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泛娱乐化

泛娱乐化

泛娱乐化
泛娱乐化

泛娱乐化

晚近以来,“泛娱乐化”成为一个新的审美文化问题。在数量众多的研究论文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批判角度和方法的单一性特点。文章以社会——文化批判学的方式,对“泛娱乐化”问题背后的经济、哲学、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四重背景进行分层剖析,以期能以理性的文化批判的立场取代之前的政治、道德批判的立场。

“泛娱乐化”成为当前探讨的一个新的审美文化问题。

这个问题也可以看作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艺术商

品化”问题讨论的延续,即艺术在进入市场后,不可避免

的一个结果就是娱乐化。

如果把“娱乐化”现象置放在历史更广阔的时空来看,

这并不完全属于一个新出现的审美文化问题。在中国文化

史上,雅和俗的审美趣味之辨是历久弥新而又无处不在的

命题,就文艺的功能而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高雅艺术重

在教化和审美,而通俗艺术则以娱乐性见长,因而,“娱

乐化”其实就是通俗艺术的趣味在与高雅艺术的趣味较量

中占据了优势。但晚近以来,“娱乐化”问题的探讨已经

逸出了原来的文学艺术的领域,向政治、宗教、教育、学术等其它领域蔓延,“娱乐是景观的主宰模式,它的代码渗透到新闻、信息、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塑造政治、伦理和日常生活的一个强大的、充满诱惑力的手段。”[1]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被认为是分析“娱乐化”问题的经典论著,这本书在中国的出版时间是2004年,以2005年为转折点,我国以“娱乐化”“泛娱乐化”为主题的论文数量以每年百余篇的幅度持续上升。

[2]尼尔·波兹曼的论点也被研究者大量广泛的引用。在数量众多的论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泛娱乐化”问题研究的背景过于单一。研究者多站在政治批判或道德批判的立场上,不自觉地把“泛娱乐化”问题研究缩小为“传媒娱乐化”问题研究。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媒领域,多侧重从新闻传播业务的角度去分析“泛娱乐化”问题,研究的方法和角度雷同,论文的措辞充满了情绪化色彩,论文的观点也大体相似,多对“娱乐化”持否定的观点。这种观点与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传媒的批判理论一脉相承,不自觉地流露出精英主义的倾向。但此类观点容易使批判性的理性分析滑向道德性的优劣判断。

我们主张对当前的“泛娱乐化”问题的研究采取文化批判的立场和态度,它不是对当代审美文化问题去下简单

的是与非的价值判断,而是要对当代审美文化中存在的“泛娱乐化”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经济、哲学、社会文化、心理等背景进行逐层分析,不是仅从自身的经验和立场出发对当代文化中的“泛娱乐化”现象进行道德审判和政治斗争,而是依据文化生长发展的特性来对“泛娱乐化”问题做出价值判断,进而探讨建立新型文化形态的可能性。在这里才能显示文化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商品化——泛娱乐化的经济背景

在传统的文化生产——传播模式中,作为话语生产者的知识分子占据着中心的位置,他们是文化的生产者,也是丰富的文化资本的拥有者。在传统知识经济中以生产决定消费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在审美文化中的中心位置。知识分子(生产者)的趣味决定了文化产品的趣味和接受者的趣味。这个群体的审美趣味可谓是“崇高”“雅致”“深刻”等充满人文精神的特征。而在传统社会中,作为文化产品的接受者,平民大众的趣味常常隐而不见。他们被动地接受着知识分子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生产传播的文化产品。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艺术及原本生活在象牙塔中的许多事物(如传媒、教育、宗教产品等)走向市场,变

成可供买卖的商品。在市场中,生产者迎合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商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商品,消费者成为市场中的主体。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了数量和规模上的绝对主导地位,平民大众的通俗娱乐趣味决定了文化市场消费品趣味的走向。这也就是布尔迪厄分析的“有限的文化生产场(以崇高、深刻、神圣为核心的趣味标准)”和“批量化的文化生产场(以通俗、娱乐为核心的趣味标准)”之间为争夺文化资本展开的激烈争夺。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原则的集中体现,也是大众文化中的娱乐趣味向不同领域迅速扩张的结果,是“批量化的文化生产场”战胜“有限的文化生产场”的过程。这重经济的背景很多研究者已经关注到了。虽然在布尔迪厄的眼里,“文化资本”是一个在隐喻上运用的概念,最终指向的还是作为市场支配杠杆的经济资本,但把“泛娱乐化”问题的出现仅仅归结于文化的生产者追逐商业利润的结果,未免单一了些。

二、后现代主义——泛娱乐化的哲学背景

后现代主义哲学所讲的“后现代”(postmodern),并不是指与古代、近代、现代等“时代化”意义上的一个历

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大胆的标新立异、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精神,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灵魂。

哈桑反复强调破坏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核心特征。他将后现代主义界定为“摧毁”(unmaking)运动。他曾经谈到:“这以反律法运动对西方思想具有巨大的摧毁力——米歇尔·福柯称之为后现代知识。我称之为‘摧毁’,尽管其他术语正在标准化,诸如解构、非中心化、消解、扩散、非神秘化、突变等……依据关于摧毁的知识型,要真正思考、感受、行动和阅读,就要拒斥整体的专制。”[3] 在当代,各个领域不同程度的娱乐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外在显现。政治娱乐化、科学娱乐化、教育娱乐化、宗教娱乐化、学术娱乐化等,都是对原有领域话语权威和游戏规则的一种质疑和破坏。这种破坏解构了原有领域存在的规则和深度,打破了原先各自独立的并具有自律意识的各个场之间的界限,在这其中,最先在文化艺术中出现的娱乐化向其它领域蔓延,造成更广范围的娱乐化,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对中心权威的质疑和反叛

罗斯诺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

标志着一种标新立异的学术范式的诞生。更确切地说,一场崭新的全然不同的文化运动正以席卷一切的气势改变着我们对于周围世界的原有经验和解释。……后现代主义

是革命性的;它深入到社会科学之构成要素的核心,并从根本上摧毁了那个核心。后现代主义提倡实质性的重新界定和革新。后现代主义想要在现代范式之外确立自身,不是根据自身的标准来评判现代性,而是从根本上揭示它和解构它。[4]

在由《南方都市报》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超女李宇春名列其中,由此成为众人争议的焦点,有人质疑李宇春和袁隆平、杨利伟同榜而列,有失严肃,认为这个事件是政治娱乐化,是“大众集体的娱乐狂欢”和全民娱乐盛宴。在中国人的意识中,“风云人物”总是和“权威、大人物、大事件、大进程”等这一些位居中心地位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而李宇春只是在一个省级台主办的选秀比赛中出现的“娱乐平民偶像”,是不能进入这样一个巨大意识形态特征且意义深远的事件中的。但“李宇春”事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对传统的中心权威的一次挑战。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思潮,在中国,已经漫过哲学的围墙,渗透到其它各个领域。作为社会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中心、权威、理性、深度、严肃等特性,都成了质疑和反叛的对象,而与其相对的则是边缘、感性、平面、娱乐特征的崛起。后现代主义强调动态的、变化的、无中心的、个性的东西,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挑战和扬弃。

