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1、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3、读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表示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2)引起图中各山地自然带谱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海拔高度

(3)下列有关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分布,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的分布类似

B、同一山地的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

C、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的种类越多

D、南半球的三座山的北坡是阳坡,北半球的三座山的北坡是阴坡

4、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针阔混交林带

(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

A、纬度位置

B、山体坡度

C、大气环流

D、海拔高度

5、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B、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该山可能位于()

A、40°S附近

B、赤道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6、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针阔混交林带

(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

A、纬度位置

B、山体坡度

C、大气环流

D、海拔高度

7、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距海较远

C、降水较多

D、纬度较低

8、下面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题。

(1)在T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

B、自然带⑦为苔原带

C、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

D、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

(2)在T2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

B、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湿润

C、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D、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

10、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列各题。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坡向

(3)乙山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读某自然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洋流

D、大气环流

(2)该自然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距海洋远,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弱

B、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D、自然带自身调节作用弱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B,C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相同

B、冬季盛行风的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

D、自然带相同

(2)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山体的高度

B、B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A,B两地自然带相同

D、从B到C的变化原因主要是水分因素

13、下图是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冰川

B、降水

C、海拔

D、土壤

(2)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纬度地带性

B、非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经度地带性

14、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分布图,山脉北侧的乌鲁木齐年降水量为294毫米,南侧的库尔勒降水量为58毫米。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该山北坡雪线低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北坡为迎风坡,降雪多

B、北坡为阴坡,气温低

C、南坡山顶的坡度平缓

D、南坡为阳坡,气温高

(2)乌鲁木齐年和库尔勒降水量差异大,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5、下图为“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6、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17、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该山可能位于( )

A、5°N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18、下图为某沿海地区某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南半球温带地区

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A、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相似

B、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相似

C、在高纬度地区最明显

D、毫无规律可循

20、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垂直地带性

右图为“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它是把祁连山总的冰川条数和面积分成100份,把其中4份作为一个长度和面积单位,按不同的方向绘制。读图回答1~2题: 1.祁连山冰川的分布 A .东多西少 B .南多北少 C .西多东少 D .北多南少 2.东北和西北朝向冰川条数相当,但面积差异显著。因为东部比两部 A .目照时间更长 B .降水总量更多 C .太阳辐射更强 D .蒸发强度更大 右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m 的山脉,山林的某一则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3~4题。 3.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 .N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背风坡 C .S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 .S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背风坡 4.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 (T 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 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 .T 夏<20℃ B .T 冬<18℃ C .T 冬<10℃ D .T 夏<18℃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5~8题。 5.对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的表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6.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与赤道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重大 B .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小 C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 .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7.60°S 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雪线高度相差不大,但永久积雪面积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陆地面积小 B .深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C .无高大山地 D .人类开发利用强度大 8.与图中雪线随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 A .气温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B .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C .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D .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分规律 右图表示我国沿29°N 山地雪线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②地处雪线高度较低的原因是 A .纬度低,气温高 B .位于河谷地带,气温较高 C .向阳坡,光照强 D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10.图③地雪线降低的原因有 ①向阳坡,气温高②迎风坡,降水丰富③纬度低,气温高④山坡陡,发生雪崩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11.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A .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 .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C .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 .雪线下降,林线下降 12.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 A .海拔高,气温低 B .海拔低,气温高 C .气候湿润,降水偏多 D .气候干旱,降水偏少 读以北半球为主的一些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高程图,完成13~14题。 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的关系图 垂直地带性

论文:水平地带性及垂直地带性

论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水平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或经线方向延伸的规律性;垂直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随地势高度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垂直分异的规律性。 观点: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在表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垂直地带性受山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又有其自己的不同于水平地带的特点。 论述: 1、温度递减这一共同成因,使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之间出现了相似之处,且在海洋性条件下,垂直带谱能较好地“重复”水平带谱的更替规律。 2、垂直地带性并不像“竖起的水平地带性”。 (1)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对比关系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出现了外貌截然不同的自然带。 (2)基带把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联系起来,同时又制约着垂直地带性带谱的性质和类型,出现了高、中、低纬之间,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之间,山体垂直带谱的差异。 (3)垂直地带性还受山体自身特点,如山体与风向、山体形态、山体高度等的影响,出现了不同于水平地带性的特点。

