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年脾胃病会议讲义

2010年脾胃病会议讲义

2010年脾胃病会议讲义
2010年脾胃病会议讲义

调肝理脾法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甘肃中医学院张士卿

调肝理脾一法,是儿科常用治法之一。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方面的不少病证,均可用此法调治而获愈。兹结合临床实践和个人点滴经验,对此法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讨论如下:

调肝理脾法的理论根据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又常常相互影响,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五脏中,肝脾两脏的协调配合,对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土得木而达”(《素问·保命全形论》),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脾胃的升降。肝若疏泄正常,则脾能正常升清,胃亦能正常降浊。肝的疏泄功能还直接影响着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又有助于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反过来看,脾胃正常的升降、纳化,保证了气机的条畅,血源的充足,又为肝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所以,肝的疏泄、藏血功能正常,脾胃的升降、纳化功能协调,乃是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顺,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否则,肝气不和,脾胃失调,都可以引起肝脾两脏不能协调配合,从而出现眩晕,乏力,脘腹胁肋胀满疼痛,呕逆、嗳气,或者纳食不化,大便不调等种种病理现象。

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气血、营卫之来源,肌肉、肢体之发育,脏腑、经络之功能等,都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以供应。因而,小儿对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阴血精微的消耗也相对较大。但是,由于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旺,运化和吸收能力有一定限度,因此,相对地表现为阴血薄弱,阳用太过,也就是元·朱丹溪所谓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联系脏腑而论,明·万全则把小儿这种生理、病理特点归纳为“脾常不足,肝常有余”。

由于“脾常不足”,所以小儿常因喂养不当,调护失宜,内伤饮食不节,而易致脾胃受伤,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伤食、积滞,腹痛、吐泻等病证;由于“肝常有余”,所以小儿常因寒暖不适,外感发病,最易化热化火,甚至引起高热、惊厥,神昏、

抽搐等病证。

综上所述,由于小儿肝、脾有这种生理、病理的特殊性,所以,决定了在临床实际中,小儿饮脾虚肝旺、脾壅肝郁等引起的病证比较多见,因而,调肝理脾的治疗方法也就比较常用。

小儿肝脾不调病证的诊断要点

2.1气色变化:肝色青,脾色黄。肝失冲和,气血不调,脾失健运,化源不足,以致气血无以上荣。故肝脾不调的小儿面部气色多苍黄不泽,特别是目内白睛晦滞不清,目下脸脆及发青发暗。

2.2特异症状:肝主升动,脾营肌肉。肝脾不调小儿每因肝阴不足,肝阳偏胜,脾运不健,肌肉失养,而表现为性急多动,食少行瘦,腹胀时痛,二便不调。若属肝胃火盛,亦可表现为食量虽多,但饮食不为肌肤。且性情焦躁易怒,执拗孤僻难管。

3.调肝理脾法常用药物

3.1调肝常用药:

3.1.1养肝柔肝:白芍、当归、乌梅、柏子仁、酸枣仁、龟板等。

3.1.2疏肝理气:香附、柴胡、郁金、青皮、台乌药、川楝子等。

3.1.3平肝潜阳:生龙骨、生牡蛎、钩藤、白菊花、代赭石、珍珠母等。

3.1.4清肝泻火:山栀、黄连、茵陈、青黛等。

3.2理脾常用药:

3.2.1健脾益气: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

3.2.2燥湿运脾:苍术、厚朴、草果、藿香等。

3.2.3和脾渗湿:扁豆,薏苡仁、莲子肉、茯苓等。

3.2.4理脾和中:砂仁、木香、陈皮、枳壳等。

3.2.5醒脾开胃:焦三仙、莱菔子、鸡内金等。

4.调肝理脾法在儿科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4.1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古称“不思食”,“恶食”等,现代医学称作“神经性厌食症”。本病发生原因很复杂,但常见原因为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恣食生冷、寒食、杂食,以致

损及胃肠。亦有因受惊受辱,情绪抑郁;或因强食逼食,逆其所愿着。这些原因都可导致小儿以食为苦,甚至于视食而惧。究其病因,则多责之肝脾不和,气机不调,胃肠功能紊乱,故治疗应以调肝理脾,健胃消食,舒气防积入手。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具有醒脾柔肝,健胃增食的“小儿增食汤”,用治本症,收获满意。

小儿增食汤:

云茯苓10克苍、白术各6克枳壳6克生白芍10克乌梅肉10克木瓜6克焦槟榔6克焦三仙各10克清半夏6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

水煎,分三次温服,一日一剂。

如兼大便稀溏者加淮山药15克,白扁豆10克;兼大便干燥者加炒莱菔子10克,火麻仁10克;脘腹胀满,食后恶心欲吐者加砂仁6克,藿香6克,厚朴6克;食不消化者加鸡内金10克,生黄芪10克。

4.2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的临床证型很多,寒、热、虚、实均可致泻。若因暴受惊吓,造成气机逆乱,肝脾不调,亦常引起腹泻便青,睡眠易惊。此等腹泻,谓之惊泻,其治若单以健脾,收效甚微,必须柔肝健脾,肝脾两调,方能奏效。笔者自拟“疏木运土汤”,临床随症加减,用之有效。

疏木运土汤:

苍、白术各10克白芍10克防风6克云茯苓10克陈皮6克葛根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炙甘草3克

水煎,分三次温服,一日一剂。

兼伤食者加焦三仙各6克;兼风寒者加藿香6克,苏叶6克;兼湿热者加黄芪6克,黄连3克,滑石10克;惊悌不安者加钩藤6克(后下);脾虚者加党参10克,淮山药15克,莲子肉10克,薏苡仁15克;久泻肾虚者可合四神丸;偏虚寒者加炮姜3克,制附片3克。

4.3小儿癫痫

小儿癫痫,临床症候特征为:突然扑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直视,四肢抽搐,或作猪羊叫声,发过即苏醒,醒后如常人。本病之生,虽有风、痰、食、

瘀等不同类型,但究其根本,则以脾虚肝旺,风痰上扰者为主。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脾不足则痰浊内伏,肝有余则不仅横犯脾土,而且易致风阳上扰,因而痫证由作。所以,治疗小儿癫痫,常可采用和肝健脾,涤痰开窍,熄风止痛之法。笔者自拟“熄痫灵”方,随证化裁,效果比较理想。

熄痫灵:

龙胆草10克白菊花10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胆南星10克云茯苓10克代赭石20克(先煎)郁金10克白矾6克石菖蒲10克神曲10克天麻10克(先煎)钩藤6克(后下)赤、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全蝎6克

水煎,分三次温服。

本方亦可以三倍剂量,共研细末,每服3-6克,日服三次,温开水送服,或用蜂蜜调服。

痰甚者加天竺黄,以豁痰熄风;肝阳上亢者加珍珠母,龙骨、牡蛎,以平肝潜阳;内风朴动者加僵蚕、地龙、蜈蚣,以熄风止痉;心神不安者加琥珀、远志、酸枣仁,以安神宁心;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

4.4小儿多动症

本症又称“儿童轻度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是指学龄钱或学龄期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心脾血虚,肝肾不足,肝阳升动太过而引起的行动、动作出现异常现象的综合症。其表现为:在常态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多动不安,精神不专,兴趣无恒,言语冒失,智力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虽无明显差异,但因好动难以自制,注意力不能集中,而明显影响学习成绩。

中医认为,心主血而藏神,心的血养而神专所用;脾生气而主静,脾健运,气血充,则思绪稳定;肝藏血而主谋略,肝血充足则虑深谋远;肾藏精而通于脑,肾精充足则脑海充盈,智力聪慧。假若小儿禀赋虚弱,心脾血虚,肝肾阴亏,最易导致阳无阴敛,升动不宁,而出现一系列阴静不足,阳动有余的证侯。因此,在治疗这种小儿多动症时,必须以益脾柔肝,交通心肾为法,以静制动,安神定志,方可使其行为、动作、神志活动渐趋正常。

