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卓顶精文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卓顶精文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卓顶精文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卓顶精文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表3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

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

BN

BNF BNF010 BNF011 BNF012 BNF020 BNF030 BNF040 BNF050 BNF0051 BNF060 BNF070 BNF080 BNF090 BNF100 BNF110 BNX BNX010 BNX011 BNX012 BNX020 内科病

肺系病类

咳嗽病

外感咳嗽病

内伤咳嗽病

肺痿病

肺痈病

哮病

喘病

暴喘病

肺胀病

肺痨病

咯血病

鼻衄病

失音病

肺衰病

心系病类

心悸病

惊悸病

怔忡病

胸痹心痛病

BNP020

BNP030

BNP040

BNP050

BNP051

BNP060

BNP070

BNP080

BNP090

BNP091

BNP100

BNP110

BNP111

BNP120

BNP130

BNP140

BNP150

BNP160

BNP170

BNP180

BNP190

胃痞病

吐酸病

反胃病

呕吐病

暴吐病

呃逆病

嘈杂病

噎膈病

腹痛病

卒腹痛病

腹胀满病

泄泻病

暴泻病

吐血病

便血病

齿衄病

紫癜病

痰饮病

悬饮病

溢饮病

支饮病

BNX021 BNX030 BNX040 BNX050 BNX060 BNX070 BNX071 BNX072 BNX080 BNX090 BNX091 BNX100 BNX110 BNX120 BNX130

BNP BNP010 卒心痛病

心衰病

不寐病

多寐病

健忘病

癫狂病

癫病

狂病

痫病

昏迷病

神昏病

痴呆病

抽搐病

薄厥病

卒死病

脾系病类

胃脘痛病

BNP000

BNG

BNG010

BNG020

BNG021

BNG022

BNG023

BNG030

BNG040

BNG041

BNG042

BNG050

BNG051

BNG052

BNG053

BNG054

BNG060

BNG061

脾系病(便秘病)

肺系病类

胁痛病

黄疽病

阴黄病

阳黄病

急黄病

萎黄病

积聚病

积病

聚病

膨胀病

水臌病

气臌病

血臌病

虫臌病

头痛病

头风病

表3(续)

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

BNG070 BNG080 BNG090 BNG100 BNG101 BNG102 BNG103 BNG104 BNG105 BNG106 BNG110 BNG120 BNG121 BNG122 BNG123 BNG130 BNS BNS010 BNS011 BNS012 BNS020 BNS030 BNS040 眩晕病

中风病

痉病

厥病

气厥病

血厥病

痰厥病

食厥病

寒厥病

热厥病

郁病

瘿病

气瘿病

肉瘿病

瘿痈病

胆胀病

肾系病类

水肿病

阳水病

阴水病

热淋病

石淋病

气淋病

BNS190

BNS191

BNS192

BNW

BNW010

BNW011

BNW020

BNW030

BNW031

BNW040

BNW050

BNW060

BNW070

BNW080

BNW090

BNW091

BNW100

BNW110

BNW111

BNW112

BNW120

BNW130

BNW140

耳鸣、耳聋病

耳鸣病

耳聋病

外感热病类

感冒病

时行感冒病

外感高热病

风温病

风温肺热病

春温病

暑温病

冒暑病

暑秽病

中暑病

湿温病

湿阻病

伏暑病

秋燥病

温燥病

凉燥病

大头瘟病

烂喉痧病

疫毒痢病

BNS050 BNS060 BNS070 BNS080 BNS090 BNS100 BNS110 BNS120 BNS130 BNS140 BNS150 BNS160 BNS161 BNS162 BNS170 BNS180 血淋病

膏淋病

劳淋病

乳糜尿病

尿浊病

尿血病

遗尿病

癃闭病

关格病

肾衰病

腰痛病

遗精病

梦遗病

滑精病

早泄病

阳萎病

BNW150

BNW160

BNW170

BNW180

BNW190

BNW200

BNW000

BNW000

BNW000

BNC

BNC000

BNC000

BNC000

BNC000

BNC000

太阳病

少阳病

阳明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外感热病(痢疾病)

外感热病(疟疾病)

外感热病(霍乱病)

虫病类

虫病(蛔虫病)

虫病(绦虫病)

虫病(钩虫病)

虫病(蛲虫病)

虫病(姜片虫病)

表3(续)

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

BNC000 BNC000 虫病(血吸虫病)

虫病(丝虫病)

BWC014

BWC020

蝼蛄疖病

颜面疔疮病

BNC000 BNL BNL000 BNA BNA000 BNV BNV010 BNV020 BNV030 BNV040 BNV041 BNV042 BNV050 BNV060 BNV070 BNV080 BNV090 BNV100 BNV110 BNV120 BNV130 BNV140 BNV150 虫病(囊虫病)

骨伤科瘤病类

内科瘤病

内科癌病类

内科癌病

内科其他病类

内伤发热病

虚病

痿病

汗病

自汗病

盗汗病

痛风病

消渴病

风湿痹病

痹病

骨痹病

肌痹病

面痛病

面瘫病

颤病

急风病

厥脱病

BWC030

BWC031

BWC032

BWC033

BWC034

BWC035

BWC040

BWC050

BWC060

BWC070

BWC071

BWC072

BWC073

BWC080

BWC090

BWC091

BWC092

BWC093

BWC094

BWC095

BWC100

BWC101

BWC102

手足疔疮病

蛇眼疔病

蛇头疔病

蛇腹病

托盘疔病

足底病

红丝疔病

烂疔病

疫疔病

痈病

肘痈病

脐痈病

腘窝痈病

丹毒病

发病

锁喉痈病

臀痈病

腓发病

手发背病

足发背病

有头疽病

脑疽病

发背疽病

BNV160 BNV170 BNV180 BNV190 BNV000 BW BWC BWC010 BWC011 BWC012 BWC013 脱病

闭病

肥胖病

中毒病

内科其他病(脚气病)