(4)外貌相同的自然带,在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中,其生态条件、结构特征、种类组成也不一样,表现为热量条件、温度变化、植物种类、结构的差异。 综上所述,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是由温度递减产生联系,基带是他们的纽带。同时,基带的特点及山体本身的特点,又使他们产生差异,各具特色。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陈炳涛: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陈传康、伍夫和、李昌文:综合自然地理学 武吉华、张坤:植物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陈尔寿:地理(高级中学课本?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 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更替方向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水热状况 (水分、热 量) 由山麓 到 山顶的 垂直更替 高大的山地 【注】①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专题1】山麓自然带(基带)的确定: 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 【专题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与山地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或者说,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具 有相似性。) 【专题3】垂直自然带谱数目的影响因 素: 1.山体的海拔高度; 2.山体所处的纬度; 3.山体的相对高度(从山麓到山顶)。 一般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越多,完整程度越好。 【专题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1.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 2.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 风坡): 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 坡,因为阳坡热量条件优于阴坡。 【注】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但判断该类题目时往往以热量作为主要依据,一般地,自然带分布高的坡为阳坡。 【专题5】雪线的分布高度 2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依据雪线高低来判定。 1.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①—雪线高度②—气温③—降水量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 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3)坡度:坡度越小,越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低;而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越 高。 【注】①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 区。 ②雪线高度同样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但常以降水为主要依据,因此,雪线 低的坡往往确立为迎风坡。 【专题6】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半球相反。 2、判断纬度带和气候带:依据山麓自然带(基带)来判定。 3

峨眉山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峨眉山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1.峨眉山概述 1.1位置概述 峨眉山(103.48°E,29.59°N)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西距峨眉山市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景区面积154 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佛教圣地华藏寺所在地金顶(3079.3米)为峨眉山旅游的最高点。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1.2气象气候概述 峨眉山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陡然高出的峨眉山主峰,阻挡东南面来的潮湿、温暖气流的长驱直入,使峨眉山区常年多雨、多雾、少日照,常年笼罩在烟云雾霭之中。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在峨眉平原拔地而起,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可分为四个垂直气候带,温差大,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誉。 据30年气候调查资料,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2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天数为83天,年平均有雾日为322.1天,年平均日照山麓为951.8小时,山顶为1398.1小时。年平均雾湘139.4天,雨湘141.3天,这在同一纬度的自然环境中是极为罕见的“玉树琼花”的奇观。山顶和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度。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 1.3植被概述 峨眉山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为各种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峨眉山154平方公里的“绿岛”中,珍藏着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分布着高等植物280科,3700余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以

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

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的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6℃)。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那么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垂直带性分异是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地带性分异的两个前提。足够高的海拔使垂直地带性分异得以充分表现。足够大的相对高度差则使垂直带性的分异产物—山地垂直带普更完备和复杂。当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通常只要有足够的相对高度(一般500米),山地就会出现垂直带的分异。如:海拔1867m 的海南岛五指山,土壤垂直带普由5个土壤带组成,而喜马拉雅山系中的许多山脉土壤垂直带普之完整为世界所罕见。 二:气温、湿度及降水。 气温通常随山地高度增加而降低,降水与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一下随海拔升高而递增。受温度、水分条件制约的植被、土壤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自下而上组合排列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在青藏高原南缘的中喜马拉雅山脉南翼,从低到高有如下各垂直自然带:低山季雨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暗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带-亚冰雪带-冰雪带。 三:与海洋的距离(湿润与干旱地区) 距海洋的远近不仅影响水热条件,而且还影响带普的性质,除极地和高纬区山地外,均有海洋性带普与大陆性带普之分。海洋性带普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卢巴山,基带为热带雨林、季雨林,自海拔600~3700m,分别发育山地雨林、季雨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山地苔藓林带,热带亚高山矮林带。大陆性垂直带如:阿尔金山脉北坡也只有山地荒漠、山地荒漠草原、高寒草原或高寒草甸带。 干旱区山地在气温垂直递减和降水量随高度增加的规律作用下,往往必须在比同纬度湿润山地更高处才适宜森林上生长的水热条件,因此干旱区的山地森林分布界线总是高于同纬度湿润山地。如:最典型的是昆仑山北坡,山地荒漠上升到3400m高度,山地草原带在3600m 以上转变为高寒草原或高寒草甸带。 四:山地的坡向 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增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迎风坡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背风坡的小。因迎风坡多云雾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升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降低。背风坡反之。山地的坡向同样影响水热条件从而影响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如珠穆朗玛峰迎风坡的植被垂直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而背风坡只有高山草原带。 五:地质构造运动 大范围的地质构造运动使地形发生变形,发生山体塌方,地势隆起,地形抬升或下陷等,从而改变原来山体的垂直地带性。如江西庐山的山顶的红壤就是由于山体抬升造成的。 总的来说,影响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的因素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随着山体高度的升高气温随之降低,降水与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一下随海拔升高而递增。温度、水分条件制约的植被、土壤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自下而上组合排列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10地科董庆

