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矿采矿围岩压力拱的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研究_杜晓丽

煤矿采矿围岩压力拱的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研究_杜晓丽

煤矿采矿围岩压力拱的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研究_杜晓丽
煤矿采矿围岩压力拱的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研究_杜晓丽

第40卷第6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ol.40No.6

2011年11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Nov.2011收稿日期:2010-12-18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10B_138Z);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8251)

;云南省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0AD006

)作者简介:杜晓丽(1977-)

,女,山东省沂南县人,讲师,工学博士,从事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等方面的研究.E-mail:dxleve@1

63.com Tel:18255416791煤矿采矿围岩压力拱的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杜晓丽1,

,宋宏伟1,陈 杰1(1.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2.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利用数值模拟和相似物理模型方法,讨论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围岩应力转移变化规律,得到了压力演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工作面开挖后,伴随着应力不断转移和调整,将在采场围岩中形成长轴在采煤工作面走向,

短轴在工作面倾向的近似鸡蛋形厚壁压力拱;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加大,压力拱拱体的内边界外移,拱体变厚,拱内围岩应力增加区.关键词:采动动压;压力拱;成拱系数;演化规律;应力集中中图分类号:TU 

4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964(2011)06-0863-

05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pressure arch during 

coal miningDU Xiao-li 1,

2,SONG Hong

-wei 1,CHEN Jie1

(1.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2.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China)Abstract:Stress transfer and changes in the rock surrounding apressure arch are discussed.Numerical and analog material models are presented.The pressure arch in the adjoining 

rockafter coal mining is seen to be approximately egg shaped and a closed,thick wall structure.The long axis i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the short axis perpendicular to it.Asthe driven distance of the working face increases the inner boundary of the pressure arch ex-tends outwards and its body becomes thicker.Stresses in the arch body simultaneously in-crease.

Key words:dynamic mining pressure;pressure arch;arch-forming coefficient;evolution law;stress 

concentration根据工程力学,在地下开挖空间,会带来围岩

应力的转移,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应力集中现象[1-

2].

近期研究还表明[3]

,在地下空间埋深达到一定数值

后,围岩应力转移会形成有规律的压力区域,拱形是这个区域的典型特征,被称为岩石“压力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围岩自调节成拱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如借助数值模拟法,文献[4]获得了压力拱的影响因素与压力拱厚度之间的关系;文献[5-

6]探讨了双隧道的合理间距和埋深的关系;文献[7]分析了不同开挖方式所形成的压力拱差异;文献[8]得到了围岩压力拱和锚固压缩拱的空间关系.

利用相似物理模拟试验,文献[9

]建立了压力拱与巷道围岩稳定的关系.不难发现,以上研究尚未考虑采动动压的影响,然而工作面回采过程产生的强大动压往往是巷道围岩变形

严重、冲击地压频繁发生的根源[10-14].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短缺,煤矿深部开采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

主要采煤国家目前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15-

16],而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40卷

动作用下的岩体应力转移变化规律及其所形成的

围岩压力拱的深入研究,必将能进一步解释深部煤

炭开采存在的软岩支护和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等

问题.为此,本文基于某煤矿21101工作面地质资

料,利用数值模拟和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对采矿围

岩应力转移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采矿

围岩压力拱的演化特征.

1压力拱的特性及确定依据

压力拱是岩体为抵抗不均匀变形而进行自我

调节的一种现象[17],是围岩内应力发生集中、传递

路线发生的偏转而形成的一种拱形应力分布区.处

于压力拱拱体内的岩体承担着自身和其上的岩体

荷重,是确保其上方岩体不会塌落的一个具有拱的

力学特性的结构.根据开挖区围岩切向应力升高的

特点,文献[4]提出利用成拱系数判断压力拱的边

界,其公式为

k=σθ-σθ

σθ

,(1)

式中:k为成拱系数;σ

θ,σ

θ0

分别为开挖后、开挖前

的切向应力.

式(1)表明,当k<0时,表明开挖引起切向应力降低,开挖后岩体处于卸压区内;当k>0时,表明开挖引起切向应力集中,开挖后岩体处于应力升高区内.当k=0,表明岩体开挖前后的应力没有变化,此点所处的位置即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升高区和原岩应力区的分界点,也就是压力拱的内边界和外边界.

2数值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表明[3-4]:当非连续结构面少时,结构面的数量会影响到压力拱的形状,导致压力拱的最大厚度方向转移;但非连续结构面多于3个后,压力拱的形状与均质岩体的形状一致.而实际岩体是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的非连续介质,它本身的组成往往具有多样性,并且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又使其变成被各种结构面切割出的复杂结构体系,因此将这些复杂的地质体简化为均值连续岩体是可行的.

