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视觉艺术教育与人文关怀

视觉艺术教育与人文关怀

视觉艺术教育与人文关怀
视觉艺术教育与人文关怀

视觉艺术教育与人文关怀

摘要:

视觉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视觉艺术素养,并以此完善学生的人格的学科。本文认为“视觉艺术素养”也就是一种视觉读写能力,具体包括“视觉识读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并包含从中体现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视觉艺术教育也应该在课程中渗透人文关怀,一是通过视觉艺术教育让学生学会人文关怀,即学会关爱他人;二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即关心学生的心灵和成长,最终实现“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

视觉文化视觉艺术教育人文关怀

一、关于视觉艺术教育

1.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原先称之为“美术”,在大陆至今仍叫做“美术”,但是“视觉艺术”与“美术”又不尽相同,有更广的范围、更多的形式和更深的内涵。

什么是视觉艺术?这无论在香港或大陆也许都还是个新名词,并不容易回答。然而,若没有正确的定位和相应的“视觉艺术观”,就无法进一步回答何为视觉艺术教育目标?何为视觉艺术教学内容?在视觉文化时代“视觉艺术教育”是否只是将“美术”改了个名称?相比原先的“美术”又有何新特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本文对视觉艺术的定义是:

视觉艺术(visual arts),是比原先的美术或造型艺术范围更广的艺术领域,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为了美化生活和环境,用一定物质材

料和造型手段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具有一定空间和视觉审美价值的作品,且

以此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或省思。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附录一”对“视觉艺术”的名词解释:

视觉艺术是一种广义的范畴,包括传统美术(诸如素描、绘画、版画、雕塑);传播和设计艺术(诸如电影、电视、图形制作、产品设计);建筑和环

境艺术(诸如城市设计、内部和园林设计);民间艺术;以及诸如制陶、纤维

编织、珠宝等艺术品和木制、纸制和其他材料的艺术制品。①

二者结合就成为比较完整的“视觉艺术”概念。

这说明我们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写实性绘画”狭小的范围,而应该引入新的视觉艺术观、进入更广阔的各个领域。“视觉艺术”不仅是个形态、门类和风格十分丰富多样的领域,还深深地受到不同历史、地域、种族、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创作观念。而且,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不仅艺术家更关注运用象征、隐喻以及视觉化的手段,通过视觉艺术作品(或活动)诠释各种社会思潮、社会现象,也更加重视通过观众的欣赏、交流、参与和互动产生社会影响。

2.视觉艺术教育

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体一体化以及电脑网络技术的超速发展,图像、影视以及各种视觉艺术的方式已成为文化、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视觉艺术教育正是为了适应视觉文化时代的需求,培养全体学生“视觉艺术素养”的学科。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视觉艺术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广泛的学科材料、符号、有意义的形象和视觉表现的运用,学习视觉艺术的各种特性,反映他们的观念、感受和情绪,评价他们艺术学习的成果。标准制定的这些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获得思维、操作、交流、推理和探究的新方式及其流畅的运用。标准强调,学生应该获得视觉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持久的观念、概念、课题、难题和知识。标准要求发展学生把视觉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学校以外天地之中所需要的新的技法、途径和习惯。②

本文认为:

视觉艺术教育是视觉文化时代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造、审美、鉴赏和艺术表现等能力,

形成基本的视觉艺术素养,并以此完善学生的人格的学科。

面对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大量的视觉化信息,视觉艺术教育不再仅强调技法的熟练或媒材的认知,转而重视现实生活事物与视觉艺术教育的关系,以及对各种视觉文化产物(艺术作品、图像、电影、电视,摄影、记录片、广告、漫画等,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服装时尚、都市景观等)的思考与解读,即“视觉艺术素养”。

“视觉艺术素养”首先是一种能面对视觉文化时代并与各种视觉文化产物对话的心态和意识,其次是一种能具体参与对话和交流的“视觉读写能力”,其中又包括“视觉识读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原先观赏美术经典作品的“美术欣赏能力”拓展为“视觉识读能力”,更侧重于广泛学习人类文化和解读生活中的视觉文化信息;原先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纯美术创作则转变成一种“视觉表达能力”,更侧重于用视觉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美化生活和环境,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

①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名词解释”。

②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名词解释”。

3.视觉读写能力

视觉艺术语言

就像识字后就能阅读各种文章一样,只要掌握视觉艺术基本语言,就可能识读各种视觉艺术作品,也能按视觉艺术的规律来表达。所以“视觉艺术语言”是视觉艺术课程中最基础、最本体的内容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

作为交际工具,人类的任何语言系统都包含着语言形态(字词与语法)、语义信息(主题和内容)和超语义信息(文化意蕴)。①视觉艺术语言形态是由“造型要素”(字词)和“组织原理”(语法)两部分组成,这是视觉艺术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其他种种价值须依附于此才能体现,所以,这是视觉艺术的本体。同时,由于不同的视觉艺术门类所使用的材料、工具以及表现手法的差异而有其特殊的语言形态,比如中国画、油画与版画的语言形态就有很大的差异。

视觉识读能力

只有让学生掌握各种视觉艺术语言之后才能由表及里地感知、欣赏并解读视觉对象。这就是如图1所示的“视觉识读能力”。

图1视觉艺术语 视觉识读 关

视觉感受能力。这是类似于“识字”的“识图”能力,是“识读”的基础,它要求能敏锐地识别对象的各种视觉艺术语言的形式特征,并引发相应的情感。

视觉审美能力。对视觉对象进行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审美判断。还要形成视觉文化时代既开放又宽容的“现代文化心态”②,方能参与全球性的文化艺术交流。

视觉解读能力。是一种建立于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美术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更深刻的鉴赏能力、判断能力和批评能力,方可进入解读视觉对象文化意蕴的境界。

视觉表达能力

任何学习活动、创作活动或研究活动都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环节:感知(发现信息、接受信息)、思维(加工和处理信息)和表达(发表和展示信息),即视觉艺术创作常说的“眼”、“脑”、“手”的关系。当我们在处理视觉对象和视觉信息时,以及进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时,同样需要相应的三种能力:视觉感知能力、视觉思维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

视觉感知能力。学生进行视觉艺术创作或围绕主题进行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收集相关资料

①参见王大根著《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9~55页。

②王大根著《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这是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先决条件。在视觉文化时代,要求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视觉信息,并直接用速写、照相机、摄像机记录。还要注意到资料中的细节能生动地反映出与主题有关的特征。这都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发现的眼光和深入细致的观察力。

视觉思维能力。学生视觉艺术创作或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第二个环节是分析信息,提出自己的假设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关键是“思维”。而处理各种视觉信息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各种形象思维,也被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称之为“视觉思维”。

