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作业

传染病作业

传染病作业
传染病作业

兽医传染病学的认识

姓名:

学号:

班级:

兽医传染病学的发展

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家畜、家禽、宠物和野生动物传染性疾病及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及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传染病的方法的科学。它以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为研究对象,揭示动物传染病的病原学、病原生态学与流行病学规律,病原的致病与免疫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临床表现,研制安全高效的疫苗、诊断试剂及生物治疗制剂,研究有效的诊断、预防、治疗、控制、净化和根除动物传染病的策略与方法,最终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据WHO最近统计资料表明,人的传染病60%来源于动物,50%的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人类新发传染病的80%源于动物。从全球来看,已形成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即人类面临着动物传染病的威胁越来越严峻。我国是养殖业大国,年养猪约10亿头,约占世界养猪总量的一半;养禽140亿只,占世界养禽总量的1/3;奶牛、肉牛、鹿、宠物等动物的养殖量快速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稳步上升,2006 年达到35%。但我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远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动物传染病问题。动物传染病引起大量的生产动物发病和死亡,每年给我国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一直面临着动物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的困扰,如2005 年四川暴发的人-猪链球菌病、2006 年山西出现的乙型脑炎等人兽共患传染病以及2006 年出现的“猪高热综合征”和亚洲Ⅰ型口蹄疫,均给我国的国民经济、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国际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动物传染病还导致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微生物污染和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量超标,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民健康,影响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内消费和国际贸易。纵观国际和国内动物传染病的流行与危害,动物传染病学科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1 兽医传染病学学科研究方向

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兽医传染病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新观念、新见解、新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兽医传染病学科的快速发展。

1.1 动物传染病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快速准确地确定动物传染病的病原、流行态势与生态分布是兽医传染病学科的首要任务。随着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应用,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基因多态性和分子进化分析、基因组测序、生物芯片、卫星遥感定位等新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的准确性与效率。进3年来,我国在动物传染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上取得显著的成绩。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奶牛结核、鸡新城疫、J 亚群白血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开展

了病原分离与鉴定、病原生态学、血清学、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及时确诊了在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的人-猪链球菌病、亚洲Ⅰ型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确定了以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变异株为主要病因的“猪高热综合征”;对我国青海湖野鸟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发展以及不同时间和地点分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毒力演化规律;同时,分离、鉴定、收集、保存了上万株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对重大动物疫病病原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子遗传演化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一些重要动物疫病病原的遗传变异特征,这为我国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1.2 动物传染病的发病机理研究

深入、系统地了解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对疾病的控制至关重要。近年来,在动物传染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方面,已从过去简单的动物实验评价、病理变化分析上升到借助先进的仪器、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组学技术从基因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进行系统研究,从以前直接研究病原感染对宿主影响发展到从病原本身、病原与宿主的互作、病原与环境的互作等多层面的研究,使动物传染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对揭示和弄清动物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动物传染病的防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可为动物传染病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的设计、药物靶标的筛选和药物分子设计等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我国在动物传染病发病机理研究方面、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在过去的3 年间,我国建立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法氏囊病毒的感染性克隆和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并对病毒特定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证实了禽流感病毒NSl 基因对H5N1 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力起重要作用,发现了法氏囊病毒VP2的Q253H 和A284T 决定IBDV 细胞嗜性,并且具有显著的减毒作用;完成了上千株病毒以及猪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具有代表性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预测、筛选和鉴定了一大批新的毒力相关基因;构建了猪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病原菌的大型STM 突变体库,发现了多个与生物被膜形成有关的基因;解析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感染细胞或动物后抑制干扰素等天然免疫相关因子的信号通路,确定了与之有关的信号分子和效应分子;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动物重大传染病的发病机理积累了很好的工作基础。

1.3 动物新型疫苗研究

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疫病的暴发与流行一直是兽医传染病学研究的重点。常规疫苗在过去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生产中的许多燃眉之急,但近年来更安全、高效、廉价的新型疫苗研制蓬勃发展,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疫苗,成为发展的主导方向。在动物传染病新型疫苗研究方面,近年来,