采用ANYSY软件进行模拟研究,经多次试算,建立宽606m、长1 200m、高1 400m的数值模型,并在其内设置一长800m、宽150m、高9m的工作面.考虑到采空区围岩的冒落,假定顶板初次来压后采空区上部围岩以3倍采高的拱形冒落[18].由于该矿岩体本身没有经受较大的构造作

用,数值模拟中只考虑岩体自重应力.模型材料选用solid65固体,网格划分时采用六节点六面体单元,并在开挖模型侧面边界限制水平移动、底面边界限制垂直移动.数值模拟和模型中所采用的岩体力学参数分别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 模型岩体的力学参数

Table 1 Mechanical of parameters on rocks岩性名称

岩层

厚度/m

弹性模

量/GPa

泊松比

密度/

(kg·m-3)上层覆岩941 20.9 0.20 2 550

细砂岩60 25.6 0.22 2 600

粉砂岩40 22.5 0.24 2 500

煤9 3.1 0.30 1 300

砂质泥岩50 16.3 0.25 2 440

中砂岩300 35.0 0.18 2 70

图1 数值模型

Fig.1Calculating model

计算过程分为7步完成,即先求解原岩应力;再利用生死单元模拟技术分步开挖工作面,并假定推进距离依次为30,80,180,330,530,800m.为便于提取反映采场围岩应力的数据,建立如图2所示的应力提取路径,其中路径1,2,4,5,6的位置随采场推进距离的增加而变化

图2围岩应力提取路径

Fig.2Path of stress retrieval in surrounding rock

3采场围岩成拱系数变化规律分析

伴随着顶板岩层产生离层、断裂和垮落,底板岩层向上运动,围岩应力进一步向内部岩体转移.据图3a,3b所示的煤层走向围岩成拱系数随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变化关系可知,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加,成拱系数数值和成拱系数变化范围显著增加,这说明采动动压引起采场围岩应力数值不断增大,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向深部围岩转移.由图3还

468

第6期 杜晓丽等:煤矿采矿围岩压力拱的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可知,当工作面推进距离小于180m时,围岩压力拱成拱系数变化值较大;当工作面推进距离大于180m时,成拱系数变化趋于缓慢,这意味着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大,围岩应力变化趋于稳定.由图3c,3d顶底板中的成拱系数变化关系可知,1)在同一条路径上,靠近临空面的顶底板围岩成拱系数小于零;随着顶底板的距离加大,成拱系数逐渐大于零.这说明靠近采空区的围岩应力降低,而远离采空区内的围岩应力增加.2)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越大,压力拱成拱系数为零的点距离路径起点就越远,成拱系数变化梯度就越小,说明工作面推动距离越大,压力拱成拱难度增加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4

0卷4

采矿围岩压力拱演化规律分析

根据图3,4中各选取路径上成拱系数随选取

路径的距离变化关系,

即可确定煤层走向和倾向压力拱的内边界和外边界,再用光滑的曲线将内外边界连接起来就可得到演化的压力拱,图5为压力拱演化形态

图5压力拱演化形态

图6模型尺寸及测点布置(cm)

图7

上覆岩层内测点应变与工作面推进的关系

第6期 杜晓丽等:煤矿采矿围岩压力拱的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走向剖面的压力拱由长轴在工作面的垂直向过渡到平行向,并保持;而工作面倾向剖面的压力拱始终保持长轴在垂直向.

3)随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加,压力拱的外边界向岩体深部移动,压力拱拱体变厚,压力拱内的围岩应力增加,这一结论与采动动压研究结论相符.

4)数值模拟结果与随后开展的物理模拟结果相符较好.

参考文献:

[1]徐干成,白洪才,郑颖人.地下工程支护结构[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8-33.

[2]高 磊.矿山岩体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40-50.

[3]SONG Hong-wei,ZHAO Jian,WANG Chuang.St-udy on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rock archaround a cavern underground[C]//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Society(Singapore).Na-

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Proceedings of Under-

ground Singapore 2003and Workshop Updating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Singapore.Singapore:[s.n.],2003:44-51.

[4]王 闯.大跨度地下岩石工程压力拱的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003.[5]KHAIRIL A.A study on stress rock arch develop-ment around dual caverns[D].Singapore:College ofCivil Engineering,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

ty,2003.

[6]陶婷婷.双隧道围岩的压力拱与合理的隧道位置的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

院,2008.

[7]王云飞,李长洪,郑晓娟,等.不同开挖方式地下硐室压力拱的演变机理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9(6):12-14,20.

WANG Yun-fei,LI Chang-hong,ZHENG Xiao-

juan,et al.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pressure arch of underground cavern excavated in dif-

ferent ways[J].Mi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9,29(6):12-14,20.

[8]唐德康.高应力软岩巷道喷锚支护技术的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010.[9]梁晓丹.节理围岩应力自调节成拱特性与稳定性的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

院,2005.[10]陈炎光,陆士良.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15-30.

[11]马念杰,侯朝炯.采准巷道矿压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1-25.

[12]ORTLEPP W D.Highground displaeement veloe-ities assoeiated with rock burst damage[C]//

YANG C.Rock Burst and Seismicity in Mines.

Rotterdam:A A Balkema,1993:101-106.

[13]ORTLEPP W D.The design of support for the con-tainment of rock burst damage[C]//KAISER P K,

MCCREATH D.Rock Supports in Mining and Un-

derground Construction.Rotterdam:A A Balkema,

1992:593-609.

[14]窦林名,何学秋.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30-45.

[15]TIAN Jian-sheng,GAO song.Deformation and fail-ure study of surrounding rocks of dynamic pressure

roadways in deep mines[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0(6):850-854.

[16]WANG Jin-xi,LIN Ming-yue,TIAN Duan-xin,etal.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

of broken and soft rock roadway[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19(2):205-209.

