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几种主要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性

几种主要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性

几种主要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性
几种主要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性

?综 述?

几种主要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性能及其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体系

尹东光,贺佑丰,刘一兵,沈德存,韩世泉,罗志福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所五十三室,北京102413)

文章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免疫分析中应用的几种主要的化学发光物质的结构

、发光机理、发光性能和特点以及其免疫分析体系。

目前,在免疫分析领域中应用多种免疫分析方法,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 LI A )是将免疫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相结合,藉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技术。它是将发光物质或酶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底物而发光,通过测量发射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测定待测物的浓度。C LI A 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标记物有效期长、检测范围宽,可实现全自动化等。C LI A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和国内倍受临床用户和生物医学工作者的重视。近十年来C LI A 的

发展迅猛,国外已开发出多种化学发光物质,C LI 2A 系统,以及全自动化化学发光仪。不同的化学发光物质发光机理和发光性能不同,不同的C LI A 系统原理和方法各异。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免疫分析中应用的几种主要的化学发光物质及其免疫分析体系。

1 鲁米诺、异鲁米诺及其衍生物类

鲁米诺(luminol )、异鲁米诺(is oluminol )及其衍生物是最早在C LI A 中使用的一种常用的化学发光物质[1-3],它们的结构如下:

这类物质的发光为氧化反应发光,它们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催化,被H 2O 2氧化生成3-氨基邻苯二酸的激发态中间体,

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以鲁米诺为例其发光机理如下:

收稿日期:2002-02-06;修回日期:2002-05-23

鲁米诺的发光光子产率约为0.01,最大发射光波长为425nm 。早期用鲁米诺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但由于标记后发光强度降低而使其灵敏度受到影响,近年来改用HRP 标记抗原或抗体,免疫反应后,利用鲁米诺作发光底物,在发光启动试剂(NaOH +H 2O 2)作用下,鲁米诺发光,发光强度依赖于免疫反应中酶的浓度。如果不使用增强剂,鲁米诺体系的发光基本上为闪光型且信号弱。1983-1984年Whitechead 和Thorpe 等首先在上述体系中加入合成的荧光素即一种6-羟基苯并噻唑的衍生物,可以使发光时间延长持续至7min ,光信号强度提高7倍,并降低本底信号强度,将信噪比提高达原来的80倍,此即为Luminol/H 2O 2/HRP/Enhance System 。1985年发现一些取代酚如对位碘苯酚、1-溴-2-萘酚、对位苯基苯酚、对羟基肉桂酸和4-苯基硼酸等是更好的增强剂,发光的持续时间可延到30-60min ,发光强度至少增加100倍以上。目前鲁米诺、异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应用于C LI A ,通常采用的体系是Luminol/H 2O 2/HRP/Enhance System ,即用HRP 标记抗原或抗体,以鲁米诺或异鲁米诺及其衍生物作发光底物,对碘苯酚或对苯基酚等作增强剂,用NaOH +H 2O 2作发光启动试剂,化学发光反应2min

后,光发射强度达到最高峰;20min 后,光强度减少20%。Amersham 公司的Amerlite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列商品试剂盒采用Luminol/H 2O 2/HRP/p -iodphenol System 。

2 吖啶酯及吖淀酰胺类

如果吖啶环上的C -9碳原子链上取代基且该取代基能与吖啶环上的C -9和H 2O 2形成有张力的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 O 2和电子激发态的N -甲基吖啶酮,当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则这类取代吖啶化合物可做为化学发光标记物。根据取代基的不同,常用作化学发光标记物的吖啶取代物分为两类:一类为吖啶酯

,如图Ⅰ所示;另一类为吖啶磺酰胺,如图Ⅱ所示:

图Ⅰ和图Ⅱ中的R ,R ′,R ″可能由烷基、烷烯基、芳基、烷氧基及其取代物等构成,相当于连结吖啶部分和官能团部分的空间手臂,其中R ′,R ″还可能起控制反应动力学和稳定性的作用,如果R ′,R ″含有吸电子基团,则增加反应速率降低稳定性,含有电子授予体基团,则降低反应速率增加稳定性。X 、X ′、X ″为官能团,它们起的作用是偶联抗原或抗体,并增加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常用做C LI A 的吖啶酯和吖啶磺酰胺化合物[4-8]有下面几种结构:

它们的结构中都有共同的吖啶环,它们的发光机理相同:在碱性H 2O 2溶液中,当其受到过氧化氢离子进攻时,生成一个有张力的不稳定的二

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 O 2和电子激发态的

N -甲基吖啶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一最大发射波长为430nm 的光子,如下图所示

:

这类化合物从发光的机理来说,特点是:发光反应中在形成电子激发态中间体之前,联结于吖啶环上的不发光的取代基部分从吖啶环上脱离开来,即未发光部分与发光部分分离,因而其发光效率基本不受取代基结构的影响。

吖啶酯和吖啶酰胺在酸性溶液中(pH 小于4.8)都很稳定,该类化合物及其与蛋白的偶联物在室温下保存4周,其光量子产率不降低;冻干品

在-20℃下,可保存一年以上。但当pH 大于4.8(尤其是在碱性溶液中),吖啶酯和吖啶酰胺类化合物由于发生部分水解而降低其稳定性,水解机理如下图所示。在水溶液中当其受到OH -进攻时生成一假碱,假碱继续在OH -作用下酯键断裂,最后生成N -甲基吖啶酮,水解过程为不发光的暗反应过程。

吖啶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水解程度,随pH 值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大多数吖啶酰胺类化合物的稳定性较吖啶酯类高,其原因是由于C -N 键与C -O 键的键级不同,C -N 键大于C -O 键;吖啶酰胺类化合物抵抗水解的能力强于吖啶酯类。对于吖啶化合物来说,吖啶环及酚环或苯磺酰环上,不连取代基与连接不同取代基其稳定性不同。通常吖啶环或酚环或苯磺酰环上,连有甲基等取代基的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由于空间位阻大的原因热稳定性增加,连有吸电子基团时,因有利于亲核取代反应而使稳定性降低。

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类化合物化学发光不需要催化剂,在有H 2O 2的稀碱性溶液中即能发光,具有许多优越性,特别是无须一个催化过程,也不需要增强剂,从而降低了背景发光,提高了信噪比,

