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第1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1复习笔记

一、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公共建筑的功能、经济及美观问题,是内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要求,是外在因素。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要关注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等。

1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

(1)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

主要是依据建筑或建筑群体的组合,而其他诸如道路、广场、绿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①室外环境空间中的建筑,特别是主要的建筑,常位于明显、主要的部位。

②附属建筑是室外空间组合的一部分,应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如图1-1)。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1 上海体育馆总体布局图

(2)室外环境空间的设计意图

室外环境空间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要注意公共建筑的布局与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与范围,以及建筑群体艺术处理的比例尺度等(如图1-2)。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2 北京天安门广场总体布局图

2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1)开敞的空间场所

开敞的空间场所,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体量、造型和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

①有些公共建筑因为人流比较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这种类型的广场往往根据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如图1-3)。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3 塘沽火车站总体平面布局图

②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2)活动场地

体育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公共建筑类型,需要设置室外活动场地。这些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应靠近主体建筑主要部位的出入口附近。

(3)停车场所

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停车场所,应结合总体环境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

①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如图1- 4)。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4 北京和平宾馆老楼总体布局

②自行车停车场的布置,应考虑使用方便,避免与其他车辆交叉干扰,多选择顺应人流来向、靠近建筑附近的部位。

(4)其他

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多布置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以保持主体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绿地

在建筑室外空间组合中,绿化系统对于美化环境的作用比较突出。

(1)在考虑绿化设计时,应尽量根据原有的条件,结合总体布局的构思创意,选择合适的绿化形式(如图1-5)。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5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总体布局

(2)在绿化环境布局中,应依照公共建筑的不同性质,结合室外空间的构思意境,以各种装饰性的建筑小品,突出室外空间环境构图中的重点,强调主体建筑、丰富空间艺术。

(3)在处理室外环境空间的组合中,应注意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

①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孔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

②在室外环境空间布局中,依据建筑组合、绿化布置、庭园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意图,需要考虑一定的内部道路,其布置系统应使室外诸多空间之间有机地联系(如图1-6)。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6 罗马意大利中央银行总体环境布局

二、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

在设计公共建筑时,空间组合应放在特定的环境之中,考虑单体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考虑与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特点相结合,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是指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与创造环境。

1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

(1)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固有特色,以全局的观念,提炼空间环境有利的因素,充分的为当今的建筑创作服务(如图1-7)。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7 和平宾馆总体环境布局

(2)在室外空间环境中,举凡山、水、石、木以及空廊、墙垣、石礅、小径等小品均可与建筑体形相呼应,形成具有一定意境的室外空间系统,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延伸、相互因借,达到景中有室、室中有景的效果(如图1-8)。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8 广州东方宾馆总体布局图

(3)在室外空间环境局部设计中,一般说应以建筑为主,地段环境为辅,环境布置只起烘托作用。主体建筑是室外环境中的组成部分,常可形成室外环境中的重点(如图1-9)。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9 桂林月牙楼环境位置图

(4)在考虑室外环境空间组合时,应对地段周围的规划、道路及建筑等情况做出周密分析,因地制宜地做好总体布局设计(如图1-10)。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10 天津贵州路中学总体布局

2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

(1)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固有的景观特色,服从创意构思的需要,经过加工改造,使环境的意趣能为总体布局的设计意图服务(如图1-11)。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11 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总体布局

(2)在具体设计时,应对周围环境的基础条件作周密的调查与研究,从整体布局出发,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其不利因素,根据需要改造环境,甚至创造环境,以满足设计创意的需求,使室外空间环境更加臻于完美。

三、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1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两个方面

(1)是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因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如图1-12)。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12 群体建筑空间组合示例

(2)是以公共建筑群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如城市中的市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娱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以及居住区中心等的公共建筑群等,也必然产生室外空间组合的类型。

2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组合技巧

(1)有的公共建筑类型,常因其使用性质或其他特殊要求,划分成若干单独的建筑进行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体系,如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游览建筑等。