外科病

疮疡病类

疖病

暑疖病

石疖病

软疖病

BWC103

BWC104

BWC110

BWC120

BWC130

BWC131

BWC132

BWC133

BWC140

BWC150

BWC160

BWC170

BWC180

BWC190

BWC200

膻中疽病

少腹疽病

发颐病

流注病

无头疽病

附骨疽病

环跳疽病

腓疽病

走黄病

内陷病

瘰疬病

流痰病

臁疮病

褥疮病

脱疽病

表3(续)

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

BWC210 BWC220 BWC230 青蛇毒病

股肿病

痰毒病

BWR061

BWR062

BWR063

白秃疮病

肥疮病

鹅掌风病

BWC231 BWC232 BWC233 BWR BWR010 BWR020 BWR030 BWR040 BWR050 BWR060 BWR070 BWR080 BWR090 BWR100 BWR110 BWN BWN010 BWN020 BWN030 BWN040 BWN050 BWN060 BWN070 颈痈病

腋痈病

胯腹痈病

乳房病类

乳头破碎病

乳痈病

乳发病

乳痨病

乳癖病

乳疬病

乳漏病

乳衄病

乳核病

乳疽病

粉刺性乳痈病

男性前阴病类

子痈病

子痰病

囊痈病

脱囊病

阴茎痰核病

血精病

精浊病

BWR064

BWR065

BWR066

BWR067

BWR070

BWR071

BWR072

BWR073

BWR074

BWR075

BWR076

BWR077

BWR080

BWR090

BWR100

BWR110

BWR120

BWR130

BWR140

BWR150

BWR160

BWR170

BWR180

脚湿气病

灰指(趾)甲病

圆癣病

紫白癜风病

湿疮病

奶癣病

旋耳疮病

窝疮病

脐疮病

乳头风病

肾囊风病

四弯风病

火赤疮病

顽湿聚结病

药毒病

瘾疹病

土风疮病

摄颂疮病

风瘙痒病

风热疮病

紫癜风病

白病

天疱疮病

疾病分类与代码

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目录 前言 (1) 1 范围 (2) 2 术语及定义 (2) 3. 符号 (2) 4 分类的原则与编码方法 (2) 5 疾病分类与代码表 (2) 6 章节名称与代码 (4) 7 3位代码类目表(ICD-10) (4) 8 4位代码亚目表(ICD-10) (4) 9 6位扩展代码表 (4)

前言 《疾病分类与代码(GB/T14396-2001)》等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险、公安、民政等领域。 为推进疾病分类标准化、规范化,我部组织专家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以满足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医院评审、重点学科评审、传染病报告等需要。即在4位ICD-10标准代码基础上拓展到6位代码,共对22542个疾病进行了扩展,扩展码的疾病条目来源于部分省市疾病编码字典库及医院出院病人数据库。 本标准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组织修订,具体工作由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承担,北京等18个省份38家医院参与编码工作。 -1-

疾病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疾病分类与代码规定了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原因、与保健机构接触的非医 疗理由和肿瘤形态学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民政、公安等部门对疾病、伤残、死亡 原因分类的信息收集、整理、交换、分析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CD-10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二版) ICD-O-3 国际肿瘤学分类 ICD-9-CM 国际疾病分类临床修订版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疾病分类(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是将各种疾病按某些既定的原则归入类目 及系统的方法。 4 符号 本标准在某些疾病或其他诊断用语的代码之后跟有剑号“?”或星号“*”。 4.1 剑号“?” 代表诊断疾病的原因,在单原因统计中,必须对该代码进行汇总和统计。 4.2 星号“*” 代表该诊断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对该代码进行统计。 5 分类原则与编码方法 5.1 分类原则 采用以病因为主、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病理为轴心的基本原则。 5.2 编码形式 采用“字母数字编码”形式的3位代码、4位代码、6位代码表示,但肿瘤的形态学 编码除外。即采用字母数字编码的第一位为英文字母,后五位数为阿拉伯数字。 5.2.1 前3位编码为ICD-10类目码。3位类目码具有实际意义,可作为统计分类使用。 5.2.1.1 疾病(包括症状、体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的编码范围从A00~R99。 5.2.1.2 损伤和中毒性质的编码范围从S00~T98。 -2-

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 名称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8〕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加强中医医院管理,现就规范中医医院名称和中医医院的临床科室名称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中医医院名称 (一)中医医院命名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1.中医医院名称由通用名和识别名组成。 2.通用名一般应在“医院”前加注“中医”等字样。如识别名中含有“中医”等字样,或举办单位是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研究机构,或含有中医专属名词的,通用名前可不再加注“中医”等字样。例如,“××医院”是“××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即可用“医院”作为其通用名称。 3.识别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体现地域或举办人,内容可包含行政区划名称(或地名)、举办单位名称(或规范简称)、举办人姓名、与设置人有关联的其他名词;

第二部分体现医院具体性质,内容为中医学专业(学科、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诊疗技术名称,或中医专属名词。识别名中,第二部分可以省略,如“××省××市中医医院”。识别名中如含有第二部分,应符合中医药理论和专科专病命名原则,如“××省××市整骨医院”,原则上不得采用西医专属名词。 (二)中医医院名称出现下列情况的,须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 1.中医医院识别名称中使用“中心”字样的,或以具体的疾病名称作为识别名称的。 2.中医医院以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命名,或加挂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临床实习医院名称的。 (三)中医医院不得同时使用中西医结合医院名称。 (四)中医医院名称中不得使用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 (五)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所有权改造后,不再属“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原名称中的行政区划名称需进行相应变更。 二、关于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名称 (一)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名称应体现中医特点,首选中医专业名词命名。临床科室名称应规范,采用疾病名称或证

