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外阅读】地震活动的特征1

【课外阅读】地震活动的特征1

【课外阅读】地震活动的特征1
【课外阅读】地震活动的特征1

地震活动的特征

郯庐断裂带及其地震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 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 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 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摘自“减灾科普”2003-11-1)(曹科业)

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上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即百分之六左右;中国

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二十左右,都不到百分之二十,然而中国的陆地地震竟占全球陆地地震的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而造成地震死亡的人数竟达到全球的1/2以上。当然这也有特殊原因,一是中国的人口密、人口多;中国的经济落后,房屋不坚固,容易倒塌,容易坏;第三与中国的地震活动强烈频繁有密切关系。

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超过1/2。从人员的死亡来看,地震是群害之首;而在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主要是气象灾害(洪涝),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比地震大的多。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中国的强震活动

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广泛,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其中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发生过7级以上大震,约占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数的60%。台湾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1900年~1988年全国548次6级以上地震中,台湾地区为211次,占38.5%。我国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及华北地区,而东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分布较少。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是浅源地震,东部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在30千米之内,西部地区则在50千米~60千米之内;而中源

地震则分布在靠近新疆的帕米尔地区(100千米~160千米)和台湾附近(最深为120千米);深源地震很少,只发生在吉林、黑龙江东部的边境地区。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3次;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35次,平均每年发生约0.7次;6级以上的地震194次,平均每年发生近4次。与近100年的活动水平(≥7级的年均值为0.66 次,≥6级的年均值为3.6次)相比较,建国后的强震活动水平高于前50年的活动水平。

另外,强震分布显示了西多东少的突出差异。我国大陆地区,绝大多数强震主要分布在东经107度以西的我国西部广大地区,而东部地区则很少。据统计,1949年~1981年间发生的27次7级以上地震中,西部约为20次,占74 %,东部只有7次,占26%;而6级地震,东部占的比例则更小。在1895年~1985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的全部7级以上地震中,西部占87%,其应变释放能量占90.8%。

强震活动继承了我国地震活动长期以来分布广且不均匀的特点。我国的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的特点,6级以上地震几乎遍布全国。然而,地震活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活动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据统计分析,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活动水平最高的仍是台湾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率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6级以上地震发生率占全国总数的53%以上;在其他各省(市、自治区)中,发生6级以上地震次数大于5次的还有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河北等,以上7个省(自治区)集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绝大多数强震,其中6级以上地震占90%以上,7级以上占87%以上。以上情况充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震活动虽然分布较广,但是呈现明显的西多、东少,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这种分布的特征为地震工作布局和确定监视预报及预防工作的重点地区提供了重要事实依据。

全球三大地震带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大的板块有六个,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

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

1.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欧亚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

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3.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全球约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造成破坏的1000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20世纪,世界上已经发生了11次大的地震,造成巨大的伤亡。2000年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其中7.3级以上10次。

地震在时空分布上的特征

地震分布的区、带概念

地震区:地球上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的地区;

少震弱震区:地球上几乎很少发生地震的稳定地区;

地震带:地球上许多大地震成群集中分布的狭长地带。

全球地震带的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黑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裴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

亚欧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延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

大洋海岭地震带和东非裂谷地震带:从西伯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穿过北极经斯匹次卑根群岛和冰岛,再经过大西洋中部海岭到印度洋的一些狭长的海岭地带或海底隆起地带,并有一分支穿入红海和著名的东非裂谷区。

地震活动的强度与频次特征

地震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大地震的数目少,小地震的数目多。它们之间遵从一定的指数关系。目前,用地震仪可以测出的地震,估计每年约500万次,其中5万次为有感地震,成灾的约1000次。大地震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一个8.5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发电厂10年间发电量的总和。但每次地震释放的能量也是有上限的。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

不同地区发生的震级大小相同的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和灾害大小是很不一样的,这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

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大,可能造成的灾害当然也越大。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震中烈度越高,破坏也就越重。一些震源深度特别浅的地震,即使震级不太大,也可能造成“出乎意料”的破坏。

(2)场地条件

场地条件主要包括土质、地形、地下水位和是否有断裂带通过等。一般来说,土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断裂带通过,都可能使地震灾害加重。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当尽量避开那些不利地段,选择有利地段。

