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两位人物,在诸多领域都有着伟大的成就。他们是师徒,在一些方面必然有着相通的见解,但是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和发展其师思想理论的同时,也说过这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由此可见,他们之间还是存在分歧的。而柏拉图的《法律篇》和《共和国》,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也能体现他们法律思想方面的异同。

一、相同点

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以正义论作为各自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都认为法律应同正义相一致,维护法律就死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正义,正义观念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前提,也是他们法律思想所要追求的共同目标。

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法律就是一种社会规章,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尺”,更是一种正义的体现。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城邦是公民的共同体,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实现城邦的独立和自由,这才是城邦中公民个人自由的价值所在。

二、不同点

1、两者对国家起源的看法之比较

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柏拉图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由严格的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国家, 必然使国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 因此,社会等级井然、整个国家的整齐划一就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相反,由社团的自然发展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体现出“自然生成”的特色,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因此,这样的国家更加适应人的本质的发展,多元化文化并存就成为这种国家的特色。与柏拉图的社会的分工导致国家产生的理论不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国家被看成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社会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组成城邦, 过有组织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国家和社会区别开来,认为国家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从而突出了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国家不像柏拉图所言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人治与法治

中早期的柏拉图强调人治,认为哲学王应该是国家的最高统治。因为哲学王是除上帝以外的“更善的模范”,国家和个人只有经过哲学王的治理才能达到

至善。而他同样也认为对于优秀的人,把许多法律强加给他们是不恰当的。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抹去了法律的作用,并宣布了法律的无效。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成为西方专制主义发展的渊源。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优良的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始终坚持法治而反对人治, 因为法治与民主、自由是分不开的,而人治容易尚私,也容易贻误国家大事。他主张实行奴隶主共和国,提倡自由民内部的自由与平等,坚决主张中产阶级主政。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实行法治,就要有良好、健全的法制, 而普遍的服从则是实施法治的关键。

3、对待正义的认识

柏拉图的正义观带有鲜明的阶级烙印。他认为, 不论是一个社会的“正义”, 还是一个国家的“正义”, 都在于等级同属关系的确立, 在于各个阶级社会成员的恪尽职守。而亚里士多德的社会正义思想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的, 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柏拉图把社会秩序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在他的“理想国”中, 将人划分为哲学家、武士及劳动者三部分, 柏拉图认为要实现国家的正义,这三种人必须能够依靠个人内在的精神状态, 自觉地使自己的本性与职责相一致, 做到恪尽职守, 各司其职。同时柏拉图以天赋人性为依据, 从唯心的角度出发, 为他的理想国提出了“哲学王”的思想,他的正义观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

亚里士多德也包括晚年的柏拉图则主张通过法治来实现社会正义。此外, 亚里士多德不像柏拉图那样热衷于理想国家的理念, 作为现实主义者, 他的正义论具有非常现实和明智的内容, 他所关心的是切实可行的最好国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在社会政治领域里, 极富与极贫都不好, 最好的是拥有中等财富, 因而中产阶级是国家稳定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 柏拉图试图首先确立一种理想的国家方案, 然后在现实中贯彻之, 而亚里士多德则是从现实出发, 通过观察概括出国家的本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一个最好的国家应该是避免极端的民主制和极端的寡头制的某种平均形式, 他称之为特殊的政体或立宪政体, 其社会基础就是上面提到的既非极富亦非极穷的中产阶级。

4、政体形式

由于两人对治国之道:“人治”和“法治”的看法不同,所以两人对国家政体形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担任国王是最好的政体形式,并提出了五种政体理论。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种正义的政体和三种变态政体,认为理想政体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中庸政体”。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缓和贫富两极的对立,必须有一个两极之间的平衡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产阶级。他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组成的理想政体——共和政体可以兼顾贫富两者的利益,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混合起来,取两者之所长,因而它就成了由多数人掌权并能照顾全部利益的理想政体。

