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听课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听课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听课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听课笔记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课时)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阅读第1页最后一段)

二、了解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过程。

我国劳动人民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与化学四大发明有关的有造纸,和火药。还制造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例如;酒,醋,染料、烧瓷器等

三、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阅读课本第1、2页内容)

四.如何学好化学?

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向课堂要质量。

3.作业:认真-独立-质量的完成作业。

4.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遗忘规律)。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课前提问、听讲-做好笔记、作业、复习、作业五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其次,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要在勤复习、勤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最后,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

一、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能加以区别。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

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

变化

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

体、生成沉淀等(不能作为判断化学

变化的依据)

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或分子生成实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

油挥发

、电灯发光,工业制氧气,

吸附色素,分馏石油,汽

油去油污,冰雪融化

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食物

腐烂,动植物呼吸,光合作用,缓慢

氧化,燃烧,乳化作用。(爆炸不一定

是化学变化)

相互关系

(发生化学变化一定发生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加以区别。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

实质

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

所呈现出的性质。

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

现出的性质。

实例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

导热性、吸附性等。

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

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

性、碱性等

确定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

测定

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

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

注释:描述物质的性质时用“易”“能”“会”“可以”。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本第12页)

(一)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

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

(2)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

3、吹灭蜡烛,观察;

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5、(拓展实验)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

(二)实验现象

1: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做的烛芯组成的,普通蜡烛的外观为圆柱形、固体、乳白色,特殊用途的蜡烛因加入配料而显各种颜色,(如生日蜡烛),形状也因需要做成各种形式(如螺旋状、数字形等),不管何种蜡烛都是手感滑腻,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火焰最明亮,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当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

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火柴梗接触外烙部分首先变黑。 3:.蜡烛燃烧时,用一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坏内壁有小水珠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4.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由蜡烛蒸气形成的白烟,点燃这白烟,可以燃烧并再次点燃蜡烛。

综上所述,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水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本第14页)

要点:二氧化碳、氧气特性及其应用,排水集气法

(1):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浑浊的特性,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此可以检验氧气。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所有不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来收集。

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步骤1:如第14页图1-13至15,收集二瓶呼出的气体。

步骤2:用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装有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观察现象。

空气二氧化碳

无明显现象(有一点点

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不明显。证明

空气中CO2含量少。

步骤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二个集气瓶,观察现象。

空气二氧化碳

现象燃着的木条慢慢地熄灭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

结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步骤4:取二块干燥的玻璃片,在其中的一张上呼气,观察现象。

呼气的玻璃片没有呼气的玻璃片

现象有水蒸气无现象

结论呼出时有较多水蒸气

三、能简单叙述一些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一)实验探究步骤

1、提出假设

2、设计实验

3、完成实验

4、分析试验结果

5、得出结论

(二)实验探究应关注

1、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

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2、物质的变化

3、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3课时)

一、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操作方法:

图形主要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在常温或加热

时用作少量试剂

的反应容器;②

用于少量物质的

溶解或收集少量

气体或作简易气

体发生装置

①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先预热后加

热,加热后不能骤冷;②加热时,试管

夹或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的1/3处;③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④

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且管口应与桌面成45o角,试管口

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用于少量溶液的

蒸发、浓缩和结

①可耐高温,能直接用火加热;②热的

蒸发皿应避免骤冷及被溅上水,以防炸

裂;③用完之后立即清洗干净;④蒸发

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注

意及时搅拌

用作配制溶液和

较大量试剂的反

应容器,也可用

于间接加热

①加热时,应擦干试管外壁并放在石棉

网上,以使其均匀受热;②溶解固体时,

要轻轻搅拌

少量固体燃烧反

应器

可以直接加热;硫磺等物燃烧实验应在

匙底垫少许石棉或细砂

用于加热

①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也不能少于1/3;②严禁用燃着的

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酒精

器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④不加热时,应

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盛放物质的仪器

①用作收集或贮

存少量气体;②

用于有关气体的

化学反应

①不能用于加热;②做物质在气体里燃

烧的实验时,如有高温固体物质生成如

Fe,S燃烧,应预先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防止炸裂瓶底)或装入少量的水(吸收

SO2防止污染空气)

瓶)

用于吸取和滴加

少量液体,滴瓶

用于盛放液体药

①滴液时,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容器口

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以免沾污滴管

或造成试剂污染;②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③取液

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

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

计量仪器托

用于粗略称量物

质的质量,一般

只能称准至0.1g

①称量前,将游码拨到标尺“0”处,调

节螺母调节零点;②称量时,左盘放称

量物,右盘放砝码,不能称量热物质;

③称量物需放在纸(一般)、表面皿或烧

杯中(有腐蚀性的药品如NaOH)

度量液体体积,

一般能准确至

0.1ml

①不能加热;②不能用作反应容器;③

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择适合的

量筒(最大刻度值大于量取的液体体积

但尽可能接近);④读数时,量筒必须放

平,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

水平

用于过滤或向小

口容器里加液体

过滤时要放在三角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用于注入液体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下,形

成液封避免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夹、

圈)