实用中医病名及证型

中医规范病名库 一、外感病证 1、感冒 辩证分型:风寒症、风热症、暑湿症、表寒里热证 2、外感发热 辩证分型:卫表证、肺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胆热证、脾胃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 3、湿阻 辩证分型:湿困脾胃、湿热中阻、脾虚湿滞 4、痢疾 辩证分型: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休息痢、噤口痢 5、疟疾 辩证分型:湿困脾胃、湿热中阻、脾虚湿滞 正疟(邪盛)、温疟(热证)、寒疟(寒证)、热瘴(热证)、冷瘴(湿证)、劳疟(气血两虚)、 疟母(血瘀痰结) 备注:瘴疟(热瘴、冷瘴) 二、肺病证 1、咳嗽 辩证分型: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 2、哮病 辩证分型: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 3、喘证 辩证分型: 实喘:风寒闭肺、表寒里热、痰热遏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水凌心肺、肝气乘肺 虚喘:肺气虚、肾气虚、喘脱 4、肺胀 辩证分型:外寒内饮、痰瘀阻肺、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 5、肺痈 辩证分型:初期(风热/寒犯肺)、成痈期(痰瘀热毒)、溃脓期(热壅血瘀)、恢复期(气阴两虚) 6、肺痨 辩证分型: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伤、阴阳两虚 7、肺痿

辩证分型:虚热、虚寒 8、肺癌 辩证分型:气血瘀滞、痰湿蕴肺、阴虚毒热、气阴两虚 三、心脑病证 1、心悸 辩证分型:心虚胆怯、心脾两虚(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2、胸痹心痛 辩证分型: 1、实证:寒凝心脉(阴寒凝滞)、气滞心胸、痰浊闭阻(痰浊壅塞)、瘀血痹阻(心血瘀阻) 2、虚证: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心阳不振(阳气虚衰)、心肾阳虚、气阴两虚 3、眩晕 辩证分型:风阳上扰(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上蒙、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窍、肾精不足 4、中风病 辩证分型: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2、肝阳暴亢,风火上扰;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4、气虚血瘀;阴虚风动; 5、痰热内闭清窍; 6、痰湿蒙塞心神; 7、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4、中风 辩证分型:中经络(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中脏腑(1闭证——阳闭、阴闭;2脱证;3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咽wai)斜) 5、不寐(失眠) 辨证分型:实证(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 虚证(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 【附】健忘 辩证分型:心脾不足、肾精亏耗、痰浊上扰、肝郁气滞 6、痴呆 辩证分型: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 7、痫病 辩证分型: 发作期:阳痫(痰浊蒙窍,风火上扰,痰火内盛)、阴痫(寒痰蒙窍) 休止期:痰火扰神、风痰闭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心肾亏虚 8、癫病 辩证分型: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气阴两虚 9、狂病

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评审核心标准

一、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2012年版)》共10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350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三级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 (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90%; 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 4.核心标准全部达到要求。 (二)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750分≤总分<900分; 2.245分≤第二部分得分<300分; 3.核心标准全部达到要求。 (三)有以下条件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 3.有核心标准不符合要求。 二、《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核心标准 《标准》及细则中对那些最基本、最重要、必须做好的,且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标准”,具备单项否决(终止评审进程)的作用。核心标准及要求如下: (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标准

核心标准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标准二: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0个百分点。未达到60%,本年度临床科室(麻醉科、口腔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核心标准三: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核心标准四: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 核心标准五: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不得有神经内科、消化科、风湿免疫科、泌尿科等名称。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外一、外二、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名。 核心标准六: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数占门诊总人次数的比例≥10%。 核心标准七:中药处方(饮片、中成药、院内制剂)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平均比例应超过60%。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比例超过30%;或比例在10%以下,但较上年度增长超过了7个百分点;或比例在10%-20%,但较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或比例在20%-30%,但较上年度增长了3个百分点。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50%,或未达到5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3.0个百分点。 核心标准八:临床科室制定至少3个以上完善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方案应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体现本科临床实际和特色。所抽查的2个临床科室的6个病种中,符合要求的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数量≥4个。

中医证编码TCD

摘要:从全国分层随机抽样确定的88所中医医院1994年12万余份出院病例中,遴选出78605份符合项目研究要求的病例,从中分析发现中医病、证诊断名5908个。通过对每一个病、证诊断所占有的病例量顺位列表分析获得了有代表性的全国中医医院住院患者中医病、证诊断分布资料;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标准为规范描述了中医病、证诊断内涵联系的层次结构,揭示了中医病、证的属性组合规律与因果关系,为中医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国家标准;疾病分布;中医病证;诊断 Applied 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n“Classification & Code of TCM Symptoms and Signs" Zhang Ruhong(章如虹),Mao Shusong(毛树松),Shao Qihong(邵企红),et al. (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Information Center, Hubei 43006 1) (Dept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 hinese Me dicine, Beijing 100026) ABSTRACT: From the 8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ospital s by random sampling from different grades, 78 605 out of more than 1 20 thousands of cases of discharged patients which conformed to the pr oje ct research requirements. By the analysis on the cases we found 5 908 diagnosis names of TCM symptoms and signs. In sequence we listed the numbers o f the cases occupied by each diagnosis, and then got a representative distributi on data of the diagnoses of TCM symptoms an d signs on the discharged TCM patient s. Tak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s as rule, our research indicated the features, c ausality and combination regulations of TCM symptoms and signs. It suggested a new path of th e TCM research. KEY WORDS: Disease Distribution; TCM Symptoms and Signs; Diagnos is 1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源于1994年“全国中医医院病种质量管理现状调查”,该调查是依据卫生部“1993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所采用的多变量分析方法,综合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人口结构等项指标,以县(市或市区)为单元,进