外界评价说:“激情的柏拉图,柔情的亚里士多德”,也可见他们的思想特点,虽然师徒两人具体思想不一样,但他们对伦理道德与政治制度所表现出的关心,也都体现了两位思想家对国家、人民和生活的关切与热爱。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西方科学之父,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美学,文论专著。在《诗学》中,他对悲剧首次进行了全面论述,在批判地继承古希腊悲剧理论和柏拉图的理论基础上对戏剧理论进行了创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其中,“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而这六个成分中,事件的合理安排是悲剧中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完整的活动具有开端,中间,结尾。一部悲剧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分不仅要排列有序,而且必须具备量度。这一系列或出于必然,或出于或然而继随发生的事件中,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再由顺境转入逆境,这一长度即是比较合适的界限。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作为对一种行动摹仿的情节,它必须摹仿单一的和完整的行动。组成情节的事件必须严密布局,

以至于如果搬动或删除其中的任一成分,整体将会松散和崩溃,也就是悲剧的情节应达到整一。这就是悲剧论的情节整一律。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戏剧中人物哈姆莱特性格的理解,而其情节是整一的、一目了然的。从我国早期将其译作《王子复仇记》,我们就不难看出戏剧讲述了王子哈姆莱特报杀父之仇的故事。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并充分贯彻了亚里士多德的事件要合理安排的理念。然而细细读来,我们会发现在这一大的整体脉络之下,还有一条 与之相平行的隐形的复仇脉络与之相呼应。这一隐形脉络进一步帮助体现了作品所要歌颂的主题。对于情节的取材也是非常重要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这些家族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只有这样的艺术题材才能既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哈姆雷特》写的是一个国家的王子的故事,《麦克白》写的也是争夺皇位,杀了国王这样的大事件。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效用是引起我们的怜悯,从而是心灵得到净化。最完美的悲剧取材于少数家庭的故事。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 。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悲剧人物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们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们犯

浅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摹仿论的异同

浅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摹仿论的异同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很多对于文艺的论述几乎都要论及摹仿,这成为这一时段文艺理论形态的显在话语。以往一般把柏拉图关于摹仿的文艺思想视为西方文艺理论摹仿论的起点,其实,从现有的资料上看,在柏拉图之前,古希腊学者们就已经开始论述摹仿了。最早的“摹仿”观念是与原始巫术相联系的。从原始巫术的“摹仿”观念,到描述与僧侣祭祀活动相联系的音乐和舞蹈的摹仿,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摹仿数”,构成了古希腊早期摹仿观念的发展轨迹。其中的代表学者有克塞若芬尼、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他们的理论反映了早起古希腊对文艺的朴识,但是只是从外部触及了瘟疫的本源,显得十分片面。 柏拉图是古希腊集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文艺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般说来,古希腊人的“艺术蓦仿自然”的看法本来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艺术观,到了柏拉图手里才起了本质的变化,成了他的唯心主义艺术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式”(即共相、一般、普遍)才是真实的,一切具体的个别事物都只不过是“理式”的影子。在他的哲学理式思维里,最高等级的是“理式”;第二等级的是现实世界,他称为影子;第三等级的则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映,他称为影子的影子。李秀斌在《西方文艺理论名著论要》中对柏拉图蓦仿说作了言简意赅的说明:“从探求艺术的本质看,柏拉图认为感性的现实世界是由蓦仿观念世界来的,艺术世界是由摹仿感性的现实世界来的。因此,艺术世界就成为

