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LS-2015-10-23传统中药引起黑变病-文献阅读LS

LS-2015-10-23传统中药引起黑变病-文献阅读LS

LS-2015-10-23传统中药引起黑变病-文献阅读LS
LS-2015-10-23传统中药引起黑变病-文献阅读LS

传统中药引起的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消化道黑变的一种,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所引发的非炎症性、可逆性的肠病,其实质是结肠内黏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主要症状有食欲欠佳、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等。长期应用中药尤其是刺激性泻下剂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1. 病因:

结肠黑变病多发于老年人,与性别的关系不大,MC患者中约有70%有间断或长期应用刺激性泻药的药物史。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数认为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和慢性便秘[1]为主要诱因。

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的患者MC发病率较高[2]。随着泻药的长期应用,含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终形成结肠黑变病。慢性便秘本身可能就会引起MC。可能是由于粪便在肠道内存积时间长,肠道吸收了细菌合成的色素颗粒进而引起MC。其他致病因素可能与结肠癌、结肠腺瘤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MC本身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仅为便秘、腹痛、腹胀、肛门坠胀等类似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诊断主要依赖肠镜下的表现和病理组织检查。肠镜下特征为:结肠黏膜光滑完整,色泽由淡褐色至深褐色不等,呈连续成片的花斑样或典型的豹斑样,肠腔明显变暗[3]。病理组织检查可见上结肠黏膜层有成片色素颗粒,黏膜固有层中可见含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不同程度的黑色素沉着[4]。

3. 治疗与预防:

MC是一种良性病变。治疗MC暂无有效的药物,可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5]。对于服用蒽醌类泻剂致病者,应停用泻剂,并尽量选用润滑性泻药、胃肠道动力药来调整排便。对于炎性肠病或无明显原因的MC患者,应定期随访。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应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如果发生有息肉﹑肿瘤或炎症表现者,应及早进行积极治疗。

4. 一些传统中药可致黑变病及相关机制

现临床应用的中药泻下剂中大多为刺激性泻药,包括蒽醌类和酚酞类。大黄、芦荟、番泻叶、波希鼠李皮、决明子等均含有蒽醌类成分,果导片等药味含有酚酞类成分。故含上述成分的中成药均可引起结肠黑变病。

口服刺激性泻药特别是蒽醌类泻药,可被大肠内细菌分解为蒽醌,增加结肠推进性蠕动,产生泻下作用。同时,进人大肠导致结肠上皮细胞凋亡,产生凋亡小体,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化为脂褐素或其他色素,使粘膜呈现黑色花斑,长期服用引起结肠黑变病。

目前市场上许多传统中药制剂,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可引起结肠黑变病。含有大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六味能(安)消胶囊、积实导滞丸、新清宁片、胆宁片、麻仁润肠丸、龙荟丸、清热解毒丸以及减肥药排毒养颜胶囊[6]等;以芦荟为主药的中成药,如复方芦荟胶囊[7],百癣夏塔热片[8]等;以番泻叶为主药的通便灵以及波希鼠李皮类刺激性缓泻剂[9]等。

下表为可引起结肠黑变病的传统中药制剂:

多数学者认为结肠黑变病与长期应用刺激性泻剂及中草药泻剂有关。服用泻药时间越长,发生结肠黑变病现象较多,这提醒我们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要重视

老年人的便秘现象并适当选择服用泻剂。

参考文献:

[1] 江绍基,陆汉明,徐家裕.临床胃肠病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869-

547.

[2] 拓西平,周俊.老年便秘331例服泻药与结肠黑变病关系的临床分析[J].实

用老年医学,2002,16(4):191-192.

[3] Fine KD,Seidel RH,Do K. The revalence,anatomic distribution,and diagnosis

of colonic causes of chronic diarrhea. Gastrointest Endosc,2000,51: 318-326.[4] 史仁杰,潘良富,周晓白,孙景军,王雅如,朱长乐.结肠黑变病15例诊

断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1): 21-22.

[5] 张玲,高峰.结肠黑变病新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3):

257-259.

[6] 高素强,贺鹏.长期应用含蒽醌苷类中药泻下剂致结肠黑变病的问题探[J].中

国中药杂志,2006,31(24) : 2088-2089.

[7] 海燕,谢继庆,魏卿.芦荟胶囊致全结肠黑变病样改变2例[J].中国药物警

戒,2006,3 (1) : 49-49.

[8] 胡伟,时昭红,杨家耀.百癣夏塔热片致结肠黑变病[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10 (6) :449-450.

[9] 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7.