如何做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编码工作

如何做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编码工作 发表时间:2017-06-27T17:41:56.5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作者:欧国秦[导读] 总之要做好中医编码工作,工作人员就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中医理论知识,养成仔细阅读病历的习惯,同时虚心向临床人员请教。 湖南省武冈市中医医院病案科湖南武冈 422400 摘要:《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是我国中医疾病分类国家标准,它的应用促进了中医临床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学术发展,加强内外交流。要搞好中医编码工作,必须了解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配备必要的专业书籍,工作人员要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学习,要熟练掌握TCD的编码规则和方法。 关键词:中医病证;编制原则;分类代码 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在日常的编码工作中需要对西医诊断、中医病名和证候进行编码。我国在卫生信息管理的教学中没有相关的中医编码内容,后期的继续教育也少有对中医编码的培训,为此许多中医医院的同仁对于中医编码的工作都比较茫然。本文就如何做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进行了总结。 1 配备必要的工具书及中医专业书籍,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学习 目前在中医医院从事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中医,中医基础薄弱。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首先科室必须配备相应的中医专业书籍和工具书。我们医院病案科购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证病名大辞典》和《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等多种专业书籍,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学习。同时聘请医院高年资的老中医为我科工作人员讲解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了中医病、证的基础知识。 2 了解开展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呢?我们只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好这项工作。中医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辩证论治规律,它完全不同于西医不能沿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分类方法。1996年1月起在全国采用《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下文中简称TCD)对中医病证进行分类。实行中医病证分类有利于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学术发展,加强内外交流。 3 熟练掌握TCD的编码规则和方法 要做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最重要的是了解TCD是一个怎样的分类系统并熟悉掌握它的操作方法。TCD中包含了中医病名475个,中医证候名1027个,是将中医的各种病、证按照既定的原则归入类目及系统的方法。 3.1 TCD的编制规则中医的临床诊断包括病名准断和证候,TCD规定以病、证并列的方式,分别予以分类、编码,其结构为:病证分类代码=病名代码+证候分类。 3.1.1病名分类规则病名的分类以该病所属的临床科别和专科系统进行分类。其中临床科别有七个类目:内、外、妇、儿、眼、耳鼻喉和骨伤科。[1]分类目以二级专科分类,例如眼科中的二级专科分为胞睑、眦、白睛、黑睛、瞳神、外伤、瘤、癌和其他病。 3.1.2 证候分类规则证候分类以中医学辩证系统规划类目,证候类目有病因、阴阳气血津液痰、脏腑筋络、六经、卫气营血和其他证候六大类。[1]证候的分类目和细类目分别以该证候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内涵属性分类,分类目如湿证类、热证类等,细类目如湿困中焦证,热郁成庸证等。 3.2 TCD编码方法 TCD编码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混合编码方式。[1] 3.2.1 病名编码方法病名的6位码分别为病名标识位、科别类目位、专科系统分类目位、序号2位和尾码。[1]病名标识位统一用 “B”表示。类目位和分类目位分别是所属科别和专科系统名称的首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序号位是在同专科类目中的序号。尾码位是进一步细分时的数字标识。例如:耵耳病 BRE110中B为病名标识;R表示科别为耳鼻喉科;E表示专科为耳病类;11为序号;0为尾码。奶麻病BES020中B为病名标识;E表示科别为儿科;S表示专科为儿科时行病类;02为序号;0为尾码。 3.2.2证候分类编码方法证候的6位码分别为证候标识位、类目、分类目、细类目、序号和尾码。证候标识位统一为 “Z”。类目位、分类目位和细类目位分别是所属证候类目、第一个内涵属性和第二个内涵属性名称的首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序号位在相同证候属性中的顺序号。尾码位是证候意义相似时的区分标识。例如:气营两燔证ZWVX10中Z为证候标识,W表示类目为卫气营血证候类,V表示分类目为气分证类,X表示细类目为气分、血分证类,1为序号,0为尾码;厥阴下利证ZLJ040中Z为证候标识,L表示类目为六经证候类,J表示分类目为厥阴证类,04为序号,0为尾码。 3.2.3 TCD中的特殊代码 TCD规定在同一类代码中出现重复时,第一个代码按原规则,第2个用首个汉字拼音的第2个字母作为代码,以此类推。病证代码按规则应为“I”时要用“M” 代替,为“Q”时用“V”代替。例如:同为骨伤科疾病的伤筋病的代码为BGS,而损伤内证病的代码为BGU。期类用ZVM表示,其他证用ZVV000表示。 这样的编码方法让我们看见病证分类代码就能了解该病、证的归类及属性。例如:代码BRK010表示该病是口齿病类的牙痛病;代码BRB010表示该病是鼻病类的鼻疔病;代码ZZP030表示该证候是脏腑经络证候类目,脾证类的脾虚不固证。 3.2.4 代码的查找方法中医病证编码可以分别通过TCD的表3、表6和附录A三种途径查找。其中表3是按照科别类目和专科类目顺序排列,表6是按照证候类目和证候属性顺序进行排列的。通过这两个表格查找时,编码人员必须了解疾病所属的科别和专科及证候的类目和属性。例如:查找胬肉攀睛病代码,首先我们要确定该病的科别类目属于眼科,专科分类目属于眦病,然后到表3中查找得到编码为BYZ050;查找暑入阳明证的代码,首先我们要确定该证候是病因证候,其证候属性为暑、阳明证,然后到表6中查到编码为ZBSYA0。这就要求编码人员有非常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对中医的病名和证候有相当的了解才能确保正确查找到编码。所以这样的查找方法难度较大,在大多数中医医院病案室的编码工作中使用较少。在我们平时的编码工作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TCD中的附录A“中医病证名汉语拼音索引”来查找编码。这个索引是按照病名和证候首字的汉语拼音排列的,根据病名和证候首字的汉语拼音就能很方便的找到相应的病名和证候。例如:查找瓜藤缠病的代码,该病名的首字拼音为gua,我们在附录A查找到拼音gua就可以直接找到编码为BWP240;查找寒凝证的代码,该证候的首字拼音为han,我们在附录A查找到拼音han就可以直接找到编码为ZBH040。但在实际的分类中有很多的病名和证候都不能够直接查到,这时就要求根据编码规则编制扩展码。