理念的‘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这就是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对他以前所流行的艺术幕仿现实的传统观点所给予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解释,从而形成了柏拉图的‘幕仿说’。” 亚里斯多德文艺思想的核心是“摹仿说”。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坚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可以说,“蓦仿”是《诗学》的中心概念和出发点,是亚氏文艺理论的基础。亚里十多德的摹仿说则放弃了柏拉图的理式哲学,系统地讨论了模仿在诗歌乃至艺术当中的作用,肯定了模仿的地位,拉近了文学与真理的距离。在《诗学》中,亚里十多德从模仿艺术的本质、对象和方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以此说明文学模仿是人与自然目的相一致的体现。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这一事实,并进一步指出模仿是用以区分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模仿成为区别诗和自然科学论著的特征。他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可以从模仿中得到快感。根据亚里十多德的理论,获取知识是人类的本能,模仿则是人类最初获取知识的途径,对人来说,获取知识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另外,技术处理、色彩或其他因素也能够引发人的快感。亚里十多德拉近了文学与真理的距离,并从具体的模仿对象和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 由此可见,二人的“摹仿说”有着本质的不同,下面,我将就两人理论进行比较。 1、两种“幕仿说”的哲学基础不同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研究的核心间题。“他称这种实在为‘理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1.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重视统治者对智慧的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着对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强调理性的作用,只是通过不同的治理手段而达到理性的目的而已。柏拉图的人治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核心观点便是主张贤人政治,即“哲学王”统治。这种统治的基础是学者所设想的知识精英统治社会的理想。柏拉图的贤人政治,主要依靠哲学家的智慧治理国家。《理想国》反复强调这种贤人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法。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比法律同志具有很大优越性,法律远不能和哲学家的智慧相比。推崇人治,轻视法律是柏拉图早年的思想特征,但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法律的作用能够或根本不要法律,柏拉图在以人治思想为特色的《理想国》中也论述法的问题。 但在柏拉图的晚年时期,它的法律思想开始转变,由于统治国家具有最高才智的人难以找到以及实践中的挫折,他又提出了法治,并认为“法治国”是统治人类的第二等好的选择。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认为,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单靠教育是不行的,因为人的本性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须有法律来制裁或者惩罚人们的不善行为。柏拉图后来论述的法治理论开创了西方法治理论的先河。柏拉图称,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统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制约,甚至可以以言代法,那么不管在这个国度里有多少法律,也谈不上什么“法治”。法治的基础是节制。以法治国不仅要有法可依,还要做到人人自觉守法。普遍的守法观念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 总的来说,他前期重视人治,后期重视法治。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 法治,一种治道,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式的城邦政治体制。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可以超越但却无法绕过的人物。他对法治思想和理念的贡献在于:首先,他是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法治理念的第一人。其次,他还最早提出并阐述了法治的两大要素——良法之治与法律至上。在其经典著作《政治学》里,他给出了关于法治的经典语义解释:“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而良好的法律是法治而前提。这其实也是法治的两个基本属性:法治之法应是良法,法应具有至上的权威性。专制政体的法律是“恶法”,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坚持柏拉图“恶法非法”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的各个环节之中。国家的执政人员要严格实行法律,要加强对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他在《政治学》中对比和权衡了法治和人治的利弊,认为法治优于人治的地方在于:1.法律是经过众人的经验审慎考虑后制定的;2,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有公正性;3.法律具有稳定性;4,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5,人治容易误国家大事6,时代要求实行法治。 亚里士多德主要强调了法与道德的关系。其观点是:法治之法应具有特定的道德价值。首先,法治之法应以理性为基础。其次,法治之法以善为其终极追求。次,法治之法以民主意志为其基本品格。 思考柏拉图构思的是由哲学王实行人治的理想国家;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由中产阶级实行法治的国家。柏拉图追求理想化的精英统治,而亚里士多德虽未完全放弃贵族的统治方式,但他更加诉诸多数人的较温和的民主统治。柏拉图主张哲学王的人治方式,是因为他们为只有哲学王才能懂得怎样治理国家的道理,所以柏拉图实际上强调的是理性(知识)是统治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强调要重视法律,也是因为法律是按照理性来规定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他们两人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理性。重视理性的作用,这是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的一贯主张。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7篇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7篇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一): 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校园,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死亡之谜,学者们有较多的争论。一种说他是被法院处死的。作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也是被人尊敬的。但是,自从亚历山大死后,那些以前与亚里士多德不和的人,便千方百计地想害死他。于是,他们想出了一条当时很流行的罪名,来将亚里士多德处死。于是,亚里士多德被指控犯有亵读和蔑视宗教的言行,因而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难。第二年,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 关于亚里士多德被指不敬神的事,还得从公元前366年说起。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就是一个不敬神的人。在古希腊,神被赋予了最高的权力,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机购都就应被神主管。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校园应由国家管理。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向住在柏拉图的学院,直至柏拉图去世。 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回

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根据古希腊着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构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之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贵为国王,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向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教授哲学。亚里士多德得十分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正是这个“逍遥学派”与他的不敬神理论害死了亚里士多德。 而关于亚里士多德之死的另一种说法,则是淹死的。那是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在他隐居的埃维厄岛上跳入厄里帕海峡自杀身亡。这个把埃维厄岛同希腊大陆分离开来的海峡以水流每日多次改变方向的奇异现象而闻名。据一些学者的想象推断,亚里士多德是因为找不到这一水流奇异现象的解释才投水自杀的,他当时说道:“愿厄里帕的水吞没我吧,因为我无法理解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摹仿论上的异同