疫苗的分子设计受到了高度重视。在病原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物信息学和反向疫苗学,建立了一系列保护性抗原基因的挖掘、筛选和鉴定技术;通过结构生物学、免疫信息学研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和完善了B 细胞、T 细胞的预测和评价技术体系以及免疫原性蛋白结构预测与解析技术;结合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操作技术,建立了抗原空间构象模拟优化与合理设计的技术体系;以病原自身编码蛋白间互作网络和病原与宿主细胞互作网络的精细绘制为基础,发展了同一病原多抗原组合、不同病原多抗原组合的抗原组分合理配置设计技术。我国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最近几年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猪2 型链球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变异株等新发和再现传染病,及时研制了有针对性的灭活疫苗;研制了伪狂犬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毒或细菌的基因缺失标志疫苗;研制成功了以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疫苗株为活载体,表达口蹄疫、猪瘟、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等重要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的二价或多价重组病毒疫苗;研制成功了以鸡痘病毒为载体表达马立克病毒、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多种重大动物传染病病原主要保护性抗原的重组疫苗;研制了以新城疫病毒为载体表达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 基因的重组疫苗;在新型疫苗的探索性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开展了猪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的复制子疫苗,开展了口蹄疫、猪伪狂犬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转基因植物可饲性疫苗研究。

1.4 动物传染病诊断技术研究

诊断与检测技术是开展重大动物传染病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疫情监测与预警预报的必要手段和技术基础。近年来,我国发展更加特异、敏感的分子诊断和鉴别诊断试剂的速度明显加快,是诊断试剂研究发展的方向。我国动物传染病诊断试剂的研究最近几年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针对各种疫病建立了特异、敏感的PCR/RT-PCR 等诊断方法;建立了口蹄疫病、猪伪狂犬病、禽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重大动物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技术并开发成试剂盒;针对我国养殖业规模养殖与农户散养共存以及养殖场缺乏良好的检测设备的情况,我国还自行研制了既适合养殖场又适合基层使用的禽流感、伪狂犬病、法氏囊等多种动物传染病的胶体金试纸条或乳胶凝集等快速诊断试剂盒。在诊断试剂的研究方面,分子设计也同样受到高度重视,基于病原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分子诊断设计、基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分子诊断设计、基于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的分子诊断设计,极大地促进了分子诊断试剂的发展。总之,我国在动物传染病新型疫苗和分子诊断试剂研究方面,已经融合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新成果,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并且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必将在当前和今后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

更大的作用。

1.5 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当今动物传染病越来越复杂,不仅传染病的种类日益增加,而且多种病原的共感染、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也越来越严重。如何针对一些重大传染病逐一开展控制与净化研究,最终达到净化和消灭某种传染病,如何将动物传染病的研究成果与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集成,对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发达国家借助在动物传染病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研究方面的强大基础,通过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运用区分疫苗免疫动物和野毒感染动物的鉴别诊断方法,实施有效的监测和隔离分群措施,逐步淘汰野毒感染动物,建立健康群,达到了净化某种动物传染病的目的。如美国通过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标志疫苗和鉴别诊断的配合使用,成功地在很多州的猪场净化和根除了猪伪狂犬病,其他一些动物疫病也基本上采用这种策略在逐步得到净化和消灭。我国近年来在禽流感、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猪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方面的净化和根除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资助下,启动了这四种疫病的综合防控与净化示范项目,希望通过上述疫病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我国重大动物传染病的控制消灭,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2 兽医传染病学学科研究发展方向

我国动物传染病的基础研究整体上还比较薄弱,对一些重大传染病病原的生态分布与流行规律“家底”不清,多病原混合感染、多重感染严重,病原的变异速度加快,跨种间感染增多,导致疾病复杂化,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巨大。在这种形势下,为了确保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与繁荣,兽医传染病学学科需要重视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2.1 病原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动物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的三间(宿主间、时间、空间)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阐明其在畜禽、宠物、野生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规律及环境变化对传播的影响;研究病原的遗传变异,阐明不同亚型或基因型病原的相关性、传播能力和跨种感染潜能;建立病原资源库和血清库;分析国内外动物传染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为动物传染病预警预报系统与防控策略的制定和防控产品的设计与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2.2 病原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深入研究动物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重点研究病原的功能基因与功能蛋白、信号传导、代谢途径和网络调控,挖掘与毒力和免疫原性相关的新基因,解析病原蛋白之间以及病原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分子致病与免疫机理,发现新的药物、疫苗和诊断的靶标,为新型药物的研制和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控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

