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章 古汉语词类活用

第十章 古汉语词类活用

第十章 古汉语词类活用
第十章 古汉语词类活用

第十章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本章学习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学习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学习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本章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结合精读文选的实际句例,加以解释,并做到准确今译。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古代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具有何种功能,这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比较固定,比如名词,一般在句中常用作主语、宾语,而不能用作后带宾语的谓语,等等。但在古汉语中,词类(实词)活用的现象则比较多见。所谓活用,一般是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基本职能以外的职能。如: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史记.〃秦始皇本纪》——当家,主持家务,专心于家业。辟,同避。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孝公,秦孝公。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晚,暮色、晚霞。鹧鸪,指其叫声。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营,求得。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第一例?力?原为名词,现用作动词,相当于?努力从事?的意思,后跟宾语?农工?,作句中谓语,词义、词性和语法功能都变了。第二例方位词?前?,也用作了动词,是?移到(坐席)前?的意思,也充当谓语。第三例?愁?原是形容词或自动词,现用作使动,?愁余?即?使余(我)愁?的意思,词性和句式也都变了。第四例形容词?苦?现用作意动词,?苦秦?即?感到秦法苦?的意思,词性和句式也变了。第五例?食?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意即?(吃的)食物?,充当宾语。最后一例?兄?是名词,这里具有了介词结构充当状语的功能,?兄(事之)?即?像对待兄长那样地(侍奉他)?的意思。

再如: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凭借船舶,并非是善游水,可是能横渡江河)句中的?水?字本是个名词,这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

?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还如教材P278所举《史记?陈涉起义》例……

以上种种,就是古汉语中词类(实词)活用及其词性转化的概貌。这就说明了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就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现象,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奇异,但在古汉语中却是比较普遍运用的一条语法规律。

词类活用的现象,早在汉魏时期就已受到当时训诂学家的注意。如《吕氏春秋?期贤》:?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高诱注:?何不以段干木为相也??《战国策?

秦策一》:?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高诱注:?不以千里之道为远也。?《吕氏春秋?慎大览》:?凡大者小邻国也。?高诱注:?夫大者侵削邻国使小也。?用现代的语法术语来说,上述第一例的?相?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第二例的?远?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第三例的?小?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我国第一部古汉语语法著作《马氏文通》(1898年)也注意到词类活用的现象。该书在?名字辨音?一节中谈到的?至同一字而或为名字,或为别类之字,惟以四声为区别者,皆后人强为之耳?(其实用声调区分字义,古已有之)。其中所说的?或为别类之字?,绝大多数是动词。在?状字假借?一节中谈到的?有假名字为状字者?,就是现在所说的?名词用如副词?。在?内动字用若外动字?一节谈到的?然有内动字用若外动者,则亦有止词矣?,就是现在所说的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完稿于1921年而于1922年出版的《国文法之研究》开始明确提出?活用?这个语法术语。这本书中有一节专门谈活用,并分析了名词?活用为动词?,?又活用为副词?,?静字(即形容词)亦可活用为动词?,?自动词……可活用为致动词?等,认为?‘活用’实在是文字上一种普通的趋势而所以救语言文字之穷

的?。

全面论述词类活用并进行分析论证的是陈承译的《国文法草创》。该书完稿于1922年并于同年出版。该书专门有一节谈?本用活用问

题?,明确了?活用?是与?本用?相对而言的。在论述中还提出了?致动?、?意动?等术语。该书最后一章是?活用之实例?,?区别各种情况,条分屡析?,?尤其有启发作用?(吕叔湘:《重印国文法草创序》)。

古汉语词类(实词)活用的语言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我们知道,汉语大量的、丰富的词汇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古代的词汇远没有现代词汇那样丰富多样,就不免要引用和假借一些跟它词义有关的词来替代。如文言的?汤?,泛指热水,?请就汤鑊(音?霍?,古代的大锅)?、?香汤沐浴?、?饮汤?;白话的?汤?,专指饮用的汁水,其他意思,则另用他词。又如文言的?书?,有?写?(书法)、?信?或?奏议类上行文书?(答司马谏议书、谏逐客书等)、?书籍?(好读书)……等意思;白话的?书?则多指书籍。可见,古代词少而指多,现代词多而指专。其次,是因为多义词的形成,往往由词的活用和意义的引申开始的。如?理?,本义是剖璞取玉,引申为?治理?(理国治民),又转为名词?道理、真理?(天下之通理)。此外,也可能由于古代书写的困难,因而使书面语言力求简要不繁,压缩字句,造成了一个字在文中兼有几重功能的现象。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但上述几点跟词类(实词)的活用,看来也不无关系。