(3)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地震,如果发生在没有人烟的高山、沙漠或者海底,即使震级再大,也不会造成伤亡或损失。1997年11月8日发生在西藏北部的7.5级地震就是这样的。相反,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大城市,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灾害。

(4)建筑物的质量

地震时房屋等建筑物的倒塌和严重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重要的直接原因

之一。房屋等建筑物的质量好坏、抗震性能如何,直接影响到受灾的程度,因此,必须作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

(5)地震发生的时间

一般来说,破坏性地震如果发生在夜间,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比白天更大,平均可达3至5倍。唐山地震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地震发生在深夜3点42分,绝大多数人还在室内熟睡。如果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伤亡人数肯定要少得多。有不少人以为,大地震往往发生在夜间,其实这是一种错觉。统计资料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在白天和晚上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6)对地震的防御状况

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人们对地震有没有防御,防御工作做得好与否将会大大影响到经济损失的大小和人员伤亡的多少。防御工作做得好,就可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的灾害损失。

地震演练活动总结

地震演练活动总结 是最新发布的《地震演练活动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防地震演练活动总结觅子中心学校防地震演练活动总结 为使大家了解防火、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管区学校 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 最有效的逃生方法,2014年4月10日上午11:20对别家中心小学 和觅子初中下午13:18分对两所学校师生举行了防震疏散逃生演练。 这次演练搞得比较成功,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心学校重视,演练活动组织

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惠校长任总指 挥,各中小学校长为副总指挥,教育局包联股室党主任和局干部惠三利亲临指导,各班主任为组员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期间明确职责,制定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召开全体老师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各位班主任老师要以演练为契机,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反复强调两个“一定”,即活动中一定要注 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正是因为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才确保了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地震逃生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

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班主任叮嘱学生,听到 警报后,立即快速、范文写作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 搡,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 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各自的分 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今天的演练内容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防震自救演练(发生大地 震);二是疏散防踩踏演练(发生小地震)。在演练活动,每位教师尽 职尽责,确保了演练活动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第一次警报响起,总指挥惠校长下达开始防震自救演练的命令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总结 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演练总结 雁崖煤业公司20xx年6月 目录 1.演练目的………………………………………………………3 2.演练地点及时间………………………………………………3 3.演练步骤………………………………………………………33.1领导组………………………………………………………33.2灾害防治保卫组……………………………………………33.3医疗卫生组…………………………………………………43.4通讯组………………………………………………………43.5抢险救灾组…………………………………………………43.6生命线系统防救组…………………………………………43.7交通运输组…………………………………………………43.8物资保障组…………………………………………………43.9居民安置组…………………………………………………53.10工程防救组………………………………………………53.11宣传教育组………………………………………………53.12地震灾害监控组……………………………………………5 4.演练总

结...............................................................55.整改措施 (6) 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演练总结 1.演练目的: 一是检验和评估应急救援预案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检验和验证员工对预案的掌握程度,是否熟练应急行动程序,以及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水平和实战能力; 三是提高全体员工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防范能力;四是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综合及各专顶应急救援预案。2.演练时间及地点: 20xx年6月15日。地点确定为我公司16号居民楼。模拟突然发生地震灾害,造成房屋楼梯受损,人员伤亡。3.演练步骤: 6月15日上午8时,口泉沟发生6.0级地震,16号居民楼造成楼梯受损,有人员受伤,事故发生后,领导组立即启动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调度室通知领导组成员迅速到位,根据监测组的信息,实施应急专项预案,并向上级反映。成立救灾前线指挥部,并立即奔赴灾区现场指挥,指挥协调各专业组的行动,传达上级领导的决策意见,并向上级传递各专业组反馈的信息,必要时并请求上级给予支援。 灾害防治保卫组立即出动警力对灾区要害部门采取周密保卫措施,严防人为因素使灾害扩大,公布临时特别管理条例,强化灾区治安,对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特殊保护,防止灾害蔓延,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积极配合抢修,武装部及消防人员应立即奔赴灾 区进行救援,组织群众进行治安联防,采取有力措施,严惩不法分子。

