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优秀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优秀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优秀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优秀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优秀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以生产实习为主,生产实习是学习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主要是请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有关内容; 同学们下生产车间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由带队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言,通过交流实习体会方式,加深和巩固实习和专题讲座内容。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生产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实习安排及相关准备知识

实习安排:

实习时间跨度三个星期(8月30日9月18日) ,实习安排如下:8月30日9月3日许昌烟草机械公司

9月6日9月10日郑州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9月13日9月18日同学分组讨论、交流实习体会、完成实习报告

相关准备知识:

工业工程(IE)的目标:

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的.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最佳效益。IE的基本功能是研究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改善和设置。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四个方面。

设施规划与设计:

对系统(工厂、医院、学校、商店等)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包括选址、平面布置、物流分析、物料搬运方法与设备选择等,使个生产要素和各子系统(设计、生产制造、供应、后勤保障、销售等部门)按照IE 要求得到合理的配置,组成有效地集成系统。涉及SE、OR、工

作研究、成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工效学、工程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等知识。

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生产过程和资源的组织、计划、调度和控制,保障生产系统有效地运行。包括生产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组织、生产与作业计划、生产线平衡、库存控制等。采用的方法:网络计划(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线法CPM)、经济定货量(EOQ)、经济生产批量(EPQ)、物料需求计划MRP以及生产资源计划MRP-II和准时制JIT。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技术:包括为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进行质量调查、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各项工作,核心是为了到达规定的质量标准,利用方法对生产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预防不合格品产生。内容包括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现代质量-保证,生产保证、全面质量控制TQC与全面质量控制TQM。可靠性技术是现有系统有效运行的原理与方法,包括可靠性概念、故障及诊断分析、使用可靠性、系统可靠性设计、系统维护与保养策略等。

管理信息系统:它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用户计算机综合系统,是现代IE应用的重要基础与手段。包括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MRP-II、ERP、PDM、CIMS)

现代制造系统:IE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包括成组技术GT、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柔性制造单元FMC与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虚拟企业、网络制造、虚拟制造、可重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孤岛制造系统(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基于智能体的制造系统(Agent-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自组织制造系统等

企业(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种科学管理的计算机实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物料需求计划(MRP)时代和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时代。到90年代,面向企业所有资源管理的思想开始提出,MRPⅡ进入ERP时代。ERP对产品研发与设计、

作业控制、生产计划、投入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投入品、半成品、成品)、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并包括相应的模块组成部分。ERP不是机械地适应于企业现有流程,而是对企业流程不合理部分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并可能导致组织机构的重新设计和业务流程组。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善方法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 善方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善方法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四、生产线工艺平衡的改善原则方法 1、首先应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作业改善的方法,可参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动作分析、工装自动化等IE方法与手段; 2、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它工序; 3、增加各作业员,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均产量就等于提高了,单位产品成本也随之下降; 4、合并相关工序,重新排布生产工序,相对来讲在作业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容易拉平衡; 6、分解作业时间较短的工序,把该工序安排到其它工序当中去。

生产线平衡公式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二、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3、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 4、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对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生产线平衡效率核算方法

工站布置原則: 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 组合的工序时间不能大于节拍; 各工作地的作业时间应尽量接近或等于节拍; 使工站数目尽量少。 三﹑生产线平衡的分析改善 分析改善步骤﹕ 1.各工站顺序(作业单位)填入生产流动平衡表內. 2.量测各工序作业时间记入表內. 3.清点各工序人数记入表內. 4.根据分配时间划出柱狀图或曲线图. 5.在最高时间点的工序顶点橫向划一条线. 6.计算平衡率. t 各工站工时之和÷(S 瓶颈工站工时×R 工站总数)×100% 确定生产线平衡改善方向 1、5M 方法的改善: 5M :人员,机器设备,物料,作业方法,环境) 减少耗时最长工序作业时间的方法有: 人员(Man):调换作业者;增加作业者;多能工训练;新手避免工作负荷过重,利用作业员熟练程度的差异性,平衡作业流程. 机器设备(Machine):利用或改良工具、机器;人机比合理配置;人机同步作业;提高自动半自动化水平;人机工程分析,提高机械效率. 2、作业方法的改善 %100??-?=∑r S t r S i ε100??-?=∑ r S t r S i ε%100??-?=∑r S t r S i ε100??-?=∑r S t r S i ε