《中医诊所备案信息表》及说明

中医诊所备案信息表 编号:

注:1、本表格一式三份。一份由申请人(申请机构)留存,一份由备案的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存档,一份由上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存档。 2、执业人员按照实际在诊所执业人员填写,没有的填写无。 3、个人举办的诊所,涉及法人机构事项不需要填写。

信息表是拟举办中医诊所备案时需提交的材料之一,个人或法 人机构举办中医诊所,均需填写此表。 一、 编号 编号与《中医诊所备案证》上的编码一致。参照原卫生部《卫 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WS218-2002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 位)。其中,备案编号中反映卫生机构(组织)类别的代码( 4 新增编码为D21 &原有的D212代码作为审批管理的中医(综合) 所的代码。 二、 具体填写项目说明 (一) 诊所名称 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关于医疗机构 命名的要求。 (二) 诊所地址 为诊所所在的具体地址。 (三) 法人名称 举办诊所的法人机构法人证书标识的名称。个人举办诊所的, 不填写此项。 (四) 法人资质证明编号 包括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企业法人证书和工商登记执照、社会 和行业组织登记证书等。个人举办诊所的,不填写此项。 (五) 法定代表人 法人机构举办诊所,法定代表人应填写法人机构法定代表人。 个人举办诊所的,不填写此项。 (2 2 位)

(六)主要负责人 个人举办诊所的,应填写举办人身份证姓名。 法人机构举办诊所的,主要负责人为法人机构任命(聘任)的诊所负责人,并符合《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求。 (七)诊所房屋平面布局图 指诊所使用房屋按照比例标识,并注明功能分布和面积大小的平面布局图。 (A)诊所设备清单 诊所配备的所有设备清单,设备名称应和医疗器械注册证名称一致。 (九)所有制形式 1.个人举办诊所的,所有制形式为私人所有制; 2.法人机构举办诊所的,所有制形式按照法人机构所有制形式(国有、集体、股份、私有等)确定。 (十)经营性质 分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申请人自行选择。 (十一)诊疗范围 1.诊所仅配备具有规定学历的执业医师,诊疗范围按照1994 年原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要求备案诊疗科目。 2 .诊所仅配备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的医师,诊疗范围按 照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确定的执业范围进行备案,包括中医 药技术方法和治疗病证范围。 3.诊所同时配备具有规定学历的执业医师和中医(专长)医师,

中医疾病编码

中医疾病编码 ICD码疾病名称统计码助记词 ICD码疾病名称统计码助记词 BES010 麻 疹 MZ443 MZ443 BFC100 产后盗汗 CHD44 CHD44 BES020 奶麻 NM544 NM544 BFC110 产后身痛 CHS34 CHS34 BES030 风痧 FS343 FS343 BFC120 缺乳 QR335 QR335 BES040 丹痧 DS343 DS343 BFC121 乳少 RS323 RS323 BES050 水痘 SD541 SD541 BFC130 乳汁自出 RZZ35 RZZ35 BES060 痄腮 ZS434 ZS434 BFC140 回乳 HR235 HR235 BES070 顿咳 DK124 DK124 BFC150 产后血崩 CHX32 CHX32 BES080 白喉 BH324 BH324 BFC160 恶露不下 ELB11 ELB11 BES090 疫毒痢 YDL14 YDL14 BFD010 带下病 DXB14 DXB14 BES100 疰夏 ZX414 ZX414 BFF000 征瘕 ZJA ZJA BES110 夏季热 XJR31 XJR31 BFF010 征瘕 ZJ2 ZJ2 BEX010 胎黄 TH314 TH314 BFR010 妊娠恶阻 RSE15 RSE15 BEX020 赤游丹 CYD43 CYD43 BFR020 妊娠痫证(病) RSX44 RSX44 BEX030 脐风 QF334 QF334 BFR030 妊娠腹痛 RSF34 RSF34 BEX040 脐湿 QS341 QS341 BFR040 异位妊娠 YWR55 YWR55 BEX050 脐疮 QC345 QC345 BFR050 胎漏 TL344 TL344 BEX060 脐血 QX331 QX331 BFR060 胎动不安 TDB14 TDB14 BEX070 脐突 QT344 QT344 BFR070 堕胎 DT531 DT531 BEZ010 肺炎喘嗽 FYC22 FYC22 BFR080 小产 XC543 XC543 BEZ020 鹅口疮 EKC24 EKC24 BFR090 滑 胎 HT431 HT431 BEZ030 厌食 YS134 YS134 BFR100 胎萎不长 TWB13 TWB13 BEZ040 积滞 JZ342 JZ342 BFR110 胎死不下 TSB11 TSB11 BEZ050 疳证(病) GZ441 GZ441 BFR120 子烦 ZF544 ZF544 BEZ060 惊风 JF434 JF434 BFR130 子肿 ZZ532 ZZ532 BEZ061 惊风-急惊风 JFJ43 JFJ43 BFR140 子满 ZM544 ZM544 BEZ062 惊风-慢惊风 JFM43 JFM43 BFR150 子晕 ZY521 ZY521 BEZ070 疳积 GJ434 GJ434 BFR160 子痫 ZX544 ZX544 BEZ080 五迟 WC154 WC154 BFR170 子悬 ZX524 ZX524 BEZ090 五软 WR114 WR114 BFR180 子 ZY541 ZY541 BEZ100 五硬 WY114