高一地理《垂直地带性》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垂直地带性》知识点总结 一、垂直地带性的影响因素 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随海拔高度而发生变化。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每上升1千米气温下降6℃,这与纬度水平变化每相差1个纬度气温相差1℃相比,要大600倍左右,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在高差几千米之内便可出现从热带至极地的巨大变化。 但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比较复杂:在湿润的迎风坡,降水随高度增加而增多,过了一定限度,降水出现减少的趋势;在背风坡由于焚风作用,降水量由下向上递增甚微,且同一高度背风坡降水往往低于迎风坡。如阿尔卑斯山的最大降水带是海拔XX左右;我国东北的长白山从山麓到山顶降水一直增加;而珠穆朗玛峰的南坡,从山麓到山顶降水一直递减。 在山地,最大降水带出现的高度与气候的干湿度有关,一般是气候越湿润的地区,最大降水高度就越低,相反,越干旱的地区,最大降水高度就越高。 二、垂直带谱的几条重要的界限 垂直带的数量和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垂直带谱。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类型主要取决于带谱所处的纬度地带性和经

度地带性中的位置,即基带座落的具体地点,以及山体本身的特点,如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脉排列形式及局部地貌条件的变化等。 由于沿海向内陆湿润状况的变化,沿海气候湿润地区的山地形成森林型海洋性垂直地带谱,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地区的山地则产生大陆性草原荒漠型垂直地带谱。 一般随着离海距离的增加,带谱的性质由湿润趋向干旱,带谱的结构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型垂直分带的分布高度则有上升的趋势。 一个完整的垂直带谱有几条重要的界限: 基带 指垂直带普的起始带,基带一般与所处的水平地带一致,决定了整个垂直带普的性质。 森林上限是垂直带普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这条界线以下发育着以乔木为主的郁闭的森林带;以上则是无林带,发育着灌木或草甸,常形成垫状植物带,在海洋性条件下有的可发育成高山苔原带。 树线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锐,其高度取决于气温、降水,强风的影响也很显著。树线一般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值线吻合;在干旱区,树线受水分影响较大,森林高度与最大降水带高度相当;一些低纬高山的顶部由于强风的影响,水热条件远未达到寒温性针叶林的极限,仍然出现

垂直地带性 专题练习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专题训练 右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2题。 1、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 、N 坡是向阳坡,S 坡是迎风坡 C 、S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 、S 坡是向阳坡,N 坡是迎风坡 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 表示冬季最低气温, 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 ) A 、T 冬<18℃ B 、T 夏<18℃ C 、T 冬<10℃ D 、T 夏<20℃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其垂直自然带明显。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非洲大陆沿赤道东西部自然带迥异,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洋流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4.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坡温度高 B .南坡温度低 C .南坡降水多 D .南坡降水少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5~6题。 5.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甲—丙—乙 6.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坡向 D .地形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山地可能是( ) A .太行山 B .长白山 C .大兴安岭 D .秦岭 8素是( )

