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姓名:黄庆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

指导教师:何龙群

200805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导师:何龙群博士作者:黄庆硕士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以大约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大约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从农民收入方面上来看,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均纯收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7年约4140元。但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及增长幅度却呈现出阶段性递减的变化趋势,农民收入增长出现滞缓现象,突出表现为增幅下降、增收困难。从政府方面来看,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央陆续发了8个“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2004年、2005年的中央第一号文件一再强调要把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大了解决“三农”的力度,付出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最难解决的问题依然是农民增收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构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就尤显必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就是富农问题,即农民的增收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对整个农村乃至全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目前我国约有8亿农村人口,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60%。在农村居民中,还有2000多万人处于贫困或绝对贫困状态。要实现和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当务之急是要迅速着手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如果农民增收缓慢,不能快速、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则不符合小康社会的标准,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因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 [1]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意义重大。

其次,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这三大需求之中,消费需求处于决定性地位。因投资需求最终决定于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是有限的,外贸依存度过高,会危及国内经济的安全 [2]。所以,启动内需至关重要。从国内市场看,中国的“过剩经济”是一种低水平的过剩,主要发生在城市,而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农村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农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市场广阔。现在难题就在于农村市场启而不动,从表层来看,主要是农村消费水平下降,从深层次来看,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增幅不快,预期收入安全指数小,购头力低。因此,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引擎。而农民需求是由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只有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农村购买力的基础,农村市场的开拓才有根本的动力,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再者,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农村乃至全国的和谐稳定。“改革、稳定、发展”,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要保持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首先要保证广大农村地区的稳定。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曾于1984年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 [3]。然而,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导致各种矛盾加剧,已经严重威胁到农村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稳定。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实现国家的稳定,化解农村不稳定的因素,最根本的前提是要让农民能分享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农民收人作为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近年来倍受社会各届关注。而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来看,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实现农村“生活宽裕”依靠的是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总之,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形势,也是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必须看到,迄今为止,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些根本性的、深层次的矛盾尚未消除,农民增收举步维艰。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必将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承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围绕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和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在借鉴、吸收现有有关农民收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对“三农”问题的最

终解决和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以及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此外,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农民增收问题近年来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实践的难点。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函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学术界,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研究和探讨,并已经取得了若干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对如何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相关的研究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劳动力转移理论、舒尔茨的收入流理论等都是对农民增收理论的经典论述。

就国内研究现状来说,如何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己成为国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从农民增收的成因上来分析比较典型的观点有:吴敬琏的资源票赋不足论、温铁军的城乡二元结构论、陈锡文的农村劳动力剩余说、还有其他学者的农民权益缺陷说、制度性阻碍说、市场化进程缓慢说、农业结构调整滞后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论等都是对农民增收问题的精辟见解。在促进农民增收长效对策上具有代表性的有陈锡文城乡统筹发展论、林毅夫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论、党国英的农民权益保障论、吴敬琏的农民充分就业论和其他学者的技术推动论、非农化带动论、产权制度改革论、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论、合作组织论、农业内部增收论等等涉及农民增收的方方面面。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农民增收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解的思路和建议。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但是由于国内学者对农民增收问题的论述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仍然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一是国外学者关于本研究的成果中符合中国农民增收实际的研究成果不多;二是提出解决农民收入增长措施存在短期性,对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问题研究并不多见;三是对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史过程缺乏全面系统分析与研究。本文将在批判、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学者有关农民增收思想的基础上,力图克服上述研究中的不足中的不足之处,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在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上,本研究将把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来研究,力图吸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成果,采用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归纳等多种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历史沿革,深入分析和研究农民收入的现状与特征,找到了制约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因素,从中探导农民增收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为了使本课题能够顺利进行,本论题将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如下:

首先本研究将采用现阶段我国政府农民的定义,将农民的概念定义为:乡村人口中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整、半劳动者,除了直接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劳动者外,还包括在乡镇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中参加各项生产的劳动者及外出务工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村劳动者。 [4]

其次,有关农民收入的定义。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民收入水平和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地,农民收入可分为总收入和纯收入。总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全年从各种来源得到的全部实际收入(包括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储蓄借贷性收入)。纯收入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后剩余的收入总和。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农民收入构成,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5]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农业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在非农业收入中又主要是从事二、三产业收入。