固定和放置各种

仪器

铁圈、铁夹方向应与铁架台底盘同侧;

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夹持试管进行简

单的加热实验

夹在试管中上部;从试管底部套入、取

出;拇指不要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夹持坩埚加热或

夹持热的蒸发皿

尖端向上平放在实验台上;温度高时应

放在石棉网上

排水集气

水不要加满,防止实验时有水溢出

取用固体药品每次用完及时用纸擦干净

玻璃棒

搅拌液体、引流、蘸取液体

搅拌时切勿撞击器壁,以免碰破容器。注意随时洗涤、擦净

二、基本实验操作 1、实验室中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即“不触”“不闻”“不尝”。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滿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取用广口瓶里的固体药品

取用块状固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

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紧贴。 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 取用很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保持胶帽在上不能倒放或平放,不能伸入仪器内部,不能和仪器内壁接触,

4、物质的加热 间接加热可使用烧瓶、烧杯;

直接加热可使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

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5.连接仪器:连接玻璃管和橡皮塞或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再小心用力转动插入。 给试管、玻璃容器盖橡皮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去。

6.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

。 7、溶液的配制

A :物质的溶解 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B :浓硫酸的稀释 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8、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9、过滤条件 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

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10、蒸发与结晶 A 、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加热过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11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12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 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1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14玻璃仪器的洗涤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15粗盐(主要是NaCl 次要MgCl 2、CaCl 2)提纯实验仪器: 药匙、 烧杯、 玻璃棒、 蒸发皿、 漏斗、 量筒、 酒精灯、铁架台、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 16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 :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 :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了解)

C :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了解)

D :浓酸、浓碱有腐蚀性,必须小心 不慎将酸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

上碳酸氢钠溶液;碱溶液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 涂上硼酸溶液。

E: 浓硫酸沾在衣物或皮肤上,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 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

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 眼睛。 F: 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17、指示剂的使用 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18、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 表示,测定pH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

PH 的范围在0——14之间,pH >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越大碱性越强,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升高加碱(或水),pH 降低加酸(或水)。

19、(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0物质的称量

①托盘天平的使用程序

天平调零——托盘垫纸(或小烧杯)—

左物右码(从大到小)—平衡读数—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②量筒的使用程序

量筒平放——倒入液体——平视刻度——准确读数——倒出液体——洗净量筒 21.物质的加热

<1> 加热前要将试管的外壁擦干,防止水滴附着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破裂; <2>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回流引起试管炸裂;

<3> 加热药品时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有药品的部位; <4> 加热液体,试管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得对人。

22.仪器的装备实验装置顺序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流方向从左到右。

23.仪器的洗涤 少量水注入仪器中,经振荡或毛刷轻轻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几次即可。如果内壁

有油脂,可使用热纯碱或洗衣粉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4 加热 A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 :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 :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2课时)

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注释: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式表示。例:液氧(O 2 )、

液氮(O 2 )、蒸馏水、冰水混合物、CO 2、P 2O 5

混和物:由二种或多种物质混和而成。例:纯净的空气、食盐水、矿泉水、自

来水、纯净水、食盐水、河水、雨水、白酒。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 、原理: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d 、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e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 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 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f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认识空气成分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氮气

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思考:稀有气体和氮气为什么都能做保护气? 4、了解空气的污染、。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5、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6、来源及防治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7、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课题2 氧气(2课时)

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温度低能变成蓝色液体固体(颜色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氧化性),供给呼吸

(1)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现象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氧气二氧化碳C + O2点燃 CO2

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P + 5O2点燃

2P2O5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S + O2

点燃 SO

2

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Fe +2O2点燃Fe3O4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

石蜡+氧气(02)二氧化碳(C02) + 水(H20) (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

反应)

注释:a、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b、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c、硫、氧反应后生成气体

3、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A+B→AB

(2)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气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

的氧化剂。

(3)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平静燃料

剧烈反应在有限空间中

氧化反应急速燃料——————→爆炸(后面学)

可能引起

缓慢氧化————→自燃

课题3制备氧气(2课时)

1、催化剂(1)催化剂的定义:改变(加快减慢)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化学性质、

质量没有改变的物质

(2)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即改变(加快减慢)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化学性质、

质量没有改变

2、实验室制氧气

(1)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氧气 2H2O2MnO22H2O + O2↑(固液不加热型)

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KMnO4△K2MnO4 + MnO2 + O2↑(固固加热型)

氯酸钾加热

——→氯化钾+氧气 2KClO3MnO22KCl+3O2↑(固固加热型)

(2)发生装置选择(如左图)a、固固加热型, (倾斜的大试管)反应物是固体,

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b、固液不加热型(竖直的大试管)反应

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选择:物质的密度、溶解性(如右图)

a、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 、O2 )

b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H2)

c、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O2 、H2)

注释:1、根据空气的分子量「29」比较气体密度的大小;排空气法收集到的

气体干燥而不纯净,排水法则反之。2、装药品-先固后液;加热原则-先均匀后集

通电

中;连接仪器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下往上。

2、CO 2、HCl 、NH 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易溶于水)

