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篇一: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理论力学所培养的能力

学习每一门科目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能力的培养,学习数学是去学习思维,学习历史是去学习智慧......那么学习理论力学呢?

很多人觉得理论力学很枯燥,学起来的时候感觉彻底颠覆了自己的思维,像高中学习的物理什么的都变成错的了,有时候解下一道题时又感觉上一道的理论是错的,最后都不知道到底该用哪种方法去理解了。其实,这只是在初学的时候所有的感觉。

理论力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学习,不过又不仅仅是这样,其中的实际问题的探讨又能帮助我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待事物的灵活性等等。

学中,一题多解的例子更多,可以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也可以用达朗贝尔原理求解,或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求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相同题型尽量用不同方法求解,做到各种方法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灵活,遇到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广开思路,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出最佳方案.

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创新意识。

抓住概念与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杂的绝对运动,先将其看作由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组合而成,然后研究三种运动之间的速度关系、加速度关系,再利用这些关系求解绝对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们要善于思考,然后注意分析的过程和解决的办法.一旦理解了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可以触类旁通,并灵活应用.

借助多种形式培养表达能力。受力分析时,需要准确、清晰地画出受力图;运动分析时,需要准确、清晰地画出速度图、加速度图;计算求解时,需要列出各种方程式。通过这些,可以培养我们的图像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理论力学的学习是一个多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要一味的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满足于仅仅是完成作业。上面的论述中对理论力学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理论力学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习的时候可以把各部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既带着这些目的去学习它,又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东西。

篇二:《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02010316 陈鑫

在过去的一学期的大学学习中,我们已经把三大力学中的理论力学学习完了。这半年的力学学习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于力的新知识和计算的新方法,董老师的教学风范也让我感觉得很好,特别是学习的方式,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还记得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有关于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并阐明了学习的目标和宗旨。从此我们开始了半年的理论力学的学习,每周有四节课时,每节课都上的十分的精彩,老师首先会带着我们学习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公示的推导演变;接着会挑几道典型例题细细讲解如何正确运通公式;最后再挑一至两道有代表意义的习题给我们同学现场做,因为他会随意抽同学上黑板做,所以大家上课时都很认真听讲,认真做题。当然,大家也有点害怕被抽到上黑板做题目,总之每节课都必须百分百的投入才可以掌握老师的知识。课后,一定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及时上交。老师十分看重作业的认真程度,和作业的正确率,并经常表扬作业优秀的同学。

在半年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以为结构力学不一定很难,因为部分内容以前在高中里学过,所以我认

为可以掌握好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发现它并不那么容易的学习,首先,我们学习内容很多,量大,而且有些部分十分的难,所作的习题虽少但包括的知识量很大也不宜解,所以不小心就会做错,所以在做练习之前一定要先把书上的知识仔细复习一遍,还一定要把所要作的题目好好的念几遍,把握住题目中的关键,然后在着手做题,并且在做题时,一步步认真看清。第二,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画图,然而这画图也是一门学问,比如我们画受力图,一定要准确地画出力的方向,不能多力或少力。

总结半年的学习,我发现要学习好力学,首先一定认清自己,把自己的实力认清楚,设立一个对自己可以达到的目

的,并且不断地向着它努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动力,即压力,我们可以通过和自己的好朋友比较学习成绩和学习的努力程度来刺激自己,激励自己,使自己有压力,有动力,不断的努力,那样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使自己在考试是得到好成绩。

篇三: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在理论力学知识章节中,前面的静力学章节属于基础部分比较简单但也是后面的基石,希望大家在一开始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掉以轻心。值得强调的是整个理论力学学习的核心是运动分析,因此一定要学好运动学这一章,能准确找到各运动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建立好相应的加速度方程才能解题,这也是解其他类型题目的基础。请大家在此一定要注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仔细认真的琢磨这一章的例题和习题,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至于动力学中的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只需学会建立方程即可,他们往往是某一个大题目中的一个步骤,真正需要大家注意掌握的是动力学中的动量矩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他们会结合运动学出题,属于难题类型,不过考试的题目难度不会超过书上例题的难度,大家只要会把书上的例题弄懂会做即可。虚位移章节其实深度挺深的,但对我们的要求不高,因此弄懂两道典型的杆件系统题目虚位移的关系足矣,以上就是我对整本理论力学知识的大概解读。

清理论力学当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基本方法,不要混淆,否则它会让你解题感到混乱和无从下手,因此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弄懂,可以询问老师或者身边的同学,考前做一写典型题目熟悉基本的方法即可。

前面说的都是应付考试的话,对于要求更高的同学我再提一些建议。

最后我觉得学习这件事只要态度端正,对于我们大禹班的同学没有什么学不好的!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们有所帮助,祝大家理论力学考试能获得一个好的成绩!

