天花板,学生发现刚才纱布上的向日葵跑到天花板上去了。接着教师将取下的纱布又一张一张地放回镜面上,结果向日葵又出现在纱布上,而且越来越清晰。学生非常兴奋和好奇,急切地想知道原因。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教师使用光路图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够参考教材图3-15和图3-16所示的光路图,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画面先出现两种不同的反射面,再依次播放出每一条光线的反射过程。播放完毕,让学生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并回扣上面的实验,让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 最后,能够让学生列举生活和生产中应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实例,或播放一些相关的录像资料,以丰富学生的理解。 光反射的应用 本部分教材意在对学生实行STS教育,丰富学生对光的反射的理解。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教材,要开放课堂空间,能够让学生课后通过互联网或查阅图书报刊等获取信息,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能联系当地实际实行教学效果更好,如让学生在自己社区、市区和学校附近展开调查,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光反射的应用和光污染的危害及防止。建议学生把收集的资料制成课件,或拍摄成录像、照片等,在课堂上或校园网上发布交流。 4.教学评价 ●课堂测评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你是如何发现“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

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技术参数

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二、采购数量:1台 三、技术参数: 1、红外主机:镀金光学系统,三位检测器、四位光源光学台; 2、光谱范围:7800-350cm-1; ★3、灵敏度:优于55000:1 (峰-峰值,4cm-1分辨率,1分钟扫描,DTGS检测器); 4、波数精度:0.005cm-1; ★5、四位光源自动切换系统:高能量长寿命模式中远红外光源一个;白光光源一个; 6、分束器:涂锗的KBr分束器一个;可升级为多分束器自动切换系统; 7、采样速率:90张谱/秒(16cm-1谱分辨率); ★8、三位检测器自动切换系统:DTGS检测器一套;MCT液氮冷却检测器一套;自动切换检测器; ★9、光栏:计算机控制的连续可变换的光栏,至少150档以上; ★10、ASTM线性度(ASTME1421方法):小于0.07%(使用3 mil Polystyrene,4cm-1分辨率); 11、高温原位漫反射附件: ◆配置漫反射附件、高温原位反应池、温度控制器等全套组件; ◆原位反应池最高温度至少到910℃; ◆原位反应池操作压力:0.133mPa-133kPa; ◆反应池材质:316不锈钢。 四、配置要求: 1、红外光谱仪主机,1套,包括: ★中远红外光源一个、白光光源一个、四位光源自动切换系统一套; ★涂锗的KBr分束器一个; ★三位检测器自动切换系统一套; ★DTGS检测器一套、MCT液氮冷却检测器一套; ★空气轴承连续动态准直干涉仪; ★红外光谱仪操作软件; 2、高温原位漫反射附件; 3、与主机一体式金刚石衰减全反射(A TR)模块; 4、A TR专属DTGS检测器; 5、高温原位反应池池盖,1套; 6、Dell电脑及HP打印机,1套。 五、安装、售后及培训: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一般分为三种。 一、折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两种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伽利略望远镜是物镜是凸透镜而目镜是凹透镜的望远镜。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其优点是镜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视野比较小。把两个放大倍

