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息肉和肿瘤有何区别呢

息肉和肿瘤有何区别呢

息肉和肿瘤有何区别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息肉和肿瘤有何区别呢

导语:由于现代人们的饮食生活不注意卫生造成食物细菌滋生,加上长期的饮食生活不规律造成一些身体疾病,尤其是肠胃,肠胃非常的脆弱长期饮食生活

由于现代人们的饮食生活不注意卫生造成食物细菌滋生,加上长期的饮食生活不规律造成一些身体疾病,尤其是肠胃,肠胃非常的脆弱长期饮食生活不规律就会引起粘膜受损造成肠道疾病,而肠息肉和肠道肿瘤是两种不同的病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性息肉"。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刺激下,局部的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形成的细胞和正常的细胞有很大的区别,有不断的生长的特性,与息肉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息肉是指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息肉临床表现多见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中医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

生活中如何预防结肠息肉:

多吃含有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这些措施包括橙子,草莓,胡萝

乌梅丸加减治疗多发性大肠息肉经验谈

240  环球中医药2017年2月第10卷第2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ebruary 2017,Vol.10,No.2 四临床经验四 基金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4100) 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钟玲玲(硕士研究生)二舒鹏] 作者简介:钟玲玲(1991-),女,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方向:临床肿瘤学三E?mail:zhonglingling96@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3914891.html, 通信作者:舒鹏(1970-),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三研究方向:临床肿瘤学三E?mail:shupengsp@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3914891.html, 乌梅丸加减治疗多发性大肠息肉经验谈 钟玲玲 舒鹏 【摘要】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四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此方酸苦甘辛合法,寒热并用,杂味相投,配伍独特,为仲景治疗蛔厥腹痛及久痢之要方三经后世医家不断探索,其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三笔者认为脾胃素虚,六淫二七情二饮食等致胃肠寒热失调,痰瘀凝着是大肠息肉的病机特点,故临床上常采用虚实兼顾二寒温并用之乌梅丸加减防治多发性大肠息肉,强调已病防变;重视脾胃之健运二气机之疏理;推崇分期论治,合理辨证寒热关系,古方新用,疗效甚佳三 【关键词】 乌梅丸; 大肠息肉; 临证经验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02.034 大肠息肉是起源于肠黏膜的一种赘生物,其生长方式为隆起型,是肠癌的癌前疾病,尤其多发性息肉比单发性息肉癌变风险更大三大肠息肉性质主要有炎性二增生性二腺瘤性等三腺瘤 癌序列是腺瘤性息肉恶变为结直肠腺癌的演化历程三因有潜在癌变可能,有效地减少其发生二避免复发尤为重要三目前,西医治疗大肠息肉最普遍的方式即内镜下治疗[1],治疗后息肉可切而复发;且年老体弱者,并不适于上述治疗 [2] 三中医药对大肠息肉的防治有独特疗效 [3] ,笔者 在临床灵活运用乌梅丸化裁防治多发性大肠息肉,患者反馈颇佳三现将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梳理如下三1 寒热失调,痰瘀凝着为大肠息肉核心病机 中医学对大肠息肉无明确记载,对 息肉”最早的认识,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灵枢四水胀篇“: 肠覃如何?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三”大肠息肉一般在肠镜检查时发现,其临床多无明显症状,部分表现为胃脘嘈杂或反酸,腹胀二腹痛二肠鸣二便秘或腹泻二大便不成形二黏液便或便血等三现代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归为 肠癖” 肠覃” 癥瘕” 泄泻” 便秘”等范畴三 大肠息肉病机复杂,各医家对其病因病机有着不同的见 解三何紫敏[4]通过对岭南地区大肠息肉探讨,认为其发病与患者的饮食二情志有一定的关系三苏雅 [5] 研究发现气虚二 阳虚二痰湿和湿热体质与大肠息肉发病相关,是该病发生的 内在因素,临床上可从补气健脾,散寒除湿论治三王德媛等[6]认为脾胃虚损贯穿大肠息肉发生始终,是其根本病因,强调补脾胃二调气机三魏品康认为痰浊内结是大肠息肉的基本病理因素, 痰毒”侵及致肠毒积聚是其癌变病机,倡导从痰论治,以消痰通腑为治则[7]三 ‘诸病源候论“曰 症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 景岳云 小肠 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 脾气化而上升 故曰化物出焉”三脾胃升清降浊为小肠受盛化物及泌别清浊之基础三脾胃虚弱,水谷运化乏源,脾不健则升清功能失调,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紊乱,故易聚湿生寒,久之化热,损伤肠络变生瘀血,寒热痰瘀交互成毒发为肠息肉三‘济生方“有 过餐五味,强食生冷果菜,久则积结为癥瘕”之记载,素体脾运失健则易生痰湿,久而化热,加之现代人多喜生冷之品,胃肠偏寒,易造成气滞水停二寒凝血瘀;湿热之邪与胃肠之寒相合,日久伤津伤阴,因此肠息肉易复发或癌变[8]三笔者认为脾胃素虚,六淫二七情二饮食等致胃肠寒热失调,痰瘀凝着而变生息肉,病位主要在胃肠,涉及肝脾;日久阴津亏耗,邪毒内结是其癌变的病理转机;治宜虚实兼顾,寒温并调三 2 乌梅丸与大肠息肉的方证相应 乌梅丸在‘伤寒论“原书主治 蛔厥”及 久下利”,由乌梅二附子二桂枝二细辛二川椒二黄连二黄柏二当归二党参等药物组成,此方酸甘苦辛合法,寒热并用,杂味相投,配伍独特,后世 推为厥阴病主方三‘医宗金鉴“谓: 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者也三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三”厥阴病乃太阴脾土阳虚,虚寒内生,阴寒不化与肝风胆木相火之气上冲共同形成的寒热错杂证三笔者强调临床运用乌梅丸需紧绕 阴阳不调二寒热错杂二虚实夹杂”之病机三刘芳[9]研究发现乌梅丸现代运用以寒热错杂证最多见,频率高于其他证候,也可用于脾胃或脾