干扰作用少。该类化合物作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发光标记物,还具有其它方面的优点,如光释放快速集中、发光效率高、发光强度大,易于与蛋白质联结且联结后光子产率不减少、标记物稳定,在2-8℃下可保存数月之久,因此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是一类非常有效的化学发光标记物。

这类化合物发光为闪光型,加入发光启动试剂后,0.4s 左右发射光强度达到最大,半衰期为0.9s 左右。

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类化合物应用于C LI A ,通常采用的体系是Acridinium ester/H 2O 2系统,即用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标记抗体或抗原,用H NO 3+H 2O 2和NaOH 作发光启动试剂。有些在发光启动试剂中加入Triton X -100,CT AC ,T ween -20等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发光。例如Cibo C orning 公司的Magic Lite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列商品试剂盒就是采用这种系统。

3 (金钢烷)-1,2-二氧乙烷及其衍生物能发生化学发光的(金钢烷)-1,2-二氧乙烷[9-15],其结构可以表示如下通式:

其中T 通常为环烷烃金钢烷,起稳定过氧环的作用,X 为烷氧基,它的作用是增加2-二氧乙烷的水溶性,Y 是发光基团(也叫生色基团和荧光发色团),Z 是Y 的保护基团,它与Y 连接的化学键能被碱性磷酸酶断裂,而使Z 与Y 脱离。当酶促使Z 从分子中脱离后,二氧乙烷分解成两个羰基化合物,一个含T ,另一个含X 和Y,分解反应

放出的能量,使Y 激发形成一不稳定的电子激发态中间体,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可以通过选择修饰不同取代基Y 的二氧乙烷,使发射光的波长和光量子数不同,而通过选择修饰T 和X 、Z 可改变二氧乙烷的水溶性和分解动力学性质。

常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金钢烷)-1,2-二氧乙烷有下面几种结构

:

在上述分子结构中,螺旋金刚烷构成分子的稳定部分,

带有保护基团(磷酸酯或半乳糖吡喃苷)的衍生芳香族结构,则构成易被酶解并在酶解

后发光的部分,发光由二氧乙烷断裂分解成为一个激发态的两个羰基化合物。例如AMPPD 在碱性磷酸酶(AP )作用下磷酸酯基发生水解,脱去一个

磷酸基而得到一个中等稳定的中间体AMPPD -(半衰期2-30min ),此中间体经分子内电子转移裂解为一分子的金钢烷酮和一分子处于激发态的间氧苯甲酸甲酯阴离子,当回到基态时发出波长为470nm 的光,并可持续几十分钟,其发光机理如下图所示:

AMPPD 的特性:(1)在碱性环境下,AMPPD 的非酶解性的水解程度低,即本底低;(2)AMPPD 的热稳定性好,在pH =7.0的水中,30℃时的分解半衰期为142h ,活化能为21.5kcal/m ole ;(3)在pH =9.0时,AP 酶解AMPPD 的速度最快;在pH =9.5

时,虽酶解速度略低,但信噪比最低;(4)AMPPD 的酶解发光为辉光型,波长为470nm ,在15min 时强度达到高峰,15-60min 内光信号强度维持一致,变化很小,即使在12h 后仍能测定得出正确结

果;(5)加入增强剂如聚氯苄乙烯苄基二甲基铵(BDM Q )或BS A 等,能明显增强AP 酶解AMPPD 的

发光强度,增强因素达100-100000倍。增强剂的增强机理目前还不非常清楚,在理论上还没有精确的解释,文献上一般认为AMPPD 在中等极化的非质子有机溶剂(如正丁醇,二甲基亚砜等)中的发光强度和检测灵敏度较在极化的质子溶剂中,尤其是水介质中高。如在水介质中加入增强剂,增强剂包围在AMPPD 分子的周围,可能通过疏水

或离子相互作用或二者兼而有之,与AMPPD 酶解产生的发色团结合,使发色团形成一个稳定的构象。这样使发色团与水分子隔开,从而阻止发色团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非光发射的途径如振动松驰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全部或部分能量,一些天然的水溶性大分子如水溶性球蛋白BS A 、H AS 等,和人工合成的聚季铵盐如T M Q 、BDM Q 等,它们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疏水区,能提供一个疏水性微环境,具有稳定发色基团的作用,从而增强发光强度。

CSPD 和C DP -Star 是继AMPPD 后合成的AP

酶解化学发光物质,它们的发光性能优于AMPPD :CSPD 和C DP -Star 较AMPPD 稳定;非酶解性的水

解程度更低;酶解速度更快,达到最大光信号只需要相当于AMPPD 时间的一半;且发光信号更强,信噪比更高;CSPD 和C DP -Star 是目前最理想的AP 酶解化学发光物质。

(金钢烷)-1,2-二氧乙烷及其衍生物[9-15]

应用于C LI A,通常采用的体系是Dioxetane/AP/En2 hance System,即用碱性磷酸酶(AP)标记抗原或抗体,用(金钢烷)-1,2-二氧乙烷或其衍生物作发光底物,在发光底物中加入增强剂。目前美国DPC公司的Immulite System和Beckman C oulter公司ACCESS Automated Immunoassay System都是采用Dioxetane/AP/Enhance System。

4 电化学发光体系

早在6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电化学发光,文献上[16-18]报导了许多物质的电化学发光,如多环芳烃类,酰肼类和联吡啶类化合物等。但最常用于EC LI A的化学物质是三联吡啶钌[Ru(bpy)3]2+,其结构如下所示:通过活化“手臂”实现其与核苷酸寡链的3-末端或3′和5′-末端连接,这种标记物非常稳定,且由于分子量小(~1000),可实现一分子蛋白标记多个[Ru(bpy)3]2+。[Ru(bpy)3]2+电化学发光过程如下:

