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方新课堂】学高中化学.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课时训练苏教版选修-精

【南方新课堂】学高中化学.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课时训练苏教版选修-精

【南方新课堂】学高中化学.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课时训练苏教版选修-精
【南方新课堂】学高中化学.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课时训练苏教版选修-精

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

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着色剂——苯甲酸钠

B.营养强化剂——粮食制品中加的赖氨酸

C.调味剂——亚硝酸盐

D.防腐剂——氯化钠

解析:亚硝酸盐是防腐剂,氯化钠是调味剂。

答案:B

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与其作用不相符的是( )

A.防腐剂——苯甲酸

B.营养强化剂——亚硝酸钠

C.鲜味剂——谷氨酸钠

D.膨松剂——小苏打

答案:B

3.火腿中加入亚硝酸钠,可使肉类较长时间保持鲜红色,其原因是( )

A.亚硝酸钠是防腐剂,可抑制细菌的繁殖

B.亚硝酸钠跟氧气反应,抑制了肉类的氧化

C.亚硝酸钠跟肉类的蛋白质反应

D.亚硝酸钠本身为鲜红色,覆盖在肉类表面

解析:肉类长时间接触空气,它的红色会被氧化成难看的暗棕色,加入亚硝酸钠后,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从而使肉类长时间保持鲜红色。

答案:B

4.一些不法商贩为了使食品保持长久,在食品中加入过量的防腐剂,防腐剂在人体内会使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而维生素C能防止亚硝酸盐中毒,这说明( )

A.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作氧化剂

B.维生素C是一种酸,使亚硝酸盐分解

C.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作还原剂

D.维生素C是一种强氧化剂

解析:人体血液中正常的血红蛋白中Fe应为+2价,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即Fe为+3价,说明Fe被氧化了,从而亚硝酸盐表现出氧化性。而维生素C能防止中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从而将亚硝酸盐还原。

答案:A

5.我国规定,所有销售的食品包装标签配料表上,食品添加剂应使用规定的产品名称或种类名称,其中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注明。下列标签注明的添加剂中属于着色剂的是( )

①柠檬酸②山梨酸钾③甜味素④菠萝香精

⑤柠檬黄⑥日落黄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⑤⑥

D.③④

解析:柠檬酸是酸味剂,山梨酸钾是防腐剂,甜味素是甜味剂,菠萝香精是食用香精。

答案:C

6.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使食品的色、香、味俱佳,因此使用时应多加一些

B.食品添加剂都应该是一些天然的,凡是人工合成的都有毒

C.纯度越高,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一定越高

D.具有相同化学结构和质量指标的化学合成物质与天然物质的提取物没有什么区别,而化学合成物质的成本低得多

解析:食品添加剂有一定用量限制,不能多用,否则,可能造成效果不佳或对人体产生毒害;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有的有毒,如NaNO2,有的无毒,如NaHCO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纯度有关,如NaNO2纯度越高,毒性越强。

答案:C

7.下列物质不能作食品防腐剂的是( )

A.甲醛

B.亚硝酸钠

C.山梨酸及其钠盐

D.苯甲酸及其钠盐

解析: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健康有害;亚硝酸钠可作食品防腐剂,但要严格控制剂量;山梨酸及其钠盐可用作食品防腐剂,但其用量为0.05%~0.1%;苯甲酸及其钠盐也可用作防腐剂,其用量≤0.1%。

答案:A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常见的防腐剂是苯甲酸和山梨酸钾

B.着色剂仅能使食品颜色鲜艳,不能改变营养,故不属食品添加剂

C.味精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D.碘盐中的碘不是食品添加剂

解析:添加剂的作用是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故着色剂也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B、C 两项均错误。为防止碘缺乏而在食盐中加入了碘酸钾,称之为碘盐,碘元素是食品添加剂中的营养强化剂,故D项错误。

答案:A

课后自我提升

1.色香味俱佳、口感好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能改变食品某些性质的物质(即食品添加剂)。

(1)味精是常用的一种鲜味剂,其有效成分是谷氨酸钠,它的结构简式是

,该物质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和(填写名称)。

(2)碳酸氢钠是常见的疏松剂,主要是因为它在加热条件下产生了气体,使食品变得疏松。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由谷氨酸钠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结构中含有—COOH(羧基)和—NH2(氨基)官能团。