(2)在城市及卫星城镇中,出现商业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体育活动中心或展览陈列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等形式的室外空间组合类型。

①商业服务中心,在环境空间的中心地带,常设置休息活动空间,在进行室外环境设计时,应注意街景的轮廓线及欣赏点的造型处理,体现室外空间组合的设计意图(如图1-13)。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13 某城市区中心规划示例

1-电影厅;2-茶室,3-食品商店;4-报刊亭;

5-百货商店;6-书店;7-理发店;8-照相馆;9-饭店

②体育活动中心,其空间与体形以及所需要的环境具有异常的独特性(如图1-14)。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14 伊朗德黑兰体育中心总体布局

(3)建筑所构成的建筑群,在性格及气氛上有特殊性。在设计时,需要密切结合展出的内容、形式以及建筑技术的具体条件,组织室内外的空间与体形。

(4)市政中心多呈现群体建筑空间组合(如图1-15)。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1-15 巴西巴西利亚三权广场市政中心

1-联邦院;2-参议院;3-办公楼;4-政府宫;5-高等法院

3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经验

(1)建筑群的使用性质

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

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辅助手段

运用绿化、雕塑、装饰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1.2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和两大类。

【答案】公共建筑;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通常以、、辅助三种空间组成。

【答案】交通;使用

3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答案】建筑群体;广场道路

二、单项选择题

1在道路交叉口处种植草木时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车视距,在该视野范围内,植物的高度应小于()。

A.2.0m

B.1.8m

C.1.5m

D.1.0m

【答案】D

【解析】根据《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规范》(GB 52647—2011)第3.5.2.3条规定,平面交叉口子转角部位的视距三角形限界内不得布置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标高1.0m且影响驾驶员视线的物体。

2医院建筑外部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其周围空间场所()。

A.规模较大

B.可以紧凑布局

C.需要适当与外界隔离

D.宜处理成喇叭口形

【答案】C

【解析】从卫生防护角度看,医院建筑需要适当与外界隔离。

3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若想要得到亲切、细腻的建筑空间尺度感觉,通常应采用下列哪一种手法?

()

A.增加建筑空间由近及远的层次

B.加强建筑装饰和色彩处理

C.对大空间加以细分

D.增加和人体相关的建筑细部

【答案】D

【解析】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中,若想要得到亲切、细腻的建筑空间尺度感,可增加和人体相关的

建筑细部。

三、简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答: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如下:

(1)开敞的空间场所,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体量、造型和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

①有些公共建筑因为人流比较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这种类型的广场往往根据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②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2)活动场地

体育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公共建筑类型,需要设置室外活动场地。这些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应靠近主体建筑主要部位的出入口附近。

(3)停车场所

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停车场所,应结合总体环境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

①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

②自行车停车场的布置,应考虑使用方便,避免与其他车辆交叉干扰,多选择顺应人流来向、靠近建筑附近的部位。

(4)其他

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多布置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以保持主体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2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答: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应从以下几点考虑整体布局:

(1)建筑群的使用性质

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

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辅助手段

运用绿化、雕塑、装饰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第2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2.1复习笔记

公共建筑功能的核心问题是指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另外,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1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

(1)分类

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可以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如图2-1)。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试题

图2-1 上海南郊中学首层平面图

1-主要使用空间;2-辅助空间;3-交通联系空间

(2)交通联系部分的空间布局

①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一般是指出入口、通道、过厅、门厅、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

②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大小和部位,取决于功能关系和公共建筑空间处理的需要。

③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可以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及枢纽交通等基本形式。

2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

水平交通空间的布局,要直接、通畅,防止曲折多变,具备良好的采光与通风。

(1)水平交通的类型

①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一般不应再设置其他功能要求的内容,以防止人流停滞而造成阻塞的后果。

②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或通廊。

③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与厅堂。一般应满足人们的多重需要。

过道的空间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形式要符合内容的需要,服从建筑整体布局及空间艺术处理的需要(如图2-2)。

相关文档
  • 4单元知识点总结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试题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 制造工艺试题答案总结

  •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 各单元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