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颅底骨折护理常规

颅底骨折护理常规

颅底骨折护理常规
颅底骨折护理常规

颅底骨折护理常规

1.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最好将病人安排在单人病室,同时限制、减少探视陪护人员,病室要早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30分钟。

2.保证正确卧位,促进漏口早期闭合有脑脊液外漏时,要维持特定的体位,其目的是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膜破损处,有助于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前颅窝骨折且神志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昏迷者抬高床头30度,患侧卧位;中、后颅窝骨折者卧于患侧。维持特定的体位至停止漏液后3日。绝大部分病人在伤后1周内漏口常能自行愈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加强耳鼻、呼吸道护理,预防颅内感染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时,属隐性开放性骨折,护理不当可引起颅内感染。要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的血迹和污垢,防止液体引流受阻而逆流。于鼻孔处或外耳道口松松放置一消毒干棉球,浸湿后及时更换,并根据浸湿的棉球数估计漏液的多少。擤鼻涕、打喷嚏、用力咳嗽、屏气排便等动作均可增加颅内压,加重脑脊液外漏或引起气颅,所以颅底骨折病人要注意避免上述动作。禁止抠鼻、挖耳,严禁鼻腔吸痰或插胃管、耳鼻滴药、冲洗和填塞等。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多的病人,可让病人深呼吸、浅咳,配合雾化吸入、应用祛痰药物,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必要时可经口吸痰。加强口腔护理,遵医嘱静脉应用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4.饮食护理颅底骨折病人的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不宜进食刺激性和坚硬、需用力咀嚼的食物,饮食要富含高蛋白和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必要时应用开塞露或灌肠,以免用力大便增高颅内压。

5.确定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的方法正常脑脊液为清水样,无色透亮。脑外伤时,血性脑脊液易与耳鼻道损伤所致的出血混淆。当不能确定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时,可通过下列方法鉴别:

(1)将漏出液滴于白色吸水纸或纱布上,血迹外有宽的淡黄色晕圈,犹如月晕样;

(2)被脑脊液浸湿的手帕,没有被鼻涕或组织渗出液浸湿的那样干后变硬的现象;

(3)收集血性漏出液观察,血性脑脊液多不易凝固;

4)脑脊液含糖量较高,可用尿糖试纸测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部分颅底骨折病人,鼓膜仍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至咽部,病人可自觉有咸味或腥味液体咽下。

6.观察有无脑损伤和颅内感染症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注意病人有无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情况;对病情做好记录。一般对于脑外伤病人,护士往往警惕高颅压的症状和体征,而对于低颅压的重视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当大量的脑脊液外漏时,可导致低颅压,病人表现为意识淡漠、头痛、头昏、视力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发生低颅压时,应取平卧位,减少脑脊液流失,同时静脉补液。

7.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颅底骨折病人一般表现为两种心理状态:

出现脑脊液外漏、颅神经损伤等症状时,病人大都十分恐惧;而轻症病人对疾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表现为不以为然。在住院治疗期间,需长时间卧床,日常活动受到限制,治疗费用高,病人往往出现焦虑、烦躁情绪,护士要做好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使病人了解颅底骨折的相关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专业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

评与关注。)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一证候分类 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形压痛,纵轴冲击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远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并尺桡下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二临床表现 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伤后腕部周围肿胀,疼痛,前臂远端畸形,压痛明显,腕、前臂活动功能障碍。 3X 线检查可确诊,又可明确骨折类型、移位方向等。 三病因 因外伤引起,伤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四治疗方法 1无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无需复位,直接以小夹板外固定。 2伸直型、屈曲型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加小夹板外固定。 3涉及腕关节面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后,骨折端极不稳定的,可行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 五中医护理要点 1临症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加强观察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复位后用小夹板固定,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 (4)功能锻炼夹板外固定后1~2 周内,嘱患者行握拳活动,以活动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2 周后在继续行握拳活动基础上,可开始行肩、肘关节的活动;从3~4 周开始逐步行前臂旋转和肩关节的抬举运动;约5~6 周拆除夹板外固定后,逐步加强腕、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等功能活动锻炼。每次定期换药时,还可行局部按摩,以松解粘连,舒筋活络。 2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2)骨折中后期宜选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3用药护理 (1)初期(伤后2 周内)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内服活血

