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娃娃家里趣事多

娃娃家里趣事多

游戏活动案例:

娃娃家里趣事多

——在游戏中学习

《我爱我家》是中班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因为中班的年龄正是孩子们建立自我意识和认识社会的重要阶段。《我爱我家》的主题正符合了这个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因此也成为了很多教师开展主题活动的首选。通常老师们会利用环境的创设,如:收集展示班级里每个孩子的全家福;预设集体教学活动,如:学唱歌曲《我的家有几个人?》《家族歌》等等。这些活动为孩子了解自己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认识社会的

中班上学期刚开学不久,娃娃家依然是最受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每天娃娃家里都是人头济济,每天游戏后的交流分享中,大家经常发现很有趣的现象:爸爸妈妈会有好几个,大姐姐、小姐姐、哥哥、舅舅一大群。他们彼此并不十分明确对方的角色身份,做的事情却又都十分雷同:烧饭、抱娃娃、打扫房间。

其实,这些情况正是反映了幼儿的实际游戏水平和认知水平。这些孩子虽然已经升入了中班,但是游戏水平和认知水平不会随着孩子们升入中班一蹴而就地提高。要让孩子的游戏水平提高,教师就必须和孩子一同分享游戏的过程,在过程逐渐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开始了游戏也开始了学习……

游戏开始了,星星跑到了娃娃家,将围兜穿了起来。她对边上的乐乐说:“我是娃娃家的妈妈。”乐乐不服气地对星星说:“我才是妈妈!”“不行,我是妈妈,我穿着围兜了!”星星毫不示弱地反驳道,乐乐想了想说:“那么我就是阿姨!”……就在她们两个说话的时候,娃娃家里又先后进来了陈诚,小龙、大川、菲菲和甜甜。娃娃家里挤满了人。星星忙着给娃娃喂饭,陈诚在摆弄着餐具,乐乐不停地在娃娃家进进出出,甜甜拎着一袋刚从小超市里买来的东西放到娃娃家的桌子上……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

刚从小班升上中班的孩子,对娃娃家的热情不减。可是,老师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没有协商,角色的意识还比较模糊。令老师“头晕”的是:几乎每次游戏前都对孩子提出“要商量谁干什么”游戏规则。可是一旦游戏开始,孩子们往往全然忘记了这一切迫不及待地开始他们的游戏。

游戏结束后,照例大家坐在了一起说说游戏中的事情。说到了娃娃家,七个孩子都站了起来声称自己在娃娃家游戏,是娃娃家的人。于是,老师请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是娃娃家的什么人。这下令人捧腹的事情发生了:娃娃家里有一位妈妈,两位爸爸。爸爸和妈妈都认识自己的孩子是哪一位,更有趣的是娃娃家的爸爸被姐姐认作爷爷了……刚才在娃娃家做游戏的七个孩子也都笑了起来。

孩子们的这种情况显然是违背生活常理的,“家人应该是互相认识的。”老师知道孩子们一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只是这种经验并没有被唤起。联系主题《我爱我家》,“全家福”的活动不正是要让孩子介绍自己的家人吗?何不趁热打铁,用主题中的学习活动来解决游戏中的实际问题呢?于是——

老师请星星把她的全家福照片拿了出来,问他:“这是你们全家的照片吗?”星星点点头,老师请他向大家介绍照片上的家人。

于是,星星大声地介绍了起来:“这是我妈妈、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外婆、这是我外公,这是我。”

老师故作惊奇地问道:“你都认识他们的?”

星星毫不犹豫地点头答道:“是的。”

“那么,你妈妈认识你外公、外婆吗?”老师继续追问。

“认识!”星星回答的很坚定。

“那么,你外公、外婆认识你吗?认识你爸爸吗?你爸爸认识的外公、外婆吗?”老师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星星用不停地点头予以了肯定。

在这个过程中,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中间发出了一些小声音:“我的爸爸、妈妈也都认识我外公、外婆的。”“家里的人都认识的。”……

从孩子们的窃窃私语中,老师发现: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已被“唤起”,现在正是趁热打铁的好时机,孩子们即解决了当前游戏中的问题,又进一步感知了“什么是家?什么是家人?”

老师这时对大家说:“原来,自己家里的人都互相认识的。那么,娃娃家的人都互相认识吗?我们来问问他们吧!”