篇四: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我们一开始学这门课程时,就听学长学姐们说这门课程有多么难学,挂科的多么的多,当时的我们真的是不以为意,抱着“车的山前必有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轻松心态对待。

刚开始学时,觉得这门课和高中的物理力学没啥大的区别,都是有关力学问题。但是随着深入的学习,慢慢的发现了这门课程没那么简单,并不只是简单的学习高中的知识的延伸,而是对力学的认识与研究更加深刻。其内容主要有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学习方法。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的科学,动力学主要研究了点和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合成运动,动力学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理论力学不像是生物化学,很多知识要靠记忆去扩展,这是一门更多得靠逻辑和推理去构建知识构架的学科。我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并不擅长,但我喜欢在错综复杂的力学体系中用最基本的东西去思考,解决问题,并想出自己真正有个性的办法,我也觉得这样对自己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才是有帮助的。而理论力学又不同于以前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其分析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接近实际,对问题的剖析也更加深刻,因此对思维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激起人的兴趣。

从我个人而言,理论力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多,而是真正要学好这门课,对其中没一点知识必须有足够深的理解,然后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也便能很自然得想到用书中不同的知识去解决。

二力的是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计重力、两端可以自由转动的轻杆。我们知道,杆压缩形变,也可以发生弯曲或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二力见于桁架结构,若:1.桁架的节点都是光滑的。2.线都是直线并且通过铰。3.荷载和支座反力都在节点上。则该桁架的所有杆件都为二力杆。二力杆件:指的是一个杆件只在两端受力,且处于平衡状态。

共3页第3页

平面圆柱约束分析可知,二力到约束力与,它们分别通过各自的几何中心。如果二力杆,两力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二不同,它不是单面约束。

方向

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

根轻绳ac绕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重物。

共3页第3页

(b)只有角θ变大,弹力

才变大

(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是变大 (d)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

第四,积极主动地培养创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 1、要注意:

①正确理解有关力学概念的来源、含义和用途;

②有关理论-公式推导的根据和关键,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条件和范围;

共3页第3页

③理论力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而且这门课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了,我们不仅在可以学到课本上的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亲自动手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这与我们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同,也更加激起了我们的学习兴趣。理论力学理论性强且与专业课工程实际紧密联系,是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结构的尺寸、形状、强度校核的理论依据。

经济技术学院

12级车辆工程3班12558066

共3页第3页

篇五:理论力学课程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当我第一次拿到理论力学这本书,我就有种很强烈亲切感。这倒不是因为书里的内容跟高中物理或大学物理有多少相似,而是我感觉到这是一片适合我思维去发挥的天地。

经典力学是已经发展十分完善的一门学科,其基本的理论十分的简单,但其演绎又十分得复杂,深刻。几个屈指可数的基本定理就可以描述我们宏观低速世界所有物体的运动规律。老师上过的一堂复习课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整本理论力学,除了下册的分析力学部分,上册就简单分

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部分,而每一部分归纳起来就是几个简单的方程。老师最后还开玩笑说整本书复习完了,可一黑板都没有写完。那是我也会心笑了,这是一种简单中的美感。理论力学不像是生物化学,很多知识要靠记忆去扩展,这是一门更多得靠逻辑和推理去构建知识构架的学科。而我就是喜欢这种在少的基本定理中演绎庞大理论体系的学科。我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并不擅长,但我喜欢在错综复杂的力学体系中用最基本的东西去思考,解决问题,并想出自己真正有个性的办法,我也觉得这样对自己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才是有帮助的。

当然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还是碰到了很多的困难的。虽然我喜欢这门课的思维方式,可要学好这门课确实是需要付出精力的。正如老师在学期始所说的,理论力学知识并不多,但是很灵活,有时可能一道题目要花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来做,在学习过程中,我也确实经历了这样的做题过程。有时觉得会烦躁,但最后静下心来好好把书上的内容系统地过一遍,有时甚至往复地看好多遍,直到自己真正理解,成为让自己接受的知识。这样就好像给自己装好了武器,再去做题往往就会顺利得多。理论力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多,而是真正要学好这门课,对其中没一点知识必须有足够深的理解,然后各种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也便能很自然得想到用书中不同的知识去解决。

在学理论,哪怕是实验课,也只是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几乎没有经历过这种彻底得需要自己想办法,这样天马行空得想办法,去攻克各种困难。实话说,在开始知道我们冬学期要做这样一个课题时,我感到一点排斥过,可能是觉得有一丝的烦。

在这个实践性题目结束之后,我也对自己这些年的学习生活做了一些总结和反思。读书那么多年,也许我可以说我脑袋里装了很多知识,可我发现自己确实没有很好的能力把这些只是运用到实践中去。并没有理由认为我博学。这次拿到这四个纸杯和十双竹筷,设计一个运水装置。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小的项目,它需要我们用力学知识和实验去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在真正动手过程中很多问题还是始料不及的。

现在一学期的理论力学课程学习已经进入尾声。我一直很欣赏爱因斯坦对教育的理解,他认为当你把书中所学的知识都忘掉时,此时还剩下的就是教育。对于书中的知识,我想时间久了我可能会忘掉很多。