而在当代,诸多领域的娱乐化现象都体现了对中心权威的质疑和反叛。

2·对现代性元叙事、深度的解构

传统文化倡导元叙事和“深度模式”,传统艺术批评经常用的词是作品“有深度”或“有力度”。后现代主义最大的特征就是摧毁现代性元叙事和深度,主张还俗。海德格尔哲学的批判和怀疑精神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动力和基本内容。利奥塔在其《后现代的知识状况》中说:“我所谓的现代,指的是用元话语来使自身合法化的科学”,而“我将后现代定义为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它们依赖元叙事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从前我们多年来营造的艺术审美,无非是庄严、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而现在,娱乐化则体现为对现代性的元叙事的调侃和解构。

如据媒体报道,《红岩》里讴歌的部分革命事迹,正由重庆市红岩联线研发中心开发成游戏程序,小萝卜头、华子良等小说主角将变身成游戏主角,使爱打游戏的青少年一代学习、认识红岩英烈的革命事迹,弘扬红岩精神。单是就《红岩》这部讴歌革命烈士的严肃文学演变成网络游戏,这其中的解构意义就不言而喻。如对红色经典剧作的改编,也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颠覆”特点,如将改编后的电视剧《红色娘子军》宣传成一部“青春偶

像剧”,淡化旧版中吴琼花英姿飒爽的女战士的形象,而将吴琼花与洪常青之间的情感纠葛成为了电视剧的主要内容。这种改编主客观上都在消解着传统价值观念,表现出了反崇高、反严肃,淡化是非观念的思想立场。而这一点也正是“传媒产品泛娱乐化”批判的一个重点。

3·对严肃与娱乐二元界线鸿沟的填平

后现代主义摧毁了各艺术门类之间的传统区别,超越了学术与非学术的传统区分,使得高雅的严肃文学与流行的娱乐通俗文学之间的对立、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对立得以消除,后现代主义使得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话语互相渗透、融合和同化。

杰姆逊对此发表深刻论述:

我曾提到过文化的扩张,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音带、录像带等。在十九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些理论家们用自己的理论来发财,而是说商品化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5]

在中国,文革之前的文化是只有惟一标准的严肃的政治文化,而改革开放之后新时期的“伤痕文学”应该都是沿着“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道路前进的,“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文学,提倡干预社会和现实,带有很强烈的精英色彩和严肃性的特点。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文学艺术家以一种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看待文学以及文化。然而邓丽君、金庸小说、琼瑶小说、港台电视剧等这一类迥异于大陆现实主义传统的严肃文化,是具有纯粹的消遣娱乐功能的新的文化类型。这应该是文化娱乐化在当代的最新开始。

而今“泛娱乐化”成了21世纪以来的一个崭新的审美文化问题,原本与娱乐泾渭分明的领域也逐渐的开始娱乐化,如政治娱乐化,教育娱乐化,学术娱乐化,宗教娱乐化等。湖南卫视的“红色娱乐”形式上,显示出在跨越严肃与娱乐这二元界限鸿沟方面的新突破。不仅有“红色青春偶像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喜摘“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歌唱主旋律的系列主题晚会《八月红歌会》也赢得了广泛赞誉。由佛教圣地少林寺主办中央电视台转播的“少林风——少林功夫印证大会”,与其说是一场神圣庄严的宗教仪式,更不如说是一场集声光电、宗教精神、武术表演、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娱乐视听盛宴。在这些活动中,严肃与娱乐之间的界限

被消融,受众的审美趣味和“快乐原则”很自然地结合到了一起,对于这些娱乐化的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艺术商品,恐怕并不能被简单地痛斥为“低俗”的文化垃圾。

三、社会分层——泛娱乐化的社会文化背景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一种属于文化正统的趣味、消费方式、社会属性、技能和判断的价值形式。”[6]文化资本等级和社会等级之间具有内在结构上的同源性。文化和社会等级、生活形式、审美趣味等日常生活的方面关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文化——社会学批判的理论和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泛娱乐化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分层,并逐一分析和阐述隐藏在“泛娱乐化”背后的文化资本的真实意义。

“分层”stratification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社会学家发现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不同的阶层具有各自不同的社会特点,如经济、政治、文

化、审美趣味、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的差异。社会分层是分析泛娱乐化问题的基础。

长期以来,在阶级阶层研究领域,存在着两大理论流派,一派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另一派是韦伯主义的社会分层研究。这两派学者在阶级阶层的定义和划分标准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立场,其观点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家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来划分阶级,多从经济角度切入。而韦伯理论家则强调身份认同,即从生活形态研究身份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文化决定论的划分原则。其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划分阶级的惟一标准,而韦伯主义则采用多元划分标准——身份(声望、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等)、经济状况和政治权力。其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他们划分出来的阶级在现实生活中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实体,有确定的阶级意识和阶级利益,而韦伯主义者认为,学者所划分出的阶级或阶层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统计上的分类,是学者研究社会问题而采用的一种分类工具(理想类型),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有统一的阶级意识并采取一直的阶级行动的社会实体。近三十年来,两派学者的观点日益趋同。[7]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对而言比较成熟清晰的社会分层相比,中国的国民经济产值和社会分配体制使得我们国家的

社会分层并不十分清晰,甚至出现多层、跃层交叉渗透的情况,但我们为了更好地理解阶层分化与趣味、文化及最终与泛娱乐化之间的关系,我们暂且用下图来表示当前中国阶层的分层情况。

而在中国社会阶层分析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处于社会结构中下层是占据了全国人口80%以上的工人、农民、服务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多数是中等以下,他们掌握的有限的经济、文化资本决定了他们的文化消费趣味:普通百姓对于那些经过专门训练才能接受的古典艺术、严肃艺术和先锋艺术是望尘莫及,兴趣也不大,而对于轻松、通俗易懂、娱乐性强的通俗艺术却很喜爱。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分层带来文化艺术消费的分层,对于占据中国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人民,他们购买艺术品完全是出于自己的需要。由于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局限,花费上千元到国家大剧院看一场世界顶尖水平的音乐会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奢侈的消费,而分文不花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通俗电视剧、《快乐大本营》则是他们娱乐活动的主题。

当下老百姓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观看电视,看电视是普罗大众最经济方便的娱乐休闲方式。而老百姓看电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娱乐消遣,相比较书刊报纸,电视的娱乐功能更为突出。而电视剧和电视综艺节目则是娱乐性最为突出的节目类型。在传媒“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体制中,受众的通俗娱乐趣味得到了电视消费市场的尊重,并引导了电视节目通俗娱乐化的趣味走向,因此,在多种领域的娱乐化过程中,传媒产品的娱乐化程度更深广,而这是由它庞大的受众群决定的。这也就是为何很多研究者把“泛娱乐化”直接缩小为“传媒娱乐化”的原因。