[17]梁晓丹,刘 刚,赵 坚.地下工程压力拱拱体的确定与成拱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2005,33(3):

314-317.

LIANG Xiao-dan,LIU Gang,ZHAO Jian.Defini-

tion and analysis of arching action in underground

rock engineering[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2005,33(3):314-317.

[18]刘长武,余 建.三维采矿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主要设计参数研究[J].岩土力学,2003,24(增):325-

328.

LIU Chang-wu,YU Jian.Research on main design

parameters of three-dimensional mining physical

simulation test equipment[J].Rock and Soil Me-

chanics,2003,24(Supp):325-328.

[19]谢广祥,杨 科,常聚才.综放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实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

(1):94-98.

XIE Guang-xiang,YANG Ke,CHANG Ju-cai.Spot

testing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 in gates of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ace

[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

nology,2006,35(1):94-98.

(责任编辑王继红)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生姓名许鹏飞专业采矿工程 指 导 教 师 姓名蔡永乐类别 学号0504121001 班级05采本职称副教授外聘、√本校 一、毕业设计题目黄龙煤矿矿井初步设计 二、毕业设计提供的原始数据资料 1、井田地质报告 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4、矿井延伸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5、矿井储量计算资料 6、采掘工程平面图 7、底层综合柱状图 8、矿井井巷断面图册 9、各类巷道掘进速度及单位成本表 10、采区设计说明书 11、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12、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13、采煤方法技术经济指标 14、井底车场布置图 15、全矿运输系统图 16、矿井通风系统图 17、通风安全措施 18、劳动定额手册 三、毕业设计应完成主要内容: 1、毕业设计说明书: 黄龙煤矿位于安泽县唐城镇上庄村与下庄村间,行政区划属唐城镇所辖,位于安泽县西北部,东南距安泽县城37km本井田面积:13.43平方公里。井田范围内1号、2号煤层全层可采,煤层赋存条件较好,顶底板条件良好。1号煤层平均厚3.15米,2号煤层平均厚4.41米! 2、设计的主要特点 设计要密切结合本矿的实际及地方煤矿的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矿井现有井巷工程,提高矿井的机械化装备水平及煤炭资源回收率,以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力求使该矿建设成工艺新、投资少、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以增强矿井的市场竞争能力。

3、毕业设计主要内容 1)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2)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3)井田开拓 4)准备方式 5)矿井运输、提升、排水及采区供电 6)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 7)矿山环保 8)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4、毕业设计图纸: 1)矿井开拓平、剖面图 2)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 3)采煤方法图 4)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图 5)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与通风网络图 四、毕业生应提交的毕业设计资料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简述编制毕业设计的依据、主要技术原则,对设计的简要评价。 2、毕业设计图纸: 1)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1∶2000或1∶5000)(急斜煤层附“井田 开拓方式立面图”); 2)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1∶2000或1∶5000); 3)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图(1∶1000或1∶2000); 4)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与通风网络图(说明书插图); 5)采区设备布置图(说明书插图); 五、设计进度安排(从第五周起) 序 号 时间周次设计任务完成的内容及质量要求 1 3月23日~3月29 日 第5周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矿井的产量和服务 年限等 2 3月30日~4月 5 日 第6周 应用方案比较法选择井田开拓方案 3 4月 6日~4月12第7周绘制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及平面图等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主要力学参数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主要力学参数 一、一般规定 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是根据周边岩体或土体的稳定特性进行围岩分级的。围岩分Ⅰ~Ⅵ级,由于每级间范围较大,施工阶段对Ⅲ、Ⅳ、Ⅴ基本级别,再进行亚级划分。在公路隧道按土质特性和工程特性分:岩质围岩分级——Ⅰ~Ⅴ级;土质围岩分级Ⅳ~Ⅵ级。对岩质围岩和土质围岩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评定:岩质围岩基本指标为岩质的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修正指标为地下水状态,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及初始地应力状态。 土质围岩分级指标体系宜根据土性差异而组成,粘土质围岩基本指标为潮湿程度。沙质土围岩基本指标为密实程度。修正指标潮湿程度。碎石土围岩基本指标为密实程度。至于膨胀土、冻土作为专门研究,这里暂不述。围岩分级指标体系中可用定性分析,也可用定量分析,但由于工地施工条件时间等因素,一般我们仅采用定性分析。下面我讲定性分析来确定围岩级别。 1、确定岩性及风化程度。 2、结构面发育,主要结构面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甚至产状倾角、走向结构面张开度,张裂隙。 3、水的状况涌水量等。 二、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1、坚硬岩:锤击声清脆、震手、难击碎,有回弹感,浸水后大多无吸水反应,如微风化的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绿岩,玄

