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前总统夫人的葬礼,让我们看到东西方葬礼的天壤之别

美国前总统夫人的葬礼,让我们看到东西方葬礼的天壤之别

美国前总统夫人的葬礼,让我们看到东西方葬礼的天壤之别
美国前总统夫人的葬礼,让我们看到东西方葬礼的天壤之别

美国前总统夫人的葬礼,让我们看到东西方葬礼的天壤之别

华哥说2018年4月21日,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的葬礼在休斯敦圣马丁教堂举行。看过的人也许不禁要惊叹:原来葬礼可以办成这样!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何岸一位美国前总统夫人去世的讣告,美国政要们开心出席葬礼,第一夫人梅兰尼娅·特朗普和奥巴马比邻而坐,相视一笑……

追悼会现场

还不止这些,那些曾经相互攻讦的政敌与对手,这次都“欢聚”在这场葬礼上,一切都让媒体大跌眼界:原来葬礼可以办成这样!

这场葬礼的女主角是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的夫人、第43任总统小布什的母亲芭芭拉·布什。

参与者包括四位美国前总统、现任第一夫人,以及1000多名哀悼者。

“长话短说,别拖延时间,大家已经听够了致辞。还有,最重要的,别哭哭啼啼的。要知道,我和这些人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了。”

然而,事实证明,她想错了。

这个她生前经常祷告的教堂,这次聚集了1000多个为她送别的人。

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的丧礼在休士顿一座圣公会教堂举行

坐在抛光橡木长椅上的是四位美国前总统:丈夫乔治·布什和儿子小布什,贝拉克·奥巴马和比尔·克林顿。

芭芭拉经常这么低估和自嘲自己,她嘲笑自己的年龄、皱纹和体重。

她把自嘲变成一种艺术。

这场她为自己设计的葬礼,也是她一贯风格的体现:

只是一个在高耸的彩色玻璃窗教堂里的朴素仪式。

没有华丽的花言巧语,甚至也没有一丝伤感,就像芭芭拉·布什本人一样。

祈祷和祝福结束后,小布什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布什,后面跟着老布什和芭芭拉的8个孙子,他们慢慢把祖母的棺木推到主通道。全场响起了芭芭拉精心选择的赞美诗:《欢乐,喜悦,我们崇拜你》。

这本是一场极尽哀荣的西式葬礼,却成为了一个充满拥抱和亲吻的老友聚会。

几十年来,为美国作出了战争和和平的决定的高官政要们,从巴拉克·奥巴马到希拉里和克林顿,从前国务卿赖斯到布什助手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和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从梅拉尼娅·特朗普到米歇尔·奥巴马……

尽管他们政见不同,但在芭芭拉·布什的葬礼上都露出了微

笑,一起与唱诗班高歌赞美诗。

尤其是梅拉尼娅·特朗普,镜头下的她看起来很温暖,比起她刚刚操办完毕的法国总统夫妇访美一行,她显然放松很多。

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亚·川普

当教堂里“欢乐、喜悦、我们崇拜你”的歌声结束时,哀悼者从长凳上走出来,送别芭芭拉·布什。

她被安葬在得克萨斯大学校园内的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哀悼者用温情幽默的方式,回忆起并庆祝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中国人的葬礼记忆一场欢乐的西式葬礼,让媒体捕捉到的尽是轻松诙谐的葬礼上的各种小细节:

一篇引发听众阵阵欢乐笑声的悼词;

望着讲坛上致悼词的杰布·布什,老布什和小布什笑得肩抖不止;

小布什转过身回头,给老朋友们一个熟悉的俏皮话;

梅兰尼娅·特朗普与巴拉克·奥巴马的江湖一笑泯恩仇;这是一场充满了亲情回忆、欢乐、幽默和敬意的葬礼。

葬礼居然可以办成这样!

这并不是西式葬礼第一次触动国人。

上次的欢乐记忆还是被誉为“电影大年”的1994年的喜剧片《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海报

葬礼可以成为喜剧片的元素甚至片名,这一点突显了中西方文明的不同之处。

在《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本能》等佳片扎堆的1994年,电影《四个婚礼一个葬礼》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甚至拿下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和原创剧本两项提名。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穿插了几场各有特色的婚礼和葬礼场面。电影落幕,嬉笑之间,观众感受到的是在面对人生危机时,西方人幽默自嘲的处理方式。

从小到大,每个中国人都会参加无数次葬礼、追悼会,直到最后一个属于自己的葬礼。

或举国上下、全民哀悼的国丧;

或大操大办、锣鼓喧天的红白喜事;

还有八宝山殡仪馆里的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除了懵懂儿时对于民间葬礼的恐惧与好奇外,成人后的每一次葬礼无不令人充满了压抑与悲痛的记忆。

民间葬礼仪式

记得有一年,因为单位连续发生多起过劳死事件,笔者当年赴八宝山参加同事追悼会之频繁,让人感到自己快被那低回的哀乐、窒息的氛围抑郁了。

无限循环的哀乐,千篇一律的悼词;格式化一般的生前简历,格式化一般的死后待遇,

这就是中国人享受的体制内中式葬礼的规格与范式。

披麻戴孝、送汤出殡、哭天抢地、喇叭唢呐,

则是残留民间的传统中式葬礼仪典。试想一下,如果换成芭芭拉·布什的葬礼,整个人是不是不但不压抑,反而是被治愈好了呢?