词类(实词)活用现象,尽管在古汉语中比较多见和繁复,但也决不是随心所欲地乱用,其中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在意义上,某

词活用为某词,其间必有内在联系,可以通过上下文来分析、判定。在结构上,也遵循着一定的法则,因此是可以了解和掌握的。

下面再了解一下关于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如:?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前?食?字为名词,食物。后?食?字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si)之。?——?食?字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而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如前所举?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为动词,也只是一种临时的用法,这种用法并没有成为?绿?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也属于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只有一种,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即教材所说的?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也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我能起死人。——《吕氏春秋?别类》。?起死人?,使死人起(复生)。

匈奴使其贵人至汉,病,汉予药,欲愈之,不幸而死。——《史记?匈奴列传》。?愈之?,使之痊愈。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臵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史记?李将军列传》。?络而盛卧广?,在两马间结成连络,使李广躺卧在上面。

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见教材279所举《史记?孙膑》例……

再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

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之?而已。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如:

?庄公寤生,惊姜氏。??惊?意为?使……惊?。

?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

再如279页的其他例句……

有时候,不及物动词后面不出现宾语,也可能是使动用法。理解的时候,需补进宾语。例如:

若是则齐君可正,成侯可走。——《战国策?齐策一》。?可正?,即使之正;?可走?,可使之走。理解的时候补进宾语。

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可无战而降?,可不战而使汉兵投降。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

如《吕氏春秋?上德》:?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清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尝人?,即使人尝;?食狗?,即使狗食。但是,这样的动词并不多,

而且其中有的动词还存在变读的问题,如?食?有使动意义时,旧读si。因此不能看作是规律性的现象。

如?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从?。

又如?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这是《汉书〃苏武传》的一句。句子的主语是单于。从上下文来看,?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

又如:?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饮?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但是这里的?饮余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马饮?,即?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饮马?的说法一直保留到今天。

由于古代汉语有句子成分经常省略的特点,因此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这就需要在阅读理解时加以辨认。如:《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在?天不能病?句中,?病?不可能是陈述主语?天?的,因为?天?(大自然)无所谓病不病。所以这里的?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即?使……病?的意思,?不能病?是?不能使之病?的使动用法。这从下

句?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来。

《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烧而走?的?走?为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操?,即可以用火攻的办法迫使曹操的军队退兵。

又如前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也是省略宾语(之)的使动句。理解时都应该补上宾语。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其特点是: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并往往带有宾语。

如?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多?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金?,意思是拥有很多。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善?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张良?,意思是与……友善(友好)。也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均为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为?使……清洁?、?使……华美?、?使……饱?。

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战国策?秦策一》。富、广、强在句中均用作使动,分别为?使……富?、?使……广?、?使……强?。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弱?,?使……弱?。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史记?滑稽列传》。?贱?、?贵?,即?使……贱?、?使……贵?禄富其家,爵荣其亲。——《列子?说符》。?富?、?荣?,即?使……富?、?使……荣?。

?宣子说,乃轻币。?——?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币(礼品)轻?,意思是减轻礼品的进献。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庖厨远(离得远远的)?。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即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韩非子?说难》。是说明君应以五谷为贵,以金玉为贱。

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淮南子》。高诱注:?不以山为高,不以河为广。?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的意思。?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认为他们的食物香甜,认为他们的服饰漂亮,认为他们的住处安适,认为他们的习俗快乐。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四、名词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在叙述句中的职能是充当主语、宾语,有时也充当定语。如名词在叙述句中充当谓语,或后面有宾语或补语,或前面有副词或助动词,就可以判定该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1、陆处者农。——《韩非子?齐俗训》。?农?,从事农业。