(2)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

答案:(1)羧基氨基

(2)2NaHCO3Na2CO3+H2O+CO2↑

2.某种甜味剂A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由于它热值低、口感好、副作用小,已在9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A的结构简式为

请比较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乙酸乙酯和多肽的分子结构有何相似之处。它能发生水解反应吗?如能,可能得到哪些产物?如不能,说明理由。

解析:水解断裂中的C—O键和中的C—N键。

答案:都含有和结构,能发生水解反应,可能的产物

有:、、CH3OH

3.300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

水。没食子酸的结构简式为。

(1)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填代号)类化合物的性质。

A.醇

B.酚

C.油脂

D.羧酸

(2)没食子酸丙酯具有抗氧化作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

。(3)尼泊金酯是对羟基苯甲酸与醇形成的酯类化合物,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尼泊金丁酯的分子式为,其苯环只与—OH和—COOR两类取代基直接相连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4)写出尼泊金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因没食子酸中有苯环、酚羟基、羧基等官能团,由苯酚遇Fe3+显紫色可推测用没食子酸制造蓝墨水是利用了酚的性质;由系统命名法可知没食子酸丙酯的结构简式为

。因尼泊金酯是对羟基苯甲酸和醇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因此尼泊金丁酯的结构简式为

,其分子式为C11H14O3;因“—OH”和“—COOR”有邻、间、对三种,丁基有四种,所以尼泊金丁酯的同分异构体有3×4=12种;根据乙酸乙酯、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便可书写出尼泊金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B

(2)

(3)C 11H 14O 3 12

(4)

4.将亚硝酸钠当成食盐食用后,能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还原

Mn(在很稀的溶液中Cl -不能还原Mn),也可以将I -氧化成I 2,为了区别食盐和亚硝酸钠,可从下表中选择哪些试剂,进行哪些操作,根据哪些现象判断是食盐还是亚硝酸钠?将表中序号填入空白处。

试剂 操作

现象

①稀硫酸 ②高锰酸钾溶液 ③碘化钾溶液 ④硝酸银溶液 ⑤淀粉溶液

A.把样品放入碘化钾的硫酸溶液中,再加淀粉溶液

B.把样品放入高锰酸钾的硫酸溶液中

C.把样品放入水中,溶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D.把样品放入盐酸中,再加硝酸银溶液

甲:生成白色沉淀 乙:溶液显蓝色

丙:溶液紫色褪去

(1)选用试剂 ,进行 操作,根据有 现象发生,可以判断被检的样品是 。

(2)选用试剂 ,进行 操作,根据有 现象发生,可以判断被检的样品是 。

(3)选用试剂 ,进行 操作,根据有 现象发生,可以判断被检的样品是 。

解析:NaCl 与AgNO 3反应会生成白色AgCl 沉淀,而NaNO 2不能;NaNO 2在稀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可将Mn 还原,而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而NaCl 不能;NaNO 2能将KI 氧化成I 2,I 2又能与淀粉作用变蓝,而NaCl 不能。 答案:(1)④ C 甲 食盐

(2)①② B 丙 亚硝酸钠 (3)①③⑤ A 乙 亚硝酸钠

我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精品文档 . 我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育人 要求,将化学知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能力用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我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研与创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方面。这无法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从而对物质进行有效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分子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旨在引导学生站在宏观和微观的高度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明白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并遵循相关的规律;旨在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伴随一定的能量转化,从而生成新的物质;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去分析化学反应,充分利用化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利用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变化提出相关的假设,通过层层分析、逐步推理来证实自己的假设,处理好观点、证据、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推理法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解释化学本质与规律。 第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意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发现;组织学生去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执行探究方案,在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于“异常”现象,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树立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对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最新高中化学高效课堂问卷调查