这就是中西之间葬礼仪式折射出对生死理解的不同。中西之间的葬礼差异葬礼是人类对超越死亡的外在仪式,中西方皆有。

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影响,不同的葬礼仪式体现了迥异的中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葬礼披麻戴孝,白色是主色调。

而白色在西方则象征纯洁,是婚礼用色的主色调。

西方葬礼主色调是黑色,其庄重、肃穆契合正式场合严肃心情的需求。

芭芭拉·布什灵柩移出教堂

受儒道教影响,中国的传统葬礼涉及用具主要有寿衣、纸制物品、棺材。

而深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葬礼,用具主要与宗教活动相关:圣水、蜡烛、十字架。

中式的葬礼仪式,会有锣鼓唢呐、耍狮子、唱大戏。

葬礼越风光、花钱越多、哭嚎声越响,被视为子女是否孝顺的标准。

整个中式葬礼仪式,处处体现了儒家思想长幼尊卑的影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上下尊卑等差之爱”构建了中国人的伦理秩序,千年不变。

西方葬礼的典礼仪式则是“亡者弥撒”的仪式。

基督教义下,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转折。

葬礼中的弥撒是对复活与永恒生命的期待与渴望。受全球化影响,传统的中式葬礼越来越多受到西式葬礼的影响,火葬、简化葬礼成为越来越多中式葬礼的选择。

摒弃传统葬礼中封建落后的习俗固然值得肯定,但流于表面、将葬礼办成格式化的做法,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遗失,更是对亲情、友情的漠视。

中国先贤说过,事死如生,传承逝去的亲人的优秀品质,是最深刻最活泼的悼念。

儒教所构建的伦理秩序,在全球化影响的剥蚀之下,中式葬礼不仅丢掉了皮,还失却了魂。悲欣交集,事死如生怎样面对死亡,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答案。

1942年9月,弘一法师用“悲欣交集”四个字给出了他的终极答案。

他并嘱咐:如在助念时,见我流泪,并非留恋世间、挂念亲人,而是悲喜交集所感。

这是他在圆寂前写下的最后四个字。

弘一法师

这里的“悲”字,不是“悲伤”或“悲哀”,而是“慈悲”。

在大众念佛声中,弘一法师安详地往生了。

时年63岁。

是悲伤还是喜悦?是慈悲还是伪饰?生命这趟旅程,你选择怎样的开始、怎样的终曲?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发达国家的中小学课程设置 英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为12门: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在12门必修课之外,学校还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社会性的养成、健康教育、升学与就业指导等。此外,社区活动、劳动体验等活动课程也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日本的课程改革突出设立综合学习时间,国家不规定其具体内容,而由各学校创造性地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例如自然体验、社会参观、制作与生产活动等。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压缩必修课内容和课时,扩大选修学科,鼓励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教育地方分权国家,各州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但各州课程标准都包括4门核心学术科目: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相当

广泛,主要包括英语语言艺术、公民与政府、数学、科学、音乐与艺术、外国语、实践技能等。其综合中学一般分为3科:学术科、职业科、普通科,每门课程在教学时都分解成讲座、课堂实践、工场—实验室实践等3个部分。 国外中小学的创造教育 一、什么是创造教育 这门学科诞生迄今已有61年历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通过探索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学、社会教学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发明、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方法,从而开发人的潜在的创造能力,因此,创造教育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1.创造教育的目标 创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李政道讲:“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尤其是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各国提法不同,但基本目标是相同的。如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日本的“协 调发展的人”。其核心是培养创造能力。 2.创造教育的内容 (1)创造哲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与性质 “科研兴则学校兴”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各学校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也从事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且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并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的“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故我,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学校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存在。现在,只要是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大多几乎是“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的,但是对这些科研的效果加以检览,不难发现,庞大的课题或项目数量与解决学校问题的低劣质量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换句话说,这样的“校兴科研”的行为,并未产生“科研兴校”的效果。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研究课题选择不当,研究方法运用不合理,研究组织流于形式等,但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有待于进一步端正,目的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之所以倡导中小学从事科研,要求教师投身研究活动,正是因为学校当今的发展面临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

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依此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等结合在一起的,始终是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的,科研虽然不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无疑是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为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以后,自身的发展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于学校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师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新气象。 然而,许多学校或教师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这一出发点,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指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这样以来,虽然各学校也忙于申请这样或那样的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学校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的其他行为,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应该说,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值得关注的一种不良倾向。 既然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自身要求,那么,在科研的指向上就应该自始自终围绕学校发展来进行,至少要通过科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美国小学课堂