数不高的伽利略望远镜并列一起、中间用一个螺栓钮可以同时调节其清晰程度的装置,称为“观剧镜”;因携带方便,常用以观看表演等。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直接成正像。 开普勒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并且各种性能优良,所以目前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正像系统分为两类:棱镜正像系统和透镜正像系统。我们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双筒望远镜既采用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大大减小了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透镜正像系统采用一组复杂的透镜来将像倒转,成本较高。 因单透镜物镜色差和球差都相当严重,现代的折射望远镜常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透镜组作物镜。其中以双透镜物镜应用最普遍。它由相距很近的一块冕牌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和一块火石玻璃制成的凹透镜组成,对两个特定的波长完全消除位置色差,对其余波长的位置色差也可相应减弱,如图2所示。 图2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电梯功能及结构图 一、主要是由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及曳引部分组成。 从以上链接地址中可以看出电梯全部结构的组成,区别于卷扬机的是,它有交互性、有舒适且安全的乘坐空间。 电梯简单理解是这样工作的:它是将动力电能,通过某种变频装置或直接向驱动装置供电,由驱动装置拖动曳引装置,再通过曳引装置上悬挂的钢丝绳拉动井内轿厢做上下运行工作。所有这些动力驱动是由很多的电气装置、机械装置实现整合工作的。 二、为什么电梯在楼上,而在一楼一按它就会下来呀? 电梯停候在上面某层,当一楼按下外召唤时,实际上简单的理解是一个触点开关,按下去的一瞬间,指令通过井内电线传输到控制柜的主控制板(或信号控制板或PC机控制板或最原始的电梯就是继电器动作),我们以控制板为例,它收到瞬间信号以后再次触动控制板内的固有程序,同时由它输出电梯准备如何响应的指令,分别至外呼灯亮及驱动装置,最后电能直接或间接驱使电机带动变速箱转动,通过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带动轿厢向下运行,每一层都有一个平层装置来采集电梯所处位置,当电梯快到一楼时,控制板通过程序输出不同信号来控制驱动装置,使电梯换速到1楼平层开门,实现电梯外召指令。 三、为什么在轿厢里按几楼就会在几楼停呀? 工作方法类同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只是把外召按钮搬到了轿内,工作运行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轿厢指令起动的程序与外召唤不同,程序是独立的,外召唤有上、下按钮,而轿内的没有上、下之分是直达(除非路过的楼外有同方向召唤指令),站在外面按上及下所响应的结果是不同的,这里我不做详解了,相信楼主经常做电梯有感触,当你要下楼时同时按上、下所得到的电梯响应是有区别的,电梯做的功也不同,不利于节能。

红外漫反射附件的原理及应用

TENSOR-27红外漫反射附件 一、漫反射原理及测量 (一)漫反射基本原理 当光照射到疏松的固态样品的表面时,除有一部分被样品表面立即反射出来(称为镜反射光)之外,其余的入射光在样品表面产生漫射,或在样品微粒之间辗转反射逐渐衰减,或为穿入内层后再折回的散射。这些接触样品微粒表面后被漫反射或散射出来的光具有吸收-衰减特性,这就是漫反射产生光谱的基本原因。漫反射装置的作用就是最大强度地把这些漫射、散射出来的光能收聚起来送入检测器,使得到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光谱信号。 (二)漫反射的测量 由于光线照射到固体样品上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同时存在的,将待测样品在合适的基质中稀释,能够有效的消除镜面反射和避免产生吸收峰饱和的现象。稀释基质应在研究波数范围内对IR光无吸收且有较高反射能力,常用的稀释基质有KCl和KBr等。卤化钾与样品的比例一般在20: 1至10: 1之间。测试时将卤化钾与样品混合装入样品槽即可测得混合粉末的漫反射谱,将该谱与卤化钾粉末的漫反射相比就得到样品的漫反射谱。 漫反射谱有两种表示方式,一种用漫反射率(漫反射光与入射光强度之比)来表示,另一种用Kubelka-Munk函数f(R∞)来表示。漫反射用于定量分析时,与样品浓度C呈线性关系的不是峰高,是根据Kubelka-Munk函数得出的f(R∞)。漫反射率和样品浓度的关系可由Kubelka-Munk方程来描述: f(R∞)=(1- R∞)2/2R∞=K/S 上式中f(R∞)称为K-M函数,R∞代表样品层无限厚时的漫反射率(实际上几个毫米厚度就可以了),K为样品的吸光系数,S为样品的散射系数(与样品粒度有关,粒度一定时为常数)。由于K与粉末样品浓度C成正比,由此可知,f(R∞)与C成正比,这是漫反射定量分析的依据。 下图为咖啡因的红外透射谱和K-M谱图:从图可以看出漫反射K-M图与透射吸收法得到的谱图形状基本一致。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形式与优缺点简介

