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冀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15 小石潭记(5)

冀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15 小石潭记(5)

《小石潭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

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实词以及虚词“以”、“为”等词的不同含义。

2.背诵全文

3、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朗读,结合注释自学,然后教师点拨,在提问中解决相关问题。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诗——《江雪》,大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从这首诗里你体会到了柳宗元的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不是与我们今天要学的《小石潭记》所符合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流”。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是他的代表作,《小石潭记》是其第四篇。

三、关于题目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相当于现在的散文。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

四、走进课文

(一)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提示应注意的读音,回答问题:

1、翻译大意,然后教师纠正错误,点拨重点词语。

西:向西 篁竹:竹林 乐:以……为乐 尤:格外 冽:凉 卷:弯曲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堪:不平的岩石

翠蔓:翠绿的藤蔓

2、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发现小潭的?

发现小谭:隔→闻→伐→取→见(经过、状貌、四周景色)。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者同一对象观察的角度、距离不断变化。

3、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4、作者发现小石潭的心情是什么?小石潭给你有什么感觉?

“乐”

(二)、合作探究第二自然段

1、抽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并翻译,教师给与适当点拨。

可:大约 许:来 空:在空中 怡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乐:嬉戏,逗乐

2、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分别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谭中景物 本段仍在写乐,“似与游者相乐”的“相乐”表明不仅写鱼的乐,也写人之乐,鱼之乐即人之乐。

(三)合作探究第三自然段

1、齐读本段,老师翻译,并指出重点词意

西南:向西南 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岸势:两岸的地势 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2、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小溪源流

到本段为止,作者都在写乐景。

(四)合作探究第四自然段

1、齐读本段,学生翻译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潭水:清澈(侧面描写)

游鱼:活泼(动静结合) 溪身:曲折蜿蜒 特写镜头(近景)

岸势:参差不齐 形象比喻(远景)

记:题字

2、本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寓情于景

3、读到这,小石潭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我们的感受与作者有区别?

处境不一样

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前面的乐是短时间的,是作者为眼前美景所陶醉,暂时忘却了心中的郁闷而已。而忧愁郁闷是作者贬谪生活中感情的主调。所以,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那种深藏心底的忧伤与悲凉又会自然流露出来。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悄怆幽邃”。

(五)第五自然段写了什么?

记录同游者;这是游记的一种常用格式。

五、总结

1、本文的写作特色

①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形,依序写景组织材料。

②作者善于抓住具体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③善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事物的特征。

④寓情于景5

2、古今异义词

①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②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特色

3、特殊句式

倒装句: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宾语前置)翻译:以整块石头为底

省略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影布石上”前面省略了主语“鱼”。翻译: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不动;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

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牙一样

动词作名词:如鸣佩环鸣:佩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

意动用法:心乐之乐:以……为乐(感到快乐)

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使……凄寒:使……寒

5、一词多义

水尤清冽(清澈)全石底以为出(作为)

清 为

以其境过清(冷清 ) 为坻,为屿 (成为) 全石以为底 (用)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以 卷石底以为出(而) 可

不可知其源 (能够) 以其境过清 (因为)

六、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本课练习

七、板书设计

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潭水:清澈 (侧面描写)

谭中景物 特写镜头(近景) 游鱼:活泼(动静结合)

溪身:曲折蜿蜒

小谭源流 形象比喻(远景) 岸势:参差不齐

小石潭记

谭中气氛:幽深冷寂 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

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