颅底骨折的护理措施

颅底骨折的护理 1. 预防颅内感染,促进瘘口早日闭合 (1) 体位:嘱病人去半卧位,头偏向患侧维持特定体位至停止漏液后的3~5日,借重力使脑组织移至颅底硬膜裂缝处,促使局部粘连而封闭瘘口。(2)保持局部清洁:每日清洁2次,消毒外耳道、鼻腔和口腔,注意棉球不可过湿以避免液体逆流入颅。劝告病人勿挖耳抠鼻。注意不可堵塞鼻腔 (3)避免颅内压骤升:嘱病人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以免颅内压骤升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 (4)对于脑脊液瘘的患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操作,严禁从鼻腔吸痰或放置胃管,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忌做要穿。 2 病情观察 (1)明确有无脑脊液瘘:鉴别脑脊液、血液和鼻腔分泌物。脑脊液鉴别方法:a.将血液滴于白色的滤纸上,若血迹的外周有月晕样淡红色浸润圈则为脑脊液。b.行红细胞计数并与周围红细胞比较。c.根据脑脊液中含糖而鼻腔分泌物不含糖来鉴别。 (2)准确估计脑脊液外漏的量:在鼻前庭或外耳道口松松的放置干棉球随湿更换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估计脑脊液的量。 (3)注意有无继发性的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病人可合并脑组织、血管的损伤。导致癫痫、脑出血、继发性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脑脊液外漏则可推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的出现。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救治较为困难。因此,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生命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症状 (4)注意颅内低压综合征:若脑脊液外漏较多可使颅内压过低引起颅内血管扩张,出现剧烈的头痛、眩晕、呕吐、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头痛在立位时加剧,卧位时缓解。若病人出现颅压过低时,可遵医嘱补充大 量的液体以缓解症状。、 健康教育 1颅底骨折病人要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勿挖耳、抠鼻或屏气排便,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颅内,引起气脑或颅内感染。 2告诉门诊病人和家属若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发热、意识模糊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颅底骨折病人要避免颅内压骤然升降的因素。

康复科护理常规

康复护理常规 【概述】 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 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 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 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 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和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元整洁,预防压疮发生。 5、预防并发症发生,注意观察呼吸及排便情况,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上下肢、翻身、坐起、轮椅、站立、行走训练。 6、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素饮食,适量饮水。 7、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大便通畅。 【专科护理】 1、饮水计划:和病员一起制订合适的饮水计划,并指导和监督病员执行。 2、清洁间歇导尿:评估患者残余尿量,制订导尿频次,实施导尿计划,记录残余尿量。 3、膀胱、直肠功能训练,每日1-2次。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按计划饮水,每日饮水总量1650-1800ml。 2、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香蕉、芹菜、韭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品,如:浓茶、咖啡等。 3、每日1-2次自我检查皮肤情况。 4、指导病员正确选用轮椅,教会病员轮椅维护相关知识。 5、每日作呼吸训练2-3次,预防呼吸道感染。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好发于中年及老年人,女性多余男性。二、临床表现及体征 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 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锅铲样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 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三、临证施护 (一)腕部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活动、指端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小夹板固定: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与心脏成水平位。 3.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4.观察有无神经受压情况:患肢末梢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否自如,有异常,找原因,通知医师处理。 5.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腕等。 (二)患者肿胀

