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哲学的核心元素

哲学的核心元素

哲学的核心元素
哲学的核心元素

哲学的核心元素

哲学是所有科学之科学,在面试中,哲学的应用有两种,第一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比如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体现考生的世界观;第二种是对哲学本身的考察,最常见的题目就是给你一句话或者一个事例,结合自身谈谈看法。无论是哪种题型,都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哲学的基本知识,否则面试会出现两大问题:第一是思维混乱,缺乏逻辑性;第二是,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无法揭示问题实质。这两个问题的出现,都是致命的,下面对哲学最常见的一些考点做以说明,这一章节一共讲三个内容:分别是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

第一部分----辩证法:

我们面试经常说要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但是许多人很迷惑,如何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这也是我们许多人在复习中忽略的,要想辩证思考,必须要先明白辩证法都有哪些内容,只有熟练掌握了辩证法的内容,才能运用辩证法。我们不按照哲学课程来讲,而是把辩证法的内容根据面试需要,拆分成一方法、二理论、三关系,这六个部分是面试最常用的思维方式。

一、一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两分法)、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一)两分法。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都可以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部分,这种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两分法就是一分为二的研究事物的方法。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矛盾的两大性质: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定义。普遍性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特殊性即具体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横向),同时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纵向)。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反对一刀切,用一种方法认识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第

一,是相互联系的,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第二,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和工作方法。

还有偶然和必然的联系,就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一种应用,我们不能把偶然当必然,

综合分析题型尤其是热点类面试题的解析过程中,很多热点具有代表性(特殊性)、普遍性的特点,我们在分析这类题目时,不仅要谈热点本身(特殊性),更要联系与此相关的群体(普遍性)。比如说曾经考过的一道题,大意是某北大高才生放弃读北大选择了职业学校,请考生谈谈看法,这道题我们不仅要围绕该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去谈,更要围绕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择业观问题去谈,因为该学生代表了一类大学生。体现了哲学中普遍性联系的思维。再比如我们一些问题的主体是农村贫困人口、下岗职工等特定人群,对于这些人群,我们考虑问题,要考虑到以他们为代表的弱势群体,这样才能够全面看问题。

例题:“狼爸”名为萧百佑,香港商人,自称“中国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萧百佑也跻身成功父母行列,出版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请你谈下看法?

参考答案:

我认为这种方法有待商榷:

第一,这种方法具有特殊性。狼爸虽然采取打的方式,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但这也只是个例,还有许许多多的高材生,并非都是被父母严加管教才取得成功的,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有更多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被父母、老师殴打,导致留下心理阴影,甚至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事情也时见报道,给孩子的健康成长留下很大隐患。因此,这种方法并不代表着具有普遍的推广性。(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二,我们要全面的看问题。孩子的成功,除了父母的严加管教,其他因素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孩子的天赋,所在学校的师资条件,甚至家庭是否有条件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时候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即便是狼爸本身,也是身为商人,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孩子的成功是多方面要素的共同作用,而不是仅仅靠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第三,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发展;二是教育要符合孩子本身的天性,不能一味采取棍

棒教育;三是国家、社会和学校要注重孩子素质提升,培养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人才。

哲理应用:

1.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

2.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3.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混淆事物的性质

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6.一劳永逸,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劳和逸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劳就有逸,相互联系而又相互转化,不可能一劳之后就永远休息,不再运动了。不能把劳和逸割裂开来。

7.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8.人心如面,包含着矛盾特殊性的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共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共特点。人的思想和人的面貌一样,各人都有其特点,各不相同,不可能完全一样。

二、二理论----两点论与重点论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决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同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者区别:主要矛盾指的是复杂事物中含有多个矛盾,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同一个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一般用重点、核心、关键、突破口等形容的都是主要矛盾;而用主流、性质、总体上说形容的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两点论和重点论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之

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可见,两点论中的“两点”不是一个具体的绝对的数字,而是指全面的看问题的意思。

2.重点论: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和主流,

3.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要求我们看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综合分析题的审题就是要求我们既要全面分析关键点,注意找出核心关键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事例: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段斗争虽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哲理应用:

1.画龙点睛:做事物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2.舍本求末;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教学相长:矛盾双方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则就弄不清事情的性质,得出错误的结论。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6.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对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两分法。

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坚持两分法,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的认识事情。

10.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经常两点论,全面的看问题。

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事物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较长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三、三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一)因果联系:我们按照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方法来解释这一观点。

1.是什么?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同时又是客观的。

2.为什么?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自觉性:要求从结果中分析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利于发扬成绩,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预见性:就是要求我们科学预见某一现象可能产生的后果,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的就是这一哲学道理。

3.怎么用?