本症选方可用,参芪地黄汤、桂枝加龙牡汤和甘麦大枣汤合方化裁,酌加酸枣

仁、远志、菖蒲、钩藤、龟板胶、鹿角胶等。

4.5小儿高热惊厥

有些小儿一遇外感,极易发热抽风,西医神经系统检查,并无异常,此属高热惊厥,临床采取镇静、补钙之法起不到根治作用,中医单纯平肝熄风,止痉安神,疗效亦不巩固。这种小儿常表现为精神不振,面色不华,毛发不泽,形体瘦弱或虚胖,发育欠佳,平素烦躁易怒,食少便溏,夜寐欠安,山根色青等。究其病机,多系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气血亏少,肝旺脾虚。肝为刚脏,主藏营血。营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来源于脾胃。今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营卫,则肝失营血以养,以致阳无阴敛,极易动而生风。故治此症,故宜平肝熄风,但更应注意健脾益气。

平肝熄风,可用雷氏清离定巽法加减,此法适用于外感发热,惊厥抽搐发作时为宜。方药如:

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竹叶6克生地12克元参10克甘菊花10克桑叶10克钩藤6克(后下)木瓜6克白僵蚕6克川贝母6克胆南星6克甘草3克水煎,分三次温服,一日一剂。

发作过后,平素宜调和肝脾,以巩固善后,方用:

人参30克胎盘1具白术30克茯苓30克银耳20克天麻20克羚羊角3克全蝎15克上药共为细末,每服2克,一日二次,以钩藤少许,煎水送下。

4.6小儿气厥症

小儿气厥,又名“屏气发作”,俗称“气死病”,临床多见于3-7岁小儿。若发生于1-3岁小儿,又称作“婴幼儿呼吸暂停症”。

本症是儿童时期一种呼吸方面的神经官能症,常因恼怒、啼哭、突然动气而引起气声不续,面唇青紫,一时性神昏肢厥,不省人事。轻者半分钟左右,重者2-3分钟可苏醒,醒后一般有神疲,嗜睡,或长嘘短叹之侯。本症极易复发。究其病因病机,多由于平素饮食不节,偏食、挑食,脾胃虚弱,加之父母娇宠溺爱,任性执拗,故一遇激怒、惊惧,或情意不遂之时,便使肝气郁结,升降之机闭阻,以致神明受扰,清窍被蒙而发生一时性昏厥。因此,对其治疗亦应抓住脾虚肝郁这一本质,

采取理脾和中,调肝平冲,疏气解郁,醒神开窍之法,选用逍遥散酌加郁金、菖蒲、远志、枳壳、砂仁、神曲等主之。

4.7小儿疝气(腹股沟斜疝)

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胎期发育不全,少腹膈膜松弛不收,更因啼哭动气,用力过度,以致肝气郁滞,中气下陷,迫使腹内肠段下入阴囊,从而形成疝症。故本病与肝脾均有关系,其治疗亦必须调肝顺气,补脾升阳兼顾,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天台乌药散、茴香橘核丸化裁主之。

王自立主任诊治脾胃病经验

王老尤擅中医脾胃病的治疗,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脾胃病的病机关键为脾虚不运、气机不和、升降失常。倡导“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为临床主导思想,强调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创立运脾汤一方补运同举,治疗脾虚失运证疗效显著,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运脾思想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脾失健运、升降失常乃脾胃病的病机关键。

脾为土脏,与胃相表里,脾主升清,胃主和降,脾胃健运,自能消化饮食水谷,将所化之津气上归于肺,输布全身以濡润脏腑经脉、四肢百骸,所生之糟粕浊气通降于肠,从二便排出,从而完成其“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此外,脾气还有升发清阳、统摄血液、温煦中焦及主四肢等功能,故又系全身气机升降运动之枢纽。肝胆之气亦随脾胃而升降。气机的基本运动形式为升降浮沉,气机运行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脾胃功能。脾气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一旦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健,升降失常,枢机不利,清浊不分,相干于中,变生百病;若脾胃一败,化源断绝,诸药莫救。脾胃功能主要通过脾气来实现,而脾气极易为各种因素所耗伤,正如《内经》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表现出脾胃病以气虚为本,运化失健为基本特点,亦即“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理;然脾失健运,则胃难和降,升降失常,清浊相干,由虚致实,产生痰饮、湿阻、食积、气滞、血瘀等,形成虚实夹杂之证。正如金.元时代李东垣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临床常见如脾虚失运、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反胃:脾失升清,合污而下,发为泄泻;运化失健,食滞胃脘,发为胃痞、纳呆:脾运失职,精微不输,迁延成疳;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清浊相干,中焦壅滞,气滞血瘀,痰饮内生,发为胃痛、腹痛、鼓胀、浮肿、饮证、霍乱等病;脾虚失摄,血溢脉外,发为血证、崩漏;脾虚气陷,升清无力,则见脏腑下垂。故脾胃病以本虚为主,常由虚致实,虚实夹杂:以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以脾气不行为主要矛盾,兼见痰饮内停、气滞血瘀。

2、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思想是“以运为健、以运为补”,治疗原则为“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

王老认为治疗脾胃病既离不开一个“补”字,又不能单纯施补、而不顾其实,应该从动态的观念出发,以健脾助运、调整升降为要。脾胃为气机升降运动之枢纽,而升降浮沉为气机的运动形式,气机运行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脾胃功能。若纯用滋补药品多有滋腻碍脾、壅滞胀满之嫌,久用易致脾胃之气停滞不行,变生他证:若由虚致实,兼见痰饮内停、气滞血瘀者,过用滋补则犯实实之戒。而通过健脾促

运、调气和胃之剂,可以使脾气得以舒展、气机得以调和,促进运化,从而避免了滋补所致之壅滞。也就是说,只有脾胃功能处于正常的运化状态,才能消化水谷、运化水湿、生化气血,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反之,若脾胃功能低下,处于停滞状态,则不可能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而调理机体的滋补药品,亦须借助正常的脾胃功能才能得以吸收利用,发挥作用。所以运脾的关键不在于直接补益脾胃,而在于通过调理气机以促进运化。换句话说,就是“脾以运为健、以运为补”。故临证之时“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此实乃运脾思想之精华,已成为王老治疗脾胃病的大法、通则。

王老诊治验案

1.胃痞病(慢性胃炎)脾虚失运证

案患者瞿某,男,18岁。胃脘胀满不适、纳呆3年余,加重1个月。

初诊2006年11月21日来诊。患者3年来每因饮食不节出现胃脘胀满不适,伴有食少纳呆,曾查上消化道钡透示:慢性胃炎,未行系统治疗。近1个月来因饮食不节致胃脘胀满明显,不思饮食,食后尤甚,伴呃逆阵作,神倦乏力,大便干,2日一行,矢气频多。患者形体消瘦,脾色环唇,脘腹痞满,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胃痞(慢性胃炎),

证属脾虚失运。

辨证患者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胃纳呆钝,气滞不行,发为此病。

治法健脾助运。

处方运脾汤加减。

药物组成党参30g,白术30g,茯苓10g,佛手15g,枳壳30g,石菖蒲15g,炒麦芽15g,仙鹤草30g,浙贝母10g,肉苁蓉30g,甘草6g。水煎分服,一日一剂。

二诊2006年11月24日来诊。3剂后,患者诉胃脘胀满明显减轻,食欲增进,余症悉减。效不更法,上方继服4剂以巩固疗效。药后患者再未来诊,逾3月余,遇其家人询之,称其药后脘胀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近10kg。