理论力学总结

理论力学总结 理论力学总结 几天终于把理论力学搞定了我的妈呀。现在脑子里怎么全是受力分析。学静力学的时候,什么二力杆,三力汇交,隔离法,整体法,我的天。快受不了了,全是力。好不容易学到运动学了,又全变成加速度,什么基点法,速度投影法,瞬心法,科式加速度,又把人晕了。终于熬到动力学,嘿嘿,终于翻身了。这张高中学得好,跟着大学也学得好,那叫个爽啊!嘿嘿,其实这理论力学也不难吗!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不就是几个公式,几个定理,耐下心学学,其实很简单。学了半年了,总结下理论力学吧。一,静力学。力偶,力矩,三力汇交,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平面力系,空间力系方法: 1,分析受力(画受力图)2,选择整体或部分分析3,列出方程4,求解注意: a,对部分题目,分析出二力构件,或已知二力的方向,可用三力汇交定理,这样少一个方程。b,一个平面力系只能建立三个独立方程。c,其实静力学的关键就是分析受力二,运动学: 只有一点点东西,不过这部分是最难的地方。求速度方法: 1,对刚体: 基点法,瞬心法,速度投影法【只对同一个刚体】,我感觉瞬心法最简单。2,相对运动的物体,有速度合成定理,注意理解牵连速度,相对速度的定义3,对于既有相对运动又有刚体时,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求加速度:

1,相对运动,加速度合成法,(通常法向加速度已知,只要求得切向即可,当牵连运动是定轴转动的时候,有科室加速度,勿漏!2,对于刚体,只能采用基点法求得3,复杂问题需要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求解三,动力学,需要掌握的几个定理: 1,动量定理,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定理2,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理3,动能定理注意: 对于求解物体速度,加速度,角加速度时,选择动能定理,动量矩定理对于求解求解约束力等,使用质心运动定理,或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一道题目要综合使用各大定理联立求得,尽量采用最简单的方法,不过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求解四,达郎贝尔原理,主要是一定要学会加惯性力,对平面运动,对定轴转动,对平动,有不同的加法,只要加上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受力分析和列方程了 附送: 理论力学课程学习总结 理论力学课程学习总结 80学时《理论力学》课程基本要求: 1、具有把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力学模型的初步能力。 2、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从简单的物体系中恰当地选取分离体,正确地画出受力图。 3、能熟练地计算力在轴上的投影,熟练地计算平面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对力和力偶的性质有正确的理解。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力学 速度:v = t s , s = vt, t = v s 质量:m =g G =ρv, ρ=V m , V=m 重力:G = mg =ρgV , 压强:P=S F , F=PS 固体平放:F=G , P=S G 液体: P=ρgh, F=PS 浮力:F 浮= G-F (称重法) F 浮=ρ液gV 排= ρ液gV 浸 =ρ液gSh 浸 F 浮=F 向上-F 向下 漂浮:F 浮=G 物 功: W= Fs= Pt 功率: P= t W = Fv 杠杆平衡: F 1l 1=F 2l 2 或 21 F F = 12l l

滑轮组机械效率:η= 总有 W W =Fs Gh =Fnh Gh =Fn G W 有=Gh ,W 总=Fs ,s=nh 斜面机械效率:η= 总有 W W =Gh FL W 有=Gh ,W 总=FL 滑轮组省力情况: 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摩擦时:F=n 1G 物 不考虑摩擦时:F=n 1(G 物+ G 轮) 线的末端移动的距离与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关系:s=nh 二、常量、常识、单位换算 1m=109nm; 1g/cm 3= 103 kg/m 3 1m/s= 3.6 km/h 中学生的质量: 50kg 。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 300g ; 纯水的密度:1000kg/m 3或1g/cm 3 ; 一个鸡蛋的重量: 0.5N ; 课桌的高度约: 80cm ;每层楼的高度约: 3m ; ρ铜 > ρ铁 > ρ铝(填“>”或“<”) 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760 mmHg ;

(1)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ρ﹦m/V ,m=ρV,V= m/ρ ρ---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m--- 质量--- Kg(千克)、V----体积--- m3 (立方米) (2)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v﹦s/t ,s=vt,t= s/v v---速度--- m/s(米每秒)、s--- 路程---- m(米)、t---时间----s(秒) (3)重力、质量的关系:G=mg,m=G/g ,g=G/m G----重力---- N(牛顿)、m ---质量--- Kg(千克),g=9.8N/Kg (4)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 F2 ×L2 F1---动力--- 牛(N)、L1---动力臂---米(m)、F2---阻力---牛(N)、L2---阻力臂---米(m) (5)滑轮组计算:F= (1/n)G,s=nh F---拉力--- N(牛顿)、G----物体重力--- N(牛顿)、n----绳子的段数、 s----绳移动的距离--- m(米)、h---物体移动的距离--- m(米) (6)压强的定义式:p= F/S(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压强计算),F=pS,S=F/p p---- 压强--- Pa(帕)、F---压力---- N(牛顿)、S--- 受力面积--- m2 (平方米) (7)液体压强的计算:p = ρgh,ρ= p/gh,h=p/ρg p---压强--- Pa(帕)、ρ---液体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g=9.8N/Kg、h---液体的深度--- m(米