(4)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 、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离—熄(实验结束时的注意事项)

(5)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6)氧气的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 若木条复燃, 证明瓶内是氧气 操作 现象 结论

7

)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空气

液态空气

O2

4、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AB →A+B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1课时)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阳氧负氢)

A.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②与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约1:2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了解)

D.化学反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2H 2O===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③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氢气(H2)

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验纯方法: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

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

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验纯。如氢气、一

氧化碳、甲烷)

2、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对物质进行分类。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氮气,铁,镁,碳,硫,磷,等等都是单质。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等,都是化合物(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碳(CO2)、水(H2O)

概念举例区别相同点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氢气(H2)氧气(O2)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水(H2O)、二氧化碳(CO2)

不同种元素组

纯净

中考复习用(暂时不记)

混合物纯净物

溶液单质化合物

合金煤金属单

非金属

单质

酸碱盐氧化物

石油天然

Zn H2H2SO4NaOH FeCl3Na2CO3CO2H2O

自来

Fe C HCl KOH Na2SO4CaCO3H2O Fe3O4

河水Mg P HNO3Ca(OH)2CuSO4MgCl2CuO MgO

泉水Al O2CH3COOH NH3?H2O AlCl3ZnCl2Fe2O3CuO

乳悬

浊液

Fe N2H2CO3Ba(OH)2Al2(SO4)3CaCl2P2O5MnO2

课题2 分子和原子(2课时)

1、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实验3-2 活动与探究 (1)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 分子原子的特点及区别

2、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能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现象

(1) 分子的性质

a 、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会晾干,糖放入水中会溶解等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物质三态变化、水受热变成水蒸气、1+1≠2

(2) 化学变化的本质(微观)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破裂成原

子,又重新组成新分子。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例如: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能解释水的沸腾和水的电解有什么不同;水的沸腾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的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分子,新分

子重新构成新物质

课题3 水的净化(1课时)

1、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①静置②过滤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2、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①吸附②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3、净化水的方法:净化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硬水是指 的水:软水指 的水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是

硬水软化的方法有

原 子

分 子

备 注

概念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或最小微粒

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否

相 似 性 小,轻,有间隔。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小,轻,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异 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化学变化中可再分为原子

关 系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如:氧气,氮气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无数多个同种分子构成物质。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几种?分子、原子、离子

课题4 爱护水资源(1课时)

1、

通过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知道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及净化水的方法。

(1)水资源

A .地球表面71%(3/4)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

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1)防止水体污染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1 原子的构成(1课时)

1、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及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下一课学)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下一课学)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说明(了解):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2、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Ar )。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Ar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一个某原子的质量×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

单位为1)

+12

2 8 2

原子核 核内质子数 第一电子层

最外层上有2

个电子

(带 电)

(不带电)电 )

(带 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正 负

课题2 元素(2课时)

1、理解元素的概念。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2)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符号的意义: 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释: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元素符号还表示该物质(4)元素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元素原子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

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

多少的意义。

即讲种类,有讲个数,有数

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

成。

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的。

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

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的。

联系

元素的最小粒子

元素=================================原子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看书,重点理解格式与要求。

(1)写法(一大二小)、读法(课本75页) 1—20号元素是按质子数1—20排列的。

(2)元素名称的一般规律::“钅”表示金属;“石”表示非金属固体;“氵”表示非金属液体;

“气”表示非金属气体

3、知道地壳中前四种元素的含量及元素的分类,

地壳中前四种元素氧 O2、硅Si、铝Al、铁Fe

元素金属元素:如Mg、Al,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元素的分类非金属元素:如N、C,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最外层电子数特点:2或8

4、元素周期表

(1)周期: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说明:每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族:每一纵行叫一个族

(3)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题3 离子(1课时)

一、

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特点(1)电子运动

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

的区域(这个区域叫电子层)

(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3)电子排布时依据电子层能量由低到高,由

向外排布。

(4)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不超过2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1)含义①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

(看课题1图)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

层的电子数

(2)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金属元素:如Mg 、Al ,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下一课学)

①元素的分类

非金属元素:如

N

、C ,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下一课学) 稀有气体元素:如He 、Ne 。最外层电子数特点:2或8(下一课学)

②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ⅱ、稀有气体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氦hai 为2个)且性质稳定,称为稳定结构 ⅲ、金属元素如Mg 、Al 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如N 、

C ,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离子的形成

1、离子①定义: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②分类:ⅰ、阳离子ⅱ、阴离子

③符号的含义:离子符号是用来表示离子的化学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

Xn+或Xn-,X 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 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 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④离子的写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

注意“+、—”于数字后面 例:3个硫酸根离子:3SO42-=;两个镁离子:2Mg2+

⑤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ⅰ、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ⅱ、质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⑥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

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

2、氯化钠(NaCl )形成过程:钠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向氯原子的最外层上转移,从而使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Na 、Cl 原子失得电子后将带上不同性质的电荷,分别叫做钠离子(Na +)和氯离子(Cl --);钠离子(Na +)和氯离子(Cl --)通过静电作用而结合 成氯化钠(NaCl )。