[Ru(bpy)3]2+和三丙胺(TPA)分别在阳极表面氧化成[Ru(bpy)3]2+和TPA阳离子自由基(PT A+)?,(PT A+)?迅速脱去一质子形成三丙胺自由基TPA?,TPA?具有强还原性,从而把[Ru (bpy)3]3+还原为激发态的[Ru(bpy)3]2+3;后者发射一个620nm的光子回到基态,再参与下一次电化学发光,只需0.01ms就可发出稳定的光,300ms 达到最高峰,每秒几十万次的循环电化学发光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另外,通过电极反应在线制备了不稳定的发光剂[Ru(bpy)3]3+和TPA?,避免了由于化学激发剂不稳定对分析测试的影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突出优点是:(1)标记物非常稳定,(2)灵敏度高,(3)光信号线性好,动力学范围宽,超过6个数量级,(4)可重复测量,重现性好,(5)可实现多元检测,(6)可实现均相免疫分析,(7)快速,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通常只需18min,(8)可实现全自动化。由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优越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免疫分析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抗原、半抗原及抗体的免疫检测,尤其是应用于PCR技术作DNA探针杂交分析和基因分析有它独特的优点。Bochringer Mannheim的Elecsys○R免疫分析系列商品药盒是采用[Ru(bpy)3]2+/TPA EC LI A System。

电化学发光亦可用于均相免疫分析:由于抗原-抗体结合物与游离的非结合物的立体结构不同,扩散系数差别很大,因而游离的标记物与结合物在电极作用下,两者形成电子激发态的机率差别很大,游离部分相对结合部分可忽略,因而不需要分离结合部分与非结部分而进行均相免疫分析,例如据Loranelle L报道,用均相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TSH,检测限为0.04mI U/L。

参考文献:

[1]Rilo I,T akashi H.Direct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endothelin-1by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J].Clin Chem,1996,42

(8):1155-1158.

[2]Helen L,Larry J K.In fluence of different luminols on the characteris2

tics of th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in human neutrophils[J].J Bio2 lumin Chemilumin,1995,10:353-359.

[3]M etelitxa D I,Ery omin A N.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 in the oxi2

dation of luminol and an is oluminol cortis ol conjugate by hydrogen per2 oxide in reversed micelles[J].J Biolumin Chemilumin,1992,7:21-

26.

[4]Hart RC,T aafe L R.The use of acridinium ester-labelled strepta2

vidin in immunoassays[J].J.Immunological M ethods1987,101:91-

96.

[5]Law S J,Peran U.M ethod for detection of an analyst using acridinium

esters and lipos omes[P].US Patent Application,1988,226639. [6]Phillip G M.Chemiluminescent10-methyl-acridinium-9-(N-

sulphonylcarboxamide)salts.synthesis and kinetics of light emission [J].J Biolumin Chemilumin,1991,6:107-114.

[7]Z omer G,S tavenuter J F.Acridinium com pounds as chemiluminogenic

label[P].European Patent Application ,1989,324:202.

[8]Josefina M B ,Neus G R.Evaluation of Ciba C orning ACS :180T M Auto 2

mated Immunoassay System[J ].Clin Chem ,1994,40(3):407-410.[9]Bonstein I ,V oyta J C ,Thorpe G H G,et al.Chemiluminescencent

assay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pplied in an ultrasensitive enzyme im 2munoassay of thyrotropin[J ].Clin Chem ,1989,35:1441-1446.[10]Irena YB ,Newton ,M ass.M ethod of detecting a substance using en 2

zymatically -induced decom position of dioxetanes[P ].United S tates Patent ,1990,4 978 614.

[11]M ichael S W ,Brian D.Chemiluminescencent doubletriggered 1,2-dioxetanes[P].European Patent Application ,1990,401001.[12]Irena B ,Brooks E ,John C V.1,2-Dioxetanes :novel chemilumi 2

nescencent enzyme substrates.Applications to immunoassays[J ].J Bi 2olumin Chemilumin ,1989,4:99-111.

[13]Schaap A P ,Hashem A ,Louis J.Chemiluminescencent substrates for

alkaline phosphatase :application to ultrasensitive enzyme -linked im 2munoassays and DNA probes[J ].Clin Chem ,1989,35:1863-1864.

[14]De Boever J ,M ares A ,S tans G,et al.C om paris on of chemilumines 2

cencent and chrom ogenic substrate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in a direct immunoassays for plasma estradiol[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1995,303:143-148.

[15]W ood W G.S piroadamantane dioxetane substrates stable label for lu 2

minescence -enhaced enzyme immunoassays [J ].J Clin Chem Clin Biochem ,1990,28:481-482.

[16]Nicbolas R H ,Eckert B ,K raiss S.E lectrochimiluminescence :lead 2

ing -edge technology for automated immunoassays analyse detection [J ].Clin Chem ,1996,42:1575-1578.

[17]X i C ,M asanori S ,Y ongjing L.S tudy of the electrochimiluminescence

based on tri (2,2’-bipyridine )ruthenium (Ⅱ)and alcohols in a flow injection system[J ].M icrochemical J ,1998,58:13-20.

[18]Loranelle L S ,T im othy A N.S topped -flow analysis of Ru (bpy )33+

chimiluminescence reactions[J ].J Biolumin Chemilumin ,1998,13;85-90.

(范振符编委审 陈泮藻编辑)

收稿日期:2001-10-26;修回日期:2002-03-03

白细胞介素-8的临床意义

杨小翠,王永堂,刘玉泉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内科,陕西安康725000)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 L -8)是近年由多家实验室发现的细胞因子;曾有不同命名:如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 -1),白细胞粘附抑制因子(LAF ),T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TCF )。I L -8在炎症因子I L -1、T NF 及脂多糖刺激下由多种细胞合成表达。内皮细胞、T 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肝细胞、滑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均可产生I L -8,其中以血单核细胞产量最为丰富。基因工程I L -8由7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8kDa 。I L -8主要功能是对中性粒细胞、T 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嗜中性粒细胞与I L -8接触后可发生形态变化,定向游走到反应部位并释放一系列的活性物质。这些作用可导致机体局部的炎症反应,达到杀菌和细胞损伤的目的。由于I L -8对白细胞的趋化作用,表现在许多感染

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升高的趋势,因此通过测定人外周血、尿液或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 L -8水平,可作为炎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指标[1],现分述如下。

1 I L -8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讨冠心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观察了50名正常人组和50例冠心病组患者血清中I L -8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血清I L -8水平(371.20±181.09pg/m L )显著高于正常人组(38.41±28.52pg/m L )。其中14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后血中I L -8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 <0.01),并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中I L -8含量呈正相关(r =0.9725)。这说明I L -8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情变化有密切关系[2]。观察了急性心肌梗塞(AMI )组26例患者I L -8动态变化与静脉溶栓疗效的关系,结果是AMI 患者在症状发作后24h 内测出I L -8,随后迅速消失。I L -8水平随AMI 范

