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制度后9项

管理制度后9项

管理制度后9项
管理制度后9项

21.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范围

为加强生产设施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设施安全,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全管理。

2职责

2.1供应部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

2.2机电部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管理。并系相关部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测检验,保存检测报告。

2.3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监督管理。

3管理具体内容

3.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

3.1.1根据生产的需要,由车间、生产部填写物资采购申请表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按有关规定的采购程序实施采购。

3.1.2新购进的监视测量设备,要经过鉴定和校准,方可投入使用。

3.2监视测量设备鉴定和校准

3.2.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周期,以相应的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执行。

3.2.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记录由生产部、安全环保部保存。

3.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3.3.1使用部门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3.3.2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其准确度。

3.3.3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在鉴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的校准状态时,应对其进行校准。

3.3.4对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人员,视设备的繁简和操作的难以程度必要时进行培训。

3.4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3.4.1使用部门应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便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4.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主管部门及使用部门应对其建立台帐,包括:名称、类型、购进日期/使用日期、使用期限、现存位置、鉴定期限。

3.5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理

3.5.1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有效期内,若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状态时,应由主管部门进行送检。

3.5.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由生产车间提出,由主管部门确认,报分管领导批准后进行报废处理。

3.6标识管理

3.6.1正在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运行”标识)并附有校验合格标识。

3.6.2对于“备用”、“停用”、“报废”的设备也要做出明确标识,以防止误用。

4相关/支持性文件

22. 厂区内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1范围

为加强公司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

本规程不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的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2职责

2.1动火项目负责人

负责办理动火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待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2.2动火人

独立承担动火作业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辩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确定动火时间和地点,动火人接到《动火安全作业证》后,应核对证上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安全环保部门报告。动火人必须随身携带《动火安全作业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作业。动火前(包括动火停歇期超过30min再次动火),动火人应主动向动火点所在单位当班班长呈验《动火安全作业证》,经其签字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2.3监火人

监火人应由动火点所在单位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必要时,也可由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共同指派。项目建设期间施工动火,由施工单位指派监火人。监火人所在位置应便于观察动火和火花溅落,必要时可增设监火人。

监火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随时扑灭动火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监火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作其他工作。在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在动火作业完成后,要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2.4动火部门负责人

动火点所在单位的班组长为动火部位的负责人,应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并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检查《动火安全作业证》。对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制止动火作业的权利。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2.5动火分析人

动火分析人应对动火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地点所在岗位的要求,亲自到现场取样分析,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不得用合格等字样代替分析数据。

2.6安全员

执行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的安全员应负责检查本制度执行情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特殊危险动火、一级动火,安全员必须到现场。

2.7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

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签字负责。各级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审批动火作业时必须亲自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做动火分析,审查并明确动火等级,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审查《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8.2要求。在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作业。

3管理具体内容

3.1定义

3.1.1动火作业

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和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3.1.2易燃、易爆场所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50016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3.2动火作业分级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3.2.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3.2.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3.2.3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3.2.4凡厂、车间、或单独厂房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车间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3.2.5遇节日、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3.3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3.3.1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

3.3.1.1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受限空间动火作业》及《高处作业》有关规定;

3.3.1.2 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管理;

3.3.1.3 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3.3.1.4 凡在处于建筑设施防火防爆规范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管道、容器、塔罐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时,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3.3.1.5 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3.1.6 拆出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3.3.1.7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含氧量不得超过20%。;

3.3.1.8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3.3.1.9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3.3.1.10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3.3.1.11 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10m,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3.3.1.12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

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3.3.1.13 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3.3.2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符合5.1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3.3.2.1 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3.3.2.2 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人员到现场进行监护;

3.3.2.3 动火作业前,生产车间应通知公司生产调度室及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3.2.4 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下动火作业;

3.3.2.5 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以便使泄漏的气体能通畅排走。

3.4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3.4.1 动火分析应由技术部化验分析人进行。凡是在易燃、易爆装置、管道、储罐、阴井等部位及其他认为应进行分析的部位动火时,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3.4.2 动火分析均应有动火所在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当班班长负责提出。

3.4.3 动火分析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

3.4.4 在较大设备内动火作业时,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物料管道上动火作业时,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凡是在易燃、易爆区域内设备外的动火,应做环境分析。

3.4.5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时,必须重新取样分析。如现场分析手段无法实现上述要求者,应由分管领导同意,另作具体处理。

3.4.6 使用测爆仪或其他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必须经过被测对象的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3.4.7动火分析合格判定

3.4.7.1 如使用测爆仪或其他类似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3.4.7.2 使用其他分析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5%;当被测的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2%。

3.5《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3.5.1 《动火安全作业证》为两联,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在表格中给予注明。

3.5.2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程序和使用要求。

3.5.2.1 《动火安全作业证》由申请动火单位指定动火项目负责人办理。办证人应按《动火安全作业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然后根据动火等级,按8.4 规定的权限办理审批手续,最后将办理好的《动火安全作业证》交动火项目负责人;

3.5.2.2 动火负责人持办理好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安全作业证》交给动火人;

3.5.2.3 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动火后,由动火人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如果在同一动火点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3.5.2.4 《动火安全作业证》不准转让、涂改,不准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3.5.2.5 《动火安全作业证》一式两份,终审批准人和动火人各持一份存查。特殊危险《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公司安全环保部存查。

3.5.3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限

3.5.3.1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为8h;

3.5.3.2 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为72h,每日动火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3.5.3.3 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3.5.4《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审批

3.5.

4.1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经安全环保部审核签字后,报主管副总经理终审批准;

3.5.

4.2 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后报安全环保部审批;

3.5.