摹仿论之文艺本质 一、摹仿论的哲学基础不同“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基础。他认为:“理念不仅有本领创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世界的本源,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故此,艺术双倍地脱离真实,只能算“影子的影子”。在《理想国》卷十中,柏拉图以三种床为例阐述自己得观点:木匠所造之床依存于床之为床的“理念”,而画中床则摹仿了木匠所造之床。 和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唯心哲学体系相反,亚里士多德肯定具体存在的事物是“第一实体”。例如柏拉图所言的“木匠所造之床”,从而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他进一步确定,艺术比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还要真实,“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换言之,艺术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文学的含义不同首先是摹仿的外延不同,柏拉图的“摹仿”不包括颂歌,他把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叫做“非模仿艺术”。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摹仿;其次是内含不同,虽然柏拉图完成了“摹仿论从自然观点到社会观点的转变”,但是他给“摹仿真实的本体论定位低于被摹仿对象的定位”艺术被看作是“属于游戏性质”的虚假。亚里士多德直截了当地指出艺术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 摹仿论之文艺活动 在《伊安》篇中,柏拉图借其师苏格拉底之口告诉伊安:“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是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依柏拉图之见,诗人写诗依靠的是灵感,即诗神的迷狂,“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其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另外,他还认为,,灵感的获得是完整的灵魂“见到尘世间的就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是对理念世界的直接摹仿,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和真理隔了三层”的摹仿。 如果说柏拉图关注创作意图的萌发,从而区别文艺创作与技艺制作,那么亚里士多德就是注重创作构思的完成,指出艺术创作的关键是重要的三种方法。 亚里士多德说:“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形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摹仿者,那么他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对应这三种模仿对象,实际是三种创作方法,用时下的话概括依次便是:“再现”、“表现”、“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悲剧论是在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而且“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能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在此看来,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加真实,从而“悲剧比史诗更受雅典人的青睐,悲剧按照真实性再现行为,其摹仿成分更明显”。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出悲剧的六大因素: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13个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13个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一): 用整个大海来填满这个洞 有一天,亚里士多德正在海边沙滩上走路。他看到有个人正在用勺子从海里舀水,然后把水倒在岸边他挖的一个小洞里。亚里士多德正在为他自我的问题着急呢。他没有在意――一次,两次,他走近了那个人,但那个人那么专注,以至于亚里士多德也好奇了:”他在做什么?”他没法控制自我,而那个人绝对专注。他走到海边,舀满一勺水,带着水过来,把它倒到洞里去,再去海边......最终,亚里士多德说:”等一下,我不想打扰你,但你在做什么?你搞得我莫其妙。” 那个人说:”我要用整个大海来填满这个洞。” 亚里士多德,即使是亚里士多德,也大笑起来。他说:”你真笨!这是不可能的!你简直是疯了。你在浪费你的生命!只要看看海有这么大,你的洞这么小――并且就用一把勺子,你想把大海都勺到这个洞里去?你简直是发疯了!回家休息去吧。” 那个人笑得比亚里士多德还响,他说:”是的,我会走的,因为我的工作做完了。” 亚里士多德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你做的也一样――甚至更傻。看看你的头,它比我的洞还小。再看看自然、存在,它比这海洋还大。再看看你的思考――它们比我的勺子更大吗?”这人走了,大笑着走了。亚里士多德怔住了。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二):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哲学家。可是,他小时候和很多小孩子一样,十分贪玩,对哲学并不感兴趣。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因为医术很好,所以专门在宫廷里给贵族小孩看病。亚里士多德从小在宫廷里长大,经常和宫廷里的贵族小孩一齐玩。 那些贵族小孩每一天都在玩,不学习,什么事情都不做,有时还会相互炫耀自我的玩具、衣服。慢慢,亚里士多德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不知不觉开始模仿起那些贵族小孩来。 亚里士多德的母亲看到他这样,十分担心,经常提醒他,说:“孩子啊,你应当好好用功读书才对啊。”可是,亚里士多德根本就不把母亲的话放在心上。 之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亚里士多德的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悲痛过度,也病倒了。虽然亚里士多德不喜欢读书,但他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母亲生病了,他就一向守在床边照脑她。过了几个月,每亲的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 一天,母亲拉着亚里士多德的小手说:“孩子,我快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你以后要多学习知识,这样才能成为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提起古希腊文明,人们无疑会想起这两位在诸多领域中取得影响后世的成就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在哲学、教育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建树颇丰,诗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师徒,在学术见解上自然会有相通之处,亚 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思想,但他同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足见他与柏拉图还是存在许多分歧的。 首先,关于城邦的思想。