望远镜的光学形式与优缺点简介 望远镜的光学形式分为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等三种。 折射望远镜 折射镜的镜片结构是由二片到三片所组合的消色差设计。 优点:焦距长、视野较大、解析力强、拍摄出的星点锐利,星像明亮,最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观测月球、行星、双星表现出色,较大口径的产品易于地面观景、非常适合做月面及行星的扩大摄影。影像清晰锐利,高对比度、较好的消色差设计、极好的APO高消色差、好的镜片几乎无色差、使用寿命很长,但须注意不要让镜片发霉、易于设置和使用、保养容易,很少或不需要维护、底片比例尺大、对镜筒弯曲不敏感、简单和可靠的设计、密封的镜筒避免了空气扰动图像并保护光学镜片、物镜永久固定式安装,无需校正。 缺点:价格高昂。大口径规格比较昂贵、较重、长度和体积比同等口径和焦距的牛顿反射或折反望远镜更大、存在一些色彩畸变(消色差双胶合透镜)、有残余的色差,从而降低了分辨率、优质折射镜的物镜是2片双分离消色差物镜或3片复消色差物镜。不过,消色差或复消色差并不能完全消除色差,所谓消色差物镜只是对白光中7种色光的2种色光(红和兰光)消除色差,而复消色差物镜除了对2种色光

消色差之外,还对第3种色光(黄光)消除了剩余色差。短焦的折射镜有周边像差的现象,但这些缺点现已可解决。口径无法做太大,增大口径的成本因素限制了商业产品的最大尺寸,经济的设计大多为中小口径产品、巨大的光学玻璃浇制也十分困难,对紫外、红外波段的辐射吸收很厉害、到1897年叶凯士望远镜建成,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达到了顶点,此后的这一百年中再也没有更大的折射望远镜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从技术上无法铸造出大块完美无缺的玻璃做透镜,并且,由于重力使大尺寸透镜的变形会非常明显,因而丧失明锐的焦点。反射式望远镜: 优点:口径较大,影像明亮。成本低,没有色差,可做较大的口径,适合做星云、星团的摄影。没有色差,能在广泛的可见光范围内记录天体发出的信息,且相对于折射望远镜比较容易制作。 缺点:口径越大,视场越小,光轴需常调整,反射镜面镀膜易氧化,物镜需要定期镀膜(三至五年),否则星星愈看愈暗,保养较为繁复。反射镜的慧差和像散较大,使得视野边缘像质变差,周边像差使星象肥大。彗形像差,这已被克服。 常用的反射镜有牛顿式和卡塞格林式2种。 牛顿反射望远镜 光学系统简单、价格便宜,球面反射镜在后端,目镜在前端侧面;牛顿反射望远镜采用一面凹面镜作为主要物镜,光进入镜筒的底端,然后折回开口处的第二反射镜,再次改变方向进入目镜焦平面。目镜为便于观察,被安置靠近望远镜镜筒顶部的侧方。牛顿反射望远镜用

光电开关工作原理NPN与PNP传感器差异

光电开关工作原理NPN与PNP传感器差异 红外线属于一种电磁射线,其特性等同于无线电或X射线。人眼可见的光波是380n m-780n m,发射波长为780n m-1m m的长射线称为红外线,省洞头县光电开关厂生产的红外线光电开关优先使用的是接近可见光波长的近红外线。 红外线光电开关(光电传感 器)属于光电接近开关的简称,它是利 用被检测物体对红外光束的遮光或反 射,由同步回路选通而检测物体的有 无,其物体不限于金属,对所有能反射 光线的物体均可检测。根据检测方式的 不同,红外线光电开关可分为 1.漫反射式光电开关 漫反射光电开关是一种集发射器和接收器于一体的传 感器,当有被检测物体经过时,将光电开关发射器发 射的足够量的光线反射到接收器,于是光电开关就产 生了开关信号。当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光亮或其反光率 极高时,漫反射式的光电开关是首选的检测模式。 引起理想漫反射的光度分布 局部较强漫反射时的光度分布