大学教学大纲_中医文献学

《中医文献学》教学大纲 Teaching(Course) Outline of Literature Of TCM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S0125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总学时数:72 开课部门:中医文献研究所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80%),实践练习(20%) 预修课程:中医学术史、中医古籍校读法、中医经典选读 主讲教师:张如青、金芷君等。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张如青等.《中医文献学纲要》.上海中药医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宋体,五号,居左)参考资料: 马继兴.《中医文献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版 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董洪利.《古典文献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郭英德.《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内容:以甲骨、金石、简帛、卷轴、册叶、线装等为载体或装订形式的医学文献;中医文献的分类与命名概况;中医文献的目录、版本与校勘:包括目录的利用,版本的辨识,校勘

的方法;中医文献中的各种符号标识,误读错标的识别与纠正;古医籍亡佚的概况,古医籍辑佚的方法。 要求:通过以上内容的讲授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中医文献学的基本知识,初步获得整理中医药文献的能力。 第一章中医文献载体及装订形式 1.主要内容 以甲骨、金石、简帛、卷轴、册叶、线装等为载体或装订形式的出土或传世医药文献。2.教学要求 掌握马王堆、武威、张家山出土医学简帛,敦煌西域出土医学卷轴及册叶的主要内容;熟悉涉医甲骨、涉医金石文献的主要内容; 了解线装书以前的甲骨、石刻、简帛、卷轴、册叶等文献载体或装订形式及其嬗变过程。 第二章中医文献的分类与命名 1.主要内容 中医文献的各种分类方法,古医籍的命名特点及同名异称现象。 2.教学要求 掌握中医药文献的现代三级分类法; 熟悉古代对中医药文献的各种分类法,熟悉古医籍的命名方法与特点; 了解古医籍同书异名与异书同名的情况。 第三章中医文献的目录 1.主要内容 利用目录治学的重要意义。历代公私目录中著录中医文献的情况。明末至今医籍专门目录及其利用方法。 2.教学要求 掌握明末至今医籍专门目录及其利用方法; 熟悉历代官簿、史志、私录等目录书著录中医文献的概况; 了解目录书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第四章中医文献的版本 1.主要内容 版框形制的名称术语。古医籍版本的类型。古医籍版本鉴别法。中医经典著作的版本系统。 2.教学要求 掌握版框形制的名称术语及利用讳字鉴别古医籍版本的方法。 熟悉版本的类型及中医名著的版本系统。 了解“版本”与“版本学”的源流。 第五章中医文献的校勘 1.主要内容 古医籍校勘的源流。古医籍文字错讹现象。校勘古医籍的基本方法及校勘记的撰写方法。

2020年河北省职业院校高职组中药传统技能大赛 赛项规程

2020年河北省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 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中药传统技能 英语翻译: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kills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医药卫生 二、竞赛目的 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主要考核学生中药性状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等方面的核心技能与知识。通过竞赛,检验全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省职业技术院校中药学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考核与展示各参赛院校学生从事中药生产、流通与服务的岗位通用核心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为高职院校中药学类专业师生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引领和促进全省中医药高职院校完善“赛教融合”机制,强化实践教学,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中药技能的传承与创新,激发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中医药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推进我省中医药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竞赛内容

赛项竞赛内容参照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进行设置。 赛项竞赛内容具体包括中药性状鉴别(中药识别、真伪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含审方理论考试)、中药炮制四大项目。各个项目的分值比见表1。 表1 比赛项目、时限与成绩指标体系 (一)中药性状鉴别 中药性状鉴别赛项,包括中药识别、真伪鉴别两部分技能竞赛。竞赛时,参赛选手需对给出的20味中药材或饮片进行识别,并写出品名及主要功效;需对给出的10味中药材或饮片进行鉴别,判断是真品还是伪品。竞赛规定时限13分钟。 1.中药识别赛项 竞赛品种范围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常用中药材及饮片350种,见表2。 表2 中药性状鉴别--中药识别品种目录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医学》教案(2)课程名称实验中医学(理论部分)总学时数36

