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的第七步

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的第七步

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的第七步

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的第七步湖南桃江鸬鹚渡镇中学张赫在经过了N次努力而不能感化、转变我们之后,老班不得已把我们这些不可雕琢的“朽木”编到了后排,于是,在我们教室里,第六排第七排就生存着这样一个“差生营”。这里,俨然成了“泰坦尼克号”的下等舱,是迟到、旷课、打架、上等除了不爱学习其他什么都爱者的乐园。对“差生营”,老师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在走下讲台时总是只走到第五步,也就是走到第五排的时候,就转身走回讲台。可能他们觉得第六排第七排是“雷区”,还是不踏为妙。老师们在台上讲课,维持课堂纪律时,眼睛老是死死地盯着第六排第七排的同学,于是,从这里往往能从容不迫、大义凛然地走出一些“英雄”,被老师点名或站到教室后面,甚至打电话告知家长火速来校协助教育。由于长时期的不被关注,我们这一帮人丧失了自信心,个个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做着得过且过的敲钟“小和尚”。有时,我偶尔良心发现想改变自己,好好学习,可是,心血来潮只一会儿就冷淡了,再怎么提醒自己也无济于事。八年级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从省城来到了我们这个穷乡村的穷学校,教我们那科人见人厌的英语。说实话,我的英语可是各科目中最好的一科,因为我自认为对英语学习我“七窍”已通了“六窍”。基础这么“好”的我,仍对这门学科不太感兴趣,我的其他死党就更不用说了。英语老师姓唐,她说她愿意我们叫她的英文名“Maria”,于是,我们便真的这么称呼她了。她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带着让人感觉亲切的笑容领我们读课文。她走下讲台,在逼仄的通道里一边走一边读,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我没心思读书了,眼睛已游离于课本而紧盯着老师的脚步。走到第五步时,我看见老师站定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这将是一个关键,连坐在前排的同学都不禁停止了跟读而往后看。老师看着我们的样子,脸上拂过一丝诧异的表情,她翻了一页书,继续领读,也继续往前走了,她迈出了第六步!我们“营”的同学都很惊讶,仿佛见到了黎明前的曙光,精神为之一振!老师还在继续往前走着,第七步!我们像在长久的黑暗里见到了久违的阳光!那种感动啊!我连眼泪都来了。老师的声音听来是那样柔和婉转,原本枯燥的课文,今天听着是那样地有趣和新鲜,我无法不小声跟着老师一起读,我的“战友们”莫不如此!于是,我们开始对英语和英语老师感兴趣了。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跟读,老师走到我旁边时,听到我的声音很小,她就鼓励我读大声点儿,我又读了一次,声音依然不大,老师说没关系,慢慢来,声音一点点地变大。我分明听到自己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我鼓起勇气,大喊了一声,老师很高兴地点了点头,赞许说,对,就是这样,以后读的时候就这样读,读书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疯狂起来,这是李阳学英语的经验。老师给了我胆量,也给了我信心。一天,我有一个疑惑不解的英语难题老是萦绕在脑际,我犹豫了好久好久后,下定决心,壮着胆去问老师,没想到老师极有耐心地给我作了讲解。我觉得我听得特别认真,心情也从没这么舒畅过,我感到听老师讲解问题都成了一种享受。就这样,日复一日,我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我们“营”的其他同学也一样。

(范文)

老师还特意告诉我们如何在其他科目上提高成绩,要像英语一样,不懂的尽量去问老师,再就是要有自信心。于是,我们的各科成绩都在跨越原有的层次。从此,“差生营”不再是“差生营”,我们也不再是“吴下阿蒙”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老师的“第七步”走得是那么地从容、坚定,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老师的“第七步”给了我们坚定的信心。我的“圣母”,我的Maria,您那稳健豪迈的“第七步”,让我今生难忘。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适合的方法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适合的方法 1、适宜于内容的方法 计算、概念、几何图形、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有一位颇具经验的教师采用设疑式教学法(或创设问题情境法)取得了教学的高效。首先让学生试求圆柱体容器中水的体积,学生说出了一些方法:把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中,通过测量长、宽、高,计算体积。接着教师问:不是“圆柱体的水”,而是“圆柱体的泥”,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经过思考有孩子说,把泥改做成长方体就好办了。教师又问:如果是“圆柱体的石头”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得出,把它放进长方体容器的水里,用测量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方法来计算。此时学生的思维到了一个兴奋点,教师又提出焦点问题:如果是中山公园门前的一根圆柱体的石柱子,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代入更深的领域,也揭示了学习目标。学生深深体会到:必须探索出计算圆柱的体积的统一公式,并且可以借助长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来寻找。整个探究活动都围绕此问题进行,教学紧凑有序,目标明确,必然能使教学有效。 2、适宜于学生的方法