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片麻岩,硅质板岩,石英岩,硅质胶结的砾岩,石英砂岩,硅质石灰岩等等。 2、较坚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浸水后有轻微吸水反应。如未风化~微风化的熔结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云岩、石灰岩、钙质胶结的砂岩等。 3、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击印痕。如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砂质泥岩,泥灰岩,泥质砂岩,粉砂岩,页岩等。 4、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多击碎,手可掰开。如强风化的坚硬岩,弱风化~强风化的较坚硬岩,弱分化的较软岩,未风化的泥岩等。 5、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如全风化的各种岩类,各种半成岩。R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定性质与岩石的对应关系,一般Rc>60MPa——坚硬岩,Rc=60~30 MPa为较坚硬岩;Rc=3 0~15MPa为较软岩;Rc=15~5MPa 软岩;Rc<5Mpa极软岩。也可用Rc=22.82Is(50),Is(50)——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这里不多说。 三、岩质围岩的完整度的定性划分 这是根据岩体的结构状况来定性划分 1、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节理裂隙1-2组,平均间距>1.0m 层面结合好,一般。 2、较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节理裂隙1-2组,平均间距1.0m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第三章井田开拓 第一节开拓方案的确定 一、方案的提出 根据本矿井田境界及工业场地的选择,秉着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初步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一:(方案一开拓平、剖面图如图所示) 本方案采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的开拓方式。主斜井井口标高+1147m,倾角16°,一水平斜长301m,二水平斜长421m,井筒为半圆拱形,净断面积14.22m,铺设带宽1200mm的钢绳芯强力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提升任务。副斜井井口标高+1145m,一水平斜长681m,二水平斜长952m,倾角7°,井筒为半圆拱形,净断面积14.2㎡,回风立井采用圆形断面,井口标高+1147m,一水平标高+1064m,二水平标高+1031m,断面直径4.0m。三个井筒均采用混凝土砌碹永久支护。 巷道布置上,本方案沿煤层掘进胶带运输巷及辅助运输巷直达井田边界,胶带运输大巷沿煤层顶板布置,轨道运输大巷沿煤层底板布置。利用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方案二:(方案二开拓平、剖面图如图所示) 本方案大巷布置方式及回风井与方案一相同,主井、副井采用立井的开拓方式。主立井井口标高+1147m,井口标高+1147m,一水平标高+1064m,采用圆形断面,断面直径6m,井筒长83-116m,副立井井口标高、井底标高以及断面形状与主立井相同,其断面直径为6.5m。主立井与副立井各通过一段750m 长的石门与大巷连接。 二、方案比较 1.技术比较,方案技术比较如表3-1所示。 表3-1 技术比较 方案 优缺点 方案一方案二 优点1.斜井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准备时间短; 2.斜井可直接作为安全出口,十分方便; 3.井筒内安装设备简单; 4.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实现了运输的连 续性; 5.实现了辅助运输从地面到工作面的一 条龙服务。 1.井筒较斜井短,管缆铺设短。 2.井筒为圆形,结构合理维护条件好, 有效断面大,风阻小,通风条件好; 3.提升费用较斜井要省。 缺点1.斜井的井筒较长,维护费用和提升费用 较高; 1.井筒的掘进施工困难; 2.井底马头门巷道的施工设计复杂,工 程量大。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采矿工程企业面临着诸多人力成本、财务成本剧烈波动上升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家产能过剩的加剧影响,我国涉矿企业的产能和市场化运作受到冲击越来越加明显。如何在新常态下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是采矿工程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采矿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是未来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升级。 【关键词】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人;人才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掌握并且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并由核心能力衍生出企业的优势就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过程。企业要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和塑造,也需要企业投入成本,不断巩固,并且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步形成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总而言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资源能力息息相关,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形式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否则光靠一个因素是无法形成的。而这企业最为关键的要素并且得到业界认可的就是人才因素,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需要抓住这一要点。 1.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 采矿工程企业的所处行业属于资源行业,其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企业的资源禀赋、企业运作、技术能力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而核心能力的形成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成果。 1.1企业资源禀赋 企业的资源禀赋是指企业在初始阶段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之所以将资源禀赋摆在第一位乃是因为采矿企业是资源的主要生命线,没有资源就没有一切,因此资源数量的多寡决定着企业生存是否能够持续。企业资源的数量多,则企业未来发展基础就牢固,企业资源数量少,则发展会受到很大限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井田开拓 学 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专 业 采矿工程 姓 名 朱 强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O一二 年 三 月 学校代码: 学号: 10128

井田开拓 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 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 化回采工艺。 关键词:立井开拓立式矿井地质构造倾斜长壁 Abstract: This design introduces pioneering vertical mine features, after a series of proof comparison of plan, choose the suitable for vertical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mainly runs through the minefield that day bin syncline, on the first level of choice of shaft development scheme, the first mining area of the mining method of inclined long wall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min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vertical, inclined long wall