中医诊断:三焦病证的分类

上焦病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自上而下,一开始就出现的肺卫受邪的证候。温邪犯肺以后,它的传变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顺传”,指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而出现中焦足阳明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即从肺经而传入手厥阴心包经,出现“逆传心包”的证候。 【临床表现】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邪人心包,则舌蹇肢厥,神昏谚语。 【证候分析】邪犯上焦,肺合皮毛而主表,故恶风寒。肺病不能化气,气郁则身热。肺气不宣,则见咳嗽。午后属阴,浊阴旺于阴分,故午后身热。温热这邪在表,故脉浮数。邪在上焦;故两寸独大。温邪逆传心包,舌为心窍,故舌蹇;心阳内郁,故肢厥;热迫心伤,神明内乱,故神昏谵语。 (二)中焦病证 中焦病证,是指温病自上焦开始,顺传至于中焦,表现出的脾胃证候。若邪从燥化,或为无形热盛,或为有形热结,表现出阳明失润,燥热伤阴的证候。若邪从湿化,郁阻脾胃,气机升降不利,则表现出湿温病证。因此,在证候上有胃燥伤阴与脾经湿热的区别。 1.胃燥伤阴证:是指病入中焦,邪从燥化,出现阳明燥热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燥,脉象沉涩。 【证候分析】阳热上炎,则身热面赤。燥热内盛,热迫津伤,胃失所润,则见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苔黄或焦燥。气机不畅,津液难于输布,故脉沉涩。 本证病机与临床表现和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证基本相同。但本证为感受温邪,传变快,人体阴液消耗较多。 2.脾经湿热证:是指湿温之邪,郁阻太阴脾经而致的证候。 【临床表现】面色淡黄,头身重病,汗出热不解,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苔黄滑腻,脉细而濡数,或见胸腹等处出现白菩。 【证候分析】太阴湿热,热在湿中,郁蒸于上,则面色淡黄,头重身痛。湿热缠绵不易分解,故汗出热不解,湿热困郁,阻滞中焦,脾运不健,气失通畅,故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湿性粘滞,湿热之邪留恋气分不解,郁蒸肌表,则见身热不扬,白菩透露,苔黄滑腻,脉细而濡数,均为湿热郁蒸之象。 (三)下焦病证 下焦病证,是指温邪久留不退,劫灼下焦阴精,肝肾受损,而出现的肝肾阴虚征候。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蠕心中詹詹大动,神倦脉虚,舌绛少苔,甚或时时欲脱。 【证候分析】湿病后期,病邪深入下焦,真阴耗损,虚热内扰,则见身热面赤,手中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等阴虚内热之象。阴精亏损,神失所养则神倦。阴精不得上荣清窍则耳聋,肝为刚脏,属风木而主筋,赖肾水以涵养。真阴被灼,水亏木旺。筋失所养而拘挛则出现手脚蠕动甚或痉挛。阴虚水亏,虚风内扰则心中詹詹大动。至于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欲脱,均为阴精耗竭之虚象。

《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使用说明

《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使用说明 一、修订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与ICD-10的关系 1.ICD-10的22章目录编码(ICD-10) 第一章A00-B99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二章C00-D48 肿瘤 … 2.各章的节编码表(ICD-10) A15-A19 结核病 A20-A28 某些动物源性细菌性疾病 A30-A49 其他细菌性疾病 … 3.3位代码类目表(ICD-10) 4.4位代码亚目表(ICD-10)

5.6位扩展代码表 A00.000 古典生物型霍乱 A00.100 埃尔托型霍乱 A00.900 霍乱 A01.000 伤寒 A01.001+ 伤寒性肝炎 A01.002+ 伤寒性脑膜炎 A01.100 副伤寒甲 A01.200 副伤寒乙 A01.300 副伤寒丙 A01.400 副伤寒 A02.000 沙门菌肠炎 A02.001 阿哥拉沙门菌肠炎 A02.002 沙门菌伦敦血清型肠炎 A02.003 沙门菌胃肠炎 A02.004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A02.100 沙门菌败血症 A02.101 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 A02.200 局限性沙门菌感染 A02.201+ 沙门菌肺炎 A02.202+ 沙门菌关节炎 A02.203+ 沙门菌脑膜炎 A02.800 特指沙门菌感染 A02.900 沙门菌感染 A02.901 猪霍乱沙门菌感染 6位扩展代码表的前4位码与ICD-10第二版完全一致,具有国际对比性。第5-6 位为本次修订增加的扩展码。 6位代码表包括ICD-10所有亚目,但不是一个索引表,更适合于计算机使用。所以《疾病分类与代码》应当与ICD-10配合使用。 二、修订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依然是一个分类代码表 疾病分类就是聚类,把相同性质的疾病编到一个码下,对于细节性问题可能会被忽略,如:部位不分左右、肿瘤要将部位和形态学分开写等。由于《疾病分类与代码》在ICD-10的4位编码基础上增加2位尾码,详细程度得到了扩展,具有一定的疾病命名特性,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疾病名称可以直接用于临床诊断,尤其对于尾码不是“00”的疾病条目。 三、“.x”的含义 “.x”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原疾病编码没有亚目,为了统一编码位数,采用“.x”表示。 四、关于尾码“00”