第一节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 验研究中的应用 (2学时) 课堂讨论:“阴火”是什么。要求大家发言。 为什么要学习本章节? 对中医古典文献及其有关理论把握不准是目前中医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1 中医古典文献在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性 1.为实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中医古典文献是古人直接医疗实践经验的记录,是古代众多的医药工作者长期努力、不懈探索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知识宝库。 中医古典文献中蕴藏着大量可供实验研究的素材。这是中医学的优势之一。 这样的成功例子如青蒿素、砒霜防治白血病。 这涉及到如何继承宝库的问题。继承宝库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2.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中医药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在临床上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即什么叫“自身理论指导下的研究”。 本质是如何吸取中医理论的精华,如何吸取其方法论,并且应用到研究中去。 例如整体观、恒动观在GnRH基因表达研究中的意义。 例如基于肾精亏虚的二仙汤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病(单纯狗动脉结扎性高血压无效)。 例如冠心滴丸在美国辨证用药前后的疗效差异。 2.1.2 中医古典文献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医古典文献跨越了2500年的历史,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知识。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派生出各个学术流派,百家争鸣使得中医理论和医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言简意赅,蕴义精深 古代文献受记录载体及记录手段的限制,受到当时语言、文化的影响,具有文字古奥、言简意赅、蕴义精深的特点。学习时需要积累厚实的古汉语基础、古代科技、文化的知识。古籍中提到的人名、地名、病名、药名,经历史演变与现代名称互有出入,需借助有关参考工具书来确定。 3.数量庞大,文献分散 中医古籍数量庞大。 古代的目录体系不像现代目录体系那样精细明确,中医古籍书目除收录在子部医家类之外,还散见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的其他各类中。有些笔记杂录、稗官野史、地方志中也有医著记载,非常分散。历史上中医古籍流传很广,朝鲜、日本、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收藏,一些古籍在国内失传了,尚可在国外找到原本或传本。 因此,作为研究其文献检索的面是十分广泛的。要放开眼界。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 A简牍和兽骨 B甲骨和金石 C金石和简牍 D缣帛和甲骨 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方书是()。 A《合阴阳》 B《天下至道谈》 C《五十二病方》 D《阴阳十一脉灸经》 3.最早使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目录着作是()。 A《晋中经簿》 B《晋元帝四部书目》 C《隋书·经籍志》 D《汉书·艺文志》4.古籍书页中行与行之间的界限,称为() A栏框 B栏线 C行格 D行款 5.原着内容完整,没有残缺或删减的古籍版本,称为()。 A精刻本 B足本 C精校本 D原刻本 6.下列不属于校勘方式的有() A存真式 B求真式 C校异式 D他校式 7.对发音方法简单描写的注音方式称为()。 A譬况 B读若 C直音 D反切 - 1 - 装订线 8.校正医书局是()代的官方医籍整理机构。 A汉 B唐 C宋 D明 9.在四部分类法中,医学类书籍应当归属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10.具有范围最广,用力最劳特点的校勘方法是()。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得分 阅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 10分)1.文献是记录有的一切。 2.一部完整的书目,是由、、和等部分组成。3.行款是指古籍书页中正文的和字数。 4.历代避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和缺笔。5.与中医药学有关的古代卷子,主要有和两大类。得分 阅卷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题,每题5分,共20分)1.因形求义 2.目录 3.版本学 4.校勘学 得分 阅卷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 1.注释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7分)

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介绍

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介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自1984年开始进行中医药学大型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数据库总数40余个,数据总量约110万条,包括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疾病诊疗数据库、各类中药数据库、方剂数据库、民族医药数据库、药品企业数据库、各类国家标准数据库(中医证候治则疾病、药物、方剂)等相关数据库。 多类型的中医药数据库,以其充实的数据成为中医药学科雄厚的信息基础。所有的数据库都可以通过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提供中文(简体、繁体)版联网使用;部分数据提供英文版;所有数据库还可以获取光盘版。 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可以实现单库与多库选择查询。单表数据库检索可选择最专指的一个数据库进行相应字段的检索。多库可以进行跨库、多类检索。 期刊文献类: 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 数据库主题:1949至今的有关中医药学内容的期刊文献信息 数据库类型:文献型 收录范围: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涵盖了中国国内出版的生物医学及其它相关期刊千余种,包含中医药学、针灸、气功、按摩、保健等方面的内容,收录了1984年以来的中医药文献题录近80余万篇,其中50~70%附有文摘。该数据库采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注释表》(MeSH)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进行规范的主题词标引,用以进行精确检索和扩展检索。该数据库每季度更新一次,每年约增加文献6万篇。多年来,该数据库已经广泛为国内外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医院、政府部门、商业部门所采用。 著录项目:中文文题、英文文题、作者、第一作者单位、第一作者所在地、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期、页码、文献类型、特征词、医学史、资助类型、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语种、中文文摘、英文文摘等。 检索途径:可通过文题、作者、单位、期刊(名称、年、卷、期)、特征词、主题词、关键词、主题姓名、文献类型及全文检索的方式进行检索;并可通过主题词及分类号进行扩展检索。 目前,该数据库提供有15个专题数据库,分别为: 1 中药文献数据库中医老年病文献数据库 2 中药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医名医经验数据库 3 中药药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 4 中药不良反应和毒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医临床试验文献数据库 5 针灸文献数据库中医药学历史文献数据库