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对自由城邦的政治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古希腊时代,城邦制度可称是最先进、最理想的政治建构,在希腊文中,城邦一词为polis,不同于今天英文中的city或country,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形态,是柏与亚政治思想的实践对象,而且他们的政治思想也只适用于城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确立,城邦的衰落也使这一系列政治思想失去了适用价值(当然,从西方近代以来,这种对政治构建的最初观念对今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正义城邦的思想,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和财富生产者三个阶层,正义的城邦是三个城邦发挥各司其职、相互和谐的统一体,前两者是国家的治理者,第三阶层则是财富的创造者,这也引申出专业化的原则,在正义城邦中,人人需各司其职,统治者和军人也需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他们适合于他们的这一地位所要求的条件。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在《理想国》中,便是柏拉图著名的“哲学王”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 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 矫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2)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认识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3) 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4) 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其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观念于柏拉图有明显的不同,他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并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个人于城邦的关系,好比一只手,只有当它与活着的身体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实现它的目的(如拿取物品)一样,个人没有独立的意志,必须成为城邦的一部分,通过城邦发挥个人价值,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个人同样没有独立性,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完全是为城邦的存在而服务的,这一点上二人的观点很相似。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比较 一、相同点: 1、二人都非常注重寻本探源,追求终极。这便是二人政治思想中理想的部分,如柏拉图的“理念论” 他把理念当成宇宙万物的本质,唯一的真实存在,认识事物的基础,并且据此而设计了他的《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都有一善的目的。 2、两人都把教育看成一个重要的问题。 ①柏拉图认为实现城邦团结统一的一项措施是对公民(哲学家和军人)的教育。他相信只有通过正确 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塑造人性,培养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他把教育称为“唯一重大的问题”,认为城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 ②亚里士多德将人性分为三种善德即天赋,习惯和理性,而理性是人们的追求的目的。他指出教育培 养人的理性,进而理性培养习惯,习惯改变天赋。认为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相反,柏拉图基于“潜能不易挖掘”的忧患意识而提出全面教育,以便于充分发掘人的天赋品格和美德,最后走向已经分配好的“工作岗位”。由此可见师生二人对教育实施的方针目的和具体的措施方面有一样的地方,但背后的原因本初目的是不一样的。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优生优育”和“因时而教”的具体教育方法。 3、整体主义 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城邦)视为唯一的目的,个人是为了整体服务的工具。个人没有任何独立的价值和意义,他的价值只能是作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完全被消融于整体之中。柏拉图把城邦的统一强盛作为压倒一切的目标,把献给国家作为公民的最高道德。具体地说,个人不再有自己的一切,不再有自己的财产、妻子、利益、愿望、要求、情感、判断,每个人与其他人都利益一致、情感一致、意见一致,这样,城邦就真正形成了“一个国家”,不用复数表示的国家。也就是完全消灭了个人主义,形成了一个整体。 亚里士多的在个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上也持整体主义立场。他把城邦理解为有机整体,而个人只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公民只有在城邦生活中,在为城邦服务于献身中才能完善自己的本性。城邦是公民生活的总体,其目的是公民的优良生活,所以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包括在城邦生活之中,谈不上私人的领域和范围。他将公民的家庭、婚姻、子女教育、音乐、文学等,都赋予政治意义,那人城邦事务范围。主张由城邦进行统一规划与控制,不承认个人独立与自由的权利。他明确否定“公民可以私有其本身”,认为“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主义框架里,为个人留下了一些余地。他主张,在承认个人利益,“划清了个人所有利益范围”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他强调必须尊重个人权利。 不难看出,在整体主义的基本观点上,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但亚氏的整体主义显然是比较温和的,没有走极端,对个人以及个人利益、权力和价值给予了一定限度的承认。 二、不同点: 1、对于国家起源,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国家)完全是自然进化的 产物。 ①柏拉图认为,起初人们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就需要农民、牧人、各类工匠等,而后随着经 济生活的复杂化,又出现了商人等,他们构成了生产者等级。后来有了战争,需要一个专门从事战争的集团,即“护国者“或军人等级。最后就是统治者等级,主要是精心培养的哲学家来执掌国家的权利,管理国家。至此国家正式形成。所以社会分工是国家的基础。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起初,由男女和主奴这两种关系的结合而组成 了家庭,这是人类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形式。然后,组成了村社,最自然的形式就是部落。最后若干村社又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至此,社会组织就进化到了高级而完备的境界。 所以,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对于国家阶级的构成。柏拉图认为国家分为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等级;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组成城邦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公民才能组成这样的政治团体,也就是说他