2.镜反射式光电开关 镜反射式光电开关亦是集发射器与接收器于一体,光电开关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镜,反射回接收器,当被检测物体经过且完全阻断光线时,光电开关就产生了检测开关信号。 3.对射式光电开关 对射式光电开关包含在结构上相互分离且光轴相对放置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直接进入接收器。当被检测物体经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且阻断光线时,光电开关就产生了开关信号。当检测物体是不透明时,对射式光电开关是最可靠的检测模式。 4.槽式光电开关 槽式光电开关通常是标准的U字型结构,其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位于U型槽的两边,并形成一光轴,当被检测物体经过U型槽且阻断光轴时,光电开关就产生了检测到的开关量信号。槽式光电开关比较安全可靠的适合检测高速变化,分辨透明与半透明物体。 5.光纤式光电开关 光纤式光电开关采用塑料或玻璃光纤传感器来引导光线,以实现被检测物体不在相近区域的检测。通常光纤传感器分为对射式和漫反射式。 型号说明

漫反射光谱学

第13章 漫反射光谱学 José Torrent and Vidal Barrón, University of Córdoba, Spain 翻译:胡鹏翔 校对:姜兆霞 土壤各组分和入射光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土壤的外观。颜色和土壤外观的其他属性敏感地反应了土壤性质,各组分比例,颗粒大小,形态以及土壤矿物和有机质的空间结构。事实上,用土壤颜色来获得土壤性质信息,从而描述区分土壤类型的研究已有75年的历史。 1949年美国土壤勘测计划和1959年国际土壤学会应用Munsell符号建立了描述土壤颜色的标准方法(1949年,美国土壤勘测计划利用Munsell标记法建立了描述土壤颜色的标准方法,10年后,该方法被国际土壤学会采用。)。之后,土壤学家开始广泛利用Munsell土壤比色表。然而,由于各种心理学和物理学因素,视觉上对土壤颜色的估计很容易产生本质上的错误。因此,色度计和分光光度计作为准确和精确测量土壤颜色的方法,被科学家所广泛接受。与此同时,不同类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可以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光照下土壤反射光谱的特性。 反射系数,即反射辐射通量(能量)和入射辐射通量(能量)之间的比值,是描述反射过程的基本参数(Wyszecki and Stiles, 1982)。一般来说,土壤在任何波长下的反射都由两部分组成:镜面反射(定向反射)和漫反射(不定向反射)。反射系数的野外测量通常在相对较大的面积上进行的(>10cm2)。因此,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土壤表面的总反射都有贡献,贡献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的颗粒大小,结构,微地貌和其他属性,这些属性称为土壤的表面状态(Escadafal, 1989)。然而在实验室中,土壤反射系数的测量是在相对小的面积上进行(<10cm2),测量使用的土壤也经过了研磨过筛。此时,漫反射系数占主导地位,

20CM反射望远镜可以说是目视天文观测的一种标准配置国

20CM反射望远镜可以说是目视天文观测的一种标准配置,国内外很多知名的爱好者都拥有这种望远镜,他们用这种望远镜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观测。多年以前河南开封的张大庆先生就给我磨制了一块Φ200抛物面反射镜(焦距107CM),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能动手制作。 同好会的寇文也有同样口径和焦距的一面反射镜,他的望远镜已经快完工了。北京另一位天文同好何景阳先生还热情地帮我做了一个铝质镜筒,我想现在该是动手的时候了。 我计划99年上半年制作一个道布森式的反射望远镜,下半年逐步完善它,同时作为一种尝试,为它加装两个步进电机,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 我将把我的每一个设想、每一步实践记录下来,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与我分享制镜的快乐,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欢迎与我联系。 (1999-1-22) 现在我手头的主要配件如下: 抛物面反射镜(主镜):焦距1075mm,直径198mm,厚20mm 小平面反射镜(副镜):短边直径35mm,厚12mm 铝质镜筒:内直径229mm,长度1000mm,壁厚1.5mm 目镜:接口31.7mm 各种类型的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其光学结构都是一样的(见上图),这里就不再罗嗦了。装配望远镜的镜身首先要解决三大问题: 物镜的安装 目镜调焦座的安装 副镜的安装 在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中,镜筒的内径一般比物镜直径大20~30mm,以方便物镜的安装和调节;另外镜筒的长度一般至少应等于物镜的焦距长度,这样目镜开口离镜筒端面有一定距