本研究的内容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农民纯收入。

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的演变历程

历史是一面镜子,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我们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增长伴随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农民收入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轨迹,分析这些特点和原因,有利于了解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有利于把握农民收入增长的规律性;有利于我们尽快地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表1.1 1978-2006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人均纯收入(现价,元)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年增速(可比价,%)

1978 134

1979 113.6 - -

1980 191.3 69.0 16.6

1981 223.4 16.7 15.4

1982 270.1 21.0 19.9

1983 309.8 14.8 14.2

1984 355.3 11.8 13.6

1985 397.6 11.9 16.6

1986 423.8 6.6 3.2

1987 462.8 9.2 5.2

1988 544.9 17.8 6.4

1989 601.5 10.4 -0.2

1990 686.3 14.1 1.8

1991 708.6 3.4 2.0

1992 784.0 8.6 5.9

1993 921.6 17.6 3.2

1994 1221.0 32.5 5.0

1995 1577.7 29.2 5.3

1996 1926.1 22.1 8.9

1997 2090.1 8.5 4.6

1998 2162.0 3.4 4.3

1999 2210.3 2.2 3.8

2000 2253.4 1.9 2.1

2001 2366.4 5.0 4.2

2002 2475.6 4.8 4.6

2003 2622.2 5.9 4.3

2004 2936.0 12.0 6.8

2005 3254.9 4.1 6.2

2006 3587.0 11.2 7.04

2007 4140.0 15.4 9.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004、2005、2006年及200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

改革开放20余年来,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134元,增加到2007年4140元,增长了30. 9倍。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民收入增长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表1.2显示了这一时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所经历的五个阶段:

表1.2: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变化

年份1978-1984 1985-1991 1992-1996 1997-2000 2001-2007 15.9 5.0 5.65 3.7 6.09 年均比上年

实际增长(%)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及200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整理而成。

1.1 1978~1984年农民收入迅猛增长

在这一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直线上升,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六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 6元增加到1984年的355元,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增速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农民收入高速增长最深刻的原因是我国正式启动了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生产制度的变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政社合一、高度集中管理、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种种弊端,合理地调整了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关系,将农民的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直接挂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除此之外,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价和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显著增加对这一时期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979和1980年,国家连续提高了大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价格的调整提高,一方面使得农民由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得以增加,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刺激了农业生产,农产品短缺的状况大大改善。为了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农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国家在大力增加农业投资的同时,还严格控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再者国家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1.2 1985~1991年农民收入在波动中缓慢增长

这一阶段,为农民收入波动增长时期。有的年份增长较快,如1985年和1988年的年实际增长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6.6%和6.4%;有的年份则为负增长,如1989年则出现了负增长,为-0.2%,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纯收入的首次下降;有的年份增长相对平稳,如1987年和1988年增长率分别是5.2%和6.4%。而有的年份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如1990年和1991年,年增长率分别为1.8%和2.0%因此,这一时期农民收入的显著特点是跌宕起伏,总的趋势是增速减缓。农民靠农产品产量增加获得的收入越来越少,而收入增长主要靠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异常波动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1985-1988年,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来自收购价格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受益于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从1985年开始,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使得农民的农业收入得到很大的提高。此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向城市和国有企业倾斜,对国营企业进行改革,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刺激了企业的效益,增加了员工的收入;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问题做出了新规定,开始允许甚至鼓励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这一系列的改革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机遇和条件。这期间农民的非农收入显著。

其次,1989年至1991年间,农民收人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经历了一段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后,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宏观经济过热,引发了许多问题,形成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1989年8月,中央政府为了抵制通货膨胀,调整产业结构,扭转经济效益下滑的严重局面,提出了治理整顿的经济方针,采取了国家紧缩银根等一系列措施。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市场疲软等客观背景的影响,加上农产品连年丰收,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出现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不协调,农村出现了“卖粮难”、“打白条”等多种因素,遏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对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上,国家再度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以减轻城镇的就业压力。由于治理整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乡镇企业受紧缩银根的影响,发展速度减缓,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这样,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下降,并出现大幅度波动。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幅度,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一时期从名义上看,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很大,但同期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上涨,基本抵消了农产品提价的好处。在其它方面,1985年以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相对减少,国家对农业又缺乏支持与保护,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加之这期间农业自然灾害频繁,使得农业生产基本上徘徊不前,农民负担加重,影响了农民增收。