2.3 跨种感染机制

建立病原跨种感染的细胞和动物模型,分析病原体在适应过程中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变化;通过反向遗传操作、RNA 干扰和基因敲除等技术对病原体跨种感染的受体分子进行研究,解析病原体跨种感染的分子细节;针对病原跨种感染的分子机制,进行阻断跨种感染药物的分子设计。

2.4 诊断试剂的分子设计与研制

针对动物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在病原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筛选具有诊断意义的基因和蛋白质靶标,发展快速诊断、鉴别诊断和高通量诊断技术,实现产业化。

2.5 新型疫苗及生物治疗制剂的分子设计与研制

针对动物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在病原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感染与免疫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型疫苗与生物治疗制剂的分子设计,研制更加安全、高效、广谱、廉价、使用方便、对动物友好的新型疫苗和生物治疗制剂。

2.6 动物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监测与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

加强与WHO、OIE 等国际组织的科技合作,建立动物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疫情基础数据库和疫情风险评估标准,运用卫星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建立动物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的立体、实时监测系统,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动物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疫情快速报告和应急处理信息系统。

2.7 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在弄清我国动物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生态学与流行病学规律,研制高效疫苗和诊断试剂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传染病预防、控制、净化和根除的策略与方法,并进行区域验证与示范,再进行推广应用,争取启动一些动物重大传染病的净化与根除计划。

2.8 野生动物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

研究我国内陆和边界地区野生动物的分布与迁徙规律,查清野生动物种群大小、栖息地及人兽共患病带毒与感染状态,研制适于野生动物使用的诱饵疫苗,制定野外投放、安全性和效率评估技术体系并进行验证,防止野生动物病原向家养动物和人的传播。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四学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2.脑膜炎球菌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潜伏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5、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6、AIDS: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7.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8.医源性感染:指感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9、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人疟原虫都可以引起再燃。 10.钩体病后发症:简称钩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致病性钩 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者。 菌体纤细,长短不一,一般为6~20um,宽~,具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常为“c”、“s”等形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钩体象一串发亮的微细珠粒,运动活 泼,可曲屈,前后移动或围绕长轴作快速旋转(见图16~2)。电镜下钩体为圆柱状结构,最外层 是鞘膜,由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其内为胞壁,再内为浆膜,在胞壁与浆膜之间有一根由两条轴 丝扭成的中轴,位于菌体一侧。钩体是以整个圆柱形菌体缠绕中轴而成,钩体的胞壁成份与革兰 氏阴性杆菌相似。 二、选择题 1.关于传染病病原体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然引起发病 C.每种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生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是不同的表现之一 E.病原体必定引起炎症过程和病理改变 2.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 A.艾滋病 B.鼠疫 C.乙型肝炎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传染病学作业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1.潜伏期 2.感染 3.病原携带 4.隐性感染 5.复发 6.再燃 二、简答题 1.简述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异同。2.简述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有哪些表现。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窗口期 2.胆酶分离 3.血清转换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简述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2.简述HBV感染后主要的复制指标有哪些。 3.典型乙脑患者极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简述乙脑治疗的“抢三关” 5.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如何对高危人群预防措施? 6.试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第3章 一、简答题 1.简述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2.试述恙虫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第4章 一、名词解释 1.感染性休克 2.脑膜炎球菌病 3.第二次菌血症 4.伤寒复发与再燃 5.干性霍乱 6.Pastia线 二、简答题 1.何种征象提示存在感染性休克的可能?2.简述感染性休克扩容治疗的要求。3.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4.典型伤寒的极期临床表现有哪些?5.简述霍乱的治疗原则。 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黑尿热 二、简答题 1.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肝脓肿如何鉴别? 2.疟疾引起黑尿热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1章至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2.传染源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简答题 1.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受损的病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3章至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伤寒复发与再燃 2.霍乱肠毒素 二、简答题 1.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如何鉴别。 三、论述题 1.试述肠阿米巴病的治疗原则 2.间日疟典型的临床经过包括哪几期?各期表现是什么?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五)