大肠息肉的病理学分类及随访时间

大肠息肉病理学检查的重要性 大肠息肉标本都会送检病理,它是随访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1)大肠息肉的病理学分类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是Morson的组织学分类,将大肠息肉分为肿瘤性(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 错构瘤性、 炎症性、 增生性四类。 数量则以100个息肉为界限,分为单发/多发大肠息肉和息肉病。大部分人均属于前者。 (2)最常见——腺瘤性息肉 此型最为常见,目前结肠镜发现的大肠息肉,有70%-80%均为腺瘤性息肉,属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

瘤(混合性),均归为癌前病变,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随访。影响腺瘤癌变的因素可以总结为: ①绒毛成分增生程度:腺瘤性息肉演变为大肠癌的过程,可总结为正常大肠黏膜→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混合性)→绒毛状腺瘤→大肠癌。因此,绒毛成分的增生程度越重,癌变率也依次递增。 ②不典型增生程度:目前已经更新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已经归入早癌的范畴,需要积极内镜下干预,勤随访。而上述提及的绒毛成分增多可加重不典型增生程度。 ③腺瘤的增大程度:10mm以内的腺瘤癌变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大于20mm,癌变率激增。 (3)锯齿状腺瘤是一条新来的大白鲨 锯齿状腺瘤(SA),是一种具有增生性息肉锯齿状组织结构特征和腺瘤的细胞学特征的肿瘤性病变。分为传统锯齿状腺瘤(TSA)和无蒂锯齿状腺瘤(SSA),其中无蒂锯齿状腺瘤极易与增生性息肉相混淆。该概念提出时,学术界争鸣不断,目前认为,锯齿状腺瘤癌变风险较高,是一条新进的大白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随访。 关于大肠息肉,“积极随访”四个字是医生经常交待给患者的。那么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各自的随访年限也是各有差异,需要个体化处理。