高中化学课堂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你的宝贵意见,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根据。客观认真地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请你根据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问卷,做出独立的评价,在此表示感谢! 一、基本信息: 1你所在年级 A 高一B高二C高三 2你的性别A男生B女生 二、关于学科学习 3你喜欢化学这门课吗?A 是 B 否 4你觉得化学这门课难吗?A 不难 B 有点难C非常难 5你是否有课前预习的习惯A 是 B 否 6你在化学课上能集中精力听讲的时间 A 10分钟以下 B 10~20分钟 C 20~30分钟 D 30~40分钟 E 40分钟以上 7你对于不懂的题目是如何处理的 A 等老师讲 B 下课问老师C下课问同学D不会就算了 8你的化学作业时怎样完成的A独立完成 B 和同学商量着完成C不完成 三、关于教师 9你的老师使用教案上课吗? A 是 B 否 10你的老师上课准时吗? A 是 B 否 11你认为老师穿着与你的学习效率有关吗? A 是 B 否 原因: 12你认为老师授课语言是否规范 A 是 B 否 13你的老师的方言或口音是否影响你的听讲状态 A 是 B 否 14你认为你的老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否符合课程的要求 A 高于课程要求 B 和课程要求相当C没达到课程要求 15你认为通过老师的讲授,你对所学知识是否有清晰的条理 A 是 B 否 16你认为你的老师授课的重难点把握是否准确 A 是 B 否 17你认为你的老师专业术语表达是否准确 A 是 B 否 18你的老师在授课时你觉得都采取过哪些方法 A 讲授法 B 启发式教学法 C 课堂讨论法 D 多媒体辅助法 E 实验教学法 F 情景教学法 G 读书指导法H习题巩固法 19你的老师是如何处理书中实验的 A 直接按照书中进行演示实验 B 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C 课下组织研究性小组设计实验探究D其他 20你觉得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A 没什么用,白白耽误时间 B 用处不大,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C可以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便于理解D其他 21你觉得你的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否适合你 A 是 B 否 22你觉得你的老师授课容量如何 A 过大 B 适中C过小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 心得体会

构建化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通过12月9日的化学教研会观摩学习,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体会。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学法,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向这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一定不要放过书本,现在高考很多内容来源于课本,设置习题时,要保证课堂。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

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

基础差的学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别剥夺学生的权力,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 养成主动学习,主动记笔记,做练习的习惯。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其内涵分述如下。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上述5项素养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体现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实践层面激励创新,“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上述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立足当下打造中学化学高效课堂

立足当下打造中学化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19-11-19T15:51:40.0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作者:陈昊天[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教育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是要求教学有着新的突破。 陈昊天(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重庆 40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教育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是要求教学有着新的突破。本文从高效课堂的概念出发,在分析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基础上,就如何打造创新型中学化学高效课堂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效课堂;构成要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02-01 一、概述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快速吸收与掌握,进而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效率。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选取简单、直接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与接受,课堂效率的提高,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像雅斯贝尔斯说的“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1] 二、新课改背景下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模式的举措 1.教学起点——全面而深刻地掌握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内容的属性 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达到高效[2]。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即将教授内容的属性,然后才可进行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的选择与调整,做到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叠加,以学生感兴趣的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易启发学生形成问题表象,引发学生质疑,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例如,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学习如果能够将生活中的事物与元素的发现过程、性质知识等紧密的联系起来,情景化地向学生进行讲授,学生会得到全面的信息,有助于记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发展过程的认知规律。 2.教学过程——优化教与学的策略 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的呈现者,中学生虽已经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学习过程中仍更喜欢从现象入手而不是接受抽象而深刻的原理知识。鉴于此,教师应先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之间的联系和差距,预测学生可能产生的联想、需要进行的转换和调整,并据此将教学目标设计成特定的情境。例如在讲到生石灰的性质时,涉及到的实验简单而且现象明显,教师可以在讲授时进行相关实验或预先录制实验视频,并在讲授时引出实例----盒饭加热,生石灰在和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改变见到不会的知识就去翻教材的传统的学习习惯,培养通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而得出结论的学习能力。 3.教学目标与评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掌握吸收基本知识和提升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方法基础。从教学起点、过程和目标与评价三个环节提出了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要点,同时也为实现化学高效课堂描绘了一清晰的骨架。然而,要使化学课堂变得丰满而高效,还需要在教学理念、手段和内容上都要创新。 4.创新课堂设计与组织形式 “教师导,学生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所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与设计创新化学课堂与组织形式这一途径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以创新课堂设计与组织形式为抓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把一些案例搜集、课堂次序安排、课堂活动等交给学生设计;通过智能化产品,如翻转课堂、“雨课堂”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课堂和课下的学习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高效课堂也就有了基础。[3] 5.创设开放性与探究性教学模式 化学教育秉承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理念,但谈及化学的实践,大多数人认识的就是实验室中的“瓶瓶罐罐”,即教师演示一下,学生模仿一下,背记操作要点而已。其实化学需要的不仅是实验室中的实践,还需要走进生活生产去实践。比如讲到二氧化碳的工业法制备方法时,方程式学生都容易掌握,但关于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不求甚解,故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高温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 这是教材上固有内容,用这个提问让大家进入相关问题的思考状态。 (2)为什么选择煤炭而不是木柴或汽油柴油? 汽油、柴油虽燃烧值高,但是液态燃料易流失很快会消耗掉,成本也过高。这个问题将化学与经济学等关联起来,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中为了得到目标产物,需要考虑化学反应的诸多因素。 (3)为什么窑炉底部需要有孔道? 炭的燃烧需要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会环绕在窑炉体附近,一定程度上阻止氧气与煤炭的接触,窑炉底部有进风口则燃烧更充分。该问题通过化学和物理知识上升到工程问题。 (4)为什么有相当多的石块只有表层变为生石灰而内部仍然是石灰石?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各个区域温度存在重大差异,炉体温度是煤炭反应放热与炉体向外辐射热量的综合效应。这属于化学问题,也是工程问题。 最后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怎样提高石灰石转变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的转换率?这样的示例,即便不到工厂,也在提问和相关示意图等诱导式的讲解中让学生明白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其实涉及到了化学、物理学、热学以及经济学等问题。通过这样的途径和方式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系统的、综合性的。 6.互换课堂角色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4]。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化学教学课堂上可以尝试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特意给学生发问的空间,甚至用学生质疑式的形式来推进课堂。这种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行动”的体验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附件 4: BXJKGH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学改革与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LN0138Z 所属学科化学 课题主持人王萍 所在单位本溪市第一中学 上报时间2013年7月 本溪市第一中学制 2013年 8月