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和临床应用

电化学发光(Elecsys)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一、甲状腺功能 甲腺原氨酸(T3, triiodothyronine) 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T3(3、5、3’-三碘酪氨酸)主要在甲状腺以外,尤其是在肝脏由T4经酶解脱碘生成。因此,血清T3浓度反映出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甚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4转变成T3的减少会导致T3浓度的下降。见于药物的影响,如丙醇、糖皮质类固醇、胺碘酮等以及严重的非甲状腺疾病(N TI),称为“T3低下综合征”。与T4一样,99%以上的T3与运输蛋白质结合,但T3的亲和力要低10倍左右。T3测定可用于T3-甲亢的诊断,早期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检测范围:0.300─10.00nmol/l或O.195-6.51ng/ml 正常参考值:1.3-3.1nmol/l或0.8-2.0ng/ml 甲状腺素(T4, thyroxine) 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对合成代谢有影响作用。T4由二分子的二碘酪氨酸(DIT)在甲状腺内偶联生成。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在TSH的调节下分泌释放。血清中99%以上的T4以与其它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血清中运输蛋白质的浓度易受外源性和内源性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检测血清T4浓度的过程中需考虑到结合蛋白质的状况。如果忽略这一点,结合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如怀孕期、服用雌激素或者患肾病综合征等),会导致反映甲状腺代谢状况检测的错误结果。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检测范围:5.40─320.0nmol/l或O.420-24.86μg/dl 正常参考值: I. 66-181nmol/l或5.1-14.1μg/dl(标本取自德国和日本) II. 59-154nmol/l或4.6-12.0μg/dl, FT4指数57-147nmol/l或4.4-11.4ug/dl (标本取至美国) 游离T3(FT3- free triiodothyronine)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是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之一,起调节代谢作用。测定该激素的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的T3与其转运蛋白质(TBG、前白蛋白、白蛋白)结合,fT3是T3的生理活性形式。fT3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另加测定结合参数(T -uptake,TBG)。 检测范围:0.400─50.00pmol/l或O.260-32.55pg/ml 正常参考值:2.8-7.1pmol/l或1.8-4.6pg/ml 游离T4(FT4- free thyroxine)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 析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材料表征和性能测试过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

材料表征和性能测试过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 1.材料表征:材料的防腐蚀性能 表征方式:电化学阻抗谱 效果:得到材料的电容、电阻、电感等信息,获得材料的防腐蚀机理 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基材的面积固定 表征方式:极化曲线 效果:获得材料腐蚀时的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腐蚀电位、腐蚀速率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基材的面积固定 表征方式:盐雾试验 效果:加速试验,获得材料耐腐蚀的耐久性 需要注意的问题:注意盐水浓度的变化 2. 材料表征:材料的成分分析 表征方式:X射线能谱 效果:得到材料的元素组成 需要注意的问题:样品不要太大,能放进样品室 表征方式:X射线光电子能谱 效果:得到材料的元素组成及价态或化合态 需要注意的问题:样品不能大于2mm厚,仅能测试表面元素,可以利用溅射一层一层的测试 表征方式:X射线衍射 效果:得到聚苯胺材料的掺杂状态及结晶状态 表征方式:紫外光谱 效果:得到聚苯胺材料的掺杂状态 需要注意的问题:要能溶于某种溶剂 表征方式:核磁共振谱 效果:获得分子结构 需要注意的问题:能溶于特定的溶剂 表征方式:裂解色谱 效果:得到聚合物材料的结构 需要注意的问题:裂解温度要适合 表征方式:凝胶渗透色谱 效果:得到聚合物材料的分子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样品溶于特定的溶剂

1.表征方式:NMR 效果:有机样品的结构鉴定,常用的H谱,C谱,能够得到样品分子中H的种类,杂化类型,数量,主链C的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分为液体核磁和固体核磁 2. 表征方式:GC-MS,LC-MS: 效果:质谱一般联用气相、液相更为有用,用于分析有机小分子成分,有强大的谱库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样品组成。 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样品极性、溶解性和气化温度等有要求。 3.表征方式:ICP-MS,ICP-AES,ICP-OES等 效果:可以精确得到样品中某种无机金属元素含量,特别是微量金属元素含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需将样品首先溶解在溶液中,常用硝酸、盐酸、王水、其他各种有机酸作为溶解酸,得保证样品中的重金属可以溶。 4. 表征方式:EDS 效果:可以定性定量分析样品中元素,虽然有机元素如C、N、O等也可以分析,但对元素序数更大的无机元素分析更为精确。 需要注意的问题:EDS是SEM或TEM的附件,样品需按照SEM或TEM制样要求进行制备,所以制样要求较高。 5. 表征方式:EELS 效果:可以定性定量分析样品中元素,范围较EDS更大,同时分辨率较EDS高好几个数量级,做MAPPING分析时真正在纳米尺度上可以表征元素的分布; 需要注意的问题:EELS对TEM配置要求更高,一般TEM不含该附件,不是通用测试手段。 6. 表征方式:TGA-DSC-FTIR,或GC-MS: 效果:TGA可以对有机无机样品重量随温度变化进行记录,表征样品热稳定性,定量分析样品组成等,联用DSC可以分析样品随温度变化热焓效应,分析样品熔点,分界点,化学反应热量等,联用红外或气质可以分析热分解产物成分。 需要注意的问题:单独TGA样品用量5-10mg,但膨胀性样品用量必须减少,储能材料、炸药等不能做TGA或者只能用极微量样品测试,联用红外或气质需适当增加样品用量降低信噪比和本底干扰。 7.表征方式:AFM,AFM-IR联用 效果:AFM可以对样品表面形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3维分析,AFM和红外联用可以同时对AFM图上任意一个区域进行红外官能团分析,做官能团的mapping,对复合材料、多层材料、微观相分离物质非常有效。 需要注意的问题:样品要求必须平整光滑,否则可能损坏探针,与红外联用时需保证样品不含水。 8. 表征方式:BET 效果:分析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孔型,孔径,孔分布等,催化、粉体制备等领域常用仪器。 9.表征方式:GPC 效果:聚合物材料常用表征,可测出聚合物几种分子量,但需根据自身样品特点选择不同的填充柱和溶剂。 10.表征方式:离子色谱 效果:对常见阴离子如F-、Cl-、Br-、NO2-、NO3-、SO42-、PO43-和阳离子如Li+、Na+、NH4+、K+、Mg2+、Ca2+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ICP等手段组合应用是分析利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SOP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170S O P 仪器简介: E170 是罗氏诊断公司出品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全自动,随机进样的免疫分析系统,可以对许多种检测项目进行体外的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该分析仪应用的是电化学发光技术(ECL)。每个E模块系统每小时的标本处理量为170个试验(最多可以将4个E模块连接)。只有在试验室条件下,经过培训的操作者方可操作E模块系统。 系统特色 ?可以24小时待机使用 ?标本条码扫描功能 ?试剂条码扫描功能 ?单个E模块的每小时处理能力为170个试验 ?自动保养功能 ?自动复查功能 ?自动发出定标信息 ?自动标本稀释功能 ?系统辅助的操作流程 ?一个E模块具有25个温控的试剂通道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反应杯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加样头 ?双向数据传输接口 运行条件: 水质要求 ◆无菌(< 10 cfu/ml),去离子水 ◆ 1.5 M?电阻值(最大1.0 Ms/cm) ◆15-25 磅/英寸2 (0.5~3.5 kg/cm2 或49~343 kpa) ◆耗水量:每E170模块消耗18升/小时 环境条件 ◆无灰尘的、良好通风的环境 ◆无直接日照 ◆地面水平(角度:<1/200?o) ◆地面足够坚硬能够承受仪器的重量(详细情况请见本章中的系统特点) ◆温度:18~32摄氏度 ◆当系统启动时,温度的改变应该小于2度/小时 ◆屋内湿度:45%~85%

