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古文重点字句

法古文重点字句

法古文重点字句
法古文重点字句

1.郑伯克段于鄢

疑难句子简析: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简析:五之一: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九之一: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度:名词用作动词,合法度。非:违反。制:先王之制。堪:忍受。

参考译文:先王制定的制度:大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规模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规模的五分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规模的九分之一。今天京城城墙的规模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之制,您将不能忍受。

2、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简析:何厌之有:“有何厌”的倒装句,“之”的作用是把宾语“何厌”提到“有”之前。厌:通“餍”,吃饱,在文中引申为“满足”。后一个“之”

是代词,代“京城太叔”。无:通“毋”,不要。

参考译文:姜氏会有什么满足?不如早一点替京城太叔安排一个合适的处所,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开来。

3、不义不暱,厚将崩。

简析:庄公与京城太叔是君臣关系,京城太叔“收贰以为己邑”是“不义”

的。庄公与京城太叔又是兄弟关系,京城太叔这样做又是“不暱”的。厚:引申为“土地扩大”。

参考译文:京城太叔对庄公这样做既不符合君臣之义,又不合乎兄弟之亲,即使地盘再扩大也将垮台。

4、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简析:兵:兵器。启之:用作为动用法,即“为之启”,“之”指代“京城太叔”。

参考译文:京城太叔修筑城墙、聚集百姓,修缮铠甲和兵器,准备好步兵和战车,将要袭击郑国的国都,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

5、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简析:克:战胜,但一般用于国家之间。郑志:意为“除去京城太叔是郑庄

公的本意”。

参考译文:京城太叔不遵守悌道,因此不称他为“弟”;京城太叔和郑庄公像两个国家的国君(之间打仗),所以称之为“克”;不称郑庄公而称郑伯,这是讥讽郑庄公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责任;说除去京城太叔是郑庄公的本意;

不说京城太叔“出奔”,这是为了责难郑庄公。

6、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简析:何患:担忧什么。然:指郑庄公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参考译文: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掘地挖到泉水涌现,挖条隧道和您母亲相见,难道谁会说您没做到自己的誓言?

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简析:匮:缺少,穷尽。锡:通“赐”,赐予。尔类:你们。其:猜测语气副词,大概。之:助词,宾语“是”提前的标志。是:代词,指代“颍考叔的孝心影响到庄公,使庄公也产生了孝心”这件事。

2.冯谖客孟尝君

一、关键字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草具,粗劣的饭食。

?食之,比门下之客:比,相匹。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倦,疲惫;愦,昏乱;懧,怯弱。

?于是约车治装:约,缠束;治,整理。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责,通“债”;市,买;反,通“返”。

?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因而,趁机反而。

?遣太傅赍黄金千斤:赍,携带。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不详,不幸,不善;被,遭受;祟,鬼神制造的灾祸。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纤介,细微。介,通“芥”。

二、通假字

?使人属孟尝君:通“嘱”

?能为文收责于薛乎:通“债”

?性懧愚:通“懦”

?以何市而反;梁使三反;姑反国统万人乎:通“返”

?不拊爱子其民:拊,通“抚”

?孟尝君不说:通“悦”

?无纤介之祸者:通“芥”。

三、意动用法

?孟尝君客我:以……为客

?先生不羞:以……为羞辱

?孟尝君怪其疾也:认为……奇怪

?不拊爱子其民:以……为子

四、重点句

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2.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3.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4.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5.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

3.人之性恶

一重点字词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人为,矫饰。

生而有疾恶焉。疾:同“嫉”。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文理:礼法。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从:通“纵”,纵容。

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平治:谓合法度。

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分:界限。

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有:通“又”。

则有恶用圣王。恶用,何用。恶:通“乌”。

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埶:同“势”,权势。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法正:法政,法制。

今当试去君上之埶。当:或谓作“尝”。

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倚:站在一旁。

二关键句子

1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参考翻译:既然这样,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发生争夺,就会违反等级名分、扰乱礼仪制度的事,从而引起暴乱。

2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参考翻译:所以,—定要有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才能确立合乎等级制度的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