按本病系典型脾虚失运之胃痞,故以运脾汤应手而效。运脾汤系吾师集数十年临床经验之精华,为其运脾思想的具体体现,不仅消化系统疾病诸如胃痛、胃痞、

纳呆、呃逆、泛酸、反胃、呕吐、胆胀、腹胀、腹痛、泻泄等属脾虚失运者获得显效;而且各科疑难杂病如肾衰所致恶心、呕吐,减肥节食过度、大病重病后出现的厌食、纳呆等属脾虚失运者亦效。现已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各种急慢性胃炎及食管炎等病属脾虚失运的常用及首选方剂。

方中党参、白术、仙鹤草益气健脾以助运,其中党参健脾益气,“为强壮健胃药,用于一切衰弱症,能辅助胃肠之消化”(《现代实用中药》);白术“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本草求真》),仙鹤草又名脱力草,功能健脾补肾,调补气血,且补而不腻,茯苓健脾渗湿,合用即为四君子汤义;佛手气清香而不燥烈,性温和而不峻,既能舒畅脾胃滞气,又可疏理肝气以防木郁克土,且无耗气伤津之弊;枳壳善能理气宽中,行气消胀,“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呃逆”(《日华子本草》),“消心下痞塞之痰,泻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削腹内连年之积”(《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与佛手合用则突出运脾调气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壳水煎剂能促进实验动物胃肠蠕动而有规律;炒麦芽健脾化湿和中,宽肠下气通便,“消一切米面诸果食积”(《景岳全书》),兼能疏肝理气;石菖蒲芳香醒脾,化湿和胃,而《本草从新》谓其“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祛湿除风,逐痰消积,开胃宽中”。诸药合用,既补气以助运,更调气以健运,使痰湿无由以生,则脾胃无由阻滞;兼以肝脾共调,脾肾双补,使脏腑调畅,则脾运复健,升降如常,诸病自除。

加减用药:老师强调宜少而精,需灵活掌握。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中虚有寒者加高良姜、香附,阴血亏虚者加当归、白芍,气滞明显者加香附、砂仁;兼有痰湿者加法半夏、陈皮;湿盛苔厚腻者去党参加苍术、厚朴;有郁热者加浙贝、连翘、黄芩;便秘者重用白术、枳壳、炒麦芽,并酌加郁李仁、肉苁蓉、槟榔;若肝郁犯胃而泛酸者加浙贝母、黄连、吴茱萸;确诊为萎缩性胃炎而病久入络者加莪术、川芎、郁金。

2.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脾胃虚寒证

案张某,男,47岁。胃脘疼痛1年余,加重1月。

初诊2005年4月26日初诊。患者1年前因饮食不节致胃脘疼痛,初以夜间为甚,渐至白天亦痛,空腹时明显,自服果胶铋等药后痛止。1月前因饮食不节而复发,

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不华,胃脘疼痛伴呃逆阵作,得热则缓,遇冷加重,喜温喜按,食纳尚可,夜眠欠安,二便调,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中腻,脉象沉。查胃镜示: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2.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B超示:慢性胆囊炎。

诊断胃痛(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2.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3. 慢性胆囊炎)。

证属脾胃虚寒。

辨证此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虚寒内生,胃失和降,升降失常,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治法健脾助运,温胃止痛。

处方运脾汤加味。

药物组成党参15g,白术30g,茯苓15g,佛手15g,枳壳30g,石菖蒲15g,麦芽15g,浙贝母15g,郁金30g,木香10g,细辛10g,莪术15g,香附15g,砂仁10g,甘草5g。水煎分服,一日一剂。忌暴饮暴食,忌生冷、辛辣、厚腻之品,避风寒,畅情志,适劳逸。

二诊2005年4月29日来诊。服药3剂,服第一剂药后胃痛即除,胃脘稍感胀满,偶有泛酸,进食后有烧灼感。精神好转,面色转润。舌质淡胖,齿痕,舌苔白微腻,脉象沉。健脾助运合以温散之法而气机畅,故痛止。因有郁热未清,故见胃脘烧灼,泛酸。效不更方,前方调整以加强清热、和胃、制酸之力。调方如下:党参15g,白术30g,茯苓15g,佛手15g,枳壳30g,石菖蒲15g,麦芽30g,浙贝母20g,郁金30g,木香10g,细辛10g,莪术15g,香附15g,砂仁10g,连翘30g,甘草6g。水煎分服,一日一剂。

三诊2005年5月5日来诊。服药3剂,药后诸症悉除,一周后因生气而胃痛复作,经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而效。

按此病系平时饮食不节,脾胃受损,面色不华,舌质淡胖,齿痕,舌苔白微腻,脉象沉即是明证。空腹、夜间痛,得热则减,遇寒加重,喜温喜按系寒凝之特点,亦验之于舌脉。治疗中焦寒凝气滞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重用“细辛”疗效显著,细辛味辛香窜,通彻表里,散寒止痛力强,正是遵《内经》:“大气一转,其

气乃散”之意。

3.泄泻(慢性结肠炎)脾虚湿盛证

案张某,男,40岁。大便稀溏10余年,加重1月。

初诊2005年8月23日。患者10余年来每因饮食不节致大便稀溏,日2~3行,经对症治疗可缓解,近1月来病情加重,多于上午排便2次,下午1~2次,便质稀溏,甚则如絮状,偶有少量粘液,食欲不振,进食生冷即欲泻,形寒怕冷,手足心热,口干稍苦,无明显腹痛,小便可,夜眠欠安,舌淡胖大,齿痕,舌苔薄白,脉象沉。

诊断泄泻(慢性结肠炎),

证属脾虚湿盛。

辨证久病失治,暗耗脾气,运化失健,聚津成湿,下注肠道,传化失司,而成泄泻。

治法健脾化湿。

处方六神散化裁。

药物组成山药15g,薏苡仁15g,扁豆10g,焦麦芽10g,茯苓30g,木香10g,焦楂10g,马齿苋30g,仙鹤草30g。水煎分服,一日一剂。

二诊2005年8月27日来诊。服药4剂,大便已基本成形,而停药3周后大便复转稀溏。仍感形寒怕冷,不能进食瓜果,生冷,食则泻。舌淡胖大,齿痕,舌苔薄白,脉象沉。药已中病,然形寒怕冷明显者,虚久及阳之故。效不更法,上方出入。

山药30g,薏苡仁30g,扁豆10g,焦麦芽10g,茯苓30g,木香10g,焦山楂10g,小茴香30g,仙鹤草30g,桂枝15g。水煎分服,一日一剂。

三诊2005年8月30日来诊。药后诸症均减,其后以本方化裁调服10余剂,大

便成形,日1~2行,形寒怕冷明显减轻,余症亦减轻。

按经云:“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湿盛则濡泄”、“清气在下,则生飧泻”、“肾开窍于二阴,司开阖,主大小便”,王叔和亦云:“湿多成五泄,肠走若奔雷”,《难经》所载有五泻:一为胃泻,饮食不化;二为脾泻,呕逆腹胀;三为大肠泻,便脓血,小腹痛;四为大瘕泻,里急后重,五为圊数至而不能便,茎中痛。吾师认为,“无湿不成泄”,泄泻之成,多责之于脾肾二脏。脾主运化,肾主闭藏。若脾虚失运,津聚成湿,下注肠道而为泻。日久及肾,命门火衰,无以燔土,

土不制水,水饮直走大肠而为泄。故治泻之法,不离脾肾。临床所见,若脾虚饮停者常用苓桂术甘汤,脾虚湿盛者常用平陈汤、六神汤,肾阳虚者用真武汤,脾肾俱虚者用四神汤等。然临证之时,不可拘于温补脾肾,须结合患者年龄老幼,体质强弱,病程新久,有无兼证,分清寒热虚实,辨证施治,并灵活运用《医宗必读》之治泄九法以加强疗效。

本案脾色环唇、面色不华、舌淡胖大,脉沉,为脾虚化源不足之征,而大便稀溏,甚则如絮状,则为湿盛之象。以六神散治之,药证相合。慢性结肠炎久泻不愈属虚湿夹杂者,从健脾化湿治之,可获长期疗效。