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离子,如Al 3+ 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阴离子,O 2--

3、物质的构成(课本79页)(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①大部分金属Mg、Al、Fe②固态非金属③稀有气体

(2)大部分由分子构成如氢气H2、氧气、水H2O、氮气N2

(3)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氯化钠NaCl,氯化镁MgCl2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时)

一、会书写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只有纯净物

才能用化学式表示)

化学式的意义有①②

③④

2,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

化学式的书写根据。

(1)因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结果。

(2)还可以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来推求。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①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的有

①金属;②稀有气体;③个别非金属;④碳,硫,磷。例如

名称铁镁铝钾钙钠锌铜

化学式

名称汞银氦氖氩硅碳硫

化学式

②用元素符号和右下标的组合表示为X m的有:

氮气,氧气,氢气,氯气,氟气,溴单质,碘单质,臭氧;

它们的元素符号只能表示①,②不能可以表示

这些单质的化学式分别为:氮气,氧气,氢气,碘单质臭氧,③由此可见元素符号的意义有①②个别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③

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是: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的形式。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即:正前负后)(NH3,CH4除外)(1)氧化物的化学式书写:在右,例如,二氧化碳:,氧化镁:,

(2)一般化合物书写:金属元素的符号在,非金属元素的符号在。

例如,氯化钠:,氧化铁:,硫酸铝:,

氯化锌

(3)用化合价原则书写:一般正价在,负价在。

例如:氯化氢:,氧化汞:,碳酸镁:,过氧化氢:

化学式的读法:从右至左读作“某化某”。如CuO: , H2S 若含酸根的化合物,读作“某酸某”。如:CuSO4 ,KMnO4

(NH4)2CO3 , AgNO3

若含氢氧根的化合物,读作“氢氧化某”。如:NaOH Ca(OH)2 ,Cu(OH)2

二、会确定化学式中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1、化合价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性

质。

2、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

化合价离子

表示方法用+1、+2、-1、-2……

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

上方(“1”不省)

用+、2+、-、2-……表

示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

(“1”省去)

实例Cl-,Na+

联系与区别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电荷通常在数值

上相等,位置不同,正、负号的写法不同。

3、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a.氧元素通常显价; b.氢元素通常显价;

c.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价,非金属元素显价;

d.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②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据此可以计算元素化合价)

③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相互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④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化合价的

数值

正价负价举例

化合价

得失电子

的数目

失电子的原

子(阳离子)

显正价

得电子的原

子(阴离子)

显负价

Fe3+、Fe2+、Al3+、Na+、Ca2+

SO4+、

NH3+、CO

3

2-

注意:离子所带电荷数目和所带电荷的正负与化合价相同

4、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金正非负单质零,氢一氧二要记准

K、Na、H、Ag +1;F、Cl、 Br 、I -1; Ca、Mg、Ba、Zn、Hg +2;+3 Al ;+4 Si ;O-2(定价元素,求其它元素化合价的基础)

+1、+2 Cu ;+2、+3 Fe ;+2、+4 C ;+2 +4、+6 S 2相反;(变价元素)

5、默写常见原子团或根(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的符号和化合价:

6、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P162)(下册课本学)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7、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下册课本学)

K、Na、 NH4 、NO3 溶;Cl盐除Ag 、Hg;SO4 不溶有Ba、Pb;CO3 只溶K、Na、 NH4溶碱不过只五种,即有K、Na、Ca、 NH4 ;Ca(OH)2微溶;

注释:酸全部溶于水; CaSO4微溶于水

三、根据化合价求化学式的步骤---十字交叉法(课本84页)

四、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

(一)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Ar):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类型:

(1)求(NH4)2SO4和Na2CO3?10H2O的分子质量。

(2)组成物质中的元素质量之比:

求:Na2CO3中C: Na:O的质量比为多少?

(3)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求Ca(OH)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真实质量

(5)求化合物中各原子个数之比

(6)计算元素种类(一种大写字母代表一种元素)

(7)计算原子总数

3、能用化学符号正确表示分子、原子、离子、化合价,并能正确叙述各化学符

号意义。

(1)化合物的化学式的意义:

例如H2SO4的意义有①②③④另外还可以表示

①②③

化学式H2O的意义:宏观2点

微观2点

化学式 Fe的意义:宏观2点

微观1点

化学式 N的意义:宏观1点微观1点

五、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Fe:Al:Mg、稀有气体He:Ne、碳C、硅Si等。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I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空气、自来水、稀有气体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

蛋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 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Ca2CO3

例题:微粒的意义:2O O2 2O2 H2O

2H2O H2O2 2H2O2两个氢原子两氮分子个两钙离子个

两铁离子个

氯化铁氧化铝氧化铁纯碱

锰酸钾

氯化钙纯碱氯化锌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熟石灰乙醇醋酸天然气

苛性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课时)

一、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能正确应用。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5个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2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1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

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

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课时)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方程式配平方法:

⑴最小公倍数法:①以两边各出现一次且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原子为起点:

②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数为化学

式的计量系数

③再调整其它系数

⑵奇数变偶数:以复杂的化学式为起点,将奇数变为偶数

⑶观察法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课本98页)

四、化学方程式的读法:(课本93页)

五、化学方程式的“易错点”①臆造化学反应

②没有按化合价要求写化学式

③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或系数不是最简比

④漏写、错写反应条件

⑤漏写、错写“↑”“↓”

六、能正确书写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㈠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11. 甲烷燃烧: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㈡、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MnO2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了解)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㈢、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了解)(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不是复分解反应)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

(5)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初中化学课听课心得体会.doc

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优质课,我非常有幸聆听了全体教师的教学活 动。参赛选手的激烈的比拼和专家们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很想和同仁们一 起交流。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一天半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们观摩者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餐。总体的特点 有: .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 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 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 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复习导入:如从了解学生对水的净化引到活 性炭的作用而进入主题。②诗歌朗诵导入:如师生共同朗诵 引入《分子和原子》,让听课者感到亲切自然,另有用郑板 桥的竹子引入《竹子里的奥秘》等。③图片导入:上课铃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图片,由此导入新课。琳琅满 目的美丽图片把同学们一下子带入了异彩纷呈的化学世界之 中来。④实验导入:用酒精灯的点燃与熄灭引入课题《燃

烧与灭火》,生活中闻到桂花香引入《分子和原子》等。⑤ 歌曲导入:未上课之前,几乎每位老师都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优美动听的歌曲把听课者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这 种方式在给听课者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自然地导出了新 课。 .探究活动实实在在 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 本理念。 9 节课中的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 点:探究主题广泛 , 概念、定律、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 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 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 .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 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 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如《竹子里的奥秘》,开拓学生 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 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如《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和《爱护水资源》这样 的例子每一课都有。另外实物投影的配合增加了演示试验的 效果,让学生看着更真切,如《水的组成》。 .我的课堂我做主

九年级化学上册计算题(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等)

九年级化学计算专题训练1 一.计算题 1.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一个青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天约需0.8g钙。若每天从食物中得到0.6g钙,其余,由钙片补充,则每天需吃含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的质量分数为85%的钙片_______g。(保留两位小数) 3.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哺乳期妇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l200mg。下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问答: 钙尔奇(D) 成分:复方制剂,碳酸钙1.5克∕片,维生素D3 125国际单位∕片 辅料:微晶纤维素、硬脂酸、…… 适应症: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的钙补充剂。…… (1)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2)每片药片含钙___________mg。 4.在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为16%,则氧的质量分数为__ 5.明矾[KAl (SO4)m]可用作净水剂,在该物质中m的值是_______。 6.微型录音录像磁带所用的磁粉,其主要成分的化学组成为的化合物,已知其中钴(Co)的化合价为+2价,铁元素只有+2价和+3价,则x的值________。7.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合成纳米氮化镓。已知镓(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氮化镓的化学式是()。 8.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 9.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和氧的质量比为7∶4,则此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0.已知某种化合物R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对这种化合物进行测定可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88%,相对分子质量为34,请通过计算写出化合物R的化学式()

初中化学方程式练习全集

初中化学方程式练习全集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日期:(一)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铜在空气中燃烧: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二)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10.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11.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二.几个分解反应 1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13.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 14.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15.加热高锰酸钾: 16.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1 17.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8.氢气还原氧化铜 19.木炭还原氧化铜 20.焦炭还原氧化铁 21.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4.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 (一)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25.锌和稀硫酸反应 26.铁和稀硫酸反应 27.镁和稀硫酸反应 28.铝和稀硫酸反应 29.锌和稀盐酸反应 30.铁和稀盐酸反应 31.镁和稀盐酸反应

32.铝和稀盐酸反应 (二)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34.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35.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三)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36.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37.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38.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39.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40.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41.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四)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42.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43.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44.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45.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五)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46.盐酸和烧碱反应:47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48.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49.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50.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51.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52.硫酸和烧碱反应: 53.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54.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55.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56.硝酸和烧碱反应: (六)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57.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58.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灭火器原理): 59.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 60.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61.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62.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七)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6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学习资料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 听课时间:2010年9月24日,第二节。 听课地点:C159教室 听课年级:九年级 听课班级:C159 听课学科:化学 上课教师:廖建红 上课内容: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记录: 教师: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何重要用途。 师生归纳引入:氧气有很多重要用途,那你们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吗?教师: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演示: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 1、在试管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没有燃烧。 师生分析原因:

①无氧气放出②有氧气放出,但是量太少,不足以让木条复燃。 2、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复燃 师生分析原因: 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有氧气生成。 ②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但它是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也可能是促进者。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①木条复燃②试管底部二氧化锰的量好象没有变化 师生分析原因: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它不是反应物,它的量如果用精密仪器称量,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发生变化,且还可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也叫触媒。例:汽车排气管有一个尾气处理装置,里面加入了一种催化剂,使会污染空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无污染的氮气和二氧化碳。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催化剂用途: 老师强调: 1、改变(加快或减慢)速率,不能片面说是加快。

完整九年级上册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计算题专题训练一、课堂知识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设:设未知数(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若是混合物,应该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惊进行计算。例如石灰石、稀盐酸等)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二、随堂训练 1.过氧化氢制氧气题型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现取过氧化氢溶液50 g,加入2.0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发生装置内剩余。50.4 g物的总质量为⑴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⑵求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高锰酸钾制氧气题型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t1和t4﹣t5时段固体质量都不变,为什么? (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x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2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变化示意图.