3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参考翻译:人的本性从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因循着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争夺,也就不再讲求谦让了;人一生下来就好忌妒仇恨的心理,因循着这种本性,于是就会发生残害忠厚善良的事情,这样忠诚信实就丧失了。人生来就有爱好声色的本能,喜好听好听的,喜欢看好看的,因循着这种本性,就会发生淫乱的事情,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就都丧失了。

4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

参考翻译:天下古今所称的善,是指端正顺理,合乎礼义,遵守社会秩序;所谓的恶,是指偏邪险恶、悖逆作乱、违背社会秩序的。这是善良与邪恶的区别。

5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参考译文:今天看来不是这样,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古时的圣人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认为偏邪险恶不端正,违背社会秩序而不安定,因而建立君主的权势来统治他们,彰明礼义来教化他们,兴起法度来管理他们,加重刑罚来禁止他们违法乱纪,使天下全都达到安定而有秩序,合乎善良。

4.《胠箧》关键词和重点句

一、关键词

1.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胠:从旁边打开。箧:小箱子。)

2.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攝:收紧,勒紧。缄滕:都指绳索。扃鐍:闩扣锁钥。)

3.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揭:高举。)

揭諸侯(揭:高居。)

4.罔罟之所布(罔:渔猎用的网。罟:各种网的总称。)

5.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诛:讨伐。)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诛:诛杀。)

6.夫妄意室中之藏(妄意:凭空推测。)

7.縱舍盜賊(纵:放宽。舍:放弃。)

8.天下平而無故矣(故:事故。)

9.為之權衡以稱之(权:秤锤。衡:秤杆。)

10.為之仁義以矯之(矫:纠正。)

二、古今字

1.匮:同“柜”。

2.知:同“智”。

3.鄉:同“向”。

4.竟:同“境”。

三、词类活用

1.則必攝緘縢、固扃鐍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

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利:名词的使动用法。

3.為之符璽而信之

信:名词用作动词,立信用。

四、重点句

1.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

2.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

3.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

4.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

5.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并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

5.五蠹

一、关键字词

?有圣人作,構木为巢以避群害:構,架,盖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疏浚河道

?今有構木于夏后氏之世者:后,上古指君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释,放下。冀,希望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世:累,连续,屡次

?饥岁之春,幼弟不饟:饷,供给食物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戾,残暴。称,适应

?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地方,区域,土地面积。怀,安抚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持,保有,保全

?人主兼礼之:兼,同时,同样

?诸先生以文学取:文学,泛指文章经籍。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报,判决

二、通假字

?夫离法者罪:通“罹”

?法、趣、上、下四相反也:通“取”

?必不幾矣:通“冀”

?美薦紳之飾:通“搢”

?距敌恃卒:通“拒”

?稱先王之道以籍仁義:通“藉”

?聚弗靡之財:通“费”

?侔農夫之利:通“牟”

三、词类活用

?报而罪之:名词活用为动词,治罪

?举而上之: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居于上位

?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高,推崇

?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四、重点句

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因此,圣人不羡慕远古时代,不效法永恒不变的常规,而是研究当代的形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2.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古代人禅让天子之位,不过是去掉看门人那样的供养,离开奴隶般的劳作而已,所以古代人把天下传给人家也不值得称赞。

3.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因此,人们在让位这件事上,可以轻易地辞掉古代的王位,却难以舍弃今天县官的职位,是因为利益大小不相同。

4.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今天的人)很重视争夺官职和依附贵族,不是什么品德卑下,而是因为权势很大。

5.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所以圣人研究社会财富的多少,考虑权势的轻重,然后采取政治措施。因此处罚轻不是因为慈爱,责罚重不是因为残暴,只是适应习俗而施行罢了。所以政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措施必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政事。

6.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上古时在道德上竞争,中世时在智谋上角逐,当今则在力量上较量。

7.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国家太平时蓄养儒侠,战争到来时使用战士。国家给予利益的人,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国家所要用的人,却得不到国家的利益。

8.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

那些害怕服兵役的人,聚集贵族门下,用财货行贿,仪仗权臣说情,逃避战争的劳苦。

6.《察今》

一、关键字词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口惽之命不愉,若舟车衣冠滋味声色之不同。

天下之学者多辩,言利辞倒。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

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二、通假字

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三、词类活用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三、重点句