围岩类别

围岩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 围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周围的地层进行工程地质的客观评价,判断坑道或洞室的稳定性,确定支护的荷载和设计参数,确定施工方法, 选择钻孔和开挖等施工机械,以及确定施工定额和预算等。 发展概况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分类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与地质科学、岩土工程和量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初期的围岩分类多以单一的岩石强度作为分类指标。例如1949年前中国采用的坚石、次坚石、软石、硬土、普通土和松软土的分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应用的“”值分类法(即普罗托季亚科诺夫分类法,1907年)。这类方法在评价坑道或洞体稳定性方面是不充分的;但在选择钻孔机械,确定掘进机类型,尤其是确定松散围岩的地压值等方面仍有一定意义。1970年后,以岩体为对象的分类方法获得了迅速发展。如泰尔扎吉分类法(1974年)、巴顿分类法(1974年)、别尼亚夫斯基分类法(1974年)、法国隧道协会(AFTES)分类法(1975年),以及中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类(1975年)和水工隧洞围岩分类(1983年)等。这些分类法多数是根据经验的定性分类,但由于反映了围岩的地质构造特征、围岩的结构面状态、风化状况、地下水情况以及洞室埋深等,因此在评价坑道或洞体稳定性、确定支护结构参数和选择施 工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期的围岩分类中,引进了岩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数理统计方法,如考虑初始应力场、坑道周边位移值,以及量测信息等,使围岩分类逐渐从定性分类向定量分类方向发展。如拉布采维茨-帕赫分类(1974年)、日本地质学会的新奥法围岩分类(1979年)、奥地利阿尔贝格隧道的围岩分类(1979年)、苏联顿巴斯矿区的围岩分类(1979年)等。围岩分类的重要发展是把量测信息引进到分类之中,即根据量测的初期位移速度,拱顶下沉和洞体水平向的收敛、变形等进行分类。这也为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信息设计和施工打下了基础。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的和正在应用的围岩分类约有50多种,但其中绝大多数仍处于定性描述或经验判别的 阶段,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分类要素在围岩分类中,最有影响的要素有:①围岩的构造。指围岩被各种地质结构面切割的程度以及被切割的岩块的尺寸和组合形态,在分类中它是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视裂缝间距,即被结构面切割的岩块的大小,可将围岩分成如表[围岩类型]所示的几种类型。②原岩或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单轴或三轴强度和变形特性,如抗压强度、抗剪强度以及弹性模量或变形模量等。一般说,在完整岩体中,原岩的指标是基本的;在非完整(裂隙)岩体中,岩体的指标是主要的。③地下水。地下水的水量和水压等对分类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对软岩和破碎、松散围岩,它们导致岩质软化、降低强度。在有软弱结构面的围 岩中,地下水会冲走充填物或使夹层液化等。因而在一些分类法中,都考虑了它的定性的或定量 的影响。④围岩的初应力场。在现代围岩分类中,尤其是对于深埋隧道和软弱围岩而言,这一要 素占有重要的地位。初应力场通常以上覆岩(土)体的重力来决定,并视为静水应力场;也可通 过实地量测大致判定原岩应力场的大小及其方向。 分类依据①单一岩性指标。如岩石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物性指标,以及诸如抗钻性、抗爆 性、开挖难易度等工艺指标。在为某些特定目的的分类中,如确定钻孔工效、炸药消耗量等,可 采用相应的工艺指标(钻孔速度等)进行分类。②综合岩性指标。指标是单一的,但反映的因素是综合的。如岩体弹性波速度,既可反映围岩的软硬程度,又可反映围岩的破碎程度。岩芯复原率是在反映岩体破碎程度的同时,还表示围岩软、硬分级的一个指标。这类指标,还有修正后的普氏系数、坑道自稳时间、围岩强度等。③复合岩性指标。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一岩性指标或综合岩性指标表示。例如, 已确定分类要素为、、,则复合岩性指标可用下述方法之一来确定:

围岩分类与围岩压力

第四章围岩分类及围岩压力 第一节隧道围岩的概念与工程性质 一、隧道围岩的概念 围岩是指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这里所指的岩体是土体与岩体的总称)。应该指出,这里所定义的围岩并不具有尺寸大小的限制。它所包括的范围是相对的,视研究对象而定,从力学分析的角度来看,围岩的边界应划在因开挖隧道而引起的应力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方,或者说在围岩的边界上因开挖隧道而产生的位移应该为零,这个范围在横断面上约为6~10倍的洞径。当然,若从区域地质构造的观点来研究围岩,其范围要比上述数字大得多。 二、围岩的工程性质 围岩的工程性质,—般包括三个方面: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而对围岩稳定性最有影响的则是力学性质,即围岩抵抗变形和破坏的性能。围岩既可以是岩体、也可以是土体。本书仅涉及岩体的力学性质,有关土体的力学性质将在《土力学》中研究。 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岩石建造、构造形变和次生蜕变而形成的地质体。它被许许多多不同方向、不同规模的断层面、层理面、节理面和裂隙面等各种地质界面切割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各种块体。工程地质学中将这些地质界面称之为结构面或不连续面,将这些块体称之为结构体,并将岩体看作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而成的具有结构特征的地质体。所以,岩体的力学性质性质主要取决于岩体的结构特征、结构体岩石的特征以及结构面的特性。环境因素尤其是地下水和地温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影响也很大。在众多的因素中,哪个起主导作用需视具体条件而定。

在软弱围岩中,节理和裂隙比较发育,岩体被切割得很破碎,结构面对岩体的变形和破坏都不起什么作用,所以,岩体的特性与结构体岩石的特性并无本质区别。当然,在完整而连续的岩体中也是如此。反之,在坚硬的块状岩体中,由于受软弱结构面切割,使块体之间的联系减弱,此时,岩体的力学性质主要受结构面的性质及其在空间的位置所控制。 由此可见,岩体的力学性质必然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不过有些岩体是岩石的力学性质起控制作用:而有些岩体则是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占主导地位。 岩体与岩石相比,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和工程问题的尺度相比,岩石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均质、连续和各向同性的介质。而岩体则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关于岩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变形破坏特性和强度,一般都需要在现场进行原位试验才能获得较为真实的结果。但现场原位试验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而且随着测点位置和加载方式不同,试验结果的离散性也很大。因此。常常用取样在试验室内进行试验来代替。但室内试验较难模拟岩体真正的力学作用条件。更重要的是对于较破碎和软弱不均质的岩体,不易取得供试验用的试样。究竟采用何种试验方法,应视岩体的结构特征而定。一般来说,破裂岩体以现场试验为主,较完整的岩体以做室内试验为宜。 (一)岩体的变形特性 岩体的抗拉变形能力很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因此,岩体受拉后立即沿结构面发生断裂。—般没有必要专门来研究岩体的受拉变形特性。 1.受压变形