地震有哪些特征

《地震有哪些特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地震有哪些特征》。 一、说教材 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苏文金提出: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孩子七岁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家长把生命中最珍贵、最有意义的另外一个生命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因此,小学阶段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震有哪些特征》是小学二年级生命教育读本中第五章《自然灾害》中第二部分的内容。 2008年汶川大地震, 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并让很多人都无家可归。噩耗传来,深深震撼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孩子们是弱势群体,大多数没有遇到过这类事情,没有直接经验,有的只是从电视中接收到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救援信息,让孩子们了解地震也是生命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设计了此次安全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和自救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的结果,对活动和教师的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二年级学生各方面知识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帮助孩子们了解一些简单的地震知识。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发生地震时的一些自救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教育孩子们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了解地震的危害。 重点的依据是只有了解地震的危害,孩子们才会害怕地震,并有意识的去避免地震给自身和家人带来的伤害。 难点是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难点的依据是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较抽象,学生很少经历,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四、说教法 一节课的好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看教材的重难点有没有把握到位,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在确定了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后、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根据本次生命教育活动的和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的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防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总结

1月预防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为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在突发情况下,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在发生地震这一紧急事件时,能有序、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师生面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和防范自救能力,学校再次制定了地震疏散的演练方案,掌握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并在校园内举行校园防震紧急疏散演练。 在本次的演练活动中,全校老师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全体同学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在极短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中间空旷地带,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同心协力,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演练因此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上重视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张校长任总指挥,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方案上缜密 在制定的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效果上良好 演练开始前,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即将发生地震,请大家不要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在听到警报声后马上有秩序地撤离。”随着尖利的警报声响起,所有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 这次活动全校所有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2分多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幼儿园防震演练美篇幼儿园开展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总结

幼儿园防震演练美篇幼儿园开展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总结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然而当地震来临之时,有多少人慌乱迷茫中丧失生命,又有多少美好家园在瞬间毁于一旦? 幼儿园是人口相对集中,最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因此,提高我园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意识。让幼儿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基本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园各班对地震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目地让每位幼儿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防患于未然。活动中老师先讲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及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过程中,小朋友们聚精会神的听着。演练当灾难来临时,孩子们迅速躲到可以降低危险的安全区域。震后迅速而又秩序的逃离到户外安全区。 通过此次演练,我们及时的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了初步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 地震,听似遥不可及,却与我们息息相关,自然灾害没有人情,让我们携手做好地震相关知识宣传及自救措施。 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和逃生路径,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

力。近日,xx镇xx幼儿园组织全园师生进行了一次防震疏散演练活动。 演练前,该园园长孙军军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xx幼儿园防震应急预案》,要求全体教职工要思想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导护工作,确保演练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各班教师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情景演示、动作示范、播放多媒体课件、诵读安全儿歌等方式,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帮助孩子掌握防震避震安全知识和逃生方法。随着“地震警报”的拉响,演练活动正式开始,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蹲下,双手护头,在课桌下、厕所或教室承重墙角落等处就近躲避。待疏散哨声响起,各班幼儿在教师的指挥护送下,迅速撤离至空旷地,到达指定安全位置,各教师清点人数并逐级汇报情况,活动圆满结束。随后,各班认真经验,并告诉幼儿虽然演练活动结束,但如果真的遇见突发事件也一定要沉着应对,自护自救,听从指挥,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师生巩固了防震避震知识,增强了防护自救 能力,该园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演练活动,并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2016年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为了预防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保证在地震期间班站人员能够安全脱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在今年安全月里班站组织下进行了一次防震演练,其效果良好。现总结演练如下: 一、制定方案 根据2016年瓜州运检站安全月应急演练计划,为提高本次演练效果,落实具体演练工作,并按照预案要求认真编制了《2016年瓜州运检站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结合本站实际情况,按照演练内容范围,进行了科学分工,明确了各职能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战前动员,为规范性的开展好这次演练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组织分工 我站成立了以站长为总指挥的食物中毒演练工作小组,按照《地震应急预案》要求,参加演练的职工,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要精力集中,尽职尽责,严肃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及时请示和报告,相互协调配合做好工作,布置好各项准备工作,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人,确保人员安全。 三、演练过程 (一)启动程序:

1、组织班站人员在会议室集中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15分钟) 2、白宏明对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进行详细讲解。(5分钟) (二)寝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高永安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各楼层长立即告知各楼层人员“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导班站人员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坚固物体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并尽可能用枕头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3分钟。 3、3分钟后,信号员高永安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班站人员回到床位,楼层长告知各楼层人员,地震已过,现在撤离寝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各楼层人员在楼层长的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2分钟内全部人员撤离到制定区域视为本次紧急疏散演练成功,超过2分钟视为本次紧急疏散演练失败。 2、5分钟后,结束演练,解散回会议室。 在班站会议室集中,准备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四)自救演练