2013大连理工期末理论力学2014.1-A卷-答案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A 卷) 一、简答题,写出求解过程。 (共25分, 每题5分) 1.(5分) ma F F F 24I I21I === 13I 4αmR F =,15I 8αmR F = ()1212 1I 3 842121ααmR R m M == 222I αmR M = 2.(5分) 0===BC AD AB F F F F F CD -=(压),F F AC 2=(拉) 3.(5分) C a 加速度图 a 1α 惯性力图 F I1 F 速度分析图

速度分析:CA A C v v v +=,ωl v CA =,A Cx v v =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0=+Cx C A A v m v m 得0=A v 动能定理:mgl J v m v m C C C A A =++22 22 12121ω,得l g 3= ω 4.(5分) t R y A ωtan 4= t R y A ωω2sec 4=&,t A ωωω2 sec 4= t t R y A ωωωtan sec 822=&&,t t A ωωωαtan sec 82 2= 5.(5分) (1)系统对D 轴的动量矩 C C C C A A D D B B D J R v m R v m J R v m L ωω-?+++=2 m m m B A 3==,m m C 2=,2mR J J D C == v v v B A ==,R v D =ω, R v v C ω-= 2511R m mvR L D ω-= (2)系统的动能 222222222 3 2292 121212121R m vR m mv J v m v m J v m T C C C C A A D D B B ωωωω+-=++++= 6.(5分) 解:设滚子只滚不滑(纯滚动)A 卷 ∑=0i F W δ,0=-B Fv M ω R v v B A ω2== R M F 2=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力学 1、f = k x :胡克定律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 有关) 2、 G = mg :重力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 : 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2221F F F +=合 : 两个分力垂直时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 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4、摩擦力的公式: (1 )f = N :滑动摩擦力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 可以小于G 。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 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 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 用。 5、F=G 221r m m : 万有引力(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10-11 N ·m 2 / kg 2 (1)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 度)) a 、 F 万=F 向 万有引力=向心力 即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⑤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⑥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 r GM a =,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22)('h R GM r GM g +== 特别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20R GM g = 022) ('g h R R g += 23 24GT r M π=

2012大连理工理论力学期末考试(A卷)2013.1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课程名称: 理论力学 试卷: A 考试形式:闭卷 授课院系: 力学系 考试日期:2013年1月17日 试卷共6页 一、简答题,写出求解过程 (共25分,每题5分). 1.(5分)图示定滑轮A 质量为 2m ,半径为2r ,动滑轮B 质量为m ,半径为r ,物块C 质量为m 。细绳不可伸长,当物块C 的速度为v 时,试求系统对A 轴的动量矩。 2.(5分)图示两杆完全相同,长度均为l ,B 处铰接,在A 端施加水平力F ,杆OB 可绕O 轴转动,在杆OB 上施加矩为M 的力偶使系统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不计杆重和摩擦,设力F 为已知,试利用虚位移原理求力偶矩M 的大小。 题一.2图 题一.1图

3.(5分)求图示平面对称桁架CE 杆的内力。 4.(5分)图示均质杆AB ,BC 质量均为m ,长度均为l ,由铰链B 连接,AB 杆绕轴A 转动,初始瞬时两杆处于水平位置,速度为零,角加速度分别为1α和 2α,试将此瞬时惯性力向各杆质心简化。(求出大小,并画在图上) 5.(5分)图示机构由连杆BC 、滑块A 和曲柄OA 组成。已知OB =OA =0.1m ,杆BC 绕轴B 按t 1.0=?的规律转动。求滑块A 的速度及加速度。 题一.4图 α 题一.3图 题一.5图

二、(15分)组合结构如图所示,由AB ,CB ,BD 三根杆组成,B 处用销钉连接,其上受有线性分布载荷、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kN 10=F ,kN/m 6=q , m kN 20?=M ,若不计各杆件的自重,求固定端A 处的约束反力。 三、(15分)图示曲轴各段相互垂直,处于水平面内,在曲柄E 处作用一铅垂方向力F =30kN ,在B 端作用一力偶M 与之平衡。已知AC = CG =GB =400mm ,CD =GH=DE =EH =200mm ,不计自重,试求力偶矩M 和轴承A ,B 处的约束力。 题二图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一、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 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 6.67× 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 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 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GAGGAGAGGAFFFFAFAF