(本科)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毕业设计指导书 采矿教研室 山东科技大学

目录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2) 第二章矿井境界及储量 (3) 第三章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4) 第四章井田开拓 (5) 第五章首采区巷道布置 (18) 第六章采煤工艺设计 (27) 第七章开采顺序及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 (31) 第八章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措施 (33) 第十章技术经济指标 (49)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一节矿区概述 矿区的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及行政隶属关系。矿区地形地貌,矿区内有关的主要企业单位。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的来源。矿区内贸易中心、火车站及其他主要场地的位置。矿区的气候特点;气温、风向、风速,雨期及降雨量,冻结期及冻结深度等,综述矿区的开发条件。 第二节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井田的地层层位关系、地质构造、含煤系及地层特征以井田地层柱状图说明,煤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煤层的总数及可采层数,表土层及风化带的深度。 井田中的地质变动,最主要的破坏及其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区域变质及侵入等,区域变质及侵入变质的程度,它们的分布及位置。 水文情况:井田范围内的河流,流量及洪水位,流沙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数及渗透系数,溶洞水的静储量及水力联系,断层的透水性质及水力联系。 第三节煤层及煤质特征 井田的煤层及其埋藏条件:走向、倾向、倾角,可采层的厚度及层间距。各煤层的性质,顶底板岩石的性质。

煤层的瓦斯性,自燃及煤尘爆炸性,含水性。 煤的牌号,工业分析及工业用途。 第四节井田的勘探程度及对对勘探的要求。 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是矿井设计基础资料。编写本章说明书时,应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广泛收集、弄清资料的基础上,扣紧指导教师下达的设计题目,按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 本章应附图附表: 1、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比例1∶500,000); 2、井田综合柱状图(说明书插图):该图可据“矿井综合柱状图”进行简化后编制,但简化后的“综合柱状图”地质年代、地层单位要连续,对开采有重要影响的地层不能省略,如煤层的顶板、底板、含水层等; 3、煤层特征表; 4、主要地质构造特征表; 第二章矿井境界及储量 第一节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应根据地质构造、储量、水文、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开拓方式及地貌、地物等因素,进行技术分析后确定。一般以下列情况为界: 1、以大断层、褶曲和煤层露头、老窑采空区为界; 2、以山谷、河流、铁路、较大的城镇或建筑物的保护煤柱为界; 3、以相邻矿井井田境界煤柱为界; 4、人为划分井田时:煤层倾角较小,特别是近水平煤层时,用一垂直面来划分井田境界;在倾斜或急倾斜煤层中,沿煤层倾斜方向,常以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为准的水平面划分井田。 说明书中应明确说明确定的井田范围、井田走向、倾向的最大、最小及平均尺寸,井田的面积(km2)。并把确定的井田范围标注在主采煤层(或指导教师指定的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图和剖面图上。 第三节井田储量 一、矿井工业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之和,其中高级储

中国矿大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中国矿大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篇一:中国矿大(标准版本)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姓名:专业:题目:兴隆煤矿设计说明书目录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5 1.1 矿区概述 ..................................... 5 1.2 井田地质特征 ................................. 6 1.3 煤层特征 ..................................... 9 2 井田境界及储量 .. (11) 2.1 井田境界 .................................... 11 2.2 矿井工业储量 ................................ 11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4 井田开拓......................................... 16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 30 6 采煤方法......................................... 36 7.

井下运输 (52) 8 矿井提升......................................... 57 9 矿井通风 ......................................... 60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87 参考文献.. (89) 致 谢 (91) 摘要 本文根据对南屯煤矿资料的学习和研究,遵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要求,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兴隆庄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兴隆庄煤矿下组煤的开拓延伸进行设计。在设计中尽量做到危险最少,效益好,把南屯煤矿建成高产高效的矿井,为我国的煤炭生产作出贡献。 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合理的选择开拓延深的方案 2.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和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情况 3.合理确定延伸水平的开拓方式 4.确定首采区的巷道布置方式 5.井下设备的选型