在笑声中大家得出了结论:一家的人都应该是互相认识的,如果不认识就不是一家人了。为了不再闹出这样的笑话,以后在做娃娃家的游戏时,一定要互相认识。在笑声中,孩子们想起了自己的家里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是彼此认识,大家约定在娃娃家游戏里也要彼此认识。

游戏中,老师巧妙地将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的“全家福”的一个环节移植到游戏中,通过孩子介绍自己家里的成员,发现原来一家的人都应当是彼此熟悉认识的,对比游戏中娃娃家里的人却彼此毫不相关、互不认识,实在很荒唐!就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大家不仅对“家”和“家庭成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同时也发自内心地制定了规则:在娃娃家玩游戏,要彼此认识。

源自孩子们游戏中的问题,教师链接主题中的学习活动,既帮助孩子们解决了问题,又很自然地孩子们进行了相关的学习体验。

通过了“全家福”的交流分享后,一段时间里,每次游戏后老师总要和孩子认识认识娃娃家的人。每次总要请他们互相介绍,大家一起见证娃娃家的人是否都是互相认识的。

游戏中娃娃家又有发生了新的状况:小小的娃娃家里挤进了11个孩子,只见他们都在娃娃家里忙忙碌碌的:小羽正在烧菜;乐乐坐在沙发上看书;浩浩和天天都在摆放餐具;明明不停地穿梭于娃娃家和小超市不停地将小超市的东西买到娃娃家……其他几个孩子作的事情也和他们差不多。

游戏结束了,娃娃家的孩子们被请到了大家面前,在自我介绍时大家知道:今天的娃娃家有爸爸、妈妈、外婆、外公、奶奶、叔叔、姑妈、大姐姐、小姐姐、哥哥和阿姨。

孩子们为了能参加到娃娃家的游戏中,丰富了很多的家庭成员的称谓。从原来单一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称谓,逐渐地扩展到了“叔叔”“舅舅”“姑妈”七大姑八大姨的称呼都出现了。老师暗暗地欣喜:孩子们为了使自己能参与到游戏中,已经学会用自己在生活中学到的、认识的一些称谓用在了游戏中。

源源在座位上看着站在前面的同伴情不自禁地说了声:“哇塞,娃娃家有十一个人!”源源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娃娃家有那么多的人呀!”教师立刻“全选”了这个话题,充分地将幼儿的讨论和班级创设的全家福的环境以及教材中《家有几口?》的活动联系起来。

“娃娃家里应该有几个人?你们家里天天在一起的有几个人?”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大家开始讨论起了“家里到底有几个人?”的问题。

孩子们对照着班级里全家福的相片开始了研究,发现我们班级里诚成的家里人最多,有12个人。老师问诚成:“你们照片上12个人天天都住在一起、一起吃饭、睡觉的吗?”

诚成忙摇着头说:“不!这是我爷爷生日的时候拍的全家福。天天住在一起的只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源源一听忙得出了结论:“其实诚成家只有五口人。”其他的孩子们也都认同。照片上其他的人都是为爷爷过生日来的亲戚,这些亲戚都不和诚成住在一起。

老师不失时机地对小朋友们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亲戚,比如:姑妈、姨夫、舅舅、伯伯……那么多的亲戚平时并不是天天住在一起的。天天住在一起的人才能算是我们的家人。”

由于老师和孩子“用事实说话”一起讨论解决的是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都特别的投入,平日里的生活经验被再度唤起。

老师再度追问孩子们:“什么时候,你的家会来很多的亲戚?”

这下孩子的发言一下子踊跃了起来,峰峰说:“我们搬到新房子里以后,很多亲戚都来我们家玩,说我们的新房子漂亮。”乐乐说:“过节的时候,我们家来了很多的亲戚。爸爸请他们到饭店里去吃饭。”诚成说:“爷爷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家来了很多的亲戚,大家吃生日蛋糕的。”……

热烈的讨论不仅帮助孩子们解答了什么时候家里会有很多的亲戚,也唤起了孩子们许多的生活经验,为以后游戏情节的发展提供了素材。

在这次的游戏活动后,我们趁热打铁地运用教材中提供的歌曲学习活动《家有几口?》让孩子感悟了什么是“家人”的一个概念。

教师还根据孩子们在游戏中出现的不少家族成员的称谓,安排了集体语言教学活动《家族儿歌》孩子们琅琅上口地念诵着:“妈妈的妈妈是外婆,妈妈的爸爸是外公,妈妈的兄弟是舅舅……”