◆电源电压没有明显的波动 ◆在附近没有会产生电磁波的仪器 ◆有接地的三相电源 E170由三个类型的硬件单元组成:控制单元、核心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介绍 包括: ?触摸屏幕的电脑 ?键盘 ?打印机 ?仪器管理电脑终端 核心单元介绍 核心单元将所有的标本从入口端经过E170仪器到出口端或者复查缓冲区。下面所列位核心单元的组成部分。 ?加样端 ?标本架转运通道 ?复查缓冲带 ?出口端 ?中心控制区 ?电源开关(在进样端的左侧面上) 检测单元介绍 分立式、随机进样的每小时170试验的免疫检测系统。下面所列为E170模块的组成部分: ◆试剂区位于分析模块的左边部分,它包含以下部分: 1.一个试剂盘,温度控制在20?3℃; 有25个试剂通道 2.一个用来将试剂以及磁珠从试剂盘中加入的试剂针,将之加到孵育器的反应杯中 3.一个条码扫描器,用来阅读试剂盒上的二维条码 4.一个用于试剂盒盖的开关的机械装置,以避免试剂的挥发 5.一个用于混匀磁珠的搅拌器.当磁珠被加入之前或额外的混匀步骤中,搅拌棒用来搅拌磁 珠 6.两个用来清洗探针以及搅拌器的冲洗站 7.一个探针清洗站,它含有两瓶探针洗液用来清洗探针的内部 ◆测量区位于分析模块的中部,它含有以下几个部分: 1.一个孵育器,含有54个孵育位,用来进行免疫反应 孵育池有54个孵育位置,位于仪器的中心部分,当标本和试剂加入到反应杯中后,该孵育池的温度维持在37℃±0.3℃. 当一个反应在准备测定时,该孵育盘需旋转,将反应杯转至需要的位置,在此处,适宜的单位将执行相应的功能. 2.一个用来将标本从标本容器中加入到反应杯中的标本探针

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摘要:对近年来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应用最新进展作了评述,包括化学发光体系的类型,化学发光法的新方法,化学发光在无机、药物分析及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字: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体系;应用; 化学发光是在没有光、电、磁、声、热源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光辐射。以此为基础的化学发光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简称CL)分析法是近30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的微量及痕量分析法,由于可以进行发射光子计量,又没有外来激发光源存在时散射光背景的干扰,因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 10-12-10-21mol),很宽的线性范围(3-6个数量级),同时仪器设备又很简单、廉价、易微型化,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发展非常迅速。 近来,在改进和完善原有发光试剂和体系的同时,新发光试剂的合成,新体系的开发,与其它技术的联用,尤其是流动注射技术,传感器技术,HPLC 技术及各种固定化试剂技术的联用,更显示出化学发光分析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也进一步拓宽了化学发光的应用范围。并且,化学发光在多类复杂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核酸、DNA、激素、生物碱及各类药物及毒物的检测,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多种抗体和抗原的免疫分析,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受体芯片、酶芯片、微流控芯片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高灵敏度的、有效的分析手段,推动了这方面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手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如纳米发光、发光成像、发光活体分析,大大促进了化学发光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化学发光分析法。 1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简称CL) 分析法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中的一类,是指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时,由于吸收了反应时产生的化学能,而使反应产物分子激发至激发态,受激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便发出一定波长的光。根据化学发光反应在某一时刻的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来确定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叫化学发光分析法[1]。 换句话说,化学发光是指吸收了化学反应能的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现象, 广义的化学发光也包括电致化学发光。一个化学反应要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必须满足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 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试

超级电容器材料电化学电容特性测试

华南师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蓝中舜学号:20120010027 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勷勤创新班年级、班级:12新能源 课程名称:化学电源实验 实验项目:超级电容器材料电化学电容特性测试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4年5月19日-26日实验指导老师:易芬云组员:吕俊、郭金海、余启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级电容器的原理; 2、了解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的测试原理及方法; 3、了解超级电容器双电层储能机理的特点; 4、掌握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5、掌握利用循环伏安法及恒流充放电的测定材料比电容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超级电容器的原理 超级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插入电解质中构成。超级电容与电解电容相比,具有非常高的功率密度和实质的能量密度。尽管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比普通电容器高,但是超级电容与电解电容或者电池的结构非常相似。