1.3 1992~1996年农民收入反弹回升

这一时期,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恢复增长阶段。经过1989-1991年的国民经济三年治理整顿,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已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在农村经

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民收入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83.99元增加到1926.1元,其中1996年农民人均实际收入年增长率为8.9%,成为1985年以来农民实际纯收入增长最快的年度。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农业丰收。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此,我国农村改革以市场为突破口,全面步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对农业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包括进一步开放了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恢复农业投资的力度;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国家先后在1994年和1996年两次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等。这个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农民收入也因此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随着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民外出打工的增加,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呈不断增长趋势。据测算,这6年农民收入增长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新增收入是来自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后来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为农村经济增长创造了较为宽松的体制环境,特别是为农村非农产业的成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据统计,此期间乡镇企业重新复苏,并且快速发展,吸纳了近3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在反弹中回升。

1.4 1997~2000年至今农民收入增幅下降

与第三个阶段相比,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又出现了明显的减缓势头。这段时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下降。1997年—2000年,农民收入增速分别为4.6%、4.3%、3.8%和2.1%,比上年分别下降4.3、0.3、0.5和1.7个百分点增速连续4年下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农民收入持续走低是这一时期收入增长的最大特点。这一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显现:虽然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国内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态势,内需不旺,工农业产品相对充裕,国内大量农副产品开始转向买方市场,自然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力作用明显增强;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普遍呈低迷状态,大多数农产品价格低价位运行,农民收入增长大幅度下降。而本来作为农民增收重要来源的乡镇企业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宏观经济的影响,乡镇企业发

展速度减缓,效益下滑,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加上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下岗职工逐年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阻,非农产业发展受制约。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振,经济增长乏力,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农民收入发展,农民增收再次出现缓慢增长。

1.5 恢复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以来,农民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势头,表现在:农产品价格有所回升,开始扭转了农民收入增速持续三年下降的局面,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366.4元提升到2006年的3587元。从年实际增长率方面来看,2001年增长4.2 %,2002年增长4.6%,2003增长4.3%,2004年增长6.8%,2005年增长6.2%,2006年增长7.04%,2007年增长9.5%。

值得指出的是,进人二十一世纪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引起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期间,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上的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的增加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根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降低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实行对种粮农民直补、完善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多年来为农民增收带来优惠政策措施最多的一号文件。它的颁布一举扭转了农民收入增长多年来徘徊不前、增长缓慢的局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农民收人增长也开始进人新一轮上升期。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并指出:“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同时,2006年所有农业税全部取消,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后,有效改善了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农民外出务工规模扩大。这都为这一年农民收入的复苏增长创造了条件。

2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化及特征分析

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在不同时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农民收入增长变化

2.1.1 农民收入的增长缓慢,并呈现出增长速度持续减缓的趋势表2.1 1978-2007年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和200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整理而成。

如上图所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年均纯收入增长变化的情况是:从总体上看,农民收入的绝对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增长速度呈持续递减的趋势。年均实际增长率由改革开放初期高速增长态势(第一阶段1978-1984年)15.9%下降到第五阶段(2001年-2006年)的5.52%,直接下降了将近10.38个百分点。但是从农民收入增长的年度变化看,农民收入增幅波动大,稳定性差,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78-1984年为15.9%,1985-1991年为5.0%,1992-1996年为5.65%,1997-2000年下降到3.7%,2001-200年回升到6.09%,经历了一个“升——降——升——降——升”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而从增长的时间分布来看,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之后,增幅则明显出现降趋势。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央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

但农民增收的幅度难以达到改革开放以前的水平,近几年,农民收入出现了回升的势头,但其增长速度基本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维持在5%左右,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农民收入不稳定。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波动大,但从本质上看,农民收入增长的态势图折射出: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稳定性差,存在比较大的脆弱性和波动性,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2.1.2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表2.2 1985年以来全国农民纯收入来源及构成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年份