四、改善(IE)七大手法 手法名称简称 (1)防止呆子法(Fool-Proof) 防呆法 (2)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 动改法 (3)流程程序法流程法 (4)5X5WIH(5X5何法) 五五法 (5)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 人机法 (6)双手操作法双手法 (7)工作抽查法抽查法 IE活动的对象 1.工艺 5.设备 2.作业 6.工装 3.搬运 7.材料 4.生产布局 8.管理程序 现场浪费现象按人、机、物三方面进行概述 人:用人过多,有人不干活,有活没人干,停工等待,员工操作节奏不致,操作动作不标准,无效劳动多,效率低。 机:机器,设备利用率不高。 物:物料消耗高,物料摆放不合理,物流规划不完善。 生产线平衡,广义的来说也应该是涵盖组与组之间的平衡。而所谓的生产线平衡就是指工程流动间或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之等待或滞留现象。 1.平衡的目的 ●物流快速,减少生产周期。 ●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 ●消除工程“瓶颈”,提高作业效率。 ●稳定产品品质。 ●提升工作士气,改善作业秩序。 2.生产线平衡表示法 生产线平衡,一般使用生产流动平衡表来表示,纵轴表示渐渐,横轴表示工程顺序,并标出其标准时间,画法可使用曲线图或柱状图。 3.现状生产线平衡分析的主要相关要素 (1)工程名:指本工程的名称或代号; (2)标准时间:指作业指导书上所要求的作业时间; (3)实测时间:指作业者完成操作的实际时间; (4)节拍:根据生产计划量所得出的一个工程所需时间; (5)不平衡率:是指生产线各工程工作分割的不均衡度。 4.分析现状生产线不平衡的步骤 (1)作成统计表。 (2)分别测定和统计各工程的标准时间和实测时间,记录到表格内(以1工程=1人记入,当1工程有2人以上时,则将所得时间除以相应人数)。 (3)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平衡率,并记入表格中。 (4)绘出图表。 (5)根据图表进行分析,注意以下分析要点: ●有无超出节拍的工程?有几个?初步掌握超出的理由。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的关系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而工业工程则是完成精益生产方式的工程基础,它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方案结果的评价方法。精益生产是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最高级表现。 工业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运动,它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在人们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更高效运行的系统,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工程学科。 IE的研究目标就是要使生产系统投入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具体地讲,就是通过研究、分析和评估,对制造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包括再设计,即改善),再将各个组成部分恰当地综合起来,设计出系统整体,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优化运行,保证低成本、低消耗、安全、优质、准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它追求的是系统整体的优化与提高。IE特别是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现代IE 已涵盖了产、供、销的全部管理系统。 IE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现代IE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 (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它是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学科。 (3)以人为本是IE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之一。生产系统的各种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最不确定性的因素。IE为实现其目标,在进行系统设计、实施、控制和改善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人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从操作方式、工作站设计、岗位和职务设计直到整个系统的组织设计,IE都十分重视研究人的因素,包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课后习题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1、企业的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一)离散型制造企业:(1)车间任务型生产:①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②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方式布置。(2)流水线型生产:①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组织生产②生产按节拍进行,各个工序同期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③各道工序的单件作用时间与相应工序的工作地(或设备)数比值相等④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二)流程型制造企业:流程型制造是指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三)重入离散型制造企业:重入型制造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被某些机器(至少一台)重复加工两次以上。 (四)服务型企业:必须以为人们提供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中心组织生产,努力使顾客满意。 2、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浪费严重,无效劳动普遍存在,现场环境较差。 3、生产率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什么? 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是什么? ①定期或快速评价各种投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转换效率及系统效能,确定与调整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宜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和经营管理方针,保证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②合理确定综合生产率目标水平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调控系统,制定有效提高现有生产率水平、不断实现目标要求的策略,以确保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好或满意的产出。③为企业或组织的诊断分析建立现实可行的“检查点”,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出系统绩效的“瓶颈”和发展的障碍,确定需优先改进的领域和方向。④有助于比较某一特定产业部门或地区、国家层次中不同微观组织的生产率水平及发展状况,通过规范而详细的比较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提高与发展方案和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竞争力,求得新的发展。⑤有助于决定微观组织内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相对绩效,实现系统内各部分、各行为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和工作的协同有序,从而保证集体努力的有效性。 5、生产率测评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 (一)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范围分类: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设备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成本生产率。(二)按生产系统的运作结果分类:狭义生产率,广义生产率。(三)按生产率测评层次和对象分类:国民经济生产率等。(四)按生产率测评的方式分类:静态生产率,动态生成率指数。 6、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有哪些? 外部:①全社会管理者和职工对提高生产率的态度;②提高生产率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要素。内部:①工厂布置、机器和设备②成本会计和降低成本的技术③生产的组织、计划和控制④人事策略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善方法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善方法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四、生产线工艺平衡的改善原则方法 1、首先应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作业改善的方法,可参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动作分析、工装自动化等IE方法与手段; 2、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它工序; 3、增加各作业员,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均产量就等于提高了,单位产品成本也随之下降; 4、合并相关工序,重新排布生产工序,相对来讲在作业内容较多的