4.气鼓(麻痹性肠梗阻)寒湿中阻证

案患者杜某,男,52岁。腹胀10余天。

初诊2005年11月27日初诊其妻述患者月中时,晚饭后外出散步,当时披衣于身,行不远,即觉胃部不适,遂返家。回家后患者取冰梨一个食之,不久脘腹部出现胀痛,逐渐加重,经X线腹部立位平片示:双侧中上腹见大量肠管积气,见有大量液平面。于2005年11月21日收住某职工医院,入院后经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大承气汤灌肠等对症治疗,于11月22日晨通气并解紫褐色稀水样便约2000 mL,化验(-),考虑为中药药液,观察1天,腹胀仍未缓解。查体:心肺(-)、腹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较弱,约1-2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复查X线腹部立位片示:中上腹部肠管大量积气,并见大量液平面,但未见膈下的游离气体,考虑是否有机械性不完全性肠梗阻。遂于23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较多淡黄色渗液约1000mL,小肠均匀扩张,未发现包块及其他异常,关腹。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补钾及调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双侧足三里封闭,2次/日是,营养支持、胃肠减压,中药灌肠、12小时后下床活动等治疗,病情平稳,肠鸣音活跃,约8~12次/分。术后72小时左右出现腹胀。呈进行性加重,立即行腹部立位平片示:全腹见15~17个大小不等的液平面。肠黏膜光滑。膈下未见游离气体,给予中药灌肠,针灸等治疗,腹胀未能减轻。遂以麻痹性肠梗阻转入兰州某医院,欲再次行剖腹探查,患者及家属恐惧,遂求治于我师。师往观之,病人面色晦暗,表情痛苦,腹大如鼓,鼓之如鼓,口干不欲饮,不欲纳食,小便短少,腑气不通,舌淡、苔厚腻,微黄,脉弦紧。

诊断气鼓(麻痹性肠梗阻)。

证属寒湿中阻。

辨证患者初冬时节,着衣不慎,感受寒邪;复取冰梨食之,寒邪直中于内,困于脾胃,寒凝气滞,发为鼓胀。

治则温中散寒,健脾行气。

处方平胃散化裁

药物组成苍术30g,厚朴15g,香附15g,砂仁10g,枳壳30g,石石菖蒲15g,炒麦芽15g,小茴香30g,台乌15g,仙鹤草15g,生姜3片。同时食盐及小茴香腹部热敷。服药1剂,矢气频频,腹胀即减,再服1剂,舌苔去之一半,脉沉,腹胀已消。可进食,

二诊2005年11月30日患者面色淡红,对答如常,述服药1剂,矢气频频,腹胀即减,二剂,腹胀即消,可进食,现舌苔薄腻,脉沉,守方继服3剂。

三诊2005年12月3日患者已无不适,予调理脾胃之剂,再服10余剂,病愈出院。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我国古代对鼓胀早有论述,《灵枢·水胀》篇载:“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本病在各家中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水蛊”“蛊胀”“膨胀”“蜘蛛蛊”“单腹蛊”等。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说:“在病名有鼓胀与盅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气分诸胀论治》篇说:“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像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中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为单腹胀。”前人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分为“气鼓”“血鼓”“水鼓”“虫鼓”之称。此患者西医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当属中医“气鼓”范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曾多次运用大承气汤,以求畅通。但大承气汤是寒下的代表方,以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合而成之里热实证为主治重点。而本患者因寒温困脾所致,故用之无效,且使寒邪更甚。脾喜燥而恶湿,故方中用苍术、厚朴燥湿健脾;佐以香附、砂仁、枳壳宽中行气;小茴香、台乌温经散寒;石菖蒲、炒麦芽祛湿醒脾;诸

药合用,使寒湿得祛,气滞得行,病则以愈。临床用药时当审证求因,谨守病机。

浅谈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廖志峰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完善,已形成一个学术流派。它在各科疾病的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全面、系统地整理、总结脾胃学说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前人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内经》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关脾胃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其论述了脾胃的生理、病理,对脾胃病的防治也有所阐述。如《内经》云:“胃者,太仓也。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水谷之海。”还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疏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异行。”……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上述经文阐述了胃司受纳,脾主运化,饮食入胃,经过腐熟消化而传输于脾,再经脾的运化输布,将水谷精微物质送到全身,以滋养全身脏腑,四肢百骸。

?在脾胃病的防治方面,《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思伤脾……。……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脹……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中满者……

泻之以内。”

?综上所述,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医第一部巨著的《内经》,已蕴育着脾胃学说的萌芽。其对脾胃生理病理及治疗的论述,奠定了中医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

?二、《伤寒杂病论》发展了脾胃学说论治理论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有关脾胃证治的论述较多。

《伤寒论》397条原文中有关脾胃病症状的论述有218条,占全书原文的一半

以上。在82种类症中,有关脾胃症候的有26种。全书112方中,有60 个方剂主治或兼治脾胃病症。《金匮要略》中有两篇专述脾胃病证治,关于脾胃病的证治方药,几乎贯穿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多个章篇中。现归纳调理脾胃病证治如下:

?解表和胃法:如葛根加半夏汤。

?泻下通腑法:如三承气汤,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等。

?温中祛寒法:如理中汤等。

?和胃降逆法:如旋复代赭汤等。

?调和胃肠法:如半夏泻心汤等。

?疏肝理脾法:如四逆汤等。

?补中益气法:如黄芪建中汤等。

?益胃生津法:如麦门冬汤等。

?温肾暖脾法:代表方:真武汤。

?温阳利湿法:如苓桂术甘汤。

?清利湿热法:如茵陈蒿汤。

如上举例,仲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对脾胃病学说有很大发展,对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田旭东

概述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各种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包括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两者可以单独存在,但亦可同时存在。

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多数可有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上腹部饱胀,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

★伴有黏膜糜烂者:有呕血或黑便、粪隐血试验阳性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病变程度与临床表现无明显关系。

胃镜诊断

1、分类: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基本类型。

2、镜下所见:★非萎缩性胃炎:可见红斑(点、片状和条状)、粘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斑、粘膜水肿、渗出等基本表现。

胃镜诊断

萎缩性胃炎包括单纯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伴增生。

★单纯萎缩性胃炎: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或消失,血管显露;

★萎缩性胃炎伴增生:粘膜呈颗粒或结节。

胃镜诊断

3、伴随情况:伴有平坦糜烂、隆起糜烂、出血、粗大皱襞或胆汁反流等征象,则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胆汁反流等。

4、病变部位:根据病变分布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

5、活检部位:除取胃窦黏膜外,还可取胃角和胃体下部小弯处,有助于估计萎缩和HP感染范围。

6、所用内镜:色素内镜结合放大内镜能清楚看到胃小区和胃小凹的结构,对胃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据报道,慢性胃炎普通内镜检查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38%,放大内镜则为82.4%。

7、内镜与病理的关系:

★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需与病理检查结果结合作出判断。

★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仍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即有胃固有腺体减少才能确诊

★内镜下肉眼观察与病理检查诊断萎缩的符合率38%~78%。

病理诊断

1、活检取材:一般取2-5块,取5块:

★胃窦2块:距幽2-3cm处的大、小弯;

★胃体2块:距贲门8cm处的大弯(约胃体大弯中部)和距胃角近侧4cm处的小弯各1块;

★胃角1块。

★标本要达到黏膜肌层,对可能或肯定存在的病灶要另取标本。

★不同部位的标本须分开装瓶向病理科提供取材部位、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

2、组织学分级标准

5种组织学变化要分级(HP、慢性炎、活动性、萎缩和肠化),分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四级(0、+、++、+++)。

(1)HP:观察胃黏膜黏液层、表面上皮、小上皮和腺管上皮表面的HP。

★无:特殊染色片未见HP;

★轻度:偶见HP或小于标本全长1/3;