1.观察骨折部位肿胀、血运情况;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2.根据患肢肿胀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调整布带松紧度。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4.进行中药熏洗、红外线、TDP、电脑骨伤治疗仪理疗等。促进瘀血吸收,使肿胀时日消退,为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5.遵医嘱腰部予中药贴敷、中药塌渍、灸疗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三)腕部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肢端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否自如,有异常。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生活自理的注意事项。 3.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臵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四、饮食护理 1.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因胃肠道蠕动减弱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多吃营养高的食物及活血化瘀之品,如白萝卜,木耳,山楂等,忌壅阻气机之品,如土豆、甜品等。 2.中后期饮食护理:患者食欲增加,骨折修复,机体消耗较大,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胃和脾,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可食甲鱼、木耳、猪腰、豆类、海产品、动物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呼吸道管理2.疼痛3.出血4.牵引护理5.外固定支架护理6.出血性休克7.肺栓塞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感染10.其它并发症(直肠/后尿道/阴道损伤、神经损伤(骶神经根、坐骨神经)、股动脉损伤、腹膜后血肿形成、合并内脏损伤)11.切口及JP管引流12.躯体移动障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压疮、便秘)13.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疼痛、神志 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 4.家庭支持情况 5.体重、营养状况 6.过去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7.受伤的经过 8.皮肤黏膜情况:有无破损、尤其是阴囊、腹股沟、臀部有无淤肿 9.下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 10.活动能力 11.骨盆骨折的部位、程度、类型:了解是稳定性还是不稳定性骨折 12.排除有无内脏损伤 13.症状:畸形、疼痛、肿胀瘀斑、活动障碍、休克表现、后腹膜后血肿、直肠肛管及女性生殖道损伤表现、尿道膀胱损伤的表现、神经损伤的表现、脏器损伤的表现 持续评估 1.神志、生命体征、尿量、下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情况 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4.病情及主要症状 4.1疼痛情况:部位、程度、伴随症状,疼痛的诱发因素,疼痛的进展情况等 4.2皮肤组织损伤情况:观察皮肤组织有无开放性伤口,局部伤口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渗液,渗液的量、色、性状、气味 4.4感觉活动情况:进行相应的感觉运动检查,有无麻木异样感、部位、程度;观察踝关节及足趾的活动情况。观察翻身、床上移动、下肢移动有无困难 4.5血供情况:足背及股动脉搏动情况、肢端皮温、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4.6排尿情况:有无排尿困难、尿道口有无血流出 4.7阴道及肛门:有无流血、会阴部瘀斑情况 4.8腹部体检: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肠鸣音减弱;有无移动性浊音(可查看医生记录)5.牵引情况:部位、重量、有效性等 6.实验室检查:CBC、肝肾功能、电解质、PT/APTT、大小便化验等 7.放射检查结果:CXR、心电图、骨盆X-RAY、CT、BUS等 8.腹腔穿刺结果 9.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护理诊断 焦虑与恐惧:与疼痛、手术费用、工作中断和长期住院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骨折与康复知识 肢体活动受限:与患肢疼痛、肿胀、以及外固定有关 肿胀:与骨折发生后患肢血肿造成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疼痛:与创伤有关 潜在并发症:骨筋膜式综合症,应注意有时并发桡骨头脱位。 术后: 体温升高:与手术有关 疼痛:与术后伤口有关 肢体活动受限:与患肢疼痛、肿胀、肢体固定有关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术前检查 3.骨科一般手术前护理常规 4.术前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肌肉收缩练习,患肢握拳练习及肩关节的旋转练习,为防止术后患肢肿胀及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遵医嘱给予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和记录

2.引流管的护理 (1)术后要特别保护好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折叠、扭曲、滑出。 (2)保持引流管通畅,持续负压状态,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如每小时大于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 (3)嘱病人在床上活动时要保护好引流管,防止脱落、逆流,并向其讲明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4)每日定时挤捏引流管,使陈旧血和血块充分引出。 3.心理护理术后由于疼痛,病人不敢活动,担心切口裂开、出血等,护士应及时解释、安慰,想病人讲解早期活动的重要性,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4.基础护理病人因一侧上肢制动,影响正常生活,护士应给予关心、体贴,做好生活护理。 5.患肘的护理术后病人应抬高患肘,以减少伤口的局部充血,减轻伤口的张力,减少关节内出血的可能,密切观察患肢末梢的感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渗出渗血及时更换敷料。 6.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肘关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手部感觉,如有肢端麻木、针刺样感觉、手部握拳无力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否则会延误康复的时间,给患者带来时间的浪费、经济的损失及精神上的痛苦,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检测血常规、血沉的变化,有无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加快,间接疼痛加重,局部红肿情况,注意保持伤