首先要确立在视觉艺术创作活动中不存在标准答案、不存在“对”与“错”的那种思维态度和勇气。其次,是要鼓励学生凭借灵感、直觉、形象思维等方式,凭借非线性、非逻辑、反常规的思维方式,还凭借多种媒材、工具、加工技术进行具体行动思维,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其三,艺术思维遵循的是一种过程性的思维,著名美术教育家E. W. 艾斯纳(Elliot W. Eisner)描述道:“艺术科目中重视的是接受预期之外的发展,随著创作一步步开展而做调整,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艺术作品不是作者的独白,而是对谈,充满各种惊喜与变数,没有真正精彩的对谈(作者和作品之间),就激发不出这些惊喜:艺术所追寻的正是能够赋予作品新意的惊喜,目标倒毋须坚持,创作的目的不是把原科做成预定的样子,而是探索创作过程中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而且“问题越复杂,越没有固定的目标,目标往往会随着情况改变而调整。”①不是艺术家绝对说不出这番高见!这就是艺术思维的典范,同时,又道出了艺术创造的过程,以及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行动研究”和“生成性”特征。

视觉表达能力。视觉艺术创作的目的是创作出可视化的作品,如一件雕塑、壁画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最终也要求学生运用恰当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目前,学生的展示方式大多采用视觉艺术的展览会形式。需要图文并茂的展板、实物或制作的模型、录像或专题网页、真人或木偶的表演等。

研究成果展示的意义是:研究课题来自于现实社会,必然有人文关怀;展示的是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结晶;展示形式又属于展示设计或类似于装置艺术,从而实现了人文、科学与艺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这恰恰是最有新意、最具时代特征的研究模式。

“视觉识读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如图2所示的“视觉读写能力”。

图2视觉识读

“视觉读写能力”从视觉艺术课程而言,是视觉艺术课程的目标和实践能力;从视觉文化时代角度而言,视觉艺术有形象化的感知方式,独特的思维态度和思维方式,可视化、艺术化表达和交流方式,既是视觉艺术创作的方式,也可以运用于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从而成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习方式。②因为在视觉艺术创作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各种研究课

①[美]依利欧德?艾斯纳《艺术到底教些什么?》台湾《国际艺术教育学刊(创刊号)》台湾艺术教育馆,2003,第20页。

②王大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载《中国美术教育》2006年第3期,第4-8页。

题都来自于复杂的非线性的现实社会,都不可能用纯科学的、线性的、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方法去研究,不但需要哲学、科学与艺术方法的综合运用,更需要一种后现代的观念。

二、人文关怀

1.“人文”与“关怀”

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这标志着我们国家对美术教育性质的重新认定,是美术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

“人文”与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等概念同义。在中国传统上,“人文”与“天文”相对;在西方世界,“人文”则与“科学”相对,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观具有首要的意义。”① 20世纪以来,当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生活享受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世界大战、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空前灾难,这正是人文精神的失缺所造成的恶果!

自然科学关心的是“物”,人文科学则关心“人”,两者互补,不可替代。人文精神关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主要通过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体现出来。自然科学成果可用于善,也可用于恶,所以,科学技术只有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具有道德与价值倾向。

关怀,就是关心、爱护、关爱。在古代,是在意、操心的意思。到了现代,主要是“关心爱护”的意思。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心、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2.“视觉艺术”与“人文关怀”

视觉艺术(美术)从来就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视觉艺术作品中,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和价值、理想和愿望、情感和梦想、伦理和道德、智慧和教养、生活和劳动、气质和个性等各种人文特征,是漫长的人类文化传承最古老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日益丰富多样的视觉形象、视觉艺术作品和视觉事件,在全球性文化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再次成为“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艺术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描述、界定并且深化着人类的经验,人类总在艺术中探索前人留下的永恒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类的宗旨是什么?人类的出路在哪里?艺术传达了人类在不同时代对人性的基本思考。在任何一种文明中,艺术往往与“教育”相联系,艺术使人充实和完美,“懂得和实践艺术是儿童的思维和心灵健康发展的基础”。艺术能在发展儿童的直觉、推理、想象、技巧和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

在台湾课程改革中,原“美劳科”已更名为“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其涵义是:“学习艺术与人文素养,是经由艺术陶冶、涵育人文素养的艺术学习课程。”②其中,“艺术陶冶”是工具和手段,“涵育人文素养”才是育人的目的。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6卷,第761页。

②吕燕卿《“生活课程”及“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之内涵》,载黄壬来主编《艺术与人文教育》,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73页。

三、学会关心他人

就“人文关怀”的词性而言,往往是

长者对幼者、强者对弱者的关心爱护。然

而从关心、爱护、尊重等词意而言,也可

以是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的关心。

目前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优越

的物质条件中,也沉浸在父母、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的百般关爱之中,却不懂得体

谅、关心和尊重长辈。我们有的老师就把

对长辈的关心、家庭之情等因素融入视觉

艺术教育,让学生学会关心。

1.李薇:初中《感恩的心》①

设计有三个层面:一是功能的设计;

二是造型和美学设计;三是为更佳的用户

体验而设计,即在设计中体现人文精神。当前大陆的独生子女们存着严重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设计作业也都是自我中心的,只考虑自己是否用得舒服,自己是否喜欢。为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多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从“以自我为主”转移到“为他人设计”的思考模式。

我把礼品设计、礼品包装设计和贺卡设计三个内容结合起来,设计了《感恩的心》这一

单元,并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他们回忆需要感谢的人、需要感谢的事,去完成作业,例如:

第一步,提出《感恩的心》的主题

a 你了解送礼的学问吗?(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对送礼的理解)

b 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有一颗感恩的心吗?(从理性升华到感性的预热过程)

c 谁是最值得你对他/她说“感谢”的人?为什么?(引出学生的真实情感)

d 如果要送给他/她一件小礼物以表示感谢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

我请学生们以《感恩的心》为题,用一个50字左右的小故事来回答我上述提问!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感谢的人的性格和喜好设计并制作“感恩的礼品”。

第二步,引导学生设计并制作“感恩的礼品盒”,例如:

a 你曾经收到过礼物吗?你有没有亲手包装过礼物啊?

b 那么你收到过的最好看或者最让你印象深刻的礼物是什么样的?

c 想过你礼物的“小家”(包装盒)是什么样吗?

d 知道好看的包装盒是怎么做的吗?

e 包装盒上好看的图案又到底是该画在哪个位置呢?那我们就来动动手研究一下吧! 这时,我会展示大量礼品包装的图片,给他们一个感官的体验和启发。同时还可以用一些补充问题去引发学生更完善更周全的思考。例如:

a 你知道他/她喜欢什么颜色及图案吗?

b 如果不知道你会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呢?

c 或者你觉得用什么样的画面最能体现你感恩的心意啊?

d 除了用笔画外,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一系列的提问,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感恩的主题,直到将感恩与礼品、与包装结合起来。最后一节课本来是制作小装饰卡,最后也改成了制作小小感恩卡!