美国小学课堂真实状况 美国的小学教育有公立小学也有私立小学,和国内一样基本为六年制,美国政府并未制定统一的教育目标,而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所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影响着美国小学教育的方向。这六项任务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强健体格;二、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健全人格;三、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的认识;四、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五、发展儿童符合民主生活的价值观;六、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有上述美国小学教育的六大任务可知:美国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儿童的身体与心里的健康,毕竟拥有健康的身心才有能力学习其他的课程、发展个人的潜能;其次美国教育十分重视民主素养,从小就要教导民主观念,培养具有民主风范的美国公民;第三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和参与实践的能力,接受每个人的不同想法,没有一言堂和标准答案,教育的内容更加活泼多元,教育的成果更加宽广无限。 这是我们参观的一所美国小学,墙面上展示的是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照片。这是学生自己用捡来的瓶盖制作的一幅美国地图,不同颜色的瓶盖代表着不同的州。 美国小学的教学科目主要有英语、社会、数学、科学、艺术及音乐、健康及体育、外国语等。其中以教导学生基本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也就是以英语阅读、写作、文法、拼字以及数学为核心课程,由专人教师担任教学,其他科目则由科任老师担任教学。 美国的小学校规模都不大,平均每班的学生人数在20至30人之间,较大城市可能有的小学校学生人数会超过千人,一般地区的小学校学生人数只有数百人。 美国小学一年分4个学期(春夏秋冬),一学年分3个学期(第一学期9月5日----11月29日;第二学期12月1日----3月7日;第三学期3月9日----6月13日),暑假接近3个月。 美国的小学生在校时间短,一般上午7点半上学,下午2点就放学了。美国小学总课时很少,每个教学日只有6.5个小时,每周只有32个小时,每节课只有30分钟,上下午各有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老师很少或几乎没有布置家庭作业,有时布置一点点作业也只要求几天后才交。 美国的小学教育和中国的小学教育无论是理念上还是方法上都大相径庭,以上文字和图片很难介绍的全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情况,我引用了网上的一些文字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不是太清楚美国小学生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这里只有一个粗略的标准可以参考: 1.幼儿园毕业 能识别数字,能用小石头、小纸片、小木棍等具体的物体,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认识26个英文字母,区别元音和辅音;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了解生物生命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毛毛虫变蝴蝶;从地球仪、拼图上学习地理,了解地球上有很多居民,很多国家,不同的肤色;懂得人要住在房子里,孩子要上学,成年人要上班。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小学教育目标,不过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具有广泛的影响,大致内容为:①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②增进儿童的心理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③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④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⑤发展儿童符合民生生活的价值观;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2.小学课程的管理与设置 美国各州的公立中小学课程是由州宪法和州教育法规定,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实施,要求加强课的统一性的主张开始出现,但基于美国长期以来的地方分权化教育管理传统不可能完全建立全国统一课程,中小学课程的决策仍主要在各州及各个学校。现行美国小学通常都开设如下的基本核心科目: (1)语言艺术。(2)社会。(3)数学。(4)科学。(5)体育和保健。(6)音乐和艺术教育。 3.授课时数 美国各州小学每学年的授课天数相差很大,每天的授课时数也不一样。通过对某些学校的统计发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平均每天在校上课时间逐渐增加。小学的课程编排非常灵活。各节课的时间长短变化较大,有些课长达1 小时,而某些课仅20分钟。美国小学虽然实行5天教学日,但它在一天之中的课节数较多,每天上课的总时间较长。 现行美国小学课程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质量教育改革的影响,倡导以学术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课程组织形式来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语言艺术包含了阅读、写作、文学、口语等知识,社会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音乐与艺术、体育和保健也具有较明显的综合课的特点。 (二)中学课程 1.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于美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最有影响并经常被引用的仍然是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的“七大原则”:①保持身心健康;②掌握学习基本技能;③成为家庭有效成员;④养成就业技能;⑤胜任公民责任;⑥善于运用闲暇时间;⑦具有道德品质。 2.中学课程的结构 美国主要有三类学校,即四年制中学、三三制中学和中间学校,其中三三制中学最为普遍,分为初中和高中,主要围绕教学、指导和服务三方面来进行,主要是教学工作。美国中等教育的教学科目非常庞杂,全国中学阶段学科多达247种,有必修和选修之分。课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科目,如英语、社会学科、理科、数学、外语、人文学科;另一类为非学术性科目,如卫生、体育、家政、音乐、美术、工艺等。实行学分制,学生须修满16学分方准毕业。 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一)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趋势 为了保证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地位,美国总统和五十个州首脑在1990年2月正式通过了《全美教育目标》的报告,提出了迈向21世纪全美教育的六大目标:“①为所有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②降低中学生辍学率,高中毕业率至少要提高到90%;③学生在中学毕业时,应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各学科方面具备应有的知识和技能;④美国学生在科学、教学方面的成绩成为全球第一;⑤每个成人都将是有文化、精于读、写、算的人,并掌握在全球经济竞争及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⑥所有学校都将成为无吸毒、无暴力的场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纪律得以保障的学习环境。

