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

2、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形象地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是一场不可调和的生死斗争。

4、学习鉴赏古典文学名著,诱发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了解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过程方法】诵读、感悟、理解、讨论、鉴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介绍

★关于作者

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以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约1 2 9 6 ─1 3 7 0 ) ,钱塘( 杭州) 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

★关于《水浒传》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水浒》这部书是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版本推荐

《水浒》的版本很多,这里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还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

打算要逐一评点。《水浒》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离骚》、《杜诗》《史记》。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

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二、导入新课

正如《水浒传》主题歌里所唱的那样,“路风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豹子头”——林冲“林教头”。

前情提要,初识人物★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剌”的剌客,无辜地被剌配沧州。在路上,陆虞候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候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课文中的情节。

后来林冲辗转到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由于官兵追杀很紧,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那里去。从此以后林冲才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

东岳庙→白虎堂→野猪林

↓↓↓

调戏林妻栽赃嫁祸谋杀未遂

引导学生思考:从林冲一路以来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他性格中的什么特点?(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理清课文线索,进一步分析人物及其性格变化过程

第一部分(第1节):引子——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此部分包括两大内容。遇后的一段对话。作用: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为李小二感恩图报埋下伏笔。

思考:课文第二段写道: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林教头沧州遇旧知”这一段是

不是闲话?(不是闲话。原因:①插叙在东京情况,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②交代来沧州原因,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

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自称“罪囚”,甚至认为是

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第二部分(2-5 节):开端——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矛盾的展开: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思考: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大惊”――始料不及,他已刺配沧州,本想委曲求全,有朝一日回到东京与家人团聚,这也为高俅等不容。“大怒”――高俅等已害得他有家难回,有国难投,现在又派人到沧州追杀他,必欲置于死地。两次“寻”――迸发出反抗求生的火花,要手刃仇人。“心下慢”――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应有的警惕,刚点燃的复仇火焰又慢慢熄灭了。说明林冲的反抗性格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第三部分(6-9 节):发展——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思考:要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反应?表现他的什么性格?(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神明庇佑”还祈求买酒途经山神庙时,后来,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念头更淡漠了,

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第四部分(10-12自然段):高潮和结局——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思考:1.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踏”“扯”“剜”,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2.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①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②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逼上梁山.

杀死陆谦

(奋起反抗)听说阴谋

(复仇怒火燃烧)

心下慢了

沧州遇旧知接管草料场

(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善良安份)

第二教时

一、复习巩固

复述故事情节及林冲性格变化过程。

二、含英咀华,赏析经典

★本选文中的环境描写分析

1、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赏析: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2、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赏析: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

“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

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雪紧→喝酒→庙→厅倒→借宿破庙→复仇)②烘托人物感情,渲染气氛: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风雪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

正面描写渲染浓重气氛

推动情节发展风雪

烘托人物形象侧面衬托

★本选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

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叙述事件发展不可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它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缺少的重要手段。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

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赏析片段一: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赏析片段二:

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锁了”,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办事谨慎的性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这些细节描写,到山神庙里去安身。使情节发展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格,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

合情合理。(林冲)“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赏析片段三:

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掇将过来靠了门。.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赏析片段四: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

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赏析片段五: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

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

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三、总结全文,因势利导

一部真正的名著是经得起世人的推敲与时代的考验的,是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些文化遗产,去认真地品读、鉴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只是《水浒》中一个小小的片断,虽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但是气魄恢宏的原著还在等待着我们慢慢领略;108个英雄好汉鲜活的形象还在向我们招手。

正所谓:“英魂聚散转眼是千年,山高水远苍茫有遗篇。可圈可点如今重开卷,可歌可叹公道在人间。”

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学以致用,用在这堂课上学到的知识去欣赏更多地名著,品析更多地人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