《传染病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法定传染病为() A、三类,36种 B、三类,39种 C、三类,37种 D、三类,35种 2、构成传染的必备因素是:() A、病原体、人体、环境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C、病原体、门谶力、毒力 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病原体、传染性及门谶性。 B、有病原体、传染性、季节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及门谶性。 D、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4、下列哪一组标志物代表乙肝“大三阳”:() A、 HBsAg 抗-HBc 抗-HBs B、 HBsAg HBeAg 抗-HBe C、 HBsAg HBeAg 抗-HBc D、 HBsAg 抗-HBe 抗-HBc 5、下列哪种抗体最具有爱护作用:() A、抗-HBs B、抗-HBe C、抗-HBc D、抗-前s1 6、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血清指标是:() A、HBsAg B、HBeAg C、抗-HBc D、抗-HBe 7、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支气管肺炎 B、喉炎 C、心肌炎 D、脑炎 8、麻疹在哪一期无传染性:()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出疹期 D、恢复期 9、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脏器病变最明显的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脑垂体 10、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休克是指收缩压:() A、≤12Kpa B、≤9 .33Kpa C、≤8.5Kpa D、≤7.6Kpa 11、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DIC B、大量血浆外渗 C、继发性感染 D、电解质紊乱 1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禁用:() A、地塞米松 B、甘露醇 C、干扰素 D、发汗退热剂 13、某病人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有哮鸣音,双肺底部有散在湿性罗音。此时应立刻:() A、使用强心剂 B、停止输液 C、吸氧 D、血液透析 14、乙脑病毒感染人体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 中的 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 .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 5 型,包括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3.阿米巴病痢疾病变主要在___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最明显。 4.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EHF 可通过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5 种途径进行传播。 6.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_________ 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7.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损害最为明显。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狂犬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传播,也可由____________,少数可在 ____________ 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的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有报告 _______________可传播狂犬病。 1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处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预防 _______________ 。 1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培养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

传染病及其预防作业

广外中山外校八年级生物学案第三十二次作业 2011-2-17 班级姓名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结膜炎 B.近视眼 C.麻疹 D.流行性乙型脑炎 ﹝﹞2.下列各项中,不是病原体的是 A.天花病毒 B.痢疾杆菌 C.蛔虫 D.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 ﹝﹞3.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A.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B.病原体 C.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D.传播疾病的生物或其他媒介物 ﹝﹞4.流行性感冒传播的途径是 A.水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5.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6.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还组织大批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改善生活条件﹝﹞7.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 ﹝﹞8.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措施,下列哪项不属于切断“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的措施 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B.室内经常雾化消毒 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9.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A.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C.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 A.血液和精液 B.肝脏 C.皮肤 D.肾脏 ﹝﹞11.下列哪种与艾滋病患者之间的行为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A.交谈 B.共餐 C.共用注射器D.握手拥抱12.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是传染源,他(她)能散播。 (2)图中是易感人群,他(她)是缺乏的正常人。 (3)从图中看出此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 (4)预防此类传染病的措施是。 13.目前在世界许多地区发生的禽流感,是由H 1N 1 型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国政府采取了 很多措施防止禽流感蔓延。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是,它的结构很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⑵政府采取捕杀、深埋病鸡病鸭的措施,是预防传染病流行三种措施中的。

2021年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欧阳光明(2021.03.07)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中农大2013兽医传染病学作业1及答案