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

第三讲 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 3.1 强震分布的成带性 地震活动并不遍地开花,地震危险性并非到处一样。强震往往沿着与地质构造有一定联系的地震带分布,地震越大,分布的成带性越明显。 图3-1绘出了1900~2004年全球7级以上强震分布。很明显,全球大多数7级以上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另外,大西洋、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洋脊,东非裂谷,以及东亚和北美大陆也都有一些地震分布。图3-2是世界中源和深源强震震中分布图。深源强震(h ≥300千米)全部分布在环太平洋带的几段俯冲带上。中源地震(70千米≤h<300千米)90%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南亚带的兴都库什与中缅交界也有两个著名的中源地震区。 图3-1 世界强震震中分布图(1900-2004) 46 45

图3-1世界强震震中分布图(1900~2004) 图3-2世界中深强震震中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沿岸集中分布了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全部的深源地震,是世界最大的地震带。在西太平洋,该带沿着勘察加、库页岛到日本,在日本西南分成两支,一支经琉球、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尼苏拉威西到巽他群岛;另一支沿马里亚纳海沟延伸,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与前一支汇合。在东太平洋,该地震带北从美国的阿留申群岛,经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墨西哥、中美洲巴勒比、南美洲秘鲁、智利,进入南东太平洋,经澳洲麦阔里岛、新西兰、汤加、新赫布里特群岛、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加罗林群岛。抱歉的是,本讲所给出的地图比例尺很小,无法给出地名,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对照着阅读。 对照图3-1和图1-3,可以看到,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位置基本上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四周的欧亚大陆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澳洲板块的交界地带。西太平洋地震带在日本西南分两支,又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汇合,实际是沿着菲律宾海板块与太

地震疏散演练总结

地震疏散演练总结 地震疏散演练总结 对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撤离速度较慢。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各班级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为切实抓好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倡议同学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在正常教学时出现突发事件,全校师生要沉着冷静,一切行动听指挥,按照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总体要求,比照这次演练,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避免打乱、上网等违纪现象,避免因违纪引发的安全事故。 3、要加强饮食、防火、防盗、防震等方面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切实提高安全意识。 4、在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5、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机动车辆,谨防交通意外事故发生。 水东中学 20xx年9月 扩展阅读: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讲话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讲话 老师、同学们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震时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根据通榆县教育局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要求。今天下午,我们新发学校小学部举行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这次活动全体师生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令和要求,进行了应急避震演练、紧急疏散演练和自救互救知识的讲座。应急避震演练主要是预防当地震真的来临时,如何作到迅速、规范、有效的就地进行安全躲避;紧急疏散演练主要预防地震结束后,如何快速、有序的在不发生次生事故的前提下,撤离到安全地带进行躲避;自救互救方法讲座主要是预防在地震发生后或在撤离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应如何正确处理。 今天的演练基本上达到了应急疏散演练的要求,参与演练的老师能够及时到位,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能够安全避震、迅速撤离,整个演练过程安全迅速有序。但在演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显得很慌乱,不知怎么办;有些学生躲避的动作太慢,姿势不正确;有的班级在撤离教室时秩序较乱,动作迟缓。这些问题今后一定要纠正,大家要记住,这不是游戏,这是保命,每个人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希望各班回去之后可展开讨论,使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的意识深入人心。 老师们、同学们: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它只有一次!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防患于未然,每个学生只有学会自救自护知识,当真的地震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恐慌,才不会措手不及,才能够拯救自己,拯救我们身边的人。真诚的希望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平安,幸福。 生命诚可贵安全重泰山在学校地震灾害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后的讲话 【20xx-03-29】老师、同学们:

小学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新学期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努力创建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9月14日,校组织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练活动。 学校首先利用教师会、国旗下讲话、班会对全体师生广泛开展了一次地震安全教育,并在下午时间,集中开展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练活动。随着警报的响起,51名学生在教师的护导下,仅仅用了2分56秒钟。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了今后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现将活动情况总结下: 一、取得的成效 1、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2、对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全校绝大多数班级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对今后应付突发事件很有益处。 3、演练过程中,学生的遵守纪律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观念经受了考验,班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升华。