(1)坚持自觉性,反思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坚持预见性,也就是我们在面试中经常说到的前臵思维。

(2)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求同和求异的方法:对于多个原因产生统一结果的,寻找共同点;对于同一原因产生不同结果的,寻找诧异点。

例题1: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分析:我们首先看题目,1.袋鼠跑出来了,管理员没有实地调查,反而开会讨论,说明调查的重要性,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2.袋鼠之所以会从笼子里跑出来,是因为门没关,但是管理员并没有认识到这个根本原因,反而从笼子的高度上做功夫,说明做事情要掌握事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因果关系里的自觉性,没有去总结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只是一味加高;3.我们不能否认,如果笼子不够高,袋鼠确实可以跑出去,但题中的主要问题是门没关,所以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对症下药。

答题要点:

第一,实践决定认识。存在决定意识,只有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才能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题中管理员正是没有调研研究,盲目采取措施,必然导致失败。(认识论)

第二,要注重事物的因果联系。袋鼠逃出去的原因是因为门没锁,管理员没有解决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找到问题所在,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既寻找事物的原因,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又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因果关系)

第三,要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袋鼠逃出去的主要原因就是门没锁,这是解决问题的重点,所以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抓重点,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重点论)

点睛:因果分析法最主要的用途是帮助我们分析事物的原因,我们主要掌握两种方法,一是求同,二是求异。

所谓求同,就是题目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但结果相同,我们要提炼共性原因。

所谓求异是说,题目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虽然有共性因素,但结果迥异,我们因为着重寻找差异之处进行分析,这才是导致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

(二)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是什么?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有机统一,部分是整体中的某个或某些要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2.为什么?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也就是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注重团队意识,发挥合力。

(2)部分会影响整体,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3.怎么用?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即要求我们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即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例题: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请问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对于这句话我有如下看法:

第一,从因果关系来看。细也指的是小事,细节,而大事就是各种细节最后

形成的果,说明只有从细小处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启示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必须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把细节作为成就大事必不可少的前因,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从思想层面切入因果)

第二,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每一件大事都是有许多细小环节构成的,我们只有搞好各种细小的局部,才能使得整体得到最大的发挥。而我们的工作团队,正是由许多细小的个体构成,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要注重部分,充分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终成就事业。

第三,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来说,我们在一个单位里,作为普通的一名工作人员,一要有一颗平常心,高度重视我们的工作任务,不能因为事情琐碎而敷衍了事;二要有一颗责任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单位出谋划策,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单位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含义: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2)

2.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特别注意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3.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学会把握适度原则,防止和克服不顾分寸、盲目乱干的思想和行为。

哲理运用: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一起质变.

3.近朱者赤,近朱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

4.凿壁偷光;事情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情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6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情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户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7.水滴石穿,积叶成书:事情的变化总是由一点一滴的量的变化开始,量变

引起质变。

8.田忌赛马:事情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

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1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情开始比较弱小,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情。

1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局部联系有时能够影响整体理想的成败。

12.防微杜渐:事情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质变产生量变.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无因之果;事情只要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第二部分----唯物论

关于唯物论,我们需要掌握的概念有两个,物质和意识。

(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二)二者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其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客观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哲理应用:

1.拔苗助长:不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失败。

2.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组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不入虎穴,耶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4.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5.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的玩弄概念的诡辩论

6.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的。任意地歪曲它。

7.因势利导:遵循客观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

8.小题大做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要求,不是如实地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事物,而是主观地加以夸大和渲染,把本来是小问题,借题发挥,大作文章,就叫小题大做。

第三部分----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我们主要掌握两个词:实践和认识。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人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实践对认识(理论)的决定作用原理:实践是人们发行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原理:人们在实践中要实现预想的目的,必须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失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把主客观联贯起来的特性,一种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方法论:反对用实践以外的任何东西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4.认识辩证发展过程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例题:有四条直线,可以组成“王”或“口”等,也可组成长方形、棱形等图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14年6月27日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找关键词点,关键点1:四条直线,组成字和形状,是同一原因导致不同结果的因果关系;关键点2:组成,说明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参考答案:

题目所述的四条直线作为相同的部分,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王”、“口”、长方形、棱形等不同的整体。对我的启示如下:

第一,我们要充分发挥部分的作用。直线作为构成整体的部分,在不同的整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承担不同的功能。正如我们每个人作为单位的一员,承担着单位里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把单位的事业做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我们要善于采取不同的方法。相同要素,之所以产生不同结果,是因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做事情也要充分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是看问题还是做事情,都不能一刀切,而要学会多方面看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方法论)

第三,我们要提高对于结果的预见性。四条相同的直线,可以组成不同的字,也可以组成不同图形,虽然达成不同结果,但这些结果的存在都具有价值。说明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善于预见某一现象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果关系)

总而言之,我们要学会正确定位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做法单位的事业,这是我对这道题目的看法。

哲理应用: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存在决定意识,只有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才能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2.掩耳盗铃:认为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是荒谬的。

3.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4: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5: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认识对象的理解和反映会有差别。

