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等保二级基本要求

等保二级基本要求

等保二级基本要求
等保二级基本要求

1 第二级基本要求

1.1 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2)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

等能力的建筑内。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2)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2)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1.1.1.4 防雷击(G2)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2)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1.6 防水和防潮(G2)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1.1.7 防静电(G2)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1.1.1.8 温湿度控制(G2)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1.1.9 电力供应(A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1.1.1.10 电磁防护(S2)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1.1.2 网络安全

1.1.

2.1 结构安全(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 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d) 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

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1.1.

2.2 访问控制(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b) 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 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网段级。

c) 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

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d) 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1.1.

2.3 安全审计(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b)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

信息。

1.1.

2.4 边界完整性检查( S2) 应能够对内部网络中出现的内部用户未通过准许私

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

1.1.

2.5 入侵防范( G2) 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 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

1.1.

2.6 网络设备防护(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b) 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c) 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

d) 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e) 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

自动退出等措施;

f) 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1.1.3 主机安全

1.1.3.1 身份鉴别( S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b)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

并定期更换;

c) 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d) 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e) 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

1.1.3.2 访问控制( S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b) 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c) 应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

d) 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

1.1.3.3 安全审计(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b) 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

的安全相关事件;

c)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

d) 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1.1.3.4 入侵防范( G2) 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

1.1.3.5 恶意代码防范(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

b) 应支持防恶意代码软件的统一管理。

1.1.3.6 资源控制( A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

b) 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

c) 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

1.1.4 应用安全

1.1.4.1 身份鉴别( S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b) 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

份标识,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

c) 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d) 应启用身份鉴别、用户身份标识唯一性检查、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以及登录失

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

1.1.4.2 访问控制( S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表等客体的访问;

b) 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资源访问相关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

c) 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并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

d) 应授予不同帐户为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

系。

1.1.4.3 安全审计(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提供覆盖到每个用户的安全审计功能,对应用系统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

b) 应保证无法删除、修改或覆盖审计记录;

c) 审计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事件日期、时间、发起者信息、类型、描述和结果等。

1.1.4.4 通信完整性( S2) 应采用校验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1.1.4.5 通信保密性( S2)

本项要求包括:

a) 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应用系统应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

b) 应对通信过程中的敏感信息字段进行加密。

1.1.4.6 软件容错( A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

度符合系统设定要求;

b) 在故障发生时,应用系统应能够继续提供一部分功能,确保能够实施必要的措施。

1.1.4.7 资源控制( A2)

本项要求包括:

a) 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

话;

b) 应能够对应用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c) 应能够对单个帐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

1.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1.1.5.1 数据完整性( S2)

应能够检测到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

1.1.5.2 数据保密性(S2)应采用加密或其他保护措施实现鉴别信息的存储保密

性。

1.1.5.3 备份和恢复(A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能够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

b)应提供关键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1.2 管理要求

1.2.1 安全管理制度

1.2.1.1 管理制度(G2)本项要求包括:

a)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

b)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c)应对安全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重要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

1.2.1.2 制定和发布(G2)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b)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论证和审定;

c)应将安全管理制度以某种方式发布到相关人员手中。

1.2.1.3 评审和修订(G2)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对存在不足或需要

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1.2.2 安全管理机构

1.2.2.1 岗位设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b)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

1.2.2.2 人员配备(G2)本项要求包括:

a)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

b)安全管理员不能兼任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

1.2.2.3 授权和审批(G2)本项要求包括:

a)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接入和重要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进行审批;

b)应针对关键活动建立审批流程,并由批准人签字确认。

1.2.2.4 沟通和合作(G2)本项要求包括:

a)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

b)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

1.2.2.5 审核和检查(G2)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

1.2.3 人员安全管理

1.2.3.1 人员录用(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

b)应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背景和专业资格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

c)应与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签署保密协议。

1.2.3.2 人员离岗(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b)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

c)应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

1.2.3.3 人员考核(G2)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

核。

1.2.3.4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

b)应告知人员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并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

c)应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

1.2.3.5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2)应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得到授权或审批,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

1.2.4 系统建设管理

1.2.4.1 系统定级(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

b)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信息系统确定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

c)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1.2.4.2 安全方案设计(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根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

施;

b) 应以书面形式描述对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策略和措施等内容,形成系统的安全方案;

c) 应对安全方案进行细化,形成能指导安全系统建设、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的详细设

d)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对安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