4.3 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审签字后报车间审批。

4相关/支持性文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3025-2008

23.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

1范围

为加强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和火灾爆炸事故,确保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的受限空间内作业。

2职责

2.1安全环保部是本制度的制定单位,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2其他相关单位是本制度的协助单位,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2.3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3管理具体内容

3.1定义

受限空间:化学生产单位的各类塔、釜、槽、罐、炉膛、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窖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声场所。

受限空间作业:进入或深入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2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3.2.1安全隔绝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有效切断。

3.2.1.1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阀门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2.1.2电源有效切断可采用取下电源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3.2.2清洗和置换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3.2.2.1氧含量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3.2.2.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符合GBZ2-2002的规定。

3.2.3 通风应采取措施,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3.2.3.1打开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3.2.3.2必要时,可采取机械通风;

3.2.3.3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

认;

3.2.3.4不准向设备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3.2.4定时监测

3.2.

4.1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后,方可进入设备;

3.2.

4.2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器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进行取样;

3.2.

4.3作业中要加强定时监测,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作业现场经处理后,取样分析合格方可继续作业;

3.2.

4.4作业人员离开设备时,应将作业工具带出设备,不准留在设备内;

3.2.

4.5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可靠通风措施。

3.2.5照明和防护措施

3.2.5.1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在缺氧、有毒环境中,应佩带隔离式防毒面,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求生绳;

2)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3)在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中,应穿戴好防腐蚀护具。

3.2.5.2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伏,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伏。

3.2.5.3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3.2.5.4临时用电线路装置,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线路绝缘保证良好。

3.2.6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安全措施

3.2.6.1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3.2.6.2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必要时由监护人用安全绳拴住作业人员进行施工。

3.2.6.3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不能抛掷材料、工具等物品,交叉作业要有防止层间落物伤害作业人员的措施。

3.2.6.4设备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

3.2.6.5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3.2.6.6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3.2.7监护

3.2.7.1设备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3.2.7.2进入设备前,监护人应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3.2.7.3险情重大的设备内作业,应增加监护人员,并随时与设备内取得联系。

3.2.7.4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

3.2.7.5设备内事故抢救时,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方能进入设备内实施抢救。

3.3《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3.3.1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管理。

3.3.2《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施工单位或交出设备单位负责办理。

3.3.3作业单位接到《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后,由该项目的负责人填写作业证上作业单位应填写的各项内容。

3.3.4《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安全措施栏应填写具体的安全措施。

3.3.5《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应由交出单位和作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共同确认、审批签字。

3.3.6在设备内进行高处作业应按照《高处作业安全规程》规定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

3.3.7在设备内进行动火作业应按照《动火作业安全规程》规定办理《动火安全许可证》。

3.3.8《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须经作业人员确认无误,并由车间班组长再次确认无误后,方可准许进入设备内作业。

3.3.9受限空间作业因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需重新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方准许继续作业。

3.3.10受限空间作业结束后,需认真检查设备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设备。

3.3.11《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设备检修单位留存。

4相关/支持性文件

GB3805-83安全电压

GB3787-8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388.1-91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

GB13955-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AQ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24. 厂区内临时用电作业安全规程

1范围

为加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避免人身触电、火灾、爆炸及各类电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各单位正式运行电源上所接的一切临时电源。

2职责

2.1安全环保部是本制度的制定单位,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2其他相关单位是本制度的协助单位,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2.3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3管理具体内容

3.1临时用电审批程序

3.1.1 公司内部一般地点架设的临时电源线,由用电单位向车间提出申请,经供电负责人审批后,持《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到电仪工段申请接线作业。

3.1.2 公司防爆区域内架设的临时电源线,由用电单位向车间提出申请,经供电负责人初审签字,由生产部批准,持《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到电仪工段申请接线作业。

3.1.3 外来施工单位所需临时用电时,必须由其主管部室或项目主管负责人向车间提出申请,经生产部签字批准后,持《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到电仪工段申请接线作业。

3.1.4 《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一式二联,第一联由生产部留存,第二联由用电单位留存。

3.2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3.2.1 对临时用电管理,由电仪工段确定专人负责。每天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临时用电设施完好。

3.2.2 生产装置上的临时用电设施,在生产装置正常运行期间,不得影响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否则必须停止供电。

3.2.3 现场临时供电设施接出的线路、用电设备的安全维护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但接线电工在接线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禁止接线。电仪工段要不定期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否则,立即停止供电。

3.3临时供电安全技术要求

3.3.1 在防爆场所使用的临时电源,电器元件和线路要达到相应的防爆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防爆安全措施。

3.3.2 现场临时用电供电设施的停送及现场临时用电安装和拆除,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操作,严格执行有关的电器安装规范和电气专业安全规程。

3.3.3 临时供电设施或现场用电设施,必须安装高灵敏动作的漏电保护器,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严禁一台开关接两台以上的电动设施。

3.3.4 临时线架空时,装置区内不得低于2.5米,跨越道路时不得低于5米;不允许用金属管线作电线支撑物,地面敷设使应穿管保护;电缆地下敷设时埋地深度不得低于0.7米,且沿线必须设安全标志。

3.3.5 在塔、釜、槽、罐等金属设备内及特别潮湿的场所装设的临时照明,安全电压不得超过12伏,其他场所照明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

3.3.6 室外的临时用电开关须由防雨措施,开关安装离地面不得低于1.3米。

3.3.7 使用临时电源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不得变更地点和内容,禁止任意增加用电负荷。

3.3.8 临时用电结束后,使用单位及时通知电仪工段拆除临时供电线路,使用单位不得私自拆除。如因私自拆除,将酌情给予处罚。

3.3.9 临时用电单位不得私自向其他单位转供电。

3.3.10 《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是临时用电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不得代签,要认真登记,妥善保管。

4相关/支持性文件

25. 厂区设备检维修作业安全规程

1范围

为加强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减少设备检修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的设备大、中修与抢修作业。设备的日常维修参照本规程执行。

2职责

2.1安全环保部是本制度的制定单位,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2其他相关单位是本制度的协助单位,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2.3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3管理具体内容

3.1定义

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设施规定的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检测和修理。