曾有人说:“课本,课本,教学之本。”我们认为,学生才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过多的讲授对一年级学生效果不大,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3、适宜于创造力发展的现代教学手段 目前现代教学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但存在着不“实”的问题,即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演示只是为了增添气氛、花样,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时甚至阻碍了他们的创造意识。需要明确的是,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演示只是模象,而不是实际,因此决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例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中如果教师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展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有可能两个面是正方形)、有12条棱。然后,演示相对两个面形状大小相等。学生也许接受很快,印象比较深刻,知识点掌握较牢,但是学生自己没有亲身体验,一遇到实际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更谈不上创新,就有可能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 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法是新课程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应用并生成新知识的技能。本文主要阐述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法的定义、内涵、特征、注意点等。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形成信息素养,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应用于生活,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信息技术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学科发展的辅助工具。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并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发展,但笔者从日常的教研听课中发现,在信息技术新课程中全面实施“项目教学”还存在很多的虚假现象。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教师值得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1 项目式教学的定义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把 日常生活中项目及其管理的理念应用于教学,从实际生活的问题出发,通过划分小组,扮演社会生活中的职位角色并借助社会生活资源开展探究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项目中的问题,最后汇总并将项目研究结果公示。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被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 项目式教学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补充,它有许多优点:学 生在完成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能体验知识、技能获得再运用的过程,学会探究,去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迁移,提高自身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领域,项目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 2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信息技术课现状分析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相互渗透。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作为新兴课程,在中学已开设多年了,中学信息教师都有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基本都只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其他两个重要方面的目标培养。新课程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即“项目式教学”,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都以“项目式教学”层层展开。“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摘要:本文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 望各位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 每一节体育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分析探究 一、合作教学方法 对于中学阶段的教育来说,合作教学法开始逐渐地被中学教师和学生所接纳,并且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俗话讲,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都说明了团队的力量是十 分强大的。现如今,无论是哪一本学科的教学,都已经开始使用合作教学方法来 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了。合作教学法,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师 所布置的教学任务。但是我想,可能有很多老师会问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合作 教学的方法呢?其实,就是完全可以把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当成一样的,只不过 是教学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已。