自从和孩子进行了亲戚和家人的讨论以及相关的学习活动后,游戏中娃娃家已经很少出现拥挤混乱的现象了。

一天,小艺是娃娃家的妈妈,乐乐和川川都要做爸爸。在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小艺给他们进行了分工。她对两个男孩子说:“乐乐的个子高,做爸爸。川川的个子矮只能做弟弟”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小艺还对川川说:“弟弟要上幼儿园。”

由于孩子们已经对之间已经达成的默契,使得川川毫无怨言地被小艺安排到了幼儿园做小朋友。在游戏后的交流活动中,小艺的这个做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川川和小艺的合作也得到了肯定。

可是,今天游戏中还是扮演妈妈的小艺和龙龙发生了争执。原来,龙龙要做爸爸,娃娃家已经有爸爸了。小艺就要龙龙当弟弟去幼儿园,可是龙龙说:“我不做弟弟,我是舅舅。”“舅舅要不要上幼儿园?”小艺迷惑了,她愣了一下然后很快地反应过来说:“妈妈的兄弟是舅舅。”(这是不久前学的《家族儿歌》里的话,小艺“活学活用”了)小艺很认真地对龙龙说:“我是妈妈,那么你是我的弟弟啰?”龙龙点点头说:“是的,我就是你的弟弟!”

“弟弟就该去上幼儿园!”小艺斩钉截铁地对龙龙说。

“可是……我……我……我是……舅舅呀?”龙龙自己开始“迷糊”了,“舅舅不上幼儿园。”

“不!”小艺反驳道:“你是我弟弟,弟弟就是小孩子,小孩子就要上幼儿园!”

龙龙似有委屈,可是又无法辩驳,他只得悻悻地走到幼儿园做起了小朋友。

在一边观察到这一幕的老师突然意识到:虽然集体活动中已经教过了《家族儿歌》,很多的孩子都能琅琅上口地背诵儿歌,但是对一些家族成员之间概念的认识还是有模糊的。游戏给老师提供了一个更好地观察幼儿对知识经验掌握和运用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真实的经验水平。小艺错误的“权威”使得龙龙只得到幼儿园去做“小

弟弟”,龙龙似乎感到了小艺的理由并不充分,但是却有无从反驳辩解。

在游戏后的交流分享中,大家讨论起了这个“舅舅上幼儿园”的话题,结果发现很多的孩子这样认为:舅舅是妈妈的兄弟,兄弟是哥哥和弟弟的总称。如果是哥哥就不必去幼儿园,因为他已经长大了。如果是弟弟就必须去上幼儿园,因为弟弟总是小一点的。

面对新的命题“妈妈的弟弟要不要上幼儿园?”摆在了老师和孩子们的面前。于是,我们班级就进行了一次小型的家园互动的调查学习活动。

结果我们发现:班级里29位孩子,有9位小朋友有舅舅,其中是“妈妈的弟弟”的舅舅有4位,这4位舅舅中,3位已经工作了,1位在读大学,没有一位小舅舅是在上幼儿园的!

再一次的事实摆在了孩子面前,孩子们终于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了一个道理:妈妈是大人了,妈妈长大了,她的弟弟也长大了,所以妈妈的弟弟不必上幼儿园。

星星和霏霏都在娃娃家玩。星星拿起了一只小包包不时地在教室了逛来逛去,霏霏则在娃娃家围着小围兜烧菜。老师对霏霏说:“呦,娃娃家的妈妈,今天烧这么多的菜,是不是有客人来呀!”霏霏一边忙着一边对老师说:“我是阿姨,星星是妈妈。”老师再去问星星,星星的回答是:“我是娃娃家的妈妈。”

老师的第一反应是:霏霏和星星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职责似乎很混乱。

老师问星星:“妈妈你在干什么?”

“我在逛马路。”星星大声地告诉我,并且接着说:“我去买东西,还要去看戏。”老师笑着对星星说:“娃娃的肚子饿了怎么办?”这时一边的霏霏插嘴说:“我给娃娃烧好饭了。”老师对她俩说:“妈妈怎么不烧饭,不烧菜?”霏霏说:“我是阿姨,我管烧饭,我天天来烧饭的。”

老师恍然大悟,此“阿姨”不是彼“阿姨”,这里的“阿姨”是钟点工,联系在霏霏平时的家庭生活,每天接送霏霏的不正是家里的钟点工吗?

游戏结束后,教师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指导行为:其实今天的游戏中教师的行为与其说是“指导”不如说是“干扰”。社会是在发展着的,教师如果以固有的经验和孩子进行游戏的互动,那么有时候就会对孩子的游戏行为进行误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