欢迎您:W329901121051 | 退出系统 ?在线作业 ?成绩管理 您的目前成绩为:85.0 查看详情 详细信息 兽医传染病学-在线作业_A 用户名:W329901121051最终成绩:85.0 一单项选择题 1. __________________叫感染。 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动物发病和死亡的现象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动物对某病原微生物无免疫力称为感染 能够引起动物机体发生病理反应的叫感染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 知识点: 2. 流行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跨越省界流行的动物传染病 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动物传染病在动物中的直接传播 传染病在动物中的流行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动物个体感染发病到动物群体发病的过程 知识点: 3. 病死率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动物群体死亡总数与该群体动物平均数之比 死亡数与动物总数之比。 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某病死亡数占动物平均数的百分比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某时期内该病死亡动物总数与同期患该病动物数的百分比 知识点: 4. 检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为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对家畜家禽进行疫病检查 对烈性传染病或危害大或防治困难的疫病进行检查。 主要是对我国没有发生而国外常发生的疫病进行检查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各种兽医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知识点: 5. 消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指消灭被消毒对象上的所有微生物 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用化学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 用药物杀灭环境中的微生物、用生物热使粪便无害化、通过阳光,紫外线,高温等杀灭环境和物体上的微生物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是指消灭被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知识点: 6. 疑为炭疽动物的诊断方法是___________。 在剖检过程中,可取肝、脾、心血等进行涂片和培养,进而再做鉴定 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生前采取耳静脉血或取尸体的耳朵(双结扎,断端消毒),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学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综合判断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0.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的环状沉淀反应进行快速诊断 知识点: 7. 口蹄疫病毒的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欧洲1共7型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 分)得分:20 1.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 甲类1 种、乙类23 种、丙类11 种 2. 甲类2 种、乙类25 种、丙类10 种 3. 甲类3 种、乙类28种、丙类9 种 4. 甲类3 种、乙类24种、丙类9 种 5. 甲类3 种、乙类30 种、丙类10 种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2. 在感染过程的5 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 3. 显性感染 4. 病原携带状态 5. 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3. 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 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 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 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 1 是正确的

4.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 前驱期 2. 潜伏期 3. 症状明显期 4. 恢复期 5. 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5.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 最短潜伏期 2. 平均潜伏期 3. 最长潜伏期 4. 传染期 5. 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6.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 隔离治疗病人 2. 隔离治疗带菌者 3. 切断传播途径 4. 疫苗预防接种 5. 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7. 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 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 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

1.下列哪项检查结果阳性表明乙型肝炎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A.抗HBc B.抗HBe C.HBeAg D.抗HBs E.HBsAg 答案:C 2.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B.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D.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E.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答案:B 3.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消毒的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终末消毒指预防性消毒 D.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所做的消毒措施 E.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理.餐具消毒等属预防性消毒 答案:C 4.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

A.碘酒消毒?? B.应用干扰素?? C.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E 5.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 A.隔离病人? B.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及献血员检查?? C.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 D.搞好粪便管理及水源保护?? E.消灭蚊.蝇? 答案:B 6.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 C.免疫制剂 D.抗病毒药物 E.维生素类药物? 答案: A? 7.下列哪一种生物制品可作为乙型肝炎的人工被动免疫:??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胎盘球蛋白?? D.乙型肝炎疫苗?? E.特异性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 E? 8.艾滋病属于哪种隔离:? A.肠道隔离 B.虫媒隔离 C.接触隔离 D.血液隔离 E.呼吸道隔离 答案:D 9.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性传播 B.静脉滥用毒品而传播 C.输血及血制品 D.母婴垂直传播 E.昆虫叮咬传播 答案: E 10.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A.猪 B.犬

电大职业病与传染病护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教育部人才培训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职业病与传染病护理学 (专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学校名称: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织金直属学习中心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2017春护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职业病与传染病护理学 (专科) 作业1 一、选择题: 1. 疑似霍乱的病人入院,护士首先应作的是 ( ) A. 分室隔离 B. 测血压 C. 留取标本 D. 记录24h 出入量 E. 通知医生 2.确定一种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 ( ) A. 该病传染性的大小 B. 病程的长短 C. 病情严重程度 D. 潜伏期的长短 E. 以上都不对 3. 农村发生甲类传染病要求上报时间是 ( ) A. 6h 上报 B. 12h 上报 C. 18h 上报 D.24h 上报 E. 30h 上报 4. 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行季节为 ( ) A. 4、5、6月 B. 5、6、7月 C. 6、7、8月 D. 7、8、9月 E. 8、9、10月 5. 肾综合症出血热受累最明显的器官是 ( ) A. 心脏 B. 肺脏 C. 肝脏 D. 肾脏 E. 脑 6. 艾滋病病人肺部感染最多见的病原体是 ( )