A.海拔B.洋流C.热量D.水分 (2012·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 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10.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1~12题 1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 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12.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13~15题。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2018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 【答案】1.A 2.C 【解析】 1. 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不到图示景观,选A。 2. 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天山北坡因位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水汽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云杉林,据此选C。 【点睛】本题组考查学生区域综合能力,判断出云杉林是天山谷地降水多而形成的,再根据图示信息及问题解答即可。 【2018JS卷】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9~10题。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答案】9.B 10.B 【解析】

9. 根据材料,该地区的降水蒸发28%,下渗到地下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70%。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 10. 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第1小题容易错选D,要注意观察冰雪冻原的位置,并判断冰雪冻原的降水特点,再结合该地大部分地区植被丰富这一特点,来推断该小流域水量支出的主要去向。 【2017北京卷】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8题。图5 8.该山地 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8.C 【解析】读图可知海拔3000米气温大于0°,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而这四个站点海拔低于4000米,所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考点: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板块运动。 【点睛】解答该题关键是获取图中信息,根据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可以判断出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减,另外还需要掌握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在青藏高原上,北坡海拔起点高,从而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2017全国卷I】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图6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 地域分异规律 主导因 素 更替方 向 分布规律 主要分 布地区 山地垂直地域 分异规律 水热 状况 (水分、 热量) 由山 麓到 山顶 的 垂直更 替 高大的 山地 【注】①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 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专题1】山麓自然带(基带)的确定: 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 【专题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与山地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或者说,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具有相似 性。)【专题3】垂直自然带谱数目的影响因素: 1.山体的海拔高度; 2.山体所处的纬度; 3.山体的相对高度(从山麓到山顶)。 一般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 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越多,完整程度越好。 【专题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1.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 2.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因 为阳坡热量条件优于阴坡。 【注】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但判断该类题目时往往以热量作为主要依据,一般地,自然带分布高的坡为阳坡。 【专题5】雪线的分布高度 1.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①—雪线高度②—气温③—降水量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3)坡度:坡度越小,越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低;而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越高。 【注】①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 ②雪线高度同样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但常以降水为主要依据,因此,雪线低的坡往往确 立为迎风坡。 【专题6】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半球相反。 2、判断纬度带和气候带:依据山麓自然带(基带)来判定。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依据雪线高低来判定。

如何区分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如何区分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2011-11-02 00:43:24)转载▼ 分类:教育 标签:垂直地带 性 垂直地域分异 从山麓到山顶 非地带性 非地带性现象 教育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与⑥纬度相似,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而陆地自然带差异很大,这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分布规律。

这个问题的答案网上有两个版本,一说是垂直地带性,一说是非地带性。到底谁对谁错? 我们知道,水平自然带是基于“理想大陆”上,没有考虑地形起伏等因素,而山地的存在,是对水平地带性的干扰和破坏,是一种相对于水平地带性的非地带性因素。但由于山地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发生变化,地表景观(如植被、土壤等)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应属地带性现象。可以这么说,垂直地带性是非地带性现象中的地带性现象。 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都与水平地域分异现象不相吻合,这使他们的共同点,那该如何区分两者呢? 我认为应把握两点。 一是垂直地带性的地表景观是有规律的更替现象,而非地带性没有这样的规律性的更替。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再如由于洋流的影响,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向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向低纬延伸。这些现象是无规律性的,也没有体现出更替现象,因此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二是垂直地带性往往出现在某个相对高度较大山区,规律的体现在于山麓到山顶的海拔变化过程中,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等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迎风坡一侧存在温带森林,背风坡一侧存在温带荒漠,虽然也是山地的作用,但比较的不是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而是迎风坡和背风坡的两侧的差别,因此就不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而是非地带性现象了。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虽然也是由于海拔差异导致自然带不同,但因为比较的方面也不是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因而也归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这道题目中,①湿热地区应为我国南方地区,⑥高寒地区应为青藏地区,两者自然带的差异,虽是海拔差异所致,但因比较的不是从山麓到山顶,同样不属于垂直地带性,而应是非地带性现象。 虎门中学孙月飞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 【注】①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专题1】山麓自然带(基带)的确定: 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 【专题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与山地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或者说,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具有相似 性。) 【专题3】垂直自然带谱数目的影响因素: 1.山体的海拔高度; 2.山体所处的纬度; 3.山体的相对高度(从山麓到山顶)。 一般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 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越多,完整程度越好。 【专题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1.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 2.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因为阳坡热量条件优于阴坡。 【注】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但判断该类题目时往往以热量作为主要依据, 一般地,自然带分布高的坡为阳坡。 【专题5】雪线的分布高度 1.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①—雪线高度②—气温③—降水量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 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3)坡度:坡度越小,越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低;而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越高。 【注】①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 ②雪线高度同样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但常以降水为主要依据,因此,雪线低的坡往往确 立为迎风坡。 【专题6】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半球相反。 2、判断纬度带和气候带:依据山麓自然带(基带)来判定。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依据雪线高低来判定。