2、昔禹水汤旱,百姓匮乏。——《盐铁论力耕》。?水?,遭受水灾。?旱?,遭受旱灾。

3、河南上富人助贫人者籍,天子见卜式名,识之。——《史记?平准书》。?籍?,登记在簿籍上。

4、引兵西,无不下者。——《史记?高祖本纪》。?西?,向西推进。

5、春幸茧馆,率皇后列侯夫人桑。——《汉书?元后传》。?桑?,采摘桑叶。

以上五例中的?农?、?水?、?旱?、?籍?、?桑?等名词,直接充当叙述句的谓语。因为是在叙述句中充当谓语,理解时应补出相应的动词。

6、张仪,材士也,将西游秦,愿君礼貌之。——《吕氏春秋?报更》。?礼貌之?,有礼貌地接待他。

7、天地使我长百兽。——《战国策?楚策一》。?长百售?,为百售之长。

8、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履我?,替我穿上鞋。?履之?,替他穿上鞋。

9、何罗袖白刃从东箱上。——《汉书?金石碑传》。?袖白刃?,袖中藏着雪亮的匕首。

10、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说苑?尊贤》。?官之?,任命他官爵。?禄之?,赐给他俸禄。

以上五例中的?礼貌?、?长?、?履?、?袖?、?官?、?禄?等名词后面都带有宾语。

11、十二月,吴子诸樊伐楚,以报舟师之役,门于巢。——《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门于巢?,攻打巢国的城门。

12、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

13、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韩非子?难一》。?陶焉?,制作陶器于东夷。?焉?,

兼词,这里相当于?于东夷?,作补语。《说苑?杂言》为?舜耕历山而陶于河畔?。?于河畔?,也是补语。

14、周公奉成王命,伐诸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史记?周本纪》。?国于宋?,建国于宋。

15、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阳。——《史记?高祖本纪》。?都晋阳?,建都于晋阳。

以上各例中的?门?、?蚕?、?桑?、?陶?、?国?、?都?等名词后面都带补语。

16、臣闻之,为臣必臣,为君必君。——《国语?周语中》。

17、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左传?哀公十六年》。

18、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9、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各例中的?臣?、?君?、?国?、?侯?、?目?等名词前面都受副词或助动词修饰。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子?、?臣?均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麻风病)、挛(luan 手足弯曲)腕、瘘(lou脖子肿病)、疬(lai恶疮)。?——?腊(xī,小动物的被晒干的整体干肉)之?的?腊?,在这里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成为腊?(把蛇晒制成肉干)。

以上两例都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肉骨?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后者表示使宾语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特点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友风而子雨?意思是?把风当成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孟尝君客我。?——?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以上几例都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特点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四)名词用作状语

在通常情况下,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应该是充当主语。如果不是主语,一般可以认为是名词用如副词,充当状语。名词用如副词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里相当普遍。名称用如副词最常见的是时间词和方位词。

名词做状语,表现的意义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从……?、?向……?。

?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意为?在道路上?作?苦?的状语。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东行?和?东面?,?东?都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向东面?。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意思是?在朝廷上?。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根据……?。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杖?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砂(在帛上写?陈胜王?三个字)。

?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法?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意思是依照法令都要斩首。

3、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一样?。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兄?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兄事之?意思是: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倡优畜之?的?倡优?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这句意思是像对待乐人、伶人那样畜养着他们。

?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的意思是?像对奴虏一样?。

4、表示比喻,?像……一样?。

?嫂虵(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蛇行?的?蛇?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蛇一样匍匐爬行。

?射之,豕人立而啼。?——?人立?的?人?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人一样站立起来。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是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一样(应和)?,?像影子一样(跟从)?。

五、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主要依据语法功能进行辨识。

依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可以从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两个方面考虑:

(1)句法功能: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成分。

例如: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如此,则叙述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2009-04-29 21:52:36) 标签:古代汉语教育分类:文言文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汉语的词类,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一些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属于实词。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带宾语,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作定语,这些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例如《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的“风”本是名词,在这句话中,它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有吹风、乘凉的意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句中的“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这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后代仿古作品中也不鲜见。现代汉语虽也有这样的现象,如“铁了心”的“铁”,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天你‘布袋’了吗?”(《扬子晚报》2003年9月15日B12版)中的“布袋”,但总起来说比较少。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词随文而异现象较为常见,古代汉语中尤为突出。《马氏文通》在初创词类之时就已经发现汉语所分的词类同语法成分无法对应的问题,所以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词类活用的问题清人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而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加以系统论述,是在近人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此后,这个问题一直被语法学界看作是古代汉语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80年代,语法学界对“词类活用”说给予了新的关注,学者们用更审慎的态度对古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指出应该对众多的活用说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分析本用、活用、兼用等各种现象。 应当承认,现今通行的“词类活用”说本身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活用类别不清、活用范围不明、词类活用的滥用以及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模糊认识。词类活用现象是古籍中的常见现象,本文在辨正了部分词类活用滥用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及判别词类活用的方法。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与词的兼类现象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现象 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 词的本义是指词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举证的最古

