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蓉”的隐喻意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节选)中的两句。其中的“芰荷”“芙蓉”是什么东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当中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是学习《离骚》(节选)时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

芰,古书上指菱,一种水生植物。荷,也叫莲,一种水生植物。芙蓉,即莲或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如果可以这样来理解的话,屈原的这身装扮很容易把我们带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衣叶披麻的蛮荒时代。

然而,诗人描写自己的这身奇怪的装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隐喻意义。

其一,“芰荷”“芙蓉”暗指诗人心中的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菱实的清香可口,荷花的鲜艳入目,都能把人们引导到美好的境界中去。屈原积极投身楚国的政治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使楚国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但由于保守派的嫉妒“众女疾余之娥眉”和中伤“谣诼谓余以善淫”,他的政治理想成了泡影。楚王还听信谗言,罢了屈原的官,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謇朝催谇而夕替”。然而,屈原对其政治理想的追求并不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而有所改变。相反,他要借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这种“奇服”的描写,来间接表明自己决不放弃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把这一种心声直接表露出来了。

其二,“芰荷”“芙蓉”暗指洁身自好的操守,“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莲荷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屈原心目中的偶像。尽管当时的社会世风糜烂,“固时俗之工巧兮,俯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他要像莲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种内心的追求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外表装扮相为照应,把一个从里到外、彻头彻尾的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其三,“芰荷”“芙蓉”暗指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标新立异、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菱实的棱角分明,荷莲的梗直不弯,“芰荷”“芙蓉”的这些特点,正好与屈原的个性相符,于是它们很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圈,与屈原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

在他看来,“方”与“圜”是不能“周”的,“异道”又岂能“相安”?楚王也好,靳尚、子兰之流也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你们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是确实美好的就行了。这样,诗人通过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奇服”的描写,把自己特立不群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

最新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精品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此书中将概念隐喻定义为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机制。这一理论颠覆了隐喻是一种用于作品修辞手段的传统隐喻观,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争相从各个层而对概念隐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书武作为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国外隐喻理论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著作。胡壮麟老师的《认知隐喻学》(2004),束定芳先生的《隐喻学研究》(2000)以及赵艳芳老师的《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等隐喻研究著作,全都表明了我国对隐喻现象研究的兴趣和研究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笔者以2005年至2015年间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概念隐喻的核心期刊为源数据,以主题词为检索项,对“概念隐喻”进行高级检索。根据检索结果,笔者将对近10年(2005-2015)概念隐喻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 二、数据分析 根据检索,从2005年至2015年,我国共发表相关文献507篇,并且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基本呈逐年上升状态。如表1所示: 三、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进一步对内容分析发现关于概念隐喻的研究大致涉及三大主题: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3.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对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至今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空间方面:有陈燕平(2011)关于“上、下”方位的概念隐喻对比的具体实证研究。江静(2006)认为方位隐喻与本体隐喻在汉语和中的体系较为相似,从中可以找到人类把抽象概念方位化和实体化的共同经验。经济社会方面:胡志清(2008)认为英汉财经报道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并可以分类。而对经济活动的不同理解导致了语言实例、语言百分比、语言实体和语言实体频率方面的差异。时间方面:邵军航、樊葳葳(2014)认为对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要借助于概念隐喻。时间概念隐喻及表达因的不同而不同。英美人主要是面向未来,中国人既面向未来,又面向过去。总的看,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与文化和社会实际情况和人类经验相关,因此要也要对这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相关,不同领域中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性共同存在,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需要结合语料库和文化、社会和人类经验进行综合考量。 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 朱建新(2009)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目的语的概念系统。近年来,概念隐喻理论全面应用到词汇、阅读、文化等二语习得环节中,与外语教学的联系逐步密切。词汇方面,刘启成(2011)认为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英语词汇习得,为词汇习得提供了一种新视角。陈海燕、汪立荣(2013)认为在EFL词汇教学中的隐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对词汇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自主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15828690.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芰荷芙蕖的隐喻意义