四、逃避抑郁的娱乐乌托邦——社会心理背景

从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在电视节目公开自己的真实病情——抑郁症后,“抑郁”这个词似乎成了当代社会一个使用率和曝光率极为频繁的词汇。抑郁症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大城市的白领们以及高校的知识分子人群在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下迅速成为此病的高发人群。而这些位居社会中层的人群,他们在社会分层中占据了一定的三种资源(管理、经济、文化)资源。与中下层百

姓对通俗娱乐趣味的喜好不同的是,白领和知识分子人群把娱乐当成了逃避生活压力避免抑郁的乌托邦。

娱乐节目产生娱乐效果的机制之一,是通过幻想或想象来产生的。文化研究学者理查·戴尔(Richard Dyer)曾经指出:“对娱乐的两种想当然的描述乃是‘逃避’和‘满足’,这两种描述皆指向了娱乐的核心要旨,即乌托邦主义。娱乐提供的形象是可以逃避进去的‘更好之物’,或者我们深切希望而日常生活无法提供之物,选择的余地、希冀、愿望,这全是乌托邦的原料,带来的感觉是世界会更好,不同于那些可被想象亦可被实现的事物。”[8]换言之,“娱乐行为”是以“乌托邦主义”为旨归的。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可以作为分析的依据。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9]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为达到完美和理想而活动。由于“超

我”的社会良知与“本我”的个人愿望往往相互冲突,因此“自我”时常像钟摆一样在中间摇着。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社会,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道德而不是智慧,因此道德教育成为古代教育的核心和宗旨。“圣人者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荀子·劝学》)荀子所说的“故学者固学为圣人”,其实就是对大家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个主张以“超我”来抑制“自我”的教育过程,即将圣人作为中国人企慕的最高理想人格以及自身奉行的规范准则。崇“圣”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一种十分突出的现象,从古到今,中国知识界对“圣”的敬奉和阐释从未间断。圣人在中国的文化社会中属于一种超越平凡、异乎寻常的存在,圣人如何才能存在?只有克制甚至消灭一个人内心深处种种的原始欲望和冲动,不断按照社会的道德规则来约束自己,按照完美的圣人标准来要求自己,人才能不断向圣人的境界靠拢。因此,以德为先的传统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求每个人时时修行,反省自己,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用“超我”的道德原则来抑制“自我”的快乐原则。

人们生活在以“崇圣”为意识形态策略的社会中,向抽象的精神支配力量表示敬畏和顺服,并将此视为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情。

“社会压力是通过精神的途径施加的。……社会作用的实施方式太过于曲折隐蔽,所采用的心理机制太过复杂,以至于通常的观察者都无法弄清它从何而来。人们完全知道他们受到了作用,但只要尚未领教科学的分析,他们就不知道是谁在起作用。”[10]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娱乐在中国的张狂崛起,到本世纪娱乐化在各个领域的肆意蔓延,在某种意义上,便是在社会中长时期受到“超我”压抑的“本我”,在长期的人格单调和压抑之后,激起的一种反作用力,聚集到一定程度便会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在当代社会,大众文化以它感性、快乐、轻松的形式和内容释放了一直以来压抑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快乐“本我”,从一方面说是比过去的任何文化形式都具有“民主性”和“解放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社会价值观念的畸变。过度追求感官娱乐的满足,缺乏信仰与精神寄托,逃避现实的矛盾,面对生活的压力难以保持平和的心境与健康的心理。只要感性不要理性、只要娱乐不要深刻的单一文化趣味征服了大众,从某种意义上又异化为马尔库赛笔下的另一种

“娱乐至死”的“单面人”,这是我们当前最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构建新的文化形态的根本点。

结语

通过对“泛娱乐化”问题四重背景的分析,我们理解到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只是简单的如很多人分析的那样,只是大众文化追逐商业利润,因而置伦理要求和社会规范于不顾这样的一个简单事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在泛娱乐化现象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原因。而“泛娱乐化”也绝不是如有些人说的完全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内容浅薄、空洞,方式粗鄙搞怪。抛弃进步与落后、高雅与低俗等二元对立的政治、道德批判立场,对泛娱乐化问题做出冷静理性的学理分析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规划2006年度一般项目“审美文化学的定位与理论”(06BZX0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审美文化学导论”(05JA750·11—44030)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张爱凤(1974-),女,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扬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大众传媒与当代审美文化。

参考文献:

[1] [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大学,2002,110·

[2]数据统计来源于中国期刊网·

[3] I·哈桑·作为革新者的批评家[J]·美国研究,1977,(1)·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3·

[4]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3-44·

[5]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47-148·

[6]张意·文化资本[M]·陶东风·文化研究(第5辑) [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55·

[8]宋伟杰译·娱乐与乌托邦[J]·当代电影,1998,(1)·

[9]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8,285·

[10]涂尔干,渠敬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9·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2

从策划角度分析电视栏目制作的泛娱乐化需求——以真人秀节目为例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3) 1 当前电视节目中所呈现的“泛娱乐化”化的现象及危害 (4) 1.1 电视节目中“泛娱乐化”现象 (5) 1.2 “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弊端 (6) 2 迷失在泛娱乐化需求下的真人秀节目生态 (7) 2.1 真人秀节目的现状 (8) 2.2 真人秀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幕后推手 (10) 3真人秀节目策划的导向思维与底线原则 (11) 3.1 真人秀节目制作者的导向思维 (12) 3.2 真人秀节目策划的底线原则 (13) 4真人秀“泛娱乐化”的应对机制与策略 (14) 4.1 机制层面的呼吁 (15) 4.2 策划层面的解决策略 (16)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摘要 伴随时代的进步,我国电视媒体迅猛发展。在内容生产领域,综艺真人秀节目风生水起,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了不可忽视的“泛娱乐化”现象。音乐选秀类、亲子互动类等等类型节目大量涌入观众视野,在缺少内容创新的前提下,制作手法乏善可陈,如出一辙,很多节目更是片面迎合低级口味,“泛娱乐化”成为电视文化的主潮流。任由这样的萎靡之风占据电视媒体的舞台,必然弱化电视主流媒体的职责与担当,给传媒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很大威胁。本文从真人秀节目策划角度出发,对“泛娱乐”现象进行集中探讨,进而思考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希望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能早日回到正轨。 关键词:泛娱乐;真人秀;策划