(完整版)垂直地带性专题练习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专题训练 右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 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2题。 1、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 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 表示冬季最低气 温,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 A、T冬<18℃ B、T夏<18℃ C、T冬<10℃ D、T夏<20℃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其垂直自然带明显。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非洲大陆沿赤道东西部自然带迥异,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洋流C.海陆位置D.地形 4.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温度高 B.南坡温度低 C.南坡降水多 D.南坡降水少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5~6题。 5.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6.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山地可能是() A.太行山B.长白山C.大兴安岭D.秦岭 8.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 素是()

A.海拔B.洋流C.热量D.水分 (2012·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 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10.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1~12题 1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 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12.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13~15题。

高中地理小练习:垂直地带性(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垂直地带性 (附答案解析) 青藏高原面积达25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6000米,在夏季是个巨大的热源,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高原内部的气温要高于边缘地区、临近低地或盆地上空相同海拔上的气温,这种增温效应对高原及其周围的地理生态格局有深远的影响。某研究团队沿着大致相同的纬度,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选取了四个样点(图16),收集了7 月份的气温、林线、垂直带谱等相关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及其影响。读图,完成1-2题。 1、在海拔5200m的高度上,7月大气温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受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 ①山地草甸带分布高度上升 ②雪线降低 ③垂直带基带上限降低 ④林线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A 2、D 解析: 1、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约6℃。可计算的甲乙丙丁四地海拔5200m的高度上7月的大气温度分别约为8、6、3.5、-1℃。(或者根据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结合四地在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可进行推测),故选A. 2、根据材料可知,受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气温逐渐升高。气温越高,同一自然带的海拔高度越高,①正确。气温越高,雪线海拔越高,②错误。气温越高,垂直带基带可分布的海拔高度越高,上限提高,③错误。气温越高,林线(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上升,

④正确。故选D. 某研究小组在对我国某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地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和相关信息(图17)。读图,完成1-2题。 1、该山自然带中生物资源种类可能最丰富的地带是() A、Ⅰ B、Ⅱ C、Ⅲ D 、Ⅳ 2、在山顶处分布矮林主要是因为() A、气温低和风速大 B、降水少和坡度缓 C、光照强和土层薄 D、肥力高和温差大 答案:1、B 2、A 解析: 1、生物资源种类的丰富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该地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二是生态环境条件的优越性。从图中推断Ⅱ这一高度范围为该山地降水量变化最大,Ⅱ垂直高度变化大,地理环境复杂程度大,且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植被类型多。因此孕育的生物资源种类也会更多。而且Ⅱ坡度大,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因此B符合题意。Ⅰ生存环境条件优越,但海拔低,坡度小,受人类环境影响大,生物多样性少于Ⅱ,排除A。Ⅲ、Ⅳ生存环境条件(水热条件)较差,生物资源种类不是最丰富的,排除C、D。故选B。 2、山顶处海拔高,气温比较低;图中显示,山顶的风速为5.9,风力比较大,不适合高大乔木生长,多矮林分布,A符合题意。图中信息显示,山顶处坡度较陡,降水达1643.5mm,降水量高于山麓,B不符合题意。山顶降水量1643