一、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开题时间、主要参加者及分工落实情况、研究工作进度、调研 地点与时间等,不超过2000 字,可加页。 2013 年 7 月王萍参加课题开题仪式会议,领取开题协议书,参加仪式的有国家教 育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以及 参与各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张绍宾校长宣读了课题报告 , 就本课题及学校化学教学发展的 关系做了深刻的阐述 , 要求本校教研组要努力学习 , 加强科研 ,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2013 年 8 月 28 日召开化学组教师会议组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的课题组,会议地点一中主校五楼会议室。 2013 年 8 月 30 日填写开题协议书,并听取学院教研室专家张文敏教师的建议修改 完善。 2013 年 10 月 8 日下午市教研室鞠文革主任,张文敏老师荐临我组指导开题报告. 开题仪式上课题负责人王萍报告了课题立项过程及意义 . 鞠文革主任 , 张文敏老师就我校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 就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都作了具体而详尽的指导 . 学校信息中心对本次活动在设备、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课题研究主要进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实施 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子课题研究小组。由国家教育 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推动课 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实验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课题组采用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化学高效 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目 标、主要内容、遵循原则、主要方法、规章制度、操作方法、责任与义务等,加深对本 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同时,课题组组织学习《有效教学》,余文森主编的《有效教学 十讲》等理论专著。 为课题组成员征订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新课程》、《福建教 育》、等教育期刊,购买了《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等理论书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docx

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具体表述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科教兴国 1 / 1