浅析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成因

浅析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表现和成因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说,“在这里,一切公共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所谓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就是泛指在电视传播过程中,节目定位、主持人形象以及节目类型等要素的选择,都是为围绕受众的感官刺激需求而展开,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娱乐应该给予人健康的感性愉悦的真实目的。就我国现有电视媒体而言,电视娱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综艺娱乐节目中大肆发展,二是逐渐蔓延到其他类型节目中。从文化咨询到访谈节目娱乐化,从文艺节目娱乐化到科技节目娱乐化,甚至发展到最严肃的新闻也开始娱乐化包装。电视娱乐化的高收视率决定了其在节目中的主流地位。中国电视媒体在娱乐节目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被娱乐主宰的狂欢时代。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的表现和问题有: (一)内容庸俗化、文化内涵弱化、格调不髙、低俗媚俗 过度娱乐化的编排者刻意排斥高雅文化,用粗俗露骨的语言以及动作去编排录制节目,其目的明显是为了博得眼球、提高节目收视率。例如与性有关的话题也在电视节目中层出不穷,黄色笑话、具有隐含性的性词语频出。2003年被叫停的湖南娱乐频道的天气播报节目《星气象》,由着艳装的“星姐”躺在沙发上主持,在全国引发了关于“色情报天气”的争论。 (二)感知肤浅化、立意和主旨导向错误 娱乐节目不同于一般严肃性的新闻节目,只需给观众带来感性层次上的浅表性认识与思考即可,因此为了迎合各个层次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它允许一定程度的肤浅化。作为公共媒体,其节目内容的传播应该被视为一种社会行为,其选择传播的内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呈现,而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指引,可以称之为一种对观众认知的影响。因此,高雅的娱乐文化不仅影响媒体自己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走向。中国的电视传媒在娱乐化的节目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种通病,就是娱乐内容传播的肤浅化。娱乐节目的立意和主旨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隐性的问题,从而会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如某些相亲类选秀节目出现“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等拜金言论及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价值观念在荧屏上堂而皇之的宣扬。由此暴露出来的泛娱乐化语境下电视文化生态的困境,还是应当引起媒体对于媒体责任、媒体伦理的警觉和反思。 (三)形式雷同化、节目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 娱乐节目作为一种可供人们消遣的节目,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在日渐增强的压力环境中得到有效的释放。但是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大多都是抄袭他者的仿制品,没有太多的创意,不仅不能使观众缓解自身的压力,反而还带给人压抑的感觉。就当前国内的娱乐节目来说,换汤不换药的节目层出不穷,一旦某种娱乐化节目以高收视率打开市场,紧接着就会有许多相类似的节目群起而效之。有学者总结了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模仿路径:“北欧→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国内某

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现象解读——评《娱乐至死》

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现象解读——评《娱乐至死》 摘要:《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当今生存状态很有意义的书。波兹曼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公众话语正在以一种娱乐化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文章从“媒介即隐喻”、“娱乐时代的到来”、赫胥黎的警告及其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针对当今社会文化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 关键词:娱乐至死;媒介;赫胥黎 《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我们今天的生存状态很有意义的书。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 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甘心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力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 人们关注的1984年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而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1]中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奥威尔过错,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而波兹曼想告诉我们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我们将处在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中。而他在这本书中同样做了详细的说明。 一、媒介即隐喻 1.媒介即信息。文章的开始就引用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作者毫无避讳地与这 位学者联系在一起。麦克卢汉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2]。如果追溯到更早时期,柏拉图提出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并且假定我们会话的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容易表达出来的思想自然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产物,每一种媒介都提供了新的定位,创造出新的语言符号。“媒介即信息”中信息是对事物的明确说明,以一种符号形式表现出来。而现实中的媒介并不具有这种功能,它更像是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指导人们如何看待问题、了解事件的发生和结局。语言即媒介,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 2.媒介即认识论。正如早期部落首领通过口述的民法为控诉人伸张正义;大学中通过口试考核 学生等等,说明了媒介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文化,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文化前进。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每个阶段的媒介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新的媒介的产生必然会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赋予词语新的内涵,打破原有的话语结构。 印刷术统治下的美国,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一时间被放大。纸质阅读的时代 让更多人感受到媒介的无形力量,正如托马斯?潘恩代表了他那个时代高度的文化教育程度,一个胸 衣制造商可以写出如此强有力的文章。媒介的改变必然会带来思想上的转变,这种表现形式是严肃的、是意味深长的。与此同时,这种文化的传播对人们的思想无疑是一种解放,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报纸、书籍的出现犹如新鲜的血液注入人的体内,伴随着各种宣传广告也登上了文化的舞台。 二、娱乐时代的到来 19世纪中期,电报、报纸的结合为“娱乐业时代”奠定了基础。电报的发明在通讯方面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到的质的改变。它将会创造出一种新的话语定义。电报和报纸的结合在一定意义

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泛娱乐化”现象的反思和探索

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泛娱乐化”现象的反思和探索 自媒体使得学生从“旁观者”得以转变成“当事人”,而其“泛娱乐化”的特质必然导致传统舆论管控及引导的话语权面临空前挑战。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呈现出“泛娱乐化”倾向,要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对此进行反思,探索推进思政课堂教学的优化对策。 随着微博、微信等信息媒体的发展,社会步入了自媒体时代。交互性强、成本低廉、传播速度快的自媒体使得学生从“旁观者”得以转变成“当事人”,迅速构建自己的社交空间,及时了解和更新知识,转变价值观念。面对自媒体,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观念、手段、方法等方面均处境被动,往往会逐渐被边缘化,因而很多高职院校都针对学情变化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以推进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就成为后期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的推进,思政课堂呈现出一种倾向——“泛娱乐化”,这种现象反映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尤其严重。 1、课堂主体“泛娱乐化” 自媒体的发展表面上提升了人的主体性,接受和传播什么样的信息由自己决定,但实际上却受到了自媒体信息制造和传播者的制约和影响。随着资本逐利性等价值的影响,当前的自媒体本身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信息接受和传播中优先选择娱乐化的方式和途径。一方面,当前的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群体,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价值观受网络信息导向的可能性远高于90前学生。另一方面,当前自媒体信息中充斥着泛娱乐化等负面信息,如对红色经典、革命先烈的恶搞,使得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不知不觉中对政治开始冷漠,不去关心意识形态领域,不去关心国家和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实施情况,不去关心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一切以娱乐化为中心,扭曲了正常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课堂内容“泛娱乐化” 针对自媒体时代的变化,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很多院校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这种改变,一定程度上确实使得思政课变得生动,由枯燥的政治理论转变为生动的教学内容,理论教学的效果大大加强了。但又由于为追求学生的兴趣点而选取的教学内容,呈现出了知识的碎片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弱化了统编思政课教材的逻辑科学性,甚至在有些院校课堂教学中居然出现了和教材相违背的教学内容,出现了严重的教学事故。这种随意编排的教学内容,重点是为了学生评议分高些,迎合一些学生的低级趣味,失去了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思政课作为社会正能量传播主渠道的意义。