中医发展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14463545.html, 中医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医发展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中医发展中技术实业化的必要性. 《辽宁中医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5期.李亮. [2].近代中医发展缓慢的方法论原因分析. 《自然辩证法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3期.张宗明. [3].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中医发展. 《时珍国医国药》.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9期.张斌.马忠诚. [4].中医要发展必须过三关. 《中国软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期.李致重. [5].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的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1期.曹洪欣. [6].警惕有碍中医发展的两种倾向. 《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13期.邢风举.周计春. [7].北京市昌平区社区中医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26期.史慧敏.李富和. [8].建立中医评价体系是中医发展的核心. 《时珍国医国药》.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11期. [9].创新的临床科学研究推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发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8期.许家杰.张卫军. 二、中医发展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中医文献学笔记

中医文献学笔记第一章概论 一、文献的概念 1.最早指文章典籍及博学的人。 2.元朝,文章典籍。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谓之文;凡论事,谓之献。” 3.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权威定义)。三大要义: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二、中医文献 1.概念: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大致类别:1)抄刻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写本、抄本等。 2)印刷文献:唐以后雕版,活字印刷的线装书籍等。 三、中医文献学 1.概念: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渊源,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理论的一门学科。 2.研究对象与内容: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为主要手段。是以中医古典文献为主要对象兼及现代中医文献。 中医古典文献:殷商——1840/1911 3.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12124种(《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4.研究方式:1)善本影印善本: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学术价值较高,雕刻或活字印刷、刻印抄写质量较好的版本。 2)标点、校勘、注释 3)类书:编辑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4)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第二章历代中医文献研究概况 一、先秦—两汉战国公元前475年三家分晋(赵)公元前403年分晋完毕 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具有相当的繁荣程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十五种古医籍,如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 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公元前25年,汉成帝命令李柱国校方剂刘歆《七略方技略》《汉书艺文志》

3.四大经典(黄、神、伤、难)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晋唐西晋266年 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 1)基础理论:华佗《中藏经》、《内照图》,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针灸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儿科《颅囟经》;妇科咎殷《经效产宝》;伤科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中医文献的标志: 1)官方隋文帝《四海类聚方》隋炀帝《四海类聚单药方》300卷 2)民间晋葛洪《肘后急救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皇帝敕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新修本草》 4)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公炮炙论》 三、两宋金元时期 1.医籍校勘整理和医书编写蔚然成风 1)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局: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新校正” 重订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B.编写方剂类著作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为集方剂与治疗于一身的巨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政府颁发的制剂规范。 C.编写本草类著作:开宝本草、嘉祐孙注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 2)民间自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苏沈良方》 2.问世了一批划时代的高质量的专科著作 1)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形成系统 2)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妇产科初具规模 3)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注》《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使针灸学始臻大备 4)宋慈《洗冤集录》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中医学专科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14463545.html, 中医学专科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医学专科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明清苏州医学世家成因及影响. 《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21期.冯丽梅.王景霞. [2].基于CDIO理念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研究. 《西部中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3期.秦建设.贺敏.欧阳霞. [3].专科医学院校《中医学》教学方法探析. 《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20期.张岩.朱雪雁.茹庆玲. [4].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6期.孙权.易生富.刘慧玲.顾红卫.刘凌锋. [5].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对策研究. 《西北医学教育》.2009年2期.孙权.刘慧玲.邹斌.顾红卫.易生富.刘凌锋. [6].中医学专科教育应重视中医专业课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 《中医教育》.2009年3期.王义祁.管华全.欧阳思清.张永平.潘新征. [7].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分析. 《陕西教育(高教)》.2009年5期.孙权.顾红卫.刘慧玲.易生富.刘凌锋. [8].浅析医学专业专科体育教学中医学保健理论的渗透. 《运动》.2012年4期.曾树东. [9]中医学专科生“元认知”的调查研究. 《湖南中医杂志》.2013年1期.林辉.李媛媛.符逢春.徐莹.陈波. [10].对专科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年7期.陈建章.刘建国.邓棋卫.周玉平.徐泽宇.滕 艺萍.包奇昌.孟萍. 二、中医学专科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颅囟经》文献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刘燕君.中医医史文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2(学位年度)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药传统技能中药审方赛GS-3A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药传统技能赛 处方笺 2019.06.14 11:20-11:30 科别 中医科 门诊号 GS201905 2019年 06月14日 姓名 严晓花 性别 女 年龄 62岁 临床诊断 孕至4~5月,荨麻诊 R : 白术9g 天麻15g 黄芩6g 羌活12g 防风9g 荆芥6g 白芍6g 水蛭3g 人参先煎6g 苏叶9g 甘草6g 莪术6g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医师:刘佳音 剂数:3 药价: 计价人: 调配: 核对: 发药: 取药号: 普通处方 处方A