对于体育课程的室外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 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游戏的方式来完成体育的任务,这样也可以让学 生共同游戏共同学习增强学生之间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在教师给学生讲解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团队 之间的合作学习或者是小组成员给他们进行的讲解,这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体 育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在测评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可以采用小组测评的方式,让 每一个小组为单位来考察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以及和谐度,这都可以作为 评分的一项标准。这种教学方法,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讲都是十分有利的,教师可以减轻教学的负担,学生也可以更加愉快地进行学习。能够有力地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加强与身边同学的交流,促进每一 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从而使整个班级的体育水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主,教 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主要讲解运动损伤出现的缘由以及预防的方法,还会给学 生介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分类以及出现的损伤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这四个部分的 内容。在讲述这部分知识时,我使用的合作教学的方法,把学生通过分成几个小 组的方式,分别给学生进行了康复锻炼的详细的演练过程。我先给学生介绍理论 知识,然后让每一个学生对我讲述的理论知识制作吸收,然后再与其他的同学交 流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哪些问题,通过这样的小组交流过程后,我再引导 学生做一些理论的锻炼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 能强化自己的理论实践能力。 二、游戏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生来讲,虽然他们的年龄已经进入了早期的青春期,但是在心理和 生理之上,仍然还保留着小学阶段的那份童真。因此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够将游戏的环节合理地运用进去,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体育知识投入更多的精力。虽然是在教学的环节中使用游戏的 方法,但这与其他的教学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并不是让学生在整洁课堂 上都进行自由活动的游戏,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学生的实际运动状况 入手,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的环节中学到一定的知识, 寓教于乐。这种游戏方法可以更好地开拓教学环节中的多样性,并且能够让学生 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体育教学中能够学到的理论知识都有所了解和充实。同时 还能够起到调动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要点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要点 第一章教学艺术概述 第一节艺术与教学艺术 一、艺术:情感、美 二、教学艺术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艺术:指教的艺术和学的艺术的统一活动方式。在这一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在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的指导下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个性与创造性以及教学环境的一切条件,灵活地运用富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使双方能够在愉悦中有效地教和学,以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艺术就是塑造人、培养人的艺术。在此过程中,教学艺术突出了艺术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审美形式来体现的。 第二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教学艺术的历史 关于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追溯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一)教学艺术思想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艺术局限于技艺技巧的偏差 (三)教学艺术论的研究现状 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偏差 赫尔巴特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科学:求真共性普遍可复制艺术:创新个性特殊不可复制 (一)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历史考察 (二)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在统一的逻辑发展可分三个层次:经验性教学——科学性教学——艺术性教学。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 首先,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分工合作的整体。 其次,客观世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秩序或规律:精确的、严格的秩序和混沌的、奔放的秩序,需要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去把握这个世界,这就是科学和艺术。 再次,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即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教学包括感情和人的价值。 第三节教学艺术的特点及作用 一、教学艺术的特点 (一)形象性:语言、表情、动作、图象、音响等,形象。 (二)情感性:真情实感打动人。知情意行……。情感交流……。 (三)创造性与灵活性:教学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高难度性;创造性地运用校内外各种教育影响;面临的新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即兴性的、应变的。……“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四)表演性:现场表演。教师还应作导演,师生双方共同演出。 (五)个性化:不可盲目模仿照搬 (六)审美性 二、教学艺术的作用