“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

“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 背景 张爱凤* 内容提要晚近以来,“泛娱乐化”成为一个新的审美文化问题。在数量众多的研究论文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批判角度和方法的单一性特点。文章以社会——文化批判学的方式,对“泛娱乐化”问题背后的经济、哲学、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四重背景进行分层剖析,以期能以理性的文化批判的立场取代之前的政治、道德批判的立场。 关键词泛娱乐化文化批判多维背景 “泛娱乐化”成为当前探讨的一个新的审美文化问题。 这个问题也可以看作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艺术商 品化”问题讨论的延续,即艺术在进入市场后,不可避免 的一个结果就是娱乐化。 如果把“娱乐化”现象置放在历史更广阔的时空来看, 这并不完全属于一个新出现的审美文化问题。在中国文化 史上,雅和俗的审美趣味之辨是历久弥新而又无处不在的 命题,就文艺的功能而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高雅艺术重 在教化和审美,而通俗艺术则以娱乐性见长,因而,“娱

乐化”其实就是通俗艺术的趣味在与高雅艺术的趣味较量中占据了优势。但晚近以来,“娱乐化”问题的探讨已经逸出了原来的文学艺术的领域,向政治、宗教、教育、学术等其它领域蔓延,“娱乐是景观的主宰模式,它的代码渗透到新闻、信息、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塑造政治、伦理和日常生活的一个强大的、充满诱惑力的手段。”[1]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被认为是分析“娱乐化”问题的经典论著,这本书在中国的出版时间是2004年,以2005年为转折点,我国以“娱乐化”“泛娱乐化”为主题的论文数量以每年百余篇的幅度持续上升。 [2]尼尔·波兹曼的论点也被研究者大量广泛的引用。在数量众多的论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泛娱乐化”问题研究的背景过于单一。研究者多站在政治批判或道德批判的立场上,不自觉地把“泛娱乐化”问题研究缩小为“传媒娱乐化”问题研究。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媒领域,多侧重从新闻传播业务的角度去分析“泛娱乐化”问题,研究的方法和角度雷同,论文的措辞充满了情绪化色彩,论文的观点也大体相似,多对“娱乐化”持否定的观点。这种观点与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传媒的批判理论一脉相承,不自觉地流露出精英主义的倾向。但此类观点容易使批判性的理性分析滑向道德性的优劣判断。

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化现象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819564.html, 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化现象解读 作者:马丽娟 来源:《今传媒》2013年第05期 摘要:《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当今生存状态很有意义的书。波兹曼用独特的视角 解读了公众话语正在以一种娱乐化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文章从“媒介即隐喻”、“娱乐时代的到来”、赫胥黎的警告及其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针对当今社会文化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 关键词:娱乐至死;媒介;赫胥黎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059-02 《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我们今天的生存状态很有意义的书。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甘心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力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 人们关注的1984年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而奥尔德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1]中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奥威尔过错, 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而波兹曼想告诉我们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我们将处在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中。而他在这本书中同样做了详细的说明。 一、媒介即隐喻 1.媒介即信息。文章的开始就引用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作者毫无避讳地与这位学者联系在一起。麦克卢汉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2]。如果追溯到更早时期,柏拉图提出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并且 假定我们会话的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容易表达出来的思想自然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产物,每一种媒介都提供了新的定位,创造出新的语言符号。“媒介即信息”中信息是对事物的明确说明,以一种符号形式表现出来。而现实中的媒介并不具有这种功能,它更像是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指导人们如何看待问题、了解事件的发生和结局。语言即媒介,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 2.媒介即认识论。正如早期部落首领通过口述的民法为控诉人伸张正义;大学中通过口试考核学生等等,说明了媒介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文化,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文化前进。任何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社会功能之浅论(娱乐文化论文)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社会功能之浅论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多方因素的促成下,“娱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随着“娱乐”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关于“泛娱乐化”的讨论愈加热烈,并且比较集中于大众传媒领域,其中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也是被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将从两个方面一分为二地分析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对于社会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关键词】娱乐泛娱乐化电视节目社会功能 一、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表征 近些年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娱乐性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占据了各个电视台栏目内容的很大比重;二是原本严肃性的电视节目在内容、形式、叙述方式、主持风格等各方面有明显的娱乐化倾向。[1] 前者的典型代表如以“快乐中国”为口号的湖南卫视,索性定位以娱乐为主打,一边十分注重对“快乐大本营”等老牌综艺娱乐节目的投入和推广,一边又不断推出“天天向上”、“给力星期天”等新生娱乐节目,甚至达到了几乎每晚黄金时段都有一档娱乐节目的程度;“超女”“快男”更是掀起了国内电视选秀的狂潮,成为了近几年电视娱乐的重头戏。后者如“百家讲坛”引发的“讲坛热”,文学经典、传统文化或者其它专业领域的内容经由电视节目娱乐化地传达给观众;新闻类节目也在选材、编排和主持风格上愈显娱乐化,如湖南卫视的“播报多看点”,重庆卫视的“天天630”等;另外,诸多的法制类、探秘类节目也以其扣人心弦的故事化叙述显示出明显的娱乐化特征。总之,从前电视节目的新闻、资讯、教育、娱乐等功能分工呈现出越来越模糊的态势,而愈发倾向“泛娱乐化”。

二、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社会功能分析 目前看来,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那么这样的倾向对社会有怎样的作用,对其受众群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下面将从正反两方面对此进行分析:(一)正向社会功能 1、帮助公众疏通情绪 “娱乐”原本就是电视的主要功能之一,只是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电视同其它媒体一样,主要充当着宣传教化的工具,市场化以后,其娱乐的功能才迅速地显现出来。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人对娱乐有着天然的需求,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着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娱乐更是人们在压抑的现实中寻求解脱的一剂良药。[2]近年来虽然网络新媒体迅猛发展,但是从整个社会阶层来看,电视仍然是受众面积最广的媒介。如果人们在度过劳累不堪的一天之后回到家中打开电视看到的仍然是一些冷冰冰的新闻信息或者枯燥的说教,那么,他们压抑的情绪可能得不到有效的排解。相反,电视成为人们情绪释放的出口。比如,高中生承受着高考的重压,他们通过周六晚一个多小时的“快乐大本营”得到不错的调节放松,而这样的中学生绝不在少数。 人都有情感传播与心灵交流的需求,电视传媒很大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尤其是娱乐化倾向的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们极力地揣摩着公众的情感需求、诉说着他们的生活愿望,对人们的情绪起到了表达、疏通的作用。 2、推进“精英文化”普及