三年反复腹痛原是结肠息肉在作怪

三年反复腹痛原是结肠息肉在作怪 56岁的梁女士,近3年来被所折磨。经常不定时发作,多为左下腹痉挛性疼痛,弯腰按压腹部或应用普鲁本辛、阿托品后可以缓解,无腹泻、发热、黏液脓血便等,伴有便意,大便每日1~2次。多次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大便常规,行腹部超声、CT及妇科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这半年来,梁女士的腹痛发作更加频繁,被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给予相应治疗后,效果仍不明显。几个月前来上海中佑肛肠医院就诊,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在距其肛门35厘米处可见一约1.5厘米×1.5厘米大小息肉样隆起,活检为腺瘤样息肉,遂在结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术后随访2个月,梁女士已摆脱腹痛的困扰。 一提到肠息肉,估计很多人心里就会七上八下,肠子上怎么会长出息肉这个“怪物”?它是不是癌?或有朝一日会不会转变为癌?怎样将它去除?能不能阻止它的发生呢?下面,朱有才医生就为大家详细解答息肉的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肠息肉 朱有才解答:广义地讲,肠息肉是指高出于肠黏膜的腔内突出物。随着结肠镜等检查技术的普及应用,肠息肉的诊断较前明显增多,但是确切的发病率与患病率难以统计。资料显示,行结肠镜检查,至少有10%~15%的息肉检出率。 二、肠息肉的危害有多大 朱有才解答:肠息肉的危害性取决于息肉的类型及大小。腺瘤样息肉危害最大,其自身长大不仅可导致出血、腹泻、肠梗阻、腹痛等,还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腺瘤性息肉恶变主要与息肉大小、腺管成分和有蒂无蒂相关。一般来讲,直径小于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有1%的癌变率,1~2厘米者癌变率为10%,大于2厘米者癌变率则高达50%。绒毛多、无蒂、广基腺瘤(腺瘤的一种)的癌变率也高。 三、肠息肉有哪些临床症状 朱有才解答: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腹痛、腹泻、便血、肠梗阻等。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并无症状,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癌变。 四、怎样治疗肠息肉 朱有才解答:肠息肉的处理,现在首选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这种手术创伤小、副作用少、恢复快、费用低。由于息肉常常多发、复发,息肉切除术后应定期随访。对于多个、广基腺瘤及中重度异型增生者应更加密切随访。 五、如何预防肠息肉的发生

各种息肉癌变风险有多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3914891.html, 各种息肉癌变风险有多大 作者:王东林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9年第10期 说起息肉,上到鼻腔、声带,下至胆囊、直肠,凡是有黏膜的地方都可能生长。不少人认为,息肉是癌症的“近亲”,查出息肉就紧张害怕。表示,其实,息肉本身是良性的,只有部分可能癌变。 肠息肉腺瘤性,要切除 肠道息肉在临床最为常见,它是局部黏膜增生、增厚形成的隆起样病变,分为增生性、炎症性和腺瘤性息肉三种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占比约30%,有癌变倾向,而增生性和炎症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资料表明,腺瘤的癌变率约为1.5%~1 0%,80%~95%的大肠癌是从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整个癌变过程需要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 腺瘤性息肉癌变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理类型、年龄、息肉的形状和大小等。数据显示,腺瘤性息肉越大,其癌变的可能性越大:直径小于1厘米者癌变率约1%~3%,直径1厘米~2厘米者癌变率约10%,而直径2厘米以上者癌变几率约为50%:息肉直径较大且形态不好如基底较宽、表面糜烂、溃疡和绒毛较多者,要高度怀疑癌变。另外,年龄大于50岁者癌变率明显升高;多发性息肉,如家族性腺瘤性肠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与5号染色体APC基因突变有关,肠道内可见成百上千的息肉,几乎最终都会发生癌变。有这种家族史的患者中青年时就易癌变,建议从12岁就开始进行肠镜检查,直至40岁,宜尽早手术切除。 肠道息肉大多无症状,少数可能会有大便不规律、黏液便和便血等。肠道息肉需要肠镜检查确诊,检查时见到单发、较小、带蒂、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的息肉多为良性,这些息肉可考虑肠镜下切除。如果息肉为多发、广基,特别是直径大于2厘米、黏膜下扁平、表面有出血或溃疡,往往提示恶变,应尽早手术切除。 胃息肉有幽螺,及时治 胃息肉较肠息肉少见,也分为炎性、增生性和腺瘤性三类,90%为增生性息肉,胃腺瘤性息肉较少见,约占10%。 增生性息肉多位于胃窦部及胃体下部,癌变率较低,仅0.3%~0.6%。尽管癌变可能性小,如果直径大于1厘米,最好手术切除。 腺瘤性胃息肉多发于胃窦部,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约占胃息肉的10%,癌变率可达50%,尤其是大于2厘米的情况下。有些家族性肠息肉病也会累及胃部,癌变几率较大。