最后作业展评时,如图3所示,学生们都能以那个故事一点点引出作业的构思和制作心

① 李薇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2002级本科生,《感恩的心》是她教育实习最后公开课的教学案例。这一节摘自她的教育实习小论文《让孩子们从感恩中体会“人性的美”》。

图3 李薇与《感恩的心》

得感想,并以“谁的作品最实用?”或“谁的作品最让人感动?”等问题为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设计研究,不至于因为情境过宽泛而失去兴趣!

课后学生们纷纷制作了感恩卡送给我,让我倍感珍贵,看来,我这一单元已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周蔚蔚:《高中“篆刻课程”设计方案》①

大陆高中“篆刻课程”是面向普通高中生的美术课程,需要高中生在18个课时内了解中国的篆刻艺术,并刻制出若干篆刻作品。

周蔚蔚老师从中国篆刻艺术中的人文内涵出发,设计了这一分为四大单元的教学方案:第一单元(4课时):两座令人仰望的高峰——秦汉、明清流派印章欣赏;

第二单元(6课时):方寸天地金石之悟——篆刻的构成理法之积累与融化;

第三单元(4课时):信与誉的见证——“全家福”和班级格言印谱集创作活动。“全家福”是要求每一位学生为父母和自己各刻一枚姓名印章,印章的风格要分别符合父母、自己的性格,然后再做一个锦盒珍藏在一起。强调了对父母敬重的情感、学习型家庭活动、重建家庭的精神家园等理念。“班级格言印谱集”是每人以自己的人生格言或座右铭刻一方闲章,印出后装订成全班人手一册的“班级格言印谱集”,也给班主任一册,约定若干年后再相会,检验是否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或座右铭。融入了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单元第三单元(4课时)课目信与誉的见证——“全家福”和班级格言印谱集创作活动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

1.“全家福”(父母、学生、家人)印章书草图设计

2.学习型家庭活动:家谱讨论,重建家庭的精神家园

3.“全家福”印盒的制作(含印章包装设计)4.格言印章草稿,班级展示交流

5.学生班级格言印谱集“制作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篆刻艺术与其他学科联系的问题1.学习型家庭的开展将十分有利于每个家庭的精神家园的重建。

2.印章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学生品行和个性教育的整合,参考美国“蓝带学校”设计与开展美育与德育整合的教学活动。

第四单元(4课时):苏格拉底研究探讨评价——学生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和印章的观念上前卫探索研究。学生要学习装裱并展示自己的作业,然后用“苏格拉底研究探讨”的方法评价印章的观念,艺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结合中国文化脉络和世界文化情境,写成小论文进行学术交流。

这两个案例的特点是,都能把对长辈或需要感谢的人的关心、尊重、感谢之情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此时,教学重点也许已不是礼品、包装盒、感恩卡和印章的设计或制作技能,而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回忆、体会对他们的关心、尊重、感谢之情,一旦这种内心情感被唤起,学习兴趣、技能问题将迎刃而解,这就是笔者提倡的“以情带技”的教学方式。②在“以情带技”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发掘学生的情感热点,激发起创造欲望,然后让学生了解并研究现代艺术的观念、寻找表达的视角和形式,创造性地使用一切手段。创作题

①参见王大根主编《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第八章,“书法?篆刻”内容系列的实施建议。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由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书法研究生周蔚蔚设计。

②王大根主编《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105页;王大根《视觉文化时代与高中美术课程》,载《中国美术教育》2005年4期,第2-5页。

材应该是学生最想表现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或某种思想观念,素材应来自自己的照片、速写或收藏的图片资料等。让他们在迫切希望表达自己想法的心理驱动下,运用所学的视觉艺术语言表达出来,甚至为了表达而积极地去学习、探索和研究技法问题,那么技法和知识学习并非创作的最大障碍。这样产生的作品也许不太成熟,可关键是他们尽可能表现了作者的思想与感情,这比那些技巧娴熟却毫无真实思想情感的行画更接近艺术的本质。

四、关怀学生的心灵

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指具备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意志、行为适度、统一的人格、和谐的人际与社会关系、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和行为等,这是优质人才的必备条件。①

在微观层面,视觉艺术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怀。在社会就业竞争加剧、学校升学压力升级和家庭望子成龙的热切期望下,学生内心深处隐藏着各种压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或多或少地存在孤独、压抑、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而笔者的研究证明,视觉艺术课能真正成为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课程,也能成为学生宣泄心理压力、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的课程。②你了解自己的学生吗?

1.王晓洁:初中《用点来画心情》③

王晓洁老师发现,目前学生处于各种信息的包围之中,也生活在复杂的人际社会环境中,加上学业负担和升学竞争等巨大压力,天真烂漫的初中生,却变得更加早熟,也产生了各种不该有的心事和情绪。若不及早加以疏导或宣泄,将导致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

为了研究美术活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王晓洁老师在上《寻找奇妙的点》一课时,告诉学生,每个小小的形都可以是个“点”,不同形状的“点”可以象征或代表某种心情,你能否画一幅画,用“点”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吗?结果,学生不但很好地用绘画语言画出自己的心情,并在背后用文字写出了这种心情,见图4-7。

图4天空的碧蓝是多么美丽,那五彩的气球就像幸福生活。可现在我正在追赶着他们,找到新的群体。我离它们越来越近,幸福就在眼前,我可以抓住!你抓住了吗?

图5我原来的朋友很多很多,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朋友逐渐少了,到现在我一个朋友也没有……

①钱初熹著《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王大根《以绘画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测试工具》,载钱初熹著《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84~141页。

③上海市西初级中学美术教师。

图6我的心情开心时,就会像爱心中的颜色一样变化。还有,我和同学吵完嘴之后,我也会像爱心中的大到小、小到大的变化一样,过了一天我就会忘记昨天的事情。

图7左下角的小蒲公英是我小时候,我高兴地飘来飘去,可是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的心情一落谷底。但是我不能这样伤心下去,我要坚强,蒲公英又飘起来了,中间它很犹豫,左边红色的蒲公英是妈妈,右边绿色的蒲公英是爷爷,不知道飞到那边。小小黄色的蒲公英是那些帮助我的人们,他们托着我一起上去,最后不知去向的一条尾巴,那是要我自己创造的未来。