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化现象解读_评_娱乐至死_马丽娟

59 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化现象解读 ——评《娱乐至死》 马丽娟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3000) 摘 要:《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当今生存状态很有意义的书。波兹曼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公众话语正在以一种娱乐化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文章从“媒介即隐喻”、“娱乐时代的到来”、赫胥黎的警告及其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针对当今社会文化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 关键词:娱乐至死;媒介;赫胥黎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059-02 收稿日期:2013-03-01 作者简介:马丽娟,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与实务研究。 《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我们今天的生存状态很有 意义的书。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甘心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力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 人们关注的1984年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而奥尔德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1]中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奥威尔过错,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而波兹曼想告诉我们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我们将处在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中。而他在这本书中同样做了详细的说明。 一、媒介即隐喻 1.媒介即信息。文章的开始就引用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作者毫无避讳地与这位学者联系在一起。麦克卢汉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2]。如果追溯到更早时期,柏拉图提出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并且假定我们会话的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容易表达出来的思想自然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是语言的产物,每一种媒介都提供了新的定位,创造出新的语言符号。“媒介即信息”中信息是对事物的明确说明,以一种符号形式表现出来。而现实中的媒介并不具有这种功能,它更像是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指导人们如何看待问题、了解事件的发生和结局。语言即媒介,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 2.媒介即认识论。正如早期部落首领通过口述的民法为控诉人伸张正义;大学中通过口试考核学生等等,说明了媒介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文化,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文化前进。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每个阶段的媒介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新的媒介的产生必然会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赋予词语新的内涵,打破原有的话语结构。 印刷术统治下的美国,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一时间被放大。纸质阅读的时代让更多人感受到媒介的无形力量,正如托马斯·潘恩代表了他那个时代高度的文化教育程度,一个胸衣制造商可以写出如此强有力的文章。媒介的改变必然会带来思想上的转变,这种表现形式是严肃的、是意味深长的。与此同时,这种文化的传播对人们的思想无疑是一种解放,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报纸、书籍的出现犹如新鲜的血液注入人的体内,伴随着各种宣传广告也登上了文化的舞台。 二、娱乐时代的到来 19世纪中期,电报、报纸的结合为“娱乐业时代”奠定了基础。电报的发明在通讯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到的质的改变。它将会创造出一种新的话语定义。电报和报纸的结合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报纸过去的形象,报纸的时效性发挥出来,开始了所谓的“今日新闻”,电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一种更加快捷、更加有效地形式出现。 摄影出现以后一直被作为另一种“语言”使用。它可以形象地表达出文字所描绘的东西。人们开始从接触简单的文字信息转变为这种图文并存的形式,可以更加直观、有效地接触信息。照片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成为电报式新闻的绝好补充,这种传播更加感知、具体。这种全新语境的产生,人们更多地关注娱乐化的东西。 电视的出现推动了娱乐业的发展,它在很多方面充当了指挥中心。我们对媒介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受电视的影响。电视已经成为文化和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着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电视作为指导人们生活的风向标引领人们走向娱乐时代。人们对报纸、广播的痴迷开始衰减,电视成为他们生活

对新闻“泛娱乐化”的几点思考

对新闻“泛娱乐化”的几点思考 姓名:刘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人文系2010级网络新闻班2010050261) 指导老师: 摘要:本论文对大众媒体新闻“泛娱乐化”的趋向进行了剖析,并对新闻的职业道德、栏目的质量、新闻敏感及新闻线索、社会公信力进行了阐述。指出在现代社会,新闻舆论是否能健康、自由地发展,直接关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功能,并强调了新闻记者及媒体工作者责任感的重要性。 关键词:泛娱乐化;职业操守;虚假新闻;公信力 毋庸置疑,我们的新闻正在走向“泛娱乐化【1】”。翻开一些报纸杂志,《网络色狼求色劫财》、《激情相约约来警察》、《漂亮女教师卖身救弟》之类的噱头充斥版面。打开广播电视,几乎在各个时段都能听到看到主持人用轻松调侃的语气播报的娱乐性新闻节目。对于媒介内容“泛娱乐化”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引发了传媒业界的关注。2004年,《南方周末》【2】发表的两篇文章《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和《电视为什么不能庸俗化》,标志着这一讨论已经从专业问题扩大为一个公共性话题。我想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新闻“泛娱乐化”将使媒体丧失职业操守 (一)媒体,新闻内容人性化 在市场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加快、资源紧张的今天,市民需要更多的关怀。让市民暂时忘掉烦恼,并且能获得大量的信息来帮助克服现实中的烦恼,是会受到广大市民欢迎的。因此作为媒体来说,不仅要给受众提供信息,还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娱乐受众。从某种角度说,媒体内容的娱乐化也可以说是媒体人性化、新闻内容人性化的一种体现。 (二)新闻报道走入“娱乐”歧途 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娱乐和轻松,媒体当然也不例外。但这种“泛娱乐”的新闻报道方式是不可取的。过分地强调新闻的娱乐功能,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功能的有效发挥,使新闻报道走入“娱乐”歧途。我认为,作为一个社会人(受众),

《“泛娱乐化”的根源和危害》阅读答案

, 湖南雅礼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引起了高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场“反三俗(低俗、庸俗、媚俗)”的大讨论正在展开。但愿这场讨论能使人们认清“泛娱乐化”的根源和危害,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娱乐”是好是坏,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涵义。在前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劳作之余,通过非生产性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放松和调剂,以达到生理和精神的愉悦状态;在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从事生产性劳动之外的闲暇时间和活动。它不再是劳动的补充和调剂,而是人们生命本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途径,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一种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它是对于理性、正统、庄重感和仪式性的反叛、嘲讽、解构和消融,试图以反叛者的姿态,反对并解构一切正统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前两种意义上的“娱乐”,对于当下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第三种“娱乐”大肆充斥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则绝非幸事。近十多年来充斥文艺领域的“泛娱乐化”,不仅是市场力量的结果,也不仅是肤浅的时尚风潮,而是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根源方面,随着私人生活空间扩展和自由度增加,人们的恋爱婚姻、情感偏好、闲暇娱乐等成为私人生活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们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密切相关,因此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在“市场化”的“消费主义”浪潮之下,人们也更多关注个体的成就,追求个体的快乐;对于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则相应地表现出淡漠和疏离。这是“泛娱乐化”得以形成的“群众基础”,它一旦被市场化的、逐利取向的文艺创作“盯上”,以“三俗”为代表的“泛娱乐化”就很容易滋生蔓延。在思想文化根源方面,则主要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即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 “泛娱乐化”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在西方国家的后现代语境中, 具有独特的效应。但当它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并大规模充斥于其文艺创作领域之后,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在“娱乐至死”的喧哗声中,一些需要严肃思考的重大命题难以开展,理性、人本的工业化城市化文明建构更为艰难,那些真正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具有高尚文化品格、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其生存和传播空间反而受到挤压,这是“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之处。文艺创作是精神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它折射出创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心灵。沸腾而喧闹的娱乐看似繁华欢乐,但承载人们精神的心灵,甚至整个文化生态,都有可能在无度的娱乐中荒芜沙化。泰戈尔说:“当他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怕了他。”尼采也说,感到安全和愉悦的人,脸上会涌现出“精神的微笑”,那是对美好生活所藏匿的无数舒适感到惊讶的标志;相反,用尽气力、寻找一切机会放声大笑,恰恰是焦虑不安的表现。所以,呼唤思想和德性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回归,恢复一种有道德、有价值的社会生活,实在是“反三俗”的应有之义。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现象不属于“泛娱乐化”倾向的一项是() A.一位老报人说:有的厚厚一摞彩印报纸中,竟然没有文化副刊的版面;有的倒是挂着文化副刊的招牌,但里边都是一些扭捏作态的红粉佳丽或畸形变态的恋爱轶闻。 B.《唐山大地震》通过潜移默化的故事延伸,来讲述生命的可贵、人性的光辉。首日票房已超过3620万元,成为中国影史首日票房第一新高。 C.“两会”报道中出现了“追星意识”:赵本山的新衣服值多少钱;姜昆被索要签名的记者围住;黄宏到哪里,欢笑就到哪里…… D.江苏徐州市开展了“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入围者大多是青春靓丽的青年女教师,其中又以小学、幼儿园、舞蹈学校的年轻教师居多,占到了76%。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认识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创作只热衷于追求个体快乐,而淡漠和疏离严肃题材,就很容易堕入“泛娱乐化”。 B.“娱乐至死”盛行,思想和德性被挤压,隐匿着“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 C.后现代语境中的“娱乐”已给我们的公共和私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D.在前现代语境中,“娱乐”是劳动和补充和调剂。15.简要谈谈,为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怎样遏制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