3.2检修前的准备

3.2.1设备检修作业开始前应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

3.2.2根据设备检修项目要求,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落实检修人员、检修组织、安全措施。

3.2.3检修项目负责人应按检修方案的要求,组织检修作业人员到检修现场,交待清楚检修项目、任务、检修方案,并落实检修安全措施。

3.2.4检修项目负责人应对检修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并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

3.2.5设备检修如需高处作业、动火、动土、断路、吊装、抽堵盲板、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应按相应的规定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3.2.6设备的清洗、置换、交出,由设备所在单位负责。设备清洗、置换后应有分析报告。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设备人员、工艺技术人员检查并确认设备、工艺处理及盲板抽堵等符合检修安全要求。

3.2.7外来检修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并在其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业务。在签订设备检修合同时,应同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3.3检修前的安全教育

3.3.1检修前,设备部、车间必须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3.3.2安全教育内容:

3.3.2.1检修作业必须遵守有关检修安全规章制度;

3.3.2.2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3.3.2.3检修作业过程中个体防护用具和用品的正确佩带和使用;

3.3.2.4检修作业项目、任务、检修方案和检修安全措施;

3.3.2.5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3.4检修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

3.4.1 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扳手、管钳、锤子等各种工器具进行检查,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3.4.2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切断需检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的安全标志并加锁。

3.4.3对检修作业使用的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器材设备应经专人检查,保证完好可靠,并合理放置。

3.4.4应对检修现场的爬梯、栏杆、平台、铁箅子、盖板等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3.4.5对检修用的盲板应逐个检查,高压盲板须经探伤后方可使用。

3.4.6对检修所使用的的移动式电气工器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3.4.7对有腐蚀性介质的检修场所应备有冲洗用水源。

3.4.8对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应填平或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也可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并设夜间警示红灯。

3.4.9应将检修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障碍物、油污、冰雪、积水、废弃物等影响检修安全的杂物清理干净。

3.4.10应检查、清理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证畅通无阻。

3.4.11需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装置。

3.4.12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隔绝、清洗、置换,合格后方可交出。

3.4.13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与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共同检查,确认设备、工艺处理等满足检修安全要求。

3.5检修作业中的安全要求

3.5.1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5.2检修作业的各工种人员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

3.5.3从事特种作业的检修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3.5.4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时,应统一协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5.5夜间检修作业及特殊天气的检修作业,须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3.5.6在生产和储存化学危险品的场所进行设备检修时,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与当班班长联系。如生产出现异常情况或突然排放物料,危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时,生产当班班长应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作业场所。待上述情况排除完毕,确认安全后,检修项目负责人方可通知检修人员重新进入作业现场。

3.5.7严禁涂改、转借《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地点。

3.5.8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3.6检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3.6.1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有关检修人员检查检修项目是否有遗漏,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遗漏在设备内。

3.6.2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设备技术人员、工艺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检查盲板抽堵情况。

3.6.3因检修需要而拆移的盖板、箅子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应恢复正常。

3.6.4 检修所用的工器具应搬走,脚手架、临时照明设备等应及时拆除。

3.6.5检修完工后所留下的废料、杂物、垃圾、油污等应清理干净。

3.6.6检修单位应会同设备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对设备等进行试压、试漏,调校安全阀、仪表和连锁装置,并做好记录。

3.6.7检修单位应会同设备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对检修的设备进行单体和联动试车,验收交接。

3.7《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3.7.1《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由生产部负责管理。

3.7.2设备所在单位应提出设备交出的安全措施,并填写《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相关栏目。

3.7.3检修项目负责单位应提出施工安全措施,并填写《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相关栏目。

3.7.4设备所在单位、检修施工单位应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进行审查,并填写审查意见。

3.7.5生产部应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进行终审审批。

3.7.6检修项目负责单位应将办理好的《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自留一份后,交设备所在单位一份。

4相关/支持性文件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

26. 厂区抽堵盲板作业安全规程

1范围

为加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管理,减少盲板抽堵作业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化工生产区域的盲板抽堵作业。

2职责

2.1生产车间负责人

2.1.1应了解管道、设备内物料介质特性及走向,制定、落实盲板抽堵措施,安排监护人,向作业单位负责人或作业人员交代作业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2.1.2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

2.1.3作业完成后,应组织检查盲板抽堵情况;

2.2监护人

2.2.1负责盲板抽堵作业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2.2.2应坚守岗位,不得脱岗;在盲板抽堵作业期间,不得兼做其它工作;

2.2.3当发现盲板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2.2.4作业完成后,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清理现场,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2.3作业单位负责人

2.3.1了解作业内容及现场情况,确认作业安全措施,向作业人员交代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2.3.2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安排人员进行盲板抽堵作业。

2.4作业人

2.4.1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2.4.2要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2.4.3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盲板抽堵作业;

2.4.4作业完成后,会同生产单位负责人检查盲板抽堵情况,确认无误后方

可离开现场。

2.5审批人

2.5.1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2.5.2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3管理具体内容

3.1定义

抽堵盲板作业:在设备抢修或检修过程中,设备、管道内存有物料(气、液、固态)及一定温度、压力情况时的盲板抽堵,或设备、管道内物料经吹扫、置换、清洗后的盲板抽堵。

3.2盲板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3.2.1盲板选材要适宜、平整、光滑,经检查无裂纹和孔洞,应按管道内介质性质、压力、温度选用合适的材料。高压盲板应经探伤合格。

3.2.2盲板的直径应依据管道法兰密封面直径制作,厚度应经强度计算。

3.2.3盲板上有一个或二个手柄,便于辨识、抽堵。

3.2.4应按管道内介质性质、压力、温度选用合适的材料做盲板垫片。

3.3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要求

3.3.1盲板抽堵作业必须办理《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没有《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不准进行盲板抽堵作业。

3.3.2严禁涂改、转借《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时,应重新办理《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