探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探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发表时间:2019-07-19T11:16:51.3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1期作者:于晓雄 [导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内容,采取具体措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满足高中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应认真分析高中化学教学特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强。 于晓雄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621000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内容,采取具体措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满足高中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应认真分析高中化学教学特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强。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8-082-01 所谓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指“在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在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之下,学生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中,还存在着诸多因素,直接影响到我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作为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能够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的发展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必须注重高中化学教学,做好初中和高中的知识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学习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观察就会敏锐,理解就会迅速,记忆就会牢固,想象就会丰富,同时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动力和前提。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二、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堂教学 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科学地、合理地组织教学,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讲解一定要细腻、透彻,例题训练一定要到位、深入。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要克服满堂灌的方法,创设化学情景和展示思维过程的情境,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发挥想象的空间,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已具备的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技能,以及学校所现有可利用的教学条件等因素。如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哪些资源、如何利用课程资源、课程教学目标与资源应如何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怎样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等。充分利用学校和校外的图书馆并加强与校外的化工企业等的联系,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走出课堂,走向实际生活。这样设计才有可能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教学过程的课堂效果才更有可预见性。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同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突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体作用。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此外,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用好化学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可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的方法。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演示实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化学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示实验教学,要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 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这时教师设下疑问:是否所有金属都符合这一规律?学生犹豫,不能正面回答,这时教师便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按一般规律设想,说出实验现象,很快有的学生就说出“钠表面覆盖一层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并写出了Na与CuSO4的化学方程式:2Na + CuSO4 = Cu + Na2SO4,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钠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钠漂浮在硫酸铜溶液表面,迅速旋转产生火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这精彩的现象,瞬间的变化,学生凝神观察,猜测被推翻,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你从而发现了钠有哪些性质?这一个一个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对金属钠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教师解释,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明确了实验现象的产生和盐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中应除去“K、Ca、Na”三种活泼金属,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地设置疑问,教学环节情景画,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逐渐增加,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它将引领我不断探索,继续前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_林小驹

21世纪以来,国际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能力、自主发展、数学素养、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欧盟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8个领域,每个领域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1〕〔2〕 。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 文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首次提出: “教育部 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总体框架研制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进一步形成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共同学习的必要素养。笔者 认为,核心素养应指:每个人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具备的关键的、重要的、不能缺失的品质、知识、技能、才干、精神风貌等的集合。 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什么?我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养、各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双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即内在的精神品质(包括文史政法哲艺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信息素养、思维素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及实践素养、语言素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科用语、国际理解教育等)、道德素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正义感、诚信、礼仪等)和身心素养(良好的体质、积极和平衡的心态等)。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 摘要:文章阐述了刚刚兴起的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成果。首次提出 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化学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合作综合素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并详细表述了这些素养内容的特点。 关键词: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76(2015)05-0078-04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林小驹 李 跃 沈晓红 (深圳市宝安中学,广东深圳 518101) 作者简介:林小驹(1961-),广东揭阳人,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教研重点课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编号:23)研究成果。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15年5月上半月 课程与教学 DOI:10.16215/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14574118.html,44-1371/g4.2015.05.019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doc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摘要:化学是高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实现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本文深入分析了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原因,并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做好化学实验探究、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着手,积极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提高高中生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一、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中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强调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将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人才。而化学课程作为高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教师逐渐开始注重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高效课堂有效弥补了传统化学课堂的不足之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有效巩固了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切实提高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对于高中化学这种难度系数较高的学科,教师不断地灌输