新版中医住院病案首页表汇总

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代码:) 医疗付费方式:□中医住院病案首页 健康卡号:第次住院病案号: 姓名性别□ 1.男 2.女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国籍 (年龄不足1周岁的)年龄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克新生儿入院体重克出生地省(区、市)市县籍贯省(区、市)市民族 身份证号职业婚姻□ 1.未婚 2.已婚 3.丧偶4.离婚 9.其他现住址省(区、市)市县电话邮编 户口地址省(区、市)市县邮编 工作单位及地址单位电话邮编 联系人姓名关系地址电话 入院途径□ 1.急诊 2.门诊 3.其他医疗机构转入 9.其他 治疗类别□ 1.中医( 1.1 中医 1.2民族医) 2.中西医 3.西医 入院时间年月日时入院科别病房转科科别 出院时间年月日时出院科别病房实际住院天 门(急)诊诊断(中医诊断)疾病编码 门(急)诊诊断(西医诊断)疾病编码 实施临床路径:□ 1. 中医 2. 西医 3 否使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1.是 2. 否 使用中医诊疗设备:□ 1.是 2. 否使用中医诊疗技术:□ 1. 是 2. 否辨证施护:□ 1.是 2. 否 出院中医诊断疾病编码入院 病情 出院西医诊断疾病编码 入院 病情 主病主要诊断 主证其他诊断 入院病情:1.有,2.临床未确定,3.情况不明,4.无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疾病编码 病理诊断:疾病编码 病理号 药物过敏□1.无 2.有,过敏药物:死亡患者尸检□ 1.是 2.否血型□ 1.A 2.B 3.O 4.AB 5.不详 6.未查Rh □ 1.阴 2.阳 3.不详 4.未查 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责任护士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编码员 病案质量□ 1.甲 2.乙 3.丙质控医师质控护士质控日期年月日

中医病案首页填写说明

医疗机构 XXXX (组织机构代码: XXXX-X )医疗付费方式:□中医住院病案首页 健康卡号:第次住院病案号:

救助 5.商业医疗保险 6.全公费 7.全自费 8.其他社会保险 9.其他

(二)凡可由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住院费用清单的,住院病案首页中可不填写“住院费用”。 附件2 住院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一、基本要求 (一)凡本次修订的病案首页与前一版病案首页相同的项目,未就项目填写内容进行说明的,仍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修订印发中医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1〕6号)执行。 (二)签名部分可由相应医师、护士、编码员手写签名或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 (三)凡栏目中有“□”的,应当在“□”内填写适当阿拉伯数字。栏目中没有可填写内容的,填写“-”。如:联系人没有电话,在电话处填写“-”。 (四)疾病编码:指患者所罹患疾病的标准编码。目前中医诊断按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编码执行,西医诊断按照全国统一的ICD-10编码执行。 (五)病案首页背面中空白部分留给各省级卫生、中医药行业管理部门结合医院级别类别增加具体项目。 二、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一)“医疗机构”指患者住院诊疗所在的医疗机构名称,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的机构名称填写。组织机构代码目前按照WS218-2002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标准填写,代码由8位本体代码、连字符和1位检验码组成。 (二)医疗付费方式分为: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贫困救助;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社会保险;9.其他。应当根据患者付费方式在“□”内填写相应阿拉伯数字。其他社会保险指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农民工保险等。 (三)健康卡号:在已统一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健康卡”的地区填写健康卡号码,尚未发放“健康卡”的地区填写“就医卡号”等患者识别码或暂不填写。 (四)“第N次住院”指患者在本医疗机构住院诊治的次数。 (五)病案号:指本医疗机构为患者住院病案设置的唯一性编码。原则上,同一患者在同一医疗机构多次住院应当使用同一病案号。 (六)年龄:指患者的实足年龄,为患者出生后按照日历计算的历法年龄。 年龄满1周岁的,以实足年龄的相应整数填写;年龄不足1周岁的,按照实足年龄的月龄填写,以分数形式表示:分数的整数部分代表实足月龄,分数部分分母为30,分子为不足1个月的天数,如“2 月”代表患儿实足年龄为2个月又15天。 (七)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出生日为第0天。产妇病历应当填写“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期住院的患儿应当填写“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入院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指患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内第一次称得的重量,要求精

《疾病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疾病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疾病分类与代码》经过多年的积淀,在广泛收集全国各省医疗机构使用的疾病分类库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地筛选,在全国数十数医院百余名专家的努力下,编制了这个全国统一的《疾病分类与代码》表。《疾病分类与代码》的第一条疾病都来源于医院,编码员对每一条目的编码进行了认真地审核,并写明了编码过程。每一条疾病还经过临床专家的审核,力求与临床命名疾病命名一致。 《疾病分类与代码》在编制的过程中,已注意并将所有需要的上报CDC的传染病、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报告的临床路径疾病、重点学科疾病、医院评审疾病等条目收录其中。 为了更好地使用《疾病分类与代码》表,提高分类质量,特做如下使用说明: 1、《疾病分类与代码》与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关系 《疾病分类与代码》包括了几组内容: (1)ICD-10的22章目录编码(3位数); (2)各章的节编码表(3位数); (3)类目编码表(3位数); (4)数亚目编码表(4位数); (5)扩展编码表(6位数)。

(1)-(4)完全与国际疾病分类的编码一致,扩展编码表的前4位数编也完全不与国际疾病分类一致,具有国际交流的功能。 扩展编码表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国际编码的医院常见疾病表,为了达到医院检索,医疗管理统计的目标,对疾病编码进行了细化扩展,使多数疾病达到一病一码的详细程度。 扩展编码只对主要编码与肿瘤形态学编码,其他附加编码不作扩展。 《疾病分类与代码》虽然包括了所有的亚目,所有的疾病也可以归类到这个《疾病分类与代码》表中,但与《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还是有区别,它不是一个索引表,更适合于计算机使用。所以《疾病分类与代码》并不能完全取代《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还应当与它一起配合使用。 2、编码“.X”的意义 当小数点后不是数字,而是“X”时,表示其亚目在WHO国际疾病分类原著中就缺省。“.X”是为了补足位数后进行编码的扩展。 3、《疾病分类与代码》是一个分类代码表 《疾病分类与代码》理论上讲仍是一个分类表。所谓分类,就是聚类,把相同性质的性质编到一个编码下,对于细节的问题可能会被忽略,如:部位不分左右、肿瘤要将部位和形态学分开写等。这样更有利于统计分类,所以《疾病分类与代码》更适合病案科使用。但是《疾病分类与代码》在国际编码4位数的基础上增加2位