★中度:HP分布超过标本全长1/3而未达2/3或连续性、薄而稀疏地存在于上皮表面。

★重度:HP成堆存在,基本分布于标本全长。肠化黏膜表面通常无HP定植,宜在非肠化处寻找。

对炎症明显而HE染色切片未见HP推荐使用较简便的Giemsa染色。

病理诊断

(2)活动性:慢性炎症背景上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轻度:黏膜固有层有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

★中度:中性粒细胞较多存在于黏膜层,可见于表面上皮细胞、小凹上皮细胞或腺管上皮内;

★重度:中性粒细胞较密集,或除中度所见外还可见小凹脓肿。

(3)慢性炎症:

★正常:单个核细胞每高倍视野不超过5个,如数量略超过正常而内镜下无明显异常,病理可诊断为基本正常;

★轻度:慢性炎性细胞较少并局限于黏膜浅层,不超过黏膜层的1/3;

★中度:慢性炎性细胞较密集,不超过黏膜层的2/3;

★重度:慢性炎性细胞密集,占黏膜全层。计算密度程度时要避开淋巴滤泡及其周围的小淋巴细胞区。

(4)萎缩:

①化生性萎缩:胃固有腺被肠化或被假幽门化生腺体替代;

②非化生性萎缩:胃固有腺被纤维或纤维肌性组织替代,或炎性细胞浸润引起固

有腺数量减少。萎缩程度以胃固有腺减少1/3来计算:

★轻度:固有腺体数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

★中度:固有腺体数减少介于原有腺体的1/3-2/3之间;

★重度:固有腺体数减少超过2/3,仅残留少数腺体,甚至完全消失。

病理诊断

(5)肠化:

★轻度:肠化区小于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1/3

★中度:肠化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的1/3~2/3;

★重度:肠化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的2/3以上。

(6)其他组织学特征:

★非特异性:包括淋巴滤泡、小凹上皮增生、胰腺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等。

★特异性:包括肉芽肿、集簇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病原体等。

3、分类和病理诊断:

★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和萎缩性胃炎;

★据病变部位分为胃窦、胃体和全胃炎。

★有少部分是特殊类型胃炎,如化学性、淋巴细胞性、肉芽肿性、嗜酸细胞性、胶原性、放射性、感染性(细菌、病毒、霉菌和寄生虫)胃炎和Ménétrier病。★诊断应包括部位分布特征和组织学变化程度,有病因可循的要报告病因。

胃窦和胃体炎症程度相差二级或以上时,加上“为主”修饰词,如“慢性(活动性)胃炎,胃窦为主”。

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只要病理活检显示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不管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和程度。临床医师可根据病理结果并结合内镜所见,最后作出萎缩范围和程度的判断。

HP感染与慢性胃炎

1、慢性胃炎HP感染率:

★研究表明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5%~20%的HP

阴性率反映了慢性胃炎病因的多样性;

★HP相关性胃炎者HP的胃内分布与炎症一致。

HP感染与慢性胃炎

2、HP感染与胃炎的类型的关系:

★HP相关性慢性胃炎有两种突出的类型:全胃炎胃窦为主(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和全胃炎胃体为主(胃酸分泌常减少,胃溃疡和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HP感染与慢性胃炎

3、根除HP与症状的关系:

★根除HP使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改善,研究表明治疗前胃黏膜炎症和活动性度高者根除HP后症状改善更显著。

HP感染与慢性胃炎

4、根除HP与萎缩和肠化的关系:多数研究表明根除HP可防止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进一步发展,但萎缩、肠化是否能逆转尚待更多研究证实。

诊断与治疗

1、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有无消化不良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和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诊断与治疗

2、萎缩性胃体炎可由HP感染或自身免疫所致。疑似自身免疫所致的萎缩性胃体炎应检测血清胃泌素、维生素B12水平和相关自身抗体(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等。

血清胃泌素G17以及胃蛋白酶原Ⅰ和Ⅱ可能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和萎缩部位。

★胃体萎缩:血清胃泌素G17水平升高,胃蛋白酶原I或胃蛋白酶原I/Ⅱ比值降低;

★胃窦萎缩:血清胃泌素G17水平降低,胃蛋白酶原I或胃蛋白酶原I/Ⅱ比值正常;

★全胃萎缩:两者均降低。

中医脾胃系病证

脾胃系病证 胃痛 ·胃痛的概念 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的病机 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诊断要点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胃痛的鉴别 ·胃痛的辨证要点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胃痛的治疗原则 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 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 ·胃痛的辨证论治(1/2)

·胃痛的辨证论治(2/2) ·胃痛的转归 胃痛还可以衍生变证。 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危及生命。 若胃痛日久,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可形成噎膈。 ·胃痛的预防调护 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 患者胃部隐痛反复发作,口干咽燥,似饥而不欲食,五心烦热,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化肝煎合保和丸 B.清中汤合黄芪建中汤 C.香苏散合良附丸 D.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E.失笑散合丹参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胃痛胃阴亏耗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患者,男,26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藿朴夏苓汤 B.理中汤 C.小建中汤 D.黄芪建中汤 E.香苏散合良附丸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胃痛寒邪客胃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中内讲稿-脾胃系病证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 概述 一、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生理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与脾相表里。 脾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皆赖以养生理特点:胃主纳,脾主化。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纳一化,一升一降→生化气血 脾喜燥而恶湿,为太阴湿土之脏 胃喜润而恶燥,为多气多血之腑 二、脾胃的病理特征 脾胃的病理主要表现在收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病多虚,胃病多实。 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机体运化吸收功能失常→便溏、腹胀、倦怠、消瘦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水湿内停→湿、痰、饮→泄泻→ 胃收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食欲不振 →中气不能运行→胃痛、痞满、便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 三、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 肾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滋养 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泄泻 肝生理:肝木疏土,助其运化 脾土营木,利其疏泄 病理:肝郁气滞→乘脾犯胃→胃痛、腹痛 四、治疗要点 1.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组方遣药常用甘凉滋润之剂 ①生理胃为阳土,喜润恶燥病理燥热易伤胃阴慎用辛香燥热之药 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易伤脾——多用醒脾化湿之剂 少用甘润滋腻之品 ②生理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病理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之品 胃气主降——胃以降为和多用和中、益胃、降逆之药 ③实则阳明——胃病多实、多热——多用消导、和胃、泄热之品 虚则太阴——脾病多虚、多寒——常用健脾、行气温中之品 ④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治疗胃肠病证,常以通为主法 2.久病注意活血通络 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脘腹久痛、噎膈——注意活血通络、散结消瘀 3.注意整体治疗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三章脾胃系病症 第一节胃痛 一、选择题 【A1型题】 1.最早记载胃脘痛病名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丹溪心法》 E.《医宗必读》 2.胃痛是由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 A.肺肝肾 B.心肝肾 C.胃肝脾 D.脾肝肾 E.肺脾肝 3.下列哪项不是胃痛病的病因() A.感受外邪 B.饮食所伤 C.情志抑郁 D.脾胃虚弱 E.房劳过度 4.因情志所伤引起的胃痛,和情绪关系密切可能是下列哪种疼痛()A.刺痛 B.胀痛 C.灼痛 D.隐痛 E.冷痛 5.下列哪项是胃痛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 A.刺痛 B.胀痛 C.灼痛 D.隐痛

