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导学案2

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二、预习内容:

知识

归纳与结论

共同进化1、共同进化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1、生物圈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2、生物多样性

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___________。

3、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___________。

生物进化

理论

在发

展 1、 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

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是非害即益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这些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经过长期的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差别。因此有人主张,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

不是自然选择。

2、 更多的学者则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不能

否认 ____________的作用。

3、还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___________的过程,

而是种群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交替出现的过程。

总之进化理论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发展。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

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

二、学习过程

(一)共同进化

探究活动: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

理解“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思考为什么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探究活动:从生物圈的形成上理解共同进化理论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生物进化历程的证据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阅读教材

了解对于生物进化的争论和疑点

知道生物进化理论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发展。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先登陆的生物是:()

A.植物B.原生生物C.脊椎动物D.无脊椎动物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B.早期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两种生物

C.真核生物的出现是有性生殖出现的前提

D.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使大量脊椎动物物种爆发式的迅速形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早登陆的植物只原始蕨类

B.最早登陆的动物是原始两栖

C.进化过程中部分生物的绝灭多生物多样性只有负面影响D.恐龙在中生代侏罗纪繁盛,在白垩纪绝灭

4下列选项中,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是:()

A.把生物进行分类B.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

C.来自共同祖先的遗传D.用进废退

5通过化石的研究证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较长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解释这些物种短暂生存的最充足的理由是:()

A.这些物种不会发生变异

B.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

C.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变异

D.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灭绝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中性学说的提出

B.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对达尔文进化渐进观点的质疑

C.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取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成为进化理论的主流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种群为基本单位,从基因水平上对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发展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B.寒武纪大爆发时,海洋中有大量无脊椎动物物种形成C.在白垩纪末,恐龙的全部灭绝为哺乳动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D.在寒武纪之前,地球生态系统是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两极生态系统

8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完善;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课后练习与提高

⒈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

A.能量交流B.相互竞争C.趋同进化D.相互选择

⒉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

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种现象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⒊下列选项不符合共同进化观点的是:()

A.自然界中,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目较多的生物物种的个体,这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B.大量捕杀野兔的天敌,将会使野兔数量迅速增多,进化速度加快

C.猎豹以斑马为食物,但所捕食的往往是奔跑速度慢,年老,体弱或有病个体,从而促进斑马进化

D.一种生物可以通过直接的生物关系促进相关生物的进化,也可以通过影响无机环境影响其他生物进化

⒋下列选项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

A.有长着细长花柱的兰花,就必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

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的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

C.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

D.不同物种的进化互不关涉,彼此孤立的

⒌共同进化不包括:()

①不同物种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②同一物种不同种群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③同一种群不同个体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④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⒍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⒎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

A.基因种类的变化B.细胞结构的变化C.生物化石D.生殖方式

⒏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C.原生生物D.自养生物

⒐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人们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原核生物的代谢类型可能是:()

A.异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厌氧型D.自养需氧型⒑在距今大约15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了。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有性生殖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以上三项都11.生物圈稳态是由于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动自动调节能力,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A、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B、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之间的食物网

D、生物的适应性

12、蒲公英的种子像“小伞”;窃衣的种子、果实上有刺;飞猴有“翅膀”,这些说明了()

A遗传和变异B地理隔离C生存斗争D生物的适应性

13、地球上出现需氧型生物,自养型生物,真核生物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需氧型生物,自养型生物,真核生物

B自养型生物,需氧型生物,真核生物

C自养型生物,真核生物,需氧型生物

D需氧型生物,真核生物,自养型生物

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15、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原因是有性生殖()

A、能产生大量后代

B、产生的后代成活率较高

C、能出现更多的突变类型C、使基因重组产生更多变异类型16.在下列四种措施中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

17.下图可用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来解释()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

18.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以定向积累微小有利变异的是()

A.定向的变异和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C.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D.自然选择和遗传

19、虫媒花与为其传粉的昆虫间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互适应,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偶然相遇的结果

D、用进废退的结果

20、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是()

A、不利于被捕食者,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B、对二者均不利,双方最终都趋向消亡

C、二者得失相当,和平共处

D、对两者均有利,共同进化

21、对生物多样性描述,不正确一项是()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种群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2、最早登陆的主要生物类群是()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

23、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下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哪一

项是不正确的()

