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故事新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

鲁迅《故事新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

鲁迅《故事新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
鲁迅《故事新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

题目:鲁迅《故事新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

目录

引言 (5)

一、《故事新编》的传统文化之维 (5)

(一)选取故事题材的传统文化之维 (5)

(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方式一反惯常思路 (6)

(三)对传统文化故事的再改编 (6)

二、《故事新编》实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反抗 (7)

(一)继承并升华了鲁迅文学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基本立场 (7)

(二)借传统文化揭示中国当下民族的劣根性问题 (7)

(三)从传统中寻找民族问题是《故事新编》的反抗精髓 (8)

三、《故事新编》阐释传统文化的思路分析 (9)

(一)对传统文化故事赋予新的意涵 (9)

(二)寻找最佳的批判视角以及批判对象 (9)

(三)要给予读者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启示 (10)

四、《故事新编》启迪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1)

(一)辩证分析、慎重对待 (11)

(二)批判继承、全面分析 (11)

(三)批判合理、入木三分 (12)

五、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摘要

鲁迅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最具深刻洞察力的文学家。鲁迅的《故事新编》穿梭于历史和神话之中,不断地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故事新编》最大的特点在于用新颖的角度来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符合鲁迅一贯的批判中国文化所运用的新颖性、独特性的批判思路。《故事新编》一共八篇短篇小说,一部分取材于我国的神话传说,另一部分取材于历史事实。无论《故事新编》的哪一部分的短篇小说的内容,都在或多或少地阐释着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鲁迅;《故事新编》;中国传统文化;阐释

引言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在长久的文化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看来既有糟粕部分、也有精华部分。鲁迅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具批判性的文学家来说,其对历史与现实都具有独特的认识。尤其是批判我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是鲁迅文学创作的主要基点。《故事新编》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与艺术价值,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故事新编》是由八篇短篇小说所构成,每一部短篇小说都是鲁迅在为某一种传统文化作独特的阐释与批判。这也是这部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始终彪炳青史、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一、《故事新编》的传统文化之维

(一)选取故事题材的传统文化之维

传统文化是在一个民族长久的共同生活之中所形成的、对这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行动特性只有潜移默化地影响的文化。这种文化对这个民族来讲,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往往成为这个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前已述及,《故事新编》是由八篇短篇小说构成,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这八部短篇小说分别属于神话题材、传说题材与历史题材,无论哪一部题材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这八篇小说所涉及的内容,鲁迅先生站在现代思想立场之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现代小说的表现形式,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进行再叙述,再评价,并在这种再叙述、再评价之中巧妙地渗入了自己对当下现实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思考和批判。其中,《补天》这部短篇小说借助女娲补天的形象来阐释五四精神所具有的那种大无畏、敢于打破一切传统的糟粕文化精神,女娲的形象更具有一种救万民于水火的大无畏的特质,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契合了五四精神的实质。《出关》讲得更是关于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历史事实,鲁迅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向老子出关所具有的“关”的含义进行发问。这个“关”对于中国人个体来讲是什么含义、对一个民族来讲又具有什么样的含义,这些都是鲁迅先生极大关注的问题。其他几个短篇小说,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这样的关注角度。综上所述,从故事的取材上来说,鲁迅也是很好的切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实质。

(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方式一反惯常思路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是鲁迅所有文学作品的一个总体出发点。尝试着揭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民族劣根性,也是鲁迅的作品的主要宗旨。《故事新编》作为鲁迅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力作,不但整体风格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幽默和洒脱,而且继续继承了鲁迅批判中国社会现实的角度的新颖性,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批判,总是一针见血、令人醒目。《故事新篇》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批判的特点之上,建构了独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批判思路。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最具亮点的是《采薇》,通过对两个在历史上被普遍称为大忠臣的人物伯夷与叔华的新一种角度的历史

批判。鲁迅逐渐地剥离了伯夷与叔华的虚伪的面纱,揭示了两人背后的历史面目。鲁迅通过伯夷与叔华的故事新编,对“骨气”、“忠诚”的定义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鲁迅用自己怀疑否定的眼光剥落掉伯夷、叔华神圣的外衣,准确地还原了他们精神的无价性。鲁迅在这篇作品中展示了中国人善于转嫁矛盾、以及避重就轻、苟且偷生的民族劣根性。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角度是最具有新颖性与吸引力的。鲁迅通过《铸剑》显示了眉间尺为父报仇由最初的犹豫不决到最后达到毅然地、真正地为父报仇的结果。通过《铸剑》鲁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性的极端,以及人在面临绝境时所具有的人性倾向。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铸剑》还是《采薇》,都是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故事的建构,通过对传统历史的一种建构,鲁迅达到了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性弱点的批判目的。这也是《故事新编》在中国文学批判历史上始终受到文学界以及社会学界极大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故事新编》的批判的角度以及新颖性,也是从另一方面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三)对传统文化故事的再改编

毋庸置疑,《故事新编》是在传统文化故事的基础之上来进行阐述与表达的,《故事新编》多数是“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对神话、传说及历史的传统文化故事的改造,鲁迅先生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古为今用,针砭流俗,讽刺世事,批判社会。鲁迅先生把握住了某种批判的规律,对其进行更深刻的改编。在《故事新编》之中,鲁迅先生所建造的这八部短篇小说,都是拿传统故事来改编的,但是他又在传统故事的改编基础之上进行了新的含义阐述,由此又对其赋予了新的含义。传统文化故事都有一定的模型,在大家口耳相传的过程之中,传统文化是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底蕴,这种传统的文化底蕴是传统文化故事的精髓。《故事新编》这八部短篇小说,在这个基础上对其的含义进行了新的阐释。传统文化故事经由鲁迅先生的改造与创新达到了更高的境界,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刻的认识了传统文化故事所特有的文化底蕴,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故事的发展作出了更高的文学贡献。对《故事新编》文学认识应当建立在鲁迅先生—是在传统文化故事的基础之上,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只不过其观点又是在建立在更新颖与独特的根基之上。鲁迅先生的文学批评的特点在于在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的基础之上,对这个故事所记载的人物及事件进行另一个角度的描述。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传统文化故事的基础之上,又对其观点进行更深刻的表达,让读者换一种思路来认识

传统文化故事,是鲁迅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二、《故事新编》实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反抗