其所为欲同,其所为异。

口惽之命不愉,若舟车衣冠滋味声色之不同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7.张释之列传

一、疑难句子解析

1、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简析:调:升迁。

参考译文:化钱财成了骑郎,侍奉孝文帝,十年没有得到升迁,也无以出名。

2、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

简析:卑:下也,与高相对。意思就是实际一点。令:让。

参考译文:文帝说:“降低点调子,不要高谈阔论了,让你说说现在就可施行的事吧。”

3、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简析:对:回答。能:才能。

参考译文: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上林尉回答皇帝提出的关于禽兽簿上的禽兽的问题,答得极详尽,想借此显示自己回答问题回应敏捷、滔滔不绝的才能。

4、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简析:且:况且。刀笔之吏:指舞文弄法的吏。相:互相。

参考译文:况且秦代因为重用舞文弄法的官吏,所以官吏们争着以办事迅急苛刻督责互相比高,然而这样做的流弊使断案成了空具其文的形式,而没有怜悯同情百姓的实质。

5、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

简析:陵迟:本指斜坡缓延,引申指逐渐衰退。

参考译文:因为这个缘故,秦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势日衰,到秦二世时秦朝也就土崩瓦解了。

6、以北山石为椁,用苧絮斮陈,蕠漆其间,其可动哉?

参考译文:用北山的石头做外棺,用切碎的苎麻丝絮充塞石椁缝隙,再用漆粘涂在上面,哪还能打得开呢?

7、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简析:属:交给。

参考译文:于是命令骑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

8、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简析:令:假如。固:难道。

参考译文: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难道不会摔伤我吗?可是廷尉却判处他罚金!”

9、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简析:更:更改。

参考译文: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应这样判处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

10、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简析:平:天平。

参考译文: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好比是天下的天平,稍一倾斜,那天下所有官员执法时都会任意轻重,老百姓岂不要手足无措?愿陛下明察。

11、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简析:是:对,正确。

参考译文:许久,皇帝才说:“廷尉的判决是正确的。”

12、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

参考译文:张释之按法律所规定的偷盗宗庙里帝王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判处那人死刑。

13、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简析:乃:竟然。

参考译文:皇帝勃然大怒说:“这人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竟偷盗先帝庙中的器物,我交给廷尉审理的目的,想要给他灭族的惩处,而你却一味按照法律条文把判他‘弃市’的结果报告我,这不是我恭敬供奉宗庙的本意啊。”

14、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抷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参考译文:张释之脱帽叩头谢罪说:“依照法律这样处罚已经足够了。况且在罪名相同时,也要区别犯罪程度的轻重不同。现在他偷盗汉高祖庙的器物就要处以灭族之罪,万一有愚蠢的人去盗汉高祖墓,陛下又用什么刑罚来惩处他呢?”

15、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简析:许:同意。

参考译文: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文帝和薄太后谈论了这件事,才同意了廷尉的

判决。

8.《<张中丞传>后叙》

一、词句注解。

1、然尚恨有阙者

注:恨:遗憾。阙:通缺。

2、远虽材若不及巡者,……竟与巡俱守死。

注:若:好像,似乎。竟:最终。

3、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注:就虏:被俘。

参考译文: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彻底理解其父辈的志向,张家子弟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受虏不死,怀疑许远怕死而对叛军说了屈服求饶的话。

4、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注:数:计算。

参考译文:外面等不来救兵尚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是傻瓜也会算一下时间而知道死亡的期限了。

5、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

参考译文:难道说象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这样做吗?

6、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注:引:拉。绝:断。

参考译文:人要死的时候,他的内部器官一定有先得病害的部位;拉一根绳子要把它拉断,总有个地方是要断掉的。

此句为比喻论证。

7、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参考译文:不追究议论这些人(指前句所提到的“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却拿死守睢阳来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指责张巡、许远的人把自己放在与叛逆乱臣同等的地位,捏造浮夸失实之辞来帮叛逆乱臣一起攻击有功之人了。

8、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具:备,办。延:邀请。

9、此矢所以志也。

注:志:通识(zhì),作标记。

10、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

注:以:因为。

参考译文:因为张巡的缘故,(于嵩)起先曾得到临涣县尉的官职。

11、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注:立书:立即书写。

12、“因”字用法

①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②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③因乱抽他帙以试

④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析:前三个“因”作“于是”讲,后一个“因”作“凭借”讲。

9.《复仇解》

一、关键字词

明天子在上,自方伯、诸侯以至于有司,各修其职

有司不能听,以告于其君。

则天子诛其不能听者,而为之施刑于其仇。

凡有辜罪,乃罔恒获。

小民方兴,相为敌仇。

君子权其势,恕其情而舆之,可也。

凡复仇者,书于士,杀之无罪。

就当听其罪矣,则不杀于士师,而使仇者杀之,何也?