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 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GAGGAGAGGAFFFFAFAF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精编版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一、机械运动部分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公式: 1、求速度:v=s/t 2、求路程:s=vt 3、求时间:t=s/v 【注:v ——速度——m/s (km/h );s ——路程——m (km );t ——时间——s (h )】 【各量关系:在t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在s 一定时,t 与v 成反比;在v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v 与s 正比或与t 成反比】 (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 t t ... s s t s v 2121 ++++== 总总【注意:“平均速度”绝对不能错误的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 (三)几种特殊题型中的各量关系: 1、“回声测距”问题:s= 往返往返vt 21s 21=;或往返t 2 1 v vt s ?== 2.“火车过桥(洞)问题”: (1)火车通过桥时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2)火车完全在桥上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 3.利用相对速度求解的问题:【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相对于它的运 动速度。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线或相互平行的两条线上运动时: A 、同向相对速度:21v v v +=同向 B 、异向相对速度:小大异向v v v -=】 (1)追击问题:在研究追击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通常以被追击者为参照物,追击所用时间就是追击者以“同向相对速度”运动完他们的“间距”所用时间。即:小 大间 同向间追v v s v s t -= = (2)相遇问题:相向而行或背向而行的物体,他们的相对速度是:21v v v +=异向,s 相对=s 1+s 2 (3)错车问题:○1同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同向=v 大-v 小 , 同向相对错v s t = ○2相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异向=v 1+v 2 , 同向 相对 错v s t = 【注意:在研究水中物体运动的相遇、追击问题时,一般以水为参照物,则物体都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运动,可使问 题简化。如:在一河水中漂浮有一百宝箱,在距百宝箱等距离的上下游各有一艘小船,它们同时以相同的静水速度向百宝箱驶去,则哪艘小船先到达百宝箱处? 】 二、密度部分 (一)、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1.求重力:G=mg ; 2.求质量:m=G/g 【注:G ——重力——N ;m ——质量——kg ;g ——9.8N/k g (通常可取10N/kg )——N/kg 】 (二)、密度及其变形公式: 1、求物质的密度:ρ=m/V ; 2、求物质的质量:m=ρV 3、求物质的体积:V=m/ρ 【注:m ——质量——kg (g );V ——体积——m 3(cm 3);ρ——密度——kg/m 3(g/cm 3 )】 【各量关系:在V 一定时,m 与ρ成正比;在m 一定时,V 与ρ成反比;在ρ一定时,m 与V 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ρ与m 正比或与V 成反比】 (三)、空心问题:一物体体积为V 物,质量为m 物,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为ρ物质,判断物体是否是空心。 1、比较密度:计算物体的平均密度ρ物(ρ物=m 物/V 物),与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ρ物质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 2、比较质量:计算有V 物体积的该种物质的质量m '(m '=ρ物质V 物),与物体质量m 物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且空心体积V 空=(m '-m 物)/ρ物质 3、比较体积:计算质量为m 物的该种物质应该有的实心体积V 实(V 实=m 物/ρ物质),与物体体积V 物比较,不等则是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五篇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五篇 篇一:理论力学学习体会 学习每一门科目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能力的培养,学习数学是去学习思维,学习历史是去学习智慧。。。。。。那么学习理论力学呢? 很多人觉得理论力学很枯燥,学起来的时候感觉彻底颠覆了自己的思维,像高中学习的物理什么的都变成错的了,有时候解下一道题时又感觉上一道的理论是错的,最后都不知道到底该用哪种方法去理解了。其实,这只是在初学的时候所有的感觉。开始对概念的偏解使你无法让现在所学的与以前的思维统一,等真正理解后才发现是多么的神奇。 理论力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学习,不过又不仅仅是这样,其中的实际问题的探讨又能帮助我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待事物的灵活性等等。下面我就我的学习体会浅谈一下对学习理论力学后我们所能获得的能力。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力学问题中一题多解比较普遍.静力学中处理物体系的平衡,可以先取整体然后取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也可以逐个取物体系的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运动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用点的运动学知识求解;也可以利用复合运动知识或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知识求解.动力

学中,一题多解的例子更多,可以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也可以用达朗贝尔原理求解,或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求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相同题型尽量用不同方法求解,做到各种方法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灵活,遇到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广开思路,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出最佳方案. 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创新意识。达朗贝尔原理和虚位移原理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用动力学普遍定理分析时比较繁琐,于是就另辟思路,提出惯性力,将动力学问题变为静力学问题来处理;对一些复杂结构,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求解过程较长而复杂,为此,提出“虚位移”和“虚功”的概念,将静力学问题转为动力学问题来处理,简化计算。 抓住概念与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由力的概念到力系的平衡条件;由牵连运动、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的概念到速度、加速度合成定理;由动量的概念到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理等等,每个概念的提出,每一个定理的推导和应用,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链.透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联系,可以培养我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多掌握一些重要定理的推导过程,并做相关的练习.经过严格的训练,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运动学重要知识点 一、刚体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 1.刚体运动的最简单形式为平行移动和绕定轴转动。 2.刚体平行移动。 ·刚体内任一直线段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它的最初位置平行,此种运动称为刚体平行移动,或平移。 ·刚体作平移时,刚体内各点的轨迹形状完全相同,各点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刚体作平移时,在同一瞬时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 3.刚体绕定轴转动。 ?刚体运动时,其中有两点保持不动,此运动称为刚体绕定轴转动,或转动。 ?刚体的转动方程φ=f(t)表示刚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角速度ω表示刚体转动快慢程度和转向,是代数量,。角速度也可 以用矢量表示,。 ?角加速度表示角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是代数量,,当α与ω同号时,刚体作匀加速转动;当α与ω异号时,刚体作匀减速转动。角加速度 也可以用矢量表示,。 ?绕定轴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加速度与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关系: 。 速度、加速度的代数值为。 ?传动比。