A.突变的利与害可因生物的不同生存环境而异

B.突变的利与害可因人类的需求不同而异

C.有的突变对生物生存有害,但对生物进化有利

D.有的突变对生物生存有利,对生物进化也有利

24.与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生生物代谢方式相似的一组生物是()

①硝化细菌②乳酸菌③蓝藻④蛔虫⑤酵母菌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⑤

●拓展题

25、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近年来在深海中.海底3000米的深海热泉孔周围,都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待人们去继续发现。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现型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的结果。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通过_________技术也可以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

26、中性突变理论认为,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

益即害或是非害即益的,而是,对这些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经过长期的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差别。

27、下列是DDT(一种农药)对家蝇的处理实验情况:将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而保留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检查各组的死亡率,死亡率高的就是抗性低,反之就是抗性高。选死亡率最低的一组的B部分饲养,使之繁殖后代,把后代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抗性实验。这样经过若干代后,当用DDT处理其中A组的家蝇时发现其死亡率为4%,再用DDT处理这一代的B组家蝇,则:

(1)B部分经DDT处理后存活率为_________。

(2)由实验可知,家蝇抗性的产生是_________的结果。

(3)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家蝇和DDT的关系是_________。(4)DDT对家蝇的抗性的产生所起的作用称为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知识梳理】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 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如下假说: (1)性状是由_________ 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 纯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 纯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F1高茎豌豆:Dd 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观察遗传分析图解图1-5 思考: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______,因此F2便有了____、_____、__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______ ,在性状上则近于高:矮=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文,概述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2.在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基础上,让学生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一、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证据 1.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生物进化的基本顺序 (1)从单细胞―→多细胞;从简单―→复杂;从水生―→陆生;从低级―→高级。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相继绝灭,又有许多新物种不断产生。 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化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3)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4)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2.共同进化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被称为共同进化或协同进化。 判断正误 (1)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2)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代谢类型。() (3)生物多样性即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遗传物质的总和。() (4)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5)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6)生态系统多样性不仅指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多样性,还应包含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答案(1)×(2)×(3)×(4)×(5)√(6)√

一、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证据 1.几个重要进化事件 (1)真核生物出现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2)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形成了生态系统的第三极,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 (3)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 2.进化方向 (1)代谢:异养厌氧→光能自养→异养需氧。 (2)结构:原核单细胞→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 (3)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和发育→体内受精和发育。 (4)消化: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 (5)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临泽一中柳咏霞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根本”,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变决策者为参与者,提高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目的。 二.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第2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教学策略: 1.以学生自主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串,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2 .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3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生物进化历程 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难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讨论、教师讲授相结合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

必修② 遗 传 与 进 化

问题探究: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的后代开的花,会是什么颜色? 知识目标: 1. 杂交常识: ①杂交的操作方法:P3 图1-2. ②孟德尔选豌豆做遗传实验的原因:豌豆是传粉受粉的植物,还具有易于 区分的。 ③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P4 左上角图1-4):你从杂交实验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有 什么规律吗? 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请完成下列假说的内容并用遗传图解释) ①假说内容: a.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 子中。配子中只含有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②.遗传图解:(能力目标) 4.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细胞中,控制着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作业: 1. 请列举出你在本节内容中所见到的新的专业术语并加以理解。 2.P8 基础题及资料上相关试题。

问题探讨:观察P9 左上角的奶牛场图片,思考怎样才能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快的奶牛? 知识目标: 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①.画出遗传图并作出分析,首先看该现象是否遵循分离定律? ②.该现象是否有其他规律存在? 2.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请用棋盘法画出遗传分析图): 3.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请用测交图解说明): 4.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5.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自己总结): 6.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 ①.遗传因子=基因 ②.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③.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④.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A 和a。 能力目标: 总结计算杂交后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的方法;灵活掌握运用自由组合定律。 作业: P12-13 基础题和拓展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导学案

第三节保护生物多样性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及其之间关系。 2.能够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多样性、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对人类有一定价值,要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必须保护生物及其生存条件。 3.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决定的,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的多样。 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的多样。 5.物种濒危会危及,物种的损失,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 二、合作探究 1.阅读116页我国部分生物类群的濒危种数目录,分析我国濒危物种现状。 2.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何意义? 3.作为一名公民,应该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达标检测】 1.数千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植被减少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频繁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2.导致我国一些动物数量减少、分布区面积缩小、濒临灭绝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D.生物入侵 3.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4.三峡大坝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一种措施?() 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 B.建立种质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 C.迁地保护 D.建立濒危植物的种子库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分子结构导学案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学习目标】 1、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学习重点】 1、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学习难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知识链接】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框架】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模型名称: 模型 2、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 和英国物理学家 3、构建依据 (1)DNA 分子是以4种 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 四种碱基。 (2)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表明DNA 分子呈 结构。 (3)查哥夫测定DNA 的分子组成,发现腺嘌呤(A )的量总是等于 的量; 的量总是等于 的量。 模型构建1:脱氧核苷酸 在DNA 分子中,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 (A 、G 、C 、T ),因此,构成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它们的名称是: 1 2 3 4 模型构建2:脱氧核苷酸链