则宁杀身以复仇乎?将无复仇而以存人之祀乎?

复仇而殄祀,亦非孝也。

二、重点句

故《书》说纣曰:“凡有辜罪,乃罔恒获”

方是时,有父兄之仇而辄杀之者,君子权其势,恕其情而舆之,可也。

此言不以有可绝之义,废不可绝之恩也。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庸讵知其不独有可言者乎?

仇之不复者,天也;不忘复仇者,己也。克己以畏天,心不忘其亲,不亦可矣。

10.原法

一、关键字词

為之卒乘之賦以防其亂:军队

唯恐其祚命之不長也

漢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於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為天下之心哉!

後世之法,藏天下於筐篋者也。

吾亦鰓鰓然日唯筐篋之是虞

論者謂一代有一代之法,子孫以法祖為孝

乃必欲周旋於此膠彼漆之中,以博憲章之餘名,此俗儒之勦說也

古圣王之所惻隱愛人而經營者蕩然無具

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羅網,反害天下。

有治人無治法

法愈疏而亂愈不作,所謂無法之法也。

二、词类活用

二帝、三王知天下之不可無養也,為之授田以耕之

知天下之不可無衣也,為之授地以桑麻之

吾亦鰓鰓然日唯筐篋之是虞

是故秦變封建而為郡縣,以郡縣得私於我也

漢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於我也

后王或不勝其利欲之私以壞之。

三、重点句

1. 知天下之不可無衣也,為之授地以桑麻之;知天下之不可無教也,為之學校以興之,為之婚姻之禮以防其淫,為之卒乘之賦以防其亂。

2.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長也,子孫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為之法。

3. 山澤之利不必其盡取,刑賞之權不疑其旁落,貴不在朝廷也,賤不在草莽也。

4. 利不欲其遺於下,福必欲其斂於上;用一人焉,則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則慮其可欺,而又設一事以防其欺。

5. 夫非法之法,前王不勝其利欲之私以創之,后王或不勝其利欲之私以壞之。

6. 乃必欲周旋於此膠彼漆之中,以博憲章之餘名,此俗儒之勦說也

7. 即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吾以謂有治法而後有治人。

8. 自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終不勝其牽挽嫌疑之顧盼,有所設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於茍簡,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

9. 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篋之所在,吾亦鰓鰓然日唯筐篋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必修一《鸿门宴》)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必修一《鸿门宴》)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必修二《兰亭集序》)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必修三《劝学》)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劝学》) 19.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必修三《过秦论》)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必修三《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精选医古文重点-十四大医精诚

十四大医精诚 1.领会本文阐述有关医德修养两个问题,即“精”(医术要精湛)与“诚”(医德要高尚)。 2.握本文丰富的词汇,特别是古今同形异义词语与同义复用词语。 3.掌握课文中词语的临时语法功能。 文章难点: 1.讲清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即“精”与“诚”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要说明作者的指导思想及论述依据,课文中的佛教词语等。 1.通假字 ①荣营血脉荣卫之通塞。 ②蚩嗤长幼妍蚩。 ③无毋无作工夫形迹之心。 2.古今字 ①藏脏五藏六腑之盈虚。 ②沈沉有浮沈絃紧之乱。 ③俞腧俞穴流注。 ④羞馐珍羞迭荐。 3. 异体字 ①絃弦有浮沈絃紧之乱。 ②麤粗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