3.3.3对作业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3.3.4在有毒气体的管道、设备上抽堵盲板时,非刺激性气体的压力应小于26.55kPa(200mm汞柱);刺激性气体的压力应小于6.67kPa(50mm汞柱)气体温度应小于60℃。

3.3.5生产车间应负责绘制盲板位置图,对盲板进行统一编号,并设专人负责。施工单位按图作业,盲板位置图由生产单位存档备查。

3.3.6施工人员应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业有害因素辨识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3.7作业人员应经过个体防护训练,并做好个体防护。

3.3.8 作业应专人监护,作业结束前监护人不得离开作业现场。

3.3.9作业复杂、危险性大的场所,除监护人外,还应有消防队、医务人员等到场。如涉及整个生产系统,生产调度人员负责人必须在场。

3.3.10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时,施工人中员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作

业地点30m内不得有动火作业;工作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具,并应使用防爆工具,禁止用铁器敲打管线、法兰等。

3.3.11在强腐蚀性介质的管道、设备上进行抽堵盲板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止酸碱灼伤的措施。

3.3.12在气温较高、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烫伤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应采取防烫伤措施。

3.3.13高处抽堵盲板作业应按照《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的规定,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

3.3.14施工单位应按照《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的要求,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3.3.15抽堵多个盲板时,应按盲板位置图及盲板编号,由施工总负责人统一指挥作业。不得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的盲板抽堵作业。

3.3.16每个抽堵盲板处应设标牌进行标示,标牌编号应与盲板位置图上的盲板编号一致。

3.4《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3.4.1《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由各车间负责管理。

3.4.2盲板抽堵作业宜实行一块盲板一张作业证的管理方式;变更或增减时应重新办理。

3.4.3《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由施工地点所在单位办理,交施工单位确认,车间审批,报生产部备案。

3.4.4作业结束后,经施工单位、施工地点生产单位检查无误,交车间保存。

4相关/支持性文件

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AQ3027-2008

2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范围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火灾、爆炸职业中毒等危害,保障公司员工的安全,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装卸、运输、使用、出入库和废弃处理。

2职责

2.1安全环保部职责

2.1.1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

2.1.2负责危险化学品注册登记、建立档案。

2.1.3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管理。

2.1.4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和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实施监督管理。

2.1.5负责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2.1.6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检测进行监督管理。

2.2销售部职责

2.2.1负责危险化学品的销售管理工作。

2.2.2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管理。

2.3生产部职责

2.3.1负责危险化学品的装卸管理。

2.3.2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管理。

2.4车间职责

2.4.1负责危险化学品成品区的日常安全管理。

2.4.2负责本车间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的日常管理。

3管理具体内容

3.1危险化学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具体以《危险化学品名录》为准。

3.2生产、储存和使用管理

3.2.1生产、储存、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使其熟悉化学品的性能,掌握个人防护和安全操作方面的知识,防止造成污染或人生伤害。

3.2.2生产、储存、使用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并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3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3.2.4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3.2.5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3.2.6使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时,气瓶内应留有余压,且不低于0.05兆帕。

3.2.7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2.8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2.9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加贴。

3.3经营管理

3.3.1危险化学品销售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3.3.2销售危险化学品时应向用户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以保证用户在运输、装卸、贮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3.3发现所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时,应立即公告,并及时修订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3.3.4销售部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危险化学品。

3.3.5采购危险化学品时,不得采购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单位的危险化学品。

3.3.6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必须向销售单位索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3.4发货、装卸管理

严格落实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在发货和装卸环节建立健全查验、核准、登记等五项制度:

3.4.1开具提货单前的资质查验制度。销售公司在开具提货单据前要认真查验提货单位以下六项资质和要求:

A、购货单位的资质。具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

B、运输车辆所在运输企业的资质。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

C、运输车辆的资质。具备:(1)机动车辆行驶证;(2)与核准经营范围相一致的《道路运输证》;(3)运输车辆及罐体与行驶证照片一致;(4)《道路运输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14788135.html, 好好学习社区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各部室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三条. 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五部分: 1、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 2、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 3、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 4、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 5、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 第四条.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 1、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保证系统各类运行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2、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所承载的各类应用和业务正常; 3、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的完整、准确; 4、在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第五条. 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改善电站生产中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电站的经营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通信建设工程的特点,根据电站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站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由总经理(法定代表人)总体负责,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来实现电站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三条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因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法的,交由司法机关进行处理。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电站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总体组织、管理电站的安全生产。安委会应该由电站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全面领导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检查和监督生产安全;调查处理发生的事故等工作。安委会的日常事务由电站行政部负责处理。 第五条电站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贯彻执行安委会的各项安全生产指令,确保生产安全。并负责对电站员工(各岗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定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员由电站安委会任命。 第六条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单位行政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一责任人,分管生产的领导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 第七条职责分工7.1 企业法人安全生产职责: 7.1.1 总经理是电站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电站的安全主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7.1.2 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改善劳动生产条件的办法和措施。 7.1.3 听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的有关工作汇报,对存在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7.1.4 建立、健全本电站安全责任制,负责本电站安全职责的制定。在对电站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建设进行重大决策及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同时考虑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具体政策和措施。7.1.5 督促本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6 组织制定本电站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1.7 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7.2 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职责7. 2.1 对本电站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法定代表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落实本电站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2.2 组织实施本电站中长期、年度、特殊时期安全工作规划、目标及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7.2.3 参与编制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复杂工程项目或专业性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审批本电站工程生产建设项目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制定施工生产中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使用计划;7.2.4 领导组织本电站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确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领导、组织电站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与审查工作,7.2.5 领导组织本电站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生产问题;7.2.6 认真听取、采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保证本电站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7.2.7 在电站安委会的指导下,组织特大、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中的具体工作。7.3 企业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7. 3.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协助法定代表人做好安全方面的技术领导工作,在本电站施工安全生产中负技术