康复护理常规

【概述】 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 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 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 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 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 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 二、护理 1、维持有效固定,夹板和石膏固定松紧应适宜,特别是肿胀高峰期和消退后,应随时加以调整。维持远端骨折段掌屈尺偏位,患肢抬高,减轻肿胀,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 2、预防急性骨萎缩。由于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和妇女,伤后活动锻炼不够,易引起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亦称为SUDEC'K S 萎缩或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急性骨 萎缩的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所致的皮肤改变,晚期可致手指肿胀,关节僵硬。一旦发生,治疗十分困难,应以预防为主。骨折后,早期应抬高患肢,加强功能锻炼。当出现疼痛、皮温改变、多汗或脱毛等症状时,可进行对症处理,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溃疡形成。还可做理疗,必要时进行交感神经封闭。 3、患肢前臂石膏托固定时,平卧以枕垫起;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 4、术后观察伤口及患肢的血运情况。 5、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肢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三、功能锻炼 1、早、中期:术后当日或术后次日做肩部悬吊位摆动练习。术后2~3 日做肩、肘关节主动运动,手指 活动练习,逐日增加动作幅度及强度。术后2~3 周,做手握拳曲腕肌静立收缩练习。术后第 3 周增加屈指、对指、对掌的抗阻力练习。 2、晚期:开始腕部的屈、伸主动练习,腕屈曲抗阻练习。3~4 日后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练习、 1 周后增 加腕背伸牵引。10 日后增加前臂旋前牵引。两周后增加前臂旋后牵引。 四、饮食 早期(1~2 周)以清淡饮食为主,忌食酸辣、遭人、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养之品。中后期由清淡饮食转为补充高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 五、出院指导 1、保持心情愉快,告知药物的用法、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合理饮食。 2、继续功能锻炼,但 不可操作过急。 3、石膏固定的病人,卧位时将患肢垫高,以利静脉和淋巴回流;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将患肢悬挂于胸前,勿下垂和随步行而甩动,以免造成复位的骨折再移位。 4、定期复查。当固定的肢体皮肤发绀或苍白、感觉过敏或消退、麻木、肿胀等及时来院就诊。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

2015年ICU科第二季度业务/教学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时间:2015年5月28日16:00 地点:七楼多媒体会议室 主持人:方琼訇 参加人员:详见签名单 护士长:今天由我们ICU组织的全院第二季度护理查房,今天的查房主要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损伤都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20%,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四肢骨折。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建筑、工矿的工伤事故,运动损伤及自然灾害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因难产或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亦偶见。在我们医院以急诊病人居多,在我们ICU外科病人中颅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年中颅脑损伤的病人给我们医院带来的收入有一千多万,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首选由责任护士进行下病情介绍。 ***:由我来做下病历简介:姓名:*** 性别:男年龄:26岁床号:8床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多发伤,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开放性脑挫裂伤(额叶,左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顶枕部,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额颞骨,左侧;颞骨,右侧),颅底骨折,头皮挫裂伤,休克代偿期;胸部损伤:双肺肺挫裂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左肾挫裂伤,左颧弓骨折,左上颌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擦伤。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约2小时被小车撞到(具体不详),即致人事不省,呼之不应,头面部、口鼻腔、双外耳道等多处活动性出血,呼吸深快,四肢冰冷,无呕吐,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伤后急呼我院"120",救护车送入我院,即予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持续导尿、伤口包扎、输液、气管插管等治疗,并

尺桡骨干双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xx骨折护理常规 桡尺骨干双骨折是指前臂桡骨和尺骨同时发生的骨折,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骨折部位多发于前臂中和下部。 1.临床表现 1.有外伤xx。 2.多发生于儿童及xx。 3.局部肿胀,疼痛及压痛,肢体可有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前臂功能障碍。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 2.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尺桡骨骨折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o、腕关节背伸30o、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5、小夹板外固定护理

(1)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4)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 (5)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6)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护小夹板的清洁。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予以具体指导。 3.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4.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2)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骨折经整复固定后的护理工作对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与病情发展,分早、中、晚三个阶段,配以不同的食物种中药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形成。 一、早期(1-2周) 患肢屈肘90°掌心朝上,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观察患肢肿胀疼痛,末梢血液循环,夹板松紧度等情况进行护理,必要时进行心理安慰,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协助病人摆放体位,整复后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取功能位。嘱咐病人及家属不能私自拆除固定的夹板,以及饮食上的配合治疗。 中医认为“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疗可用三七10g,当归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二、中期(2-4周) 定期调整松紧度及换药,协助医生拆开包扎和小夹板固定,查看骨折及皮肤的完整性,常规75%酒精清洗后,可外敷消炎膏加小夹板固定包扎,若有张力性水泡形成,可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渗液,视伤口情况可用呋喃西林湿敷或红汞外涂,加以配合饮食治疗。 饮食上由清淡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食谱可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汤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g,骨碎补15g,续断10g,新鲜猪排或朱排骨250g,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连用2周。 三、晚期(5周以上) 此为骨折后期,护理上可遵医嘱用中药泡洗理疗、药贴外敷等辅助方法,同时继续功能锻炼,特别加强腕、背、伸掌屈、对掌左右旋转每天3次,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大,以病人能忍受疼痛为度,告诉病者刚开始训练会有疼痛不适,要坚持遵医嘱正确功能锻练,患肢功能才能得以恢复。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为粉碎型。间接暴力常发生于老人、青壮年、儿童。其发生原因主要是两个年龄阶段:在6-10岁阶段,主要是高能量损伤引起,也与轻患者的骨骼发育有相关性;而在60-75岁阶段,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表现为伤后腕部出现疼痛、肿胀,压痛明显,腕部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者可见畸形,触之有骨擦感。临床中医分型:无移位型、伸直型、屈曲型、半脱位型。中医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年龄、受伤史、骨骼病病史。 2、患肢疼痛、局部肿胀、皮肤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记录 (1)腕关节疼痛、肿胀、血运、功能障碍情况。 (2)注意观察小夹板及石膏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