A. 结核菌 B. 巨细胞病毒 C. 新型隐形菌 D. 白色念珠菌 E. 卡氏肺孢子虫 7. 伤寒病人病后可获得() A. 暂时免疫 B. 持久性免疫 C. 无免疫,可再次患病 D. 一定的免疫力 E. 较长时间的免疫 8. 华支睾吸虫病的确诊依据是() A. 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鱼或虾的病史 B. 有消化道症状或伴有神经衰弱症状 C. 检查时可发现有肝肿大,尤以左叶肿大明显 D. 可有胆道系统症状 E. 粪便或胆汁中查到华支睾吸虫虫卵 二、回答问题: 1.感染(传染)的概念: 2.致病力: 3.机体免疫力:

传染病作业题

传染病护理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 隐性感染 2. 复发 3. 隔离 4. 传染源 5. 大流行 二、填空题: 1.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表现为______及__ ____,儿童易并发______,青春期男性易并发____ __等。 2. 检疫期限是从______算起,相当于该病的______。 3.传染病病程可分为四期、、、。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5. 采取___ __ _和____ __可防止水痘的传播。隔离期为______或至__ ____为止。 6. 慢性乙肝长期不愈可发展为或。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A. 文化水平 B. 生活条件 C. 气候地理 D.以上都是 2. 下列感染过程,哪种出现率最多? A.隐性感染 B.潜在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3.03年的非典的流行强度属于 A.散发 B. 流行 C. 大流行 D.爆发 4.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 A.该病传染性的大小B.病程的长短C.病情严重程度D.传染期E.病原学检查结果 5.非典型肺炎发生后城镇应该几小时上报 A.6小时 B. 12小时 C.24小时 D. 48小时 6.下列哪项不属于乙类传染病 A. 非典 B. 炭疽 C.禽流感 D.霍乱 7.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 A. 注射球蛋白 B.注射抗毒素 C. 注射疫苗 D.注射抗生素 8.霍乱病人隔离室的标志 A. 红色 B.橙色 C.黄色 D.绿色 9.流感期间每天对幼儿园餐厅消毒属于

A.预防性消毒 B.随时消毒 C.终末消毒 D.以上都是 10.下列哪些属于高效消毒剂 A. 苯扎溴胺 B.碘伏 C.乙醇 D.甲醛 11.下列哪个病人需要保护性隔离 A. 痢疾患者 B.流感患者 C.白血病患者 D.麻疹患者 12.患儿,8岁,因麻疹住院,因进行何种隔离 A. 严密隔离 B.肠道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解除隔离 13.水痘患儿结痂时的护理错误的 A. 衣物柔软 B.小儿手包裹 C. 用炉甘石洗剂 D.撕去干的痂片 14.甲肝的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体液传播 15.对乙肝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的 A. 抗HBc B.抗HBs C.HBeAg D.HBsAg 16.预防乙肝最佳的措施 A.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B.隔离患者 C.注射乙肝疫苗 D.防止医源传播 17.下列哪项不是乙肝的传播途径 A. 水源 B. 血液 C. 性接触 D.母婴 18.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 A. 人 B. 猪 C. 蚊 D.鸡 19.乙脑患儿前囟隆起表明 A. 颅内高压 B. 惊厥先兆 C. 脑膜刺激征 D.以上都是 20.水痘的好发季节是 A.夏秋 B.秋冬 C.冬春 D.夏季E.春夏 21.水痘应禁用什么药 A抗菌素 B激素 C退热药 D龙胆紫 E抗病毒药 22.下列哪项是水痘最具特点的症状 A.疱疹发于四肢头面 B.疱疹空泡易破 C.同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并见D.疱疹周围红晕E.疱疹痂盖脱落,不留瘢痕 23.麻疹早期诊断最重要的依据 A. 结膜充血 B.皮疹 C.颊粘膜斑 D.淋巴结肿大 24.下列哪项不是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A经空气飞沫传播B以夏秋季多见C小儿发病率高D患者是唯一传染源E病后获持久免疫力 25.麻疹出疹发热的护理正确的 A.用退烧药 B. 冷敷 C.酒精擦浴 D.不退热 26.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最突出的症状是 A.呼吸道症状B.消化道症状 C.神经系统症状 D.精神症状 E.皮肤瘙痒症状状 27.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 A. 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血制品传播 D.蚊虫叮咬 28.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 A. 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 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病 29.患者男性,37岁,近2周食欲减退,上腹不适,疲乏无力,体检肝肋下2厘米有轻度触痛,为明确首先检查的项目是: A.尿胆红素 B.血清胆红素C.血清蛋白 D.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E.谷氨酰基转移