的意义。如果没有通过古文字文献资料而深入地探求词的本义,刻意造成解读上的偏差甚至错误。例如: 《史记·商君列传》:“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两句中的“前”,有的教材将其释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前”,金文作,字从止舟,象人足在船上,表示前进。《广雅·释诂》对“前”的意义解释得非常明确,曰:“前,进也。”又如《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庄子·盗跖》:“孔子下车而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马于此,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前”的古文字形体和众多的文献书证均可证明“前进”乃“前”的本义,是古代的常用义,“前”原本就是个动词。既然如此,就不应视其为名词用如动词。 “军”为“屯扎、屯兵”之义,而许多教材则释为“名词用如动词”。军,金文中从车从勹(音同包,包围),本义为用战车环绕为营垒。上古车战,军队驻扎时以车自围。《说文·车部》:“军,圜围也。”《广雅·释言》:“军,围也。”古注多训“军”为“屯”。如《国语·晋语》:“军于庐柳。”(韦昭注:“军犹屯也。”);《战国策·齐策》:“军于邯郸之郊。”(姚宏注:“军,屯也。”);《吕氏春秋·权勋》:“以军于秦周。”(高诱注:“军,屯也。”)。可见“军”的本义为“屯扎”,本身也是个动词,不应视为名词活用如动词。 又如“饭”为“吃饭”之义,有的论著将其释为名词用如动词。饭,旧读上声,动词,表示“吃饭”。《说文·食部》:“饭,食也。”段玉裁注:“云食也者,谓食之也,此饭之本义也。引申之所食为饭。”典籍中多用其本义,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

第十二讲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了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本讲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

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题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词类活用) 班级:姓名:学号: 一、简答: 1、什么是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有哪几种? 2、怎样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试举例说明。并说明如何翻译。 3、试说明名词做状语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4、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主要有哪些?应该如何辨认?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斩一首者爵一级B.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C.曹人凶俱,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D.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A.裂裳衣疮,手往善药 B.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C.范增数目项王D.诸侯宾至 3.下列各句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A.姜氏何厌之有B.楚君之惠,末之敢忘 C.除君之恶,唯力是视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4.对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组分析错误的是() A.子重使太宰伯州犁待于王后(动宾)B.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连动)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D.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偏正) 5.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B.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手谒,人见平

C.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D.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四、指出并具体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2.赵王不听,遂将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3.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4.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韩信拜将) 6.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韩信拜将) 7.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韩信拜将) 8.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韩信拜将) 9.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韩信拜将) 10.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柳子厚墓志铭) 11.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柳子厚墓志铭) 12.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段太尉逸事状) 13.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柳子厚墓志铭) 14.晞一营大噪,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15.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段太尉逸事状) 16.黄罔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黄冈竹楼记)17.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晋灵公不君) 18.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 19.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晋灵公不君) 20.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五、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将全文译为现代汉语: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和文言文的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和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其中?疾?为形容词,作?走?的状语。?粟?为名词,作句子的宾语;而第三句中的?生?作句子的谓语,为动词词类。 以上这种情况,古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类现象叫做词类活用。①例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句话: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字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作形容词词性,但在某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例如在上面几句里,第一句的?美?是形容词,第二句的?美?是用为名词,而第三句的?美?则用为动词。其中后两个?美?就是词的活用。 二、具体分类 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因而对于词类活用的具体分类也有所不同。各家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按照李新魁在《汉语文言语法》一书中的观点,我们可以以是否需要加上?特殊意念?来理解某个词这一标准来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为一般的活用和特殊的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的现象(要说明是哪一种词类,如何活用的,参看例子)。 例1: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异: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异之:认为之(桃花源的景象)奇异。 例2: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犬:名词做状语。犬坐:像狗一样地坐。 1.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史记〃扁鹊列传》) 2.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3.女为悦己者容。(司马迁《报任安书》) 4.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禇少孙《西门豹治邺》) 5.遍体鳞伤、风驰电掣。 6.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攘鸡》) 7.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齐 桓晋文之事》) 10.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 语〃颜渊》) 1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 14.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二、请在下列四组成语中,用字下加点的方法,标出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中“尊”的活用情况相同的词语。 1.含糊其辞正襟危坐聊表寸心赏心悦目 2.自圆其说轻车简从光宗耀祖骇人听闻 3.同心同德前倨后恭食不果腹明火执仗 4.严阵以待荷枪实弹回肠荡气怡情悦性 三、请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将文中包含词类活用的句子全部摘录出来,并略作说明。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第九》