采矿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一)完美版

华北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Project (Dissertation) of NCIST 姓名:学号: 200601014309 院系: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采矿工程 设计题目:开滦集团吕家坨矿2.4Mt新井设计 专题:煤矿井下煤尘处理技术研究 指导老师:段绪华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专业:采矿工程班级:B06-3 任务下达时间: 3 月 1 日任务完成时间: 6 月19 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河北开滦集团吕家坨煤矿240万t/a新井设计 专题题目:煤矿井下煤尘处理技术研究 题目主要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主要内容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2.井田境界和储量. 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井田开拓. 5.准备方式—采区或盘区巷道布置. 6.采煤方法. 7.井下运输. 8.矿井提升. 9.矿井通风及安全. 10.矿井排水. 11.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专题部分主要内容: 1.专题研究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2.煤矿井下煤尘处理的原理与方法。 3.煤矿井下煤尘处理新技术研究。 4.技术应用效果。 目的要求、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吕家坨矿提供的相关资料,本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设计完成年产240万t新矿井设计。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设计说明书110~140页 井田开拓平面图1张 井田开拓剖面图1张 采区布置平面图1张 采区布置剖面图1张 采煤工作面布置图1张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永圻.煤矿开采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 孙宝铮.矿井开采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4] 徐永圻.采煤方法图集.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5] 张国框.通风安全学.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6] 于学谦.矿山运输机械.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7]钱鸣高,刘听成.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11 [8] 杨孟达.煤矿地质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指导教师:段绪华教研室主任:田多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的一个环节,它由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部分组成.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各位指导老师,各位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圆满的完成了设计工作。 本矿井设计是根据XX煤矿的原地质资料进行编写的。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其地质资料、底板等高线图、综合柱状图等为依据,按照《毕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进行的。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严格依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的要求计算和设计,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并注重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特别是课本与规程的衔接与配合。 设计主要分为: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矿井基本巷道、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矿井通风及安全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及安全、矿井排水、环境保护等。设计在内容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井的条件,采用合适的开采方法进行开采,解决了设计中的各种主要技术问题。例如在方案法中对矿井的开拓方式进行多方案比较后选定,在多目标决策中阐明了井筒位置的确定问题。此外,对某些设计技术课题(井田开拓),在几种方法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 本次设计得到了指导老师马岳谭以及采矿工程教研室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本设计的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矿(井)田地质概况 (6) 1.1 矿(井)田位置及交通 (6) 1.1.1交通位置 (6) 1.1.2地形地貌 (7)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 (7) 1.1.4矿区概况 (7) 1.2 地质特征 (8) 1.2.1地层 (9) 1.2.2构造 (13) 1.3 矿体赋存特征及开发技术条件 (13) 1.3.1煤层及煤质 (13) 1.3.3水文地质 (16) 1.4矿井地质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评价 (20) 第二章井田开拓 (21) 2.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2.1.1矿井工作制度 (21) 2.1.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2.2矿井境界及储量 (22) 2.2.1井田境界 (22) 2.2.2资源/储量 (22) 2.3井田开拓 (23) 2.3.1工业场地及井口位置的选择 (23) 2.3.2井筒形式的确定 (24) 2.3.3井筒数目的确定 (24)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2015终版!)(1)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撰写大纲 煤炭工程学院矿业工程系 二零一五年四月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一、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按实习矿井的地质条件,完成一个矿井的初步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总结,通过对某一理论或生产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绘图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能力。 二、毕业设计遵循原则 设计必须遵守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其他有关的规范、规定。尽量改善生产安全和改善矿工的劳动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采矿新技术;尽可能简化生产系统、缩短建井工期和减少初期工程量,提高采掘工作面单产和单进;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尽可能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 三、毕业设计选题和考核要求 毕业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确定,同一设计题目最多12个同学一组,尽可能改变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防止相互抄袭。每个学生必须按毕业设计大纲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和毕业设计大图四张。 要求:1、根据山西大同大学要求,毕业设计查重不超过20%,否则仅发结业证书。 2、成绩计12学分,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级; 3、平时成绩点名三次不在,取消评优资格; 4、毕业实习未下井的,取消评优资格; 5、Autocad绘图考试不合格的,取消评估资格。 四、毕业设计图纸规定 设计大图符合《采矿制图标准》的各项要求,技术标准和具体要求: 1、矿井开拓平面图 1)比例为1:5000,煤层底板等高线只画主采煤层。图纸采用0号图纸。 2)内容:要求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煤层露头线,经纬网坐标,指北方向,矿井边界,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线,矿井开拓剖面图剖面位置,采区或带区(分带)边界线,首采区或带区首采分带简化的巷道布置,首采工作面位置和数目,标题栏,井巷标号及名称等。 3)剖面线必须标明,且需经过主副井筒,可为折线。 2、矿井开拓剖面图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地总结,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以巩固和扩大所学的知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运算和绘图的工程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丰富学生的生产实际知识。在毕业设计中,通过对某一理论或生产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 二、毕业设计资格 学生必须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所有的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并取得合格成绩后,才准许做毕业设计。 三、完成毕业设计遵循的原则 毕业设计分一般部分和专题部分。 一般部分是按实习矿井的地质条件,完成一个矿井的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毕业计一般部分必须按照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完成大纲规定的全部工作量。 设计中必须贯彻党和政府的指示,遵守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其他有关的规范、规定和决议。 毕业设计中必须注意生产安全和改善矿工的劳动条件;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采矿新技术;尽可能地简化生产系统、缩短建井工期和减少初期工程量,提高采掘工作面单产和单进;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尽可能地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 毕业设计的专题部分是针对理论上或生产实际中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设计和研究。 完成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应尽量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内容、方法或结论的某一方面应尽可能的有创新。 四、毕业设计的选题和进行方式