7:人山问樵,人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好事多磨: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此事要躬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1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吃一堑,长一智)符合认识论中实践出真知的原理。经一事就是对某一事物的实践和经历,长一智就是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总结。不经过实践就不能得到对事物的认识。

核心价值观资料

在进入正题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求、最可珍惜、最幸福的,是什么?(暂停)有人说,是找到一份薪酬丰厚的工作,过上香车美房、丰衣足食的富足生活;有人说,如果有朝一日能够身居高位、权倾一方,享受众星捧月的无比荣耀,就别无所求了;有人说,生命才是最宝贵的,没有了生命,再多的金钱、再大的权力,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有人说,人活一世,就是要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家庭、家族延续下去……对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可能不尽相同。有一首广为传颂的诗,也可作为一种答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作品《自由与爱情》。可贵的是,诗人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846年,23岁的裴多菲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并一见倾心。然而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个穷酸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与尤丽娅的爱情没有中途夭折,反而更为坚定热烈,终于冲破家庭门弟的藩篱,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历经曲折终成眷属的裴多菲对爱情的甜美是最有体会的,为了心爱的人,哪怕献出生命都在所不惜。但是,为了追求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的独立自由,蜜月中的裴多菲写下这首著名的《自由与爱情》,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少校军官,拿起武器反抗俄奥联军的进攻,捍卫国家独立。1849年7月31日,在与数倍敌人的战斗中,裴多菲的胸膛被俄国哥萨克骑兵的长矛刺穿。他牺牲时年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这首诗作了最悲壮、最生动的注解。在我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民族独立斗争的过程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就义前写下《与妻书》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刑场上以树枝为笔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民族英雄吉鸿昌;牺牲前给儿子写下遗书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临刑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革命英雄夏明翰等等。同学们,众多中外革命者宁愿放弃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毅然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险的革命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源于对我们刚才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的思考。要想真正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就请大家进入第一部分。 一、价值观探秘 1.价值。“价值”(value)的本意是“可宝贵、可珍贵、令人喜爱、值得重视” 。价值概念最初产生于伦理学研究,用来分辨善和恶。18世纪,对价值的研究又在美学领域展开,主要是区分美和丑。19世纪,西方价值学创始人赫尔曼?洛采和奠基人德尔班认为,价值是哲学为世界立法的“规范”,价值就是“意味着”,就是具有意义(说句题外话,这话听起来让人不禁想起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名言:“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学者亨利?李凯尔进一步认为,“只有存在的价值的总和,才构成了世界”。他们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哲学本质上就是关于一般价值的学说,并且只有作为价值的学说才存在,价值论即等同于哲学。 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概念也十分明确,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哲学概念,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主客体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或效用。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存在。价值依人而存在,无论人的价值还是物的价值,都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都是对于人的价值。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这很好理解,黄金价值很高吧,它可以用来兑换和购买各种商品。然而,对于在沙漠中迷路的人来说,黄金不仅毫无价值,反而是个累赘,平时值不了几个钱的水在这种情况下却体现出巨大的价值。 说完了“价值”,马上来看“军人价值”。

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着观念、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它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应具备的能力和习惯。而校园文化则是依附和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种亚文化现象。它是教育者依据社会的要求,按照既定教育目的和学校目标创设出来的,在教育者自觉控制下优化的、形象的典型环境,是一所学校的性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念。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靠几个人,一朝一夕的艰苦奋斗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同心协力、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需要有一个教长时间不断循环浓缩的积淀过程。具体说来,校园文化主要指全体学生与教职员工直接参与和创造的精神财富,主要指全体师生在教育、生活与劳动中以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优良的学校文化不但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还能促进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 校园文化并非什么新名词,而各种文化说也颇为多见。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研究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无论你怎样理解,怎样看待或是否已意识到,校园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外显与隐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办学成功的校长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成功地运用于学校管理之中,开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一流学校c 随着教育改革重点的转移,校园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校园文化能规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赋予学校以活力机制,进而促 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c从文化学角度看,校园文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既包括科学知 识,也包括审美、娱乐等文化知识;既包括课堂学习,也包括课余活动。 word. ... 从学校自身来说,教育不单纯是一种知识简单的传授,还有文化气质、道德风貌、人文环境、科学氛围等等。这是一个朴实、和谐、统一的有机体,仅靠知识的传授是很难达到的。所以要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

英德中学政治学科公开课教案 教学班级:高二(16)班 授课教师:龙秋霞 课题名称:价值与价值观 教材版本:人教版 授课时间:1课时(40分钟) 上课时间:2011年5月18日下午第二节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国家新课程标准以及洋思教学模式的有关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遵循本学科学习的规律,运用合适的教学法而进行。【教法和学法】 1.教法:事例教学法、启发式讲授法、分析归纳法、师生互动。 2.学法: 自主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人的价值及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实际,通过师生探讨来分析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2.汇集实例,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和物的价值之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需求。承认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是学习这一课后应有的重大收获。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难点:人的价值