当教师看到学生所画的不同心态时,感到十分惊讶!惊讶在他们幼小的内心深处里竟有那么复杂的心情!更惊讶学生能用绘画语言如此形象地表达出这些复杂的心情!画好之后,当教师问他们“画画之后你的心情如何”时,极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开心”、“非常开心”、“好爽”!这说明自由而轻松的绘画能够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2.刘癸蓉:高中《心境?心镜?新境》①

台湾高雄女中是一所重点高中,学生们穿着傲人的白衣、黑裙,衣服绣着人人羡慕的“高雄女中”四个字,资质优、功课好,宛如天之骄子。但是,刘癸蓉老师却发现了学生繁重的课业,无尽的考试和报告压力,人际关系的竞争、成绩的比较、感情的迷失与彷徨,家人师长高期许的负担与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常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不为人知的挫败、悲伤、无助,常常只得暗自疗伤。 

刘老师希望美术课程除了传达审美的信息之外,尝试导入“艺术治疗”的观念,设计了《心境?心镜?新境》单元教学,引领学生在繁忙的课业中,学习沉淀自己的心,反观内在的声音,在欣赏了不同画家表现情感的作品之后,借用蒙克《呐喊》作为模板,在上面尝试用自己的图像、语汇表达出自己的悲伤、恐惧、压力或欢乐、愉悦的情感,见图8、图9。

在循序渐进的单元教学中,学生学会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或悲或喜的心,并且能诚挚地面对它,当学生肯面对自己问题,并且能用艺术手法表达出来,他的内心也就被治疗一次。

①刘癸蓉《心境?心镜?新境》(高中获奖教案),引自台湾艺术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3693832.html,.tw/

图8

创作理念:

在应付学校课业的同时,又无法克制对梦想的

渴望……然而一年快过了,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加强烈。心里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我却只能继续往反方向走,让这个美丽的梦想化成长长的叹息,埋藏在每个不眠的夜里。

何浩慈图9创作理念:

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人加在身上的视线,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心理压力,藉由这幅画表达出来。

~你有曾为了别人的看法扭曲了自己吗?~

王俐文

表达作者的情感是视觉艺术的本质属性和重要价值之一。只有当视觉艺术课成为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园地时,才能体现对学生心灵的关怀、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的视觉艺术课才真正属于学生,学生也才会真正喜爱视觉艺术教育。

五、用“爱”塑造健康的人格

其实,目前的学生并不缺少关怀,至少在大陆的城市里,他们得到许多社会的关怀,比如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优秀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高考时学校附近汽车都要绕道或禁止鸣号等。也得到家庭太多的、无微不至的物质上、生活上的关怀。但是,不幸的是这些关怀反而助长了学生娇生惯养、情感脆弱、依赖成人、缺乏自信等心理。然而,社会或家庭对此类具有根本性心理或人格问题,或意识不到,或漠不关心,或束手无策。

所以,最根本的关怀并非是物质上、生活上的,或仅仅宣泄一下不良情绪(因为这并不能消除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源),而应该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入手,积极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有的教师正是在这里创造了奇迹!

1.范沙琪:神奇的文骑画室①

由于目前大陆报考高校美术专业的文化课分数线较底,所以,尤其是高中阶段,参加美术兴趣班的学生大多是些文化课成绩欠佳的学生,目的是通过学习美术能以较低的文化分数进入大学的校门。由于他们成绩不好,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指责,从而丧失了自信,破罐子破摔,成绩一路下滑。在美术兴趣班,美术教师主要关注如何提高绘画水平、达到高考的要求、争取更高的成绩等,不会关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更不会关心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范沙琪老师则不同,她首先是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入手。她说:“在我面前没有一个差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他们之所以成绩不好或没有得到

①范沙琪是上海市闵行中学的美术老师,文绮画室是由她负责的美术兴趣班。参加的学生中既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

很好的发展,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地把握机会挖掘潜能。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说,‘你们真的很棒!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你们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是要发现自己的长处,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成功地塑造自己’。他们学习绘画以后文化学习成绩也上去了,大家进步的大小或进度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在进步,很多同学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只要相信他们,他们就会成功!作为老师,要给他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要体谅和理解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更希望应得到老师关心支持和帮助。”

范老师以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爱、信任和期待,唤醒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在绘画技能上迅速提高,而且文化课成绩也纷纷突飞猛进,同时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做事、做人的态度,性格也变得积极开朗了。这就是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①范老师还特别注重兴趣班的凝聚力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她发动学生把画室布置得像个大家庭,将每位学生开心的照片拼成一张“全家福”,贴在画室的墙面上(见图10)。让班级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使画室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和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她还让那些已考上大学的学生、画得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帮助和指导初学的学生,形成互帮互学的气氛,充分发挥了班集体的力量。

图10范沙琪老师把“全家福”照片贴在文绮画室的墙面上

①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并借用古希腊神话中人物皮格马利翁命名该现象。皮格马利翁传说为古代塞浦路斯一位善于牙雕的国王,因他把全部热情与期望倾注于自己创作的美丽少女雕像身上,竟使雕像活起来了,使他梦想成真,以此类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激活学生而产生戏剧性教育效果这种现象。——摘自《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91页,“皮格马利翁效应”条。

已经考取上海二工大的邹玮同学说:“在范老师这里学习,第一,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画画的技巧;第二,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氛围,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现在有空还是要来画室,来感受一种美好——团结、进取、其乐融融!”

进入文绮画室后,高二的徐娅俊同学两三个月里成绩进步了100多名;高三的汪嘉琪同学取得年级组语文成绩第一、英语第三的好成绩;高考落榜的学生一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上海理工大学;华盛同学不仅考取上海理工大学,还通过竞选当上了班长!……总之,每一位学生都在进步,而且是人格品质上的根本性转变!

2.范沙琪:一个后进班的奇迹①

范沙琪老师在常观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也不断地创造着奇迹!

范沙琪老师曾是安徽省优秀美术教师,被引进到上海闵行中学后,发现高中生根本不重视美术欣赏课!也没兴趣!于是她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和突破,大胆地推出“学生自主性教学”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新模式。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活动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等。旨在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和积极性,使美术教学更加生动而有效(见图11、图12)。

实行“学生自主性教学”之后,课堂教学的内容琳琅满目:从世界名作到流行卡通、从秦始皇兵马俑到周杰伦演唱会的舞台美术、从服装的起源到电脑游戏中的美术……;教学形式也丰富多样:小品、话剧、抢答、找碴、比赛、展评、朗诵等;电子课件做得比教师更漂亮……而且随着教学活动的进展,学生从一开始光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逐渐变成能抓住美术学科知识和渗透人文内涵;从一开始光由自己的尽情表演到后来能组织同学们一起参与。他们能自己发现并纠正教学中的不足,学会教学,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一位同学说:“新的教学方式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从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总结等每一环节无不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这样一个宗旨。通过这一节课,使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锻炼了口才、胆量,树立了信心,并从中学会了合作和交流。”

图11、12闵行中学“学生自主性教学”高中美术欣赏课现场

而在几个班级的教学中发现,相比成绩优秀的直升班、尖子班,有一个文化课较差的后

①内容选自上海闵行中学范沙琪老师的教学总结报告和学生们的学习小结,未发表。

进班的教学热情更高、教学方法也不断有新的创意和突破,常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范老师频频地表扬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找回了自信,看到自己的潜力,他们的课越上越好,整个班风为之一变,文化课成绩也逐步提高,最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班级”!

