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型政府

作者:王少华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3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趋势,而电子政务就是促进服务型政府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的相关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互动

[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99-02

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同时,也推动着政府管理的创新。推动电子化政府建设,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政府管理方式的优化转变,切实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这不仅是政府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政府创新的重要举措。

一、电子政务综述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最初的含义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目前,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对电子政务所下的各种定义很多,但世界银行组织的定义仍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定义。

世界银行组织的定义:政府机构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改革、创新与公众、企业、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不仅是政府事物的电子化,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服务。

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综合我国特殊国情,并且理论概念仍在动态的变化发展中,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全球化和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应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将政务处理与政府服务的各项职能通过网络实现有机集成,并且不断地创新和优化,以达到实现提高政府效率、精简政府机构、降低管理成本、改进服务水平等目标。

(二)电子政务的意义

各国普遍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领域中,电子政务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前,位居第一,可见电子政务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的产生和发展从传统视角看主要有以下三点意义:

1.借助信息平台构建透明、公开、阳光的政府,防止腐败在暗箱中滋生。

2.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政府不再垄断信息,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政府信息,增强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

3.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政府绩效,同时降低了成本。

(三)电子政务的实现路径——信息网络技术引入到政府活动中

电子政务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逐渐将信息网络技术引入到政府活动中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1951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标志着信息技术引入到政府活动中。最早的网络出现在美国五角大楼,用于军事。直到1990年才出现互联网,在此之前,基本都是政府内部传递信息,即G to G(政府—政府)模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后,变为了G to B(政府—企业)、G to C(政府—公民),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引入,政府的触角也逐渐延伸到社会,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公布流程信息、可在网上下载表格、双向互动、网上办事。要做到文件生命周期(起草、修改、传递、使用、归档)全过程的电子化,公众与政府人员从过去的在窗口交流变成了网上交流。

2004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各级政府网站的拥有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93.4%的部委级单位拥有政府网站,72.9%的地方政府(省、地、县)拥有门户网站。地方政府门户总体数量年度增长为47%,其中县级门户数量增长最快,年度增长率达到60%。

2005年,96.1%的部委单位拥有网站,比2004年上升了2.7%;81.3%的地方政府拥有网站,比2004年上升了8.4%。76个国务院部委、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及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共有73个单位拥有部门网站。随着2005年国家信访局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的相继开通,部委网站的拥有率达到96.1%,比2004年增长2.7%。31个省级政府中28个省级政府拥有门户网站,拥有率为90.3%,与2004年保持不变。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无政府门户网站。

二、服务型政府的涵义

服务型政府归根到底就是政府围绕着“公民”进行“服务”。政府是深入了解民情、真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新型政府。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和民主公开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在于“转变”,从以下4个方面:即管理理念、政府职能、组织结构、行政方式可以看出服务型政府与传统政府的不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