图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图 从图中可看出,超级电容器与电解电容或者电池的结构非常相似,主要差别是用到的电极材料不一样。在超级电容器里,电极基于碳材料技术,可提供非常大的表面面积。表面面积大且电荷间隔很小,使超级电容器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大多数超级电容器的容量用法拉(F)标定,通常在1F到5,000F之间。 (1)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双电层电容是在电极/溶液界面通过电子或离子的定向排列造成电荷的对峙所产生的。对一个电极/溶液体系,会在电子导电的电极和离子导电的电解质溶液界面上形成双电层。当在两个电极上施加电场后,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正、负电极迁移,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撤消电场后,电极上的正负电荷与溶液中的相反电荷离子相吸引而使双电层稳定,在正负极间产生相对稳定的电位差。这时对某一电极而言,会在一定距离(分散层)产生与电极上的电荷等量的异性离子电荷,使其保持电中性;当将两极与外电路连通时,电极上的电荷迁移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到溶液中成电中性,这便是双电层电容的充放电原理。根据双电层理论,双电层的微分电容约为20μF/cm2,采用具有很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可获得较大的容量。双电层电容具有响应速度快,放电倍率高的特点,但储能比电容较小。 (2) 法拉第鹰电容的工作原理 法拉第鹰电容器是在电极表面或体相中的二维或准二维空间上,电极活性物质进行欠电位沉积,发生高度可逆的化学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与电极充电电位有关的电容。对于法拉第准电容,其储存电荷的过程不仅包括双电层上的存储,而且包括电解液中离子在电极活性物质中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而将电荷储存于电极中。对于其双电层中的电荷存储与上述类似,对于化学吸脱附机理来说,一般过程为电解液中的离子一般为或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由溶液中扩散到电极溶液界面,而后通过界面的电化学反应而进入到电极表面活性氧化物的体相中若电极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物,就会有相当多的这样的电化学反应发生,大量的电荷就被存储在电极中。放电时这些进入氧化物中的离子又会重新返回到电解液中,同时所存储的电荷通过外电路而释放出来,这就是法拉第准电容的充放电机理。法拉第鹰电容可以产生高的比电容,但因为法拉第反应的限制,倍率性能比双电层电容小。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170 SOP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170 SOP 仪器简介: E170 是罗氏诊断公司出品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全自动,随机进样的免疫分析系统,可以对许多种检测项目进行体外的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该分析仪应用的是电化学发光技术(ECL)。每个E模块系统每小时的标本处理量为170个试验(最多可以将4个E模块连接)。只有在试验室条件下,经过培训的操作者方可操作E模块系统。 系统特色 ?可以24小时待机使用 ?标本条码扫描功能 ?试剂条码扫描功能 ?单个E模块的每小时处理能力为170个试验 ?自动保养功能 ?自动复查功能 ?自动发出定标信息 ?自动标本稀释功能 ?系统辅助的操作流程 ?一个E模块具有25个温控的试剂通道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反应杯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加样头 ?双向数据传输接口 运行条件: 水质要求 ◆无菌(< 10 cfu/ml),去离子水 ◆ 1.5 M?电阻值(最大1.0 Ms/cm)

◆15-25 磅/英寸2 (0.5~3.5 kg/cm2 或49~343 kpa) ◆耗水量:每E170模块消耗18升/小时 环境条件 ◆无灰尘的、良好通风的环境 ◆无直接日照 ◆地面水平(角度:<1/200 o) ◆地面足够坚硬能够承受仪器的重量(详细情况请见本章中的系统特点) ◆温度:18~32摄氏度 ◆当系统启动时,温度的改变应该小于2度/小时 ◆屋内湿度:45%~85% ◆电源电压没有明显的波动 ◆在附近没有会产生电磁波的仪器 ◆有接地的三相电源 E170由三个类型的硬件单元组成:控制单元、核心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介绍 包括: ?触摸屏幕的电脑 ?键盘 ?打印机 ?仪器管理电脑终端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 姓名:程小林学号:5701109004 班级:高分子091 学院:材料学院 研究背景:在世界范围内, 高分子材料的制品属於最年轻的材料.它不仅遍及各个工业领域, 而且已进入所有的家庭, 其产量已有超过金属材料的趋势, 將是21世纪最活跃的材料支柱.高分子材料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我们的认识中,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今天,我想就高分子材料为主线,简单研究一下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一些方面的力学性能。 从我们以前学过的化学知识中可以知道,高分子材料其实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原子外, 其他元素主要是氢、氧、氮等.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 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 能形成稳定的结构.碳原子是四价, 每个一价的价键可以和一个氢原子键连接, 所以可形成为数众多的、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总数已接近千万种, 远远超过其他元素的化合物的总和, 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还不断地被合成出來.這样, 由於不同的特殊结构的形成, 使有机化合物具有很独特的功能.高分子中可以把某些有机物结构(又称为功能团)替换, 以改变高分子的特性.高分

子具有巨大的分子量, 达到至少1万以上, 或几百万至千万以上, 所以, 人們將其称为高分子、大分子或高聚物.高分子材料包括三大合成材料, 即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研究理论: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对于用于工程中作为构件和零件的结构高分子材料,人们最关心的是它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也称为机械性能。任何材料受力后都要产生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即发生断裂。这种在外载作用下材料所表现的变形与断裂的行为叫力学行为,它是由材料内部的物质结构决定的,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同时, 环境如温度、介质和加载速率对于高分子材料的力学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分子材料的力学行为是外加载荷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抵抗外加载荷引起的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在力学性能方面,它的高弹性、粘弹性和其力学性能对时间与温度强烈的依赖关系,是这类材料与金属材料显著的差别。高分子材料可以分为工程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类,其中工程塑料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工程塑料是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总称。按力学性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塑性很好,延伸率可达几十~几百%,一部分热塑性材料属于这种情况;一类是比较脆,其拉伸过程简单,拉伸曲线与铸铁类似,热固性材料都属于这种情况。 高分子材料拉伸试件一般为矩形截面的板状试件。试件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可参考金属材料。 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精)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特的载体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研究与新进展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研究与新进展 摘要:化学发光分析法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确定相应组分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同荧光法相比,化学发光法不需要外来的光源,减少了拉曼散射和瑞利散射,降低了噪音信号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信噪比,扩大了线性范围。并具通过特定的化学发光可以定性定量的测定微量物质,有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分析快等特点。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化学发光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其灵敏度也较高,此外线性范围宽和仪器简单也是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之一。正是基于这些特点,化学发光分析法在环境化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本文从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研究的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化学发光分析法,化学发光体系,鲁米诺,光泽精 引言 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体系中的某些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反应产物吸收了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后,由基态(较低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较高能级),然后再返回到基态,并释放光子所产生的光辐射[2]。化学发光又称为冷光,它是在没有任何光、热或电场等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光辐射。由于不需要外源性激发光源,避免了背景光和杂散光的干扰,降低了噪声,大大提高了信噪比。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分析快等特点。在生物工程学,药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和环境化学等各个领域正显示出它蓬勃的生机。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优缺点,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及其体系,和在环境化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化学发光分析法的近两年的应用新进展。 1 化学发光 1.1化学发光的原理 发光是指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较低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较高能级),然后再返回到基态,并释放光子的过程。根据形成激发态分子