井控工作十二项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井控工作十二项管理制度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井控工作十二项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井控分级责任制度 1、井控工作是钻井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井控实 行分级管理制度。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公司和钻井队应分 别成立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各自的职责。 2、钻井公司应成立由公司经理为组长,技术安全科、 技术发展部、生产协调科、资产科、计财科、人事科和培 训学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 的井控管理工作。 3、钻井队应成立由井队长为组长的井控工作领导小 组,全面负责本队的井控管理工作。 二、井控工作检查制度

1、钻井班每班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 2、钻井队每周组织一次井控工作检查。 3、钻井公司每月进行一次以井控为中心的安全检查。 4、油气田每半年组织一次井控工作检查。 5、集团公司每年组织一次井控工作大检查。 目的是:督促井控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及时发现和解决次井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杜绝井喷事故的发生。 三、井控工作例会制度 1、钻井队每周召开一次以井控为主的安全会议。进入目的层前及以后每日交接班,值班干部、司钻必须布置井控工作任务,检查讲评本班井控工作。 2、公司每月组织一次以井控为中心的安全工作会议。 3、油气田每半年召开一次井控例会。 4、集团公司每年召开一次井控工作会。 目的是:总结、协调、布置井控工作。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

目录 1、总则3 2、编制方法3 3、运维工作职责3 4、运维服务管理体系5 4.1运维服务管理对象6 4.2运维系统功能框架6 4.3运维管理组织结构7 4.3.1工程负责人8 4.3.2工程经理8 4.3.3技术主管9 4.3.4服务台9 4.3.5网络管理员10 4.3.5应用、数据库管理员10 4.3.7终端管理员11 4.4运维服务流程11 4.4.1工程运维服务工作流程图12 4.4.2服务台- 12 - 3.4.3事件管理- 13 - 4.4.4工单管理- 13 - 4.4.5问题管理- 14 - 4.4.6变更管理- 14 -

4.4.7配置管理- 15 - 4.4.8知识库管理- 15 - 4.4.9统计及工作报告- 15 - 5、运维服务内容- 16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5.1服务目标-16- 5.2资产统计服务-16- 5.3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服务-17-5.4主机、存储系统运维服务-18-5.5数据库系统运维服务-20- 5.6中间件运维服务-21- 5.7终端、外设运维服务-22- 6、应急服务响应措施- 28 - 6.1应急预案实施基本流程20 6.2突发事件应急策略20 7、服务管理制度规范21 7.1服务时间21 7.2行为规范22

1、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实验室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员工的运维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运维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企业发展壮大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人员。 2、编制方法 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工程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投后管理工作指引(第一版)

XX基金 投后管理部工作指引 投后管理部制 2016年11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现有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创新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架构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组织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2、部门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工作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2、投后条款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投前跟踪错误!未定义书签。 4、对接进驻错误!未定义书签。 5、投后治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6、日常监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期走访错误!未定义书签。 (2)财务信息收集与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突发或重大事项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4)竞争分析及运行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7、决策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8、增值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9、档案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分级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汇报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投资退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一般性条款(持续更新中)错误!未定义书签。 1、投后管理核心条款错误!未定义书签。 2、财务汇报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 长期以来,VC/PE经过多年的耕耘,建立了完善的资金募集及投资流程,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在募投管退四大流程中,募集、投资已经非常成熟,退出在策略上已经融合与投资交易结构设计之内。相

对的,在投后管理方面,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VC/PE不为所企业做投后管理的话,一方面是对自己和投资人不负责任,有可能钱投进去却打了水漂;另一方面是对企业不负责任,多数企业并不仅仅需要VC/PE单纯做股东,更多的是需要VC/PE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来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有效增值,而这恰恰是VC/PE企业实力的体现,也是VC/PE投资价值所在——无论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施稳健的财务策略,还是帮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最终不仅实现的是企业的利益,更会在股东和投资人利益上实现最大化。所以投后管理的精耕细作将成为机构软实力的一种展现。除资金规模增长与业务领域的拓宽外,VC/PE机构开始日渐重视自身软实力的培养,投后管理已日渐成为机构核心竞争力之一。 随着VC/PE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项目获取时越来越比拼VC/PE的品牌、资金实力、成功案例、资源,其核心在于带给项目公司的增值服务能力。不少业内有识之士提出未来VC/PE竞争的重点将在于投后管理业务。在项目获取端,基于价值提升理念的投后管理及服务,更容易打造创投企业的管理特色,进而增强投资环节的项目获得能力;在项目退出端,不断提升企价值的投后管理业务,使得企业上市成为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并且通过对上市中介机构的遴选和协调,选择最匹配的机构、最合适的退出方式及最恰当的退出时机,会形成为资本赢利性和安全性进行双重保驾护航的效果。 1、现有模式 目前,活跃于中国市场中的VC/PE投资机构在负责项目投后管理的人员配置大致可分为两类:投资团队负责制以及投后团队负责制。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标准参考文本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标 准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标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目的 确定合理的安全生产目标,保证目标的可测量性,并 能够实现。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名称安全生产目标的设立、沟通和 回顾方面管理。 三、职责 3.1、经理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设立安全生产目标,形成 《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并予以批 准实施,且为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提供充足的行政人事、 财务资源、物力资源。 3.2、安全部负责实施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全企业安全

生产目标的实施计划,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审,并对安全生产目标进行沟通与回顾,对安全生产目标进行修正与更新。 3.3、各作业场所、部室负责实施与本部门相关的目标,对本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进行分解。 3.4、企业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3.5、员工代表参与每年的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 四、工作程序 4.1、目标的制定依据 制定目标以安全生产方针、管理评审的结果,经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确定的不可承受风险、已经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生产和过程中的安全绩效、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及业务的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为依据。 4.2、目标的制定要求

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煤层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暂行)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一年四月