自媒体的发展方向及监管措施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自媒体的发展方向及监管措施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王一童?万新蕊?杨一鑫 摘一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自媒体的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用户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方向与监管了解程度?发现大多数用户比较关注内容本身?而不关注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具有传播价值与影响?不过大多数的用户都认为现阶段自媒体的监管力度不够?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措施?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综合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建议自媒体在发展时提高传播者素质要求?保证其专业性?更新传播方式?降低自媒体的封闭性?形成私密性与公共性相结合的传播空间?同时?建立层层把关制度?加强信息的筛选管控?以此为自媒体发展构建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方向?监管措施 中图分类号:G206一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8-0030-02 一一一二背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媒体自2003年开始发展以来?其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从美国的FaceBook到中国的微信二微博二百度贴吧?其中以微信平台发展得最为火热?甚至有超越传统媒体的趋势?自媒体具有平民个性化?操作门槛低?交互强传播快等明显特点?这些特点令其具有了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能够通过 六度理论 与病毒式的传播?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规模无限地放大?越来越多的人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自媒体上?但是人有千姿百态?就导致了自媒体的良莠不齐?信息可信度低?更是存在法律不规范的严重问题?因为现在国民素质并不统一?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自媒体平台来传播不良信息及进行网络诈骗?我们希望能够总结一下自媒体的发展过程?从中找出关键问题?从而为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想法?为更好的网络管制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阅读参考相关的文献?研究现有的理论成果?主要是在知网二国家科技部网站等检索研究国内外自媒体发展分析的文献作为后续研究基础? 2.问卷调查研究:对在校大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自媒体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及覆盖面? 二二文献调查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人联合提出的 WeMedia(自媒体) 研究报告?里面对 WeMedia(自媒体) 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 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二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 2020年中国传媒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互联网业务(网络加移动增值)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1.7%?与2011年的41.8%相比变化甚微?保持了与传统媒体二分天下之势?而报纸的市场份额从12.37%下降为9.8%?传统媒体行业受到冲击?因此?在这自媒体井喷时代?传统媒体行业该如何发展?自媒体行业这股潮水又将涌向何方?是我们应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同时?作为一种个体提供信息生产二积累二共享二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博客二微博二SNS社区二个人主页为代表的自媒体在用户量和传播效果上占据了强大优势?从单纯的网络社交工具和消息发布平台逐渐发展成为舆论监督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公众利用其参与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甚至左右热点公共事件走向?让人不禁感叹自媒体舆论监督时代已经到来?而自媒体舆论存在很大的问题:自媒体舆论监督的散点化特征?自媒体为公众搭建了监督社会的 零中介 舆论空间?每个个体都可以作为信息发布者在自媒体上发表言论二监督社会?成为自媒体的 新闻发言人 ?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非理性特征?自媒体对于公众?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意见表达空间?由于网络匿名性和传播主体来源广泛性的特点?自媒体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监督更为真实和全面?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不同群体的价值观?但同时?这些特点又给自媒体舆论监督带来了自由化的负面影响?由于可控性差和信息发布的随意性?一些自媒体传播主体出现意见表达过激或失控?利用舆论监督之名散布谣言二披露隐私?进行偏激和非理性的谩骂以及人身攻击?以至于触及法律底线?使自媒体舆论监督呈现出一些非理性特征? 此外?自媒体中商业化和娱乐化元素过多也对自媒体舆论监督职能起到了消极的作用?专业媒体通常会根据运营和迎合大众审美情趣的需要?把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的输出限制在可控范围内?而自媒体信息的传播是完全个性化的?信息种类更加多元?受众在这个平台既可以关注公共事件?也可以利用其进行营销活动?亦可以传播娱乐信息?这类信息在自媒体信息中大量存在?无形中稀释了很多本该在自媒体场域里被关注的舆论监督信息(2012?吴雨荣)? 因此应该研究如何对自媒体舆论进行有效监管?打造绿色的互联网环境? 三二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在阅读自媒体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小组成员设计完成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四个部分?其中基本信息6题?自媒体使用目的测评4题?自媒体使用因素测评5题?自媒体监管方法研究4题?共发放纸质问卷200份?电子问卷100份?回收问卷293份?回收率97.67%?其中有效问卷290份?有效回收率99%?调查问卷的调查样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一调查样本信息表 调查样本人数合计性别 男125 女165290年龄 10 19岁50 20 29岁156 30 39岁43 40岁及以上41 290 是否媒体 从业人员 是14 否276290 工作单位性质 学生140 企事业单位员工67 政府工作人员32 其他51 290 03

高考作文 泛娱乐化

专题七:泛娱乐化 追寻意义,走出“泛娱乐化” “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着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那些不顾史实乃至常识的粗制滥造,那些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的胡编乱造,让人反感,却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 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 “在娱乐化的潮流中,人们主张对事物和人物不作评价,尤其是不作道德价值上的判断。并不是认为这很困难,而是认为毫无必要。”“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出现诋毁先烈的唱段,电视里就难免出现奇言怪行的英雄。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正如学者的告诫,如果“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后必然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看看那些起哄让秦桧在岳飞面前“站”起来的,那些围观邱少云“特殊生理结构”的,那些瞎传“村民出卖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些连抗战都可以无所顾忌消费戏谑的……娱乐化一旦过度膨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这样一种泛娱乐化的历史观,近年来开始弥散到一些肩负讲解史实、传承精神的专业人士身上。有文化工作者把历史当消费,热衷于“戏说”、青睐于“颠覆”;有专家学者把浅薄当学术,花大量功夫研究“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有婚外情”“李清照词句证明她是好赌好色之人”;有教育工作者把媚俗当创新,穷尽资料只是为了证明孔子有私生子、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