调剂审方选择项(卷GS-5) 审方平台人机对话界面 审阅处方A,在列表中选中错误的处方类别: 序号题型选项 A B C D 1 选择处方类别错误普通处方儿科处方急诊处方外用处方审阅处方A,在下列表中选中错误的处方前记: 序号题型选项 A B C D 2 选择处方前记错误科别日期姓名年龄审阅处方A,选中处方中存在用名错误的药味: 序号题型选项 A B C D 3 填空处方用名错误 审阅处方A,选中处方中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味: 序号题型选项 A B 4 填空配伍禁忌 审阅处方A,选中处方中存在妊娠禁忌的药味: 序号题型选项 A B C D 5 填空妊娠禁忌 审阅处方A,选中处方中存在超量的有毒中药: 序号题型选项 A B C D 6 填空有毒中药超量 审阅处方A,在列表中选中错误的煎法服法: 序号题型选项 A B C D 7 选择煎法服法错误.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煎汤剂审阅处方A,选中处方中存在特殊用法错误的中药: 序号题型选项 A B C D 8 填空特殊用法错误

中药文献学——江苏中药学自考历年试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全部) 1检索工具:用于报道,存储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它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分类,提炼加工,按一定规则编排的二次文献。 2引言: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 3.中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发文量高,情报含量高,被摘率,被引率和借阅率都较高,被公认为代表着学科(或专业)当代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期刊。由于中医药核心期刊集中了中医药学科或专业(专题)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的论文。 4.期刊:包括杂志,学报,通报,快报,会讯,记录,文献,索引杂志等其内容涵盖了一二三次文献 5.中药特种文献:除了图书和期刊以外的科技文献,它包含会议文献,学位文献,科技报告(技术研究报告),标准文献,专利文献等这些文献形成了特种类型的中药信息资源,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6.文献检索:利用检索工具从数量庞大的文献资料中查找所需文献的过程。 7.检索语言:是根据文献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一种人工语言 8.中药文献学:是以中药文献的整理及其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9.文献学:指以文献整理的各方面及其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10.图书:又称书籍,是指以印刷或手抄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 11.期刊:又称杂志,指的是具有固定的编辑部和固定统一的刊名,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每期有一定的序号,刊登众多作者,新著的出版物。 12.工具检索法:就是利用各种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方法 顺查法: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由远而近进行文献查找的方法 倒查法: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由近而远进行文献查找的方法 引文检索法:利用著者原文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 综合法:就是将工具检索和引文检索综合使用的一种检索方法 13.药典:是记载药物标准的典籍 14.索引:是文献篇名、主题词、人名、地名、代号及其他事物的名称按照一定的方式编排,并指明出处的一种检索工具,不附内容摘要。 15.数据库:一种计算机能够阅读并处理的文字型或数学型数据的集合体。 第1页,共10页

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标准规范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中药传统技能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各参赛学校学生的岗位通用技术、综合职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激发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领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建设和教育教案改革,不断提升中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提高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促进中医药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组队方式 本赛项为个人赛,各省限报4名选手,来自同一院校的参赛选手不得超过2人。每名选手限1名指导教师,每省1名领队。参赛选手须为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三二连读与五年制高职应为1-3年级学生),年龄21周岁以下;指导教师须为在职专任教师,选手与指导教师的对应关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二)竞赛分组 竞赛前抽签确定选手考号,编号Z1-Z80。其中,Z1-Z40为ZA组,Z41-Z80为ZB组。每8人为一个竞赛组,ZA组与ZB组各设5个竞赛组。竞赛分组情况见表2。 表2 竞赛分组情况表 总组别竞赛组对应考号 ZA组 (Z1-Z40) ZA-1Z1-Z8号 ZA-2Z9-Z16号 ZA-3Z17-Z24号 ZA-4Z25-Z32号 ZA-5Z33-Z40号ZB组 (Z41-Z80) ZB-1Z41-Z48号 ZB-2Z49-Z56号 ZB-3Z57-Z64号