孙维刚的教学理念

孙维刚的教学理念 一、从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 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是枯燥的。但在孙维刚学生眼里,数学是和谐,是对称,是美丽。孙维刚讲数学,第一次写出α、β、γ,他可以从希腊字母讲到希腊文化,再讲到欧洲、二战。 一堂数学课,他可以讲到历史、军事、世界局势、地理风情、唐诗宋词,也可能随机转到物理、化学、俄语、英语,从初等数学讲到高等数学。 孙维刚认为,学科间本无明显界限,它们总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只有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把握内在的灵魂。教学的关键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必然联系,掌握了内在规律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他启发学生学习数学,按四个“大规律”、十五个“中规律”,还有三四十个“小规律”去做。他认为把这些运用娴熟了,从初一到高三,从代数到几何,就没有不会做的题目了。的确,在孙维刚学生的眼里,6年的数学不过如此。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方法迁移到各学科的学习,以至后来的工作和学习,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正确对待做题 学数学及一切功课,都要做题。但同样是做题,效果却不同,这与方法是否得当有关。 有句俗话,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题海战术,就是覆舟之术。 1、题不在多,但求精彩 同一类型的题目,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即可,不必大量重复;不选用那些对于概念理解没有价值、思考方法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偏题、怪题,等等。 正确对待做题,更是指,态度和方法要得当。不能为考试而做题,更不能抱着希冀将来试卷上的考题有眼前这样题目的心理,否则,必将陷于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在方法上,他主张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2、一题多解,达到熟悉 打个比喻,我们进入一座刚刚落成的大楼,转一圈还很陌生,如果上上下下转几圈,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很快,陌生感就消失了,解题也是如此。一个题目如果费了很大的劲,才想出了一种解法,那么,一定要再去想第二种、第三种,这时,你会感到,它并不像开始做它时那么可怕,它不再难了,渐渐地只剩下鱼脑一条了,任我们“榨干吃净它的血肉” 3、多解归一,寻求共性 这是指,在一题多解的基础上,分析和寻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质。 ①在思想方法上,有哪些是共同的。 ②在具体步骤上,哪些是共同的, ③几种解法融会贯通,由特殊到一般,统一在了一个最本质最简捷透彻的方法上。 ④多题归一,形成规律 规律总结出来了,它们能不能成为我们解题思考的好帮手,能不能提高、甚至大大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就在于下一步的事情是否做好了。 什么事情呢?那就是,时刻应用它! 不为事大而惧之,不为事小而轻之。 他要求学生在碰到题目时,不管题难题易,都不要自然主义地、随遇而安地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最适合学生的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最适合学生的 走进课堂,面对学生,一直思考怎样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怎样的教学才是最适合学生的。好的教学方式应该是高效的,省时的,受欢迎的。作业太多,课务太重,学生不喜欢,教师又觉得太累,没有动力,那一定不是最好的。 关注课堂,其实功夫在课外。课外备课要充分,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备学生,应该了解学情,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觉得困难,学生容易轻视忽视的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备学法,应该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看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知识是怎样一步步转换为能力的。备教法,就是怎样为学生提供帮助,生成什么,提高哪些,哪些知识是人人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培优的,哪些内容是补差的,都要心中有数。 好的备课,应该使课堂充实,使学生活跃。应该是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赢的舞台。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但是只是备好课还是不足的,因为课堂上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因此,上好课才是关键,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最好的?我觉得,首先要看参与度。好的课堂应该是人人参与的,个个有事做,人人有提高。也就是好的课堂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的设计,全身心的投入,多角度的关注,努力使每一堂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 生物优课标准,我觉得应该是:学生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背景、并有一定的思维量和深度。安排的时间和次数恰当。全体成员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分工合作,能在讨论中暴露学生的认知障碍,并通过组内和组间讨论解决。能体现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意识,有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能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好。教师能有效地调控课堂,分组讨论或实验教学过程控制良好,合理分配时间,妥善处理突发教学事件。能结合所教学生知识背景制定教学目标、并符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好的生物课堂,应该是:1、引入,能以问题引入,问题的设计能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背景,能从学科知识结构的角度把前面所学内容与本节课所学内容联系起来。所提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2、知识结构的形成:在教学中能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形成知识结构,并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3、思维教学:能控制整个课堂使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学生有时间深入思考,能暴露学生的思维,凸现学生的认知难点(通过小组讨论组代表发言或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产生认知矛盾,从而引发学生有效的探究并解决认知矛盾。 4、练习教学:每个知识点教学完成后,能用形成性练习完善并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能用生物学的术语来表述(文字或口述)所学内容、用生物学的思维解释现象,学生能形成规范的答案,(可以通过学生做题在纸上然后投影出来,检查答题的规范性)。 能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有效的为教学服务。