垂直地带性

1、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3、读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表示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2)引起图中各山地自然带谱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海拔高度 (3)下列有关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分布,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的分布类似 B、同一山地的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 C、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的种类越多 D、南半球的三座山的北坡是阳坡,北半球的三座山的北坡是阴坡 4、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针阔混交林带 (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 A、纬度位置 B、山体坡度 C、大气环流 D、海拔高度 5、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B、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该山可能位于() A、40°S附近 B、赤道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6、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针阔混交林带 (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 A、纬度位置 B、山体坡度 C、大气环流 D、海拔高度 7、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山体垂直地带性

读下图“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背风坡 6.图中①②之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针阔混交林 B.高山草甸 C.高山针叶林 D.高山荒漠下图为某山地资料图(局部)。读图完成10-11题。 10.南坡为 A.阳坡、背风坡B.阴坡、迎风坡 C.阴坡、背风坡D.阳坡、迎风坡 11.关于该山地说法正确的是 A.该山地可能为泰山B.该山同一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 该山地可能为泰山B.该山同一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 C.该山地不可能有冰川D.该山麓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下图是甘肃省南部某山地不同海拔带上不同坡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统计表。据此回答23-24题。

23.山地阳坡有机质含量相对阴坡低的原因主要是 A.阳坡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 B.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少 C.阳坡人类活动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 D.阳坡降水多,气温高,土壤有机质淋溶、分解作用强 24.在3580海拔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坡度较小B.降水量大C.太阳辐射强D.气温较低 下图示意中国某山植被分布状况,近年来该区域牧民人口日增,所产羊毛质量甚佳,颇受市场欢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山位于 A.西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8.近年来,该区域森林分布的上限下移、下限上移,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暖 B.开发矿产 C.栽培花卉 D.扩展牧地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

解读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解读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构造隆起的山地或高原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因水热组合随高度的变化,便会引起山地自然带随高度变化的分异规律,在垂直地带性规律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所产生的由下而上的带状更迭,称之为垂直自然带。垂直带间相互配置的形式和次序称为垂直自然带带谱结构。 垂直带谱是水平地带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但不完全是水平地带性的克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首先,山地的温度梯度相当于纬度梯度的近千倍,因此垂直地带性不可能比纬度地带性丰富。再者由于山地的屏障作用,在迎风坡的一定高度,降水达到最大;在背风坡与封闭盆地内,形成了干旱的环境,出现了不同于迎风坡的以干旱为特征的垂直地带分异。在有些山间盆地,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可能出现带谱倒置的现象。 一、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随海拔高度而发生变化 1.热量对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影响。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水分对山地自然带的影响。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在湿润的迎风坡,降水随高度增加而增多,过了一定限度(即最大降水带),降水出现减少的趋势;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祁连山的西段。垂直自然带还随距水汽源地的远近及坡向不同有明显的变化,如横断山区水汽主要源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西部的高黎贡山比其东部的碧罗雪山、云岭要湿润得多,因此,垂直自然带谱亦由西向东趋于简单。 3.水热状况对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影响。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①一般而言,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000米,而到了温带(长白山)仅及l200米;②若基带热量盈余,水分成为决定自然带上限高低的主导因素,同一自然带上限分布高度在迎风坡比背风坡高;③若基带热量不足(中高纬度地带的山地或高原),土壤的水热状况就成为决定自然带上限高低的重要因素,水分充足,两坡热量差异明显的山地,同一自然带上限分布高度在阳坡高于阴坡;水分充足,两坡热量差异不大的山地,降水少的背风坡同一自然带上限分布高度比多雨的迎风坡高;水分短缺的地方,降水多的坡面能够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同一自然带上限分布高度较高。 二、垂直带谱的几条重要的界限 1.基带一般与所处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决定了整个垂直带谱的性质。从赤道到极地,从沿海到内陆,基带不同则决定了垂直带谱的不同。以山地自然带基带的自然带定山地所在热量带。如基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得出此山为亚热带地区的山地。 2.森林上限(即林线)是垂直带普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这条界线以下发育着以乔木为主的郁闭的森林带;以上则是无林带,发育着灌木或草甸,常形成垫状植物带或高山苔原带。 林线的高度取决于气温、降水、强风等,一般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值线吻合;在干旱区,林线受水分影响较大,高度与最大降水带高度相当;一些