动脉搏动及被动手指活动时的反应等。 三、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中药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骨折中后期应合理膳食,宜选择高营养,多进食补益肝肾气血之品。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保持乐观情绪,与患者建立融洽友好的关系,取得患者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六、临证施护 (1)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拌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小夹板及石膏外固定。(2)冬季应注意患肢末节的保暖,防止受凉。 (3)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针刺或药物止痛。 (4)患肢淤血肿胀,遵医嘱用中药外敷或熏洗。 (5)如需手术者应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七、并发症的护理 (1)压迫性溃疡多由于夹板位置移动未及时调整、使用绷带过紧、

尺桡骨骨折的护理

尺桡骨骨折的护理 观察要点 1.局部肿胀、畸形、疼痛等情况,是否有早期骨筋膜室综合症前期症状。2.患肢感觉及运动情况,是否合并神经损伤,伴有麻木等症状。 术前护理及非手术治疗 1.心理护理由于骨折后患肢手的协调性及灵活性丧失,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患者易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应做好患者安抚工作,并协助生活料理。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促进骨质愈合。 3.体位患肢维持在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4.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前臂高度肿胀或外固定包扎过紧或组织肿胀加剧以后造成相对过紧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症。出现5P症状,应立即拆除一切外固定。术后护理 1.保持有效固定钢板固定后,用长臂石膏托将患肢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3-4周。髓内钉固定者,则用管型石膏固定4-6周。 2.功能锻炼 a)早中期:从复位固定后开始。2周内进行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缩活动。第1 日:握拳、屈伸拇指、对掌、肩前后左右摆动、水平方向的绕圈运动。 第4日:在健肢帮助下行患肢肩前上举、侧上举及后伸。第7日:肩部 主动屈、伸、内收、外展,手指抗阻练习。第15日:肱二头肌等长收缩 练习。3周内,禁做前臂旋转活动。第30日:增加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 习,做手推墙动作。 b)晚期:骨折基本愈合,外固定去除后开始。第1日:肩、肘、腕与指关 节主动运动。第4日:增加肱二头肌抗阻力及等长、等张、等速收缩练 习。第8日:增加前臂旋转的主动练习、助力练习、肱三头肌与腕屈伸 肌群的抗阻力练习。第12日:增加前臂旋转的肌力练习。还可增加作业 练习,训练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健康教育