4、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也受到了锻炼。 二、存在不足 1、少数教师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够强,对此项活动意义认识不高,责任心不强,有“应付形式”思想。 2、个别班级的班主任组织指挥能力欠缺,表现在行动缓慢、班级纪律松散、秩序较乱、部分学生在演练过程中表现不够严肃。 3、救护组的演练不够到位,被困师生的演练不够真实,效果不太理想。 4、快速反应能力表现欠佳,全体师生应变能力丞待提高。 以上不足须在今后工作、活动中加以克服,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

地震演练总结评估报告

青海能源鱼卡有限责任公司 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一、演练概况 (一)演练题目:地震灾害事故专项应急演练 (二)演练时间:2016年2月5日 (三)演练方式:桌面演练 (四)演练地点:调度指挥中心 (五)演练目的: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进一步提高我公司的应急救援水平,进一步提高职工的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提高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通过演习,要检验出我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薄弱环节,发现预案中有不科学、不合理、不切合实际的内容,要及时进行修改,使应急救援预案真正能够指导应急救援工作。通过演练、评估、改进等手段,提高公司和各部门应对突发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综合应急能力,完善各部门之间协调机制,提高危机意识和防灾避灾意识。 (六)演练规则:由各单位负责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假设“发生地震灾害,危及井下工作人员安全”为演习背景。参演人员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

的行动。在角色扮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指挥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七)参演部门:调度中心、安全环保监察部、生产技术部、总经理办公室、地测防治水办公室、党群部、通防部、综放队、机电队。 (八)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名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二、演练情况 (一)演练题目设置:2016年2月25日14:30分,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发生里氏4.5级地震,矿区震感明显,调度中心接到通报后,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和《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井下各作业地点人员按避灾路线有序撤离。 (二)应急准备 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召集指挥部全体人员召开演练会议,

地震应急演练工作总结-推荐

宁海小学20XX年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震减灾的通知精神,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地震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能力。同时制定了《宁海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预案》,于20XX年5月12日下午,根据《预案》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此次的演练让全体师生了解了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知道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在此次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各位同学临危不惧、同心协力,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因此演练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演练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王兴远校长任组长,全体班子人员、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王校长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王校长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预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警报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迅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排好队有秩序地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立即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请大家不要恐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马上有秩序地进行避震和疏散演练。”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避震及疏散。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分管校长汇报。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3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地震安全演练总结

地震安全演练总结 为了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地震灾害的预警工作机制,增强学生在遇到地震时逃生、自救能力,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安全教育工作地要求,结合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活动计划,我校于2XXX年XX月XX日下午(第三节课),成功进行了地震疏散演练活动。演练中,从地震警报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1分20秒。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这次演练活动的成功,与学校领导对疏散演练活动进行周密部署,与师生严格按演练方案进行实地消防疏散演练是分不开的。 1、为进行这次演练活动,学校成立了以刘好林校长为总指挥的地震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确立了“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的演练原则。 2、演练前,学校领导根据演练要求和本校实际,预先制订了严密、确实可行的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3、X月XX日上午,学校制定严密的地震安全演练方案,第二节课将演练方案印发到每位教师,让各老师通过传阅,明白演练细节,明白自身责任;同时,还根据老师对演练工作的一些提议,进一步完善演练方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4、各班老师于X月XX日上午第四节课,结合安全教育的要求,做好安全知识宣传,并组织学生进行快速组队演练和让学生明白撤离方向、撤离路线、撤离到区域,为快速、有序、安

全撤离作准备。确保演练万无一失。 5、X月XX日下午第三节课,随着副组长王新才发出三声长笛的号令,蒋店小学地震疏散演练随即开始,参加演练人员各就各位,班主任带着本班学生按指定路线有序地“逃生”,疏散到指定安全区域。整个撤离演练历时一分二十秒,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6、演练结束后,组长刘好林做了总结性发言和点评。 本次地震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对普及地震安全知识和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这次演练活动,也提高了师生应对例如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应变能力。