中学信息技术常见教学方法浅谈

中学信息技术常见教学方法浅谈 发表时间:2019-04-28T10:07:20.61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0期作者:彭喜娥[导读] 信息技术是学生们乐学但又难教的一门课。学生乐学是因为大家可以在实践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进而体验成功。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相公镇初级中学713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主课题。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施有效教学是关键一环。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师生互为主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现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体验成功 信息技术是学生们乐学但又难教的一门课。学生乐学是因为大家可以在实践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进而体验成功。难教是因为这门学科知识更新快,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教学比较依赖硬件设备。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取决于学生学会多少理论知识,而应是学生学会操作,会解决实际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系统讲解法、任务驱动法、示范展示法、同步操作法、伙伴教学法和适时表扬法。 一、系统讲解法 系统讲解法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教学法,就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细致系统的讲解,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其他学科现在对其诟病比较多,认为老师的过多传授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就信息技术课来讲,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信息”“信息技术”等概念性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并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时,可以结合相应的计算机器件,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并运用恰当的比喻进行讲解。这种教法针对基础性知识,有很强针对性,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常识性知识。 二、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践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得既快又牢固。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三、示范展示法 示范展示法就是由教师展示具体计算机操作,学生从教师具体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应用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操作姿势的示范展示,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教师通过自己的坐姿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坐姿;操作键盘、鼠标的指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操作,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如何操作。另一方面是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或多媒体广播系统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示。示范展示法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学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同步操作法 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同步进行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内容。教师学生同步,就是教师在教师机上操作,而学生在学生机上按老师的讲解步骤,一步一步跟着操作,边讲边操作,师生同步操作,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便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步操作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这一特点使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五、伙伴教学法 伙伴教学法是指由一个学生教另外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多用于课外活动,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对于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伙伴教学是由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好、学得好、学有余力的学生,经过适当培训,和基础差、学得不好的学生的“伙伴”结对,进行学生间的互助教学。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下。伙伴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互助,特别是课外的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 六、适时表扬法 课堂上老师多表扬,多评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过程中对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结果则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得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郭红阳马宏春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2]郭立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8,(S1)。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总结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总结 教学方法,在教育学教科书中的论述,一般只论述六七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法,却不限于几十种、几百种,没有一个固定数量。前苏联教育家休金娜说,教学方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美国教育学家拉斯卡说,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他认为世界上只有四种基本教学方法。 把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为其提供学习刺激。呈现方法具体包括:向学生讲授、谈话、演示图片、让学生阅读、示范和观察。学习刺激被学生接受后,学习就会发生,不要求学生作出任何特别的努力。教师的作用是正确选择合适的学习刺激,并以适当的次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其中是比较被动的。 不是将知识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以提问的方式提供学习刺激,提供可以模仿的模式并通过特定的活动来进行教学。通常由教师提出活动的目的,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信息反馈。实践方法包括指导学生学习某个确定的课题,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习准备考试,要求学生模仿某特定的模式,进行活动训练,让学生朗诵等等。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发现预期的学习结果。在提问学生时运用苏格拉底法,组织学生参加有助于引导新的学习发现的讨论会,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引起学生进入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发现。 这种学习刺激是在学生作出预期反应之后,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赞许、奖励的强化。 中小学到底有哪些教学方法,各个国家的提法是很不一致的。就是在一个国家里,各学派的提法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前苏联,休金娜在《中小学教育学》中把教学方法分为两种: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和巩固、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分为传递信息、发展性教学方法和启发性(探索性)教学方法。传递信息、发展性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口头讲述、讲话、阅读书籍的方法;启发性教学包括启发性谈话、辩论、实验室作业和研究法;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法包括模仿范例练习法、变式练习法、实际作业法和创造性作业法。 而斯卡特金在他的《中学教学论》中提到五种教学法:一是图例讲解法,二是复现法,三是问题叙述法,四是局部探求法,五是研究法。就不同的学科来讲,有语文教学法、数学教学法、体育教学法、音乐教学法等几十种以上的教学法。就一个学科来讲,在教不同的教

创新性十种教学方法

创新性十种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创新性教学方法,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有人称作现代教学方法或创造教学方法。虽然名称各异,但本质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千百年教学发展的历史中,流传至今的教学方法是不计其数的。它不仅随时代而发展和更替,而且还因人而异。有的已总结为定法,但更多的还是装在各人的脑子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又不断产生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在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便创造出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 1.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 方法,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精神品格。 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建设,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人情淡化,导致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不平衡。这一现象在学校的教育中也有反映,思想教育常为人们所忽视。情感教学的实施可以独立的进行,但大量的还是要贯穿到各门课程中去。从功能上来说,情感教学方法虽有传授知识的作用,但主要的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

的品格和个性心理品质。具体地说,情感教学的作用有: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二是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四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五是发挥爱的伟大力量。 2.发现式教学法——这是由美国“结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布鲁纳倡导的,至今已在全世界推行。发现教学法是一个总的概念,把它用于教师的教,称为发现式教法,把它用于学生的学,就叫做发现式的学习。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模拟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有效的。科学家并不是为了认识才去发现,而是为了发现才去认识。可是,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却被倒臵了。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这个看来已为大家都明白 的问题。在教学中却作出了错误的理解。长期以来,教师是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生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学。我们进一步再问,学习认识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认识还是为了发现呢?传统的教学方法回 答不了这个问题,而发现教学法不仅可以回答而且还从实践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法知识分享