模型构建3:DNA 双链(平面结构) 模型构建4:DNA 双螺旋结构 (1)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1>、 2>、 3>、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所以:DNA 分子中A=T G=C (3)DNA 特点 ①稳定性: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形成的基本骨架和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和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空间螺旋加强了DNA 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一个最短的DNA 分子也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4000,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 分子的多样性。(4n ,n 是碱基对的数目) 碱基对的这种排列顺序代表着 ③特异性:每个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 分子的特异性。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规律一: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 =T ,C =G 规律二: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比值相等,(A+G )/(T+C )=(A+C )/(T+G )=1规律三:任意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量的50%,即(A+C )%=(T+G )%=50% 规律四: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A+ T )/(C+ G )= a ,(A+ C )/(T+ G )=b ,则该链的互补链上相应比例应分别为a 和1/b 。 A T G C A T G C 1是: 1 2 2是:

八年级生物下册《6.2.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学案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6.2.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学案济南版 学案命题人: 审核人: 【课前检测】 (时间2分钟)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每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 B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引起基因多样性的变化2下列哪项的多样性及其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遗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以上三项都是 3、以下不是我国举世闻名的特有生物种类的是()A 大熊猫 B 白鳍豚 C 银杏 D 银杉 4、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的是()A 净化环境 B 涵养水源 C 提供药物的原材料 D 调节气候 【感悟目标】 (时间半分钟)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2、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问题导学】 快乐学习,共同参与,大家一起来!探点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一、观察69页“鸟类以及哺乳类灭绝数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的灭绝速度是怎样的? 2、你认为导致鸟类和哺乳类灭绝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二、观察课本70页图片,阅读相关文字,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森林大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影响? 2、造成一些动植物物种灭绝或濒危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3、除上述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探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一、阅读72页资料 一、资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华南虎濒危的原因有哪些?为拯救华南虎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2、对栖息地已不复存在的濒危野生生物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才能使该物种得以生存和繁衍? 二、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包括(),(),()、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是()、 3、什么是就地保护?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2-P6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下列对于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B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 C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探 究 案 探究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吗? 探究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探究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人教版教学教案【人教版】10-11学年高二生物(选修)学案——第六章学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选修本 第22课时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淮阴师院附中王丽娟知识精要 生物多样性包括: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 统多样性 药用价值 生物工业原料 多样①直接使用价值科研价值 性的美学价值 价值②使用价值:具重要生态功能,可维护生态 系统稳定性 ③潜在使用价值物种丰富 我特有及古老品种多 国我国生物多样性特点经济物种丰富 生生态系统多样 生物物我国生物①全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多样多多样性②我国生物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性及样面临威胁③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 其保性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护概生物多样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况性面临威③ 胁的原因④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地 区使该地区原有物种生存受到威胁 多地,移 性与管理 [知识精要] 遗传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环境污染、就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典型例题分析 在进出口岸,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将 A.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呈“J”形增长 B.一般会缺少其天敌 C.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不适应新环境,很快灭亡 [点拨]选A B C。被外来物种入侵的地区,一般会缺少其天敌,而得到较好的生存条件,种群数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呈“J”形增长。而入侵害虫的大量繁衍,将会对入侵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自我评价 1、下列不属于就地保护可以采取的形式是() A、风景名胜区 B、森林公园 C、自然保护区 D、植物园 2、属于我国特有的珍贵被子植物是() A、银杉 B、金钱松 C、珙桐 D、银杏 3、人们受到蝙蝠的启发研制出了雷达,受到蜻蜓的启发发明了飞机,这些都说明生物具有()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以上都不正确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名句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A、文学价值 B、美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潜在价值 5、野生生物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其具有() A、重要的生态功能 B、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C、重要的美学价值 D、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 A、基因、染色体和细胞 B、细胞、物种和生物圈 C、降雨量减少 D、气温下降 7、生物多样性保护重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是() A、人工栽培和养殖 B、就地保护 C、迁地保护 D、实施大型的生态工程 8、我国特有的、处于灭绝边缘的淡水哺乳动物是() A、大鲵 B、扬子鳄 C、白暨豚 D、儒艮 9、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数量越来越来少,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致 B、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而死亡 C、地球气温的逐年升高而死亡