传染病护理学A卷

传染病护理学考试题A卷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B型题每题1分共45分) A型题: 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 1、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 A急性肾衰竭B中枢性呼吸衰竭C肠梗阻D肠出血E中毒性心肌炎 2、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病人最恰当的饮食是 A 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B 高热量、低脂饮食 C 高蛋白、低脂饮食 D 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 E 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人 B 蚊虫 C 猪 D 鸟 E 鸡 4、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犬 B 病人 C 食血蝙蝠 D 带病毒者 E 狐狸 5、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隔离到 A 体温恢复正常 B 腮腺肿胀完全消退C发热后3周 D 热退后3天E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再观察7天 6、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A 喉炎 B 肺炎 C 心肌炎 D 脑炎 E 胰腺炎 7、对稽留高热患儿,下列哪项对麻疹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A 明显的上呼吸道炎症症状B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浮肿C 咳嗽和声音嘶哑 D 颈部淋巴结肿 E口腔內双侧第二磨牙所对的颊部黏膜可见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点状粘膜斑 8、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 A防鼠、灭鼠 B 防螨、灭螨 C 加强个人防护 D疫苗接种E加强食品卫生 9、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三类症状主要有 A 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少尿期B头痛、低血压休克、肾损害 C 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 D 发热、出血、肾损害 E 头痛、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 10、水痘皮疹的特点 A皮疹头面部多见,躯干部少见B皮疹的发疹顺序是疱疹-丘疹-斑疹-结痂 C恢复期会留瘢痕和色素沉着D皮疹向心性分布,一般不痒 E病程中在同一部位可看到不同形态的皮疹同时存在,为自限性疾病 11、登革热的临床特征 A 高热、皮疹、血小板增多 B 高热、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C突起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D 高热、出血、休克 E突起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症状、淋巴结肿大 12、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人的血象特点 A 白细胞总数下降 B 淋巴细胞明显减少 C CD4+ T淋巴细胞减少 D CD4/CD8<1.0 E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传染病防治法作业(答案)Word版

《传染病防治法》作业 要求:全部题目抄写并作答,不得复印或打印。 1.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答: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和原则 答: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甲类传染病是包括哪些疾病? 答: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4. 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5. 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6.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7.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

8.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9. 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10. 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该如何处理? 答: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11. 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什么要求? 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12. 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 告属地管理原则向有关部门报告。 及时向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包括乡镇卫生院、医院、疾病预控制中心等机构部门报告。 14.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