3.氯酸钾制氧气题型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 t、t、t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4123 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 (2)样品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4.石灰石题型 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量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 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打印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 C 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 O2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 + CO2↑ 18-1. 双氧水(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Mn O22H2O + 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 高温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 Fe3O4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加热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 Fe3O4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ZnCl2 + H2↑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 听课时间:20xx年9月24日,第二节。 听课地点:C159教室 听课年级:九年级 听课班级:C159 听课学科:化学 上课教师:廖建红 上课内容: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记录: 教师: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何重要用途。 师生归纳引入:氧气有很多重要用途,那你们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吗? 教师: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演示: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 1、在试管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没有燃烧。 师生分析原因: ①无氧气放出②有氧气放出,但是量太少,不足以让木条复燃。 2、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复燃 师生分析原因: 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有氧气生成。 ②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但它是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也可能是促进者。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①木条复燃②试管底部二氧化锰的量好象没有变化 师生分析原因: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它不是反应物,它的量如果用精密仪器称量,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发生变化,且还可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也叫触媒。例:汽车排气管有一个尾气处理装置,里面加入了一种催化剂,使会污染空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无污染的氮气和二氧化碳。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催化剂用途: 老师强调: 1、改变(加快或减慢)速率,不能片面说是加快。 2、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氯酸钾)的分解是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的。 3、催化剂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质量。 学生实验探究:

初三化学上学期计算题专题训练

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1、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 子;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kg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__ ;某农田需氮元素,则应施______ kg尿素。 2、某农田去年用了60千克尿素,今年要与去年肥分相当,要用_____ 千克碳酸氢铵[NH4HCO3] . 3 [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①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______克; ②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 (保留%);

③若人体每天需要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 每天至少喝_______盒牛奶。 4、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克,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②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 5、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克恰好完全,反应后称量为13克,求原混合物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 g石灰石样品,把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1. 右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其中A、B 为单质,B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甲、乙、丙 为化合物,甲与过量的丙、乙与过量的丙两两反应 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之间能 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写出一种丙的名称。 (2)写出A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乙→甲的化学方程式: 2. 已知A、B、C、D是四种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A是含碳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于20,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的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 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⑴写出A、C、甲、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⑵写出物质C与丙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为黑色粉末,B为固体单质,D为红色单质。A、B、C、D、E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图所示。请回答: 高温①+澄清石灰水

初中化学方程式全集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 ====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 ====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 ====2CO 现象:燃烧 4P+5O2点燃 ====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 ====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 △ ====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 ====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 △ ====K2MnO4+MnO2+O2↑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又是分割线——————————————————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 ====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 ====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高温 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 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 高温 ====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 ====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化学式与化合价_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 李明 听课教师姓名陈景江授课教师姓名李明教学内容4.4化学式与化 合价 上课时间2012年9 月25日 上课地点四楼微阁教室所在年级九年级 教学过程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什么是化学式? 1.定义:由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3.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③表示一种物质中有哪几种元素; ④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哪几种原子,每种原子各有几个。 二、化合价 1.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也叫做根。 3.注意事项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①氧元素通常显-2价。 ②氢元素通常显+1价。 ③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④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评课记录及 改进建议 分组讨论,师生互动较好!组间互评,效果较好!教态自然! 听课反思 及困惑 教师的个别语言不够精炼,有待提高!

听课教师姓名陈维信授课教师姓名李明教学内容 合价 上课时间2012年9 月25日 上课地点四楼微阁教室所在年级九年级 教学过程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什么是化学式? 1.定义:由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3.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③表示一种物质中有哪几种元素; ④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哪几种原子,每种原子各有几个。 二、化合价 1.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也叫做根。 3.注意事项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①氧元素通常显-2价。 ②氢元素通常显+1价。 ③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④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评课记录及 改进建议 板书合理,书写规范,设计巧妙! 听课反思 及困惑 授课内容稍大,对于差生接受有点困难!