目录 一一一总则 一一一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 一一一一级风险井井控管理 一一一二级风险井井控管理 第五章防火、防爆措施 第六章井控应急救援 第七章井控技术培训 第八章井控管理制度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煤层气是一种以吸附态吸附在煤的微孔隙表面的气体,需要通过排水降压方式才得以采出,是一种非常规气藏。 第二条为了进一步推进煤层气钻井井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井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井喷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不受破坏。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结合煤层气自身开发特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钻井工程施工作业,进入所辖地区的所有钻井队伍及相关技术服务队伍应执行本细则。 第二章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 第四条井控风险评估 根据煤层气特点,将煤层气钻井作业风险划分为两级,按二 级井控风险进行管理。 一级风险井:预探井、含浅层气和CO2、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开发井、评价井。 二级风险井:不含浅层气和CO2、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详探(评价)井、开发井。 第五条井控分级管理 (一)井控装备配套 一级风险井必须安装防喷器,二级风险井在满足一次井控的条件下,可不安装防喷器。

(二)管理要求 一级风险井:相关建设单位在公司专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全 面进行管理。 二级风险井:相关建设单位独立进行全面管理。 第三章一级风险井井控管理 第六条井控设计是钻井地质和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 部分,公司地质、工程设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井控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井控设计,需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审批。 第七条钻井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油库、河流、水库、人口密集及高危场所等不小于500m。若安全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规定,应组织进行安全、环境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井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八条地质设计应根据物探资料及本构造邻近井和邻构造的钻探情况,提供本井全井段预测的地层压力系数、浅气层、有毒有害气体资料和复杂情况。 第九条工程设计应根据地层压力系数、浅气层资料、岩性剖面及安全钻进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绘制 各次开钻井口装置及井控管汇安装示意图,并提出相应的安装、试压要求。 第十条工程设计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资料进行钻井液设计,钻井液密度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0.02g/cm3~0.15g/cm3;具

投融资管理制度

投融资管理制度

成都康福家健康管理公司 投融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成都康福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理公司)项目投资运作和投融资行为,保证投资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增值,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使本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健发展,赢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管理公司章程及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公司及下属各单位在进行各项目投资时,均须遵守本制度。第三条本公司及下属各单位的重大投资项目由总经理办公会和董事会审议决定,由总经理和各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中的融资,包括权益资本融资和债务资本融资两种方式。权益性融资是指融资结束后增加了企业权益资本的融资,如增加实收资本;债务性是指融资结束后增加了企业负债的融资,如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短期债务性融资,是指负债期限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债务性融资。长期债务性融资,是指负债期限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债务性融资。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成都康福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下属控股

子公司的一切融资行为。 第二章项目的初选与分析第六条各投资项目的选择应以本公司的战略方针和长远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产业的主导方向及产业间的结构平衡,以实现投资组合的最优化。第七条各投资项目的选择均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并提供准确、详细资料及分析,以确保资料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有效性。项目分析内容包括:1.市场状况分析;2.投资回报率;3.投资风险(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购买力风险);4.投资流动性;5、投资占用时间;6.投资管理难度;7.税收优惠条件;8.对实际资产和经营控制的能力;9.投资的预期成本;10.投资项目的筹资能力;11.投资的外部环境及社会法律约束。 第八条各投资项目依所掌握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初步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后,由项目投资单位提出项目建议,并编制可行性报告及实施方案,按审批程序及权限报送管理公司分管领导审核。分管领导对投资单位报送的报告经调研后认为可行的,应尽快给予审批或按程序提交有关会议审定。对暂时不考虑的项目,最迟五天内给予明确答复,并将有关资料编入备选项目存档。 第三章项目的审批与立项 第九条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1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公司主管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大全样本

安全生产目的管理制度 一、目 对市场安全生产目的进行控制 二、范畴 本制度合用于市场范畴内 三、管理职责 (1)安保部负责本制度编制、修订、督促、检查;(2)各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安全生产目的和实行筹划;(3)总经理批准市场安全生产目的。 四、工作程序 (1)制定 安保部依照安全生产方针、管理评审成果、风险评价成果、原则系统评价成果及绩效状况,为不断改进安全管理中局限性之处,起草安全生产目的,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后,由总经理批准实行。 (2)实行 总经理为实现安全生产目的提供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 (3)目的分解实行 安保部将安全生产目的和指标以安全目的责任书形式分解到各部门,保证目的贯彻。

(4)实行成果考核 安保部负责半年进行一次预考核,每年12月进行全年考核,并将考核成果进行公示,做为安全奖惩根据。 (5)安全生产目的评审及修订 通过考核成果,分析安全生产目的适当性及内外部条件变化,对目的进行修订。

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一、目 建立健全、全面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公司财产和职工在市场过程中安全与健康,保证市场持续、稳定、安全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使用范畴 本制度合用于市场全体员工。 三、术语和定义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依照国内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应负责和应当改进安全生产职责做出明确规定制度。 四、职责 1.总经理负责组织制定、签发我市场各级责任制。 2.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明确对市场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并用实际行动表白对安全生产承诺。 3.安全员负责在年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审和绩效测量。 五、内容与规定 1.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 (1)安保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由专门人员进

作业井控管理规定2006

附件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设计的井控要求 第三章井控装备 第四章作业过程的井控要求 第五章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 第六章井控培训 第七章井控管理 第八章附则 附录:1. 推荐井控装置及节流压井管汇组合图 2. 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井喷失控事故报告信息收集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有效地预防井喷、井喷失控和井喷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油气田应高度重视井控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第三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是一项要求严密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管理(勘探)局、油(气)田公司的勘探开发、设计、施工单位、技术监督、安全、环保、装备、物资、培训等部门,各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要有组织地协调进行。 第四条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钻井(含侧钻和加深钻井)的井控要求,均执行《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 第五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陆上石油与天然气井的试油(气)、射孔、小修、大修、增产增注措施等井下作业施工。