【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和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创设情景:《暴风雨中救人》 探究一:你会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救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简析本框重难点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自学展示自学提纲: 1、什么是价值? 2、怎样理解人的价值? 3、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 4、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人有何导向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 思考能力,掌 握课本知识。 教师点拨一、价值 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 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 1、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 满足程度越大,它的价值就越大。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 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2、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 性与个性的关系。 二、人的价值 探究二: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舍己救人 问题: 通过讲授、归 纳,掌握对价 值概念的理 解。

浅谈历史文化元素在岐山太平寺塔广场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历史文化元素在岐山太平寺塔广场设计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8-01T15:50:22.1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作者:罗礼 [导读] 如何挖掘当地文化,并提炼文化元素,有次序、讲章法的运用到景观中去,是我们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上海东江建筑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青浦 201799 摘要:中国现代的景观发展历程中,对古城的开发和建设近年来愈发火热,但在对古城、古寺的保护与开发中往往出现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难以展现当地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景观设计语言作为一种有形的文化载体,承担着展示和弘扬当地地域文化的重任。如何挖掘当地文化,并提炼文化元素,有次序、讲章法的运用到景观中去,是我们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岐山太平寺塔广场设计为例,讲述其源远的历史、古城开发的优劣势、当地的特色文化以及如何加以提炼和运用,来进一步探讨和挖掘历史文化元素如何成为景观设计中的创新点和吸引点,以此来进一步说明在古城的景观设计中需考虑项目的独特性,真正发挥项目的独特魅力,驱动地域的旅游发展。 关键词:古城;景观设计;文化元素 1项目概述 1.1区位 项目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这里是一个具千年文明史圣地,周文化的发祥地,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璀璨的文明孕育出了世人瞩目的旅游资源。 1.2项目概况 项目总用地面积5.17万㎡,地上建筑2.75万㎡,地下建筑7500㎡,建筑面积总计35000㎡。包含商业、旅游服务、文化、宗教、名俗文化展示功能的旅游综合体。 2岐山地域文化 2.1中国千年古县 岐山拥有最多、最著名的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同时还拥有最多的甲骨,岐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出土了大量甲骨,因此被誉为“甲骨文之乡”。 2.2千岁太平寺塔 千岁太平寺塔虽已经过多次修葺,但千岁太平寺塔像岐山人刚强的脊梁一样屹立在岐山大地,是岐山的符号和象征。 3项目优势与劣势 3.1项目优势 1)基地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区位,交通便捷; 2)古建、青铜器、甲骨文资源尤为突出,多个“最”字刻画出基地旅游资源的潜力; 3)岐山县域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稀有的风景名胜; 4)岐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太平塔周边拆迁改造工程纳入2017年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岐山县文物旅游局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寺塔保护利用方案。 3.2项目劣势 1)亟需形成市场化管理模式及因地制宜的经营开发模式:周边建设无序,原简陋棚户住房与新建住房形成强烈反差、塔与区域内建筑风貌不协调,极不和谐、干渠水体污染影响千年古塔应有的形象和气质; 2)周边产品单一、知名度不高,商业与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太平寺塔未与周边和县域旅游资源形成关联,缺少系统的开发与宣传,仍“养在深闺人未识”、交通配套设施不足,缺乏停车场等设施、可供游客驻足观光场所和接待游客休闲消费商业空间。 3.3解决对策 1)强优势:当今时代是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好时机,岐山太平寺塔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交通便捷,现状具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基底 2)补劣势:解决产品类型单一、知名度不高、基础配套设施薄弱、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 3)顺需求:全域已成为趋势,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对于岐山项目的开发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该项目的建设能更好的填补岐山文化休闲旅游空白。 4)定位提升:从“过境景区”到“区域地标” 5)空间提升:从“点状开发”到“区域联动” 6)产品提升:从“文物观光”到“综合体验” 4设计理念 项目设计以【太平古塔,五凤来仪】为核心理念,在太平古塔保护区外围设置有朱雀、青鸾、鹓鶵、鸿鹄、鸑鷟五色凤凰统领的五个不同功能分区。古人认为凤凰飞来便寓意太平盛世。而今太平古塔,屹立数千年不倒,引来祥瑞之鸟-五色凤凰齐聚岐山,共盛天下太平。 精心规划的街巷与河流联系着各个功能区同时也对接了城市。在北大街中部形成市民广场作为礼仪入口,在北大街与凤鸣西路交界处形成凤凰广场作为园区入主要口,在凤鸣西路、北大街北段、太平路北段形成次要入口。 1)朱雀之门-旅游服务中心及市民广场。提供岐山所有景区的旅游介绍、门票发售、交通巴士导引及导游受理的信息。完整的古塔视野、精致的水系景观、莲花祥云营造出的佛之风雅尽收眼底,甚至还会有精彩的秦腔锦上添花。 2)青鸾之爱-百年老店商业街区。陕西传承百年的老字号餐饮名店、岐山独有的当地特产、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和令人垂涎的风味小吃均将汇聚于此。原有的镇办公楼也将实施立面改造,继续为城市提供服务。 3)鹓鶵之养-城市主题民宿聚落。这里汇集了院落、街巷、民宅等岐山典型的居住聚落空间形式,它既有服务旅游的居住功能同时自身也是具有很高观赏性的景点。行走在不同街巷和门头之间将体会到多彩的岐山民居建筑魅力,而这其中也许就有一间是您暂时的家。聚