中医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说明--标准

住院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一、基本要求 (一)凡本次修订的病案首页与前一版病案首页相同的项目,未就项目填写内容进行说明的,仍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修订印发中医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1〕6号)执行。 (二)签名部分可由相应医师、护士、编码员手写签名或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 (三)凡栏目中有“□”的,应当在“□”内填写适当阿拉伯数字。栏目中没有可填写内容的,填写“-”。如:联系人没有电话,在电话处填写“-”。 (四)疾病编码:指患者所罹患疾病的标准编码。目前中医诊断按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编码执行,西医诊断按照全国统一的ICD-10编码执行。 (五)病案首页背面中空白部分留给各省级卫生、中医药行业管理部门结合医院级别类别增加具体项目。 二、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一)“医疗机构”指患者住院诊疗所在的医疗机构名称,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的机构名称填写。组织机构代码目前按照WS218-2002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标准填写,代码由8位本体代码、连字符和1位检验码组成。

(二)医疗付费方式分为: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贫困救助;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社会保险;9.其他。应当根据患者付费方式在“□”内填写相应阿拉伯数字。其他社会保险指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农民工保险等。 (三)健康卡号:在已统一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健康卡”的地区填写健康卡号码,尚未发放“健康卡”的地区填写“就医卡号”等患者识别码或暂不填写。 (四)“第N 次住院”指患者在本医疗机构住院诊治的次数。 (五)病案号:指本医疗机构为患者住院病案设置的唯一性编码。原则上,同一患者在同一医疗机构多次住院应当使用同一病案号。 (六)年龄:指患者的实足年龄,为患者出生后按照日历计算的历法年龄。年龄满1周岁的,以实足年龄的相应整数填写;年龄不足1周岁的,按照实足年龄的月龄填写,以分数形式表示:分数的整数部分代表实足月龄,分数部分分母为30,分子为不足1个月的天数,如“2 月”代表患儿实足年龄为2个月又 15天。 (七)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出生日为第0天。产妇病历应当填写“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期住院的患儿应当填写“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入院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指患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内第一次称得的重量,要求精确到10克;新生儿入院体重指患儿入院时称得的重量,要求精确到 15 30

中医病案首

三台太和医院 医疗付费方式:□中医住院病案首页 健康卡号:第次住院病案号:

医疗 4.贫困救助 5.商业医疗保险 6.全公费 7.全自费 8.其他社会保险 9.其他(二)凡可由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住院费用清单的,住院病案首页中可不填写“住院费用”。

附件2 住院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一、基本要求 (一)凡本次修订的病案首页与前一版病案首页相同的项目,未就项目填写内容进行说明的,仍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修订印发中医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1〕6号)执行。 (二)签名部分可由相应医师、护士、编码员手写签名或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 (三)凡栏目中有“□”的,应当在“□”内填写适当阿拉伯数字。栏目中没有可填写内容的,填写“-”。如:联系人没有电话,在电话处填写“-”。 (四)疾病编码:指患者所罹患疾病的标准编码。目前中医诊断按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编码执行,西医诊断按照全国统一的ICD-10编码执行。 (五)病案首页背面中空白部分留给各省级卫生、中医药行业管理部门结合医院级别类别增加具体项目。 二、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一)“医疗机构”指患者住院诊疗所在的医疗机构名称,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的机构名称填写。组织机构代码目前按照WS218-2002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标准填写,代码由8位本体代码、连字符和1位检验码组成。 (二)医疗付费方式分为: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贫困救助;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社会保险;9.其他。应当根据患者付费方式在“□”内填写相应阿拉伯数字。其他社会保险指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农民工保险等。 (三)健康卡号:在已统一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健康卡”的地区填写健康卡号码,尚未发放“健康卡”的地区填写“就医卡号”等患者识别码或暂不填写。

疾病分类国家临床版编码要点讲义

2019年12月4日 疾病分类国家临床版编码要点

内容1 4 临床版特点 特殊编码原则与编码规则

临床版特点

临床版特点 ?卫健委指定的编码标准 ?ICD-11的过渡版 ?国标版的增强版 ?完整包含国标版 ?简便转换国标码 ?不同于北京临床版 ?支持DRG分组 ?支持协作编码 ?具有维护机制

一、关于病案首页填报及上传的要求 (二)使用统一的疾病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 各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面启用《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附件1)和《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附件2)。其中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同时要全面启用国家中医药局印发的全国统一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另行印发),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疾病编码统一和手术操作编码统一。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要及时完成编码字典库的转换工作,按照要求填写病案首页,确保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P900400000886 P6891XXXX医院 P28C14.002 P281咽壁恶性肿瘤 P291 P30N32.901 P301 P316.01代码 6.01名称映射代码附加编码映射名称 C14.002咽壁恶性肿瘤C14.000x002咽壁恶性肿瘤 P900400000886 P6891XXXX医院 P28C14.000x002 P281咽壁恶性肿瘤 P291 P30N32.901 P301 P31 hqms_bdrmyy2018-12-01.csv 字段名称数据采集项备注 C01C门(急)诊诊断编码编码采用国家临床版2.0诊断编码(ICD-10) C03C出院主要诊断编码编码采用国家临床版2.0诊断编码(ICD-10) C06x01C出院其他诊断编码最多收集40条;编码采用国家临床版2.0诊断编码(ICD-10) C09C病理诊断编码病理诊断编码采用国家临床版2.0版肿瘤形态学编码(M码);主要诊断ICD编码首字母为C00- D48时必填 C12C损伤、中毒外部原因编码损伤、中毒外部原因编码采用国家临床版2.0诊断编码(ICD-10),主要诊断ICD编码为S或T时 必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