③悽凄深心悽怆但发慙愧悽怜忧恤之意。 ④崄险勿避崄巇。 ⑤蝱虻其蝱虫水蛭之属。 ⑥慙惭但发慙愧悽怜忧恤之意。 ⑦蔕蒂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 ⑧綺绮纵綺罗满目。 ⑨懽欢而医者安然懽娱 ⑩恥耻兹乃人神之所共恥学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11諠喧谈谑諠譁。 12譁哗谈谑諠譁。 13燿耀衒燿声名。 (二)词语 1.(由来)尚:久远。 2.今(病):句首语气词,相当于“夫”。 3. 今(以):如果。 4.(已)了:尽,毕。 5.大慈:佛教用语。谓心肠极其慈善。 6. 恻隐:怜悯,不忍。 7.疾厄:疾病,困苦 8.妍蚩:美丑。 9.善友:交往一般与交往密切。 12.形迹:拘礼,客套,此指借故推托。

13.(同)患:厌恨。 14.生命:活物。 16.大段:重要。 17.隐忍:勉强忍痛。 19.(之)体:风度,气质。 20.内视:目不外视,排除杂念。21.俨然:庄重貌。 22.宽裕:气度宽宏。 23.汪汪:水宽广貌,此喻心胸开阔。24.(不)皎:明亮,引申为傲慢。25.昧:昏暗,引申为卑微。 26.参差:不齐貌,此指差错。27.审谛:周密审察。 28.覃思:深思。 29.率尔:轻率貌。 30.俊(快):才智过人。 31.邀射:追求,猎取。 33.凑(耳):传入。 34.珍羞:贵重珍奇的食品。 35.迭(荐):交替,轮流。36.(迭)荐:进献。 38.谈谑:谈笑。

完整word版,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岳阳楼记》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译:太阳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沙鸥时而飞翔,时而栖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香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译: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湖心亭看雪》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湖上的影子,只有隐隐露出一道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片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湖上哪能有你这样(闲情雅致)的人。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了。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 ..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郑 ..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行李 害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 ..,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 1、旦日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 3、吾得兄事 ..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 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13、道.芷阳间. 行。 14、吾属.今为. 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 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答案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在翻译时要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如下: 一、《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二、《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必修文言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一到必修五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劝学》(必修一,P35)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来更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的人,不是走的快,而能到达千里之外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师说》(必修一,P37) 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赤壁赋》(必修一,P84) 八、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江水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小船儿随意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以(与)鱼虾为

医古文重点归纳

医古文重点归纳 扁鹊传(《史记》)P41 一、通假字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蹷,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案,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诀,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荒,通“肓”,膏肓;幕,通“膜”,横膈膜。)7.嘘唏服臆。(服,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蚤,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无,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伎,通“技”,技术。) 二、古今字 1.揲荒爪幕。(爪,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文,同“纹”。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厉,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 5.八减之齐。(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见,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输,同“腧”,腧穴。) 三、异体字 1.瞚——瞬 2.——睫 四、重点词语 1.少时:年轻时。 2.过:到;来到。 3.奇:认为……不寻常。4.谨:敬词。恭敬地。 5.遇:接待。 6.閒:秘密地;悄悄地。 7.敬诺:恭敬地答应。 8.上池之水:未沾到地面的水。9.殆:大概。 10.垣:墙。 11.特:只是。 12.或:有时。 13.治:正常。 14.而:你们。15.閒:病愈。 16.治:举行。 17.精神:正气。 18.何如:多少;多长。 19.雞鸣:鸡鸣时辰。雞,“鸡”的异体字。20.收:收殓;装殓。 21.能:到。 22.诞:欺骗。 23.易:改变;矫正。 24.咳婴:刚会笑的婴儿。 25.终日:很久。 26.以管窥天:从竹管中看天空。喻见识小。27.以郄视文:从缝隙中看图纹。喻见识小。28.曲:委曲。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 吗?”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 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译文: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 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 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 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 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 吗? 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 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可是,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