(一)继承并升华了鲁迅文学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基本立场

鲁迅先生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给人以不一样的声音。大多数品读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读者,都能够从鲁迅的文学作品之中,读到一种反抗的精神存在。在他的很多篇作品中,都可以或多或少、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抗的色彩与基调。这是鲁迅文学作品给读者一贯的基本的思路,这也是鲁迅文学作品长久地保持生命力的秘密所在。《故事新编》仍然以其犀利的观点,深刻地展示了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角度认识,这种认识可以说从根本上继承了鲁迅对于文学批评的基本态度,尤其是鲁迅对于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了另一种角度的讽刺。但文学界我们经常谈到鲁迅精神如何,那么实际上就讲究的鲁迅精神的一种反抗精髓所在。在《故事新编》的八部短篇小说中,鲁迅以大气磅礴的批判视角,深刻地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劣根性,以及中国国民在某种程度上的一种精神缺失。这就是鲁迅留给我们的精神财产,也是鲁迅留给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刻的另一种思考。《故事新编》从一定程度上,升华了鲁迅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鲁迅文学造诣的更进一步精深。总的来看,《故事新编》并没有脱离鲁迅文学作品一贯的风格,鲁迅风格在《故事新编》的字里行间处处体现,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反抗精神,也在《故事新编》之中淋漓尽致地得到了展现。鲁迅的这种文学反抗精神,一直贯穿于他创作的一生,更贯穿于他对中国文化问题认识的这种反常规思路。

(二)借传统文化揭示中国当下民族的劣根性问题

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长久的历史共同生活之中形成,对这个民族所形成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形成了共同享有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以及民族行动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故事新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更是鲁迅为了揭示,当下中华民族所具有一些劣根性,这种劣根性深深地扎根在了中华民族的成长过程之中。鲁迅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

内外交困的年代,在国际上,中华民族没有立足之地,在国内中华民族民不聊生。内战频仍以及内部动乱,时刻导致着中华民族处于岌岌可危的处境。《故事新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横空出世,更是对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这种历史灾难的传统文化思考。从传统文化之中,寻找中华民族的弊端,是鲁迅一贯的创作思路,有必要指出,鲁迅在我国文学历史上的这种文学批判的地位,是为了更好的揭示,中华民族所遭遇的一些历史灾难,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鲁迅文学批评的视角也更加独特,从鲁迅的文学作品之中,我们往往能够读到他对于中华民族的那种大义凛然的精神,那种敢于反抗并勇于反抗的精神。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之中,我们似乎读到的是鲁迅,对于,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这种历史灾难更深刻的劣根性思考,也就是说从根上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都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这一系列的民族灾难。《故事新编》的这种一反常态的文学批判思路,揭示了真正的导致了我国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这种劣根性的根源。

(三)从传统中寻找民族问题是《故事新编》的反抗精髓

同其他的有志之士一样,鲁迅也是在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历史灾难,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与其他同时代文学作者不同的是鲁迅所具有的这种思考往往是在传统之中寻找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特质。这是鲁迅文学作品与其他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之一,也是鲁迅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补天》、《采薇》、《理天》等都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历史改编,达到了文学批判的另一种高度,实质上也是鲁迅文学作品,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揭示之中,找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糟粕。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鲁迅所改编的这些历史传统文化故事在大多数人看来不具有糟粕性,鲁迅一反常态地把这些,不具有历史糟粕性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改装。其对中华民族认识的另一个角度,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历史灾难的那种民族厚重感。民族劣根性在鲁迅的文学批判作品当中,得到了毫无保留的展现,这也是鲁迅文学作品生命力长青所在的根本原因。尽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民族劣根性一直深深地存在于中华民族的这种长久的发展过程之中,但是从传统文化批判的角度来更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这种民族劣根性,是鲁迅文学作品创作的精神。通过文学批判展示民族劣根,是鲁迅文学作品真正的生命线所在。

三、《故事新编》阐释传统文化的思路分析

(一)对传统文化故事赋予新的意涵

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讲,每一个民族都会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故事,而这个传统文化故事往往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所形成这些传统文化故事,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以及评价标准。在《故事新编》中,所构成的八篇短篇小说,都有传统文化故事的原型。从这个角度来讲,鲁迅对于这些传统文化故事进行进一步发掘,赋予其新的含义。首先,这些传统文化故事都是人民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一般读者看来都不会太陌生,但是,尽管从这样这样熟悉的传统文化故事之中,鲁迅也对其赋予了新的文化含义。深刻的道理往往在前简单的文化故事之中得到彰显,这也是故事新编的,文化魅力所在。其次,传统文化故事的文化内涵就是通过文学批判的角度来赋予的。任何传统文化故事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也许在一个民族长久的发展过程当中并不会得到重视。但是在文学创作之中,由于作者的才能以及作者思路的新颖,才会把这种,传统文化故事的另一种文化内涵给揭示出来。鲁迅基于寻找传统文化故事的弱点以及弊端的思路,来把传统文化故事的内涵进一步给揭示给读者,这是鲁迅进行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传统文化故事具有怎样的新的文化内涵,都是作者基于某个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故事的,《补天》、《采薇》、《铸剑》、《出关》等都是作者在传统文化故事的基本思路之上,对这些传统文化故事新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揭示,达到了文学批评

(二)寻找最佳的批判视角以及批判对象

批判视角以及批判对象的选择,对于鲁迅的《故事新编》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也就是说鲁迅以何种方式进行批判以及要批判什么,这是《故事新编》的核心内容。对于《补天》来说,这部短篇小说,实际上,应当建立的时代背景是五四精神的理解基础之上,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爆发,已经显示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抱负以及积极进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补天》实际上也正是显示了鲁迅对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同情与怜悯。《铸剑》中,鲁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眉间尺替父报仇当中的犹豫不决,以及到最后坚定信心为父报仇,实际上就深刻地刻画了人性在极端的情况之下的一种价值选

择过程。《采薇》则是鲁迅对于伯夷与叔华两位伪君子的进一步揭示,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再解释,读者对他们的本来面目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是鲁迅对伯夷与叔华历史地位的一进一步否定,也是其认识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新的角度。《出关》是高兴通过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来揭示"关"到底是什么,出关对于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老子出关究竟是向何处去,那么在此基础上民族需不需要出关,这些都是鲁迅关心的重点。通过对以上故事的描述,鲁迅对于传统文化故事的内涵的揭示,也清晰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的目的。

(三)要给予读者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启示

通过对《故事新编》的解读,我们应当理解到鲁迅在《故事新编》之中究竟要给读者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启示。我们认为,通过仔细研读《故事新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传统文化启示。第一,中华民族不应以自身中的文化底蕴为傲。尽管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看来,很多传统文化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具有优秀的、精华的特点。经常反思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故事新编》告诉我们的道理。从《故事新编》的角度来看,很多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故事,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带给我们的精神动力那么大,也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对于我们精神文化的那种陶冶的作用那么大。第二、《故事新编》从一定程度上也教导我们,应该学会从反面来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意蕴,通过不断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来达到正确认识自己民族的一种目的。前已述及,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成长来说,其影响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应当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这个民族的成长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又不能总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一种挡箭牌。正确认识《故事新编》的这种对我们的启示,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深思与思考。这也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要为我们揭示的传统文化道理以及传达给我们的对待传统文化的启示。