经过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

1.2.4.3 产品采购和使用(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确保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b) 应确保密码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要求;

c)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产品的采购。

1.2.4.4 自行软件开发(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

b) 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c) 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1.2.4.5 外包软件开发(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根据开发要求检测软件质量;

b) 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

c) 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

d) 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

1.2.4.6 工程实施(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b) 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工程实施过程。

1.2.4.7 测试验收(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验收;

b) 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方案或合同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方案,在测试验收过程中应详细记

录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报告;

c)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系统测试验收报告进行审定,并签字确认。

1.2.4.8 系统交付(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制定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进行清点;

b) 应对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c) 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

1.2.4.9 安全服务商选择(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确保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b) 应与选定的安全服务商签订与安全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

c) 应确保选定的安全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承诺,必要的与其签订服务合同。

1.2.5 系统运维管理

1.2.5.1 环境管理( 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b) 应配备机房安全管理人员,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

c) 应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安全

等方面的管理作出规定;

d) 应加强对办公环境的保密性管理,包括工作人员调离办公室应立即交还该办公室钥匙和不

【精华版】最详细的等保2.0基本要求解读

等级保护2.0发布后,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出现了众多解读文章,但大部分文章只停留在总体变化的描述,缺少对等级保护2.0具体条款与等级保护1.0具体基本技术要求的区别分析。 本文以帮助企业理解等级保护2.0基本要求为导向,对等级保护2.0和1.0在基本技术要求存在的区别进行具体分析。在等级保护2.0合规要求下,满足基本符合等级保护要求从1.0的60分提高到了2.0的75分,这无疑对企业、系统集成商和安全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采用何种安全技术手段、何种安全防护体系能够满足等级保护2.0基本要求? ●如何为企业提供既能解决用户切实的需求,又合法、合规的安全解决方案? ●如何帮助企业既能合理规划网络安全的费用投入,又能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达到相关等级保护级别测评要求? 下面将结合等级保护1.0(三级)的具体条款和等级保护2.0(三级)的关键条款变化进行详细的解读。(本文主要针对网络安全部分进行详细解读分析) 网络安全-关键条款变化 由于等级保护2.0中将整体结构进行调整,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变成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和安全管理中心,所以原等级保护1.0中的“网络安全”变成“安全通信网络”。 1【精华版】最详细的等保2.0基本要求解读

结构安全-详解 在等级保护2.0中,在这一小节没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将一些过于老旧的条款进行了删除,将原等级保护1.0中的c)d)g)删除。同时增加了“应提供通信线路、关键网络设备和关键计算设备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的条款,并将这一小节中的“子网、网段”都统一更换成了“网络区域”。 对企业、安全厂家、系统集成商提出的要求

安全等级保护2级和3级等保要求-蓝色为区别2.

二级、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比较一、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项二级等保三级等保 物理 安全 物理 位置 的选 择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 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 等能力的建筑内。 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 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2)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 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3)机房场地应当避开强电场、强磁场、强 震动源、强噪声源、重度环境污染、易 发生火灾、水灾、易遭受雷击的地区。 物理访问控制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 守,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 并登记在案; 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 人员,限制和监控其活动 范围。 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 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 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限制和监 控其活动范围; 3)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 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 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度区域; 4)应对重要区域配置电子门禁系统,鉴别 和记录进入的人员身份并监控其活动。 防盗窃和防破坏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 理受限的范围内; 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 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 易除去的标记;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 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 道中等;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 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5)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 设施,以防进入机房的盗 窃和破坏行为。 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 内; 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 明显的无法除去的标记;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 地下或管道中等;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 案室中; 5)设备或存储介质携带出工作环境时,应 受到监控和内容加密; 6)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的防盗报 警系统,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 为;

等保二级基本要求

1 第二级基本要求 1.1 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2)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2)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1.1.1.4 防雷击(G2)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2)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1.6 防水和防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1.1.7 防静电(G2)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1.1.1.8 温湿度控制(G2)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1.1.9 电力供应(A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1.1.1.10 电磁防护(S2)