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的关系

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的关系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而工业工程则是完成精益生产方式的工程基础,它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方案结果的评价方法。精益生产是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最高级表现。 工业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运动,它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在人们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更高效运行的系统,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工程学科。 IE的研究目标就是要使生产系统投入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具体地讲,就是通过研究、分析和评估,对制造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包括再设计,即改善),再将各个组成部分恰当地综合起来,设计出系统整体,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优化运行,保证低成本、低消耗、安全、优质、准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它追求的是系统整体的优化与提高。IE特别是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现代IE已涵盖了产、供、销的全部管理系统。 IE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现代IE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 (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它是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学科。 (3)以人为本是IE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之一。生产系统的各种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最不确定性的因素。IE为实现其目标,在进行系统设计、实施、控制和改善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人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从操作方式、工作站设计、岗位和职务设计直到整个系统的组织设计,IE都十分重视研究人的因素,包括组织关系、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及激励方法等,寻求合理配置人和

工业工程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答案

《基础工业工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D 5.D 6.A 7.B 8.C 9.D 10.D 11.C 12.B 13.A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之比。因为生产率实际上就是衡量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尺度。生产率高低表明每一元钱的资源能够得到多少元钱的产出。产出与投入的比值越大,即生产率越高,意味着用同样的资源消耗能够生产较多的产品;或者说生产同样的产品,而花的成本较少。较高的生产率表明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说生产率是一个衡量上蹿下跳的效益的指标。 2. 1)提高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2)提高生产率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 3)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强获利能力、增强竞争力。 4)生产率提高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3.生产率管理是一个较大的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包括根据系统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调节。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生产率测定是生产率提高的前提,生产率的定义是进行生产率测定的依据;生产率测定是提高生产率系统过程的中心环节。 生产率测定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生产率的变化,通过测定取得定量数据,有了鉴别和评价的依据,生产率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 5 1)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分类 ⑴单要素生产率含义:生产过程的总产出与某一种资源的投入比; ⑵多要素生产率含义: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几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 ⑶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含义: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全部资源投入量之比; 2.)按生产系统运作结果分类 ⑴狭义生产率含义:只考虑直接的资源投入产出结果的各种要素生产率; ⑵广义生产率含义:生产系统从投入到产出转换过程的总绩效或效能。 3)按生产测评方式分类 ⑴静态生产率含义: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