电化学发光原理介绍

、概念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 ECLI 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电化学发光法源于电化学法和化学发光法,而ECLI 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二个过程。 ECL 不仅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免疫测定,而且还可用于DNA/RNA探针检测。 二、反应底物 ECL 反应底物有两种: ·三氯联吡啶钌[Rubpy3]2+络合物: 钌Ruthenium, Ru,原子序数44,原子量101.07。元素名来自拉丁文,原意是"俄罗斯"。1827年俄国化学家奥赞在铂矿中发现钌;1844年俄国化学家克劳斯肯定它是一种新元素。钌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十亿分之一,是铂系元素中含量最少的一个。钌常与其它铂系元素一起分散于冲积矿床和砂积矿床中。钌有7种天然稳定同位素:钌96、98、99、100、101、102、104。 钌为银白色金属,熔点2310℃,沸点3900℃,密度12.37×103/m3。 钌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稳定;不溶于酸和王水,溶于熔融的强碱、碳酸盐、氰化物等;加热到900℃,时能与氧反应;加热时能与氟、氯、溴反应;钌有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强烈倾向,还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钌是铂和钯的有效硬化剂;金属钛中加入0.1%的钌就可大大提高耐腐蚀性;钌钼合金是一种超导体;含钌的催化剂多用于石油化工。 ·三丙胺Tripropylamine,TPA: 结构式: 点击浏览/下载该文件 三、电化学发光反应原理 电化学反应过程:在工作电极上阳极加一定的电压能量作用下,二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2+ 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成为三价的三氯联吡啶 钌 [Rubpy3]3+,同时,电极表面的TPA也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成为阳离子自由基 TPA+ ,并迅速自发脱去一个质子而形成三丙胺自由基 TPA·,这样,在反应体系中就存在具有强氧化性的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3+ 和具有强还原性的三丙胺自由基 TPA·。 化学发光过程:具有强氧化性的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3+ 和具有强还原性的三丙胺自由基 TP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果使三价的三氯联吡啶

密封材料检测标准密封材料测试标准定稿版

密封材料检测标准密封 材料测试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密封材料检测标准密封材料测试标准 世界建筑密封材料的总趋势是用量持续增加,产品向高功能的弹性体密封膏方向发展,而低档油性嵌缝膏的使用比例不断下降,逐步退出市场,中档密封膏将有适度的发展。 随着优质防水材料的采用和对防不机理认识的深化,防水系统的使用期大大延长,SBS改性油毡屋面使用20年后变化很小,PVC防水片材已有成功使用30年的记录,EPDM 和金属屋面的使用期可达40年~50年以上,实行防水保证期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英国、法国、德国对屋面防水实行10年保证期。美国分别实行5年、10年、15年、20年的屋面保证期。日本规定,屋面、阳台、走廊、浴室叠层油毡防水的保证期为10年。 检测产品 防震缓冲包装材料:用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氨酯和聚氯乙烯制成的泡沫塑料。 密封材料:密封剂和瓶盖衬、垫片等,用作桶、瓶、罐的封口材料。 检测项目 1、阻隔性能:有机气体透过率、包装膜高低温气体透过率、氧气透过率、二氧化碳气体透过率、氮气透过率、空气透过率等; 2、机械性能:拉伸强度与伸长率、剥离强度、热合强度、冲击强度、撕裂强度、摩擦系数、耐蒸煮测试、包装密封性能; 3、卫生性能:溶剂残留、邻苯类增塑剂、重金属含量、相容性、高锰酸钾消耗量

等; 4、缓冲材料的缓冲性能:静压力、动态冲击、振动传递率、永久变形 特性 密封材料一般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回弹性高、压缩永久变形小、密封可靠、加工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硅橡胶密封剂能耐高温和低温、耐辐射、耐真空、无污染、无毒;聚硫橡胶密封剂具有优异的耐航空燃料性能,还有就是耐高温、耐高压、耐摩擦、耐压,这些都是密封行业的主导方向,密封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机械身设备的生产效率,假如买到不合适的产品,对设备的使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建议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仁在选择密封材料的时候慎重选择,尽量使用品牌产品,因为品牌产品代表的是一个责任,也是一个生产厂家的实力。 应用 航空航天工业还要求密封材料能适应一些特殊的环境要求,硅橡胶密封剂能耐高温和低温如耐真空、耐辐射、无污染、无毒、耐高低温和耐航空燃料和火箭推进剂等介质的腐蚀。航空航天工业中使用的密封材料主要有:聚硫橡胶、硅橡胶和聚氨酯密封剂,主要用于机翼和机身整体油箱的密封。要用于各种密封舱的密封。聚氨酯密封剂的超低温性能良好,主要用于火箭推进剂液氢、液氧的连接缝。飞机的座舱、窗门、仪表舱、炮弹舱、引射器、电插头、电子元件和电磁铁的灌封也都使用密封剂。 要求 密封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封材料的性能。了解各种密封材料的性能,正确选用密封材料,是正确设计、使用密封的首要问题。早期的密封材料,主要是织物、矿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项目推荐稀释比例