六、结语

闵行中学某高中生在博客中写道:“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通常意义上‘教育’和‘教导’近意,教育,把‘教’放在前,而把‘育’放在后,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是应该以‘教学’为先还是以‘育人’为先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够自主学习的,会学习的人。”学生以其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道出了“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也点明了“视觉艺术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视觉艺术教育”是一门学科、一种手段,其终极目的则是通过视觉艺术活动“育人”。

大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香港《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中也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并进一步细化出“个人的核心价值与辅助价值”、“社会的核心价值与辅助价值”,以及一系列具体的态度,十分强调学科的育人价值。

视觉艺术从来就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今天学习视觉艺术的目的并非涂涂画画、产生一件作品而已,而是由此培养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其宗旨则是“人文关怀”的精神和意识。我们通过视觉艺术教育,让学生学会用情感性、视觉化的形式“关怀”他人;可以在视觉艺术教育中关怀学生的心灵和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信念,塑造健康的人格!

在今天的中小学里,美术课程的地位不高,美术教师总处于较低的地位。但是,并不因此就意味着美术教师人微言轻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要心存爱心,真正从学生的情绪情感、学生的心灵和人格上关怀学生,同样能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人生、改变一个班级的命运!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大根教授

2007年12月31日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01年版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2002年版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艺术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2002年版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黄壬来主编《艺术与人文教育》,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台湾艺术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3693832.html,.tw/

王大根著《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大根主编《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践》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王大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载《中国美术教育》2006年第3期

钱初熹著《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 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初探 三段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参与、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 浅谈中学英语兴趣教学 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维互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系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与合作学习方式的结合应用 词汇法教学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中学生英语会话能力薄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 练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开掘 中学初级阶段英语教学浅谈

浅谈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 英语教师应把握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相关因素 初中英语口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研究 浅谈中小学生英语学习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浅谈高中英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的兴趣 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克服方法初探 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浅谈 关于英语后阶段复习冲刺的学习策略与建议 英语课堂创设教学活动情境的途径 注意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提高质量——谈高中英语的复习试谈思政课中案例与活动教学的有效整合 中学英语教学与“学困生”心理素质教育 语境设置与中学英语教学 外语教学中如何使用语言实验室 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英语的句型教学 预制语块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

(工作计划)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快依法治教、依法执教进程,形成以身垂范、以德施教的良好风尚。根据全力锻造德高业精、人民满意教师队伍的需要,决定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在全校开展“立师德,铸师魂”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以“服务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为主线,以“做人民满意教师,创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以解决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为关键,引导教师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切实提高师德素养,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本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向全社会展示人民教师良好形象,用教师自己的行为和作为来营造全社会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 ●三、活动步骤和安排 ●第一:宣传发动。 紧密围绕活动主题,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组织召开教师动员大会,宣讲活动方案,布置活动安排,统一思想认识,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师德建设专题教育活动。 1、成立五里小学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召开“立师德、铸师魂”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第二: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检查 学习教育活动采取相对集中学习和个人思考与会议讨论交流相结合。 1、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开展好以“立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 2、组织好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和规章制度;如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学习娄彩英、孟二冬教授等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党的xx大报告和两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3、以“立师德、铸师魂”为主题,就如何认识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在实践中杜绝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发生;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师德修养;如何建立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如何促进校园和谐等话题组织论坛活动。 4、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标杆作用。评选校级师德标兵,向区教育局推荐师德标兵候选人。 5、组织全体教师对照先进找差距,认真开展自查自省活动,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深刻反思。自查在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和贯彻执行方面是否认真;自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否勤奋、廉洁;自查有无热衷于第二职业、违规家教和赌博行为;自查有无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自查对学生是否真心爱护;自查有无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自查有无索受家长财物等。在言行自查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明确努力的方向。 6、以“立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大讨论。 ●第三:整改落实

浅谈酒店的个性化服务重要性及运用

浅谈酒店的个性化服务重要性及运用 来源:中国酒店招聘网发布时间:2010-3-1 点击次数:1058 (一) 酒店个性化服务的内涵> 酒店个性化服务就是以客人需求为中心,在满足客人原来的需求基础上,针对客人个性特点和特殊需求,主动积极地为客人提供特殊的服务,是对客人采取“量体裁衣”定制式的适合他的服务。 (二)酒店个性化服务重要性 1.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创造自己特有的服务品牌 顾客的需求是酒店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顾客的需求多种多样,顾客的喜好与要求往往会与酒店的规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服务人员适当偏离标准操作程序,根据顾客的具体要求,灵活地提供特殊服务。 2.寻找新的机会,抢占新的市场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机会。顾客的需求是酒店财富的源泉。顾客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酒店经营者应不断研究顾客的需求按顾客的需求改进和调整酒店产品和服务项目,创造新的赢利机会,也能在激烈的市场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竞争取胜