(完整版)工业工程基本知识点汇总

1, 简述什么叫生产线平衡? 依照流动生产线的工程顺序,从生产目标算出作业周期时间,将作业分割或结合,使各个工位的工作负荷达到均匀,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法叫生产线平衡; 2,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现场改善? 1), 生产系统发生变更时; 2), 因技术的进步变化时; 3), 设计变更时; 4), 现状的工场布置效率低时; 5), 生产量常有增减时; 6), 现场必须移动时; 7), 新产品投入时 5,请说说作为一名IE工程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的创造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抽象化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经济性价值判断能力,理解人际关系能力,表现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等; 6.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宽放时间组成; 7.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 8.生产效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生产的合格品数量与标准产能的比值; 9.作业周期指的是加工对象从投入至产出所需要的总时间 10.通常作业的基本动作有:伸手,搬运\,抓取,放手,拆卸,安置,旋转,加压等 11.影响生产质量的因素有: 人员,机器,设备,方法,环境及材料等 12.通常产品投放流水线时主要依据工程作业流程图文件进行排拉作业; 13. ‘5S’管理中,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4, ○--- (加工) ◇----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 (储存) 15.质量改善循环‘PDCA’指的是计划,执行,检查,矫正 16. ‘PTS’指的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17,ISO是(国际化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18, ISO-2000版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手册/QM,程序文件/QP,作业指导书/OP,窗体/WI四阶文件; 19.ERP (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20.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目的是合理配置企业的制造资源,包括财、物、产、供、销等因素,以使之充分

制造企业生产线平衡的方法研究解析

制造企业生产线平衡的方法研究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11级 姓名:宋俊达

目录 引言3 1 某生产线平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 1.1 缺乏对作业进行方法研究 5 1.2 忽视了人的因素 5 1.3 时间研究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 6 1.4 模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 6 1.5 宽放种类及宽放率确定有误 7 1.6 企业领导使用标准时间数据态度不坚决 8 2.生产线平衡的基本原理9 2.1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9 2.2 生产线平衡要满足的约束 9 2.3 生产线平衡的目的 9 2.4 提高生产线平衡率的原则及效果 10 2.5 影响生产线平衡的主要因素 11 3. 生产线平衡的手段与基本方法14 3.1 基础工业工程的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14 3.2 “5S”管理活动 19 3.3 目视管理手段 21 3.4 生产线平衡的FOG方法 23 3.5 生产线平衡的最大候选原则 25 3.6 生产线平衡的分级位置权法 30

4.某生产线平衡的改善32 4.1 作业测定方法的改善 32 4.2 改善标准作业指导书 37 4.3 现场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实例 37 结论43 致谢44 参考文献45

摘要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如何提高生产线的产量和整体效率,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实现均衡生产,有利于保证设备、人力的负荷平衡,从而能提高设备和工时的利用率,节约资源,同时还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首先阐述了生产线平衡的重要性,然后交代国内外研究现状,再介绍生产线平衡的三大内方法:最优化方法、启发式方法和工业工程方法。明确了工业工程便于实施、价格低、实用性强、尤其适合小型生产线的特点,以某公司为例,用工业工程方法对生产线平衡予以改进,工业工程方法包括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两大块,本文没有过多考虑作业测定,而是直接使用标准时间,重点在于方法研究中的作业分析,采用了“5W1H”技术,并使用鱼骨图分析问题的所在,利用ECRS原则处理问题,改善生产线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PDCA循环帮助实现精益生产。最后比较三个参数:时间损失率、生产线平衡率、平滑系数来说明改进的效果。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后期的改善建议。 关键字: 工业工程方法;生产线平衡;ECRS;5W1H;PDCA

工业工程的意义

新时代IE的意义 重视改善,追求效果. 重视创新,追求成长. 重视整合,追求卓越. 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 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之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 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四小龙及泰国等地方,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同时相对地IE技术在这种环境下亦得到迅速的成长。 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 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从上述的定义,读者或许可获知一个大概 。概括而言,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的一套系统化的技术,经由最佳途径 达到目的。譬如工业工程中的动作连贯性分析(operation sequence),由于人类的任何一种动作都有连贯性,因此把各动作经仔细分析,分成一个个微 细单元,删掉不必要的动作,合并可连接的动作,以达到工作简化、动作经济、省时省工之目的。工业工程又分传统IE和现代IE。传统IE是通过时 间研究与动作研究,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和日程安排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IE以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作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作为先进 手段,兼容并蓄了诸多新学科和高新技术。 日本对工业工程(IE)的新定义 日本IE协会(JIIE)成立于1959年。当时对IE的定义是在美国AIIE于1955年的定义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制定的。其定义如下:“IE是对人、材料 、设备所集成的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在利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 时,还采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此后,根据AIIE的修改和补充,又在“人、材料、设备”上加上了信息和能源。JIIE根据IE长期 (特别战后)在日本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和广泛的应用,IE不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JIIE深感过去的定义已不适于现代的要求,故对 IE重新定义。其定义如下:“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