2018上海化学等级考教学基本要求解读-单元2_元素周期律

单元 2 元素周期律 1. 内容水平 2. 具体要求 【2.1.1】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说出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 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列举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元素性质 原子很小,它的半径约为10-10m 数量级范围。 元素的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和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主要指元素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如氯的最高价为+7,最低价为-1 价。 元素的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获得电子能力得强弱。◇归纳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性质的变化规律 同一主族中,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电子层数的递增,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同一主族中,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相同,且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氧氟除外)。 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多,电子层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依次减小,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因此,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2.1.2】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归纳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性质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中,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同一周期中,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 递增到+7,从中间的元素开始有负价,且从-4 递增到-1。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因此,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2.2.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描述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 把一百多种元素中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在同一行,再把不同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有7 行,18 列。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行,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列(稀有气体性质相似,排在一列),从上往下电子层数递增。 ◇复述周期的概念,识别短周期、长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周期序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元素周期表中,根据含有元素数目把1、2、3 周期称为短周期,4、5、6、7 周期称为长周期。

新课标基本理念解读

新课标基本理念解读 《新课程标准》中的六条基本理念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根本理念。 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英语课程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因此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积极的创造条件,满足那些有更多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同时在这一理念中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我们英语教育也因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体验语言的美,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渗透情感教育。 理念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 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理念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一、内部控制概念二、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现状三、内控的内容四、内控建设方法 第一节内控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还应确保识别可能阻碍实现这些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2009年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时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益合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一)控制什么是内控思想?过去强调的是牵制,比如,会计不能兼任出纳。过去强调的是会计控制。现在,不是会计控制,而是风险为导向的控制,强调的是企业的管理层角度的管理控制,而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二)管理 1.企业方面作为股东投资者,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而作为投资者,要求投资获得收益,终极目的就是获得利润。因此在加强企业管理和运作中,会在方方面面有内控的思想的覆盖和渗透。内部控制不是牵制,不是会计内控。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内控的理想状态是无需内控就可以遵守规章制度。内控是一种管理,是对风险的管理。风险无处不再,国际风险,国家风险,政府风险,企业风险,家庭个人风险,无处不在。对于企业而言,风险可能来自业务经营、合规、运营或财务方面,内部控制应当为企业的有效运营提供辅助条件,使企业有能力对最爱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作出反应。 2.事业方面在事业单位,机关财务部门作为内控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三)流程内控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上到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下到各级员工,都需要参与进来。通过内控要实现的目标 1.企业的经营要合法合规 2.企业资产要安全完整 3.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要真实可靠完整 4.通过内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从管理要效益。

等保二级技术要求

1第二级基本要求 1.1技术要求 1.1.1物理安全 1.1.1.1物理位置的选择(G2)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1.1.1.2物理访问控制(G2)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1.1.3防盗窃和防破坏(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 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1.1.1.4防雷击(G2)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防火(G2)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1.6防水和防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1.1.7防静电(G2)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1.1.1.8温湿度控制(G2)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1.1.9电力供应(A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1.1.1.10电磁防护(S2)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1.1.2网络安全 1.1. 2.1结构安全(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 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等级保护相关技术基础-基本要求

等级保护相关技术基础-《基本要求》简介来源: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作者:技术部日期:2011年11月5日 1.技术思路 《基本要求》是等级保护标准体系中的核心标准,也是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等级测评依据的最主要的标准。《基本要求》的核心思想是从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出发对信息系统进行保护,《基本要求》的形成过程也沿用这种思想。 对信息系统的定级过程反映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过程,详细内容参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信息系统承载的业务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基本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提出安全保护要求。 《基本要求》形成的技术思路如图1-3所示:

一般信息系统都不能对抗所有威胁,而只能对抗部分威胁,因此都具有有限的安全性,或称有条件的安全。低等级的信息系统,由于其重要性较低,其可能面临的威胁一般也比较少,其信息系统的投入一般也较少,因此低等级系统一般仅需要对抗较少、较弱的威胁,故通常低等级系统仅具有较少的安全需求和较低的保护能力;而高等级的信息系统,由于其重要性较高,受关注度和影响也相应较大,其可能面临的威胁一般也比较多、较复杂,其信息系统的投入一般也较多,因此高等级系统一般需要对抗较多、较强的威胁,故通常高等级系统一般具有较多的安全需求和较高的保护能力。 上述分析表明,不同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不同,因此应采用的安全保护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基于这一思路,《基本要求》将信息系统对抗威胁能力分为对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l 对抗能力——信息系统能够应对威胁的能力。 l 恢复能力——能够恢复系统原有状态的能力。 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不同的对抗能力,即应能够对抗不同的威胁。在某些情况下,无法阻挡威胁对信息系统的破坏时,如果系统具有很好的恢复能力,那么即使遭到破坏,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原有的状态。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不同的恢复能力,即应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内恢复系统原有的状态。 对抗能力和恢复能力一起构成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应具备不同的安全保护能力,即应该具备不同的对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解读《做文员的基本要求》2020年11月26日