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小学生

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小学生 一个经济强国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他们究竟行使一套怎样与众不同的管理 和教育制度? 也许国内的读者会觉得,一个已经读到五年级,马上就要毕业的美国小学生,对其数学能力的要求,仅仅限于加、减、乘、除运算,这未免水平太低了。 我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 她对我说,施嘉特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 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可是你看这孩子,每天放学就出去和一群野孩子打美 式橄榄球、踢足球……疯玩,做作业、弹钢琴的时间那么少,你做母亲的要抓紧啊!我说,施嘉特在学校成绩几乎全A,除了偶尔失手,有时候连着拿几个100分回来。对美国小学生来说,我觉得够了。小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更注重他运动、课外活动、交友联谊等的全面发展。 当然,婆婆还是不满意,她说美国的功课太松、作业太浅,估计考试也很容易。她强调,我们中国人讲究打基础——扎实的基础。其实,美国人也讲究打基础。只是中国的所谓的“基础”,和美国人的不同罢了。美国人讲究做人的底线, 这种观念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美国小学生要打的基础是做人的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美国文化 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 然而,与我婆婆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把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贬为“一塌糊涂”,其中措辞最激烈、情绪最激动的多是从中国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 得意的是,每年国际数学竞赛名列前茅的都是中国学生,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简直 无法和中国的相比。有时候,美国中文报纸上还有大标题“数学比一比,美国只能算发展中国家。” 有一次华人聚会,孩子们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在场的女士坦白,当年找丈夫的标准几乎都是要“学习好”,至于外形、性情、修养都在其次。而眼 下自己的下一代,如果你问她们班上男生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她们很茫然,但学 校里哪个男生运动最出色,绝对了如指掌。在孩子们眼里。朋友、友情、快乐, 比成绩重要多了。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 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 的教科书。 只是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 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儿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 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 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美国的小学教育

美國的小學教育 游惠茹美國是世界強國,各種制度政策都有指標性的意義,尤其台灣的各項教育政策常常追隨美國的步伐,包括教育制度、理念、課程、教學…..等等。近年來台灣進行教育改革,在教育上積極改頭換面,其中有多少美國教育的影子呢? 第一部分:理論篇 壹、美國教育的主要任務 美國的小學教育有公立小學也有私立小學,大部分為六年制,也有少部分為四年制或八年制。美國政府並未制定統一的教育目標,而美國視導和課程研究協會所提出的現代小學的六項任務,影響美國小學教育的方向。此六項任務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增進兒童的身體健康與發展兒童的強健體格。 二、增進兒童的心理健康與發展兒童的健全人格。 三、發展兒童對社會和科學的認識。 四、發展兒童有效參與民主社會的技能。 五、發展兒童符合民主生活的價值觀。 六、發展兒童的創造性活動。 由上述美國小學的六大任務可知:美國小學的教育目標首重兒童的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畢竟擁有健康的身心才有能力學習其他的課程、發展個人的潛能;其次美國教育十分重視民主素養,因為美國是民主國家的代表,從小就要教導民主

觀念,培養具有民主風範的美國公民;除此之外創造性活動是被鼓勵的,這多少與其民主觀念有關,由於美國教育強調相互尊重與接納,因此能接受每個人不同的想法,沒有一言堂、標準答案、統一步調,使的教育內容更活潑多元,教育成果更加寬廣與無限! 貳、美國小學的教學科目 美國小學的教學科目主要有英語、社會、數學、科學、藝術及音樂、健康及體育、外國語等。其中以教導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也就是以英語的閱讀、寫作、文法、拼字以及數學為核心課程,由專任教師擔任教學,其他科目則由科任老師擔任教學。 由美國的教學科目中可以清楚看到台灣領域教學的影子,九年一貫課程將教學內容統整為七大領域,包括: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健康與體育、藝術以及綜合活動等,這些課程規劃與美國的教學科目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台灣的教學領域中多了一門綜合活動,還有學校可自由運用的彈性課程,看起來比美國的課程內容還要充實! 參、美國小學的學校規模 美國的小學規模都不大,平均每班人數在20至30人之間,都會型小學學生人數會超過千人,一般地區小學的學生數都只有數百人。小班小校的發展在美國十分落實,反觀台灣常自傲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小學,學生人數動輒上萬人,大而無當的小學規模,凸顯出台灣的教育品質的低落。其實小班小校才能發展學校特色、發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習效果。台灣小學的班級學生數從20年前的每班

小学教学工作目标

小学教学工作目标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教学工作目标小学教师个人工作目标忙碌而充实、疲惫却喜悦??是啊,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这忙碌、疲惫中充实、喜悦、收获着我将吸取11年遗憾的教训、收获的经验,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现根据市、区、学校的工作配档,制定如下2011年个人工作目标:一、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记录政治笔记,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二、教师个人业务工作计划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订阅专业杂志,浏览音乐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三、课堂教学工作计划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

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处处体现音乐课特色,用旋律代替老师的指令,琴声就是他们出发的号角,让学生始终处于音乐的欢快氛围中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运用谜语导入新课、故事贯穿课堂始终、音乐游戏中解决枯燥的乐理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的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兴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本学期我还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井然有序的课堂常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学习四、文艺汇演每年的文艺汇演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因为音乐学科这“小三门”,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对于一线的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年学校安排了“六一文艺演出“和”元旦“鸿雁杯”歌舞大展台,为我、学生也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这演出代表的是我们这个大家庭毕家疃小学的形象我想我只能为学校、为大家填采所以,我压力很大,但我将变压力为动力,工作中保持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胜不娇、败不