第二章设计的井控要求 第七条井下作业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 第八条地质设计(送修书或地质方案)中应提供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水泥返高及固井质量等资料,提供本井产层的性质(油、气、水)、本井或邻井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油气比、注水注汽区域的注水注汽压力、与邻井地层连通情况、地层流体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以及与井控有关的提示。 第九条工程设计中应提供目前井下地层情况、套管的技术状况,必要时查阅钻井井史,参考钻井时钻井液密度,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和压井要求等,提供施工压力参数、施工所需的井口、井控装备组合的压力等级。提示本井和邻井在生产及历次施工作业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情况。 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附加值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确定: (一)油水井为0.05-0.1g/cm3;气井为0.07-0.15 g/cm3 (二)油水井为1.5-3.5MPa;气井为3.0-5.0 MPa 具体选择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大小、油气水层的

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宝钢)

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提高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效率,提升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快速响应的能力,缩短设备故障(事故)的处置、抢修时间,把设备停机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宝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设备的运行维护业务。 2分工与职责 2.1各生产厂(部、分公司)职责 2.1.1生产岗位操作人员 2.1.1.1负责管辖区域的设备日常维护工作。 2.1.1.2当设备发生异常时,负责进行紧急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及时通知有关设备运行人员或点检员进行处理,并应将相关信息记入交接班记录。 2.1.1.3夜间或节假日,当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和设备运行维护人员无法及时排除设备异常或故障时,应及时呼叫点检员进厂处理。 2.1.2设备管理及点检人员 2.1.2.1定期对所管辖区域的设备运行维护业务的绩效进行评价。2.1.2.2负责为设备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必备的备件和资材,及时提供备件和资材的存放信息。 2.1.2.3负责与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和运行人员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 2.1.2.4负责对设备运行维护人员的业务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 2.1.2.5提供与业务有关的岗位培训资料,提高设备运行维护人员业务技能素质。 2.2设备部职责 2.2.1组织实施对设备运行维护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 2.2.2组织签订设备运行维护业务责任承包合同和管理协议。 2.2.3负责宝冶、五冶、十三冶和廿冶(以下简称:四冶)维修公司的抢修保驾队伍的管理。

2.2.4负责协调抢修队伍。当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和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处理设备故障时,如果需要增派抢修队伍,设备部应给予及时协调落实。 2.3公司设备系统炼铁、炼钢、热轧、冷轧、钢管、条钢厂的设备三班运行的维护业务委托上海宝钢检修公司管理,并以委托合同的格式予以明确。 2.4宝检公司受公司委托,主要承担: 2.4.1根据设备点检业务的要求,完成设备的运行点检及日常维护工作,并做好运行点检过程、实绩的登录、统计、分析工作。 2.4.2负责对设备故障的及时处理;若不能处理时,应配合生产厂(部、分公司)及时呼叫点检、抢修保驾人员到场,提供故障的相关信息并协助点检员处理故障。 2.4.3做好设备运行故障的记录工作,协助点检员参与对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分析工作。 2.4.4承担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呼叫点检员进厂的接、送工作。 2.4.5负责合同所规定区域的设备抢修保驾工作。 2.4.6做好设备的日常性维护检修工作。 2.4.7协助点检员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 2.4.8根据设备状况和物料使用情况,应向点检员提出检修项目和物料使用立项、请购的建议。 2.4.9配合点检员赃物料的盘库工作,并承担部分机旁周转件、资材、专用工器具的保管及使用记录工作。 2.4.10负有所管辖电气室和油库的安全、整洁、保卫等管理职能,对电气室和油库的消耗材料或备件负有保管责任。 2.4.11在夜间或节假日,设备发生故障需抢修时,设备运行维护人员或应代表点检员行使“三方安全确认挂牌”,“停、送电”作业,需动火时,应代表点检员承担办理“动火证”的业务。 2.5四冶检修公司受公司委托,主要承担: 2.5.1对参与现场抢修保驾队伍的日常管理工作。 2.5.2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抢修时,抢修人员应及时到场进行故障抢修。 2.5.3在夜间或节假日设备发生故障需抢修时,四冶检修公司的设备抢修保驾人员应听从设备部管制中心和宝检公司设备运行维护部的

投资业务投后管理办法

投资业务投后管理办法 为规范业务操作,加强投资业务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根据公司《投资业务管理基本制度》及其他有关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节定义 投后管理,是指对投资业务融资客户及影响业务风险控制的有关因素进行持续监控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预警信号,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管理过程。包括投后检查、风险预警和处置。 第二节投后检查 (一)特点: 、既包括对客户情况的检查,又包括对融资用途事项的进展和抵质押担保情况的检查。其中,对客户的检查既包括对客户执行《投资合同》情况的检查,也包括对客户资信、经营财务、管理、重大事项等情况的检查。 、投后检查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补救措施。 、投后检查主要关注客户是否能够及时还本付息以及影响客户还款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检查类别 、首次检查