一、点的运动合成知识点总结 1.点的绝对运动为点的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合成结果。 ?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 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绝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相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牵连速度: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3.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绝对加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相对加速度: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牵连加速度: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科氏加速度: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相互影响而出现的一项附加的加速度。 ?当动参考系作平移或= 0 ,或与平行时, = 0 。 该部分知识点常见问题有

理论力学复习总结(知识点)

第一篇静力学 第1 章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公理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F=-F’ 工程上常遇到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或二力杆。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添加或取去任意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推论力的可传递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两个力的合力,也作用于同一点上,其大小和方向可由这两个力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且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公理5 钢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平衡,若将它

钢化成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总可以把它视为刚体来研究。 1.2 约束及其约束力 1.柔性体约束 2.光滑接触面约束 3.光滑铰链约束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各力作用 线的汇交点,其大小和方向可由失多边形的封闭边来表示,即等于个力失的矢量和,即FR=F1+F2+…..+Fn=∑F 2.矢量投影定理:合矢量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分矢量在同一轴 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理论力学公式

理论力学公式

————————————————————————————————作者:————————————————————————————————日期: ?

理论力学公式 运动学公式 定轴转动刚体上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1.点的运动 矢量法 2 2 , , )(dt r d dt v d a dt r d v t r r ==== 直角坐标法 ) ()()(321t f z t f y t f x ===z v y v x v z y x ===z a y a x a z y x === 点的合成运动 r e a v v v +=r e a a a a +=(牵连运动为平动时) k r e a a a a a ++=(牵连运动为转动时) 其中, ),sin(2 , 2r e r e k r e k v v a v a ωωω=?=2 2 , , )(dt d dt d dt d t f ? ωε?ω?====

三.运动学解题步骤.技巧及注意的问题 1.分析题中运动系统的特点及系统中点或刚体的运动形式。 2.弄清已知量和待求量。 3.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运动学关系求解。 各种方法的步骤,技巧和使用中注意的问题详见每次习题课中的总结。 动力学公式 1. 动量定理 质点系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即质点系动量的增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元冲量 的矢量和;或质点系动量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的矢量和. 质心运动定理 ω R v =ε τR a =2 ωR a n =全加速度: 2 ),(ωε= n a tg 轮系的传动比: n n n n i Z Z R R n n i ωωωω ωωωωωω13221111221212112 ,-????====== ω ω , ?=+=AB v v v v BA BA A B 为图形角速度 ετ ?=AB a BA 2 ω ?=AB a n BA ω,ε分别为图形的角速度,角加速度 n BA BA A B a a a a ++=τ() d d e i p F t =∑

大连理工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B》期中考试(总100分) 一、选择题(40分,每题4分) 1、如图所示,ACD杆与BC杆在C点处用光滑铰链连接,A、B均为固定铰支座。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下四个受力图中哪一个是正确。(C) 2、以下四个图所示的力三角形,哪个图表示力矢R是F1和F2两力矢的合力。(B) 3、图示用锥子拔钉子,下面四图所示的作用力中,哪一种是最省力的。(D) 4、以下四种情况(F1=F2=F),哪一种是正确的。(B) (A)力F1与F2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

(B )力F 1与F 2和M 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 (C )力F 1与F 2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 (D )力F1与F2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 5、已知物块重为P ,放在地面上,物块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其摩擦角为φm =20o ,物块受图示Q 力的作用,并且P =Q ,以下四种情况哪一种说法正确。(B ) (A )o 25α= (B )o 25α= (C )o 20α= (D )o 20α= 一定不平衡 一定平衡 临界平衡 一定平衡 6、一个点在运动过程中,其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即v =常量,而全加速度恒为零,即α=0,则点在这一过程中作(C )运动。 (A )匀速曲线 (B )变速直线 (C )匀速直线 (D )变速曲线 7、在图示的四连杆机构中,OA 以角速度ω绕O 轴匀速转动。当杆OA 铅垂时,杆O 1B 水平,而且O ,B 、O 1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OA =OB =O 1B ,则该瞬时杆O 1B 的角速度大小和转向为(B )。