美国和中国小学教育有何不同

美国和中国:小学教育有何不同 一对老同学夫妇几年前移居美国,来信中很少谈他们自己,每次信的主题都是关于他们的儿子在美国上学的情况,我每每看信,都情不自禁地要联想到中国的教育,比较的结果是很有意思的。 这对老同学是怀着对美国小学教育的很大成见,在很无奈的心境下,把在国内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送进了美国的学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随着儿子小羽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和孩子共同喜欢上了美国的学校和美国的教育方式。 小羽喜欢美国的学校是因为那里非常有趣,不仅全然没有在中国的学校上课时的枯燥乏味的感受,而且每天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快乐感受。在美国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也比国内要广泛得多,真可谓丰富多彩。譬如,有一门“社会学习”的课程,其内客包括:学习看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某次火灾的分布区;根据物理的质量及力的原理设计一辆小车;学习有关火山、地震的原理并做相应的实验和写实验报告;学习关于疾病的传播方式、病菌的种类、基本的卫生习惯;学习食品的营养成分,并参观学生的午餐食品厂,还要自制小点心、自己制定营养食谱等等。 与国内正襟危坐的课堂要求相比,美国学校的课堂气氛要活跃得多,上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小羽刚开始因为语言不通,常常有很多搞不懂的地方。譬如,有一天,大家都穿睡衣来上学,而有一天,一个同学居然带来一条狗给大家讲解。

美国学校的课余活动很多。每逢各种节日都要组织相应的娱乐活动,师生在一起开联欢会,学生们互送自制的礼物。在中国的学校,小羽从来没有看到学校组织过课外活动,即使到了“6·1”儿童节也只是坐在教室里看闭路电视上播出的由学校乐队演奏的节目。由于没有亲身参与,他总觉得这原本是属于自己的节日却跟没过一样。 小羽在中国上学时,书包总是沉到几近背不动的程度,但是在美国,教科书都放在学校并不带回家去,这不仅意味着,在美国上学孩子的双肩是轻松的,而且回家后写的作业是不需要课本的。从学习内容来看,这恐怕是中关两国的小学教育最大的差别了。在中国,课本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课堂教学不出课本范围,写作业更不会超出课本。 小羽在中国的学校里是不喜欢写作业的,困为作业总是课本内容的繁琐重复,令人无比厌烦,可他在美国的学校里却非常喜欢写作业,困为每次作业都充满了新奇的知识和强大的吸引力,使他总能从一个新的窗口看到更多新奇的事物。另外,在中国的学校里,家庭作业是当天写、第二天交,而在美国的学校里,作业常常是一个星期以后交。 小羽的父母很惊奇地发现,眼瞧着儿子一天到晚地玩,却有着比国内同龄孩子强得多的动手能力和广泛得多的知识面,尤其是,小羽用计算机查资料的能力特别强,对图书馆更是熟悉,字也打得飞快。小羽的这些能力,对于一般的中国同龄孩子来说的确是不具备的。然而,问题是,我们中国的孩子没有必要具备这些能力,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

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状况

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状况 美国的小学教育有公立小学也有私立小学,和国内一样基本为六年制,美国政府并未制定统一的教育目标,而美国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所提出的现代小学的六项任务,影响着美国小学教育的方向。这六项任务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强健体格; 二、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儿童的健全人格; 三、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的认识; 四、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五、发展儿童符合民主生活的价值观; 六、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有上述美国小学教育的六大任务可知:美国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儿童的身体与心里的健康,毕竟拥有健康的身心才有能力学习其他的课程、发展个人的潜能;其次美国教育十分重视民主素养,从小就要教导民主观念,培养具有民主风范的美国公民;第三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和参与实践的能力,接受每个人的不同想法,没有一言堂和标准答案,教育的内容更加活泼多元,教育的成果更加宽广无限。 美国小学的教学科目主要有英语、社会、数学、科学、艺术及音乐、健康及体育、外国语等。其中以教导学生基本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也就是以英语阅读、写作、文法、拼字以及数学为核心课程,由专人教师担任教学,其他科目则由科任老师担任教学。 美国的小学校规模都不大,平均每班的学生人数在20至30人之间,较大城市可能有的小学校学生人数会超过千人,一般地区的小学校学生人数只有数百人。 这是一节英语课,老师给学生播放一个动画片,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动画片的内容。 美国小学一年分4个学期(春夏秋冬),一学年分3个学期(第一学期9月5日----11月29日;第二学期12月1日----3月7日;第三学期3月9日----6月13日),暑假接近3个月。 美国的小学生在校时间短,一般上午7点半上学,下午2点就放学了。美国小学总课时很少,每个教学日只有6.5个小时,每周只有32个小时,每节课只有30分钟,上下午各有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老师很少或几乎没有布置家庭作业,有时布置一点点作业也只要求几天后才交。 这所小学开设了“孔子课堂”,来自国内的老师正在为学生上课,内容当然是教学生用汉语数1--10位数。教室内的布置充满了中国元素,有五星红旗、中国结、红灯笼、中国福、恭贺新春中国娃娃等等。。。。。。 在学生阅览室,校方为我们准备了午餐:三明治、面包、甜点和可乐。室内除了布置了五星红旗和红灯笼外,还有学生从海边捡来的芦苇和贝壳。。。 美国的小学教育和中国的小学教育无论是理念上还是方法上都大相径庭,以上文字和图片很难介绍的全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美国小学教育的真实情况,我引用了网上的一些文字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不是太清楚美国小学生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这里只有一个粗略的标准可以参考: 1.幼儿园毕业:能识别数字,能用小石头、小纸片、小木棍等具体的物体,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认识26个英文字母,区别元音和辅音;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了解生物生命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生、老、病、