纯收入(元/人)

(元/人) 比重(%)(元/人)比重(%)(元/人) 比重(%)

1985 397.6 72.2 18.1 296.0 74.4 29.50 7.40 1991 708.6 151.9 21.4 523.6 73.9 33.00 4.70 1992 784.0 184.4 23.5 551.6 71.6 38.00 4.90 1996 1926.1 450.8 23.4 1362.5 70.7 112.80 5.80 1997 2090.1 514.6 24.6 1472.7 70.5 102.90 4.90 1998 2162.0 573.6 26.5 1466.0 67.8 122.40 5.70 2000 2253.4 702.3 31.2 1427.3 63.3 123.80 5.50 2001 2366.4 771.9 32.6 1459.6 61.7 134.90 5.70 2002 2475.6 840.2 33.9 1486.5 60.0 148.90 6.00 2003 2622.2 918.4 35.0 1541.3 58.8 162.60 6.20 2004 2934.4 998.5 34.3 1745.2 59.4 192.1 6.3

2005 3254.9 1174.5 36.5 1844.5 56.6 235.9 6.9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4》,和200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整理而成。

2.2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征分析

2.2.1 农业收入仍然是我国目前农民收入构成的主体

据上表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逐年下降,呈下降趋势。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由1985年的74.4%,下降到2005年的56.6% ;20年期间下降了17.8个百分点,但从总体上仍保持在60%左右,即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纯收人中仍然占有较高的比重,仍是目前我国农民收人的主体项目。调查表明,“我国仍有3/4的农户是纯农户或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他们收

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农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户,来自农业的收入高达60%以上”

[6]。依靠家庭经营来增加农民收入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努力方向。只有把家庭生产经营活

动搞好,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持续稳定的农业收入仍是农民增长的基础。2.2.2 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纯收入稳中有降,从非农业获得的收入逐年大幅度增加,占纯收入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在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与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主要是指工资性收入)在1985-2005年间呈现出反方向运行的态势。工资性收人增长较快,其在总收人中所占份额逐年上升。这期间,工资性收人占总收人的比重由1985年的18.1%增加到2005年的36.5%,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将近一倍。从工资性收人的构成看,主要是农民外出劳务收人的增加拉动了农村工资性收人的增长。

同时,从农民增收的地域结构来看,东部地区农民家庭纯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份额,特别是粮食作物收入份额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而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份额高于中西部地区。

从农民增收的五个阶段的特点来看,在我国农民纯收入比重中,由于来自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而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较少,这就极易造成农民收入随农业生产的波动而波动,一旦农业遇到自然灾害或受市场供求影响,农业产出和收入都大幅度下降,给农民增收带来不利影响。要弥补因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而给农民增收带来的不稳定性,就必须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降低农民收入对种植业的依赖程度,为农民增收提供安全阀。历史上,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而导致农民贱收的年份,往往因为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使其得到有所缓解。可见必须大力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减轻自然灾害等因素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降低农民收入的风险性。因而,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途径。

2.2.3 农民收入在当地农民之间、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区域之差别较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2.3.1 农民收入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现象表2.3

年份东部中部西部东、中、西农民收入之比

1.45:1.13:1

1978 172 135 119

∶.151

1.661

1992 1002 695 605

∶.341

1996 2549 1763 1288

1.981

1.86:1.22:1

2003 3598 2365 1936

1.98:1.24:1

2005 4720 2956 2378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注: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类地区,即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由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如上表2.3所示,观测这三类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可以看出,1978年,三大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比例不大。改革以来,由于受自然资源禀赋、文化禀赋、地理位置、开放性程度、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起点不同,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在逐年扩大,并且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2元、135元、119元,三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45:1.13:1.。1992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002元、695元和605元,差距比是1.661

∶.151

∶;1996年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分别是2549元、1763元和1288元,差距比是1.981

∶.341

∶。但到2003年,东、中、西三类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98元、2365元、1936元,差距比为1.86:1.22:1,2005年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分别是4720元、2956元和2378元,差距比是1.981