急客人之所急,及时、准确地提供特殊服务,往往成为树立酒店良好形象的契机。恰到好处的个性化服务能使顾客真切感受到酒店的关怀,体会到酒店以顾客利益为重,从而将友好、周到的酒店形象让顾客记忆深刻。 4.在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 酒店应为顾客提供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顾客认为是重要的个性化服务。通过优质个性化服务与顾客建立特殊关系,形成顾客对酒店的忠诚感,并利用良好口碑不断为酒店招徕新客人,以便取得竞争优势。 (三)酒店个性化服务存在问题 1.酒店的规范性不明确,会让个性化服务变得错乱,导致失误。 2.酒店缺乏个性化服务所需要的宾客资料收集整理与有效流通。客房服务员假如在工作中无意发现的客人的个性特点,能否让酒店相关部门知道,并且记录到档案? 3.在服务培训和管理中还存在着“五轻五重”现象,导致个性化服务水准不易提高。即:重应知、重死记硬背、重标准规范程序、重短线应时节走过场、重表彰上榜奖励;轻应会、轻实际操作、轻个性特点发挥、轻长线练内功打基础、轻分析总结推广。 4.酒店从业人员缺乏对个性化服务的机理、内容、形式、特点以及与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的相互关系区别的理解,服务指导上清规戒多,个性特点发挥少。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探索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探索 单位:本人单位作者:本人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如何感悟、渗透、落实课标,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境界,本人认为英语教学应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人文关怀的情感,即----People's unity and coherence in writing are read。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人文关怀 前言 英语课程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其一缺少一定的自然语言环境,其二跟母语教学的冲突、联系,使得英语教学的难度极大。为此,应该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入手,努力树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以个体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提高英语素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如下尝试、探索: 一、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寓教于一言一行 (1)课堂英语化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第一节课起,就应该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急用的几句: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 Sit down,please. Listen to me. Read after me.以后每节课坚持循环使用,并逐渐增加句数。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的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为培养英语语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表情化、动作化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作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即以姿势说话。如教Listen,可以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耳后,学生便心领神会。这样节省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生活常规英语化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发表时间:2016-04-11T10:51:30.320Z 来源:《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5期作者:韩文芳 [导读]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 韩文芳甘肃省永靖县太极中学731600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 在我们使用的小学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涵泳中将其中的精神养料化为己有,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新编语文教材更多地选入了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的文章,这就更有利于我们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美学意义,使文章里的真、善、美和学生的心灵发生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积极的情感价值取向。因此,语文课不能停留在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味说教的传统桎梏上。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上,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心灵,挖掘出教材中的思想内容和美学意义,然后运用自己的审美能力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刻的体验、提炼、判断,完成“美的鉴赏”,再将自己审美的结果、情感体验通过适当的方式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学生,使他们接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体验、情感的共鸣,使这种美和情感融入学生的生命之中。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先体验和感受文本所流露出来的美和思想,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 二、加强语文文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不爱学语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文教育人文底蕴、人文价值的严重流失。长期以来,过于理性的语文教学不断地把语文推向绝路:用语法分析代替了形象感染,用抽象社会学的说教代替了崇高美的鉴赏,用零打碎敲的讲析代替了艺术整体的把握,用条分缕析和逻辑推导代替了心灵世界的感悟,文章固有的灵动和韵致几乎扼杀殆尽。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许多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被搁置一边,留在学生记忆里的只剩下了一些干巴巴的说教。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学小说,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浸润于语言深处的情感的体悟;教学诗歌,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教学戏剧,是对人生世相的一种细微体察。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得起学生潜心揣摩,学生也在潜心揣摩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之中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我们要让学生有阅读的时间、有思考的机会、有表达的权利,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我们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我在语文课堂上非常注重学生的话语权,注重学生个性的思维和见解的发挥。而学生在其间的表现也是令人惊喜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感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中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阅读、感知、赏析、评论,结合作品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活遭遇等,“知人论世而谈诗”,透彻领悟作品中的人、事、景、情,深刻品味作品的文化底蕴,认识到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复杂与变化,认识到人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认识到“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除了有物质追求外,还要有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要充满灵性和热情,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自身的存在发展,对未来充满神往和想象,对人类怀抱一种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正如巴金所说的:“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这就是语文文学教育的魅力和功用。 三、在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语文教学凸显出强劲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为语文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展示平台。我利用说明文《神奇的克隆》中丰富的科技教育内涵,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海洋与生命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关系,激发起学生关注科学、关注生命、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课前我向学生推荐了几个网站,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学生只要用键盘敲击出所需要的关键词就可进行网络搜索、网上超文本阅读并下载有关资料,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处理,“拿来”为自己的论题服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研究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此外,我还利用教材内容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些专题讨论。这些开放性语文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一方面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让我的课堂变得更为精彩,让学生的精神生活更为丰富、心灵更为充实、目光更为敏锐。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将学会更真切地关注自己、关注世界、关注历史、关注未来。

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制定的实施方案

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实施方案 为推动师德教育常态化,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根据教育局和学区相关要求,根据磁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教育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决定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为核心,以争做“三有教师”(有工作激情、有奉献精神、有职业操守)为主题,增强教师教书育人意识,提高广大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让社会、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增强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理解、沟通、信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创建一批师德教育基地学校,开展挂职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师德水平。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与教育形象全面提升,努力办好邯郸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组织机构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基本原则 (一)注重实效原则。 把师德师风建设与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遮丑,不护短,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切实做好开展活动和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突出重点,切实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务求实效,让人民满意。

(二)教育为主原则。 引导教职工主动查找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虚心听取多方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多树先进典型,弘扬优秀品德,努力形成学先进、找差距、树形象、扬正气、比奉献的浓厚氛围。对不自查自纠的严重问题将予以严厉查处。(三)标本兼治原则。 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既要正视目前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限期整改,又要分析根源,整章建制,标本兼治。(四)领导带头原则。 学校领导要带头参加学习,带头做好学习笔记、带头写好心得体会、带头查找问题、带头搞好整改,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率先垂范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起带头作用;与教师一道共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 四、方法步骤 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周”活动,要按照宣传发动、查摆剖析、整改落实、总结表彰四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有序推进。 (一)宣传发动阶段。主要抓好宣传动员和全员学习两项工作。 1、抓好宣传动员。学校要及时召开“师德教育活动周”动员大会,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对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今年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抓好全员学习。 一是明确学习内容。要抓好三方面内容的学习: 第一,学习相关法规。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规范。