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的研究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绪论 (3) 1.1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4) 2 生产线平衡的基本原理 (5) 2.1生产线平衡的目的和原则 (5) 2.2生产线平衡要满足的约束条件 (5) 2.3影响生产线平衡的主要因素 (5) 2.3.1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对生产线平衡的影响 (5) 2.3.2 排线对生产线平衡的影响 (6) 2.3.3员工责任心对生产线平衡的影响 (6) 2.4生产线平衡问题的方法研究 (6) 2.4.1程序分析 (6) 2.4.2 操作分析 (7) 2.4.3动作分析 (9) 3 F公司整车流水线的情况概述 (10) 3.1F公司概况 (10) 3.2F公司装配生产线平衡的情况概述 (10) 3.2.1F公司电动车生产流程现状 (10) 3.2.2F公司电动车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1) 4 F公司整车流水线平衡的解决方案 (12) 4.1F公司整车流水线平衡整改方案 (12)

4.2整车线与吊挂方案对比 (14) 5 结论 (16)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7)

摘要 在流水线生产模式下,如何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减少工序间的在制品,决定着企业设备、人员的利用率,并限制着生产线生产能力的提高。目前,生产线平衡问题已被认为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制造业的生产多半是在进行细分化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提高了,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实践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作业负荷不均衡的现象。 F公司在装配生产线中就经常遇到这种问题,作业负荷不平衡给F公司造成无谓的工时损失,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严重时会造成生产线的中止。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F公司研究改善生产线就迫在眉睫。实现均衡生产不仅有利于保证设备、人力的负荷平衡,从而提高设备和工时的利用率,同时还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均衡生产还有利于节约物资消耗,减少在制品数量,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均衡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也提高了企业生产应变能力,对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运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Lay out 分析、时间分析等传统工业工程手法,能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总之,现代生产企业在大力提倡现代工业工程应用时,不要忽视基础工业工程方法在企业中所起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作业效率现代工业工程作业细分

《IE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提升》

IE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提升 【课程背景】 面对订单呈多种少量化,交期越来越短,而内部生产系统不稳定-生产过程突发事件多,品质异常多,交期无法保证。再则,价格越来越低,想通过备库存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已经成为风险行为。面对着交期、成本、质量的多重压力,你是否正绞尽脑汁两全其美的方案呢?您是否每天都在寻找那个平衡点?如果我们的生产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如果我们能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我们的工艺技术并提高生产效率,如果我们不用备太多库存就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您就不必如此痛苦!!本课程就是一种快速缩短交期、有效降低库存成本、消除各种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最好方法!!谁掌握工业工程,并有效地进行生产效率提升,就如同掌握了新时代的“尚方宝剑”!工业工程通过防错法、动改法等工具帮助企业提高效率,改善生产效率,增加收益。 【课程收益】 1、了解工业工程如何与实际生产活动有效结合。 2、将5S、TPM、看板、单元生产工具有效结合,达到更高的工业工程目标。 3、综合结合精益的各种工具,全面领会精益各种工具的联系和核心。 4、真正理解和推动高效率生产。 5、系统化地持续改进企业现场管理水平。 【课程对象】 1、企业生产部经理 2、车间主任 3、技术工艺人员