围岩分级

对于双车道及三车道分离隧道,在进行复合衬砌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结构安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承载能力一般应达到如下要求: 1 对于Ⅲ级及以上围岩地段衬砌,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达到设计总荷载100%,二次衬砌为安全储备; 2 对于Ⅳ级围岩地段衬砌,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大于设计总荷载70%,二次衬砌的承载能力大于设计总荷载30%; 3 对于Ⅴ级围岩地段衬砌,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大于设计总荷载50%,二次衬砌的承载能力大于设计总荷载60%; 4 对于Ⅵ级围岩地段衬砌及浅埋地段衬砌,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大于设计总荷载30%,二次衬砌的承载能力大于设计总荷载80%; 5 对于浅埋地段衬砌,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大于设计总荷载50%,二次衬砌的承载能力大于设计总荷载60% 第5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 隧道工程所赋存的地质环境的内涵很广,包括地层特征、地下水状况、开挖隧道前就存在于地层中的原始地应力状态、地温梯度等。因此,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是反映地质环境的综合指标。也是我们修建隧道工程对围岩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隧道围岩压力是指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隧道支护上的压力,是隧道支撑或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其性质、大小、方向以及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对正确地进行隧道设计与施工有很重要的影响。 5.1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应用 隧道围岩分级是正确地进行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基础。一个较好的、符合地下工程实际情况的围岩分级,多改善地下结构设计,发展新的隧道施工工艺,降低工程蛰价,多快好省地修建隧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用苏联的岩石坚固系数进行分类,即通常所谓的普氏系数(f值)。在长期大量的地下工程实践中发现:这种单纯以岩石坚固性(主要是强度)指标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不能全面反映隧道围岩的实际状态。逐渐认识到:隧道的破坏,主要取决于围岩的稳定性,而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隧道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隧道围岩体的强度,对隧道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下水、风化程度也是隧道围岩丧失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从围岩的稳定性出发,1975年编制了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类”,这个分类由稳定到不稳定共分六类,代替了多年沿用的从岩石坚固性系数来分级的方法。 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得到较大的发展,大量的公路隧道修建,需要有一个适合我国工期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于1990年,根据我国铁路隧道的围岩分级为基础,编制了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翻译

附录外文翻译 APPLICATION OF BLASTING IN DRIVING TUNNEL 1 FRAGMENTATION Fragmentation is the breaking of coal, ore,or rock by blasting so that the bulk of the material is small enough to load, handle and transport.Fragmentation would be at its best when the debris is not smaller than necessary for handling and not so large as to require hand breaking or secondary blasting . Energy must be supplied to rock by direct or indirect means to fragment that rock and the type of loading system.Fragmentation energy is consumed by the main mechanisms: (1) creation of new surface area (fracture energy), (2)friction (plasticity) and (3)elastic wave enegy dispersion. The loading method determines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and the amount of energy consumed in fragmenting a given rock type. Unonfined tensile failure consumes the least energy with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energy required as the rock is more highly confined within a compressive stress field during fragmentation The way energy is applied by tools to cause rock or mineral fragmentation is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fragmentation efficiency. To best design fragmentation tools and optimize fragmentation systems it would be desirable to know how rock properties influence breakage. The strength of rock is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mposed on the rock.Those of most importance in rock are (1)confining pressure ,(2)pore fluid pressure, (3)temperature and (4)rate of load application .Increase in confining pressure, as with increasing depth beneath th earth's surface or under the action of a fragmentation tool, causes an increase in rock strength .Apparent rock strength decreases as porc fluid pressure increases, since it decreases the effect of confining pressure. Although chemical effects of pore fluids influence rock strength, they generally are small compared to the confining pressure effect, except for a small minority of rock types .Increase in rock temperature causes a decrease in rock strength.This effect is very small because of the small ambient temperature changes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范例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 范例 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字号 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大采高;综采技术 姓名:王文斌 学号: 班级: 20XX级采矿本科班(新疆) 指导教师:于景林 编号:() 摘要 煤炭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丰富的新疆自治区,各个大型煤炭企业陆续进入,进行资源开发。山西潞安就是其中大型资源企业的其中之一。 潞新煤矿是新疆自治区重点煤矿,位于新疆哈密三道岭,矿产资源丰富,平均每年生产煤炭1000万吨左右。1958年建矿,主要矿有潞新一矿、潞新二矿、潞新砂墩子矿、吉木萨尔矿等。主要生产煤炭用于发电、化工、民用等。 本文主要观点有:在煤炭企业生产中地质条件和煤炭赋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大采高采煤方法。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技术 目录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1.研究目的 (5) 2.研究意义 (5)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6) 1、井田概况 (6) 2.矿区开发简史 (8) 3.矿区地层及构造 (10) 4.井田地层及构造 (11) 5.煤层煤质 (14) 6.煤的化学性质 (16)

7、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性 (16) 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2) 1.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24) 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5) 第三章、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26) 1、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28) 2、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30) 第四章、大采高技术发展现状 (32) 1、我国大采高技术的应用 (32) 第五章、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的应用 (35) 1、矿井概况 (36)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 毕 业 设 计 目录 1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矿区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矿区地形、地势及河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矿区气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矿区地震震级及裂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 矿井井田内小煤矿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井田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煤系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区域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井田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