酒店个性化服务之我见

酒店个性化服务之我见 摘要:近些年,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了酒店业的迅速发展。经济型、度假型、商务型等不同类型的酒店层出不穷,酒店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酒店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处于不败之地,最基础的是要提供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服务。但是目前酒店的消费者类型已逐渐转变成以精神满足取向相对强烈的消费者类型,因此仅具备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已不能满足现今消费者需求,所以酒店在求稳过程中不断求变化、求发展,根据酒店消费者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即称之为“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满足客人各种特殊复杂的需求,在提高酒店的经营效益及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酒店个性化服务内涵、推行个性化服务必要性、酒店个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酒店个性化服务的策略方法以及酒店餐饮部应如何进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酒店个性化服务内涵必要性问题策略 目前,酒店竞争异常激烈。酒店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跻身于先进的行列,仅仅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而在标准化服务延伸基础上的个性化服务恰好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它强调一切从顾客的真正需求出发,对顾客展开差异性服务,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在不自觉中培养起顾客对酒店的忠诚度,从而提升酒店的品牌声誉,提高酒店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个性化服务必将成为酒店业竞争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家高星级的酒店,除了向客人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满足客人的普遍需求外,还应该针对客人的各种特殊的需求提供一种个性化服务或超值服务,从而使客人的独特个性得以施展,获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给客人带来一种超值享受。 1.什么是酒店个性化服务 1.1酒店个性化服务内涵 酒店个性化服务就是将规范化服务的要素进行拆分、重组,面向顾客的直接需求做出细节改良,使服务的末端环节更多融入到对顾客需求的考虑中,力求在顾客并不亲自参与服务设计过程的情况下,设身处地的为他们预置多种方案,让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尊重、关注和提高。它关注的是一个人安全感的保证,自信心的获得,自尊感的养护,幸福感的体验,成就感的确立,价值观的形成,它对一个人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不仅仅是传播语言知识与培养学生技能,更承载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渗透文化意识的综合功能。然而,放眼当今的英语教学课堂,应试教育的思潮依然大肆充斥着课堂,本应透着浓浓人文魅力的语言工具变成了枯燥的机器零件,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习外语的语言知识,训练英语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英语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标签:英语课堂人文关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不仅仅传播语言知识与培育学生技能,更承载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渗透文化意识的综合功能。然而,当今英语教学课堂,应试教育的思潮依然大肆充斥课堂,本应透着浓浓人文魅力的语言工具变成枯燥的机器零件,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深感枯燥无味。如何感悟,渗透,落实课标,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境界?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包括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与素质、使用多媒体、设置逼真的语言情境、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等等。不过,有一点虽探讨得较多可在平时的英语课堂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那就是人文关怀的渗透与培养。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仍然采取“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今天,有哪些教育、教学活动不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呢?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许多新变化,增添了不少亮丽的风景,但我们以审视的眼光去理性思考一下我们的课堂,总感到少了些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的课堂缺少的不正是人文关怀吗?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与关注学生情感于一体?这是新英语学科要求下摆在广大英语老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这不仅仅是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气质性格等心理品质来决定的。许多教师把学生仅仅看做是知识的接受体与技能的操作者,希望学生知识掌握得越多越好。现实的情况是,老师用心良苦,学生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不仅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而且厌学情绪相当普遍。所有老师都应清醒认识到,学生并不是存储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丰富而敏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是达到其它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

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教育局党委《关于开展“我的形象_闵行教育的印象”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以优秀的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践行“在乐学中会学、善学;在成功中成人、成事”的教育理念,**市** 学校党支部将组织开展“新形象·莘印象”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遵循“办学理念和特色工作相结合、主题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开展相结合、夯实队伍建设与服务群众需求相结合、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与扩大品牌影响相结合”四个基本原则,通过“新形象·莘印象”系列活动开展,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全面展示**学校“廉洁从教、爱生敬业、乐学善教、践行责任、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进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活动主题 “新形象·莘印象” 三、活动时间 **年3-12月 四、活动组织: 组长: 组员: 五、活动内容 主要以“廉洁从教、爱生敬业、乐学善教、践行责任、求真务实”五个方面的形象展示为重点,建构统一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计划,推出一系列活动项目。 1、廉洁从教——做一名清正教师 主题活动:家长驻校民主管理;师德承诺活动;

牵头部门:德育中心、党支部 主要内容: 为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关心程度,落实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加强家校合作,推进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监督学校规范清廉办学,制定我校“驻校办公管理制度”。驻校家长须佩戴标识在学校活动,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如升旗仪式、列席学校例会、随堂听课、检查食堂、值日护校等活动,督查学校教师上课、办公、学生活动、检查校园环境卫生、安全隐患、餐厅卫生、饭菜质量以及协助学校处理突发性应急事件等等并做好详实的办公记录。 通过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开展“不收受家长学生礼物”承诺、规范家访要求、师德论坛和征文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强化教师的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意识。 2、爱生敬业——做一名幸福教师 主题活动:2014年优秀班主任评选;“求实之路,我们共成长”师德案例汇编;牵头部门:党支部、德育中心 主要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各项师德活动的教育作用和带动作用,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学校党支部梳理、总结、提炼学校几年来教师师德的优秀事迹和生动故事,征集**教师群体中的师德典型案例,编撰“求实之路,我们共成长”师德案例集,同时通过校园网、教工大会、升旗仪式、宣传版面等途径,进行宣传和弘扬,树立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的的良好校风。 落实《**市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精神,立足促进我校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深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全校开展

谈个性化服务在酒店服务中的运用

. .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谈个性化服务在酒店服务中的运用 目录 论文摘要 (1) 正文 (1) 一、个性化服务的作用 (1) (一)有利于增强酒店竞争力 (2) (二)有利于提高酒店经济效益 (2) (三)有利于培养顾客忠诚度 (2) (四)有利于寻找新机会 (2) (五)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 (2) 二、酒店个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 (一)没有明确规化与个性化服务的关系 (3) (二)提供个性化服务就会增加经营成本 (3)

(三)提供个性化服务就是要设立专门岗位 (3) (四)提供个性化服务只是高星级饭店所需要的 (3) (五)个性化服务只是针对某些客人而提供的 (4) 三、提高个性化服务的措施 (4) (一)明确规化与个性化服务的关系 (4) (二)酒店可提供服务差异化策略 (5) (三)让个性化服务贯穿整个酒店各个部门 (5) (四)低星酒店必须改变观念,注重个性服务 (5) (五)注重对全部客人的个性化服务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致词 (7) 谈个性化服务在酒店服务中的运用 【摘要】“个性化服务”这五个字在服务行业,尤其是旅游业已经成了一句口头禅,这说明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性已经逐步为服务行业所认同。酒店中有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个性化服务是新时期旅游酒店服务的发展方向和竞争重点,是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多数酒店对个性化服务还存在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必须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方能积极有效地探索实现酒店个性化服务的具体途径。本文通过对酒店中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分析,从而得出个性化服务对酒店的重要性。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酒店情感服务问题重要性 【正文】 引言:个性化服务在英文里叫做Personal Service,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为顾客提供具有个人特点的差异性服务,以便让接受服务的客人有一种自豪感、一种满足感,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赢得他们的忠诚而成为回头客。个性化服务也可以指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宾客经过细心的观察、揣度客人的心理,然后认真地分析、研究和判断,做出决定,