医古文重点归纳

纳重点归古医文扁鹊传(《史记》)P41 一、通假字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蹷,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案,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诀,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荒,通“肓”,膏肓;幕,通“膜”,横膈膜。) 7.嘘唏服臆。(服,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蚤,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无,通:“毋”,不。) .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伎,通“技”,技术。)10二、古今字 1.揲荒爪幕。(爪,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文,同“纹”。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厉,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 5.八减之齐。(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见,同“现”,显现。) .五脏之输。(输,同“腧”,腧穴。)7三、异体字 .——睫.瞚——瞬 2 1四、重点词语 1.少时:年轻时。 4.谨:敬词。恭敬地。 2.过:到;来到。 5.遇:接待。 .閒:秘密地;悄悄地。6 .奇:认为……不寻常。3. 7.敬诺:恭敬地答应。 30.股:大腿。 31.上池之水:未沾到地面的水。.眩:眼睛昏花看不清。 832.挢:翘起。9.殆:大概。33.举:救治。10.垣:墙。 34.弃捐填沟壑:“死”的婉言。.特:只是。11 35.服臆:气郁满胸中。服,通“愊”,郁12.或:有时。 满。.治:正常。 133614.而:你们。.涕:眼泪。 37.閒:病愈。.忽忽:泪珠滚滚貌。 1538 16.治:举行。.厉针砥石:研磨针石。厉,同“砺”。.精神:正气。厉、砥,皆研磨之义。17 :过了一会儿。àn).有間39(ji18.何如:多少;多长。 19.更:交替。40“鸡”的异体字。.雞鸣:鸡鸣时辰。雞, 41.收:收殓;装殓。 20 .客:把……当作客人。.能:到。42.左右:身边的人。21 22.诞:欺骗。 43.奈之何:对疾病怎么样。.病:担忧。23.易:改变;矫正。 44 .骄恣:骄横放纵。45.咳婴:刚会笑的婴儿。24 25.终日:很久。46 .羸:瘦弱。以管窥天:47.重:很。从竹管中看天空。喻见识小。.26 从缝隙中看图纹。.27以郄视文:喻见识小。.贵:尊重。 48 4928.曲:委曲。.带下医:妇科医生。 50 29.止:语气词。.由:遵循。五、词义辨析间与语曰。(悄悄地)┌│ 不出三日必间。(痊愈)│间→│有间。(一会儿)││ └君有疾在肠胃间。(……之间)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伤仲永王安石 一、重点字词: 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对……感到诧异)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就:完成) 5、邑人奇之(奇:对……感到奇怪) 6、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宾客:把……当作宾客) 7、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可图)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扳:通“攀”,牵、引。谒:拜访) 9、不使学(使:让) 10、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11、泯然众人矣(泯然:完全) 12、贤于材人远矣(于:比) 13、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于:被) 14、伤仲永(伤:哀伤、伤感) 15、养父母(养:赡养) 16、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17、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18、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19、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20、固众人(固:本来) 21、即书诗四句(书:写) 二、重点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译: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5、余闻之也久。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口技林嗣环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京口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2、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恰好。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闻:听见。) 5、其夫呓语(呓语:说梦话) 6、满坐寂然(“坐”同“座”)

24篇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广东24篇古文必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题)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0、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1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15、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16、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7、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8、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19、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0、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21、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2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3、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2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5、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2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7、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8、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0、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3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3、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3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医古文重点归纳

扁鹊传(《史记》)P41 一、通假字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蹷,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案,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诀,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荒,通“肓”,膏肓;幕,通“膜”,横膈膜。)7.嘘唏服臆。(服,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蚤,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无,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伎,通“技”,技术。) 二、古今字 1.揲荒爪幕。(爪,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文,同“纹”。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厉,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 5.八减之齐。(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见,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输,同“腧”,腧穴。) 三、异体字 1.瞚——瞬 2.——睫 四、重点词语 1.少时:年轻时。 2.过:到;来到。 3.奇:认为……不寻常。 4.谨:敬词。恭敬地。 5.遇:接待。 6.閒:秘密地;悄悄地。 7.敬诺:恭敬地答应。 8.上池之水:未沾到地面的水。 9.殆:大概。 10.垣:墙。 11.特:只是。 12.或:有时。 13.治:正常。 14.而:你们。 15.閒:病愈。 16.治:举行。 17.精神:正气。 18.何如:多少;多长。 19.雞鸣:鸡鸣时辰。雞,“鸡”的异体字。20.收:收殓;装殓。21.能:到。 22.诞:欺骗。 23.易:改变;矫正。 24.咳婴:刚会笑的婴儿。 25.终日:很久。 26.以管窥天:从竹管中看天空。喻见识小。27.以郄视文:从缝隙中看图纹。喻见识小。28.曲:委曲。 29.止:语气词。 30.股:大腿。 31.眩:眼睛昏花看不清。 32.挢:翘起。 33.举:救治。 34.弃捐填沟壑:“死”的婉言。 35.服臆:气郁满胸中。服,通“愊”,郁满。 36.涕:眼泪。 37.忽忽:泪珠滚滚貌。 38.厉针砥石:研磨针石。厉,同“砺”。