初三化学上学期计算题专题训练

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1、 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 (NH 2)2,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尿素的相对分 子质量是______;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kg 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__ ;某农田需2.8kg 氮元素,则应施______ kg 尿素。 2、 某农田去年用了60千克尿素,今年要与去年肥分相当,要用_____千克碳酸氢铵 [NH 4HCO 3] . 3、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牙齿和骨骼中,以羟基磷酸钙 [Ca 10(PO 4)6(OH )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 右图是小青同学收集的纯牛奶的包装说明阅读答题: ①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______克; ②羟基磷酸钙[Ca 10(PO 4)6(OH )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保留0.1%); ③若人体每天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 每天至少喝_______盒牛奶。 4、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 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 5、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7.4克恰好完全,反应后称量为13克,求原混合物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 石灰石样品,把25.0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1)2.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人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2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CaO+CO2↑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25、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 H2+CO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范文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13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听课时间:2010年9月24日,第二节;听课地点:C159教室;听课年级:九年级;听课班级:C159;听课学科:化学;上课教师:廖建红;上课内容: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记录:;教师: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何重要用途;师生归纳引入:氧 教师: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演示: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 1、在试管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没有燃烧。 师生分析原因: ①无氧气放出②有氧气放出,但是量太少,不足以让木条复燃。 2、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复燃 师生分析原因: 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有氧气生成。 ②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但它是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也可能是促进者。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①木条复燃②试管底部二氧化锰的量好象没有变化 师生分析原因: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它不是反应物,它的量如果用精密仪器称量,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发生变化,且还可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也叫触媒。例:汽车排气管有一个尾气处理装置,里面加入了一种催化剂,使会污染空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无污染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催化剂用途: 老师强调: 1、改变(加快或减慢)速率,不能片面说是加快。 2、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氯酸钾)的分解是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的。 3、催化剂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质量。 学生实验探究: 二氧化锰 1、实验原理:在刚才的实验中,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如下表示:过氧化氢水+氧气 2、气体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装置: 问题: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归纳: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与验满:

九年级化学上册计算题

1.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量的钙。市场上销售的某品牌 补钙剂的说明书如右所示。计算: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2)每片钙片中含钙量至少为多少? 2.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0.8)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3.一些同学在一山上选了一块石灰石教学探究实验:在一烧杯中加入石灰石样品10g ,然后加入100g 稀盐酸,恰好完成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烧杯内剩余物质量为106.48g 。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右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1)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质量比是 ; (2) 电解产生的氧气质量为16g ,则被电解水的质量是多少? 5.下图为“钙尔奇”的部分说明书,某同学想研究其中碳酸钙的含量,于是他取5片该药片

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二氧化碳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 (1)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L (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0g/ L )。 m(CO 2)/g m/g (稀盐酸) (2)该药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按此说明书服用,一天能补充 g 钙元素。 (1)加热t 3时间后高锰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求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九年级 化学 氧气 听课笔记 (23)

贵阳实验一中九年级(4)班听课记录 听课对象:九年级(4)班陶老师 听课内容: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一、过程: 1、复习巩固 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现象。 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说出反应的过程。 老师:板书4P+5O22P2O5,并强调如何语言叙述化学反应方程式。生:做笔记,并记录方程式。 老师:实验中为什么吸水量不足1/5? 生:①磷的量不足;②没等到室温条件就吸水;③瓶口漏气。 老师:为什么在瓶底放少量水/ 生:①P2O5溶于水减少污染;②防止瓶底受巨热而炸裂。 老师:为什么点燃立即放入瓶内? 生:①防止磷烟的污染;②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而外溢,导致吸水量可能超1/5。 2、头脑风暴 老师:给老师的装置提出意见。 生:提出很多有不足的意见。 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给出与实验装置不同的其他想法的装置。 生:很认真的进行分组的讨论。发散思维,给出了很多的比较好的实验装置的方法,其中以一个学生用氧气消耗的时间间接测量氧含量的实验较为典型。

老师:总结了学生给出的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细心讲解和给同学们发言的机会。生: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有趣的问题,在需要聚光点燃的实验中没有阳光怎么办? 老师:巧妙的引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好好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此问题。 老师:多媒体展示了其他的实验装置,简述其优缺点,简述装置的不断改进,让学生脑海里知道科学的发展不是急功近利,需要勇气和耐心。 老师:总结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勇于冒险的精神,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能够很好的去拥有此种学习精神。 二、自我总结 此堂课,老师用回忆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在课中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装置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科学探究的耐心和勇于创造的信心。陶老师的上课方法值得我好好学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能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计算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之间的质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的实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未来的理想能源——氢能源的制取方法,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其学习化学的热情。 (2)认识化学方程式不仅反映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的变化,而且能反映出物质在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意义。 教学起点分析: 在上一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道了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但学生还不知道化学反应中具体物质之间在质量方面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明确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建立化学反应中宏观物质、微观粒子与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这些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是本节教学的起点。因此,教材首先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去认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建立数学比例模型的方法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最后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 教学准备: 多媒体演示台、课件等。 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听课笔记知识讲解