在投资款发放后的 天内应进行第一次检查,重点检查投资业务的实施情况。检查方式可为实地检查、电话询问等方式。首次检查要形成《投资业务首次检查报告》(见附件 ),由风控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存档。 、全面检查 对投资业务,不论期限长短,从发生第一笔业务开始,每季前往客户的经营场所实地检查一次,同时对抵质押物存续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发现风险隐患较大的投资业务,还须按月进行跟踪检查。检查后要形成《投资业务检查报告》(撰写要求参照附件 ),报告由风控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存档。 、重点检查 一旦发现融资方出现新的可能或实际已经影响债务偿还的重大情况时,最迟在发现上述情况的两个工作日内,必须对客户进行实地或跟踪检查,并形成报告。 (三)检查的主要方法 投后检查需要获取有效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综合判断客户是否能正常支付投资款本息或履约,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降低风险。投后检查的主要方式包括: 、信息获取 ⑴客户提供的信息:从客户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汇集、整理出客户信息。 ⑵实地检查获取信息:对于公司类客户,前往客户的主要生产经营场所实地检查。在现场,通过与主要负责人、财务主管等进行接触,查阅客户的会计帐薄、记帐凭证、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doc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1)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制度 1总则 1.1目的 为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使矿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能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以及自下而上层层保证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1.2职责 1.2.1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定集团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由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主持、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工作会议批准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1.2.2分管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1.2.3部门负责人按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的具体要求负责组织集团公司下属各生产单位、各部门签订2014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对各生产单位及各部门对目标责任书上所要求的具体事项进行检查、督促落实。 1.3规定内容 1.3.1 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总体目标,各生产单位及各部门提出各自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1.3.2安环部负责汇总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建立的安全目标进行审查,审查其全面性和合理性,经审查合格后形成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1.3.3集团公司安环部将形成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到各生产单位及部门。 1.3.4集团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通过考核各生产单位及各部门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来集中反应。 1.4目标的调整 1.4.1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调整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对于各生产单位及集团公司各部门要求调整其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需拿出书面材料并在安环部组织的安全管理评审会议上说明调整原因,经主管批准后交安环部备案并报主要负责人审批,并作为检查和考核的依据。 1.4.2除特殊原因外,原则上本年度中不得对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进行调整。 1.5目标的形成和分解(如下图) 1.5.1集团公司突破以事故伤亡为唯一的安全指标,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在各个方面建立全面的安全目标体系。 1.5.2对整体目标,特别是所管理部门的目标提出具体意见。 1.5.3对各自职责范围内安全目标提出书面意见。 1.5.4根据讨论结果及相关部门书面意见对初步方案进行修

井控管理制度

井控管理制度 一井控分级负责制度 1、长庆油田公司井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贯彻执行井控规定,制定和修订井控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井控工作。 2、各采油单位的井控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井控管理工作,组织井控检查,贯彻执行井控规定,领导和组织开展本单位的井控工作。 3、作业大队(市场化作业公司)或作业区均要成立井控领导小组,各施工作业队要成立井控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井控工作。 4、市场化作业公司应按照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规定,配备兼职的井控技术管理人员。 5、作业队井控小组负责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和落实现场处置预案;落实上级部门查出问题的整改消项工作,发现油气侵、井涌、溢流等井喷预兆时,按照现场处置预案控制溢流、井涌,组织作业队人员关井,并及时向采油单位请示汇报;发生井喷失控时,按本队《井喷失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执行。 二《井控培训合格证》制度 1、下列人员必须经井控培训、考核并取得有效的《井控培训合格证》: (1)指挥、监督修井作业现场生产的各级生产管理人员、监督和专业技术人员; (2)从事修井作业地质、工程、施工、井控设计的技术人员; (3)现场作业的人员:一级井控风险井所有作业人员应全部持证;在二、三级井控风险井施工作业的队长、副队长、技术员、班长、司钻,一岗、二岗应持证;特殊区域施工人员持证执行相关的管理规定; (4)井控车间(站)的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服务人员。

2、没有取得井控培训合格证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无权指挥生产,操作人员不得上岗操作。凡没有取得井控培训合格证而在井控操作中造成事故者要加重处罚,并追究主管领导责任。 3、井控培训合格证的管理和落实 (1)各采油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井控培训合格证制度的落实。 (2)凡在长庆油田施工的井下作业队伍,必须持有长庆油田公司认可的井控培训合格证。 4、记录好井控培训合格证台帐。 三井控设备的检修、试压、安装制度 1、井控设备的年检、试压必须由专业的井控车间负责。井控车间试压设备的管理、操作应有专人负责,并明确岗位职责。 2、作业队使用的井控设备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密封性试压。达到检修周期后送井控车间进行年检和试压。 3、作业队应定岗、定人、定时对井控设备、工具进行管理、检查、操作和维护保养,并认真填写保养和检查记录。 4、作业队应按规定安装与井口、入井钻具配套的防喷器,连接牢靠,密封正常。 5、年度检修要记录好井控及防护器材统计、试压(标定)台帐,日常维护要记录好井控、防护器材日常检查、维护保养与使用情况记录。 四防喷演习制度 1、作业队根据不同工况,每个月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防喷演习,对超过三个月未实施过的作业工序要求先进行防喷演习,然后再正常作业。 2、作业队应制定起下管柱作业、射孔作业(电缆作业)、空井、旋转作业、

运维维护管理制度

系统运维培训手册 日 期: 2016年09 月21日 目 录 一、 导言 ................................................................................................................................................ 2 1.1目的 ................................................................................................................................................ 2 1.2范围 ................................................................................................................................................ 2 1.3版本信息 ........................................................................................................................................ 2 1.4系统概述 ........................................................................................................................................ 2 二、 系统运维体系框架 ........................................................................................................................ 3 2.1运维团队人员划分 ........................................................................................................................ 3 2.2岗位人员分配 ................................................................................................................................ 4 三、 基础建设管理 ................................................................................................................................ 5 3.1系统架构 ........................................................................................................................................ 5 3.2服务器资产管理 ............................................................................................................................ 5 3.3信息统计管理 ................................................................................................................................ 7 3.3.1信息资产记录 ......................................................................................................................... 7 3.3.2帐号密码管理 ......................................................................................................................... 7 四、 部署 ................................................................................................................................................ 7 4.1基本原则 ........................................................................................................................................ 7 4.1存储设备 ........................................................................................................................................ 8 4.2数据库部署 .................................................................................................................................... 8 4.3操作系统 ........................................................................................................................................ 8 4.4公司软件 ........................................................................................................................................ 9 五、 监控 ................................................................................................................................................ 9 5.1基础监控 ........................................................................................................................................ 9 5.2DOCKER 监控 ................................................................................................................................... 9 5.3听云监控 ........................................................................................................................................ 9 六、 故障与排障 . (10) 版权归属 密 级 内部公开 作 者 版 本 V1.0 状 态 草稿 ? 发布 修订 时 间 2016.09.21 文件标识 无 修改内容 IT 系统运维流程和详细步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