“芰荷”“芙蓉”的隐喻意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节选)中的 两句。其中的“芰荷”“芙蓉”是什么东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当中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这是学习《离骚》(节选)时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 芰,古书上指菱,一种水生植物。荷,也叫莲,一种水生植物。芙蓉, 即莲或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如果可以这样来理解的话,屈原的这身装扮很容易把我们带回到远古的茹毛饮血、衣叶披麻的蛮荒时代。 然而,诗人描写自己的这身奇怪的装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隐喻意义。 其一,“芰荷”“芙蓉”暗指诗人心中的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菱实的清香可口,荷花的鲜艳入目,都能把人们引导到美好的境界中去。屈原积极投身楚国的政治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使楚国国富民强的美好理想。但由于保守派的嫉妒“众女疾余之娥眉”和中伤“谣诼谓余以善淫”,他的政治理想成了泡影。楚王还听信谗言,罢了屈原的官,将他流放到偏远的蛮荒之地,“謇朝催谇而夕替”。然而,屈原对其政治理想的追求并不因为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而有所改变。相反,他要借对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这种“奇服”的描写,来间接表明自己决不放弃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则把这一种心声直接表露出来了。

其二,“芰荷”“芙蓉”暗指洁身自好的操守,“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莲荷具 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屈原心目中的偶 像。尽管当时的社会世风糜烂,“固时俗之工巧兮,俯规矩而改错;背绳墨 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宁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为此态”,他要像莲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这种内心的追求 与“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外表装扮相为照应,把一个从里到 外、彻头彻尾的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 面前。 其三,“芰荷”“芙蓉”暗指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 以为裳”体现了屈原标新立异、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菱实的棱角 分明,荷莲的梗直不弯,“芰荷”“芙蓉”的这些特点,正好与屈原的个性 相符,于是它们很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圈,与屈原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在他看来,“方”与“圜”是不能“周”的,“异道”又岂能“相安”?楚 王也好,靳尚、子兰之流也好,“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之信芳”,你们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是确实美好的就行了。这样,诗人通过对 自己“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奇服”的描写,把自己特立不 群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

_月亮_隐喻翻译研究_边立红

第10卷第3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10 No.3 2009年6月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un.2009 “月亮”隐喻翻译研究 边立红,傅煊翔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通过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月亮”隐喻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种种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一方面应坚持文化特殊性原则,着力保持隐喻符号包含的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隐喻可译性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月亮;隐喻思维;汉语;英语;文化内涵;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09)03-0096-05 On the Translation of “Moon” Metaphors BIAN Li-hong,FU Xuan-X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China) Abstract: Metaphor,as a rhetorical device,is endowed with abundantly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 nation,but as a way of thinking it gives a reflection of the universal features of the human society.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associations of moon metaphors and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Moon” metaphors in literary work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r metaphor translation as a universal cultural code the translator should hold a national position and aim to give a plentiful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version,and he should also hold a universal cultural position to explore the basis for translat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Key words: moon;metaphoric thinking;Chinese;English;cultural connotations;national culture 月亮是人类最熟悉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期望理解的自然事物。千百年来,人们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探索月亮的神秘空间,从人类社会早期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月亮文化现实所关涉的心理感应中吸取灵感,通过多种修辞方式,例如,比喻、拟人、类比、转喻等,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月”的隐喻表达形式,赋予了“月”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月亮是中外文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题材之一,也是反映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文化概念差异和哲学思维最突出的现象之一。笔者拟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中有关“月”的隐喻及其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要求译者一方面针对隐喻的文化内蕴展开分析,根据其目的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以最大限度保留其民族文化独特性,同时译者还须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异质文化间互译的基础,这种“和而不同”的翻译原则有利于保持文化间的平等交流与共融发展[1]。 一、隐喻与文化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最常见的表达形式是明喻和暗喻。亚里斯多德认为明喻是暗喻的扩充形式,两者的构成都是基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是形状上、色彩上的相近,或是情景上的相似,或是思维过程之间的重叠。近年来隐喻研究者逐渐超越其语言层面,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心理现象,哲学现象,甚至政治现象。美国认知语言学大师莱可夫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形成是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社会文化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它们投射到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过程的相关与相似,认知语言学将类比、转喻、通感、拟人等修辞形式都置于它的隐喻研究之中。季广茂将隐喻置于文化诗学 收稿日期:2008-12-2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7C128) 作者简介:边立红(1966-),女,河南孟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 ——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什么是概念隐喻 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挪威的森林》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挪威的森林》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有关“爱情”概念隐喻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认知语言学界重视,而其中多数以英语为研究对象。与此相对,其他语言中的“爱情”概念隐喻研究较少,尚有研究的空间。鉴于此,本论文以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为例,从中筛选出各种隐喻性表达,特别是“爱情”隐喻表达,从认知语言学的立场加以考察。通过精读《挪威的森林》,共筛选出325条具有隐喻性表达,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将其分为“类比”、“转喻”、“场所·移动隐喻”等,并得出以下结论:1)“类比”中以「…よぅだ」、「…みたいだ」等最为多见。2)《挪威的森林》中凡是描述“我”的室友“突击队”时,皆使用了“转喻”。通过“转喻”的“邻接性”,能够方便构筑“突击队”人物形象。3)“场所·移动隐喻”,即表达状态或者变化的隐喻也较多见,主要分为“状态是场所”、“变化是移动”两类。4)此外简要考察了察了“容器隐喻”、“方向隐喻”等隐喻。此外,特别筛出44条“爱情”概念隐喻表达例句,主要分为“爱是力量”、“爱是物品”、“爱是在一起”与“爱所伴随的负面感觉”等加以考察。结论如下:1)“爱是力量”这一隐喻在小说中较为多见,多将“爱情”比拟为能够搬动人的、将人吸引至某方向的,或者或要使之镇定的不稳定的力量等。2)“爱是物品”,会通过各种“物品”为“爱情”赋予特征。3)“爱是在一起”也多在小说中以“在一起”、“不抛弃”等表达,展现人物爱情。4)“爱所伴随的负面感觉”(悲伤、痛苦、憎恶等)这类非直接的隐喻表达,多出现于嫉妒、回想故去恋人等场景,通过负面情绪来令人感受“爱情”。5)对“爱是魔法”、“爱是