总组别竞赛组对应考号 ZB-4Z65-Z72号 ZB-5Z73-Z80号 (三)竞赛内容 1.比赛工程 分设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与中药炮制4个工程,每个工程的分值比 见表2。 表2 比赛工程指标体系 序号工程分值比 1中药性状鉴别20% 2中药真伪鉴别20% 3中药调剂30% 4中药炮制30% 总计100% 2.比赛内容 本赛项为个人赛,竞赛成绩由中药性状鉴别(20%)、中药真伪鉴别(20%)、中药调剂(30%)与中药炮制(30%)分项得分求和而得。 (1)中药性状鉴别 竞赛考试范围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临床常用的280种中药材及其饮片 (见表3)。参赛选手对随机抽取的一组(每组40味)中药进行鉴别,并在规定时间内写出 中药的名称及主要功效(每药2.5分,共100分)。比赛限时13分钟。裁判员现场阅卷评判。 竞赛现场设候考区与竞赛区,候考区设检录与工作人员4人(男女各半),引导人员1 人;竞赛区设裁判4人,计时与监考人员8人;共设考题8组,每组40味,每组8名选手 抽签确定竞赛组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药鉴别,填写《中药性状鉴别评分表》(见表4), 由现场监考人员交裁判人员现场阅卷评判。 表3 中药性状鉴别品种目录 类别品种 根及根茎类 中药 (90种) 细辛、狗脊、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牛膝、太子参、威灵仙、川乌、附子、白芍、 黄连、防己、延胡索、板蓝根、甘草、黄芪、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当 归、前胡、川芎、防风、柴胡、龙胆、紫草、丹参、黄芩、玄参、地黄、熟地黄、巴

中医药学发展史

中医药学发展史 摘要: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千百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理论的确立、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回眸百年中医药的历史长河,我们或许更能深切认识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意义和价值。伴着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跌宕起伏,刻着中华文化烙印的中医药也走过坎坷多艰之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药遭受质疑之声始终不曾断绝,2006年一度为全社会关注的所谓“取消中医”论调,再次给中医药发展投下阴影。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尚书》中已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多用大剂量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病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当时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礼记》中关于“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则反映了人们已注意到在一定的采集季节广泛采集贮存药物。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最多的,其中还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功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医学科学学位) 一、专业概况 本学科是1981年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97年起连续被评为国家人才培养理科基地,2001年再次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8年批准为国家中医基础教学团队。该学科拥有较合理的学科梯队,分别由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内经教研室、实验中医学教研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医基础综合实验室等组成。历年来学科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上海市科委等各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包括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优秀图书奖等国家级、市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主编多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负责两门全国精品课程。学科为博土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目标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事业心强,富有团队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 2 .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相关专业外文资料,具备独立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科学素质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 、研究方向 1. 证/证候和辨证论治基础研究 2. 臧象基础研究。 3. 内经及其疾病证候研究。 4. 心身医学研究。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可弹性学习2-5年五、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学位课程学习的总学分不得少于 34学分,本专业硕土研究生学位课程规定如下: 注:灰色底纹为规定课程,各专业执行即可,不需变动。

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赛题样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编号185(中职组)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赛题样题 一、审方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 本项目试题为非公开试题,已建立审方题库(20个处方),赛前由裁判长或赛项执委会主任从题库中抽取2个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找出处方中的不规范之处。 样题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处方笺 (中职组)(卷Z4) 科别 中医科 门诊号 Z201504 2015 年 6月12日 姓名 蔡 勇 性别 男 年龄 55岁 临床诊断 外感风寒、郁而化热 R : 柴胡15g 葛根9g 浙贝母9g 白芷6g 条芩9g 赤芍6g 桔梗3g 紫苏叶6g 白蔹6g 制川乌5g 大枣6枚 甘草 3g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医师:刘佳音剂数:3 药价:计价人: 调配:核对:发药: 取药号: 调剂审方选择项(卷Z4) (请在下列8个选项的备选答案中选出处方的5个错误) 1□ A.普通处方 B.儿科处方 C.急诊处方 D.外用处方 2□ A.科别 B.日期 C.姓名 D.年龄 3□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寒 C.外感风寒 D.外感风寒 4□ A.浙贝母 B.条芩 C.白蔹 D.制川乌 5□ A浙贝母与制川乌B白蔹与制川乌 C.白蔹与甘草 D.浙贝母与甘草 6□ A.条芩 B.白蔹 C.柴胡 D.制川乌 7□ A.每日1剂 B.水煎服 C.早晚各1次 D.煎汤剂 8□ A.浙贝母 B.条芩 C.白蔹 D.制川乌