(A )ω(逆时针) (B )ω(顺时针) (C )2ω(顺时针) (D )2ω(逆时针) 8、视摩天轮的座舱为刚体,当摩天轮转动时,座舱的运动(C )。 (A )不属于刚体的基本运动 (B )是定轴转动 (C )是平动 (D )复合运动 9、甲物体沿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 轴的正向运动,运动方程为x =2+2t ,乙物体沿y 轴的正向运动,运动方程为y =3+2t ,方程中坐标x ,y 以m 计,时间t 以s 计。当t =1s 时,甲物体相当于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B )m/s 。 (A )4 (B ) (C )2 (D )1 10、圆盘以匀角速度ω绕定轴O 转动,动点M 相对圆盘以匀速v r 沿圆盘直径运动,如图所示。当动点M 达到圆盘中心O 位置时,如下哪组给出的科氏加速度C α是正确的?(B ) (A )=0C α (B )=2C r v αω,方向垂直向上 (C )=2C r v αω,方向垂直向下 (D )=C r v αω,方向垂直向上 二、填空题(20分,每题5分) 1、图示三铰钢架受到力F 的作用,其作用线水平且通过C 点,则支座A 的约束 反力大小为B 的约束反力大小为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静力学篇

静力学知识点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本章总结 1.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的科学。 2.静力学公理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公理5 刚化原理。 3.约束和约束力 限制非自由体某些位移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称为约束力。约束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画物体受力图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即取分离体)。物体受的力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力。要注意分清内力与外力,在受力图上一般只画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还要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问题 问题一画受力图时,严格按约束性质画,不要凭主观想象与臆测。

第二章平面力系 本章总结 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1 )几何法:根据力多边形法则,合力矢为 合力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2 )解析法:合力的解析表达式为 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1 )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2 )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3 )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 3. 平面内的力对点O 之矩是代数量,记为

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或 4. 力偶和力偶矩 力偶是由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力偶没有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平面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力偶矩M 的大小和转向,即 式中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偶矩,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5. 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相等,则彼此等效。力偶矩是平面力偶作用的唯一度量。 6.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为 7、平面任意力系

理论力学公式分解

师兄的建义:考试不仅仅1 2 3 4 5 6 7 8知兰积累,更 重要的是会学,重点考试 内容必须掌握, 所 以我们要好好复习 静力学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的科学。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 知识结构: 1、 基本概念:力、刚体、约束和约束力的概念。 2、 静力学公理: 2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多边形法则)注意:与力偶的区别 3 二力平衡公理;(二力构件) 4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推论:力的可传性、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5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6 刚化原理。 3、 常见约束类型与其约束力: (1) 光滑接触约束一一约束力沿接触处的公法线; (2) 柔性约束——对被约束物体与柔性体本身约束力为拉力; (3) 铰链约束——约束力一般画为正交两个力,也可画为一个力; (4) 活动铰支座——约束力为一个力也画为一个力; (5) 球铰链——约束力一般画为正交三个力,也可画为一个力; 7 止推轴承——约束力一般画为正交三个力; 8 固定端约束一一两个正交约束力,一个约束力偶。 4、 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 画出所要研究的物体的草图; (2) 对所要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 严格按约束的性质画出物体的受力。 意点:(1)画全主动力和约束力; 注 (2)画简图时,不要把各个构件混在一起画受力图; (3) 灵活利用二力平衡公理(二力构件)和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4)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教学目标|: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的计算方法。

和正确画出受力图。

理论力学基本概念 总结大全

想学好理论力学局必须总结好好总结,学习 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平衡一般规律的科学。这里所研究的平衡是指物体在某一惯性参考系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静止状态是物体运动的特殊形式。根据牛顿定律可知,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取决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那么在什么条件下物体可以保持平衡,是一个值得研究并有广泛应用背景的课题,这也是静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本章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刚体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些内容不仅是研究物体平衡条件的重要基础,也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础知识。 一、力学模型 在实际问题中,力学的研究对象(物体)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在研究问题时,需要抓住那些带有本质性的主要因素,而略去影响不大的次要因素,引入一些理想化的模型来代替实际的物体,这个理想化的模型就是力学模型。理论力学中的力学模型有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 质点:具有质量而其几何尺寸可忽略不计的物体。 质点系:由若干个质点组成的系统。 刚体:是一种特殊的质点系,该质点系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

不变。 刚体系:由若干个刚体组成的系统。 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由于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其力学模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研究太空飞行器的力学问题的过程中,当分析飞行器的运行轨道问题时,可以把飞行器用质点模型来代替;当研分析飞行器在空间轨道上的对接问题时,就必须考虑飞行器的几何尺寸和方位等因素,可以把飞行器用刚体模型来代替。当研究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时,由于飞行器由多个部件组成,不仅要考虑它们的几何尺寸,还要考虑各部件间的相对运动,因此飞行器的力学模型就是质点系、刚体系或质点系与刚体系的组合体。 二、基本定义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的形状上看,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可分为下面两种。 外效应: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内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变形)。 对于刚体来说,力的作用效应不涉及内效应。刚体上某个力的作用,可能使刚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引起刚体上其它力的变化。