古代汉语之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成因分析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例如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或者基本词类不变而用法比较特殊,例如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现象。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词类活用中活用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具有直接性,也就是说发生活用的词并不需要借助其他词汇的帮助可直接进行活用。那么这些词为什么自身能够进行活用并且普遍存在,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个人认为,语言的简洁节约性是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语言的修辞性和句子结构的模式化也是其中原因。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马丁内指出:语言的经济性是人的交际表达和人的自然惰性直接相互冲突的结果。语言经济原则能对语言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古汉语要比现代汉语更为简洁凝练,其语言经济性也更为突出。这种经济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古代汉语相较于现代汉语而言,词汇贫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对言语的表意功能要求更高。为了表达更加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们往往需要扩充词汇,一般可以选择从语音方面分化出新词,形成同形异义词;或者选择创造区别性更强的新造次来代替。但这两种选择都比较难,都为容易的方法就是进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实际上就是利用现有的词汇去表达更复杂的内容,增加词汇的表意功能,这样做在经济性层面就减少人们需要记忆

的词汇容量。但词类活用易使一个词语蕴含的义项过多,反而不便于人们记忆和使用。一个弊端就推动了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过程中旧词义项与新造词的相互照应。例如古代汉语中“歌、衣、舞”既具有名词的功能,又时常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中“唱、穿、跳舞”的词汇出现就取代了“歌、衣、舞”的动词义,减少了单词义项过多过杂的现象。 (二)古代汉语常常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 如果我们将出现词类活用情况句子进行观察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句子中常常会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以更简短的句子表达更丰富的内容也是语言经济性的表现之一。例如“瓜时而至”按句意来说应该指的是“瓜熟了的时候到那里”,但句子中“瓜”后面省略了述语“熟”,这就导致“瓜”需要表达“瓜熟了”的意思,也就必须活用为动词了。类似的句子还有“今君欲一天下”“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王必欲长王”等,这些句子都是省略了充当谓语的动词而将其余部分直接充当谓语,这也造成了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成动词的现象。除此之外,名词、动词作状语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句子中省略了表示比喻关系的动词“像、似、若、如”等或者省略了引入方式、处所、工具等的介词,如“豕人立而啼”省略了“像(人)一样”,“又郊败之”省略了“在(郊外)”。 二.语言的修辞性 古代文人乐于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词类活用可以说是他们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形象,富有文采,使语句更加抑扬顿挫而使用的

古代汉语_语法: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及类型 (一)定义:古汉语中,各类实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一个词属于哪一个词类也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古汉语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有的时候可以临时改变它们的基本功能,由甲类词用作乙类词,也就是说,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情况,叫做“实词的活用”。 (二)活用与兼类的不同 词的兼类指一个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可充当句子中的不同成分,是固定性的。词的活用指某种词性的词在句子中因特定的上下文环境临时的改变它的基本功能,是临时性的。 (三)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常见类型: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3、意动用法 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比较多见。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肘,用肘关节捣。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君,符合国君之道,以国君之道行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 手,用手提着。 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东,向东进发。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前进。

三、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 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句中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使……当将军”。 “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这就是“使动用法”的实质。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 1、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我”是“使我为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 《史记·晋世家》:“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国异姓”是“使异姓立国”。 2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刘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3、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活用概念:指一个词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词类活用几种主要类型: 一.名词用作状语 二.意动用法 三.使动用法 四.名词用作动词 一.名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除专有名词外,一般名词都可以作状语。) (一).时间名词作状语 1.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例: 1)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 2)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 2.“岁”、“月”、“日”的用法,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意义复杂: 1).岁,月,日+行动性动词。例: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 2)日月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例: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日:一天天。 3)“日”用在句首,表示对往事的回顾。例: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左传》)“日”表回溯 4)表及时,按时,当时。例: 秋水时至,百川灌海。(《庄子.秋水》)时:及时 5)时间名词作状语,用“而”或“以”与谓语中心连接。例: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工具或依据。例: 1) 伍子胥橐载而出韶关。(《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2)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起义》) 例一中“橐”本义是“口袋”,在这里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或凭借。意思为“用橐载”。例二中“法”是名词,在句中作“皆斩”的状语,表示依据。译为“按照法律” 2.表示对人的态度。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例子中“兄”是名词用作“事之”的状语。表示“用对待兄长的态度去对待他”。 3.表示方位或处所。例: 1)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通质:交换人质。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宾:通摈,排斥,弃绝。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