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法 孙老师谈到如何在教学中利用结构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孙老师的学生们学习灵活性都很强,也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孙老师带的班成绩都好得惊人,最好的班有全班55%的同学考上清华北大,其余全是一类本科,更难得的是他从不布置课后作业,即使高三学生也能保证每天睡到8个小时以上,这简直不可想象,但是我们敬爱的孙老师,他做到了! 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如果能巧妙利用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将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会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学生能保持优良的成绩——这是我一直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因自身水平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我想借这次机会好好来谈谈我研读孙老师的结构教学法的收获,好好研究一下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结构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各位教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共同学习和探讨,让同学们达到轻松学习,快乐学习的美好境界,使学生真正有时间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除了文化课的学习,还能参加更多的体育,艺术,社会活动,使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孙老师在课堂上的魅力案例很多,在这里无法一一叙述。我想把我仔细研读孙老师的书的收获和感受,以及孙老师的结构教学法的优点,其中最值得学生们学习的一些经验以要点的形式总结出来,如果

有不妥之处,恳请有识之士斧正。孙老师的结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非常值得学生们学习: 1、学会找知识的新旧联系。 许多知识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高中时要学的余弦定理,你就应该明白勾股定理就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那么数学就变得简单多了。 课堂上老师常会重复以前的知识,这时候你应努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学习数学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就像华罗庚说的,读书应有个过程——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也就是说要善于总结规律。 孙老师则把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分成了三层意思: (1)每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的传输,都是在见树木更见森林、见森林才见树木的状况下进行的; (2)在教学过程中,对任何细节都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凡事都去问为什么,寻找它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系统中进行教学。孙老师认为这种做法所起到的作用是:“使学生发现知识之间既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而到后来,知识好像在手心里,了如指掌的一张网,而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和一片望而生畏的戈壁滩。” 孙老师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他并不担心学生的脑子够不够使,因为教师的任务就是造就学生发达的脑子。在他的课上,基本上是先出题,写出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好的有效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好的有效教学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想从以下几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有效的讲授原则。 好的“讲授”总能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凡抱怨上课劳累的教师多半与节奏感缺失有关),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的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例如:在讲授重点容时,故意稍作停顿,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或者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保持节奏也意味着让学生“自然生长”。夸美纽斯的名言是“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法国人卢梭则强调“自然的进程”。他说,自然的真正进程是比较缓慢的逐渐前进的,血液一点一点的开始沸腾,心思一点一点的趋于细致,性情一点一点的慢慢形成。对于那些“急性子”的老师来说,应该加以提醒:“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慢”在这里意味着某种“节奏”,它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即教师在讲授中,应该已有组织的`清晰的`循序渐进的式呈现新信息,指导学生获得对所学容的清晰理解。这先要求教师明确讲授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收集整理将要讲授的信息资源,并给予对学生的了解,列出他们可能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解释的要点,告诉他们将要学习的容,将了解什么`能做什么,是讲授边的清晰,强调重要的部分,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调控并检查学生的理解。 能吸引学生的讲授要科目的知识非常渊博,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了解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意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能够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营造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语言表达流畅,语调抑扬顿挫,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和其他辅助行为。 (二)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面对新课改,教师游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较重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教师映衬为学生个性扬的促进者。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对待学生要一视,多关心,多鼓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他们平等相处,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得以在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亲切可信,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积极、主动、自觉的参与学习。平等对话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合作,离不开师生间和谐的交流和平等对话,这是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没有对话与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这种交流和对话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形成学生的体验与收获。 (三)高超的提问艺术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鼓励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是培养兴趣的重要前提。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部动力,有了兴趣,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有创意的新观点,并且在课堂互动中与别人交流和商讨自己的观点和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在集体讨论中自主选择话题的机会。通过激发学生的思想和观点,教师可以使学生们共同对他们的学习负责,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共同阐述的空间,自由选择的权利(包括对课题和询问次序的合理控制)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东光县南霞口镇段庄小学田伟 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转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随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计算机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为此,如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课基本以应用为主,包括基本技能操作(掌握键盘鼠标操作,了解操作系统windows的基本用法,上网搜索资料等)和一些日常应用很广的应用软件(windows中自带的画图软件,金山画王软件,office系列中的word、PowerPoint和FrontPage软件等)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这门工具课的学习,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为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几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初识计算机,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 在学生初识计算机时,让学生们意识到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动态地看待信息技术知识及其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开端。 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需要学生们的规范使用和护理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如何让学生们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并对其进行护理呢?这就需将有关计算机的简单组成及原理,基本性能及操作规程,和其它注意事项向学生认真介绍,并要求作为信息课的基本技能来掌握。以前,我所在学校也曾发生过此类事情。 A、学生乱敲打键盘,造成按键失灵。