四、《故事新编》启迪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一)辩证分析、慎重对待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固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于这种文化形态而言,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而言,其传统文化总不可能一直是精华的,也就是说,传统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总能够发挥正向价值的东西。鲁迅的《故事新编》恰恰教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只有对传统文化采取一种批判与保留的态度,才能够真正的、全面的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生活的意义,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感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民族的性格。鲁迅终其一生都是在传统文化之中寻找中华民族性格所形成的文化基础,《故事新编》是鲁迅在生命的后半期写就的。此时的鲁迅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与生命的终结,正是在这样的考验之下,鲁迅的思想也达到了顶峰,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有了更高程度的提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民族劣根性,是鲁迅一生最为关注的焦点,一个民族的劣根性,如果不在其传统文化之中寻找,那就不可能真正揭示出这种民族劣根性的根源。在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之中,尤其要吸取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阐释的态度以及思路,对于传统文化辩证的分析与看待,是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地促进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方式,能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那么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就能够达到应有的高度。《故事新编》总的来说,教导了我们应该对待传统文化保持一种警惕与反省的姿态,保持这样的姿态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有的责任。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内在的感染力与推动作用,也必须要求以这样的姿态来对待传统文化。

(二)批判继承、全面分析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运用独特的视角,对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故事进行了再造,在这种再造之中,得到了一些深刻的传统文化启示。在鲁迅创作《故事新编》之前,我国历来上对这些传统文化故事基本上都持赞同的基本态度。缺乏把传统文化故事作为一种批判对象以及批判角度来对待,这就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盲目崇拜。鲁迅在《故事新编》

中勿用置疑地要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在全面分析并理解传统文化故事的过程之中,达到对传统文化的正确与全面的认知。《故事新编》的文学价值恰恰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传统文化的新的角度以及思路,这种态度及思路对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故事新编》里面的八部短篇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实质上就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批判姿态。在这种典型的批判与逆反姿态的作用之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很多精华部分被鲁迅进一步挖掘出来,同时,也被陆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这是鲁迅批判文学的特点。应当正确认知并理解鲁迅的这片良苦用心,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应当特别注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部分要截然分开。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要进行不断地检验,尤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否能够经得住考验,能否在更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所必须具有的品质。毫无疑问的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并非是完全能够对其民族具有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很多时候,传统文化也会起到固化人们思维的阻碍作用。对于这样的传统文化的两面性特征,应当时刻保持警戒,对于传统文化保持一种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并且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这才是《故事新编》要教给我们的对待传统文化的一种应有姿态。

(三)批判合理、入木三分

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也不是简单的否定。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理有据、入木三分,特别是能够以新的角度来切入他的批判观点,另外,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批判体系。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如果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就必须达到批判合理、入木三分的深刻程度。如果不以批判的眼光来看,那么就应该真正地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更深刻地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与促进作用展现出来。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需要用极其严厉的批判的态度来对待,也需要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所传播的信息。故事新编从总体上来说的批判立场,基本上可以用批判合理、入木三分来回答。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态度,也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只有真正的把传统文化的批判,建立在一种立体批判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才能够在对传统故事的解说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盲目批判与盲目的追求,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反叛。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就需要批判合理、入木三分,这是我们当代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姿态

与态度。《故事新编》实际上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批判意图中向我们展示她的文学魅力,也正是以这样的一种文学态度向我们传递了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评判的精神倾向与价值取向。正确的认识这种精神倾向与价值取向,有助于我们真正地达到对传统文化的另一种理解,从而不断的丰富我们的精神与文化生活。

五、结语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及批判的眼光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了出来,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鲁迅是坚定的,也是批判的。《故事新编》八部短篇小说充分地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另一个视角。这个视角向我们传递的是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长河当中所具有的魅力。显而易见,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不是针对传统文化本身,而是针对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影响,是对传统文化沉淀于民族基本价值观念的那些负面效果进行抨击,并不是对传统文化本原进行彻底否定,鲁迅先生所批判的不是存在于字纸中的、抽象的、士大夫知识层面的理想,而是真是地存在与民间的、被世俗化了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性格。其实质就是在向我们彰显应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一说到传统文化,让我就会想到钱穆先生那句著名的话,即对本国的历史文化应该怀有一份“温情与敬意”,钱穆先生想强调的是,不要陷入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不要数典忘祖。但怀着“温情与敬意”,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应当更多地去用一种批判与继承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多角度审视,才能够真正得到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正确、全面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杨程.论鲁迅《故事新编》“英雄”形象塑造与人性剖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2]凌端明.《故事新编》之荒诞与启蒙两面性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6,(1).

[3]刘春勇.从“长历史”视角重估《故事新编》的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0).

[4]暴丽娜. 浅析《故事新编》中的“新历史主义”因素[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2):81-83.

[5]翟丽娜. 《故事新编》与鲁迅的历史关怀[J]. 语文建设,2017,(06):31-33.

[6]程志军. 《故事新编》:鲁迅启蒙的困境[J]. 宜宾学院学报,2017,17(01):77-83.

[7]邢程. 章太炎的思想学术与鲁迅《故事新编》的写作[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01):54-62.

[8]李言实. 《故事新编》的古希腊神话悲剧意识解读[J]. 名作欣赏,2017,(03):29-31.

[9]王瑶. 从《故事新编》的人物和故事探究鲁迅及其思想[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02):50-52+55.

[10]高强. 一颗完整的“苦果子”:《故事新编》整体意蕴新论[J]. 淄博师专学报,2017,(01):37-41

[11]许祖华,狄洁文. 《故事新编》对人的价值重估与油滑修辞[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6(02):100-107.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易经》及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班级: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级代号:119441 姓名:赵林旺 学号:1109634006