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意义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意义解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

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文化识别系统 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是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化解决方案。SIS 即School Identity System的英文简称。它包括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四个分支系统。 一、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 概要: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核心工程,它对内可以激励全体师生,对外可以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要依据教育发展趋势和具体的教育政策,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历史沿革、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多种可预期因素进行综合规划。 具体规划内容: 1.核心理念; 2.基本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精神、学校使命、学校形象定位、学校发展愿景等; 3.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德育理念、办学目标等; 4.治校理念:发展理念、管理理念、用人理念等; 5.口号誓词:校长寄语、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注:根据学校性质、学校地域文化、学校所在省市教育政策的不同,研究所会确定符合学校的理念文化元素。) 二、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

(1)概要: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最为直观的组成部分。它兼顾学校内部不同的功能需要,以校徽、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涉及教学、办公、指示、公关等100多种应用元素,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规范呈现,从而塑造学校良好的视觉形象。 (2)具体规划内容: 1.基本元素系统:校徽、标准字、标准色; 2.应用要素系统:办公、服饰、公关、运输、指示、环境系统等100余个设计元素。 三、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 (1)概要: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基础工程。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隐性资源,其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要以“六化”为指导原则,做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 (2)具体规划内容: 1.教学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楼宇命名、教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 2.办公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楼宇命名、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及会议室、接待室等各种功能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

企业核心文化标语

企业核心文化标语 [标签:栏目],企业核心文化标语 1、持诚信互利共荣,以厚德载物。 2、客户想到的我们要做到,客户没有想到的我们也要做到 3、争取一个客户不容易,失去一个客户很简单。 4、推动全员品质活动,提高全员工作士气。 5、争做一流员工,共造一流产品,同创一流企业。 6、正常的加以保持,异常的予以纠正。 7、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8、建有质量文化的质量体系,创造有魅力、有灵魂的质量 9、风起云涌,人人出动,翻箱倒柜,拜访积极。 10、索取介绍,功夫老道,热忱为本,永续经营。 11、整理整顿做得好,工作效率xx。 12、只有不完美的产品,没有挑剔的客户。 13、xx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 14、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 15、诚信立足,创新致远。 16、全员参与,强化管理,精益求精,铸造品质。 17、落实环保责任,完善环保制度。 1 8 、安全做的好,生命有保障。 19 、讲究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20、争—人生百年,只争朝夕。 21、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警钟时刻长鸣。 22、人才第一,追求一流,引领变革,正道经营,共存共赢。 23、筑质量xx,兴中华经济。 24、没有品质,便没有企业的明天。 25、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让企业文化生生不息。 26、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27、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8、增强法制观念,xx生产。 29、执着追求完美品质,演义网络新篇章。 30、产品若要无缺点,全面品管不可免。 31、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32、理直气壮抓发展,旗帜鲜明反腐败。 33、培养优质素养,提高团队力量。 34、检验记录要可靠,统计分析才有效。 35、全员参与力量大,产品控制靠大家。 36、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37、建有质量文化的质量体系,创造有魅力有灵魂的质量。 38、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 39、实施成效要展现,持之以恒是关键! 40、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

历史素材: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汉字、中国书法、四大发明、绘画(见教材) 龙凤纹样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复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等。 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 凤为百鸟之王,五行属火,是火之精灵,向上飞升的凤凰,仪态万方,气宇轩昂,是火之图腾。传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凤也是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自古以来,“凤”与“龙”一样,是中国人民寄寓祝福和希望的传统图腾。凤在中华文明史中留有深深的印记,它所代表的祥瑞与希望,始终伴随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龙凤配"图案在唐代以后,广为流传。它不但象征帝王和帝后的权威,也可象征人类所有夫妻间的美满结合,而且还可象征一切世间的精神与物质的阴阳两极调和。可以说,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是美妙的艺术形象。 祥云图案 祥云来自佛教文化,其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 玉石文化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或"万山之祖"。

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而这一切都与和田古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中国结 传说中国结是由一个和尚在闲暇之余用一根绳编出一个整结,然后串上名贵的佛饰品,在按上编出”王“字的穗,流传至今。当时的和尚,为了体现他“一心一意”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线编出来的,穗上为了体现他”至高无上“的信仰故编出”王“字。后来,逐渐流入社会,中国结的意义也从信仰改变为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心一意”及拥有者”至高无上”身份的象征。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 篆刻艺术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