(完整版)春季高考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师说》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7.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至于那些被义理所激发的人不这样,那是有不得已之处的。 8.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况且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懦夫如果仰慕节义,哪里不能勉励自己呢? 《劝学》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医古文重点

?《秦医缓与》 一.特殊字、词、句 (一)通假字 1。就是谓近女室。谓通“为”,因为。 2、于就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与。烦通“繁",繁杂。忘:通“亡”,亡失3。晋国无乱,诸侯无阙、阙:通“缺",疏失、 (二)古今字 1.梦大厉,被发及地。被:通“披”。 2.将食,张,如厕,陷二卒。张:通“胀"。 3.乃舍也已舍:通捨,放弃。 (三)异体字 1、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菑:同“灾”,此指疾病。 2、主不能籞籞:同御,制止、 3、二豎子豎:同竪,疾病。 (四)实词活用 1、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收获得麦子”、 2、厚为之礼而归之、归:动词得使动用法,使……归。 3。六月丙午,晋侯欲麦。麦:尝新麦。名次用作动词。 4.于就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慆、堙: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惑乱;使……堵塞。 5.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时:名词用作动词,按时。 6、不可为也。为:为、。。.。治疗 7。厚为之礼而归之。厚:厚赠,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五)特殊语序 1.主就是谓也。即:谓主也。以“就是”为标志得宾语前置。 2、何如?即:如何。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往往置于谓语之前。 3.若我何?即:对……怎么办?虚词得凝固结构。 (二)重点词 1、(大)厉:恶鬼。2.被(发):通“披”,披散。 3、(搏)膺(而)踊:膺,胸膛;踊,跳跃。 4.疾病:患重病。5、二竖子:二个儿童,后人用以称疾病。 6.膏肓:膏,心尖脂肪肓,心脏与膈膜之间。此处病位深隐,药力难达,喻病情危重。 7。达(之不及):贯通,穿透,此指用针刺。 8.示(而杀之):给……瞧、9、如(厕):往,到……去。 10.发(为):表现。11.征(为):验证。 12。序(为五节):依次排列、13、淫(生六疾):过度。 14.图恤:谋虑,顾念、15.社稷:借指国家。 三.课外阅读 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以理身緒餘治天下,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蕩,內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國家代有。將欲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就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歷代寶之,未有失墜。蒼周之興,秦与述六氣之論,具明于《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刺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迄唐寶應中,太僕王冰篤好之,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猶就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 ?《扁鹊传》 一.特殊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乃呼扁鹊私坐,閒与语曰。閒:通“见”,私下、 2.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閒:通“见”,病愈。 3.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祭祀。 4.就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蹷:同“厥”,气上逆而昏厥。

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左传》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你放弃围攻郑国而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害处。 若:如果;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乏困:缺少的东西。 2.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呢?厌:满足。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是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 既:已经;封:疆界,这里作使动;阙:侵损、削减;焉:哪里。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微:如果没有;夫人:那人,秦穆公。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因:依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荆轲刺秦王》 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微:假如没有 7.微斯人,吾谁与归?(划线句为宾语前置句)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一道呢?微:假如没有;斯:这样,这种。 8.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秦王一定很高兴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必:一定;说:同“悦”,喜欢,高兴。 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划线为定语后置句)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不久到了秦国,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读wèi,赠送。 《鸿门宴》 1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精选医古文重点-十三养生论