泰卦 在《易经》的卦序中“泰”列第十一卦,是由“坤”卦演化而来。在“坤”宫第四卦为“泰”卦所在的位置,“泰”卦达到了阴爻与阳爻的平衡。泰卦上坤下乾,天下地上,乃天地交通、阴阳和畅之象,故名泰卦。泰大通也。内乾“健”而外坤“顺”,这其中以阳刚主导于内,则阴柔听命于外,这样的一种格局就很吉祥,而六爻上下交流自然感应所以亨通。泰卦以上下大通为象,阴居上而求乎下,阳居下而应乎上,上下相应相通。泰者,君子之道大行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故亨通无碍也。然泰久必否,此为天理之必然也,故处泰之道,当居安思危,常守正固,修人事以胜之,则可保其泰也。世之小人不可胜尽,必欲迫而逐之,使之穷而无归,其势必至于争,争则胜负之势未有决焉,故独安夫“泰”,使君子居中,常制其命;而小人在外,不为无措,后君子之患无由而起,此“泰”之所以为最安也。 卦意: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事业:坚持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事业已达到顺利的境地,更应小心从事,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开拓新的事业,方可继续前进,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必遭失败。 经商:顺利。务必注意市场动向,开拓新的领域,展开新的竞争。为此,密切与他人的合作,争取各方面的帮助,但需谦虚谨慎,警惕巧言令色的小人。 求名:具有成功的条件,但一定得更加努力,刻苦追求,最忌聪明反被聪明误。外出:一帆风顺。 婚恋:美满姻缘。谈恋爱却不可不认真对待。 决策:吉祥如意。适应能力强,各项事业能成功。能谋善断,长于人际关系,能团结他人共创业绩,灵活机动,很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向新的领域迈进。但在人生途中必须兢兢业业,尤其不可麻痹大意,在择朋选友方面更应慎重,切防小人倒运。 “泰”的解释为互通,天地相交,万 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 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 变者泰(通)。“泰”,通畅、平安的意 思,这是泰卦总体形势的特征。 《序卦传》说:“履而泰,然后安,故 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卦紧接着履 卦发展而来。履卦的卦象上天下泽,乾阳 在上,兑阴在下,象征辨别上下之分的等 级秩序,所以说“履者礼也”,履卦的总 体形势就是遵守这种等级秩序的规定,循礼而行。泰卦的卦象与履卦恰恰相反,乾阳在下,坤阴在上,看来是颠倒了上下之分的等级秩序,违背了循礼而行的原则,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形式上的颠倒违背,才使得总体形势通畅平安,形成“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所谓“履而泰,然后安”,“而”是连词,一方面表示由履而泰是一种前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兰文化课程论文题目: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细水长流,博大精深,一直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精神慰藉。在这博大精深中蕴含着历代哲人仁者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感激,以及心灵的寄托与安放。陶瓷兵俑巧夺天工;万物生息奥妙无穷;在人类与自然无声的交流中,上下五千年的荣光因此而生。 一木一心声,一花一世界。然而不是所有的花都能成为一种不朽的文化。“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享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称号的兰花确是中华岁月长流里千万花丛中最令人心神俱震的奇葩。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高洁清雅,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因她的清逸典雅,入诗入画入乐,直至入了人心,成为亘古磨不灭的精神。 于是,默默演奏着生命乐歌的花之君子,步入了得志亦或失心的诗人的生命。“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齐白石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忽忆往时坊巷里,绍兴音唤卖兰花。”叶圣陶于兰中看到了往事旧尘;“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于芳香中表明沉思;“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浅淡梳妆

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千古流传的吟咏只因将兰当成了知音,只因她一朵欲待绽放的花蕾便成就了中华文化中浓重的一笔。 兰是一种艺术,她静静舒展的叶瓣惊艳了艺者的眸子,铺就一张灿若银辉的画卷。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兰字多是对美人的称谓,兰花亦是美丽的象征,若是巧用几抹颜色点缀在叶中,更是有一番风韵。一幅好的兰花作品经高手处理后的兰叶似翩翩飘动,灵动自有清韵在,比自然中的更为美丽。 入诗入画,如诗如画,在乐者的耳中,她似轻捷跳动的音符,心神起舞,心驰神往。回眸一曲《兰花草》,惊鸿一瞥《俏兰花》。那醉人的音律,扣人心弦,翩若君子,皎若皓月。成为中华洪流中涓涓的一汪清泉,透彻人心,熠熠生辉。 被人历代吟咏的,除了朗朗上口的诗句,优美的画卷,涓涓的乐声,最为重要的是那丛中屹立的清洁高傲,那是君子之清,君子之骨。 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爱国诗人养兰、赞兰,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中国现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从小钟爱兰花,他与兰花的深厚情缘,为兰文化增添了风

论鲁迅故事新编

浅析《鲁迅新编》的儒道墨家思想 摘要:《故事新编》自1936年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受到众人的赞叹,全书收录8个故事,每个故事以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或历史小故事作为基础,进行了续写或者改编,充满了迷离与奇幻的色彩,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其中《采薇》、《非攻》、《起死》、《出关》涉及了儒家、墨家、道家的思想,因而本论文将会对《故事新编》中的作者对待儒家、道家、墨家思想的态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儒家道家墨家故事新编 鲁迅这8篇故事的创作前后经过了十三年的时间,创作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生活动荡不安的三十年代,中国人民经历了军阀的统治和割据,各地区战乱连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鲁迅用犀利的笔和尖锐的思想批判了现实社会的残酷不堪和人们思想的混乱。在《在故事新编》中涉及到儒家、墨家、道家思想的有《非攻》、《采薇》、《出关》和《起死》。 《采薇》写武王伐付,伯夷叔齐因“义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故事。鲁迅选择这段历史,着重地批判了一些小知识分子的消极抵抗的软弱和无力,展现了消极抵抗是没有用处的,最后只能像伯夷叔齐一样退无可退。《出关》写老子西出函谷的故事。《出关》描绘老子和孔子的对话,西行途中的遭遇,通过生活细节的渲染,批判了老子处处退却的落寞的心情。《起死》以《庄子·至乐》篇中一个寓言为主,以生动有趣的对话,彻底地宣告了“齐物论”的破产,证实虚无主义本身也终于只能落得一个虚无的下场。民族失败主义的思想在“九一八”以后相当泛滥,由于知识分子中的消抗、逃避斗争以至虚无主义应运而生。而《非攻》,描写了一位反对战争,提倡和平的正面的人物形象。文中的墨子代表着中下层的人民的利益,他为了“兼爱”“非攻”的理想不惜奔走相告,劝阻各国的大王避免战争,充分反映了鲁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在这四篇故事中,儒家、道家、墨家思想时刻渗透其中,作者也借助文章中的人物以及设置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他对这三家思想的态度。 一、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质疑和否定 儒家传统文化统治人们近千年,人们无时无刻不受着着这种文化的支配而不自知,而鲁迅却对这种传统的文化提出了质疑和否定,他试图挣脱历史上的儒家传统思维,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审视这个社会,其中《采薇》就是他否定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历来都把伯夷叔齐看做是“义”的标准,可是在鲁迅眼里,他们的义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状,也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只能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故事新编》

浅析《故事新编》 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巨匠。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从思想,文化方面为后代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也给予了文学爱好者犀利的思想和反省自身的镜子。本文对鲁迅著名的小说作品《故事新编》进行分析和解构。第一部分先从整体上讨论鲁迅对于八篇故事编排所做的处理已经背后的用意,揭示他暗示的小到个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大到整个人类历史的循环,一起感受整体把握作品后所受到的启示。第二部分从作品中八篇故事对于传统故事中神化的仙人,圣人等等的改编和重新创造的具体分析展开,揭示出由各种思想产物下的社会人构成的人生百态。本文将由《故事新编》谈及鲁迅关于生命历程的认识和感悟,并以新编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读者勾勒出鲁迅所体验到的、整个民族由来已久的民众生活百态。 关键词:鲁迅故事新编生命历程生活百态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这位文学大师眼中,中国内忧外患地艰难爬行着。他的小说以独到的洞察和看穿一切的慧眼而著称于世。作为备受学界关注的《故事新编》,是研究鲁迅文学思想和爱好鲁迅之文笔的读者不能避而不谈的重点之作。而历来人们对于这部作品是否为小说意见不一。 既然是故事,也取材于古代中国的许多传说神话和民间故事,就必然脱离不开故事的脉路和基本要素,即使实际上鲁迅已经对其做