价值观和态度

案例员工培训问题 深圳有家电子企业很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几年下来便拥有一批得力的技工,成为生产骨干,很能解决问题。一时间订单不断,利润大增。老板欣喜若狂,对这批骨干宠爱有加,频频加薪宴请,嘘寒问暖,劳资双方真个如漆似胶,宛若蜜月情侣。老板颇为得意:一手抓金钱,一手抓酒瓶,还怕你们不卖命。 谁知好景不长,那个技工头目本是老实人,但几年下来满脑子只有钞票美酒,本分的他逐渐变得自私贪婪,眼珠子整天贼溜溜地转。和老板酒酣耳熟之际竟萌生了外念:我有一批骨干,老板没我不行,何不敲他一杠?开始时借意暗示,果然得手;继而便公开讲数,得寸进尺,私欲一发不可收拾。稍不遂意便带头怠工,再以集体跳槽相威胁,最后竟然在外商验货之际做手脚,使企业损失惨重。老板怒不可遏,把这批技工全部炒了鱿鱼,企业元气大伤。遭此一创,老板心中阴影难消,再招技工时竟颇为踌躇。而那些被炒的员工今后要改邪归正,做个又有技术又有品德的好员工,恐怕也不易了。 [评析] 在员工培训时,很多企业的培训理念和内容有缺陷,没有把做事和做人统一 起来。当企业竞争拼到员工素质这个层面时,要在员工的品德上给予一个正确的培训,要把 培训与待遇、奖惩、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P评价。 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李开复 * 个人价值观------只属于个人的并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价值观是决定人们 行为的心理基础,因此它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还影响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进而影 响组织的效益。 价值观的最终点就是理想。 邹承鲁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而未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 王淦昌两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为拿诺贝尔奖而搞科研是很危险的。------丁肇中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范仲淹《岳阳楼记》 * 集体价值观------集体、组织中的人员共同承认、接受并指导他们的行为的价值观。 硅谷的企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就是“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奖赏敢于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因冒风险而失败的人”, 资料着名公司的价值观 惠普公司所大力颂扬的“惠普之道”------信任员工、提供最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对 客户需求富有激情、彼此信任和遵守职业道德、重视团队合作、创建丰富而融洽的组织。 微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诚实和守信;公开交流,尊重他人,与他人共同进步;勇 于面对重大挑战;对客户、合作伙伴和技术充满激情;信守对客户、投资人、合作伙伴和雇 员的承诺,对结果负责;善于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永不自满等等。 Google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坚决不做邪恶的事情,无论有多大的商机;专注解决 用户问题,赚钱和其他问题以后再说;坚决以网络群体利益为首,无论自身利益如何;坚持 “最好还不足够好”的标准,永远提升自己,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Be Your Personal Best》人民出版社 2005年9月第一版P25 社会价值观------全社会的人共同承认、接受并指导他们的行为的价值观。 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老爱幼 七出之条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摘要 近些年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因其成为一种传播民族灿烂文化的使者,吸引了全球众多设计师的目光。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注重对作品神韵、韵味的内心体验,强调艺术品给人的内在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偏重于品位型的。很多国外的设计公司已经把今后几年的设计方向定位在中国元素上,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审视传统文化,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其“意”,传其“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中国的人文精神、社会道德和时代潮流,结合当代的社会需求,寻求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让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方面中的表现与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字:现代设计,传统文化,设计元素 1 序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在设计风格上回归传统。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中的回归,不是在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而是升华为对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中国艺术注重对作品神韵、韵味的内心体验,强调艺术品给人的内在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偏重于品位型的。 1.1元素的寓意 所谓元素,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凝结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元素”。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传统的道德观念、宗教文化、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模式等。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承载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比如自然风格元素,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等;动物风格元素,熊猫等;建筑风格元素,紫禁城、长城、敦煌、苏州园林等;文化风格元素,国画、脸谱、京剧、印章等;宗教神话风格元素,观音、如来佛、龙、麒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招贴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二、现代广告招贴 招贴艺术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并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它是一种传播商业和文化等信息的视觉媒体。由于其可复制性和传播性,因此和广告有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招贴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 首先,招贴画传达信息鼓动宣传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它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宣传画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 好的招贴要做到既要让人“一目了然”还要做到让人“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顾盼之余,留下较深的印象。这就要求招贴具有精湛的构思。任何艺术,都不能说明一切,特别是像招贴画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能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那就需要做到“以少胜多”“一以当十”。当然,至今也还有要求艺术叙述一切的观众,向招贴画提出对多幅画的要求,正象向雕塑提出连环画的要求,向快板提出多幕的要求一样不现实。“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是艺术技巧的标志,特别是招贴艺术,它只能从生活的某一侧面而不是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什么是文化呢?就是习俗、生活习惯。改造学校文化就是把学校里的人长久养成的习俗、习惯改过来。 一个好的校长,会在学校里建立一系列只有他的学校才有的风俗。例如:大家都在做升旗仪式,但是他的升旗仪式和别人不一样;每个学校都有建筑物,但是他的建筑物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所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在工作、学习,但是这个学校的老师的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跟别人就是不一样,这就是学校文化。 一般来说,学校文化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个是器物文化,主要指学校的教室、走廊、操场、厕所、食堂、课桌、墙壁、黑板等;第二个是制度文化,指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第三个是精神文化,指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三种文化相比,谁更重要呢?我认为学校的制度和精神文化,比器物文化更重要。那么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比,哪一个最重要呢?回答是:精神文化。今天我们就谈谈学校的精神文化。 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什么样的习惯才算是好习惯呢?回答是:自然的就是最好的。所谓自然就是从人性出发,顺应人性、保护人性、发挥人性。所以好的生活习惯,是符合人性的。 我所要谈的人性,从哪里出发呢?可以从食欲出发。为了有好吃的,人类必须劳动。在原始社会,男人捕猎,女人采野果子,逐渐