∶.241

∶。农民收人地区差异日益扩大,区域之间不平衡比较突出。东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总体上明显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总体上又高于西部边远地区,差距拉大。

2.2.3.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表2.4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城乡收入及比值

年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1978 133.6 343.4 2.57

1985 397.6 739.1 1.86

1990 686.3 1510.2 2.20

1995 1577.7 4283.0 2.71

2000 2253.0 6280.0 2.79

2001 2366.0 6860.0 2.90

2002 2476.9 7779.2 3.01

2003 2622.2 8472.2 3.23

2004 2936.4 9421.6 3.21

2005 3254.9 10493.0 3.22

2006 3587 11759 3.28

2007 4140 13786 3.33

资抖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和200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整理得来。

上述表格中给出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由上表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2006年的11759元,增长了33倍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 6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了31倍左右。但从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之比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在急剧扩大。由表不难看出,1978年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为2.57:1 ;1985年缩小为1.86:1 ;1990年又扩大为2.20:1 ;2000年为2.79:1;2003年扩大为3.2:1。2007年继续扩大为3.33:1。总体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着周期性的变化,经历了迅速缩小—逐渐扩大—逐渐缩小—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这表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逐步扩大。这也是保守的数据。如果再考虑城市居民的隐性福利,如城市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住宅津贴、教育补贴、交通补贴、公共服务等,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更大,甚至可能达到5至6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且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势必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2.3.3 农民之间收入差距也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农民收入不仅存在地区间、城乡间的不平衡,而且出现了同一地方农民之间收入差距也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往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农民收入出现向高收入户集中的倾向,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将会越来越高,低收入农户与高收入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3 制约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内外交织、错综复杂的,有市场的因素,有结构性的因素,有政策性的因素,有体制上的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历史因素的积淀,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短期政策造成的不利因素,更有深层原因。只有理清并认真分析研究这些制约农民增收缓慢因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

3.1 内部因素

3.1.1 农业的弱质性是农民增收难的客体因素

农业的弱质性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客体因素。农业与其它部门相比较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农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它必须依靠光、热、水、上、气等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和再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很大,而农业的自然条件又是经常变化的,一旦农业所处的自然环境(如天气条件发生恶化)出现不利于农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条件,农业收入就会迅速递减,甚至会出现产出率为零的局面。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决定了农业的弱质性,也决定了必须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来减轻因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市场方面来分析,农业的弱质性还表现在,农业存在增产不增收的规律。在市场经济下,农业由于其生产周期长、农产品特别是主要农产品缺乏供给弹性(农产品,特别是粮食需求量的增加相对有限,而不会像对工业产品或劳务品的需求等非农产品那样迅速增加,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小)、外部条件差,对市场信息反映滞后,生产者很难在价格波动中把握农业生产的长期市场动态,而依据现时市场信息做出的生产决策,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跟不上农产品市场的变化要求,特别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很容易形成过度竞争的不利局面,造成农产品供给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和导致农业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总而言之,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产品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劣势地位。农业生产者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既要面临先天性的自然风险,又要面临着不确定的市场风险,农民收入风险大。

农业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势产业。农业的这种弱质性决定了农民增收的不稳定性和艰难性。这就需要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等手段加强对其支持和保护,以增加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减少其不确定性。

3.1.2 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合理是农民增收难的结构因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产品市场供求紧密相关。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初期的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市场处于短缺状态,主要农产品供不应求。在这种状况下,增产就能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7]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原有的供不应求到普遍性的供过于求,农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增产与增收不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增产不一定增收。从供给方面看,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大增强,绝大多数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由长期短缺转变为略有过剩。从需求方面看,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进入了相对平缓的阶段,即我国的农产品从过去的长期短缺的状态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趋。农产品供求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为主转变为以结构矛盾为主。供给增加了,而需求却相对平缓,于是农产品卖难现象出现。卖不出去,价值实现不了,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农产品接二连三出现“卖难”现象。近年来农产品市场出现的粮食价格的回落和“卖粮难”也更进一步暴露了当前农产品总量有余结构失衡的矛盾。我国并不是像发达国家那样,农产品无论是总量和结构都已趋向饱和,我国农产品出现销售难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区域结构不合理。 [8]其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品种单一;二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优质化的需求;三是区域雷同,各地区存在着重复生产、低水平竞争,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9],往往存在“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的现象。而随着城镇居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向品质高、营养价值高发展。而农民手中所供应的是需求层次低且品种单一的农产品,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农民手里有大量低质量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城镇居民所需的高质量农产品却得不到满足的“怪圈”,造成一方面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大量积压,销售困难,价格低迷,农民增产不增收;另一方面又大量进口国外优质农产品,资金外流。