各种理论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更是难以落实。而创设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完善知识体系;同时,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化学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下,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享受化学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不告诉学生原理,而是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在学习Na2O2的化学性质时,我是通过滴水生火和吹气生火两个趣味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的。这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很有好处,使学生由趣生疑,由疑生思,带动着学生从对现象的感知一步一步上升到理性思维,也渐渐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良好,从而实现了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建构,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化学水平。 2.积极运用化学探究实验 高中化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学科。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强调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严重忽视了实验教学,导致学生虽然掌握大量的化学理论知识,但是并不能学以致用,违背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初衷。 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应该合理融入实验探究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积极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进行观察与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应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较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特别是核心素养,将极大的提升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力,并为将来在化学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 1、化学的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包括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规律的宏观把握,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与掌握,无机知识体系、有机知识体系、物质结构知识体系等。 2、化学学科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例如守恒思想、平衡思想等。 3、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基本操作的动手能力,设计实验检验或验证某一猜想是否成立的能力等。 4、规范表述某一现象、某一性质的表达能力。 5、利用数学学科构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1、重视新课教学中的“第一印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简单、从容的,也不能指望做成半生不熟后再回炉。唯有在学生第一次学习这些内容时,通过形象化的辅助手段、一定难度的思考与辨析,才能让学生对它们的第一印象是对的、清晰的,所以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是高三能否提高学科素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前提。 2、从化学学科特点看,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以下几个核心思想,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建设有化学味的课堂的目的: (1)“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无论是无机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还是有机化学不同类别物质的认识,应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客观世界物质缤彩纷呈,特别是有机物价键、官能团等的差异搭配,不可能让我们把所有物质都认识一遍、学习一遍,掌握了结构相似性与性质相似性的关系、掌握了有机化学学习就是官能团性质的学习,就能让学生初步具备预测物质性质、模拟书写反应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的强调结构的分析,如原子结构、周期表的位置,官能团的类别,以及相似性质的相似结构分析等等;复习有机化学,更可以改变教材编排体系,以烷烃—卤代烃—醇类—醛类—羧酸类—酯类的主线去编写导学案。 (2)守恒的核心思想。物理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质量守恒,化学学科中同样存在着守恒,如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元素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具备守恒的思想,能帮助我们更方便的认识和处理化学问题。守恒思想的形成,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来逐步开发,高一新课教学中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形成“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同时为高二电化学中的得失电子守恒奠定基础;高二新课学习电解质溶液时,重点形成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思想,“质子守恒”留待高三复习时视班型考虑是否拓展。平常在习题讲评中,遇到守恒法可用可不用情况时,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优先考虑守恒法,并帮助学生厘清思路。 (3)把握反应规律的核心思想。化学反应很多,既有普遍的反应通式,也有特殊的反应,学生要准备把握,难度较大。如果走“背化学”的路子,效率低下且不科学。教师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普遍规律和特殊性,认清出现规律的原因和反常的原因。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八字”规律,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电化学中离子放点顺序所体现的氧化性、还原性规律,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性质学习与基团对官能团的影响的规律等等。教学中,不能把学习变为“背书”,贪图教学简单而不去总结规律,总结规律而不去分析原因。 (4)分类与对比的核心思想。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把书由厚读薄、把要记忆的内容由繁杂变得简单,需要化学教师和学生在分类对比中寻找突破。例如有机化学官能团相似、性质相似的分类记忆,无机化学同族性质相似的记忆,基本概念中的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物质分类理解,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对比理解,将极大减轻学生在记忆中的痛感。 3、重视实验,坚信“所做有所得”。化学的有机、无机物质多,性质多,现象描述类的考察多。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基本操作、基本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提纯依然是题设的得分点。这些内容的教学,如果让学生动动手、“开开眼”,再通过记忆辨析,相信效果会比教师说实验、学生看视频要好的多。提升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验应试能力,只有从起始年级开始接触实验,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全局思考能力,不能到了高三再去思考如何让学生掌握高一就应该掌握的基本操作。 化学学科还有很多学科思想,比如量变引起质变、平衡等思想。教学中只有着眼于学生长远能力的提升,用“上台阶”式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才能得到加强。 -可编辑修改-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2.1PH的应用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授课班级课题:第三章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PH 的应用)课 时第一课时知识 与 技能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概念。 2、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3、熟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用到主要仪器名称、仪器的用途。 4、掌握中和滴定实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中和反应实质、中和滴定原理的分析,体会化学家是怎样利用中和反应来设计化学定量测定方法的。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反应中的化学计算方法。教学目的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到中和滴定方法等相互之间的联系的分析,理解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科研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 点 中和滴定原理的认识难 点 酸碱中和滴定有在关计算课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他:集体备课教案个人备课 教案 投影]展示所画的滴定曲线图:3-10 小结]接近终点(pH ≈7)时,很少量的酸和碱会引起pH 突变,酸碱反应终点附近pH 突变情况是定量测定酸或碱浓度时选择指示剂的重要依据。 五、中和滴定的原理 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讲]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完全中和时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从而求得求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原理:C(B)==V(B) V(A)C(A) 讲]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有两个:其一是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这需要选用精确度较高的实验仪器,并正确使用,其二是要准确

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这需要选用适当的酸碱指示剂,并通过颜色变化来准确判断 3、关键:(1) 准确地测定两种溶液的体积 (2) 准确地判断滴定终点 讲]中和滴定所用的实验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或量筒、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等。中和滴定所用的试剂有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也称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也称待测溶液、适当的指示剂。在这里最为关键的就是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讲]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定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 与恰好中和时的pH 吻合的酸碱指示剂。通常是甲基橙或酚酞指示剂而不能选用石蕊试液。 投影] 中和情况 指示剂变色情况强碱滴定酸 无色—粉红色酸滴定强碱 酚酞粉红色—无色碱滴定强酸 红色—橙色强酸滴定碱甲基橙黄色—红色 讲]指示剂的用量一般是2-3滴。当指示剂刚好变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认为已达到滴定终点。 过]下面让我们讨论一下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 六、实验操作 1、滴定管的结构 投影]图3-9 讲]酸式滴定管有一玻璃活塞,因碱溶液与玻璃反应生成硅酸盐,是一种矿物胶,具有粘性,故不能把碱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而碱式滴定管有一段橡皮胶管,因此,不能装酸液,酸会腐蚀橡皮管;碱式滴定管也不能装有氧化性的溶液,氧化剂会把橡皮管氧化。 问]在使用滴定管前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检查是否漏水。 2、滴定管的使用 (1) 检漏 (2)润洗仪器。 讲]从滴定管上口倒入3~5mL 盛装的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湿润全