地震逃生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地震逃生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记得在去年今日,环球同悲。 巨大地震,蜀乡蒙难,天崩地摧,举世振撼。山岳异形、河川改道、道路坍塌、村庄受淹。泥石轰然滚落,断山塞湖壅川;巨大震撼突至,沧海桑田顿改。顷刻城镇化瓦砾,转瞬乡村成泥碳;昔日龙门锦绣谷,一朝坟冢灰烟;方圆十万平方里,八万生灵难还。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潜心思考,防灾减灾,胜于救灾;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XX年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应成为防止自然灾害的重要宣传基地。学校是人员最集中场所之一,特别是中小学生体质还相当柔弱,抵抗力非常有限,一旦发生地震等重大突发性灾害,极易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当自然灾害降临时,逃生和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逃生课”应当尽快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我国又是一个多地震国家,火灾、洪水等其他重大自然灾害更是频频发生,但由于这些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对个人而言,遭遇的几率特别小,甚至接近于零,于是许多人都心存侥幸,警惕性比较差。反映到学校教育上,就是逃生教育往往被停留在了口头上,很少有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习。而当灾难突然发生时,人们往往惊慌失措,应对能力十分失当,以致能生还的人非常有限。 为使大家了解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今天上午举行了全校师生地震逃生演练。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戮力同心,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演练因此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政教一班子、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page]>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发生地震,请大家不要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马上有秩序地撤离。”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3分多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演练结束后,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各位老师要及时做好总结,巩固提高学生地震逃生演练的效果。

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

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 地震活动并不遍地开花,地震危险性并非到处一样。那么,地震活动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1、强震分布的成带性 强震往往沿着与地质构造有一定联系的地震带分布,地震越大,分布的成带性越明显。 图绘出了1900~2004年全球7级以上强震分布。很明显,全球大多数7级以上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另外,大西洋、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洋脊,东非裂谷,以及东亚和北美大陆也都有一些地震分布。图是世界中源和深源强震震中分布图。深源强震(h≥300千米)全部分布在环太平洋带的几段俯冲带上。中源地震(70千米≤h<300千米)90%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南亚带的兴都库什与中缅交界也有两个著名的中源地震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沿岸集中分布了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全部的深源地震,是世界最大的地震带。在西太平洋,该带沿着勘察加、库页岛到日本,在日本西南分成两支,一支经琉球、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尼苏拉威西到巽他群

岛;另一支沿马里亚纳海沟延伸,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与前一支汇合。 对照图中可以看到,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位臵基本上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四周的欧亚大陆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澳洲板块的交界地带。西太平洋地震带在日本西南分两支,又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汇合,实际是沿着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界分布。这些强震的发生正是这些板块相互挤压、碰撞或俯冲等各种运动的结果。在几个俯冲带,既有浅源强震,也有中源强震和深源强震。而且,越深的地震分布在朝俯冲方向离边界线越远的地方。 地中海—南亚地震带它位于非洲、阿拉伯和印度—澳洲等大陆板块向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的边界上。这里没有板块俯冲带,因此,没有深震。但在喜马拉雅弧东、西两端,分别与缅甸弧或俾路支弧交汇处附近,形成两个著名的中源地震集中地区:缅甸中源地震区和兴都库什中源地震区。 中国大陆地震带格架中国大陆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东部,东有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西南有印度板块的推挤,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据统计,20世纪以来,全球1/3的大陆强震发生在中国大陆。从中国强震震中分布图可以看到,中国大陆东部的强震和主要断裂带呈北东向展布,如著名的郯(城)—庐(江)带、山西带、渭河平原带和东南沿海带等;而西部的强震和主要断裂带从西向东,先东西向,然后转北西向,再转南北向,如西藏南部—金沙江—红河带、昆仑山—甘孜、玉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带、塔里木—祁连山—天水、兰州带等。东西