了在我们看来根本性的改变,即故事所要传达的鲁迅“当下”的思想内涵和民族忧患意识,但其依然可以称之为小说。它具备小说的虚构性或者说很含蓄隐晦的一种虚构性。即使有的篇章更多的是感受的某种记录。“其中也还是速写居多,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1]所以既然是“信口开河”至少不能当做其他文体。 不管怎么说,《故事新编》反映出鲁迅足足十三年的现实体验,是对其内心感受的流动性积累,甚至对于总结他更久之前的生活感悟和对人生百态的洞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故事新编》也成为我们敬畏地试图走近这位文学大师的途径。鲁迅作品传达给读者和后代国人的思想、责任感和忧患情结,更多地接近了生活,以故事的方式还原生活的本貌。在艺术的真实中,带给我们强烈的内心震撼。这说的正是《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由八篇小说加一篇序言组成,故事不多且篇幅不长,然而细看却不难发现,它们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会发现,鲁迅意在呈现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生命历程——由生至死的全过程。这样看来,鲁迅所要告诉我们的其中一点已经明朗,即从生到死是每个生命的必经历程。很显然,从《女娲补天》的传说到《奔月》的英雄气概都从侧面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力量、创造、生命起源的种种猜测和好奇。也即人们对于生死早有感悟,这些故事才会流传于民间并经久不衰。那么对于鲁迅的《故事新编》我们不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马可波罗 B.郑和 C.利玛窦 D.魏源 答案: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林则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司马迁 答案: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 )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D.家国一体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 )的态度。 A.因材施教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答案: 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答案:司马相如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 )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风水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风水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法学 班级:法(本)1101班 姓名:陈斌 摘要: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为自己服务,风水学就是一这样的学科。风水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掺杂了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但它已渗透并扎根于中国民众心灵深处。中国风水的形势派,注重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气派,注重阴阳、五行、干支,八卦九宫等相生相克理论,并且运用罗盘,确定选址规划方位。中国风水学无论形势派,还是理气派,都遵循如下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正确认识中国古老的风水思想的精髓及它对人类的影响,这才是科学而明智之举。这对协调和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引导当前我国建筑的选址和殡葬改革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风水学建筑中国文化风水师

目录 一、风水学对建筑选址的影响 二、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对风水职业的影响 四、对殡葬改革的影响 五、总述 概念: 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中国古代称堪舆术,目的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风水学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风水学对建筑选址的影响 中国风水学按照应用对象:分阳宅风水,即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择址布形;阴宅风水,即司死者的陵墓坟家的择址布置。古人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不好的环境是可以人工改变的。所谓目力之巧,工力之具。我们从风水的书籍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

址、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的学问。下列分述对村落选址、墓地建设以及其他建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对阳宅选址的影响 中国风水学注重对建造阳宅中的设计施工,风水贯寄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从选址规划、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营造,几乎无所不在,对现代居住区建筑布局进行风水规划,如阳宅建造的方向,采光,大小尺寸,高低,颜色,房间,灶,床,门,家具等的内局选择安排,还有井,门楼,路,桥,厕,出水口等的外局设计与安排等等。如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风水学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现代社会理想的风水宝地也多是依山傍水的,它是建筑选址要考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学还非常注重方位的研究,其表示方位的方法就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国,建筑的朝向大多为坐北朝南,这是由于季节变化,太阳出没的变化,风向的变化,使生气与方位发生变化。不同的月份,生气和死气的方向就不同。生气为吉,死气为凶。人应取其旺相,消纳控制。在《管子枢言》中就有:“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人们不仅把他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给予高度评价,而且注重他的思想、品德、意志、作风和智慧,把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具象化的典范,寄托了无限的崇敬。诸葛亮能够成为一位千古传颂,有口皆碑,中外知名的人物。这是一种少有的文化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形成和发展,是一项极为有益的工作。 一诸葛亮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发展 诸葛亮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时代。随着东汉帝国的瓦解,名教、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兵家、法家、道家、纵横家、农家、墨家的思想又活跃起来,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新局面。这种局面,为诸葛亮青少年时代博学诸子典籍,广泛吸取文化遗产,提供了条件。 东汉末年,全国到处一片荒废残破,而荆州一地却是例外。“自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三国志·刘表传》注引《搜神记》)。诸葛亮就是在这个时候(兴平元年,194年)跟随叔父玄来到荆州首府襄阳,投靠刘表。这时的襄阳,人才济济,教育事业尤其是私学兴盛,学术空气浓厚,思想开放,经世致用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大趋势。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使诸葛亮能够广泛地师从有造诣的名士,而且使他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观察时事,形成独到的,深邃的见解,成为“识时务”的俊杰,以至在他出山的时候,就能够拿出《隆中对》这样的千古奇策。 总览诸葛亮的言论著述和政治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他毕生为统一中国而奋斗不已的行动,正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实践。他以儒家的忠信仁义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后出师表》说得很明白:“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讨贼,才弱敌强也;然不讨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他明知必败,仍要坚持。在这里,道德是第一位的。成败利钝则是次要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和忠信仁义的道德标准,使他坚定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致“志决身歼”,完成了他悲剧般壮美的一生。当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时,他回答说:“今讨贼未效,知已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对于义利的取舍,他是舍利取义的。 诸葛亮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但这并不是说,他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作为一个政治素养端粹,有主见,有报负的政治家,他的心目中不存在学派的界限,而是吸取各家之长,摒

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

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 物理学院顾秋月101120038 摘要: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篇叙述了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的故事,通过这一古老的故事引申出新的内涵,阐明了所谓“王道”本质,从而呼吁人们不要妥协于日本侵略者,而要奋起反抗。 关键词: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王道 正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在中学时代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他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刘和珍君》、《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他是为我们所熟识的中国现代作家。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早年,他立志学医,希望能够济世救人,后逐渐意识到,治病救人治的只是人们的身体,只能解除人们一时的苦痛,而要帮助人们彻底脱离痛苦的泥淖,则是要医治人们的心理,即改变国民性。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枪,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他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晚年所完成的小说集,它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写法,正如鲁迅在《序言》中所写:“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 《故事新编》共有《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8篇。《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创世纪”,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是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成了有些可爱但仍不失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下面,就专门针对《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篇作具体分析。 《采薇》是《故事新编》中的第四篇,写于1935年12月,是鲁迅后期历史小说中的杰作。《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采薇》即讲的是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义不侍周的故事。 《采薇》一篇不同于《故事新编》中其余的篇章,作者用了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几乎原封不动地叙述了这一古老的故事,就连其中的小丙君、阿金姐都有据可考,甚至在行文过程中像《补天》、《奔月》等历史小说不时出现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暗示也很难找到,这发生在向来惜