如何构建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如何构建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也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高效,学生学得愉快、高效。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每个时间段不能闲着,都有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去做;其次是一节课下来,达成课前所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程度要高;第三是一节课从始至终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个人在平时教学的所做、所为、所见,浅谈有关构建高效课堂的做法。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须精心准备的内容确实很多,比如为学生提供优良、平等的学习环境,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抓好三级备课等。本文仅从指导学生预习和备课两个方面作一浅谈。

1.指导学生预习。预习不仅可以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还可以开拓思路,提高学生听课、记笔记水平,由此可见预习环节的对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习分为学期预习、周预习和日预习三种。整体预习就是在要求学生在开学前,利用寒假或者暑假时间通读下个学期的教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通读”并不是把书上的内容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而是指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能够疏通文意,找到某一具体内容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运用,并作适当记录。后翻开书,对下一课进行预习,针对周预习时标出的重点阅读。 2.加强三级备课。三级备课指主备课、精备课和细备课三次备课。主备课是指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这时要求备课或学科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并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精备课是指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习题等环节)。精备课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力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细备是指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

关于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关于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06-15T10:52:43.17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上作者:陈达文 [导读] 有效地教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就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场地,如何在这个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场地里有效地教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就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较多,难度较大,要让高中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应有的化学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通过对新课改理念的把握,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同时优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积极、高效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透彻理解高效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能动性,通过多种方式打造优秀的教学情境,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发挥师生的共同智慧,完成优质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出了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障碍和有效措施。 一、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于教学内容和结构的把握有所欠缺 许多化学任课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变化比较难以把握。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化学教材与前版化学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同时也涉及到了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化学课程之前比较重视课本教学,而现在更加注重实验和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求高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获得学习体验,同时强调了学生的化学思维培养。部分教师还未从以前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高中化学教师很难适应,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和结构的把握有所欠缺,应该深入讲解的化学知识却浅尝辄止;应该忽略或让学生自学的化学知识,却反反复复讲解,浪费时间,并且没有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极易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积极性较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难以展开问题。 2.学生兴趣低下 高中化学学习容量相对较大,并且教学内容,起点高,容量多,知识理解接受难度加大,习题难度也较大,要掌握好高中化学这门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大量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等。部分高中学生由于高考的压力,心力交瘁,渐渐失去对学习化学的热情。还有的学生缺乏成功的体验,普遍认为学习化学很难,高中学生普遍耐性不高,加上高中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导致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低下,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进一步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 3.教学评价简单滞后,三维目标无法同步 “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是课标提出的要求。但从目前的调研和听课来看,教师主要采取的是以考试评价、作业评价作为学生的学习评价。大部分学校制定或正在制定学科学分认定综合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活动探究、实验等都规定了评价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操作中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评价。重视小测、笔试和作业检查,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放在一边,致使“三维目标”无法同步。 二、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措施 1.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加强教师间交流,提升教师质量 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提高教学水平,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为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时候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深切理解前沿教学理念,精确把握化学课程教学重难点和改革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且,教师要想方设法控制好课堂纪律,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管理好课堂,让学生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内心的一种驱动力,对推动一个事物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极其重要,如果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很难把这门课程学习好,如果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就会产生动力,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化学的世界。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要有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意识,要让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参与学习,产生积极学习的热情,主动探索化学的世界,提高化学的学习效率。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需要做到:第一,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实际问题,如: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二,利用教学实验。有效地利用化学实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科学态度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3.确定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慢慢地确立起来。 4.及时进行教学检测和教学反思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及时进行教学检测和教学反思。我们可以通过当堂检测和课后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通过考试检查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修改教学设计。教师还要及时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