E.冷痛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胃痛的治疗原则() 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B.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7.下列哪一项不是胃痛的证型() A.脾胃虚寒 B.肝气犯胃 C.痰饮内阻 D.胃阴不足 E.外邪犯胃 8.因寒邪犯胃引起胃痛年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9.因肝气犯胃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0.因脾胃虚寒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1.因胃阴不足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2.因瘀阻胃络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 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A2型题】 13.某患者,胃痛暴作,疼痛剧烈,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其主要病机为() A.寒邪犯胃,胃气不通 B.饮食停滞,胃失和降 C.肝气郁滞,胃失和降 D.湿热中阻,胃失和降 E.瘀血内停,脉络不通 14.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或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B.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15.胃脘胀闷,痛连两胁,攻撑走窜,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喜太息,胸闷嗳气,大便不爽,舌苔多薄白,脉弦。其治疗首选取方为() A.良附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柴胡疏肝散加减 D.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16.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其主要病机是() A.夏令暑湿浊气,动扰胃腑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常考病证汇总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常考病证汇总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执业医师和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占分值最多的科目,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中的脾胃病证都有哪些重要疾病呢?哪些是常考的知识点呢?医学教育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供大家学习。 胃痛 1.寒邪客胃证 代表方:良附丸加味。本方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暴作、喜热恶寒的胃痛之证。 2.饮食伤胃证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适用于饮食停滞,胃痛胀满,嗳腐吐食的胃痛证。 3.肝气犯胃证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用于治疗胃痛胀闷、攻撑连胁之证。

代表方:清中汤加减。本方具有清化中焦湿热的作用,适用于痛势急迫、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的胃痛。 5.瘀血停胃证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前方活血行瘀,散结止痛,治血瘀内阻之胃痛。后方调气化瘀,治胃痛因气滞血瘀所致者。 6.脾胃虚寒证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本方甘温补虚,缓中止痛,适用于胃脘隐痛,喜温喜按之脾胃虚寒证。 7.胃阴亏耗证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痞满 1.饮食内停证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用于食谷不化,脘腹胀满者。

代表方:二陈平胃汤加减。二陈汤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平胃散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共奏燥湿健脾、化痰利气之功,用于脘腹胀满,呕恶纳呆之证。 3.湿热阻胃证 代表方:连朴饮加减。清热燥湿、理气化浊。 4.肝胃不和证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有疏肝行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腹痛走窜,牵引少腹或两胁之证。 5.脾胃虚弱证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本方健脾益气,升举清阳,用于治疗喜温喜按、少气乏力的脘腹胀满者。 6.胃阴不足证 代表方:益胃汤加减。本方滋养胃阴,行气除痞,用于口燥咽干、舌红少苔之脘腹不舒者。 呕吐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六)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六) 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1题: 痞满的症状表现包括 A.心下痞塞 B.胸膈胀满 C.触之无形 D.按之柔软 E.压之无痛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2题: 以下何项为《内经》对呃逆叙述的内容 A.病因为"寒气" B.病机为胃气上逆 C.病危的征兆 D.与胃、肺有关 E.提出3种简易治疗方法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3题: 《丹溪心法》对痞满与胀满鉴别描述为 A."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B."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 C."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 D."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 E."满者,胀满不行之谓" 参考答案:BD 答案解析: 第4题:

关于呕吐与噎膈,不正确的是 A.均有呕吐症状 B.呕吐进食顺畅、吐无定时 C.噎膈进食不顺、或食不得入 D.均病情轻、病程短、预后好 E.均病情重、病程长、预后欠佳 参考答案:DE 答案解析: 第5题: 呃逆的主症为 A.喉间呃呃连声 B.声短而频 C.难以自制 D.有声有物 E.嗳气,善太息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6题: 呕吐最常见于何病 A.急性胃炎 B.心源性呕吐 C.幽门梗阻 D.尿毒症 E.颅脑疾病 参考答案:AC 答案解析: 第7题: 腹痛所涉及器官经络包括 A.肝、胆、脾、肾 B.大小肠、膀胱 C.胃、三焦 D.足三阴、足阳明经 E.足少阳经,冲、任带脉 参考答案:ABDE

答案解析: 第8题: 胃脘痛治疗属于广义"通"法的包括 A.散寒、消食、泄热 B.理气、化瘀 C.温运脾阳 D.益胃养阴 E.通因通用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9题: 以下何项与噎膈发生关系较疏 A.外感时邪 B.饮食不节 C.七情内伤 D.久病年老 E.劳力过度 参考答案:AE 答案解析: 第10题: 腹痛实证常见何证型 A.寒邪内阻 B.湿热壅滞 C.饮食积滞 D.肝郁气滞 E.瘀血内阻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11题: 张仲景把呃逆分为3种分别是 A.实证 B.虚证 C.寒证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 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男,25岁,突然上腹部疼痛,喜温拒按,遇寒加重,欲加衣被,蜷卧,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第1题: 其应辨证为 A.脾胃虚寒 B.饮食伤胃 C.肝气犯胃 D.寒邪客胃 E.痰气交阻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2题: 宜选何方 A.附子理中汤加减 B.黄芪建中汤加减 C.少腹逐瘀汤加减 D.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E.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女,38岁,曾患"崩漏"经治已愈,现患者自觉腹中空空,似饥非饥,似辣非辣,难以形容,伴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 第3题: 其应辨病辨证为 A.胃阴不足胃痛 B.胃阴不足痞满 C.湿热阻胃痞满 D.胃热嘈杂 E.血虚嘈杂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4题: 其治法为 A.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B.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C.清热化痰和中 D.健脾益胃和中 E.益气养血和中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5题: 应首选何方治疗 A.益胃汤加减 B.一贯煎加减 C.温胆汤加减 D.君子汤加减 E.归脾汤加减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男,20岁,患者于一天前出现恶寒发热,继之腹痛,泻下赤白脓血便,肛门灼热。现病人已无寒热症状,腹痛剧,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第6题: 应以何方为基础治疗 A.白头翁汤 B.芍药汤 C.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D.葛根芩连汤 E.不换金正气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题: 若病人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应加 A.地榆、丹皮、苦参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模拟题

[ 模拟]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 A3 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 五个备选答 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男,25 岁,突然上腹部疼痛,喜温拒按,遇寒加重,欲加衣被,蜷卧,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第 1 题: 其应辨证为 A. 脾胃虚寒 B. 饮食伤胃 C. 肝气犯胃 D. 寒邪客胃 E. 痰气交阻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 2 题: 宜选何方 A. 附子理中汤加减 B. 黄芪建中汤加减 C. 少腹逐瘀汤加减 D.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E. 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女,38 岁,曾患崩漏经治已愈,现患者自觉腹中空空,似饥非饥,似辣非辣,难以形容,伴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 第 3 题: 其应辨病辨证为 A. 胃阴不足胃痛 B. 胃阴不足痞满 C. 湿热阻胃痞满 D. 胃热嘈杂

E. 血虚嘈杂参考答案:E 1 答案解析: 第 4 题: 其治法为 A. 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B.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C. 清热化痰和中 D. 健脾益胃和中 E. 益气养血和中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 5 题:应首选何方治疗 A. 益胃汤加减 B. 一贯煎加减 C. 温胆汤加减 D. 君子汤加减 E. 归脾汤加减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男,20 岁,患者于一天前出现恶寒发热,继之腹痛,泻下赤白脓血便,肛门灼热。现病人已无寒热症状,腹痛剧,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第 6 题: 应以何方为基础治疗 A. 白头翁汤 B. 芍药汤 C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D. 葛根苓连汤 E. 不换金正气散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 题:若病人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应加 A. 地榆、丹皮、苦参 2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62岁。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酸,呃逆,伴咯痰黏稠,咯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稍腻,脉滑。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中医辨证为痰热结胸,胃气逆阻。治以辛开苦降,清化痰热,润降胃气。处方:法半夏、瓜蒌、浙贝母、桔梗、苏梗、佛手各10克,黄连、旋覆花各6 克,刺猬皮15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分早、晚服。 二诊:胸骨后灼痛较前好转,但食入后反酸,呃逆,胃脘疼痛,咯黏痰,咯之不利,夜间休息差,舌淡红,苔黄少,脉缓。中医证属痰热,气血不畅兼阴虚,治以清化痰热,滋阴润降,行气活血。处方:法半夏、蒲黄、佛手、麦冬、瓜蒌、五灵脂各 10克,太子参20克,石斛12克,苏梗8 克,刺猬皮15克,黄连、炙甘草各6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舌稍红,苔薄白,脉沉细。再服二诊方加减调治1 月,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刀;:食管黏膜未见异常。 三、良附丸配炙黄芪饴糖,温中补虚治胃寒。 良附丸出自于《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气活血止痛,两者相伍共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冷痛。炙黄芪、饴糖,取黄芪建中汤甘温补中,缓急止痛主要配伍之效。四者相伍形成配伍组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若消化性溃疡属脾胃虚寒者,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为黄芪建中汤核心配伍,温健中宫之气,和营卫;泛吐清水甚,加白术15克健脾气,益智仁12克摄脾涎。 典型病例:刘某某,男,49岁。患者 5年前渐觉胃脘疼痛胀闷不适,曾在西安市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胃溃疡。经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时轻时重。近日感胃脘喜温喜按,胀闷冷痛,畏寒肢冷,食欲极差,不食不饥,体重日减,乏困无力,强食过多则口吐清水涎沫,大便稀溏,舌胖有齿痕,质暗,苔白,脉沉细。临床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治法:温补中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试题