新闻娱乐化利弊

新闻娱乐化利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大量借鉴、应用,“泛娱乐化”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娱乐元素都无孔不入地进行着渗透。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置身于一个娱乐的消费环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娱乐”这两个字眼紧密联系着。在经济发展导致市场经济大潮出现传媒的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都不同程度呈现出商业化倾向的趋势之下,作为大众传播重要手段之一的新闻,也避免不了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以其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 现今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就是指现在各新闻商家大多都为了吸取消费者眼球,增加报纸销售量而进行的将报道严肃性的政治、法制、经济、科技和社会新闻时,摒弃严肃、与深刻,代之以煽情、搞笑或刺激的方式,将严肃新闻庸俗化、浅薄化甚至低劣化,使之具有猎奇性或感官刺激性的改革。归根结底新闻娱乐化的实质是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经济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其总体特征是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只关注眼前的际遇感受,满足离奇与感官刺激。比如目前收视率很高的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都属于娱乐性很强的电视台。 那么针对这样的现象,到底应该喜还是应该忧呢? 首先,新闻娱乐化的好处有:第一、新闻娱乐化增强了新闻的贴近性,也加强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热情,是新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第二、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人,受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讨论社会价值和公共事务,新闻告知以及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启蒙的作用。它使新闻放下了千篇一律的严肃形态,转而变得轻松活泼、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内涵,受众更加容易接受;第三、有利于改进传统的报道模式,促进新闻业务的变革;第四、是对以往媒体娱乐功能缺陷的一种阶段性补偿,传媒的商业化运作促使媒介真正树立起受众观念,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是时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 其次,新闻娱乐化的弊端有:第一、新闻的娱乐化的媒体让全社会沉溺于一种无名的娱乐之风中,使受众群体只关注眼前的得失际遇;第二、传媒的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将使媒介的权威性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第三、新闻功能的错位,新闻承载过多的娱乐功能;第四、廉价的占用了人们太多的自

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

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 内容摘要;现在的很多综艺类主持人节目在收视率的推动下都出现了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影响是很差的,解决的一个方面是大众审美的回归,也就是让审美娱乐转化。 关键词:综艺类主持人节目泛娱乐化现状审美娱乐 何谓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综艺类主持人节目就是综合娱乐类节目。它涉及内容广泛,凡娱乐艺术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综艺节目是所有节目中娱乐价值最高的节目,它以变化多端的内容,新颖有趣的表现方式,缔造美善相融的境界。娱乐人生,启迪人生。综艺类节目在广义上来说是出了新闻评论类,服务类,社交类等主持人节目之外的一种节目类型。狭义上是电视节目中国一种非常重要的节目形态。接下来谈的综艺类主持人节目是它的泛指概念。 综艺类主持人节目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大众带来娱乐,寓教于乐。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理解成娱乐节目,健康,积极,正常的娱乐是必需的,也是大众在工作之余调剂生活的一种方式。但凡事都有个度,过了这个限度,什么都娱乐,就是泛娱乐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健康,不正常的娱乐,对个

人发展还有社会良好氛围的塑造都是不利的。在近年来,泛娱乐化现象的综艺类节目层出不穷,在收视率的推动下,什么都可以娱乐,很多节目都要求有什么看点,要语出惊人。这一点最为突出的就是选秀类节目和脱口秀节目。我之前的超级女声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选手抱头痛哭等比较刺激性的画面,而脱口秀节目比较著名的则是台湾的康熙来了,很多人不喜欢这档节目是因为它的尺度太大,八卦什么的都说。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尖锐地指出:“在50年代,当电视作为一种新现象问世时,电视关注的是文化品位,追求有文化意义的产品并培养公众的文化趣味;可是到了90年代,电视极尽媚俗之能事来迎合公众,从脱口秀到生活纪实片再到各种赤裸裸的节目,最终不过是满足人们的偷窥癖和暴露癖。这描述的现象就是泛娱乐化现象。大家都知道,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众传播媒介完全沦为政治传播的工具,这时的娱乐节目是被摒弃的。在改革开放后,物质的丰裕和国外文化的传入,我国的娱乐节目才开始慢慢兴起,但那是的节目报道,虽然是娱乐方面的,但还是比较严谨的,实事求是。那在综艺类主持人节目中出现这种现实的原因和背景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是在收视率的推动下,综艺类节目越来越往娱乐化发展。有句话叫,收视率是万恶之源。高收视率意味着丰厚的广告回报,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才能够生存下去。所以,综艺类节目的策划人在节目的各个

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引起了高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场反三俗(低俗、庸俗、媚俗)的大讨论正在展开。但愿这场讨论能使人们认清泛娱乐化的根源和危害,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 娱乐是好是坏,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涵义。在前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劳作之余,通过非生产性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放松和调剂,以达到生理和精神的愉悦状态;在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从事生产性劳动之外的闲暇时间和活动。它不再是劳动的补充和调剂,而是人们生命本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途径,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一种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它是对于理性、正统、庄重感和仪式性的反叛、嘲讽、解构和消融,试图以反叛者的姿态,反对并解构一切正统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前两种意义上的娱乐,对于当下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第三种娱乐大肆充斥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则绝非幸事。 近十多年来充斥文艺领域的泛娱乐化,不仅是市场力量的结果,也不仅是肤浅的时尚风潮,而是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根源方面,随着私人生活空间扩展和自由度增加,人们的恋爱婚姻、情感偏好、闲暇娱乐等成为私人生活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们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密切相关,因此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在市场化的消费主义浪潮之下,人们也更多关注个体的成就,追求个体的快乐;对于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则相应地表现出淡漠和疏离。这是泛娱乐化得以形成的群众基础,它一旦被市场化的、逐利取向的文艺创作盯上,以三俗为代表的泛娱乐化就很容易滋生蔓延。 在思想文化根源方面,则主要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即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在西方国家的后现代语境中,泛娱乐化具有独特的效应。但当它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并大规模充斥于其文艺创作领域之后,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在娱乐至死的喧哗声中,一些需要严肃思考的重大命题难以开展,理性、人本的工业化城市化文明建构更为艰难,那些真正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具有高尚文化品格、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其生存和传播空间反而受到挤压,这是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之处。 文艺创作是精神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它折射出创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心灵。沸腾而喧闹的娱乐看似繁华欢乐,但承载人们精神的心灵,甚至整个文化生态,都有可能在无度的娱乐中荒芜沙化。泰戈尔说:当他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怕了他。尼采也说,感到安全和愉悦的人,脸上会涌现出精神的微笑,那是对美好生活所藏匿的无数舒适感到惊讶的标志;相反,用尽气力、寻找一切机会放声大笑,恰恰是焦虑不安的表现。所以,呼唤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