演变成农业和畜牧业。后来发现,靠天吃饭不稳定,农业和畜牧业还是不可靠,于是又发展了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可是,我们发现化学工业依然不可靠,石油、煤炭,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于是,我们又开始制造一种新兴产业,叫“信息产业”或“知识产业”。 其实,学校教育也是循着这样的路径发展的。农耕时代教育主要的内容是怎么养殖动物、怎么种田,再后来是怎么操作工业技术,而信息时代里我们的学生开始学纯知识。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活动生发出不同的精神文化内容,也自然而然孕育出与之相合的行为习惯。 在当下的信息社会里,我们怎么让孩子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养成一个顺应自然的好习惯呢?我的建议如下: 在学习文科知识的过程中,我建议让孩子们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主题学习,而不是死板地依赖课本学习。比如学语文时,教材本身很难帮助孩子学好语文。而且目前的语文课本很可怕:它是由一篇一篇互不相干的课文拼合成的,不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 假设一个学生对余秋雨的散文感兴趣,他在一段时间内都只学余秋雨的散文,这就是主题学习;而如果一个孩子一篇一篇地按课本的顺序学习语文,就是课文学习。 怎么把课文的学习变成主题学习呢?我再举一个历史的例子。一个学生能够把历史学好,或者真正对历史这个学科有激情,绝不是看课本看出来的。相反,历史课本很可能让学生对历史失去兴趣。但是如果让学生主题式地研究毛泽东这个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把中国近代史融会贯通了,这就是主题学习的方式。

图说中国文化元素(五)

图说中国文化元素(五) 张珏成 5. 燃料与灶具 学会利用火是人类进化史、文明史上开天辟地的事件,是人类的划时代进步。 人类的文化发展史丝毫离不开火和燃料,饮食文化更是如此。 燃料、灶具(炉灶)是饮食文化首要的物质基础。 (1)燃料 今天,当人们谈论文化继承方面的事物时,往往用“薪火传承”这个词语。 过去,人们议论生活时,总是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燃料之重要。 但是,燃料本身只能反映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丝毫不能反映具体的国度或者民族的文化。当把各种燃料,如木柴、稻草、麦秸、煤炭、石油、核燃料等,按照利用年代进行排列的话,我们只能看到人类文明的共同的进步过程。至于燃料开发与生产,则是具体国家或民族的工业文化范畴,不能反映该国或该民族的特定文化。 因此,燃料或者能源确实是文化的元素之一,但它是人类文化的共有元素,不是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独有文化元素。 (2)灶具 根据一些古文明遗迹的考古研究,人类最早利用火的方式就是用几块石头垒成一个有空腔的灶台(如同现在野炊时搭的灶台),把木柴填塞在石头中间,将炊具(各种锅、水壶)放在石头上面,然后将木柴点燃,或者将炊具吊放在火焰上面,图1.31显示一种现在野炊搭的灶台;也有在地面掘个坑,将木柴架在坑的上方(也是现在野炊的一种方法),将锅吊放在木柴上面,然后再点燃木柴。这两种方式在后来发展成为柴火灶和火塘,图1.32示意一种现在的火塘。 图1.31 一种现在野炊灶台图1.32 一种现在火塘