◎<名词解释>◎<是非题>◎<填空题> ◎<简答题>◎<问答题>◎<病案分析> ◎<答案> ※<标题一> 一、A型选择题 1.胃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那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肝肾 B.肝脾 C.胆肾 D.脾肾 E.心肺2.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 A.隐痛 B.灼痛 C.胀痛 D.暴痛 E.刺痛3.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胃失温养 B.胃失濡养 C.气机不畅 D.胃腑积滞 E.瘀血内停 4.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方应首选() A.血府逐瘀汤 B.桃红四物汤 C.桃仁红花煎 D.芍药甘草汤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5.周某某,男,18岁,前日因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枳实导滞丸 D.小陷胸汤 E.理中汤 6.胃痛病名在唐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最常与何病混淆() A.心痛 B.胃痞 C.胁痛 D.胆胀 E.腹痛7.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 B.暑邪 C.寒邪 D.湿邪 E.热邪8.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A.气虚 B.气怯 C.气陷 D.气滞 E.气逆9.下列症状对胃痛和胁痛的鉴别诊断最具有价值者为() A.疼痛的部位 B.疼痛的性质 C.疼痛的持续时间 D.疼痛的兼症 E.疼痛的诱因 10.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

脾胃科中医病历范文(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中 入院记录 姓名:郑×职业:保安 性别:男工作单位:常州市奇丰机械电子厂 年龄:23岁住址:江苏省金坛市社头镇前春村委芦巷村28号 婚姻:未婚供史者(注明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 出生地:江苏金坛入院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6:45时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7:00时 发病节气:秋分后“” 主诉:胃脘隐痛1年,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xx年xx月中旬饮入凉啤酒后出现胃脘部隐痛,自服药物后缓解(具体不详)。此后间断出现胃脘隐痛,餐后胀满,畏寒,服用雷尼替丁胶囊、香砂养胃丸后缓解。近一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隐痛加重。于xx年xx月于xx医院行胃镜示:;病理示:。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口服及中药汤剂症状可缓解,今日为求系统治疗收住我院,刻下症:胃脘隐痛,喜按,畏冷恶风,食后胀满,无恶心呕吐,纳可,夜眠安,二便可。

既往史:双膝关节骨质增生xx年,左膝稍重,外敷药物好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个人史:原籍出生,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病等疫水接触史,无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区居住史,无工业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生活较规律,居住环境一般,无潮湿之弊,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史。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T:37.5℃,P:67次/分,R:18次/分,BP: 118/72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表情自如,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主体位,步行入院,步态正常,查体合作,语声正常,无异常声音如呻吟、呃逆等,无特殊气味。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球结膜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无异常,鼻中隔无偏曲,口唇无紫绀,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正常,甲状腺血管无杂音,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搏动正常,双侧无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两肺语音传导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叩诊双侧浊音界正常,心率6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胃脘部压

脾胃系病证(二)

脾胃系病证(二) (总分:28.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17.00) 1.某女,30岁,患者平素情绪易于激动,常于抑郁恼怒时发生腹痛泄泻、肠鸣,矢气较频。诊见胁肋胀闷,苔白,脉弦。应首选何方治疗 ?A.柴胡疏肝散 ?B.逍遥散 ?C.四七汤 ?D.痛泻要方 ?E.保和丸加减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瘀血停胃胃痛,体倦乏力,舌淡,脉弱,常加何药 ?A.桃仁、红花 ?B.茯苓、白术 ?C.青皮、郁金 ?D.人参、黄芪 ?E.以上皆非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 ?A.《内经》 ?B.《金匮要略》 ?C.《外台秘要》 ?D.《诸病源候论》

?E.《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金匮要略》称反胃为 ?A.呕吐 ?B.呃逆 ?C.哕 ?D.胃反 ?E.膈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诸病源候论》中"诸否者"、"赃腑否塞而不宣"的"否"是指何病证 ?A.胃脘痛 ?B.痞满 ?C.结胸 ?D.噎膈 ?E.呃逆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6.最早提出腹痛病名的是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方》 ?E.《景岳全书》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7.《内经》称呃逆为 ?A.膈 ?B.哕 ?C.呃 ?D.胃反 ?E.痞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8.何人将痞满分为实痞和虚痞两大类 ?A.张仲景 ?B.巢元方 ?C.朱丹溪 ?D.李东垣 ?E.张介宾 (分数:1.00) A. B.

脾胃系疾病试题题库

脾胃系疾病试题题库 一、A型选择题 1.胃痛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心肺 B.肝脾 C.脾肾 D.胆肾 E.肝肾2.胃痛病名在唐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最常与何病混淆?() A.心痛 B.胃痞 C.胁痛 D.胆胀 E.腹痛3.将胃痛与心痛分开始于哪个朝代?() A.汉代以后 B.隋唐以后 C.宋代以后 D.清代以后E.明代以后 4.“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此语出于何书?() A.《医学入门》 B.《医学真传》 C.《医学正传》 D.《医学心悟》 E.《医宗必读》 5.外邪犯胃型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 B.暑邪 C.寒邪 D.湿邪 E.热邪6.胃痛的病机关键是()。 A.气虚 B.气逆 C.气滞 D.气陷 E.气短7.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胃失温养 B.胃失濡养 C.气机不畅 D.胃腑积滞E.瘀血内停 8.胃痛和胁痛的鉴别要点是()。

A.疼痛的部位 B.疼痛的性质 C.疼痛的持续时间 D.疼痛的兼症 E.疼痛的诱因 9.寒邪客胃型胃痛的性质是()。 A.胃痛暴作 B.胃痛隐隐 C.胃脘刺痛 D.胃脘胀痛E.胃脘灼痛 10.肝胃郁热型胃痛的性质是()。 A.隐痛 B.胀痛 C.灼痛 D.剧痛 E.刺痛11.寒邪犯胃之胃痛的脉象多为()。 A.浮脉 B.弦脉 C.革脉 D.浮紧脉 E.弦紧脉12.下列哪一项不是阴虚胃痛的主证?() A.胃痛隐隐 B.口燥咽干 C.口不渴 D.舌红少苔E.脉弦细 13.患者廖某某,女,35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疗方剂宜选用()。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藿香正气丸 D.半夏泻心汤 E.保和丸 14.王某,女,21岁,昨日因进食过饱后出现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曾用保和丸治疗,无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枳实导滞丸 D.小陷胸汤 E.理中汤

脾胃病证-便秘

脾胃病证-便秘 一、A1 1、热秘的特征为 A、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B、大便秘结,欲便不得 C、虽有便意,努挣乏力 D、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E、大便不干,小便清长 2、便秘的基本病机是 A、肠胃不和 B、肝气郁结 C、湿热下注 D、肺失开合 E、大肠传导失常 3、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的是 A、《内经》 B、《金匮要略》 C、《伤寒论》 D、《圣济总录》 E、《景岳全书》 二、A2