词,意思是“合纵”。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龙贾:魏将。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市”活用为动词,购买。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帝”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帝”。译文:合纵成功就能让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就会使秦国称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相”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相国”。译文:苏秦做了合纵联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从左右皆肘之用手肘撞 2、夫子轼而听之靠在车轼上 3、曹子手剑而从之(手作状语,用手)拿着剑 4、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5、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睛示意 6、城朔方城修筑 方位名词作动词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秦师遂东向东走 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 1、齐使田忌将而往/ 齐威王欲将孙斌:使……为将军 2、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使……痛 3、由也兼人,故进之:使之进 4、臣活之:使……活 5、晋侯饮赵盾酒:使…饮 6、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使……朝见 7、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使……病 8、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对方走 形容词使动: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秦弱 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使之贫 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固 名词使动 1、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使白骨长出肉,使死者复活 2、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使异姓成为国君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我我王 4、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使之为臣,使之为友 5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使其身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 匠人斫而小之使。。。变小/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 1、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看重;轻视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少;以……为轻,轻视,看不起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以之为怪,认为。。怪 名词意动 1、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把。。。当作夫人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把。。。当作药 3、友风而子雨: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子 4、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把它当作鱼肉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1) 什么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的“将”本就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就是使动用法,其含义就是“使……当将军”。“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就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 (2) 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与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例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使我为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 (3)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就是欲臣妾我也,就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就是人名,此人就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她在位八年(1130—1137),为虎作伥,屡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都遭失败。后来被金所废,并被金将完颜兀术所俘。“刘豫我”就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又如: 《左传·定公十年》:“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春秋时期,吴王僚被专诸(人名)用剑刺杀。《左传》中的这句话,就是鲁国贵族公若藐向蓄意谋害她而用剑尖朝着她的养马人说的,意思就是:“您想使我成为吴王不?”言外之意即“您想像专诸刺杀吴王僚那样刺杀我不?”专有名词“吴王”用作使动。 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4)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使鸟落下” 《史记·苏秦列传》:“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使苏子(苏秦)到东边(齐国)去” (5) 名词使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 刘向《新序·节大》:“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其类型有四: 1.事物——成为该事物: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 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 2.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 从左右,皆肘之。(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 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 3.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候雁北。《吕氏春秋》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泣。《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战国策·赵策三》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司马迁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橐:盛物的袋子)《战国策·秦策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臣:指田延年。)《汉书·霍光传》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译:没有表扬奖赏的勉励,没有刑法的威严震慑,抛开权势、放弃法治,让尧、舜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辨析道理,那么他们连三家人也治理不了。)《韩非子·难势》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1) 一、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之”是“使之活”。形容词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春风又使江南岸绿”。名词使动用法:“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也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二、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形容词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异之”是“认为它奇怪”的意思。名词意动用法:“孟尝君客我。”“客我”是“以我为客”。 三、名词用如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蹄之”是“(用蹄子)踢之”的意思。又如:“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群”是“群居的意思”。再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西”是“往西去了”的意思。 四、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但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这是古汉语常见的现象。如表示方位或处所:“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北”表示方位。“蜀太守以下郊迎。”“郊”即“郊外”,表示处所。“郊迎”,就是“在郊外迎接”。表示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可译为“用箕畚运到??”。又如:“失期,法当斩。”“法当斩”是“依法应杀头”的意思。表示对人的态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待之”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的意思。表示比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是“其中一条狼像狗那样坐在前面”的意思。古代汉语词类活用(2) 1、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进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进结构来表示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这个“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再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病”为使动用法,但省略了宾语“之”,下文几乎相同的句式中用了“使之全”,为递进结构,有兼语“之”,由此可知,“病”是“使之病”的意思。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如: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单看这一句看不出有使动用法,但如结合上下文就不难知道。这一句不是主语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主语晋侯使宾语赵盾饮酒。“饮”是个及物动词,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意为“使……喝”。再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食、见”两个动词原来也是及物动词,此处作使动用,从上下文看,分别是“使之食”“使