食物”等概念隐喻也作了探讨。在分析隐喻表达的基础上,结合“爱情”概念隐喻,对小说中直子、绿、玲子与“我”四人的恋爱观进行了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直子总是感觉不安,所以渴求一直与恋人相伴的“爱情”。2)绿将“爱情”当做食物一般想要充分拥有,同时讲究爱的平等付出与获得。3)玲子对爱情的态度任其自然,并认同同时爱上两人的爱情存在。4)“我”将性与“爱情”分别看待,并能够同时对两人产生爱情。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 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具体概念为源域向其它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们特别强调认知主体(即人)在隐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隐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王寅,2001:315)。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我们为什么要把概念隐喻理论单 独摘出来讨论呢?这是因为,这种理论最方便应用。不论用什么观点和理论来谈论隐喻,最终都要借助概念来讨论它们。并且,概念隐喻理论与现代认知科学研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概念隐喻理论已经是认知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以及组成 部分。最重要的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基本隐喻”方面。基本隐喻具有元认知性。一旦深入到基本隐喻层面,大量的新颖隐喻就能得到最彻底的揭示,会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也有不少人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它的解释力和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实际的隐喻理解和分析中,概念隐喻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章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做一下简要的介绍。第一节概念隐喻及 其基理论发展一、认知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人们 长期以来并没有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只是认为隐喻属于类比。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逐渐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指出:隐喻是“真实的”。 美国思想家派帕(1948)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无不源于根隐喻,并在此基础上类推地构想和认识世界。当代解构主义哲学进一步挖掘了哲学的隐喻本性,认为“思维或曰主体实为隐喻中的隐喻、中心的隐喻”。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

在西方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1)以古德曼(Nelson Goodman)为代表的康德主义“创造现实”(world-making)论;2)皮亚杰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3)莱考夫—约翰逊的“经验论,也即概念隐喻论。“创造现实论”和“经验论”分别主导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进程。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研究者致力于认证和辩护隐喻的认知价值,同时也探讨了若干可能的隐喻认知模式。古德曼在《艺术的语言》中宣称“ 隐喻可以视为一种改变观察世界万物的模式”。波普尔(Karl Popper)指出人类根据某些“内在先天的预期”隐喻地映射现实,并通过试误筛选(trial-and-error elimination)获取外界知识。利科提出分裂指涉“悬搁”论,强调隐喻是“指谓”与“命名”相争的产物,认为与“情感”、“想像”结下不解之缘的隐喻同时具有间接指涉现实、“内化”(interiorize)思想和重新描述世界的功能,隐喻的意义即在于否认“意义”(sense)与“表达”(representation)之间的固有划分而突破旧有范畴、建立新的逻辑联系。奎因指出“隐喻的要义即通过类比方式创造性地向外扩展”。对隐喻认知机制与原理成系统的有效的研究是由两个美国人共同完成的。1980年,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标志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人合作著成的《我们赖以生存了隐喻》。在书中,他们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该理论一面世,就引起了世人强烈关注,也在隐喻研究领域引发了革命性的变革。二、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概念隐喻的资料爽