小学养成教育各阶段目标

口张小学学生养成教育总目标 (一)xx、礼仪习惯: 1、尊敬国旗,会唱国歌; 2、尊敬师长,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孝敬父母,牢记父母和长辈教导,知道感恩; 4、团结友爱,关心他人,遇到“老、弱、病、残”主动礼让; 5、勤俭节约,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6、说话xx,会讲礼貌用语; 7、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 8、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二)xx规守纪习惯: 1、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请假,少先队要服从队的决议; 2、走路、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推搡; 3、公共场所礼让,遵守交通规则,不妨碍别人; 4、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 5、爱护公物和公共设施,不乱涂抹、刻画。 (三)卫生健康习惯: 1、衣着整洁,勤洗手脸,勤剪指甲,早晚刷牙,不吃零食,经常洗澡;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认真值日,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4、认真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课间要充分休息,自觉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做有益于健康的活动; 6、坐、立、行、走、看书、写字时坐姿端正; 7、乐观、向上,遇到问题学会倾诉,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乐于与人交往。 (四)学习习惯: 1、预习习惯: 课前要预习新课内容,掌握预习方法,学会根据已学的知识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不理解的预习内容,逐渐养成写预习笔记的习惯。 2、听课习惯: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注意听讲,主动思考,勇于提问,善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 3、写字、计算习惯: 书写姿势要端正,字迹工整,字体规范,不写错别字;计算准确,速度快,认真检查、验算。 4、作业习惯: 回家后主动独立完成作业,不边做边玩,不用家长督促;作业整洁,页面设计合理,不乱撕作业本;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不依赖家长,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5、读记习惯: 坚持每天诵读经典20分钟(低年级学生可由家长领读或讲故事),每周诵记一条名言警句或一首诗词。 6、写日记习惯: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引人深思)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 时间:2007年07月12日11:54 作者:施雨来源:《共鸣》>> > > >> 即使是在美国的华人,都不是太清楚美国小学生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这里只有一个粗略的标准可以参考:>> 1.幼儿园毕业>> 能识别数字,能用小石头、小纸片、小木棍等具体的物体,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认识26个英文字母,区别元音和辅音;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了解生物生命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毛毛虫变蝴蝶;从地球仪、拼图上学习地理,了解地球上有很多居民,很多国家,不同的肤色;懂得人要住在房子里,孩子要上学,成年人要上班。>> 2.一年级>> 能够从1数到100,能数双数或者5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会简单的加减法;学会观察,对不同的事物和物品分门别类;能例证生命的演变过程,了解自然界动植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学习使用图片和照片来表达文字以外的意思;懂得衣、食、住之于一个家庭的必要性;明白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关系。>> 3.二年级>> 会读、写三位数的数字,从随意取的五个数中,能够从小数到大或从大数到小;熟练运用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英寸或厘米等度量单位测量长度,看懂钟表上的时间;坚持写读书笔记或日记,学会写总结,懂得区别诗、散文、小说、传记等不同的文学形式,了解虚构作品与非虚构作品之间的区别;开始学习独立研究动物,诸如昆虫生态等问题。>> 4.三年级>> 学会如何把资料做成曲线图;会比较10万以内数字的大小及加法,熟练三位数的加、减、乘、除法;能够从周围的环境就地取材,搜集、组织材料,了解人如何保持健康,明白青蛙、蝴蝶、小鸡、小白鼠等小动物的生命演变过程;懂得如何使用字典;能够明白自己所喜爱的作家、书画家透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善于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

【新编】2015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

2015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 小学教育目的 一、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也是教育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教育目的可以说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一般说来,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体现了小学教育的本质,是小学教育活动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小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规定着小学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1.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小学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小学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受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2.小学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共同活动的基础。因此,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实现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

走进美国中小学教育

走进美国中小学教育 美国教育概况 概况: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海伦,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布兰诺独立学区。在2013-2014学年,我将进入12年级,是我上大学之前的最后一年高中。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的公共教育系统。 学校类型:在介绍公立学校之前,我想先讲一下美国学校的类型。公立学校在美国最普遍。公立学校受州政府资助,因此要按照国家标准和法规办学。另一类学校是特殊技术学校,它是公立学校系统的一部分。特殊技术学校设立专门的课程去吸引有特定兴趣的学生。例如,我住在的达拉斯地区,有一个为资优学生设立的学校。又如Debakey 高级卫生专业学校,专门吸引对医学感兴趣的学生。 另一种类型的公立学校,叫特许学校。因为它的学生不用交学费,所以它也被认为是公立学校系统的一部分。但比起普通公立学校,特许学校给予更多的灵活性,但是他们并没有从国家得到更多的资金。 除了公立学校,最常见的就是私立学校了。国家不提供给私立学校任何资助。因此学生必须支付自己的学费。私立学校的学生比起公立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因此私立学校通常会被看作是更好的入学选择。