苏格拉底的哲学小故事

苏格拉底的哲学小故事 【篇一:苏格拉底的哲学小故事】 为你推荐的名人故事: | | | 苏格拉底是伟大的哲学家,许多哲理来自于生活,生活中的故事是 哲理最好的出处。苏格拉底身上有许多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作文 栏目为您准备了一篇《苏格拉底的故事》,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篇一: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继续说: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 过滤一遍! 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 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正好相反。 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苏格拉底不厌烦地继续说: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 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 困扰罢了。 【篇二: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 其师徒间有几个比较著名的故事 柏拉图的启示(恐为后人假借希腊贤哲之名杜撰)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 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 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 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婚姻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 好看的花 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外遇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 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吗。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管观点上的异同

柏拉图认为,国家产生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个人生活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片面性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而这种分工最终导致了国家的产生。他指出:“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请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做城邦”。在这里,柏拉图看到了“一个人分一点东西给别人,或者从别人那里得来一点东西,每个人都觉得这样有进有出对他自己有好处。这种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尽其能的原则就是柏拉图立国的基础。柏拉图进一步指出,劳动必须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国家必须根据人们的性格、专长安排他们从事一定的工作。他说:“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使每种东西生产得更多又好。;因此,分工合作、各尽其能,专司一事就是国家的正义,这种国家“我认为是真正的国家……可以叫做健康的国家。在柏拉图的后期思想中仍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国家起源于分工。他在《法律篇》中指出,在人类开始时是作为牧人生活于独居的家庭生活状态中,当时并没有使用多种多样的技艺,这种“自然世纪”是在家长权威的统治之下的;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各种新的技艺的发明,农业生产的出现和增长,若干个家庭聚居在一起组成乡村,后来从中出现了政治家,把若干个乡村联合起来组成城邦,这样国家就产生了。可见,在柏拉图的后期思想中仍可看到共同生活,分工合作的国家状态,不过这里更加接近于“自然生成论” 亚里士多德在国家起源问题上坚持“自然生成论”。他指出,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即社会性)。人类在演化史上,虽然经历了家庭、村落到城邦(即国家)的漫长发展过程,但真正体现人类本性的只能是国家。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最初为了繁衍后代就发生了两性的结合,“这就得先成为配偶……配偶出于生理的自然。”困因此,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结合方式是自然的,这种自然的结合使人们发生联系以保证个人的生存和种的延续。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组织也随之产生,社会团体由“两个以上群众所组成”,它有三种形式:家庭、村坊和城邦,而它们的产生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都是自然的,“家庭是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的基本形式”,村坊则是“为了适应更广大的生活需要而由若干家庭联合起来组成的初级形式”f而城邦则是由若干村坊组合而成。随着城邦的产生“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只有到这时,人类的本性才能最充分地表现出来。可见,无论是两性的结合,家庭的出现,还是村坊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然”的精神,而国家则是这种自然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本性的完成。显然,在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观中,特别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人与人的交往与结合,看到了人的合群性的特点,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人类自然性的表现。因此,“自然生成论”就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国家起源论的核心思想。 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理论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不相同的政治风格。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把国家的产生定义为社团的自然发展。由前者所产生的国家必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色,社会的整齐划一,国民生活的单调枯燥必然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相反,由后者所产生的国家必然处处体现出“自然”的特点,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这就更加适应人类本性的发展。多角度发展,多层次需求,多阶层杂容并包就成为这种国家应有的特色。但无论是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生成论”,都突破了过去国家宗教起源说和国家神造说的束缚,没有从社会以外、城邦成员以外寻求国家的成因,而是从社会及其成员的内在活动和发展中寻求国家产生的原因,这显然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一)两者对国家起源的看法之比较在国家起源问题上,与柏拉图的社会的分工导致国家产生的理论不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国家被看成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社会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作者简介:王栋梁,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政法论坛·186组成城邦,过有组织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最初为了繁衍后代、生育子女,就发生了两性结合,这自然的结合使人们发生联系,以求得人类的生存和衍续。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组织也随之发生。社会团体有三种形式:家庭、村坊和城邦(国家)。这三者的产生都是自然的。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说,是从社会及其成员的内在活动和发展中寻求国家的起源,认为城邦是由于人们的需要并且沿着由家庭而村坊而城邦的进程“自然地生长起来的”。随着城邦的产生“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⑤而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的理论也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