九年级化学课堂笔记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课时)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阅读第1页最后一段)二、了解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过程。 我国劳动人民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与化学四大发明有关的有造纸,和火药。还制造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例如;酒,醋,染料、烧瓷器等 三、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阅读课本第1、2页内容) 四.如何学好化学? 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向课堂要质量。 3.作业:认真-独立-质量的完成作业。 4.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遗忘规律)。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课前提问、听讲-做好笔记、作业、复习、作业五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其次,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要在勤复习、勤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最后,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本第12页) (一)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 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初三化学听课心得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 化学系 前两天有幸参加了xxx 中九年级化学的听课活动,作为一名准老师,让我深受启发。三位老师在课堂上老练的教学技巧、灵活机智的 教学手段、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使我难忘。 第一,老师们精心设计的课程结构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却又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课堂的引入就很有意思。本节课的主题是“氧气”,有位老师根据我们xx 人生活中常见的“高原反应”为例引出氧气供 给生物呼吸这一重要作用,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也容易接受。 在中间,老师请学生和自己配合,一起做了硫、炭棒、铁丝在空气和 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与实际相结合,从视觉、听觉、味觉等等方面给 予学生全方位的刺激,让他们印象深刻。课堂结束时,和学生们一起 总结了本节课的重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总结。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在课尾及时总结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二,老师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 人,自己在课堂上主要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此次讲课的老师都能给学 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们也积极响应,课堂 氛围整齐有序,又不失轻松活跃,最后的提问学生都能回答正确,由 此可见教学效果很好。此外,老师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比如,提问 时尤其照顾到坐在最后的学生,做实验时鼓励最后的学生站起来观察 以便看的更清楚。

第三,老师在课堂上的灵活应变能力让我深深敬佩,值得我好好 学习。比如,在描述硫在氧气中燃烧的验现象时,很多学生直接说出 了产物名称,这是不准确,因为产物是什么还得进一步检验。对于学 生出现的这个误区,有位老师以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为例,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举例恰当、灵活,能抓住学生的心。 第四,老师的个人魅力能给教学效果锦上添花。教学也是一门艺 术,老师的个人魅力,比如恰当优美的语言,能使这门艺术展现的更 加到位。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简洁明了,又 不失严谨。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多、表扬 多和肯定多,这有助于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树立深入思考的兴趣和信心。其中有位老师对学生的多维评价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你的回答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你的思维很有创新,非常可贵,其他学 生要向你学习,大家都要勇于创新;那么,你能否再思考一下,是不 是有新的发现”。“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正确,其他同学有没有其他想法”。这些既是对学生思考结果的评价,也指明了学生的思考态度,指导了思考的方法。当然,其激励学生多思考、爱上思考的效果也是 不言而喻的。 以上就是我此次听课所得的心得体会。总结起来,此次听课活动,让我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更高的要求。在以后自己的工作当中,可能从事枯燥的工科教学工作,我决定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提升自身的素质,多对比,多思考,希望自 己早日具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方程式大全

化学资料 化学式: ,氮气N2, ⒈镁Mg,铁Fe,铜Cu,锌Zn,汞Hg;氦气He,氖气Ne,氩气Ar;氢气H2,氧气O 2 氯气Cl2,臭氧O3,碳C,磷P,硫S ⒉水H2O,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钠Na2O, 氧化镁MgO,氧化钙CaO,氧化铝Al2O3,二氧化锰MnO2,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 氧化亚铁FeO,氧化铜CuO,氧化汞HgO ⒊氯酸钾KClO3,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氯化钠NaCl,硫酸H2SO4,硝酸HNO3,盐酸HCl,硫酸铜CuSO4,硫酸亚铁FeSO4,碳酸钠Na2CO3,硫酸钠Na2SO4,氢氧化铜Cu(OH)2, 氢氧化钠NaOH ⒋醋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淀粉(C6H10O5)n,蔗糖C12H22O11,酒精C2H5OH,甲烷CH4 化合价口诀和根的化合价: 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六硫二四碳,单质化合价为零。 根的化合价:铵根离子NH4+,碳酸根离子CO32-,高锰酸根离子MnO4-,锰酸根离子MnO42-,硝酸根离子NO3-,氯酸根离子ClO3-,硫酸根离子SO42-,氢氧根离子OH- 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酸、碱和盐溶液组成、指示剂和pH: 组成:酸H++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OH-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指示剂: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能使变蓝色,;酸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pH: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 酸、碱和盐的溶解性: 可溶于水的物质微溶于水的物质不溶于水的物质 OH-NH4OH(挥发性),KOH,NaOH,Ba(OH)2Ca(OH)2Mg(OH)2,Al(OH)3,Mn(OH)2, Zn(OH)2,Fe(OH)2,Fe(OH)3, Cu(OH)2 NO3- HNO3(挥发性),NH4NO3,KNO3, NaNO3,Ba(NO3)2,Ca(NO3)2,Mg(NO3)2, Al(NO3)3,Mn(NO3)2,Zn(NO3)2,Fe(NO3)2, Fe(NO3)3,Cu(NO3)2,AgNO3 Cl-HCl(挥发性),NH4Cl,KCl,NaCl,BaCl2,CaCl2, AgCl MgCl2,AlCl3,MnCl2,ZnCl2,FeCl2,FeCl3, CuCl2 SO42-H2SO4,(NH4)2SO4,K2SO4,Na2SO4,MgSO4, CaSO4,Ag2SO4BaSO4 Al2(SO4)3,MnSO4,ZnSO4,FeSO4,Fe2(SO4)3, CuSO4 CO32-H2CO3(挥发性),(NH4)2CO3,K2CO3,Na2CO3MgCO3BaCO3,CaCO3,MnCO3, ZnCO3,FeCO3,Ag2CO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