解读《做文员的基本要求》2020年11 月26日 撰文丨尼克 编辑丨文档小组手 来源丨《老油分享》 2020年第11期 深度解读 我也有过这种疑问但是你要认认真真问自己的领导曾经我问我朋友…结果他教的没错领导不是这样要求的所以说最好要问清楚领导我也有过这种疑问但是你要认认真真问自己的领导曾经我问我朋友…结果他教的没错领导不是这样要求的所以说最好要问清楚领导

思考点拨 做文员的基本要求有: 1、首先要有一个很好文字功底,无论是写“实心”的东西还 是写“空心”的东西。另外还需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可能有的时候,他不一定能很好的 表达出来他要说的意思,但是你要能设身处地的替他想到)。 2、工作效率要高,记忆力 要超强,因为要处理很多琐碎的事情和突发事件,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很小、时间周期很长 的事情需要做,如果不慎忘记,后果不堪设想。 3、如果是领导的跟班秘书,还要照顾好 领导的饮食起居,替他想到、照顾到,做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4、文员的工作是比较繁 杂的,有的小公司文员根本就是杂工,平时扫扫地,擦擦桌子,而且有人来的时候要倒倒水,最重要的是文员要会思与想,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 5、对于文员的计算 机水平一般只要达到会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就可以了。做文员的基本要求有: 1、首 先要有一个很好文字功底,无论是写“实心”的东西还是写“空心”的东西。另外还需善 于领会领导的意图(可能有的时候,他不一定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他要说的意思,但是你要 能设身处地的替他想到)。 2、工作效率要高,记忆力要超强,因为要处理很多琐碎的事 情和突发事件,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很小、时间周期很长的事情需要做,如果不慎忘记,后 果不堪设想。 3、如果是领导的跟班秘书,还要照顾好领导的饮食起居,替他想到、照顾到,做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4、文员的工作是比较繁杂的,有的小公司文员根本就是杂工,平时扫扫地,擦擦桌子,而且有人来的时候要倒倒水,最重要的是文员要会思与想, 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 5、对于文员的计算机水平一般只要达到会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就可以了。 做文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做文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不同公司对文职人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真要说要求的话,我大概描述一下吧:1:学历方面一般最低要求是高中或者中专毕业,低学历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在工作...不 同公司对文职人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真要说要求的话,我大概描述一下吧:1:学 历方面一般最低要求是高中或者中专毕业,低学历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在工作... 做文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做文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 我想要做一个好的文员,首先你必须掌握一些文员的基本功,如必须熟练掌握电脑的 文档和表格的录入,常用电脑软件操作等,最好是面广,但不一定要求各项都很精通.... 我想要做一个好的文员,首先你必须掌握一些文员的基本功,如必须熟练掌握电脑的文档 和表格的录入,常用电脑软件操作等,最好是面广,但不一定要求各项都很精通.... 当一名文员,最基本的要求有哪些? ...当一名文员,最基本的要求有哪些? ... 行政文员工作涉及面较广,事务较繁琐,对完成工作的质量效率也有一定的要求。那么,行政文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有哪些呢?他应能独立操作计算机,熟练...行政文员工作涉及面较广,事务较繁琐,对完成工作的质量效率也有一定的要求。

等保二级管理要求

1.1 管理要求 1.1.1 安全管理制度 1.1.1.1 管理制度(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 b) 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管理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c) 应对安全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重要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 1.1.1.2 制定和发布(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b) 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论证和审定; c) 应将安全管理制度以某种式发布到相关人员手中。 1.1.1.3 评审和修订(G2) 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1.1.2 安全管理机构 1.1. 2.1 岗位设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b) 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 1.1. 2.2 人员配备(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 b) 安全管理员不能兼任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 1.1. 2.3 授权和审批(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接入和重要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进行审批; b) 应针对关键活动建立审批流程,并由批准人签字确认。 1.1. 2.4 沟通和合作(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部的合作与沟通; b) 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 1.1. 2.5 审核和检查(G2) 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 1.1.3 人员安全管理 1.1.3.1 人员录用(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 b) 应规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背景和专业资格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 c) 应与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签署保密协议。 1.1.3.2 人员离岗(G2) 本项要求包括:

(完整word版)安全等保第三级基本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Baseline for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报批稿)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1 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c)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 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 d)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c)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3)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 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字体:大中小】【打印】 一、内部控制概念 二、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现状 三、内控的内容 四、内控建设方法 第一节内控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还应确保识别可能阻碍实现这些目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2009年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时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益合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一)控制 什么是内控思想?过去强调的是牵制,比如,会计不能兼任出纳。过去强调的是会计控制。 现在,不是会计控制,而是风险为导向的控制,强调的是企业的管理层角度的管理控制,而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管理 1.企业方面 作为股东投资者,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而作为投资者,要求投资获得收益,终极目的就是获得利润。因此在加强企业管理和运作中,会在方方面面有内控的思想的覆盖和渗透。 内部控制不是牵制,不是会计内控。 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内控的理想状态是无需内控就可以遵守规章制度。 内控是一种管理,是对风险的管理。 风险无处不再,国际风险,国家风险,政府风险,企业风险,家庭个人风险,无处不在。 对于企业而言,风险可能来自业务经营、合规、运营或财务方面,内部控制应当为企业的有效运营提供辅助条件,使企业有能力对最爱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作出反应。 2.事业方面 在事业单位,机关财务部门作为内控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三)流程 内控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上到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下到各级员工,都需要参与进来。 通过内控要实现的目标 1.企业的经营要合法合规 2.企业资产要安全完整 3.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要真实可靠完整 4.通过内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 从管理要效益。 从产品要效益,从营销要效益,从管理要效益(从政府要效益) 5.促成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四)合理保证 内部控制是一种合理保证,但它也存在局限性,因此不是一种绝对保证 1.在一个企业的不同岗位之间要有内部控制措施,

等保2.0二级要求知识分享

等保2.0二级要求

7第二级安全要求 7.1安全通用要求 7.1.1安全物理环境 7.1.1.1物理位置选择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地下室,否则应加强防水和防潮措施。 7.1.1.2物理访问控制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或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人的人员。 7.1.1.3防盗窃和防破坏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擦除的标识; b)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藏安全处。 7.1.1.4防雷击 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 7.1.1.5防火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7.1.1.6防水和防潮 本项要求包括: a)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b)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7.1.1.7防静电 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地面并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7.1.1.8温湿度控制 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7.1.1.9电力供应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7.1.1.10电磁防护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7.1.2安全通信网络 7.1.2.1网络架构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

2018上海化学等级考教学基本要求解读-单元1_原子结构

单元1 原子结构1. 内容水平 2. 具体要求 【1.1.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说出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1.2】原子结构模型 ◇列举古代哲学家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 战国时期的惠施提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观点;战国时期墨子提出了“端”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了古典原子论。 ◇列举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在探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 道尔顿(近代原子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1.1.3】同位素 ◇复述同位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比较属于同位素的不同原子 如:氢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 1H、2 1 H、3 1 H,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12C、13C、14C等。 【1.1.4】质子数 ◇说出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1.1.5】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说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平均值。Mr=M1×a%+ M2×b%+… 【1.2.1】电子云 * 复述电子云的概念