社区护理学作业题

社区护理学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 1.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指( c ) A.基础护理学 B.营养护理学 C.社区护理学 D.内科护理学 2.“病因复杂、潜伏期和患病时间长”是下列哪类疾病的患病特点?( a ) A.慢性病 B.传染病 C.急腹症 D.感冒 3.老年保健最初起源于哪个国家?( c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4.初级卫生保健(PHC)的原则不包括的内容是( D ) A.提供最基本的、必须的卫生保健服务 B.以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为中心 C.国家机关团体以及社区把初级卫生保健纳入其整体的社会经济开发计划 D.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是由社区护士和社区全科医生负责完成的工作 5.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为( B ) A.5% B.75% C.60% D.20% 6.疾病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发病急、进展快、病程长、恢复慢等见于下列哪类人群( D ) A.中年人 B.妇女 C.青年人 D.老年人 7.对失去治愈希望的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前实施的积极的综合照护称( D) A.协同护理 B.社区护理 C.居丧照护 D.临终护理 8.WHO 按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将残疾分为 ( A ) A.3 类 B.5 类 C.6 类 D.8 类 9.帮助日常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等方面有障碍的人群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所实施的照护称( D ) A.基础护理 B.整体护理 C.临终护理 D.康复护理 10.妊娠期的妇女用药要特别慎重,尤其是怀孕在( A ) A.3 个月以内 B.半年以内 C.1 个月以内 D.5个月以内 11.我国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 B ) A.1990 年 B.1997 年 C.2005 年 D.1980年 12.哪项不属于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 D) A.具有国家护士资格并经注册 B.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C.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能独立从事家访及居家护理工作 D.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在大专院校进修学习达3年以上 13.在社区护理中,以尊重人的个性和权利为特征的护理属于( A ) A.人性化护理 B.可及性护理 C.综合性护理 D.连续性护理 14.社区三级预防是指( C ) A.特殊人群为对象的健康预防 B.以慢性病患者为对象的健康预防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第一套: 单选题(分数:20 分)得分:20 1.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 种、乙类 23种 、 丙类11 种 2.甲类 2 种、 乙类 25 种 、 丙类10 种 3.甲类 3 种、 乙类 28 种 、 丙类9种 4.甲类 3 种、 乙类 24 种 、 丙类9种 5.甲类3 种、 乙类30种 、 丙类10 种你所选的答案:2 是正确的 2. 在感染过程的5 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 3. 显性感染 4. 病原携带状态 5. 潜伏性感染你所选的答案:2 是正确的 3. 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 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 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 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你所选的答案:1 是正确的4.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 前驱期

2. 潜伏期 3. 症状明显期 4. 恢复期 5. 复发期你所选的答案:2 是正确的 5.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 最短潜伏期 2. 平均潜伏期 3. 最长潜伏期 4. 传染期 5. 前驱期你所选的答案:3 是正确的 6.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 隔离治疗病人 2. 隔离治疗带菌者 3. 切断传播途径 4. 疫苗预防接种 5. 接触者预防服药你所选的答案:3 是正确的 7. 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 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 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 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 更衣室是清洁区 5. 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你所选的答案:5 是正确的 8. 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 再感染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四学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传染病学》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 循环衰竭。 2.脑膜炎球菌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 (n.meninyitidis),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潜伏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 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5、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6、AIDS: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7.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8.医源性感染:指感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 学习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作业练习一 一、填空题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对于HBsAg、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可采用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联合免疫预防措施,以减少母婴传播的危险。 3.根据儿童计划免疫程序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龄与___________月龄各接种乙肝疫苗1次,全程免疫共3次。 4.人丙种球蛋白为被动免疫制剂,可用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密切接触者,以预防发病。 5.感染后的免疫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分别由_______ 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介导。 6.人类由于普遍接种_____________(疫苗),现已在全球消灭了______________,为主动免疫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力佐证。 7.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病原体被清除: 2.显性感染 3.潜伏期 4.传染期 三、简述题 1.简述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异同。 2.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出疹性传染病各型皮疹的形态与代表性疾病。 4.简述传染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作业练习二 一、填空题 1.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__________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

一、填空题 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2.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有_____的感染性疾病才称为传染病。 3.特异性免疫是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分别由______淋巴细胞与________淋巴细胞来介导。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传染病皮疹和粘膜疹的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9.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10. 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先起作用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是:() A.白细胞介素B.吞噬细胞 C.致敏T淋巴细胞D.干扰素 3. 在感染过程中,血液中最先出现的是:() A.特异性IgM抗体 B.特异性IgG抗体 C. 特异性IgA 抗体 D.特异性IgD抗体 E.特异性IgE抗体 4. 确定传染病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A传染期B隔离期C、潜伏期D、前驱期E、免疫期5.下列哪种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