肠息肉严重不严重

文章导读 近几年来,肠息肉这种病症发病率非常的高,这和人们饮食习惯有着重要的关系,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身体摄入的营养越来越多,另外平时如果不喜欢运动锻炼,这都有可能导致肠息肉的发生。肠息肉对于身体的健康危害是比较大的,这是一种肠黏膜表面逐渐出现的一种隆起性的疾病,也就是说,是肠管内部长了肉疙瘩,如果是恶性的肠息肉,生长发育非常的快,甚至会诱发肠癌的发生,会有一定的癌变的倾向,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这方面应该及时进行检查。 虽说息肉有癌变倾向,但也不是都会变成癌。那么,何种息肉会发生癌变呢? 一、是看息肉的长相: 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二、是看息肉的生长速度: 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三、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 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四、是看息肉的数量: 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五、是看家族遗传史: 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癌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结肠息肉有什么危害,看了以上介绍你对结肠息肉有什么危害有了了解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专家说,多吃蔬菜水果、戒烟、养成定期大便的习惯有助于预防结肠息肉!

大肠息肉真的会便血吗

大肠息肉真的会便血吗 “大肠息肉真的会便血吗?”相信很多人都在关心这个问题,在生活中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折磨,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大肠息肉真的会便血吗?”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看完以下的解释后,会对你们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以下的解释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大肠息肉是大肠黏膜面上隆起的赘生物的统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它临床表现通常为: ⑴大便性质的改变如便血、大便稀烂不成形带有黏液或脓血。 ⑵排便习惯的改变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⑶部分病人有腹痛。

⑷有时可看见带蒂息肉脱出肛门外。 息肉是粘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属于良性肿物。息肉在人体的许多部分均可出现,如鼻息肉、声带息肉、消化道息肉。消化道息肉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息肉。部分大肠息肉在某些因素的长期刺激下有一定的癌变倾向。 (1)腺瘤样息肉又称息肉样腺瘤,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但有一种遗传性家族性腺瘤病,又称“家族性多发性息肉”,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 腺瘤样息肉的主要症状是出血。出血常附在粪便表面,颜色鲜红。长期慢性出血,可导致贫血,但80%以上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2)乳头状腺瘤常单个发生,瘤体较大,最大的长达15厘米。本病症状主要是腹泻,粪便中带有大量粘液或仅有粘液排出。

乳头状腺瘤的癌病率也较高,在20-30%之间。 (3)儿童性息肉发生在2-8岁儿童的大肠息肉叫做儿童性息肉。主要症状是便血,有时排便时可从肛门脱出,排便后可缩回肛门内,反复出血会导致儿童贫血,影响生长发育。 (4)增生性息肉是大肠中最常见的息肉,表现为肠粘膜上的小隆起。多无临床症状。 (5)炎性息肉又称“假息肉”,是由于肠炎炎性刺激而引起炎性反应增生。 (6)黑斑息肉病本病有三大特点,一是有家族遗传性;二是病人有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表现口腔粘膜、口唇周围、面颊及指甲有黑色素斑;三是胃肠道有多发性息

大肠息肉发病率高吗

大肠息肉发病率高吗 大肠息肉是当今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肛肠疾病,该疾病一旦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的话容易恶变,而且恶化率也在逐渐增加,肛肠疾病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发病的时候肚子绞痛,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等等。很多人都想知道大肠息肉发病率高吗?一起看看下文做详细了解吧! 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比较少。 一、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腌制品食物有毒食品等,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二、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三、炎症刺激: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四、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大肠息肉发病率高吗?可见该疾病是当今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在发病初期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是在大便的时候会有便血的现象,当患者发现自己患有肝症状的时候,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因为大肠息肉容易癌变,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