人类最早利用的燃料是木柴 或干草, 世界各个民族莫不如此。 此外,从前的一些游牧民族如蒙 古族使用风干的牛、马粪作为燃 料,因为容易获得。 传说中,柴火灶或火塘是远 古燧人氏发明。经过漫长历史发 展,原始柴火灶和火塘演变为古 代炉灶、近代炉灶,再进化成今 日灶具。这个过程中,灶具或炉灶的形式种类成千上万,图1.33 是中国江南农村现在还存在的一 种灶台,属于汉族的近代灶台。 人们烹煮食物离不开各种灶具,虽然现在灶具不一定使用燃料,比如说电磁炉就不用燃料。 即使用燃料,现在灶具也不一定烧柴草。虽然现在也还有烧柴草的灶具,但也绝不是图1.33示意的那种柴火灶。事实上,现在灶具使用的燃料包括柴草、煤炭、焦炭、汽油、柴油、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等。 由于燃料与具体民族的文化无关,因此,炉灶或灶具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也不密切。炉灶或灶具是文化的元素之一,它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取决于时代。 远古时代,民族没有充分融合以及成熟,炉灶也没有发展定型,也就没有比较多的民族特色。那时,炉灶、火塘是人类文化的共有元素,不是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独有文化元素。在当代,由于经济和文化交流,各个民族或国家使用的灶具趋同,灶具因而和民族文化无关。只有古代和近代两个时期,炉灶受到民族生活方式影响,得到了充分发展,从而与民族文化有密切关系。但这种情况也是过去的事情了。 以前,农耕生活方式的民族(不限于汉族)通常使用图1.33示意的这类固定柴火灶,或者其他形式的固定灶台,或者使用固定火塘。这些灶台、火塘基本结构大同小异,例如藏族灶台(见图1.34)的结构类似于图1.31示意的野炊灶台,但其灶台周围变得规则、台面平整。图1.35展示一种近现代的维 图1.33 一种汉族近代灶台 图1.34 一种近代藏族灶台 图1.35 一种近现代维吾尔族烤馕炉

传统文化作文素材-高中传统文化作文素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传统文化作文素材|高中传统文化作文 素材 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明的体现,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传统文化作文,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作文篇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剪纸团花、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纸十二生肖印成的邮票,爸爸小心地珍藏着。看着剪纸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有胆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威武的龙,长长的小蛇,雄伟的白马,洁白的羊……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记得每年过年时,妈妈总会买一些剪纸,如大红的“福” 字,它在一个圆中套着,象征着圆圆满满、福气安康;还有那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又好似吐露着淡淡芳香的剪纸牡丹,它象征着吉祥富贵。妈妈总是把它们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看着这些剪纸,有的地方细可如春蚕吐丝,有些地方粗可如大笔挥抹,心想剪纸的人肯定是一个心灵手巧,有着聪明才智的艺术人,向人们展示了一副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让其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见识到中国的剪纸文化是多么精彩。

剪纸艺术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文化作文篇二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文化核心理念

服务承载(托起)发展,七彩炫耀辉煌 复烤企业作为烟草行业的中间环节,不直接向市场提供商品服务,它的消费者是特殊对象,就是卷烟工业企业,因此,它的企业文化具有特定性的属性。 上句基本释义: 一.“以顾客关注为焦点”行业把复烤企业定位为加工服务型企业, 加工服务是复烤企业的根本工作,满足卷烟工业企业个性化加工需求是复烤企业生存的基础,为卷烟工业企业提供优质加工服务是复烤企业发展的前提,服务是复烤企业间开展竞争的唯一标的产品,是复烤企业成长中的主旋律。因此,关注服务. 优化服务. 为卷烟工业企业提供精致服务是复烤企业的头等重要工作.也是复烤企业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足点。 二.“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在做好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行政后勤为生产加工服务的流程式服务工作基础上, 企业内部要树立寓服务于监管之前的观念,开展“逆向”信息指导服务, 服务对象要按照成果达成的要求,提前向提供服务的环节传递与成果达成的相关因素或参数信息, 指导该环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以减少流程式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重复劳动问题,从而,为工作达到“精细管理.精确生产,精准控制”的要求奠定基础。 三.“充满活力”服务就是工作, 服务水平就是工作能力的体现,倡导“服务他人荣耀,服务体现价值”的理念,建立一套“想服务的有机

会,能服务的有平台,会服务的有奖励,不服务的有处罚”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育人氛围,让服务意识潜移默化于员工行动,使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提升,为铸造企业的“精良品质”提供保证。 贵州省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管辖的七家烤复厂,由于各烤复厂发展沿革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加之,受到在人员结构和管理理念上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 各烤复厂在成长过程中所积累沉淀的企业文化也风格迥异。因此,贵州省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文化具有多元和不可复制的属性。 下句基本释义: 一.“七彩”寓意贵州省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管辖的七家复烤厂。 二.“炫耀”寓意七家复烤厂在贵州省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搭建的平台上开展公平合理有序竞争。 三.各复烤厂要在贵州省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贵州省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精品加工服务.定点加工服务和多元加工服务的战略规划部署,围绕“卷烟上水平”的大局工作,在同中绽放异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目前生产设备性能老化,仓储设施不足和管理流程存在差异等方面的困难, 积极开展对服务对象个性化加工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 做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加工服务的预案设计,确保复烤工作顺利开展, 确保完成贵州省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以促进贵州省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