1、某患者,大便干,小便清长,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此属 A、气秘 B、冷秘 C、气虚秘 D、血虚秘 E、阳虚秘 三、A3/A4 1、某患者,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1>、此患者应诊断为 A、气秘 B、冷秘 C、热秘 D、气虚秘 E、血虚秘 <2>、治疗应采用何种治法 A、顺气导滞 B、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C、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D、益气润肠 E、养血润燥 <3>、宜选用的主治方剂是

A、六磨汤 B、温脾汤 C、黄芪汤 D、麻子仁丸 E、润肠丸 <4>、若津液已伤,可加 A、生地、玄参 B、槐花、地榆 C、白芍、柴胡 D、枳实、厚朴 E、白术、党参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热秘 证候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该题针对“便秘-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35,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便秘基本病机属大肠传导失常,气机不畅,糟粕内停。 【该题针对“便秘-概述、病因病机、诊断和类证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42,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伤寒杂病论》则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如《伤寒论·辨脉法》提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将本病分为阳结与阴结两类。 【该题针对“便秘-概述、病因病机、诊断和类证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43,点击提问】 二、A2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阳虚秘 证候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该题针对“便秘-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36,点击提问】 三、A3/A4 1、 【正确答案】C 【该题针对“便秘-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03538,点击提问】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试题

脾胃系病 ◎ ◎<名词解释>◎<是非题>◎<填空题> ◎<简答题>◎<问答题>◎<病案分析> ◎<答案> ※<标题一> 一、A型选择题 1.胃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那些脏腑关系最密切()A.肝肾B.肝脾C.胆肾D.脾肾E.心肺2.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 A.隐痛B.灼痛C.胀痛D.暴痛E.刺痛3.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胃失温养B.胃失濡养C.气机不畅D.胃腑积滞E.瘀血内停 4.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方应首选()A.血府逐瘀汤B.桃红四物汤C.桃仁红花煎

D.芍药甘草汤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5.周某某,男,18岁,前日因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A.小承气汤B.大承气汤C.枳实导滞丸D.小陷胸汤E.理中汤 6.胃痛病名在唐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最常与何病混淆()A.心痛B.胃痞C.胁痛D.胆胀E.腹痛7.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B.暑邪C.寒邪D.湿邪E.热邪8.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A.气虚B.气怯C.气陷D.气滞E.气逆 9.下列症状对胃痛和胁痛的鉴别诊断最具有价值者为()A.疼痛的部位B.疼痛的性质C.疼痛的持续时间 D.疼痛的兼症E.疼痛的诱因 10.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宜选用()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藿香正气丸 D.半夏泻心汤E.保和丸 11.胃脘疼痛,或有热感,口粘而苦,口干而不欲饮,小便色黄,

中医脾胃疾病辨证与治疗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15275470.html, 中医脾胃疾病辨证与治疗浅析 作者:刘婷姚良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问题,中医脾胃疾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包括湿热证,湿热证,气滞证以及温热症等等,虚症主要包括脾气虚症,脾胃阳虚症,胃阴不足等等,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患者到底是实证还是虚证,只有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中医;脾胃疾病;辩证;治疗浅析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56-02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脾胃疾病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对于脾胃疾病来说,我国有着丰富的研究论述,我国著名医师张仲景重点对脾胃疾病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于脾胃疾病的两大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综合现代医学的发展理念,辩证的对脾胃疾病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脾胃疾病进行治疗,我国的医学发展水平也能得到快速提高。 1 脾胃病实证 1.1 实热证 中医的脾胃疾病一共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实证和虚证,实证的脾胃病主要包括湿热证,湿温证、气滞证,其中实热证主要是指阳明实热证。如果患者是阳明湿热证则会伴随全身出汗,口渴,舌苔发黄等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清胃泻热的方式。患者可以服用白虎汤,白虎汤的配料主要是石膏、知母、梗米,炙甘草。如果当患者服用白虎汤以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适当的增加或者是减少一些配方,可以将人参加入到白虎烫内,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疗效。如果患者是阳明腑证的话,患者会出现大便干燥,睡眠困难,舌苔发黄且干燥的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轻火泻下的方式,患者可以服用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的配方主要是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如果患者是胃火炽盛证,则会出现口臭,牙龈肿痛溃烂,舌苔发黄的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清泻胃火,患者可以服用清胃散或者是石膏知母汤。患者在服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或者是减少一些用量。 1.2 湿热证

中医内科学 脾胃疾病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司二便,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其液为涎。胃与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和降为顺,与脾相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吸收消化功能失常,以致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生泄泻等病症;若胃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不仅影响食欲,还可因中气不能运行,而发生口臭、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证。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泄泻、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此外,脾胃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津液、湿痰饮等方面的病证多与之有关,如便血有因脾失统摄所致,脾失转输,水津敷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或水肿等,但从编排、讲授角度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及肾的病证等。至于脾虚生痰、上渍于肺之咳嗽,脾胃气虚、血之化源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之臌胀等病证,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属于各个脏腑系统。 第一节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如《素问·举痛论篇》:“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如《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大陷胸汤主之。”这里的心下痛指的是胃脘痛。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二十二》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现代西医学指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脾胃病证-腹痛

脾胃病证-腹痛 一、A1 1、腹痛之肝郁气滞证应首选 A、小柴胡汤加减 B、四七汤加减 C、柴胡疏肝散加减 D、四逆散加减 E、逍遥散加减 2、寒邪内阻腹痛的治法是 A、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B、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E、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3、腹痛拒按,大便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应辨为 A、寒邪内阻 B、湿热壅滞 C、中虚脏寒 D、气滞血瘀 E、饮食积滞 4、寒邪内阻腹痛的主要特点是 A、腹部胀痛,攻窜不定 B、腹痛绵绵,时痛时止 C、饥则痛甚,得温稍减 D、腹痛急暴,得温痛减 E、腹部刺痛,痛处不移 5、以腹痛的部位辨证,胁痛、少腹疼痛者,多属 A、肝胆病 B、虫证 C、肠痈 D、胃痛 E、膀胱病 6、腹痛的基本病机是 A、肝脾不和,胃气郁滞 B、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C、肝脾湿热,络脉不和 D、脏腑阻滞,气血不畅 E、脾胃失和,瘀血阻滞 7、大腹痛者,多属 A、厥阴肝经病证 B、膀胱病证 C、脾胃病证

D、虫病 E、肠痈 8、与腹痛有关的脏腑一般不包括 A、肝 B、大肠 C、胃 D、膀胱 E、小肠 二、A2 1、张某,男,20岁。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通脉四逆汤 B、乌头桂枝汤 C、当归四逆汤 D、大承气汤 E、吴茱萸汤 2、患者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神疲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主方为 A、补中益气汤 B、附子粳米汤 C、保和丸 D、小建中汤 E、四逆汤 三、B 1、A.小承气汤 B.枳实导滞丸 C.大承气汤 D.少腹逐瘀汤 E.大柴胡汤 <1> 、湿热壅滞型腹痛,治疗首选 A B C D E <2> 、饮食积滞型腹痛,治疗首选 A B C D E <3> 、瘀血型腹痛,治疗首选 A B C D E 2、A.柴胡疏肝散 B.逍遥散 C.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D.木香顺气散 E.小建中汤 <1> 、肝郁气滞型腹痛,治疗首选 A B C D E

全国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最新资料推荐------------------------------------------------------ 全国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著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 30 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 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 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 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 刘某某,女,42 岁。 胃脘痞满,伴疼痛 5 年余,近 3 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 1 / 3

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 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 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 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 处方: 法半夏、佛手各 10 克,黄连 6 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 克,穿山甲 5 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 4 克。 患者服药 14 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再以上方化裁调治 3 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 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 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 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 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