4、生产相关的人员 【课程时间】 2天(12小时) 【授课方式】 讲授、案例、提问、讨论互动、游戏、视频 【课程纲要】 前言:生产效率提升体系与IE管理和改善的关系 1、生产效率提升体系以5S为基础 2、准时化、柔性化生产的原则 3、追求零浪费的生产 4、生产效率提升体系“零浪费”与IE改善的关系 5、价值流改善压缩制造周期改善案例介绍 6、工业工程(IE)-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利器 7、IE部管理职责-IE改善在工厂中的定位 8、工业工程和高效率生产的真实故事 9、影响换料停机时间因素排列图 10、一个分析问题的实例 第一部分、生产改革――生产效率改善的方法 1、生产改革的方向--“彻底消除一切浪费” 2、认识浪费—生产的八大浪费

如何运用工业工程IE技术改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如何运用工业工程IE技术改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时间地点】 2009年7月24-25日深圳 【参加对象】企业工程部、工艺部、现场改善人员以及制造经理、精益小组人员 【费用】¥2000元/人 (含培训费、税金、讲义、讲师签名证书、午餐、茶点等) 【会务组织】森涛培训网( 【咨询电话】、(提前报名可享受更多优惠,欢迎来电咨询) 【联系人】庞先生郭小姐 【在线 QQ 】 8 【网址链接】《如何运用工业工程IE技术改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王军科) ●课程背景 企业均希望将资源充分利用,以达到效率高、交期准、浪费少、成本低的目的,这正是百年来IE技术迅猛发展的原因。IE的知识和方法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普遍化的常识和理念,通过取消、合并、重排、简化等优化手法不断改进操作流程,在高工资高福利的背景下仍然凭借高效率取得了竞争性成本。 ●培训纲要 第一部分、课程框架介绍 IE基础、效率改善原则、程序分析与作业分析及改善、动作分析与改善、平衡生产线、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课程大纲 1、IE技术基础 ◇ IE的原理与发展历史 ◇ IE技术的核心内容和追求目标 ◇工厂如何活用IE思想 ◇训练员工用IE的眼光看问题 2、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衡量指标 ◇生产效率与企业竞争力 ◇效率评价指标 3、效率改善的基础与改善方向 ◇运用IE技术改善的原理、原则 ◇消除瓶颈 ◇消除管制点 ◇现场7种浪费分析 ◇如何减少浪费,保持流程增值 ◇如何快速切换,提高系统效率 4、制造程序分析与改善 ◇流程程序图分析 ◇加工效率的改善 ◇检查效率的改善 ◇停滞与等待的分析与改善 5、动作效率分析与改善 ◇动作分析的要领 ◇动作活性指数介绍 ◇运用动作分析提高动作效率 ◇运用动作经济原理提高效率 6、作业效率分析与改善 ◇人机作业分析 ◇人机配合效率改善 ◇生产线布置的效率分析 ◇工作抽样方法的应用 7、标准工时测定与生产线平衡 ◇标准工时的定义 ◇标准工时的实际测定 ◇ PTS预定时间标准法 ◇ MOD模特法的原理 ◇如何运用MOD法确定标准工时