修身与传统文化论文

修身与传统文化论文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学古人之言行改自身之弊端 中华千年文化,历史传承,各位古圣先贤为后人树立了众多学习的榜样。古人之言行对于现代生活的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适应了现代生活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践行古圣先贤的言行呢!又有多少人与先贤们的言行相背离呢! 学习了修身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后,对于古圣先贤有了一定的了解,《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众多古代经典更是让人获益匪浅!回想自己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习惯,再想想古人,不免自惭形秽!所以我们要学古人之言行,改自身之弊端。 对于我自己过去的生活,有顺也有败,有挫折也有成功。有时候命运就是爱捉弄人,高中时的我膝盖出了问题,医生说是天生盘状半月板不适合运动,很容易损伤。由于自己当时并不知道,最后出了问题,几乎不能走路了。就这样,住进了医院,手术台我就上了两次,最终治愈的差不多了。我想说的是有时候一些事情虽然是天注定的,但是我们依旧有能力去改变它!袁了凡先生的命运不就是这样吗?命由我作,福自我求!由先前的命中命中无子变为膝下有两子。袁了凡先生是靠自己的积德行善为自己改变的命运,并且教育自己的子孙学会积德行善。 高考,对于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应该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然而我的第一次高考失败了,正如古人的落榜!古人对待落榜,几乎全部都是发奋努力,专心读书,等待下一次机会。他们并不在乎自己年龄的问题,只是一味读书,立志报国。正如《了凡四训》中讲到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然而现代的我们,失败后只是有一少部分会选择

风水是传统文化还是封建迷信

风水是传统文化还是封建迷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建学院的马威老师开了一个学期的“建筑与风水”选修课,单但这节课却被叫停了。 对此,著名学者、中国易学院院长、西北大学教授费秉勋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风水学说有科学的一面,也有其迷信的一面。大学不是不能开“风水课”,只是一定要选对时机,选好内容和老师。这样才能真正传承、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而评论家韩浩月则认为,风水学说是需要尊重的。 “我教的内容和迷信没有任何关系,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也是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我不理解学校的做法。”马威无奈地说道。 据马威介绍,这门课刚开始时吸引了一百多名学生来听。但这学期一开始,他就接到学校教务处停课通知。教务处给出的解释是,这门课存在争议,并有迷信的成分在内。 马威说,他讲授内容主要是地形、阴阳调和、光照等等,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和迷信没有任何关系。在该校学生论坛里,许多学生都表达了对马威的支持。一名学生认为,他们懂得分辨迷信与科学,取消该课小题大做了。还有学生认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即可。也有一些学生认为,风水之说太过玄幻,迷信成分浓,不可信。 开设“风水课”是迷信还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风水”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其表现出来的对人体健康、人居环境和谐等方面的关注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一个“风水课”会引来这么大的争议学术界认为,风水的许多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而民间主要认为风水就等同于迷信。而政府对此则更多持谨慎态度。大学为什么会开设“风水课”?是因为市场有这个需要。从这点来说,学校开这种课没错。但在自上而下的思想还基本没统一的时候开,时机有些不对。而且,风水很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中国的高校这种老师很缺,“许多号称‘风水权威’的大多都是江湖术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几乎不了解。” 但无论如何风水都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对它有基本的尊重和爱护。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答题答案汇总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一) 1 (B)创制了八卦。 A、盘古 B、伏羲 C、蚩尤 D、黄帝 2 “《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是(D)对《易》的评价。 A、孔子 B、庄子 C、许慎 D、孔颖达 3 《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B)。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 B、梅花易数的难解 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 D、古远的传承 4 “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C)。

A、周文王 B、孔子 C、赵汝楳 D、孟子 5 《周易》真正的精髓在于其(C)。 A、朴素唯物论 B、占卜易数 C、哲理思想 D、文学成就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二)1 “三羊开泰”这一成语与《周易》中的(C)有关。 A、九辟挂 B、十辟挂 C、十二辟挂 D、十六辟挂 2 “甲乙丙丁”属于(A)。 A、十天干 B、十二天干 C、十地支

D、十二地支 3 夏历是以(C)为正月。 A、建子月 B、建丑月 C、建寅月 D、建卯月 4 坤卦象征(B)。 A、天 B、地 C、君 D、亲 5 “一阳来复”与节气(D)有关。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见仁见智百姓日用——初议周易文化之影响(三)1 古代的图示,一般(B)在上方。

A、东 B、南 C、西 D、北 2 “后天八卦方位”也称(B)。 A、伏羲八卦方位 B、文王八卦方位 C、仲尼八卦方位 D、炎帝八卦方位 3 从方位而言,“坤”是(C)之卦。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4 用五行的观点看,从春到夏是(A)。 A、木生火 B、火克金 C、金生水 D、水生木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论述鲁迅在传统文艺上的继承与创新。继承在哪?突破在哪?发展在哪? 继承: 1、“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本人及其文章都有魏晋名士风采,他的叛逆、异质、激愤的性格似乎有稽康,徐渭等人的特点,在他的杂文中也有表现。 2、他的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继承传统史传、传奇等白描手法。 3、他的带有批判讽刺类的小说及杂文有《儒林外史》、晚清谴责小说的讽刺个性。 4、《野草》中融有大量的意象就直接取自庄子、离骚、和佛经。 5、《朝花夕拾》中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描写带有传统戏曲与民间传说的影响。 6、《故事新编》古今杂糅的手法,古既是取自古代神话、传说、史书记载 如果要说鲁迅的小说从中国传统小说里学习了什么的话,也只有从他高度评价《儒林外史》这个角度来看,从《孔乙几》里面很可以见到影响,一方面是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怜悯和讽刺,另一方面是在刻画人物方面并非象西方小说那样大段大段的描写,而是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寥寥几笔传写精神。另外他曾专门研究小说史,也曾编辑过《唐宋传奇集》,他用笔的精练是否受了唐宋传奇的影响呢? 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是吸收外国小说的文体艺术而对传统的拟话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鲁迅先生是这一改革的伟大旗手。 我个人的观点是:其一,先生深受中华古典文学的滋养;其二,从文风而言,先生传承了魏晋南北朝沉郁的风格;其三,先生深受俄国文学影响;其四,先生最好的文章是杂文,先生的杂文是先生战斗精神最有力的体现,我们所最应该继承的不也是先生这种精神吗? 批判: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评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诞生于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年代。在伟大的思想解放浪潮中, 他敢于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课题, 敢于提出前人所未曾提出过的见解, 敢于解剖, 敢于批判。 1 、对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剖析与批判 鲁迅从当时的社会现状中认识到, 进入近代以来的中国之所以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同国人苟且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儒、道合力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使中国缺少反抗之音。而潜移默化下的中国社会, 则是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 麻木愚昧而不觉悟, 甚至麻木到不以苦 为苦, 对别人的痛苦只是隔膜和冷漠,在小说中鲁迅对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愚人”是极力加以批判的。因为: 首先, 儒家思想提倡“克己复礼”, 以外在于人的“礼”压制内在于人的欲望本能。但是, 这种外在规约仅仅是暂时性的压制了人的欲望本能,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次, 在儒家思想的复杂的等级关系中, 人是父之子, 妻之夫, 君之臣, 但惟独没有“己”。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各种关系对人的制约, 而不是独立个体的培养。《祝福》中的祥林嫂完全生活在封建礼教习俗的规约之中, 没有丝毫自主性, 是一具十足的形尸走肉。正是这种个体心灵的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工程学院严鹏编制 论文摘要: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固有成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文观念的影响,造就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村落文化,本文将从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三个视角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做浅要阐释。 论文关键词:村落文化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者李尔特曾经说过:“地球上人类的每个物质成就,不论是一间房屋、一个农庄或一个城镇都代表着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文化象征的形象符号,在空间和时间的完美结合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观念。 一、宗教观念 宗教从各个方面如民族群体心理、思维方式、物质文化、民间民俗等渗透于中国村落文化之中,使中国村落文化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深刻的神道烙印。 宗教对于中国村落文化的作用,首先便表现在它对于村落成员的组织与维系功能。宗教的维系功能体现在中国村落文化中,表现为宗教中某一共同崇拜的对象,可以成为一个村落群体甚至多个村落群体成员精神上的纽带,使他们彼此认同和维系,使他们能够为自身利益而团结一致。因此在古代社会,一个村落或一个部落,往往有自己的