离,可以避免杂散光的干扰,而且主镜焦点伸出镜筒不会太长,否则除非副镜尺寸足够大,当用广角目镜观测时,视场边缘肯定会有光线损失。(然而我的物镜焦距和主镜筒长度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改变物镜焦距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加长镜筒长度难度也很大,外观也不好看。所以设计时要着重考虑这个问题,必要时得在某方面作出牺牲。) 只有当主镜的光轴和目镜的光轴完全重合时,望远镜才能达到最好的成像效果。然而即使在家仔细调整好光轴,经过长时间使用或长途运输后,光轴仍可能会歪,所以装配镜身时,主镜的指向、副镜的位置和指向以及目镜的指最好都是可以调节的。这一点在整个望远镜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不能忘记。 (1999-2-7) 首先设计物镜座。《天文爱好者》杂志曾两次连载杨世杰先生的文章《怎样自制天文望远镜》,其中介绍了两种物镜的固定方法。第一种是最简单的方法(下图A):找一个与镜筒内径相同的木板(底板),先用三个金属片弯成的小钩将物镜固定在底板上,然后用三个角铁把底板固定在镜筒上即可。这种方法制作简单,镜片固定稳固,但物镜的指向调节很困难。对于强光力的望远镜,校准光轴是很重要而且时常需要做的事,所以这种方法不太合适。第二种方法(下图B)首先将物镜固定在一个小板上,小板通过三个螺栓与底板相连,螺栓中间加上弹簧,通过调节底板背后的螺母可以很方便地调节物镜的方向。这种方法制作相对复杂些,但使用效果却非常好,也是现在国际上很流行并且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而随着物镜口径的增大,其重量也在增加,上述第二种方法中所用的螺栓和弹簧的强度必须增加,这最终会导致物镜座的重量随物镜口径的变大而急剧增加。因此对于较大口径的物镜(我理解应是大于30cm的)又有了一种新的固定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一块底板,没有小板,没有弹簧,但底板上却保留三个螺栓,螺母嵌入底板中,物镜片是直接放在螺栓的三个顶点上的,调节螺栓可以调节物镜的指向(螺栓顶点要打磨光滑,与镜片之间要垫上薄的皮革,以防止划伤镜片);为防止镜片滑动,要在底板上钉三个小木块挡在镜片边上,为防止运输

超小型光电传感器漫反射柱形光电开关

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业界最小款漫反射柱形光电开关 光电开关(即光电传感器:photoelectric switch)是光电接近开关的简称,它是利用被检测物对光束的遮挡或反射,由同步回路选通电路,从而检测物体有无的。物体不限于金属,所有能反射光线的物体均可被检测。光电开关将输入电流在发射器上转换为光信号射出,接收器再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或有无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 随着工业自动化小型化要求的不断提供,光电传感器也在往小型化发展,更多小巧的光电开关正在投入市场,为广大客户提供服务,主要介绍以下两款业界最小规格: 日本竹中(takex) UX系列光电开关: 光纤型光电开关不同的是,它本身自带放大器,不再像光纤型光电开关一样,光纤探头和放大器分离。这样使得安装操作更加简便,现场工作省时省力,必然会得到操作人员的喜爱。 ●漫发射型,具有灵敏度调节功能 ●耗电量比原来的光纤型光电开关还要节省 ●它的不锈钢外壳,连电池制造行业也丢掉了以前无法使用光电开关的顾虑 ●系列中的对射型同时包括了直装和侧装两种方式,现场运用方便 ●小巧的体型,使其可以探测普通光电开关难以探测的小型物体 型号:UX-R5V 探测方式:漫反射型 探测距离:3-50 mm 探测物体:100X100 mm 螺纹:M5x0.75 工作电压:12V~24V 波动10%以下 功率损耗:20 mA 输出方式:集电极开路 工作方式:入光工作方式 响应时间:小于0.5ms