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工作总结:_________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地震安全教育,贯彻落实上级文件有关精神,强化师生地震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应急自救能力,提升抗击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迅速疏散,掌握逃生的方法。为了建立有效的防范地震工作机制,增强学生在遇到地震时逃生、自救的能力。xx年5月12日下午第二节课,我校成功进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在演练之前,校长首先做了《地震预防及逃生知识》讲座。在演练活动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及责任老师积极配合,全体师生从疏散演练信号响起到全部从教学楼撤离到安全区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首先,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组长以及各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小组工作会,全体教师工作会,部署演练工作事项。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防震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自护防护能力。着重强调了,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安全第一,保障措施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紧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拟定了xx小学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方案。为使演练方案安全可行,会上领导小组成员认真研讨,会下听取老师们合理建议,对演练方案进行反复修改、调整、充实和完善,使得演练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 第 2 页共 6 页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辛庄小学幼儿园2017年10月19日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为了预防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保证师生安全脱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校在学校领导亲自组织下进行了一次防震演练,其效果良好。现总结演练如下: 演练过程: 一:2017年10月18日上午8时,召开本校班主任会议部署演练方案,学校校长在会上讲解了防震方面的知识以及演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2017年10月19日下午,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5分钟时间的防震安全教育和演练时注意要领。 三:师生演练正式开始。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全体同学,辛庄小学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一)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信号,随着地震警报声,老师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5秒。15秒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铃)。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二)紧急疏散演练

随着“地震警报”信号,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前后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迅速出门,并按照预定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校长集合全校师生,对演练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演练中,由于老师们指挥得力,此次演练同学们做到了不惊慌失措,不争先恐后,有秩序地按逃生路线疏散到安全的地方,仅用时2分钟。整个疏散过程安全、有序,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学生安全撤离。 通过这一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了全体师生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面对地震灾害应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组织大型疏散活动的能力,为学校积累了应急疏散的经验,更使同学们懂得了自救的知识,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使全体师生普及了防震减灾知识,增强了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我们将继续认真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努力。

自然灾害演练总结

自然灾害演练总结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自然灾害演练总结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公司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增强了全公司职工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员工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公司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地震演习预案》,动员全体员工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为构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安全的保障。2013年4月3日在我司开展了防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活动,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公司积极营造防震减灾宣传氛围。组织《地震基础知识》学习会,向公司员工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并利用安全宣传栏进行宣传;各办公室也利用此机会学习防震减灾基本常识,等相关科普知识,提高员工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让全体员工明确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明确防震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提高全体公司员工防震演练的组织能力。 公司举行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演练开始前,公司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演练活动中,我司人员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各人员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全体员工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有序地从各工作岗位安全的撤离到操场中央空旷地带,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不仅增强了人员们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广大员工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 第 2 页共 4 页

幼儿园应急演练总结-幼儿园地震演练小结

幼儿园应急演练总结-幼儿园地震演练小结 幼儿园地震演练总结篇一:幼儿园地震演练总结范文 为了更好的使全园教师及幼儿了解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的相关措施,根据教日上月xxx育局会议精神,xx幼儿园在午组织幼儿园全体教师及幼儿进行了一次地震演练。此次演练得到了幼儿园领导的重

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幼儿园成立了由园长任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组长的领导小组,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园长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 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 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园长还强调此次活动一定要注意幼儿安全,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在幼儿园演练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教师教育幼儿,听到地震了之后,全园幼儿必须听从教师指挥,立即跟随教师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拥挤、不推搡、不害怕,不要重返教室,更不要喧哗;要求各班教师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x月x日上午,当幼儿园一名男教工大喊几声地震了地震了之后,后勤全体人员包括幼儿园的领导按事前 的演练方案各自奔跑到自己协助的 班级,协助各班教师迅速组织幼儿躲到教室最安全的地方,有的幼儿在教

师的协助下躲到了. 桌椅下、有的躲到寝室的床铺下。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有秩序的从逃生通道撤离到室外的安全地带,到达安全地带后,各班教师马上清点人数,组织幼儿小手抱头蹲在地上,并立刻向园长汇报情况,园长随后宣布结束演练活动并对此次活动进行简要总结,各班幼儿载教师组织下有秩序地回到教室。 此次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幼儿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幼儿园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

地震表现及灾害特点

地震表现及灾害特点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震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

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地震灾害的特点 1、突发性 地震一般是在平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几十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的顷刻之间可使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尤其发生在夜间的地震,后果更为严重。如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凌晨3点42分,当时人们正在酣睡,事先毫无警觉,结果伤亡惨重,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亿元以上。 2、成纵性 在一个区域,或者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后,为调整区域应力场,或岩石破裂的延续活动,往往在某一时间内地震活动呈成纵性出现,连续造成灾害。 3、续发性 强烈的地震不仅可以直接造成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而且往往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造成更大的破坏。如由地震灾害诱发的火灾、水灾、毒气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