为直观起见,把电子在原子核外某处出现的机会多少的状况用不同密集程度的小点 来表示,就好像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了云雾,故称电子云。 * 说出s、p 电子云的形状 S 亚层的电子云呈球形,p 亚层的电子云呈纺锤形。 【1.2.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 从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和电子自旋四个方面来解释核外电子运 动状态 电子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以及运动的空间范围离核远近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电子层。 电子层的序数用n 表示,通常n 越大,电子能量越高。 电子亚层:同一电子层又可分为不同亚层。电子亚层依次分别用s、p、d、f 等符号来 表示。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电子层中处于不同亚层的电子能量按s、p、d、f 的顺序 递增。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由所处的电子层和电子亚层共同决定。 电子云的伸展方向:电子云不仅有确定的形状,而且有一定的伸展方向。S 电子云是球 形对称的,在空间各个方向上伸展的程度相同;p 电子云的空间运动状态有三种互相垂 直的伸展方向。d 电子云可有五种伸展方向。f 电子云有七种伸展方向。 电子自旋: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不停运动的同时,还做自旋运动。电子有两种不同方向 的自旋状态,通常我们用向上箭头“↑”和向下箭头“↓”来表示这两种不同的自旋状 态。 【1.3.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归纳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表示电子层序数);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三级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1 三级基本要求 (3) 1.1 技术要求 (3) 1.1.1 物理安全 (3)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3)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3)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3) 1.1.1.4 防雷击(G3) (3) 1.1.1.5 防火(G3) (3) 1.1.1.6 防水和防潮(G3) (4) 1.1.1.7 防静电(G3) (4) 1.1.1.8 温湿度控制(G3) (4) 1.1.1.9 电力供应(A3) (4) 1.1.1.10 电磁防护(S3) (4) 1.1.2 网络安全 (4) 1.1.2.1 结构安全(G3) (4) 1.1.2.2 访问控制(G3) (4) 1.1.2.3 安全审计(G3) (5) 1.1.2.4 边界完整性检查(S3) (5) 1.1.2.5 入侵防范(G3) (5) 1.1.2.6 恶意代码防范(G3) (5) 1.1.2.7 网络设备防护(G3) (5) 1.1.3 主机安全 (6) 1.1.3.1 身份鉴别(S3) (6) 1.1.3.2 访问控制(S3) (6) 1.1.3.3 安全审计(G3) (6) 1.1.3.4 剩余信息保护(S3) (7) 1.1.3.5 入侵防范(G3) (7) 1.1.3.6 恶意代码防范(G3) (7) 1.1.3.7 资源控制(A3) (7) 1.1.4 应用安全 (7) 1.1.4.1 身份鉴别(S3) (7) 1.1.4.2 访问控制(S3) (8) 1.1.4.3 安全审计(G3) (8) 1.1.4.4 剩余信息保护(S3) (8) 1.1.4.5 通信完整性(S3) (8) 1.1.4.6 通信保密性(S3) (8) 1.1.4.7 抗抵赖(G3) (8) 1.1.4.8 软件容错(A3) (8) 1.1.4.9 资源控制(A3) (8) 1.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9) 1.1.5.1 数据完整性(S3) (9) 1.1.5.2 数据保密性(S3) (9)

格律诗创作基本要求解读

近体诗(格律诗)创作基本要求 一、概述: 近体诗是在初唐定型的一种在字数、句数、声调、对仗、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的传统诗体。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二、近体诗的分类 (一)绝句:①每首四句,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为二十字;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为二十八字。②限押平声韵,五绝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绝以首句入韵为常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对。 (二)律诗:①每首八句,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为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为五十六字。②限押平声韵,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在同一首七律中不能重用同一韵字。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常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对。④中间两联(即3、4句和5、6句)必须对仗。 三、近体诗的押韵 (一)什么叫“韵”?所谓韵,就是指音韵相同的读音。用汉字来表达,就是韵母相同的字。一个汉字,用拼音来表示,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合成。凡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如方、昌、皇、郎的韵腹(a)、韵尾(ng)相同,即为同韵。没有韵尾的字,韵腹相同亦为同韵。介音不论,如“方”和“乡”是同韵。“韵”可分为平声韵(旧四声中的平声字,新四声中的阴平、阳平字)和仄声韵(旧四声中的上、去、入声字,新四声中的上、去声字)。 (二)什么叫押韵?押韵就是诗词的某句句末,用同一韵部的字来收尾。因其位置在句末,而叫“韵脚”。首句入韵的绝句,其同韵字在1、2、4句的末位;首句不入韵的律诗,其同韵字在2、4、6、8句的末位。押韵是传统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不押韵不为诗。押韵是为了声音的协调、和谐,使诗词具有韵味,富于音乐美。 (三)韵的分类和选择。韵分为旧韵和新韵两种: 1.旧韵。比较流行的为“平水韵”。平水韵系南宋人刘渊1252年根据前人韵书修订而成,共107韵。2.新韵,又叫今韵。即按今天推行的普通话读音为标准,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按照“同身(韵腹、韵尾)同韵”的原则划分韵部来押韵。今天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作平声押韵,上声、去声作仄声押韵。旧声韵中的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分别派人今四声中。因此,对入声字应按《新华字典》对其声调的标号,判明其阴、阳、上、去,予以使用。《中华诗词》2004年第6期发布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分为一麻、二波、三皆、四开、五微、六豪、七尤、八寒、九文、十唐、十一庚、十二齐、十三支、十四姑韵(见附录)。用新声新韵写诗的作者,应以此为依据。 声韵改革,势在必行。应积极贯彻“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方针,大力倡导新声新韵,同时力求懂得、掌握旧声旧韵。用何种声韵创作,要尊重作者的自由,但新声韵和旧声韵在一首诗中不得混用。 (四)押韵的要求: 1.位置固定。首句入韵的绝句,1、2、4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绝句,2、4句末字押韵;首句入韵的律诗,1、2、4、6、8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律诗,2、4、6、8句末字押韵。 2.限押平声。旧韵按其30个平声韵部字押韵,新韵按同韵部的阴平、阳平字押韵。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改变韵部,亦不能换押仄韵; 4.句脚分明。除首句入韵外的奇句(1、3、5、7)字不能押韵,就是不能使用平声字,而要用仄声。 5.不许重韵。韵脚字无论多少,不能重复使用同一个字; 6.避免多用同音字。一首诗中,如难以避免同音字做韵脚时,可隔两句以上使用。如同音的“香”、“乡”字,可在2、6或句末字上用。 四、近体诗的平仄 (一)什么叫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中的一个术语,是近体诗的基本要素之一。平就是发音平直、或升而不降的音,即旧四声中的上平声、下平声(合称平声),今四声中的阴平、阳平;仄就是不平的意