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就目前而言,经过20

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取已得了突破性进展,打破了单一的传统农业结构,

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产品品种和区域布局也有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而言,我国

目前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初步的、低层次的,还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合理的农业结

构。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3.1.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是农民增收难的主体因素

一般而言,农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经营素质、科技素质、

和身体素质,其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最能反映农民素质的状况,是农民素质中质的因素,

主要以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形式存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长期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发现, 从20世纪初到

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产量得以迅速增加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已不是土地、

人口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舒尔茨认为:“土

地本身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 [10]按照舒尔

茨的观点,不同的劳动者从事相同工作却出现收入差距的原因是由于劳动者素质不同造成

的,收入上的差别完全符合相应的教育差别。要想使农业产量得到提高,必须开发农村人

力资源,使人力资源在生产率的提高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如下表所示:

表3.1 农村住户劳动力人均纯收入与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单位:元、%)

劳动力人均纯收入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

平均 6.87 27.23 52.22 10.25 2.37 1.06

4000元以上 5.29 25.29 51.40 12.52 3.37 2.13

3000-4000元 4.14 24.92 55.71 11.74 2.49 1.00

2000-3000元 8.74 28.95 51.24 8.43 1.93 0.72

2000元以下 15.27 35.16 40.28 7.00 1.61 0.66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年。注:4000元以上地区有上海、北京、浙

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3000-4000元的地区有由山东、辽宁、河北、吉林、黑龙

江、江西、湖南、湖北、海南;2000-3000元的地区有内蒙古、山西、河南、四川、安徽、

宁夏、广西、新疆、青海、西藏、陕西、云南;2000元以下的地区有甘肃、贵州。

由上述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农村住户劳动力人均纯收入与劳动力文化程度成正比。

农民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就越高,具体表现为:初高中文化水平劳动力

的劳均收入高于小学或文盲和半文盲目,中专文化水平的劳动收入高于高中文化水平,依

此类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劳动收入越高,反之亦然。

从区域农民收入情况来看,各区域农民收入状况与农民素质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全国

人均受教育程度和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呈东、中、西部依次降低的规律。

由此可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状况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农民整体素质较低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农民收入增长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严重制约农民的农业收入。首先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组织者,是主体。农民只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比较快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实际上,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下,难以掌握、应用和普及农业技术,使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偏低,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直接影响其收入。其次,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农产品的生产必须适销对路,才能顺利地转移其使用价值,实现其价值,获得收入。这就需要农民科学准确地判断市场的需求状况,并根据市场规律来组织生产活动。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信息接收与反馈能力差,很难准确及时把握市场动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事实上,在相当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农产品出现销售难也折射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的状况。

第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导致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影响农民收入。农民素质低使得农民尤其是边远穷地区农民始终不能摆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墨守成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富”即安,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验,不愿接受新事物,排斥市场经济、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经验。

第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阻碍和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规模,导致农民非农收入减少。据统计,现阶段我国有2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每年都以数百万的速度增长 [11]。然而普遍偏低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严重制约农民的就业空间和选择余地,农村劳动力只能实现低层次的、低水平的、不稳定的转移,这无疑也会严重地影响其非农收入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是比较低的。我国农民仍然是一个“知识贫困”的群体,尤其是西部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就更加落后。

而作为农民科技文化的传播者和教育者,我国的情况是农村科技人员奇缺,农业科技文化的推广体系存在弊端。建国以来国家培养的中高级农林技术人员累积达247万人,但由于城乡差别大,收人低,农村生活条件差,大部分改了行或留在城市,留在农林业的技术人员很少。其中,在农业第一线的农技人员更少,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