卷Z4正确答案: 评分方法:每一选择正确者,得一分;每一选择错误者,不得分;全选者,该题不得分。 二、中药性状鉴别 本项目试题为非公开试题,已建立技能题库(10套),赛前由裁判长或赛项执委会主任从题库中抽取1套。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境外) 一、学科简介 中医医史文献是从史学、文献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学的理论与经验、学术特征、文化内涵与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本学科由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创建,1981年、1996年分别被首批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我校中医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作为中医学的二级学科进入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行列,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和医古文研究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医史文献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以及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的候任主任委员单位,并为国家级或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专论》、《医古文》、《大学语文》、《中医哲学基础》的主编单位。学科整体优势显著,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同类学科中位居前列。 二、研究方向 1. 古今名医学术思想与历代名著研究 2. 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3. 中医训诂学研究 4. 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研究 5. 中国医学史与中医学术思想史研究 6. 中外医学交流与比较研究 三、培养目标 1. 具有比较坚实、宽广的文史哲及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掌握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全面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具备独立从事中医医史文献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能力,做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2.从事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和古今名医学术思想研究的博士研究生,能熟练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诊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疾病。

四、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导师从下列课程中确定一门作为专业课,两门作为专业基础课。所选课程不能与硕士阶段重复。如下列课程不能满足要求的,导师可另选其它课程。 3.选修课 根据不同研究方向,也可在导师指导下选1~2门课程。学校所开课程不能满足者,经导师批准可到校外选修。 4. 跨专业学习课程 跨专业研究生除完成上述课程外,还要按学校规定补修中医本科阶段主干课程,但不计学分。 五、科研实训、临床实践及要求 1.科研实训 按照《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境外)》执行。 2.临床实践 从事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和古今名医学术思想研究的博士生,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临床实践不少于180小时/3学年。临床实践包括跟师门诊或跟老专家出诊,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等,要求撰写规范的、且有病案分析的门诊病例25例,并撰写总结临床经验的论文或学习体会1篇,不少于2.5千字。

2017年考研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精)

2017年考研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 各位 017考生们!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 2017年考研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供 17年的考生们阅读了解。 中医医史文献 [100503]开设院校 : 29所 门类 /领域代码:10 门类 /领域名称:医学 一级学科 /领域代码:1005 一级学科 /领域名称:中医学 二级学科代码:100503 二级学科名称: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介绍 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它是从史学、文献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学理论与经验、学术特征、文化内涵与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对象的广泛复杂性,就决定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兼具文、理、工、医科性质,因此学科的定位,应当是中医综合研究学科。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学风正派,热爱中医药事业,熟悉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科研思路、方法、手段、现状,熟悉计算机的运用操作,掌握一门 外语, 具有从事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科研、教学的能力, 能适应各种相关部门科研、教学、临床工作的专业人才。 中医医史文献就业方向

中医医史文献学专业研究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是一个明显有别于以治病救人为主要目的的临床各科,中医药学科中,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应率先实现信息化,文献的载体由纸质文献向机读文献、网络文献扩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也必然要借助于信息科学技术。目前我国兼具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医院信息化管理、信息科建设、远程医疗、远程咨询等都未能很好地开展起来。因此,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毕业人才将是中医药相关行业的主力。 本专业方向毕业的学生可以到政府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保险行业、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各类信息机构从事医学信息传播、管理、分析、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中医医史文献就业前景 (一中医文献的信息化发展,愈发凸显该学科的重要性 中医药学科中,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应率先实现信息化。中医医史文献教学着眼于中医药整体的知识体系,着眼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中医药各分支学科学术联系的研究,恰恰弥补了目前中医药教育忽视综合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文献的载体由纸质文献向机读文献、网络文献扩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也必然要借助于信息科学技术。其重要意义在于, 把一个中医药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发展成为与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和产业化开发紧密结合的先导性学科。 (二复合型人才的匮乏,需求前景广阔 培养兼具中医药学和信息学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防控部门、医院、药事企业、图书情报部门、新闻媒体行业等,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中医药信息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兼具中医药学与信息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医院信息化管理、信息科建设、远程医疗、远程咨询等都未能很好地开展起来。因此,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毕业人才将是中医药相关行业的主力。 (三求学路上的机械与枯燥,需要学子正确看待与考虑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Z-2019035 赛项名称:中药传统技能 英文名称:Traditi onal Chin ese medici ne skills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医药卫生大类 二、竞赛目的 本赛项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引领全国高职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培育新时代中医药领域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通过竞赛,能为师生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完善“赛教融合”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中药性状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检验参赛院校学生从事中药生产、流通、服务等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展示全国职业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激发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中医药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竞赛内容 本赛项竞赛内容包括中药性状鉴别(中药识别、真伪鉴别)、中 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含审方理论考试)、中药炮制四个项目。各个项目涵盖的知识与技能、比赛时限及成绩比例比见表1。 表1竞赛项目、知识与技能、时限及成绩比例