颅底骨折护理常规

颅底骨折护理常规 1.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最好将病人安排在单人病室,同时限制、减少探视陪护人员,病室要早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30分钟。 2.保证正确卧位,促进漏口早期闭合有脑脊液外漏时,要维持特定的体位,其目的是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膜破损处,有助于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前颅窝骨折且神志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昏迷者抬高床头30度,患侧卧位;中、后颅窝骨折者卧于患侧。维持特定的体位至停止漏液后3日。绝大部分病人在伤后1周内漏口常能自行愈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加强耳鼻、呼吸道护理,预防颅内感染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时,属隐性开放性骨折,护理不当可引起颅内感染。要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的血迹和污垢,防止液体引流受阻而逆流。于鼻孔处或外耳道口松松放置一消毒干棉球,浸湿后及时更换,并根据浸湿的棉球数估计漏液的多少。擤鼻涕、打喷嚏、用力咳嗽、屏气排便等动作均可增加颅内压,加重脑脊液外漏或引起气颅,所以颅底骨折病人要注意避免上述动作。禁止抠鼻、挖耳,严禁鼻腔吸痰或插胃管、耳鼻滴药、冲洗和填塞等。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多的病人,可让病人深呼吸、浅咳,配合雾化吸入、应用祛痰药物,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必要时可经口吸痰。加强口腔护理,遵医嘱静脉应用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4.饮食护理颅底骨折病人的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不宜进食刺激性和坚硬、需用力咀嚼的食物,饮食要富含高蛋白和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必要时应用开塞露或灌肠,以免用力大便增高颅内压。 5.确定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的方法正常脑脊液为清水样,无色透亮。脑外伤时,血性脑脊液易与耳鼻道损伤所致的出血混淆。当不能确定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时,可通过下列方法鉴别: (1)将漏出液滴于白色吸水纸或纱布上,血迹外有宽的淡黄色晕圈,犹如月晕样; (2)被脑脊液浸湿的手帕,没有被鼻涕或组织渗出液浸湿的那样干后变硬的现象; (3)收集血性漏出液观察,血性脑脊液多不易凝固; 4)脑脊液含糖量较高,可用尿糖试纸测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部分颅底骨折病人,鼓膜仍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至咽部,病人可自觉有咸味或腥味液体咽下。 6.观察有无脑损伤和颅内感染症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注意病人有无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情况;对病情做好记录。一般对于脑外伤病人,护士往往警惕高颅压的症状和体征,而对于低颅压的重视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当大量的脑脊液外漏时,可导致低颅压,病人表现为意识淡漠、头痛、头昏、视力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发生低颅压时,应取平卧位,减少脑脊液流失,同时静脉补液。

【实用】-髋臼骨折护理常规

髋臼骨折的护理常规 髋臼有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臼顶偏前,口向外下,与股骨头构成髋关节。髋臼骨折多是因高能量暴力通过股骨颈传导所致,是骨盆创伤的重要组成部分,损伤类型取决于股骨头与髋臼接触的位置。 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1健康史:搜集病人病史,明确外力作用的时间、方式、性质和程度,股骨头和髋臼接触的位置 1.2症状和体征:以局部疼痛、肿胀明显,患者不能站立或行走。 1.3心理社会反应:髋臼骨折多为意外中高能力暴力性损伤所致,患者及家属恐惧、焦虑不安。 1.4护理观察要点:同骨科牵引护理观察要点。 2.护理问题 2.1疼痛 2.2 焦虑 2.3活动受限 2.4并发症:有压疮、感染、便秘、肌肉萎缩、废用性综合征的可能 3 护理措施 3.1非手术治疗护理 3.1.1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3.1.2同骨盆骨折护理 3.1.3心理护理:髋臼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致,使患者遭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出现焦虑恐惧心理,给予安慰,主动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不良心理。 3.1.4 髋臼骨折较轻的需要卧床休息10~12周,做短期的皮牵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屈曲,内旋,内收。股骨头内移明显的,需要用骨牵引复位,按牵引术后护理。一般牵引4-6周,3个月后方能负重。 3.1.5功能锻炼:制动早期,应鼓励病人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以后逐步开始骨关节的各方向的功能锻炼。 3.1.6合理饮食,预防便秘