亚里士多德简介(精华版)

《亚里士多德简介》 亚里士多德简介(一):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 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简介(二): 亚里士多德简介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表述的观点是,人类生活及社会的每个方面,都是思考与分析的客体;宇宙万物不被神、机会和幻术所控制,而是遵循着必须的规律运行;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我们应当透过实验和逻辑分析,得出自已的结论。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反传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土多德出生在马其顿的斯塔吉拉,17岁时,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年, 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离开。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科学饶有兴趣;而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他又对哲学推理发生了兴趣。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靠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但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理解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构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带给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到达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带给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到达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先设计的目的,即 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简介(三): 亚里士多德简介 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异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异同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有关教育的观点和理论是各自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教育思想一方面是其哲学理论的反映和实践,又和两者的政治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两者各有特色的教育理念也是人类教育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因而分析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论有其重要的意义所在。 本文的分析和比较,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形成教育观的背景和缘由,二是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最后则是两者的教育观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形成各自教育观的原因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个体的角度(也可以说是本质的角度)。在这个角度中,两者在形成各自教育观的认识论基础上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柏拉图看来:学习即回忆,人在出生以前就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也就是人降生)后,已有的知识就被遗忘了,人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为何柏拉图对学习的定义是如此?因为作为最早提出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见解的哲学家,他认为“灵魂在取得人形以前,就早已在肉体以外存在着,并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认识理念世界中的许多东西,以至可以洞察最高理念。”而因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在灵魂与肉体结合成为人时由于“惊恐和骚乱”就失去了对最高理念的认识和记忆,所以才会有“回忆”这种说法。而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论述与柏拉图完全不同,他认为人的灵魂正如一本什么也没有写上的书,或什么也没有写上的白纸,或者是一块白板,它能接受对象的知识,这就说明学习应是使知识从外面经过感觉进入意识的过程,而不是什么“回忆”的过程。两者在认识论基础上的差别直接导致两者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柏拉图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回复到灵魂原有的“善”,使其无愧于身为某一阶层一员的使命;而亚里士多德要求认真的对待灵魂的这块白板,通过教育来培养人,发展他的人格。 由于两者在认识论基础上的差异使他们在教育必要性的分析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柏拉图看来,既然以理念、实在为对象的知识是不朽的灵魂所固有的,凭借可感事物的启示,就可以回忆起灵魂中固有的理性认识,它只是因为受到了蒙蔽或者向着一个黑暗错误的方向观察。“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而教育就是促使灵魂转向的技巧,教育的必要性就在于释去阻碍灵魂转向的重负,使其转向真理。在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必要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五个故事[有关爱情、婚姻、生活、哲学的最完整版本]:1、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美的花,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因为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已,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朵花也没有。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启示:在爱情中,我们总是追求另一半的完美,却忘记了自己的不完美,因此最终空手而归。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是随缘:你所遇见的适合于你的就是最好的。 附小故事一则:一男子欲找世上最完美的女人为妻。穷其一生,遍寻天下,最终仍孑然一身。有人问他是不是因为没有找到世上最完美的女人,他说:“不,你错了,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完美的女人,无论外貌还是心灵,无论才干还是性情都无可挑剔”。“那你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唉,没办法,她要找一个最完美的男人”。所以有人说:爱情就象打麻将,看看差不多能和的时候就和了散了,非要来个天和(青梅竹马)或地和(一见钟情)不可吗?别弄着弄着和不了了。 2、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再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美的花,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拿了一朵看起来尚比较可观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朵,好不容易看见一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婚姻。 启示:在婚姻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围城的感觉,正如当年一个年轻人请教苏格拉底到底该不该结婚时,苏格拉底说道: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很多人都在凑合着过日子,恰似故事中那朵尚还可观的花。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惜缘:你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为什么要珍惜缘分?且看下面的故事: 一女子爱上一男子,只恨无缘相见,乃苦修五百年,方使佛祖将其化为桥上的一个石柱,可以看着那个男子从桥上走过。后女子爱男子更深,又修行一千年,求佛祖再给她一个机会,能在茫茫人海中与男子擦肩而过。佛祖又助她满足了心愿。又过去一千五百年,佛祖问:还想不想见那个男子?女子说:我已爱过,已无遗憾,不用见他了。佛祖闻言,长嘘一口气,似卸下一个重担。女子奇怪,乃问曰:难道你老人家也曾有放不下的烦恼么?佛祖曰:那倒不是,只是这样一来,另一个男子求我的事很快就能实现了。女子不解,求佛祖解释。佛祖曰: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一个男子,为了能够看上你一眼,已经修行了两千年。各位,争取到看一眼的机会尚且需要两千年的时间,那要是能相遇、相识、结为夫妻、一同走过一生,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如此难得的机会,不珍惜能行吗?先哲讲“百世修得同船度,千世修得共枕眠”,然也。 如果你想更深的理解爱情的真谛,可以再深入一步,看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人问佛:为什么结了婚在一起的时候,原来相爱的两个人反倒没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依赖?佛说:那是因为你的心里已经潜移默化中将爱情转变为了亲情。人摸了摸脑袋:亲情?佛继续说:当爱情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亲情的,你会逐渐将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你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和谅解,也只有亲情才是你从诞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别无选择的,所以你后来做的,只能是去适应你的亲情,无论你出生多么高贵,你都要不讲任何条件的接受自己的爱人,并且对爱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比较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比较 学前二班彭佳慧 摘要: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虽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但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等方面有很大分歧。我们并不是要从中选择一个,而是站在中间者的角度,客观的评价二者思想。方便后人对二者思想 进一步的了解。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不仅是哲学家,还是博学的思想家。他曾经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虽为柏拉图(前427——前347)的徒弟,但在教育思想,哲学观等方面与柏拉图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一.教育的目的及教育对象的不同。 对于教育目的,二者都提出要培养有德行的公民,但柏拉图更主张培养哲学家,军人。 对于教育对象,柏拉图将等级划分看的十分重要。他认为只有奴隶主的子女才可以成为军人,而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子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就要成为劳动者。并且在合格的军人中只有金质的奴隶主子弟才能继续接受发展智慧这阶段的教育,以成为哲学家。而亚里士多德并不注重等级的划分。他认为取得主人或治人地位者,并不保证子子孙孙都属社会的上层阶级;而现在降为治于人者或奴隶,也不必感叹后代都屈居他人之下。只要各凭本事,都有力争上游的机会。① 二.教育环境的不同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儿童的教育,要在奴隶主国家最“优质”的男女公民监督之下进