【高考专题】高考常考的自然地理的垂直地带性问题

【高考专题】高考常考的自然地理的垂直地带性问题 1.概念定律:垂直地带性是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规律,自 然带随高度更替,沿高度延伸。如下图,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 发生变化,基本沿等高线延伸。 2.因素定律:纬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热量,经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水分,而垂直地带性的这种带谱变化影响因素是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热量随高度变化好理解,随高度升高而递减。降水随高度变化略微麻烦些,如果山足够高,降水是随高度先递增后递减的。先递增的原因是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后递减的原因是前面把空气里的水汽都挤出来了,即使再降温,里面的水汽也不多了。放到邯郸来说,如果是摩天岭这座相对高度1800米的山,降水应该是这样先增后减的,如果是鸡毛山这样10来米的山,那可能就增都不增,更别提后面的降了。正是因为热量和水分随高度都在发生变化,也就引起了自然带的变化。如下题: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4.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致相等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D.难以判断 5.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 6.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南岭 B.秦岭 C.阴山山脉D.天山山脉

答案是BDD,不再解析,放张图帮助大家理解下 上面这个题是天山哦,天山是最经常被考的一座山,所以一定要记住天山的自然带的分布图,下图就是: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坡2000米左右降水多对天山自然带的影响,在这个位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山地针叶林带,林带的上下前后都是草原。降水多少的主要影响就是这样,降水多,长树;少,长灌木;再少,长草;再再少,草也不长了,成了荒漠。 影响水分的因素除了降水,还有蒸发,降水多,水分充足,蒸发弱,也可以水分充足一些,尤其是降水少的地区,蒸发对水分的影

山地垂直地带性高考专题

试卷第1页,总11页 …………○…………: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绝密★启用前 高考问答题汇编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每当雨季,西藏松茸破土而出。波密是西藏松茸的重要产地,县城海拔2700米,1月均温-0.2°C,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下图为波密所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波密县松茸产量最多的月份是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2.“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 A .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3.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多 B .海拔高 C .气温低 D .光照强 【答案】 1.C 2.A 3.A

试卷第2页,总11页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青藏高原西南的气候特点及山地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 1.西藏每年4-6月属于雨季前夕,降雨量较小,6月底及7月初开始进入雨季高峰,降雨量大,因此7-9月最可能为产量最大的季节;C 正确;1-3月为旱季,A 错误;4-6月雨季刚开始,松茸发育较小,不适合采摘,B 错误,10-12月雨季结束,当年松茸采摘完成,D 错误。 2.材料中提到“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因此冰舌深入的森林应该是最靠近冰原带的,针叶林是最可能的,A 正确;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植被,其分布的海拔高度低于针叶林,B 错误;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一般属于亚热带植被,其海拔分布低于落叶阔叶林,CD 错误。 3.冰川发育不仅受气温影响,还受降水控制;气温决定了冰川的消融,降水量决定冰川的积累。波密正处于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上,高大的山脊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造成降水极为丰沛,雪线附近年降水量估计可达2500—3000毫米,这正是巨大冰川发育的主导因素,雪线海拔较低,冰川的海拔低,发育了数量和规模巨大的冰川,巨大的推进力使冰舌沿沟谷自上而下穿越了草原带和苔原带,直达森林带,A 正确;山地海拔低顶部可能缺少苔原带和草原带,但是图示区域山地海拔很高,不会因海拔高缺少自然带,B 错误;草原带和苔原带一般分布在高海拔、气温低的山地顶部,因此气温低不会造成草原带和苔原带缺少,C 错误;光照对自然带的影响不大,D 错误。 【点睛】 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南坡,波密县境内发育有西藏最大的冰川--恰青冰川(也叫卡钦冰川),系山谷冰川,是中国最大的海洋型冰川(又称暖冰川)。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 .积雪厚度 B .降水量 C .大气温度 D .植被覆盖度 5.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 .年降水量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 C .冬季风力最大 D .年日照最少 6.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