图腾,有自己崇敬的精灵。当一部分社会成员被生活所迫时,也往往以宗教为旗帜,作为维系感情与利益的纽带,结成社群,对统治阶级进行反抗。中国历史上以宗教为纽带,组织、团结民众反抗腐朽封建王朝的农民革命斗争层出不穷:自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所组织发起的黄巾起义,东晋孙恩的“夭师道”,北魏法庆以“大乘教”,北宋方腊以“明教”,南宋钟相以“巫教”,元末的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以“白莲教”,清中叶的林清以“八卦教”组织起义,历朝各代农民的武装斗争每失败一次,中国人的天命观思想便得一次巩固和加强。 宗教是中国农民武装斗争的团结纽带,它同时与宗教的组织和维系功能相联系。然而宗教常常成为人们走向分裂、失败的催命符,封建统治集团常借助宗教推行其愚民政策。地藏王庙前殿左右的黑白无常狰狞可怖的嘴脸、判官、鬼卒的青面撩牙、十八层地狱的阴森、鲜血淋漓、其刑之惨绝,令人毛骨耸然,其心理威胁往往比官府的刑杖和囚牢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中国儒教以伦理道法为宗旨,以士大夫为其信众基础,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佛教则提倡修身养性,自我修炼,并在戒律中提出不准“淫、盗、杀、妄”等戒规。基督教比较倡导宗教的献身精神,“十戒”中也有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等伦理准则,这些伦理准则大多是一些最为基本的社会公德。当它们成为宗教教义,渗入村落文化之中,无疑会深入到村落成员的内心信念中。世俗的伦理要求,通过宗教的形式在民众中得到教化,既是宗教的

从《周易》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从《周易》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简介】 在这个文化中西交融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少。我们只要略微管窥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辩证精辟,而我认为周易就是中国传统的源头。文中最主要论述了我从周易中读出的几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 周易阴阳天人合一变化和谐 【正文】 《易》肇始于伏羲,丰富于文王,完备于孔子。所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从夏之《连山》,到殷之《归藏》,再到周之《周易》;从伏羲作“八卦” , 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到孔子作“十翼”,《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化进程,才变成人们今天看到的《周易》。《周易》由《易经》、《易传》两部分构成,“经”即文王所演六十四卦,“传”即孔子所作“十翼”。其包括了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 一、阴阳和谐观 《周易》的和谐思想首先体现在其宇宙观上。《易》系辞传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对于太极,有的释为太一,有的释为元气。两仪则多认为是阴阳之谓,四象则为老少阴阳,亦以象四方或四时。概言之,太极乃阴阳之未分,太极剖而阴阳分。太极产生了阴阳二气,一阴一阳之谓道。通过阴阳消息、一动一趋而生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四象进而生八卦。八卦是产生世界的八种物质或规律,通过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而化生万物。这种宇宙观后来被陈抟、周敦颐等发挥成太极图式, 代表了中国古代宇宙观。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周易》的太极就是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 《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有其思想来源, 她的产生及发展不是偶然的, 而是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她是上古先民五行、阴阳、天人合一等观念发展的结果。“易”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含义指变易、变化、交换。从文字学上看, 有人认为“易”为上“日”下 “月”构成, 日为阳, 月为阴, 象征日月阴阳变化。《说文解字》云: 日月为易, 象阴阳也。阴阳思想的产生在传说中比较早。相传伏羲仰观天文,俯察 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他所创造 的八卦符号,最基本的“—”与“--”可能表示男 女两性区别, 反映了人们原始的生殖崇拜,但阴与 阳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是比较晚的事情了。 《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一经形成并被系统化、理论化为尚中求和的思维模式, 它便作为一种客观 性精神力量, 又反过来日渐渗入人的心灵世界的底层, 泛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中华民族的精 神文化生活发生巨大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以此 种思维方式考察自然和社会要善于揭示其中两元对 立的要素、性能和势力,发现其互动和互补的层面,在两极中寻找中道,并引导其走协调共济的道路。 这正是《周易》的阴阳和谐宇宙观启迪了后世哲人 的思想,创生了中华传统的和谐思维。 二、天人合一观 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想象世界,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尽管无论是《易经》还是《易传》,都没有出现过天人合一一词,但人 们仍习惯于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归之于周易思想。研 读《周易》,就会发现作易者对天、人关系极为重视。《周易》强调察天之道以证成人之道, 认为: 有天道焉,人道焉,地道焉。在这所谓的三才之道中, 人居其一。即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体认来使阴阳、刚柔的关系神秘化,天尊地卑神圣化,进而证 成贵贱位矣的等级秩序乃天经地义、自然天成,从 而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种察天之道以证 成人之道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是很普遍的,如有山崩、地裂等怪诞异常事件发生,统治者要注意修德,明 庶政。这种延续几千年的政治惯例,其根源也在于 对天人关系的体认。天人合一是有中国特色的思维 方式,由此构成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和主色调。 其中涵盖着三层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 人的关系、人自身(心与身) 的关系。三者相互联系、