最后,家庭课堂也可以替代公共教育。家庭课堂是在特殊情况下,当学生无法参加公立学校时,家长不愿意把他们的孩子放在公立学校,或者是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因此需要在家自学。投影图片上的两所学校,上面的是我就读的布兰诺公立高中,小面是得克萨斯州的圣马可私立中学。 公立学校系统: 因为介绍的重点是公立学校,我先简单总结一下美国的公立学校系统。在美国,教育是强制性的,这意味着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上学。因为美国公民必须缴纳税款,一些税钱资助公立学校系统,因此美国的公立教育是免费的。与世界许多国家不同(包括中国),美国的教育体制不是集中制。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美国是联邦政府制。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是由美国教育部负责的。联邦政府不直接管理学校。但是,它负责制定和执行法律,对学校进行调查,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联邦政府提供教育资金给各个州政府。州政府负责设置这个州每所学校必须遵循的标准和法规。因此,教学标准因州各异。来自联邦政府的资金,由州政府发散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被称为学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立学区。例如,我入学的学区受布兰诺市的管理,并因此被称为布兰诺独立学区。学区直接管理美国的公立学校的日常运作。举例来说,学区负责设置课程,聘请教师,分配资金,并为每所学校设置各种其他政策。所以,各学区直接控制和管理着遍布美国的公立学校。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几乎每一个学校都是不同的,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校。

美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历史回顾和课程目标

一、美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历史回顾 从20世纪中叶起,美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从启动趋向成熟经历了四个阶段,逐步重视小学科学教育。 (一)20世纪50年代末期科学课程改革的启动阶段。 1945年,美国联邦科研及开发办公室主任布什(Vannevar Bush)《科学:无边的疆界》报告中向罗斯福总统呼吁“改进科学教育迫在眉睫,因为具有科学潜力的学生对于不能唤起其兴趣或不能提供适当科学教学的教育,最容易深受其害。”布什的这份报告直接导致了1950年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建立,极大影响了美国科学课程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使得科学、技术及科学教育在巩固国上所起的巨大作用日益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所重视。 知道20世纪中叶,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仍然没有得到承认,课程开设至多也只是门选修课,但是出现了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的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雏形。 (二)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确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模式逐渐取代了自然学习模式,而“做个科学家” 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口号。出现了有较大影响力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程,如ESS课程(The Elementary Science Study),SAPA课程(Science-A Process Approach),SCIS课程(The Science Curriculum Improvement Study)。 这次课程改革确立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必修课地位,明确提出了以科学事业的核心——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这是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科学课程 在总结了60年代的经验教训,并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探究”和“过程” 的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科学教育目标:发展全体民众的科学素养。其重要标志是美国在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 然而,建构主义的教育无限地扩大儿童建构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从根本上违背科学精神,实践上也带来了科学教育质量的下降。 (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趋向成熟阶段 经过60年代的初步尝试和失败、70年代的反思、80年代的多元探索和对科学教育质量的重新审视,90年代的改革进入了新的成熟阶段。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美国第一次推出了全国统一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目的是监控全国的科学教育质量。1995年12月6日,美国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正式出台。论述分阶段的教育(幼儿园到四年级,五年级到八年级,九年级到十二年纪。) 在美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已注重科学、数学和技术的综合,这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中。 二、美国小学科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一)课程目标:美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工程、科学方面的学习,通过学校学习,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工程、科学的应用及实践,通过共通概念的学习加深核心理念领域知识的理解。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的情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观点和看法。总体而言,是从生命与地球、物质与能量等出发的。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科学态度与精神的形成。 (二)课程内容