3.2 手术治疗护理髋臼损毁比较明显的往往会发生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必要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3.2.1术前护理同骨科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术前常规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前护理 3.2.2 术后护理同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4.护理评价 4.1疼痛是否缓解 4.2并发症是否得到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 4.3功能锻炼是否正确 4.4恐惧焦虑的程度有无降低或消失 4.5病人及家属是否了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5.健康指导 5.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骨折的相关疾病知识,加强安全宣教,加强营养和补充钙剂 5.2根据髋臼骨折情况,有计划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骨折后期并发症。 5.3鼓励患者最大限度的自理,教会患者利用健康肢体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方法。 5.4教育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利于骨折的愈合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 髋臼骨折是一种负重关节内的骨折,髋臼骨折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多数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求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和固定,以便早期髋关节活动和磨造,促进关节内软骨愈合,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症状体征 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如并发股骨头脱位则表现为相应的下肢畸形与弹性固定。当发生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时,其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均不如髋关节前、后脱位,体征也不明显,脱位严重者可表现为患肢缩短。 髋臼骨折时可能并发有盆腔内大出血、尿道或神经损伤,以及骨盆环的断裂和同侧下肢骨折,应仔细检查,以防遗漏。 1.髋臼骨折的分类一般采用Letournel的分类方法,将髋臼骨折分为5种单纯骨折和由这些单纯骨折联合而成的复合骨折。 (1)单纯骨折:后壁、后柱、前壁、前柱和横向骨折。 (2)复合骨折:后壁和后柱、横向和后壁、“T”形、前柱和后半横形、两柱骨折。其中“T”形骨折类似于横向骨折,只是沿着四方表面和髋臼窝有一垂直的披裂,将前、后柱分开。有时会伴发耻骨下支骨折。所谓后半横形是指后柱的横形骨折。 发病机制 引起髋臼骨折的最常见机制见于人体自高处坠落时一侧股骨大粗隆撞击地面,此时股骨头撞击髋臼可造成髋臼无移位骨折或髋臼内壁骨折块向盆腔内移位。而当屈髋屈膝时沿股骨纵轴的暴力亦可造成髋臼的后缘骨折。如果下肢处于内收位时则除了导致髋臼骨折之外还容易发生髋关节的后脱位,而当下肢外展时则可造成髋臼顶部的粉碎骨折。此外,挤压伤亦可造成髋臼骨折。 用药治疗 1.非手术治疗一些移位很少的髋臼骨折可采用保守疗法,下列两种情况也可考虑保守治疗: (1)大部髋臼完整且仍与股骨头匹配。 (2)两柱骨折轻度移位后形成继发性匹配:两柱骨折后所有软骨部分与远骨折片一起与髂骨脱离,股骨头周围的骨折块仍保持一致的外形。 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移位进一步发展,可采用胫骨结节牵引。但牵引力不可过大,以免股骨头从髋臼脱出。

桡骨下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桡骨下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桡骨下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距关节面3厘米以内的骨折,临床表现为腕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病位在筋骨。 二、护理评估: 1、受伤xx、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三、分型与临床表现: 1、气滞血瘀证: 腕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明显,动则痛甚,舌暗红,脉弦或细涩。 2、肝肾亏损证: 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扭伤,肿痛较轻,静时反痛或损伤日久,肌肉萎缩,弹向交锁频作,舌红或淡,少苔,脉细或细数。 四、临证(症)施护: 1、疼痛剧烈且诊断明确者,按医嘱给予药物止痛剂,以减轻痛苦。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反应。 2、患处瘀血肿胀可遵医嘱用中药外敷或熏洗,注意观察局部反应和药物的作用。 3、桡骨骨折—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五、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抬高患肢,安置舒适体位,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病情观察: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生,及时调整。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给药护理: 1)气滞血瘀症。治法: 行气活血化瘀。方药: 桃红四物汤。 2)肝肾亏损症。治法: 补益肝肾。方药: 六味地黄丸。 3)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汤剂宜两餐间温服,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反应,说明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4、饮食护理: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骨折 一、疾病概念 前臂有尺骨和桡骨组成,二者对前臂的旋转及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尺桡骨双骨骨折为前臂骨折中较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幼儿和青少年。常因直接或间接暴力、机器绞伤等引起。成人无移位的前臂双骨骨折较少见,患者伤后前臂肿胀、疼痛、畸形,前臂和手的活动受限,可有缩短和成角畸形、局部压痛,骨擦感和异常活动。 二、健康指导 功能锻炼: 1、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意义,以及取得合作。 2、骨折复位固定后,即鼓励病人作手指屈伸、握拳活动及上肢肌肉舒缩活动,握拳时要尽量用力,充分伸曲手指,以促进气血运行,促肿胀消退。2周后局部肿胀消退,开始行肩、肘腕关节活动,活动范围,频率逐渐增大,但不宜作前臂旋转活动。做小云手时,患侧下肢向前跨半步,前臂中立位,健手拖患腕松患肢向健侧的前外方伸出,此时患侧膝伸直,健侧膝由屈变伸,两臂有伸变屈,回至胸前。如此反复练习,逐步增大肩、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后期解除外固定后,可作前臂旋转活动,如“箭步云手”、“屈肘旋臂”、以恢复前臂旋转活动功能。 三、心理护理 1、由于前臂具有旋转功能,骨折后患肢手的协调性及灵活性丧失,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变,病人易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应向病人做