(完整版)等保2.0二级通用测评要求

1安全物理环境 1.1物理位置选择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地下室,否则应加强防水和防潮措施。 1.2物理访问控制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或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3防盗窃和防破坏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识; b)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安全处。 1.4防雷击 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 1.5防火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b)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1.6防水和防潮 本项要求包括: a)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b)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7防静电 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地面并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1.8温湿度控制 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園之内。 1.9电力供应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1.10电磁防护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2安全通信网络 2.1网络架构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b)应避免将重要络区域部署在边界处,重要网络区域与其他网络区域之间应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2.2通信传输 应采用校验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2.3可信验证

机房等保三级技术要求(加分类)

技术测评要求 (S3A3G3)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 类别序号 物理 1. 位置 的选 2. 择 3. 物理 4.物理访问 安全控制 5. 6. 7. 防盗 窃和8. 防破 坏 9. 测评内容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 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G2)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 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G3)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 录进入的人员。( G2)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 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G2)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 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 安装等过渡区域。( G3)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 记录进入的人员。( G3)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G2)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 不易除去的标记。( G2)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 管道中。( G2) 符合情况 测评方法结果记录 Y N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办公场地, 机房场地设计/ 验收文档。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值守人 员,机房,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值守记录,进入机房的登记记 录,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审批记 录。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 资产管理员,机房设施,设备管 理制度文档,通信线路布线文 档,报警设施的安装测试/ 验收报

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 类别 防雷 击 防火 防水 和防 潮 序号测评内容 10.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 G2) 11.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 G3) 12.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G3) 13.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G2) 14.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G3) 15.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G2)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 16. 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G3)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 17. 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G3)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 18. 其他设备隔离开。( G3)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19. (G2)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 20. 壁渗透。( G2)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 21. 的转移与渗透。( G2) 22.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 符合情况 测评方法结果记录 Y N 告。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 机房设施(避雷装置,交流电源地 线),建筑防雷设计 / 验收文档。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值守人员, 机房设施,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机 房防火设计 / 验收文档,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设计/ 验收文档。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 机房设施(上下水装置,除湿装置), 建筑防水和防潮设计 / 验收文 档。

等保二级管理要求

1.1管理要求 1.1.1安全管理制度 1.1.1.1管理制度(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 b) 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c) 应对安全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重要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 1.1.1.2制定和发布(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b) 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论证和审定; c) 应将安全管理制度以某种方式发布到相关人员手中。 1.1.1.3评审和修订(G2) 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1.1.2安全管理机构 1.1. 2.1岗位设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b) 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 1.1. 2.2人员配备(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 b) 安全管理员不能兼任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 1.1. 2.3授权和审批(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接入和重要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进行审批; b) 应针对关键活动建立审批流程,并由批准人签字确认。 1.1. 2.4沟通和合作(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 b) 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 1.1. 2.5审核和检查(G2) 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 1.1.3人员安全管理 1.1.3.1人员录用(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 b) 应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背景和专业资格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 c) 应与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签署保密协议。 1.1.3.2人员离岗(G2) 本项要求包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