本赛项考察的职业能力:中药性状和粉末鉴别能力、中药处方审 查及调剂能力、中药炮制操作能力等高水平知识与技艺技能。 本赛项体现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 精神;爱岗敬业、创新创业、依法执业、开拓进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中药性状鉴别 本项目包括中药识别、真伪鉴别两部分内容。比赛时,参赛选手 须对给出的20味中药材或饮片进行识别,并写出品名及主要功效; 同时,须对给出的10味中药材或饮片进行真伪鉴别,判断是真品还是 伪品。比赛规定时限13分钟。 1.中药识别品种 竞赛品种范围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常用中药材及饮 片350种,见表2 表2中药识别品种范围

最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 A简牍和兽骨B甲骨和金石C金石和简牍D缣帛和甲骨 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方书是()。 A《合阴阳》B《天下至道谈》C《五十二病方》D《阴阳十一脉灸经》 3.最早使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目录著作是()。 A《晋中经簿》B《晋元帝四部书目》C《隋书·经籍志》D《汉书·艺文志》4.古籍书页中行与行之间的界限,称为() A栏框B栏线C行格D行款 5.原著内容完整,没有残缺或删减的古籍版本,称为()。 A精刻本B足本C精校本D原刻本 6.下列不属于校勘方式的有() A存真式B求真式C校异式D他校式 7.对发音方法简单描写的注音方式称为()。 A譬况B读若C直音D反切 - 1 - 装订线 8.校正医书局是()代的官方医籍整理机构。 A汉B唐C宋D明 9.在四部分类法中,医学类书籍应当归属于()。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10.具有范围最广,用力最劳特点的校勘方法是()。 A对校法B本校法C他校法D理校法 得分 阅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文献是记录有的一切。 2.一部完整的书目,是由、、和等部分组成。 3.行款是指古籍书页中正文的和字数。 4.历代避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和缺笔。 5.与中医药学有关的古代卷子,主要有和两大类。 得分 阅卷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题,每题5分,共20分) 1.因形求义 2.目录 3.版本学 4.校勘学 得分 阅卷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 1.注释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7分) 2.注释的内容都有哪些?(7分)

中医医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14463545.html, 中医医史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医医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任应秋教授中医医史文献学成就述要.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2期.赵健.严季澜.李柳骥. [2].运用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探讨方剂学发展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2期.赵健.严季澜.李柳骥. [3].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2期.王旭东. [4].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有关问题探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2期.赵国平. [5].关注人文素质教育语境下的中医医史文献. 《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3期.马晓亮.陈萍. [6].浅谈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研究方向.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8年2期.杨丽娟. [7].中医医史文献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河北中医药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5年3期.李渡华.于丽.张德英. [8].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 ISTIC.2008年3期.陈仁寿. [9].略论中医医史文献学的作用和研究方向.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3年1期.向群.万幸.

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

中医文献学 1 文献 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其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朱熹《论语正义》中认为“文”即“典策”,也就是书籍;“献”指秉礼贤者的学识。所以,古代多数学者在解释文献时,均认为“文”即典籍;“献”即 贤士大夫的言论。元代马端临则对“文献”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明晰的解释,认为“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献”则泛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一词的概念有了变化,除泛指书籍外,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而在图书情报中,文献一词的含义更广,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型的出版物。现代广义文献范围更广,凡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载体,均属文献范围。国家标准局于1985年1月31日公布的国家标准规定,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又可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 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雕版、活字版印刷和手抄等古籍,以及碑铭拓本等。总之,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图书文件资料,均可称为古典文献,但不包括没有文字记载的文物。 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一切文献资料。 1文献学、中医文献学 是指对历史文献进行编纂、校勘、注释等研究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总体而言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继承过去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把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图书资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杂乱无章或古奥难懂的资料条理化、通俗化,为学习研究古籍者提供方便。

是指对中医、中药历史文献进行编篡、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 1 六书 “六书”始自东汉许慎之《说文解字》,其在自序中指出汉字发展的六条规律,称为“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是字象实物,以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传单是集合两个以上的字以表示一个新的事物或意义。 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就是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简单的符号,或单纯用符号来指明事物。 象形、指事、会意均是以字形来代表概念。 形声 “形声者,以事成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是将意符与声符并用的造字方法,用意符来表意,用声符来表音,但仍未跳出表意文字的范围。 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转注是使一个单义字变成多义字,使原来不同意义的字变成能互相注释的同义字,扩大了字的用法。 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是用同音字来互相代替,但两者之间毫无意义上的联系。 转注、假借扩大了文字的使用范围,使一个字具有了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同时,形声、转注、假借逐渐以字音为主,以音来表意,但汉字的基本规律,仍是以形为主。 1 汉语文字发展过程 ○文(最早发现于山东莒县,约三四千年以前,可能是汉字的祖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