音乐教学论文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之多样性

谈中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之多样性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它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轻松愉快;三是给予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一般;同时给学生以基础的音乐知识,达到有一定的自学钻研能力,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总之,它是以“美”为核心,随时进行美的熏陶,通过美育促进德育、智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综合以上三个主要目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不能采用非常严肃地、单纯灌输的方式来讲解注入,也不能象民间艺人一样,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也不能象专业音乐学校中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更不能象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的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的方法。它应以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法施诸于不同程度的教育对象。并要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 二、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专业化”和“非艺术化”的不良倾向突出,使得音乐教育偏离了正确方向。 “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通过制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下面,让小编与大家分享幼儿园五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关于幼儿园五种常用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 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 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

喜悦或愤怒等情感。 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 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3. 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运用暗示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 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 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展开 无需强记的无意识活动。 重视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积极影响。 4. 发现法

传奇教师孙维刚教学秘方

传奇教师孙维刚教学“秘方” 孙维刚,从1962年开始任教于北京二十二中学,直至2002年去世。孙维刚老师生前系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曾被评为建国50年来50位“首都楷模”之一,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等。 《教育》杂志社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了“孙维刚实验班教学模式10年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介绍课题已取得的系列成果。发布会上,课题组负责人马国忠(现为郑州维纲中学校长)表示,他们正试图利用10年来的研究成果再创奇迹。 199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发起了向孙维刚学习的倡议,并成立“孙维刚教育思想研究基金”。2002年孙维刚逝世后,几十名教育专家、400多名优秀教师又继续参与了研究工作,梳理孙老师从教40年的教育思想,不断研究、总结和提炼孙维刚老师教学经验背后的科学规律和运用的操作方法,并希望能形成一整套便于素质教育推广的模式和方法。 “一年可以学完三年课程”——方法才是学习捷径 孙老师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就是在训练学生大脑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看问题,进而升华到从哲学的角度认知世界,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孙老师带的实验班,不单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其他各科成绩也有显著提高。课题组实验教师将孙老师的教学思想在各个学科进行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马国忠表示说:“孙维刚老师教数学时,可以让学生半年多学完三年的数学课程。经过近十年对孙维刚老师教学经验背后的科学规律和运用的操作方法的研究,提炼出来一个提高学生智力素质的基本模型。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学生便可以熟练掌握,可以在一年内学完三年的所有课程。” 如果能在一年内学完三年的所有课程,这无疑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学习进度。 课题组通过研究孙维刚的教学经验发现,各学科的思维结构和思维原点是相通的、有规律可循的,从这些思维原点中能够提炼出一个包含4种基本学习能力的基本模型:发现研究对象的能力、围绕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角度的能力、寻找知识之间联系规律的能力、建构知识网络制作联系导图的能力。 这4种能力的训练能够在短时期内使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进行学习,造成学生总是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研发出一个复合学习模型,由6种复合学习能力组成,即理解概念的能力、研究概念的能力、理解原理的能力、研究原理的能力、审题解题的能力和研究试题的能力。课题组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个复合学习模型,提升的是自己的智力素质,这样就可以很轻松自在地将其运用到所有科目的学习中去。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潜能自主学习 孙维刚曾经说过:“远大理想将产生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反过来智力素质提高,使人看得远,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思想品德素质。”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国忠介绍说,“在找到了学生智力素质提升的训练模型后,我们发现,如果孩子本身没有学习意愿和成功的动力,这一成果也很难发挥作用。为此,课题组引入了神经语言程序学(NLP),创立了体验式教育教学体系。”

用好的教学方法

用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论文) 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 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都为教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 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其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动也越活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热情,可以从旅游、动物世界等多种角度进行切入,以充分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许多发明创造,最初往往源于想象,以往在人们看来似乎异想天开,而今经过研究都一一成为现实,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突发奇想,作为教师首先应从保护的角度表示理解,充分呵护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如果这时候对学生这种“无稽之谈”进行批评甚至取笑,那么,势必会扼杀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的积极性,因而必须采取肯定的方式给予鼓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