光源:红外LED(870nm) 指示灯:橘黄为工作指示灯。绿色为稳定指示灯 连接方式:2米引线 防护等级:IP67 智恒(IMS)M5系列光电开关: IMS光电传感器最大的优势就是采用专用集成光传感器IC为核心,不仅内置放大器,而且带内置数字滤波器,有效防止外界自然光、外来红外光以及电磁信号干扰,具有行业领先优势。不仅如此,IMS光电传感器IC在业界已有广泛应用。 ●延时启动功能,防止上电误触发 ●高速响应时间1ms 、0.25ms可选 ●低功耗,自带灵敏度调节功能 ●内置数字滤波器,有效防止外界光电干扰 ●不锈钢外壳更加牢固稳定,便于安装 ●电源反接保护、输出过载保护、输出逆接保护 型号:IMS-PE-M5 探测方式:漫反射型 探测距离:1-100 mm 探测物体:100X100 mm 螺纹:M5 * 0.75 工作电压:12V~24V 波动10%以下 功率损耗:10 mA(低功耗) 响应时间:1ms、0.2ms可选 输出方式:集电极开路 指示灯:电源灯、稳定指示灯、工作指示灯。 防护等级:IP67

Φ200道布森反射式望远镜的设计与制作

Φ200道布森反射式望远镜的设计与制作 20CM反射望远镜可以说是目视天文观测的一种标准配置,国内外很多知名的爱好者都拥有这种望远镜,他们用这种望远镜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观测。多年以前河南开封的张大庆先生就给我磨制了一块Φ200抛物面反射镜(焦距107CM),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能动手制作。 同好会的寇文也有同样口径和焦距的一面反射镜,他的望远镜已经快完工了。北京另一位天文同好何景阳先生还热情地帮我做了一个铝质镜筒,我想现在该是动手的时候了。 我计划99年上半年制作一个道布森式的反射望远镜,下半年逐步完善它,同时作为一种尝试,为它加装两个步进电机,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 我将把我的每一个设想、每一步实践放在这个网页上,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与我分享制镜的快乐,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欢迎与我联系。 现在我手头的主要配件如下:

?抛物面反射镜(主镜):焦距1075mm,直径198mm,厚20mm ?小平面反射镜(副镜):短边直径35mm,厚12mm ?铝质镜筒:内直径229mm,长度1000mm,壁厚1.5mm ?目镜:接口31.7mm 各种类型的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其光学结构都是一样的(见上图),这里就不再罗嗦了。装配望远镜的镜身首先要解决三大问题: ?物镜的安装 ?目镜调焦座的安装 ?副镜的安装 在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中,镜筒的内径一般比物镜直径大20~30mm,以方便物镜的安装和调节;另外镜筒的长度一般至少应等于物镜的焦距长度,这样目镜开口离镜筒端面有一定距离,可以避免杂散光的干扰,而且主镜焦点伸出镜筒不会太长,否则除非副镜尺寸足够大,当用广角目镜观测时,视场边缘肯定会有光线损失。(然而我的物镜焦距和主镜筒长度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改变物镜焦距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加长镜筒长度难度也很大,外观也不好看。所以设计时要着重考虑这个问题,必要时得在某方面作出牺牲。) 只有当主镜的光轴和目镜的光轴完全重合时,望远镜才能达到最好的成像效果。然而即使在家仔细调整好光轴,经过长时间使用或长途运输后,光轴仍可能会歪,所以装配镜身时,主镜的指向、副镜的位置和指向以及目镜的指最好都是可以调节的。这一点在整个望远镜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不能忘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