古文中词类活用

古文中词性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判断方法 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二活用形式 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 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 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 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 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例6中“水”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能”之后,宾语“水”之前,活用为动词,是“游水.游泳”的意思。 4.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7 泥而不滓(泥,生活在污泥里)(《屈原列传》) 分析例7中“泥”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活用为动词,整句的意思“屈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 5.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调话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8 时秦昭王与楚婚(婚,结为婚姻)(《屈原列传》) 分析例8中“婚”本是动词,这里用在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这时“婚”变为动词,意思为“结为婚姻”。 6所+名词(组成所字结构) 例9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分析因为“所”字通常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以所字后的名词用作动词。例9的“罾”字是名词用做动词,作“捕”、“捞”讲。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详解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详解 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首先是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其次要搞清楚各类词的基本用法和活用用法,同时要多作练习——通过套用格式来分析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它的基本用法,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和句子成分,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 一一般的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一般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基本结构:名词+动词 基本用法:主语+谓语 活用用法:状语+谓语 ①表动作的特征状态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②表动作的对待方式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 ③表动作的凭借工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用船前往) ④表动作的时间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在夜里) ⑤表动作的处所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基本结构:名词+名词或代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或复指短语 活用用法:谓语+宾语 ①名词+宾语驴不胜怒,蹄之(踢) ②名词+介宾结构沛公军(于)霸上(驻扎)

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名词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史记?秦本纪》)(统一)不日,其盟渝也。(《谷梁传?隐公元年》)(书写日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下大雨) ④“而”“则”前后的名词 客逾庖而宴(吃饭) 出则车舆,入则扶持(06湖北卷)(乘坐车舆) (二)形容词的一般活用 1、活用为动词 基本结构:形容词+名词或代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 活用用法:谓语+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素善留侯张良(跟…交好) 2、活用为名词 基本结构:形容词+名词或动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或状语+中心语 活用用法: 动词或数词或介词或之、其+形容词—→谓语+宾语或介词+宾语 积善成德(善行)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作用) 四美具,二难并(美好的事物) 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人) (三)动词的一般活用

古汉语词类活用文档

古汉语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注:名词充当的句法成分主要是主语、宾语和定语,在判断句中也能作名词谓语。不能受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修饰。名词占据了动词谓语的位置,即临时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同位关系、判断句中的主谓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构成动宾关系的更为常。例如: A曹子手剑而从之。 B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C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E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说明:①-- ③两个名词为动宾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手剑”:手握着宝剑;“脯鄂侯”:把鄂侯做成肉亁。“君民”:统治万民。④-- ⑤中两个名词为主谓关系,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天下缟素”:天下人穿孝服;“陈胜王”:陈胜为王。 练习:①十八年,雨金栎阳。(史记.秦本纪) ②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后汉书.班超传) ③李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 2.名词出现在充当补语的介宾结构前,或名词前有介宾词组作状语。因为介宾词组在句中往往作动词的补语或状语,而名词与介宾词组不能互相修饰。例如: ①(项羽)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②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③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四年)④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说明:①②句名词位于介宾词组后,“以亲爱王”:把亲近偏爱之人分封为王;“与楚境”:与楚国接壤。 ③④句名词位于介宾词组前。“馆于虞”:在虞国住宿;“仙及鸡犬”:连鸡犬也成仙。 △介宾词组常见位置:介宾词组即介词和它的宾语所构成的词组,在句中通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介宾词组位于其修饰的成分前作状语,如“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句中“以诸侯之师”为介宾词组作状语,表示方式。介宾词组位于其所修饰的成分后作补语,“晋人假道于虞以伐虢”,句中“于虞”介宾词组作句子的补语,补充动作的对象。但译为现代汉语后一般置于谓语动词前,为状语。 △练习: ①公侵齐,门于阳州。(左传.定公八年) 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庄暴见孟子) 3.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用连词“而”与动词性词组连接,一般活用作动词。例如: ①为臣而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十年)②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解说:①句中“为臣”、“不悛”为动词性词组,则其后或前的“君”、“过”活用,意思是“像国君”、“犯了错误”。②句中“不耕而食”连接两个动词性词组,“不蚕而衣”也应作如是观。“不蚕而衣”:“蚕”和“衣”活用作动词,即不养蚕却能穿上衣服。 △“而”字连接的词组中,如果后一项是谓词或谓词性词组,前一项为名词,那么该名词也有活用作状语的。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4.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名词不能修饰代词。例如: ①唯君左右之。(国语越语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