传统文化中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1501王亮201404010626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 鲁迅生于清光绪七年,卒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做了一辈子的反动派,至死不妥协可谓善始善终,就这一点是历史上大多数文人比不了的。由于从小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鲁迅从骨子里拥有传统文人的一种气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鲁迅是成长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上,纵他一生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当丰富和复杂的概念,它最为确切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要对此点进行界说的话,也许就可以写出不少的论著来,然而鲁迅并不是一位系统探讨和专门研究某一种学科的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阐述和剖析也同样是如此,他并不是从概念的界说着手,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包括哪几个基本的方面,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或尖锐矛盾的种种关系,探索这种传统文化的起源、演变以及发展的轨迹。鲁迅是一位异常犀利和深刻的思想家,像他这样对于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和深刻剖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他对于表现在中国的许多书籍、绘画、建筑里面,以及渗透于社会生活每个角落中间的这种思想文化状态,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感受和理解之后,作出有力的批判。作为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重要著作《摩罗诗力说》,在今天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沦丧且新文化没有完全建立的时代就具有其重要意义。从青年时期开始,鲁迅就以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潮的深切感受,作出过下述的宏观性的判断,认为“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应该说这种从他自己切身感受中间升华出来的哲理概括,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特征。“理想在不撄”,确实是在这几千年中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面貌,这种“不撄”的“理想”,规定着世世代代的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精神现象,教诲着人们既不要去直面或改变严酷的现实,又不要去坦诚地披露或触动内心中的思想,而只需沿着一条既定的思想和精神轨迹,按照早已定型的道德伦理规范去思想与行动就成了。 由于这种传统的文化理想,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学审美品格的缺乏真情实感,缺乏思想的震撼力量,从而变得平庸和荏弱,用鲁迅的话来说是“无有为沉痛著大之声,撄其后人,使之兴起;即间或有之,受者亦不为之动。从中国文学史的整体情况来看,“伟美强力高尚”的审美品性确实是相当缺乏的,其问自然也偶或有咏叹“沉痛著大之声”的伟大诗人出现,然而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理想已经渗透和笼罩在许多人的顶空,所以那些杰出的诗篇也就无法很好地打动他们。按照鲁迅的这种逻辑推理,即“不撄”的传统文化理想造就了“不争之民”,而“不争之民”又无法很好接受反对这种“不撄”传统的声音,鲁迅的感受和结论无疑是十分符合于整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的。 问题还在于这种严酷和枯燥的专制主义文化精神,早已成为广大民众的惯性思维方式,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种传统文化,是在虐杀和麻醉他们的思想与精神。鲁迅那种控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张,不但几乎无法从他们中间产生出来,而且就是产生了这种光辉的思想认识之后,也很少有人会去理解和接受,这是因为在本质上虐杀人们的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线索,麻痹和陶醉着广大人们,鲁迅将这称为“软刀子”。因为“我们看这些古东西,倒并不觉得于中国怎样有害”,“古老东西的可怕就正在这里。倘使我们觉得有害,我们便能警戒,正因为并不觉得怎样有害,我们这才总是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因为这是‘软刀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把“软刀子”,确实是很难被人们清醒地认识的,尽管已经有鲁迅这样的伟大启蒙主义者,早就发出了“警戒”的声音,然而这种思想主张竟也像流进沙漠的泉水

鲁迅故事新编读后感

《故事新编》读后感: 若不是老师推荐我们去看《故事新编》,我还真不知道以笔为刀枪与旧社会抗争的鲁迅一向行文严肃,竟然会有如此有趣的作品。 《奔月》的男主人公后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大英雄,他射日的史绩至今被人传诵,他和嫦娥的爱情故事也是人间最美丽的传说,我们总相信英雄会被人永远记住,后羿和嫦娥虽然是悲剧二人应该相互思念,至死不渝。然而在鲁迅先生的《奔月》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英雄,不一样的嫦娥奔月。我们看到,当九个太阳被射落后,英雄并没有想象中的风光,他得到的是没有人崇拜,没有人关心。他的天生神力,它的精妙的箭法都没了用武之地。此时的他早已不是什么人人敬仰的天神,它只是一个拥有大庄园,拥有表面上的风光,而实际上为油盐酱醋而烦恼的普通人。如果他的从前还有留给他什么,那就是回忆,还有人们对于射日英雄的潜意识中的崇拜。但那崇拜是对天神的,不是对他的,人们早已忘记了天神的真正身份。我们的英雄不见了,因为我们不再需要这位英雄,那些他曾应以为傲的一切都没有了用处,有些甚至成了他现在生活的阻碍。他的箭是他寻求食物的工具而非英雄的象征,可是后来就连寻求食物的工具也变得勉强。他的弓太强,箭头太大,所以将麻雀射碎了;他的箭法太准,百发百中,以至于漫山遍野的飞禽走兽都被他打完了。我们的英雄迷茫了。 这样的后羿,让我想起了某些国家体育运动员。许多国家体育运动员都是红极一时的冠军,曾经他们不仅给自己带来的荣耀,也为国家增添了光芒,他们是普通民众口中的英雄。特别是体操运动员,他们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送去进行体操训练,由于忙于训练,许多运动员都没有像普通孩子一样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所以他们的文化程度很低。十多二十几岁的时候,是他们体育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但是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二十多岁已经算是老运动员而要选择退役了。由于我们国家对于运动员退役的保障还不是很完整,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就等于失业了。有些运动员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普通的公司不可能录用他们,所以出现了前几年的曾经的世界冠军,如今沦落为行窃小偷的新闻事件。故事中的后羿,和这些运动员的经历,没啥不同。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时刻跟进时代的脚步,我们在一生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学习新技能,这样不仅是为自己谋得生存的技能,更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灵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要老是沉沦于记忆,沉沦于过去的辉煌。即使你再拥有以前的金牌,即使你再拥有无敌的射箭技术,没有了比赛的场地,没有了漫天遍野的禽兽,你的金牌,你的箭术也就失去了光环或用武之地。 嫦娥偷吃了梳妆盒的仙丹奔了月,这形成了对后羿的背叛。上古神话里端庄美丽的倾城美人嫦娥,不复见她的孤傲清冷,而她自然也没有奔月后的幽怨与无奈,我们眼里看到的,在这故事中,嫦娥成了现实的市井小民,她不满足的现实生活,只是一个喜欢抱怨、很世俗、一点也不温柔体贴、贪图享受的普通女人。故事中,我们很明显地领会到,没有物质为基础的爱情,最终还是抵不过面包。这则故事,不知道是鲁迅先生的个人想法,还是只是把这种社会现象以借喻的手法列举,让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究竟是爱情重要,还是面包重要,我想若这两者都能兼顾,那么幸福美满不在话下。 看完了这篇文章,其实我还不是很懂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编写这样的故事,是因为没素材可以写而发挥所谓的想象力吗?查了一些背景资料,才知道,先生还是以前那位先生,喜欢讲这话说那理。后羿被遗忘以后,或者说落寞之后,乃至遭到嫦娥的遗弃之后,他的复杂的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