理论力学公式

理论力学公式 运动学公式 定轴转动刚体上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ω R v =ε τR a =2 ωR a n =全加速度: 2 ),(ωε = n a tg 点的合成运动 r e a v v v +=r e a a a a +=(牵连运动为平动时) k r e a a a a a ++=(牵连运动为转动时) 其中, ) ,sin(2 , 2r e r e k r e k v v a v a ωωω=?= 1.点的运动 ? 矢量法 2 2 , , )dt r d dt v d a dt r d v t r r ====? 直角坐标法 ) ()()(321t f z t f y t f x == =z v y v x v z y x == =z a y a x a z y x == =2 2 , , )(dt d dt d dt d t f ? ωε?ω?====

三.运动学解题步骤.技巧及注意的问题 1.分析题中运动系统的特点及系统中点或刚体的运动形式。 2.弄清已知量和待求量。 3.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运动学关系求解。 各种方法的步骤,技巧和使用中注意的问题详见每次习题课中的总结。 动力学公式 1. 动量定理 质点系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即质点系动量的增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元冲量的矢量和;或质点系动量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的矢量和. 质心运动定理 M a c = ∑F ≡ R 2. 动量矩定理: 平行移轴定理 ) (2 2) ( e z z e z z M dt d I M I ==∴?ε或—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 ()()(e O e i O O M F m dt L d 一质点系对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 ε τ ?=AB a BA 2 ω?=AB a n BA ω,ε分别为图形的角速度,角加速度 n BA BA A B a a a a ++=τωω , ?=+=AB v v v v BA BA A B 为图形角速度 轮系的传动比: n n n n i Z Z R R n n i ωωωω ωωωωωω13221111221212112 ,-????====== 2 'md I I zC z +=() d d e i p F t =∑

理论力学公式

2013.1.27兰州 师兄的建议:考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会学,重点考试内容必须掌握, 所以我们要好好复习 静力学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的科学。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基本概念:力、刚体、约束和约束力的概念。 2、静力学公理: (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多边形法则)注意:与力偶的区别 (2)二力平衡公理;(二力构件) (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推论:力的可传性、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5)刚化原理。 3、常见约束类型与其约束力: (1)光滑接触约束——约束力沿接触处的公法线; (2)柔性约束——对被约束物体与柔性体本身约束力为拉力; (3)铰链约束——约束力一般画为正交两个力,也可画为一个力; (4)活动铰支座——约束力为一个力也画为一个力; (5)球铰链——约束力一般画为正交三个力,也可画为一个力; (6)止推轴承——约束力一般画为正交三个力; (7)固定端约束——两个正交约束力,一个约束力偶。 4、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1)画出所要研究的物体的草图; (2)对所要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严格按约束的性质画出物体的受力。 意点:(1)画全主动力和约束力; 注 (2)画简图时,不要把各个构件混在一起画受力图; (3)灵活利用二力平衡公理(二力构件)和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1、平面汇交力系: (1)几何法(合成:力多边形法则;平衡: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2)解析法(合成:合力大小与方向用解析式;平衡:平衡方程0x F =∑,0y F =∑) 意点:(1)投影轴尽量与未知力垂直;(投影轴不一定相互垂直) (2)对于二力构件,一般先设为拉力,若求出负值,说明受压。 2、平面力对点之矩——()O M Fh =±F ,逆时针正,反之负 意点:灵活利用合力矩定理 3、平面力偶系: (1)力偶:由两个等值、反向、平行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系。 (2)力偶矩:M F h =±,逆时针正,反之负。 (3)力偶的性质: [1]、力偶中两力在任何轴上的投影为零; [2]、力偶对任何点取矩均等于力偶矩,不随矩心的改变而改变;(与力矩不同) [3]、若两力偶其力偶矩相等,两力偶等效; [4]、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只能由力偶等效。 (4)力偶系的合成(i M M = ∑)与平衡(0M =∑)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1、力的平移定理:把力向某点平移,须附加一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对该点的力矩。 2、简化的中间结果: (1)主矢R 'F ——大小:R F '= ; 方向:(cos ,/R ix R F F ''=F i ,()cos ,/R iy R F F ''=∑F j 。 (2)主矩()O O i M M =∑F 3、简化的最后结果: (1)主矢0R '≠F ——[1]、0O M =,合力,作用在O 点; [2]、0O M ≠,合力,作用线距O 点为/O R M F '。 (2)主矢0R '=F ——[1]、0O M ≠,合力偶,与简化中心无关; [2]、0O M =,平衡,与简化中心无关。 4、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1)平衡条件——0R '=F 、0O M =。 (2)平衡方程——[1]、基本式:0x F =∑、0y F =∑、()0O M =∑F ; [2]、二矩式:0x F =∑、()0A M =∑F 、()0B M =∑F ,A 、 注 注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集合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集合 一、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 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 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二、动力学(运动和力) 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