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

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 第3节DNA的复制 大庆市第二十二中学房颖 学习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提高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2.热爱科学,团队协作;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学习重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学习难点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预习案 1.先通读教材第52~54页,了解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和复制的过程,完成填空,最后完成预习自测中的题目。 2.完成时间15分钟。 教材助读 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1)试着说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对DNA复制的推测。 (2)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这种复制方式是。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复制的概念:指以为模板合成的过程。(2)复制的时间和(对真核生物而言)。 (3)复制的过程如何解旋? (4)复制的条件、、、等。 (5)复制的特点:。 (6)复制的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将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的连续性。 预习自测 判断正误: 1.DNA分子复制的时候,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2.DNA复制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3.DNA复制时,需要的酶只有DNA聚合酶。() 单项选择 1.DNA复制需要() A能量B酶和模板C脱氧核苷酸D上述三个都是 2.DNA分子在细胞的什么时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 DNA分子解旋时,下列哪一组碱基被解开() A 鸟嘌呤和腺嘌呤 B 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C 腺嘌呤和胸腺嘧啶 D 腺嘌呤和胞嘧啶 4.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作 用下解旋④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④②⑤① C ③①④②⑤D①③④②⑤ 探究案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DNA复制的课题。 设置问题情景 2005年3月2日,南宁大沙田某小区附近发生一起杀人分尸案,经现场勘察,发现了2块细小的尸块,这2块尸块是不是同一个人的?是男性还是女性?通过刑侦支队利用PCR技术获得了大量的DNA系列,认定是同一体,女性,为鉴定凶杀案的告破开启了大门,8天后,凶犯陈某被捕。 提问:PCR技术是在体外人工复制,那么DNA是如何进行复制?需要哪些条件?复制的结果怎样?有什么特点? 质疑探究 探究点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重、难点) 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那篇著名短文的结尾处写道:“在提出碱基特异性配对的看法后,我们立即又提出了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一种可能机理。”你能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设想出DNA复制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吗? 问题2: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你认为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问题3:如果要在实验中直观地区别、“标记”母链或子链,可以采取什么办法?问题4:亲代DNA是用15N作标记的,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如果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的标记情况是怎样的?若要通过离心观察实验结果,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布状况是怎样的? 问题5:亲代DNA是用15N作标记的,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如果DNA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的标记情况是怎样的?若要通过离心观察实验结果,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布状况是怎样的? 问题6:当时科学家进行实验时,出现了如问题4的结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训练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 -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扦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茵转移到含l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I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学案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 册)教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及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以转基因技术为例, 说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3.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教材梳理] 一、粮食问题 1.二战后世界粮食生产状况 国别内容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1/4 占世界人口3/4 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2 占世界的1/2 特点人均产粮多、消费少人均产粮少、消费多

2.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及产生原因 3.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1)作用 在彻底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疾病肆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2)转基因技术发展历史 诞生→1983年, 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 发展→世界首例转基因产品——延熟保鲜番茄, 199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二、科学思维的过程[连线] [牛刀小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发达国家人口少、人均粮食多、消费少。(√) (2)我国虽然人口众多, 但地大物博, 粮食问题并不严峻。(×) (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诞生的标志是延熟保鲜番茄的成功上市。(×)

(4)水稻耐寒、耐盐碱基因是我国获得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 (5)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可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2.选择正确答案 (1)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在这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是( ) A.粮食生产过多 B.粮食供应与消耗不平衡 C.人口增长过快, 缺粮问题日益严重 D.开垦森林过少, 致使农田减少 解析:选C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而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7%,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 使我国面临粮食短缺这一严重问题。 (2)下列关于推理研究的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推理是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设过程 B.通过推理所得结论必须是完全正确的 C.推理过程必须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 D.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可得出多种结论 解析:选B 推理是对观察到的现象所作出的解释, 即是一种合理的假设, 由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既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错误的, 这就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重难突破] 一、粮食问题