Elecsys? Dilution Recommendations Autodilution possible for bold mentioned dilution ratios ? Dilution not necessary due to the broad measuring range or not possible e.g. can not be diluted because of changing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binding proteins alters this equilibrium. @ The autoantibodies are heterogeneous and this gives rise to non-linear dilution phenomena. * Please check the package insert. STAT for Elecsys 2010, cobas e 411, cobas e 601 (SW version 04-03 onwards) and cobas e 602 # Diluent Universal can be used to dilute the samples. ? Auto-dilution is not possible as assay uses a three-step method. ∞ Use Elecsys? Diluent Universal for automatic sample predilution. ? Autodilution not possible.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 的特异性发光反应,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部分。分析中应用 的标记物为电化学发光的底物三联吡啶钌或其衍生N-羟基琥珀酰胺(NHS)酯,可通过化学反应与抗体或不同化学结构抗原分子结合,制成标记的抗体或抗原。ECLL的测定模式与ELISA相似。 基本原理:发光底物二价的三联吡啶钉及反应参与物三丙胺在 电极表面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氧化的三丙胺失去一个H+而成为强还原剂,将氧化型的三价钌还原为激发态的二价钌,随即释放光子而 恢复为基态的发光底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一过程在电极表面 周而复始地进行,不断地发出光子而常保持底物浓度的恒定。 电化学发光是化学发光方法与电化学方法相互结合的产物,是 指通过电化学方法来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然后这些电生的物质之 间或电生物质与其它物质之间进一步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 电化学发光保留了化学发光方法所具有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观察方便和仪器简单等优点;同物时具有许多化学发光方法无 法比拟的优点,如重现性好、试剂稳定、控制容易和一些试剂可以 重复使用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药学、临床、环境、 食品、免疫和核酸杂交分析和工业分析等领域。在21世纪中必将继 续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因此有必 要对电化学发光在分析中的应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1、电极表面活性分布的表征 利用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可以很好地观察电极表面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分布情况,而电化学发光强度对电极表面的活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利用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可以直观地反映电极表面活性分布。 该方法是由Engstrom等于1987年提出的,他们观察到在新抛光的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发光强度分布十分均匀,而在环氧树脂浸渍过的网状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分布不均匀,通过与其它方法相对照,发现电化学发光强度分布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电极表面活性分布,并且具有微米级的空间分辨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电化学发光成像法用于研究碳糊电极表面活性点的分布,观察到碳糊电极表面存在。着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对于了解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具有直观和简单等优点,许多科学工作者先后将该方法用于表征化学修饰电极表面的活性分布。如Hopper 等用该方法研究了电极表面的电荷对电子转移性质的影响;Pantano 等用该方法研究了电极表面羧基的分布对电子转移性质的影响;ShuItz等用该方法研究了聚合物在电极上的附着情况。从上面的文献可以看出,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对于了解电极表面的活性分布及其与电极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电极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完整版)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检测方法,即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应用制备好的抗原或抗体作为试剂,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由于免疫的特异性结合,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荧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其中典型的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免疫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 1、抗原 1.1抗原的定义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 ,并能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免疫反应性)。 抗原一般为大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在10kD以上。 1.2抗原的分类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异种动物血清等。

半抗原:仅具有与相应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的多糖、类脂及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它们本身不具免疫原性,但当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后形成复合物,便获得了免疫原性, 1.3抗原的性质 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表面的基团,它直接决定免疫学反映的特异性。 抗原通过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藉此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因此,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抗体 2.1抗体的定义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2.2抗体的结构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特别是浆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因其具有免疫活性故又称作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有五类,分别为IgG、IgA、IgM、IgD和IgE。 3、抗原抗体的结合 体外抗原抗体反应又称血清学反应

光学高分子材料简述及性能表征

光学高分子材料简述及性能表征

————————————————————————————————作者: ————————————————————————————————日期:

光学高分子材料简述及性能表征 摘要:高分子材料在光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大型光学元器件的背投屏幕更是利用先进的高分子材料技术获得了各种优异的性能。简单介绍了背投屏幕的分类、材料和制造工艺,以及光学高分子材料的历史、分类和新的发展,以及主要性能表征。 前言:背投屏幕是背投显示的终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光学显示系统的性能。背投屏幕分为背投软质屏幕、背投散射屏幕和背投光学屏幕。背投软质屏幕具备廉价、运输安装方便等优点,但是亮度均匀性比较差、严重的“亮斑效应”、光能利用率低、可视角度小等。分辨率低和对比度低。散射屏幕视角大、增益低、“亮斑效应”明显。采用不同的工艺制造。有些采用在压克力板材表面进行雾化处理,增加散射。有些应用消眩光玻璃模具复制表面结构,基材内添加光扩散剂及调色剂制造。有些为降低成本直接在透明塑料板材表面粘贴背投软质屏幕制造。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微结构光学型背投影屏幕。光学型背投影屏幕指的是利用微细光学结构来完成光能分布、实现屏幕功能的这一类屏幕。主要有FL型(Fresnel lens-lenticularlenses)、FD型(Frensnel lens-Diffusioncover)、FLD型(Fres nel lens-Lenticular lenses-Diffusioncover)、BS型(Fresnel lens-Lenti cular lenses-Black strips)。 微光学结构复制主要采用模压或铸造等复制技术。铸塑又称浇铸,它是参照金属浇铸方法发展而来的。该成型方法是将已准备好的浇铸原料(通常是单体,或经初步聚合或缩聚的浆状聚合物与单体的溶液等)注入一定的模具中,使其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从而得到与模具型腔相似的制件。这种方法也称为静态铸塑法。静态铸塑技术可用来将电铸镍模具板上的微光学图形转移到塑料表面。铸塑法得到的制件无针眼,无内力应变,无分子取向。重要的是,对于非晶态塑料来说,静态铸塑得到的制件相对于其它工艺一般具有更高的透光率,表现出优越的光学性质。背投光学屏幕属于大尺寸微光学元件,由于体积较大用模压工艺生产存在加工设备复杂、成本高、合格率低的缺点,主要用浇铸工艺来生产。 正文: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光学领域最早由Arthur Kingston开始,他于1934年取得了注射成型塑料透镜的专利,并将其用在了照相机中。1937年,R.F.Hunter公司制造出了全塑料透镜的照相机。在二战期间光学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来制作望远镜、瞄准镜、放大镜及照相机上的透镜。由于受材料的品种少、质量差、加工工艺落后等条件的限制,战后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曾一度下降。60年代后,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光学高分子的品种不断增加,加工工艺也得到了改善,同时出现了表面改性技术,这些因素促成了光学高分子的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独立的光学高分子市场。 与传统无机光学材料相比,尽管光学高分子材料的耐热性、耐候性、耐磨性、耐溶剂性、抗吸湿性及光学均一性(双折射、光学畸变)较差,折射率、色散范围较窄,热膨胀系数较大,但是聚合物光学材料具有密度小、耐冲击、成本低、加工成型容易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光学高分子材料有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等几种热固性树脂和聚甲基丙烯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