行:三至六岁的儿童都要送到附设在神庙的儿童游戏场,他们的教育也由奴隶主国家特地“委派”的女公民监督。从六岁开始,男女儿童分别进入国家所办的初等学校。 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孩子应该过“家庭”生活,接受父母亲人的照料,而非从小即断离“亲情”。尤其在童年时刻,“爱”的感受,尤重于“理”的运作②。这与柏拉图所设计的教育环境大不相同,他的“存理去情”理论则表明生的子女归国家所有,举国上下都以“理”行事,这也是他为什么提出国家照顾孩子的原因,为的就是方便统一思想。 当然,因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育内容,教育作用的看法上大致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从身体,情感,理智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在儿童时期,教育内容为游戏、讲故事、音乐、唱歌。柏拉图认为在儿童时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教学,而是要发展健全的身心,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他坚持讲给幼儿的故事要经过挑选,剔除不健康的;选择那些能激发幼儿勇敢、正义和高尚品德的故事。在组织游戏时,方式和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的安排,他认为这些不要经常变化,否则会影响其成人时对国家和法律的忠诚。我其实十分同意柏拉图这一想法的提出。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最纯粹的教育,没有外界不健康信息的干扰。但是他这么做也很容易造成教育内容与当时的时代分割开来的局面。导致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不能与当时的时代有机结合。因此,有些教育内容要时常更换。但是正确的思想要一直沿用,并且抵制那些不良的信息。 对于教育作用,他们都十分肯定教育在国家施政中的重要地位。只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