高中生物 生物多样性简介 学案1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简介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三、知识结构: 1、物种多样性是表现形式。物种多样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二是指,一般是从水平上进行研究。 2、是构成生物群落进而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任何物种都具有其独特的基因库和遗传组成,物种多样性已经包含了,因此遗传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换句话说,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3、遗传多样性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其次,,可以表现在外部形态上,如豌豆的花色,果蝇的翅形;表现在生理代谢上,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也可表现在染色体、DNA分子等水平上。此外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可遗传的变异。 4、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多样性(生境主要指无机环境,如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生物群落多样性主要是指群落的、和的多样性。 5、和物种多样性是研究的基础,而生态系统多样性则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最突出的特征,即。 6、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7、就地保护是指。迁地保护是指。 8、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是。 9、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有、、和。 10、人口的是破坏和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11、大熊猫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它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在—和。 12、列举三个你所知道的自然保护区。 13、你知道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和植物吗?试列举三个到五个。 14、简述造成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推荐下载】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庐江三中:许佳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________ 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细胞的减数分裂

第一节减数分裂 第一课时细胞的减数分裂 【目标导航】 1.通过学习,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2.结合减数分裂示意图或课件,概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及相关概念。 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概念 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2)概念理解 ①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②发生时间: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征 ①染色体复制次数:一次。 ②细胞分裂次数:连续分裂两次。 ③分裂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④子细胞性质:形成生殖细胞。 2.减数分裂的过程 (1)分裂间期

??? 染色体复制(包括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Ⅰ ??? 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出现纺锤体,核仁消失,核膜解体。 ②中期Ⅰ ???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到赤道板位置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与纺锤丝相连。 ③后期Ⅰ ??? 在纺锤丝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 ④末期Ⅰ ??? 染色体解旋逐渐变为染色质,核膜重建。细胞缢裂,形成2个子细胞。

(3)减数第二次分裂 判断正误 (1)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 (2)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3)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4)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间期,减半发生在末期Ⅰ。() (6)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7)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答案(1)√(2)×(3)√(4)√(5)×(6)√(7)√ 一、减数分裂中几个核心概念比较 1.染色体与染色单体 (1)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点数: ①复制前: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 ②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学案苏教必修

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概述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2.结合教材,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重难点击] 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地球上已知的生物有200万种之多,它们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不断进化而来的,正是生物进化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解决学生疑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证据 1.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生物进化的基本顺序 (1)从单细胞―→多细胞;从简单―→复杂;从水生―→陆生;从低级―→高级。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相继绝灭,又有许多新物种不断产生。 3.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1.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哪些趋势?

答案(1)从生活环境分析:水生→陆生; (2)从结构分析:简单→复杂; (3)总趋势:低级→高级。 2.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同源器官的存在能表明什么? 答案(1)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2)同源器官的存在,表明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为什么有性生殖生物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答案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1.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概括如下: (1)从细胞结构看,由__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细胞数量看,由__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存环境看,由__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殖方式看,由__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看,由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由________进化到________。 答案(1)原核真核(2)单细胞多细胞(3)水生陆生(4)无性生殖有性生殖(5)简单复杂低级高级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真核生物的出现使生物进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其根本原因是( ) A.真核生物种类多、形态多样 B.真核生物结构、功能复杂 C.真核生物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D.真核生物既能自养生活,又能异养生活 答案 C 解析通过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原始选择材料。 二、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 (1)概念: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2)含义 ①遗传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目标导航】 1.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2.结合教材图解,概述孟德尔对假说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所示: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分别控制黄、绿和圆、皱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2)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yr配子。 (3)F1(YyRr)产生配子时,按照分离定律,Y与y、R与r分离,同时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四种,其比例为:YR∶Yr∶yR∶yr =1∶1∶1∶1。 (4)四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合方式有16种,在这些组合中,共有9种基因型,决定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一个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5.孟德尔关于豌豆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亲本类型:具有三对相对性状的亲本。 (2)F1的性状表现:都表现为显性性状。 (3)F2的性状表现:发生了性状分离,数量比是27∶9∶9∶9∶3∶3∶3∶1,即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27种。 6.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理论上的应用 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变异大多数可以用不同基因的不同组合来解释,如含2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有4(即22)种;含3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有8(即23)种;依此类推,含n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有2n种。 (2)实践上的应用 ①育种实践上的应用 杂交育种:在遗传学上,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在育种实践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经选择获得新品种。 ②医学实践上的应用 在医学实践中,可依据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家族系谱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并且推断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1.判断正误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指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