十三养生论 1.领会本文“导养得理”可获长寿的观点,了解修性保神和服食养生结合的养生方法。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本文波澜起伏、峻切直陈的写作特色。 文章难点: 1.作者所表达的观点与显示相距甚远,作者的思想一般多所不解。 2.讲清文章如何围绕“导养得理”可可获长寿的观点,多方论述形神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用字 1.通假字 ①较皎较而论之。 ②嚣枵嚣然思食。 ③燋焦虽终归于燋烂。 ④熏荤熏辛害目。 ⑤险岩颈处险而瘿。 ⑥涂途攻之者非一涂。 ⑦销消思虑销其精神。 ⑧由犹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⑨以已志以厌衰。 ⑩醇纯神气以醇白独著。 2.古今字

①府腑滋味煎其府藏。 ②藏脏滋味煎其府藏。 3. 异体字 ①蝨虱蝨处头而黑。 ②躭耽声色是躭。 ③鬻煮醴醪鬻其肠胃。 ④災灾风寒所災。 ⑤絃弦绥以五絃。(二)词语 1.请:请允许我。2.流离:犹“淋漓”。3.衔:含。 4.殷:深。 5.赫然:发怒貌。6.植:竖立。7.诬:轻视。8.肆:放纵。 9.恃:依赖。10.立:存在。11.须:依赖。12.存:存在。 13.生理:生机。

14.栖:停留。 15.且:句首语气词。 16.蠲:消除。 17.玄黄:指天地。此指自然界出产的美味。18.淫哇:淫邪之声。 19.悖:扰乱。 20.蕞尔:小貌。 21.其:怎么。 22.闷若:迷迷糊糊的样子。 23.端:开端,起因。 24.一切:一般的,一样的。 25.畎浍:田间水沟。喻补益少。 26.尾闾:古代传说中大海泄水之处。喻消耗多。27.交赊:近与远。 28.倾:相互排挤。 29.悠悠:众多。 30.希静:无声。指清心寡欲的修养。 31.晞:晒。 32.绥:安抚。 33.遗生: 忘掉自我的存在。 (三)语法 1.实词活用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独自离开了。 2.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开了。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定同行,却舍弃人家而离去。”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5.元方入门不顾译文: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

古文名句名篇,文言文名句大全

古文名句名篇,文言文名句大全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丑》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载 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白 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 20、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板桥·竹石》 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必修三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 □>鸡豚狗彘之畜,无矢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狗、猪的畜养,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 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 的缘故。”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 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 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 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 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 的思想境界。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跳跃一次,(毕竟)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它的)成功在与坚持不懈。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敝来制服他们,追赶逃兵败将,倒下的尸体 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漂起盾牌;(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 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收缴天下的兵器,聚集到都城咸阳,销毁兵刃箭头,熔铸成十二尊金人≡: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然后凭借华山作城墙,凭借黄河作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 不可测的深渊,把这当作坚固的屏障。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他们砍来木棍做兵器,举着竹竿做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 回声那样应和着,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试着让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量一下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 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

医古文重点句翻译

一、扁鹊传 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答案】客馆的客人长桑君来到,唯独扁鹊认为她不寻常,常常恭敬地接待她。长桑君也了解扁鹊不就是一般人。往来十多年后,长桑君才招呼扁鹊避开众人而坐。 2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閒。”居二日半,簡子寤。 【答案】扁鹊说:“血脉正常,您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现在您主君的病跟她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陰,论得其阳。病应見於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答案】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就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她内部的病变来。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您详尽说明。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答案】假使齐桓侯像圣人那样预先知道微小的病变,能让高明的医生得以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治愈,生命可以存活。一般人所担忧的,就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就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二、华佗传 1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答案】沛相陈珪推荐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她,都不依从。华佗通晓养性的方法,当时的人以为她已经年龄将近百岁,然而华佗却有壮年人的面貌。 2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就是也。” 【答案】随即如同华佗所说,病人立刻吐出一条寄生虫,悬挂在车边,打算前往华佗那儿。华佗还没有回家,她的小儿在门前戏耍,迎面瞧见病人,自言自语地说:“好像遇到了我的父亲,车边的寄生虫就就是证明。” 3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就是也。”就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答案】华佗告诉吴普说:“人的身体应当得到运动,只就是不要使身体疲惫罢了。身体活动,那么水谷精气才能消化,血脉才能畅通,疾病也就不会发生,比方像门轴不朽烂就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古代长寿的人从事导引的锻炼活动,像熊那样直立,像鸱鸟那样回头,伸展腰部,活动各个关节,以求不易衰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