生产线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例子: 工位标准时间人数 1. 1 2. 1 3. 2 4. 1 5. 1 C/T:Cycle Time 一个作业中开始动作至下一个开始动作实施的总时间 Neck Time: 瓶颈工位时间,即最长的 CT 平衡率(LOB:Line Of Balance)=整个工程所需时间/ ( Neck Time*总人数) 一、若第 3 个工位是由两个人联合操作完成的,那是 二、平衡率 =++++/(6*=66% 三、CT(tact time or cycle time) 即节拍时间 = 四、标准产量 =3600/=215(PCS/H/LINE) 五、人均产量 =215/6=H 六、若第 3 个工位是由两个人并行操作完成的,那是 七、平衡率 =++++/(6*=81% 八、CT(tact time or cycle time) 即节拍时间 = 九、标准产量 =3600/=265(PCS/H/LINE) 十、人均产量 =265/6=44PCS/H 线平衡分析,这一基本技能与工作,工作与学习过的IE 朋友来讲都不会陌生,线平衡分析能做,但是大家又是如何利用线平衡分析来做改善的呢 线平衡分析是 IE 基础中的一项技能与工作,但这项工作只能反映现场一个状况而已,并不能在现场得到一个改善结果。线平衡分析,是效率提升改善的一个环节,那么也只能是改善环节中的统计与分析阶段。线平衡改善也就是效率提升工作,按照如下步骤制定工作进程表进行(一定要做好工作进程表) : 一、选择改善对象 效率提升改善选择对象要有两个: 1、首先是要选择做效率提升改善产品型号,先利用P-Q图进行分析,用 ABC法进行选择几 个所要改善的产品型号备用。另外还要看看过去该产品的生产效率记录,初步估计其改善的效果有多大,然后再确定该产品。 2、选择所要改善的线体,线体的选择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线体的人员必须要安定;二是要线体的组 长要有积极主动改善的思想,而且执行力要强,选择这一条是相当重要的,这必须要在平常工作中,长期观察,以及与产线组长沟通方可得到的,这也是改善中很关键的一个选择。 二、线平衡分析——统计分析阶段 线平衡分析也分为三个步骤: 1、线平衡统计:统计过程无非就是进行现场工时测量,没个工位时间测量至少10 组数据。 如果多数是设备作业,这个时候就要对设备进行时间测量。并记录下实际的产量。 2、线平衡分析:按照线平衡分析的方法进行。注意寻找瓶颈工位及时间,得到线平衡率是多少,这个 将作为改善的原始基础数据,以做改善过程中的对比用。 3、改善目标评估与确认:根据线平衡分析的数据,以及对各工位时间的掌握程度,初步估计需要提升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2005-11-22 10:42:43 阅读:292 次 文章来源:转载作者:秩名上传者:一剑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二、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3、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 4、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对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5、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规划(Layout)分析、搬运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三、工艺平衡率的计算

生产线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 例子: 工位标准时间人数 1. 13.27s 1 2. 10.91s 1 3. 16.72s 2 4. 11.64s 1 5. 13.59s 1 C/T:Cycle Tim e 一个作业中开始动作至下一个开始动作实施的总时间 Neck Tim e:瓶颈工位时间,即最长的CT 平衡率(LOB:Line Of Balance)=整个工程所需时间/(Neck Tim e*总人数) 一、若第3个工位是由两个人联合操作完成的,那是 平衡率=(13.27+10.91+16.72+11.64+13.59)/(6*16.72)=66% CT(tact tim e or cycle tim e)即节拍时间=16.72S 标准产量=3600/16.72=215(PCS/H/LINE) 人均产量=215/6=35.8PCS/H 二、若第3个工位是由两个人并行操作完成的,那是 平衡率=(13.27+10.91+16.72+11.64+13.59)/(6*13.59)=81% CT(tact tim e or cycle tim e)即节拍时间=13.59S 标准产量=3600/13.59=265(PCS/H/LINE) 人均产量=265/6=44PCS/H 线平衡分析,这一基本技能与工作,工作与学习过的IE朋友来讲都不会陌生,线平衡分析能做,但是大家又是如何利用线平衡分析来做改善的呢? 线平衡分析是IE基础中的一项技能与工作,但这项工作只能反映现场一个状况而已,并不能在现场得到一个改善结果。线平衡分析,是效率提升改善的一个环节,那么也只能是改善环节中的统计与分析阶段。线平衡改善也就是效率提升工作,按照如下步骤制定工作进程表进行(一定要做好工作进程表): 一、选择改善对象 效率提升改善选择对象要有两个: 1、首先是要选择做效率提升改善产品型号,先利用P-Q图进行分析,用ABC法进行选择 几个所要改善的产品型号备用。另外还要看看过去该产品的生产效率记录,初步估计其改善的效果有多大,然后再确定该产品。 2、选择所要改善的线体,线体的选择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线体的人员必须要安定;二是 要线体的组长要有积极主动改善的思想,而且执行力要强,选择这一条是相当重要的,这必须要在平常工作中,长期观察,以及与产线组长沟通方可得到的,这也是改善中很关键的一个选择。 二、线平衡分析——统计分析阶段 线平衡分析也分为三个步骤: 1、线平衡统计:统计过程无非就是进行现场工时测量,没个工位时间测量至少10组数据。 如果多数是设备作业,这个时候就要对设备进行时间测量。并记录下实际的产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