美国小学生如何阅读

美国小学生如何阅读 学生的阅读实践是美国中小学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如想获得语言考试的好成绩,必须有很强的阅读能力。美国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如果阅读跟不上,语言考试是很难过关的。因此,美国中小学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美国的语言阅读课一般不讲语法和语言理论,主要是阅读,分精读和泛读。精读课有些像我国学校的语文课,学生有统一的课本,由老师进行讲解,但主要不是讲字词句,而是着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对所学文章加以分析和评论,进行概括和复述。泛读课学生有较大自由,没有统一的课本,通常由老师提出一个书单,供学生选读,有时也指定若干本书为必读。 美国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一课就有六七页。课文多是讲小孩子的故事,或是名人童年的故事,也有诗歌等。到四年级时就开始阅读中篇小说。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低年级可以读小人书,随着年级升高,读的书也随之加深。美国学生的阅读往往与写作联系在一起。一般说来,学生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读书报告。 美国学生读书面很广,虽以文学书居多,但也涉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科技等书籍。美国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认为,阅读课至少可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一是词汇量;二是理解和概括能力;三是写作能力。 美国中小学的阅读往往与写作密切相关。实际上,美国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的是一种综合能力,这对他们今后工作很有帮助。美国人普遍善于讲话,会写文章,公关能力较强,都与大量的阅读有关。美国中小学的阅读往往与写作密切相关。如小学六年级的语言课,老师给学生出了个作业题《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留了一串思考题: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成功的事件?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在老师的作业布置完后,学生们纷纷收集有关二战的图片、录像、书籍、报刊、缩微胶片、光盘等资料,如饥似渴地阅读、摘记、做卡片,并走访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和目击者。学生们不仅自己讨论,而且还请父母和邻居一起讨论。最后以详实生动的资料写出个人读书报告。不少孩子的报告都洋洋数万言,分出章节,附有图片,列出参考书目,俨然成了一本书。类似的作业题还有《我怎样看人类文化》、《美国的篮球运动》、《到太空去旅游》等,同时还可以自己选择研究题目。 美国学校很少要求学生做死记硬背的作业。老师不用照现成答案回答的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致力于教会学生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让学生都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对陌生领域自己去搜集和筛选资料,自己寻求答案。这种做法是对作业形式的重大改革,旨在独立研究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对孩子们今后一生都非常有用的宝贵素质。 美国学校的课外阅读 六岁的时候,女儿曾经上过一个课外的阅读辅导班,老师给了一个三百本书的单子。她差不多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把那里面的书都读了一遍,但她不是很喜欢,因为虽然故事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但很多都涉及到美国的历史,对她来说题材可能太过严肃了些。不过当时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份名单揭示出的美国孩子的阅读量。在我的印象里,我从小到大好像都没有读过这么多书。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关注女儿的阅读。她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每天至少读十五分钟的书,现在读的书一般二百页左右,每页大概二百字上下. 我从来没有数过她到底读过多少本,但如果按平均每两天读一本来算,一年应该可以读到二百本的样子。其实为了保护女儿的眼睛,我们是严格限制她的读书时间的,加上平时活动较多,平均每天也就是读半个小时,周末和寒暑假会多一些。她的一个同班同学,她妈妈说她放学以后就开始读书,而且一读就是几个小时。我也经常看到那个女孩子抱着厚厚的书(七八百页吧)。所以我女儿的阅读量在同龄人里最多算个中等。据我的观察,美国小学生的阅读量大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在起作用,更多的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数量庞大,引人入胜的青少年读物 女儿喜欢看疑案和推理小说。以前我担心万一有一天她把喜欢的适合她水平的小说都看完了怎么办。后来查了一下,发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从四年级到六年级的疑案小说足有四千本之多。就算她每年读四百本,也要十年才能读完。这些书很多都是系列书,绝

当代美国中小学教育现状与趋向

内容摘要: ───留美学者谈美国中小学教育及管理讲座札记 94年7月,由北京教育学院干训办公室、教育管理系、北京教育管理研究会主办了留美学者关于美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讲座。共邀请了10名留美攻读教育的博士、博士后的学者,对美国中小学教育及管理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其中包括:美国学校管理、美国的课程与教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新趋势、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师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教育评估、学校管理中的公共关系、电脑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校长的素质等10个专题。学者中有威斯康星大学的校长助理,明尼苏达州教育厅的官员,弗吉尼亚大学、希普堡大学、印第安那大学的教师,还有全美教育协会的高级研究员等。他们都在美国教育界学习、工作7年到11年,他们带来了不少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同时也分析了美国教育中的利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不少启迪。 ───留美学者谈美国中小学教育及管理讲座札记 94年7月,由北京教育学院干训办公室、教育管理系、北京教育管理研究会主办了留美学者关于美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讲座。共邀请了10名留美攻读教育的博士、博士后的学者,对美国中小学教育及管理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其中包括:美国学校管理、美国的课程与教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新趋势、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师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教育评估、学校管理中的公共关系、电脑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校长的素质等10个专题。学者中有威斯康星大学的校长助理,明尼苏达州教育厅的官员,弗吉尼亚大学、希普堡大学、印第安那大学的教师,还有全美教育协会的高级研究员等。他们都在美国教育界学习、工作7年到11年,他们带来了不少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同时也分析了美国教育中的利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不少启迪。 一、美国开始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国家宏观控制 美国的中小学管理,从历史上就形成了由各州管理的体制,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行的体制。只要不背离联邦宪法,联邦政府无权参与各州的教育。州管学区,学区董事会任命校长,校长管理学校,校长有权决定课程设置,教师自己可以选择教材。所以说,美国的中小学五花八门,水平也参差不齐。美国的基础教育,一直面监着危机,学生成绩下降,素质下降,学生中的吸毒、暴力、早孕、辍学率高(美国义务教育是普及高中)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家庭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在加州一所全国闻名的中学,经调查有25%的学生吸过毒或与吸毒有关。 克林顿出任总统后,决心加强联邦对基础教育的宏观控制。首先一个举措是在94年3月31日,通过了一部美国教育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拟定了2000年美国教育所要达到的8个教育目标:1.所有儿童能接受所授课程。不少的学生包括移民都没有接受过学前课程学习,经调查,凡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中,在高中毕业率,升入大学率,独立生活的自主率都高于未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而在犯罪率和接受救济率上正好相反。2.高中毕业生率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