人文关怀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所在学后感3

人文关怀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所在学后感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师德是教师的核心和灵魂,乃教师立身之本。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行为,更是师德的核心所在。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没有人文关怀就没有教育,人文关怀是教育的基础,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学会人文关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一、师德建设需要提升人格魅力。 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提升人格魅力是教师人文关怀的力量源泉。学校的一切要以教师的人格为主;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核心内容,提升人格魅力才会成为教师人文关怀的力量源泉。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科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惟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二、师德建设需要人文关怀。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教师的评价更侧重于教书的价值。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对教师的评价都是以学生的学业成就为标准,而学生的学业成就在生活中又简化为考试分数。实际上,教师面临双重的评价标准,一方面是来自课程改革的要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另一方面是社会现实中对分数的追求。 只有引发教师们的情感动力,才能激发他们的教育激情,释放他们的生命活力与创新意识等非理性精神。近代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进一步使教师成为既存制度的建设性力量,教师被“格式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对话倾听教师的心声,尊重教师的感情和首创精神,让教师相互分享教学经验,在发展理性的同时,还要尊重教师个体发展的差异和独特性价值,以适应社会和学校发展对教师的多样化需要和教师的发展需要。 关怀源自对人与人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的体验与认同,关怀的基础是尊重,如果没有尊重作为前提,那么关怀只能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施舍。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师生关系看成是平等关系。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见、有思想、有感情的完整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不是客体和容器。要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不是要说服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对话双方关注彼此,并且要超越分歧。好多教师正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关怀的平等性,而使学生没有感觉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不仅是一种态度、理念,也是教师的教育智能在教育实践中的展现。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且掌握与学生的沟通技巧,才能使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事实上,学生们感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工作总结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教育局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及签订师德承诺书的工作要求,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为主要内容;以查摆问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为抓手;切实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使全体教职工在增强意识、关爱学生、服务育人等方面有所提高。现对我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作以下工作小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认真领会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区教育局的重要工作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教育良好风气的必要手段,是促进依法执教、文明施教、创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抓好师德师风创建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维护教育形象,创建文明行业,改善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挂帅亲自抓,分工领导具体抓”,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及责任人;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同时,为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实施,按计划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三、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为人师表良好形象 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我们要求全校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具体做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热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要“衣着定位”,让学生无时无刻受到审美教育;三是自觉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四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创设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组织每名教师认真学习了《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河北省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10不准”》,签订《优化师德师风的十项禁令承诺书》和《路北区教师师德承诺书》,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习师德标兵”一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人和事,鞭策激励自己。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是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将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我们一定按区教育局有关精神,把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持久、扎实地开展下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努力树立教师新形象,开辟教育工作新天地,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书本知识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程度发挥人文关怀教育的作用。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教育观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思想。教育的本质要求即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创新最终使得教育个体的学生走向社会,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也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并且极富主体精神的专业人才。人文精神的教学理念主要是重视个人自身的发展,同时将自身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充分激发个体的潜能,使得个体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准确的寻找自身的定位并在进行多变的社会活动时能够正确的选择和创新。人文精神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在于发展人,完善人,因此教育最直接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包括人的能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这是对主体自身的能力和价值的评定。教育作为提高人类自身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构建知识体系是要充分注重个体的主体性,因此发扬主体精神是现时代的社会主题,是

贯彻人文精神教育观的主要精神。 二、目前我国人文关怀教育的现状 目前,人文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多数教育者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大,认为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由于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的通过率成为评判老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也就使得老师忽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浇灌式的教学方法,被动的学习模式使得人文关怀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加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关怀的措施 1、老师要树立人文观念思想。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主体,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对事物有初步认知的阶段,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为学生作着榜样作用,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树立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积极的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2、将人文精神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语文的教学离不开课堂和课文,因此想要提高

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立德树人,成就最美” 城西中心小学 2016年4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快依法治教、依法执教进程,形成以身垂范、以德施教的良好风尚。根据全力锻造德高业精、人民满意教师队伍的需要,决定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在全校开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以“服务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为主线,以“做人民满意教师,创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以解决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为关键,引导教师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切实提高师德素养,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本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

理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向全社会展示人民教师良好形象,用教师自己的行为和作为来营造全社会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 三、活动步骤和安排 第一:宣传发动。 紧密围绕活动主题,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组织召开教师动员大会,宣讲活动方案,布置活动安排,统一思想认识,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师德建设专题教育活动。 1、成立张浩学校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王少华 副组长:禹长杰 组员:张新武崔海芬杨春让 2、召开“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第二: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检查 学习教育活动采取相对集中学习和个人思考与会议讨论交流相结合。 1、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开展好以“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 2、组织好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和规章制度;如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学习娄彩英、孟二冬教授等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两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摘要:本文简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以及人文护理的重要意义和工作重点。培植人文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改善护患关系乃至医患关系的重要突破口。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注重体现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人文精神,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贯穿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人文精神的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

目录 1 护理中体现人为关怀个人理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人文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运用 (3) 2.1 人文护理的专业体系 (4) 2.2 人文护理的理念体系 (6) 3人文护理的实施 (7) 3.1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 (7) 3.1.1营造舒心的医疗环境 (7) 3.1.2创建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 (8) 3.1.3构建医患、护患以及病人家属间良好的人际氛围 (8) 3.2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服务 (8) 3.2.1推行心理护理 (9) 3.2.2加强健康教育 (9) 3.3强化人文知识学习、倡导科学护理观 (10) 4 小结 (10) 参考文献 (11)

1 护理中体现人为关怀个人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积极应对“入世”后医疗市场形成大市场、大竞争的格局,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呢?针对以上的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为病人提供更为专业,更为科学的服务,使病人的满意率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病人的诊疗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其中。转变观念,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把病人当亲人。患者入院时有人热情相迎,出院有人笑脸相送;处处尊敬患者,服务细致周到。让病人看明白病,费用明白是关键,是让病人享有知情选择权的重要体现。常用药品及价目公开、住院费用“一日清”和电脑触摸查询系统的开通,使患者不再是”雾里看花”,消除了交糊涂费、花冤枉钱的疑虑,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进一步明确责任护士的职责,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努力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转变服务理念和护理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介绍入院须知,做好导诊导检服务,合理安排护理时段。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实行事先告知制度。检查前后,手术前后,护理工作做到有解释、有指导、有效果。病人出院时,送上一份“健康联系卡”。做好出院前的再次沟通,把病人送到病区电梯门口。实行这一工作模式后,住院病人在整个住院过程中都感受到浓郁的亲情,住院病人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实施人情化管理,使病人有“病房是一个舒适的家”的感觉。在抓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把情与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同情心爱心的驱使下,恰到好处地进行管理,让病人在住院期间感

2017师德师风教育方案

师德师风建设方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水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我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讲文明,树形象;强师德,做良师”为主题,以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为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改变作风,树立教师崇高新形象。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履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铸就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热爱本职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办好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学校。 二、工作目标和内容 (一)规范行为,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基础

1、规范道德行为。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多样性,给予每个学生理解、包容和信任,倡导教师以民主平等的理念提升道德行为。 2规范教育行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尊重学生创新实践的独特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倡导教师以赞赏激励的方法提升教育行为。 3、规范教学行为。端正教学态度、落实常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4、规范治学行为。坚持恪守诚、严谨治学,倡导教师以求实、严谨、勤勉的精神提升治学行为。 (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恪守职业道德。 3、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