最好把这文档先看完,对你们应该有好处 爽的任务:你去找方位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然后从认知角度、语用学角度、文化角度、修辞角度等分析要把政治语篇中有隐喻的你要分析的那句摘抄下来到星期六为止做完 每个人所查文献不得少于10篇(包括著作),附在文献综述的后面。政治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每位小组成员可以选取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一个视角,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某一特定概念隐喻的中英差异。工作语言:英语。 以下资料可能对你有帮助 Conceptual metaphors 概念隐喻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隐喻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 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茶壶嘴”、“山脚”、“山腰”、“没面子”、“首领”、“桌子腿”、“火山 口”,“脚注”等。英语里有:“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volcano”, “bottle-neck”, “head of department”, “arm of a chair”, “footnote” 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也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语言。可见,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 相叠加,用较为熟知的、具体的概念词语谈论不熟悉的概念。2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E.g.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Lakoff在提到的用方位词语 (up, down) 描述人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情绪等抽 象概念时所给的例子 happy /good is up; sad/bad is down. low/high spirit Fall into depression 3.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

2000年7月 第32卷 第4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J uly2000 Vol.32No.4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Ξ 温州师范学院 马清华 提要:传统上把比喻意义归入修辞研究的范围。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15828690.html,koff(1987)、K veses(1990)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比喻意义,开辟了一个新方面。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隐喻意义的取象观点,指出各种语言取象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文章着重探讨导致取象差异的文化和认知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隐喻意义、取象、文化、认知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0)04-0267-7 一、引言 语义研究应该包括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的研究,但传统上把后者归入修辞研究范围。贾彦德(1986,1992)、石安石(1994)从传统语义角度对比喻意义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新意,但基本上仍属于描写语义学的范畴,没有触及比喻意义的形成及其解释。Lakoff(1987)属于认知语义学范畴,从身体经验的角度解释隐喻意义(比喻意义的一种)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方面。K veses(1990)研究Emotion Concepts(情感意念),并着重研究喜怒哀惧这四种基本感情的隐喻表达。隐喻有时也译作比喻,这里从之。林书武(1998)分析了英、汉语关于“愤怒”的概念隐喻,指出前者最主要的概念隐喻是“AN GER IS FIRE”(愤怒是火),后者最主要的是“愤怒是气”。这是解释语言学运用于语义研究的一种尝试。但是林文到此为止,至于英汉两种语言为何有此差别,则没有说明。隐喻表达法的一般形象模式叫做取象。英汉隐喻意义的取象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是很复杂的。本文即讨论不同语言的隐喻意义为何有不同的取象。 二、隐喻意义取象的异同 11相同点 被作为对象叙述或描绘的感情叫“对象感情”,被说话人附加在话语上的感情色彩叫“说话人感情”1,只有对象感情才可抽象为意念。感情意念的隐喻表达法涉及感情意念的取象。感情意念的理据常带有较强的形象性,故叫取象,它由表情体和体态两部分组成。表情体指参与表情线索的躯体(如眼、牙、脸、头、颈、口、胸、腹、腰、身、手、足、肝、肠、肺、胆、心脏)、躯体形态(如皱纹、酒窝)、体液(如血)、体毛(如眉、发、须)、分泌排泄物(如泪、尿、屎)、精神(如魂、魄、心灵)及其它跟感情活动有关的事物。体态指表情体的动作(如抖、跳、叫、咳嗽、笑、哭等)与情状(如热、甜、痒、轻、醉、晕等)。如喜悦意念的取象有[口/开][眼/眯][泪/流]等,[ ]内为取象,/线左是表情体,/线右是体态2。 Lakoff(1987)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认为,在起点领域和目标领域间有一系列存在的(ontological)或认识的(epis2 ? 7 6 2 ? Ξ本文的写作得到林书武研究员的悉心指导,特致由衷的谢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