好安抚工作,并予以生活护理,及时提供帮助,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 2、术后由于疼痛,病人不敢活动,担心切口处裂开、出血等,护士应及时解释、安慰,向病人讲解早期活动的重要性,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3、建立良好的护患氛围,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病人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减轻病人的负担。 四.出院指导 1、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含钙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 2、休息与体位:行长臂石膏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头肩部抬高,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 3、功能锻炼: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肢功能。四周后可进行各关节的全面运动。 4、复诊的指征及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出现“5P”征,应及时就诊。在骨折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作者:徐丹王建红作者单位: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系统的护理措施,达到远期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对60例髋臼骨折,5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5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效果优的41例,良5例,尚可4例,优良率占92%。结论: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对巩固手术疗效及患髋的功能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护理 髋臼骨折是一种负重关节内的骨折,多数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2],以求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和固定,以便早期髋关节活动和磨造,促进关节内软骨愈合,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效果满意,术后患髋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髋臼骨折60例,其中5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男41例,女9例;年龄17~60岁,平均34.6岁。车祸伤48例,塌方2例。多发性骨折15例,失血性休克5例,脑外伤3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并髋关节后脱位19例,髋关节中心脱位8例。 骨折分类: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后壁骨折19例,前壁骨折1例,后柱骨折1例,前柱骨折1例,横形骨折3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9例,后柱伴后壁1例,前柱伴前壁1例,前柱伴后柱2例。 手术方法:①前方手术(髂腹股沟入路);②后方手术(Kocher-Langenbeck入路);③前后方联合入路。当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后,选择合适的髋臼重建钢板进行牢固的内固定,术后实施了功能锻炼护理及出院功能锻炼的指导。本组5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0个月~6年,平均4年1个月。参照美国矮形外科研究评价髋关节功能方法。优41例,良5例,尚可4例。优良率92%。 术前护理:①入院护理:接诊热情,搬动轻稳,给予平卧位,患肢外展30°中立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②心理护理。③牵引护理[3]。④预防感染:术前3天开始准备皮肤,备皮时仔细操作防止损伤皮肤,术前用碘伏消毒手术区域,并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前晚、术中静脉应用抗生素各1次。 术后护理:①常规护理。②引流管及伤口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③保持有效牵引。 功能锻炼:①髋部手术后患肢置布朗氏架上或应用CPM下肢练习器,维持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曲位,有利于创伤愈合后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第2天由护理人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护理诊断 焦虑与恐惧:与疼痛、手术费用、工作中断和长期住院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骨折与康复知识 肢体活动受限:与患肢疼痛、肿胀、以及外固定有关 肿胀:与骨折发生后患肢血肿造成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疼痛:与创伤有关 潜在并发症:骨筋膜式综合症,应注意有时并发桡骨头脱位。 术后: 体温升高:与手术有关 疼痛:与术后伤口有关 肢体活动受限:与患肢疼痛、肿胀、肢体固定有关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术前检查 3.骨科一般手术前护理常规 4.术前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肌肉收缩练习,患肢握拳练习及肩关节的旋转练习,为防止术后患肢肿胀及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遵医嘱给予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和记录 2.引流管的护理

(1)术后要特别保护好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折叠、扭曲、滑出。 (2)保持引流管通畅,持续负压状态,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如每小时大于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 (3)嘱病人在床上活动时要保护好引流管,防止脱落、逆流,并向其讲明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4)每日定时挤捏引流管,使陈旧血和血块充分引出。 3.心理护理术后由于疼痛,病人不敢活动,担心切口裂开、出血等,护士应及时解释、安慰,想病人讲解早期活动的重要性,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4.基础护理病人因一侧上肢制动,影响正常生活,护士应给予关心、体贴,做好生活护理。 5.患肘的护理术后病人应抬高患肘,以减少伤口的局部充血,减轻伤口的张力,减少关节内出血的可能,密切观察患肢末梢的感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渗出渗血及时更换敷料。 6.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肘关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手部感觉,如有肢端麻木、针刺样感觉、手部握拳无力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否则会延误康复的时间,给患者带来时间的浪费、经济的损失及精神上的痛苦,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重视。(2)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检测血常规、血沉的变化,有无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加快,间接疼痛加重,局部红肿情况,注意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如有渗出,一定要通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预防抗生素的使用要得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