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1 第二章 第4讲

必修1 第二章 第4讲

必修1 第二章 第4讲
必修1 第二章 第4讲

第4讲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2.C以上为地壳,之间为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3.岩石圈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范围: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_000~3_000千米处。

(2)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3)

①对流层?????

特点????

?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十分显著

天气变化最大

作用:与人类关系密切

②平流层???

特点?

??

??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作用:臭氧层保护生物;利于航空飞行

③高层大气?

????

特点:密度非常小;存在电离层

作用: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知识拓展 地球外部大气层的作用

(1)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尤其是氧气;(2)吸收紫外线,减轻其对生物的伤害;(3)减少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4)使地表昼夜温差适中。 2.水圈

(1)组成:主体是海洋,还包括其他水体形式。

(2)作用:参与物质能量转化,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3.生物圈

(1)概念: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

(2)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地壳上层。

考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1.(2011·大纲全国文综)读下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D.地幔

答案 D

解析根据景观图片中山体的形态和火山喷发的景象可以判断出该山体属于火山,其岩石为岩浆岩,是由来自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因此,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

【考向立意】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物质组成。

【思维过程】

结合题干信息“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要求和图示信息→调运知识并获得结论。【误区警示】

审题不准,不明确设问取向导致答题失误。

【预测展望】

1.结合矿产资源勘探,考查地震波在研究地球内部圈层中的意义。 2.结合生产实际,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

特别提醒 均厚度为7千米。

(2)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的关系如下图 所示:

(3)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1.地震波测量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图甲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作成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如图乙)。读图,完成(1)~

(3)题。

(1)能穿过地核的波是()

A.W1B.W2

C.W1和W2皆可D.两者皆无法通过

(2)若M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3 000 km B.3 500 km

C.4 000 km D.4 500 km

(3)依据M、N、Q三地震台站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B(2)D(3)B

解析第(1)题,由图看出,W2传播速度较快,应为纵波。地核中的外核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只能是纵波穿过(纵波能经过固态、液态、气态)。第(2)题,时距差为6分钟,对应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图中各震中距对应的时距差可知,最接近4 500 km处。

第(3)题,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三圆交会的②处。考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特点

2.(2010·江苏地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 A

解析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首先在大气圈中迁移,然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而后进入岩石圈。【考向立意】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及其分布状况。

【思维过程】

结合题干信息“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要求和图中所示信息→调运知识并获得结论。

【误区警示】

审题不准,不清楚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状况而导致错选。

【预测展望】

1.结合人类对地球外部圈层的探索,考查对地球外部圈层的探索意义。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大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具体表解如下:

思维拓展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水圈、大气圈、地壳均是由无机成分构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共同组成的。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指生物圈。

2.2011年9月,美国的一颗已经废弃的卫星,失去控制砸向地球,众多的残片坠落在南太平洋中。据此回答(1)~(2)题。

(1)这些卫星残片落回地球时没有穿越的地球圈层是()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岩石圈

(2)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答案(1)D(2)B

解析第(1)题,卫星残片首先穿越大气层,落入太平洋中,主要涉及的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没有穿越岩石圈。第(2)题,生物圈是一个跨圈层的圈层,其界限不像其他圈层那样分明。

航天基地的区位选择及区位分析

(2010·浙江文综)读“世界某区域略图”,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条件:天气多变。

1.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

(1)尽量选择较低的纬度,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

(2)尽量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区,地势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3)要尽量选择多晴朗天气,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

(4)建海上发射平台,在海上发射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火箭飞越有人居住的地区,安全

性好,更主要的是海上发射平台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发射位置能灵活选择。

2.航天回收基地选择的条件

地形平坦,视野开阔,水域面积少,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

一、选择题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1~2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

C.③圈层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结合右图判断①~④圈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外核与内核,岩浆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第2题,地壳厚度海洋比陆地薄;横波在地幔自地壳向地幔传播时速度加快;外核可能是液态;内核中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C.②是软流层

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4.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面上部附近D.内、外核之间

答案 3.B 4.C

解析第3题,根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莫霍面以上为地壳,据此知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第4题,根据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差异及其变化特点,可以判断古登堡面上部附近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最快。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2年11月27日,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Plosky Tolbachik”火山爆发,火山灰云有10公里高,并散布到了太平洋的上空。回答5~6题。

5.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6.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答案 5.C 6.B

解析第5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的上部)。它与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第6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7~9题。

7.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9~17时B.18时至次日7时

C.17时至次日9时D.19时至次日6时

8.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100米B.200米C.400米D.500米

9.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A.大气环境质量好

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

C.较有可能为阴雨天气

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

答案7.B8.C9.B

解析第7题,在18时到次日7时之间,近地面大气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空气下冷上热,不利于空气对流,即发生逆温现象。第8题,由纵坐标可知,逆温层最大高度约为400米。第9题,逆温现象抑制了空气对流,近地面污染物聚集,大气能见度差,污染严重;空气对流弱,不易形成云雨;近地面沙尘不易被上升气流带起,沙尘暴天气不易形成。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0~12题。

10.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

11.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B.岩石

C.树木花草D.大气

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10.C11.C12.B

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1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

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3.C14.B

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选项中应是横波速度减为0。第14题,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它包括整个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厚度不一,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15.右图为“地球号”研究船钻探示意图,此船值得期待的科技成果是:钻探到地幔。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钻探到地幔过程中,钻头将经过地壳

B.钻探到地幔的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变质岩

C.钻头钻探过程中将经受高温高压的考验

D.图中的生物圈只存在于水圈的上部

答案 D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圈层,占有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以及水圈的全部。

二、综合题

16.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

材料二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

震波的是() A.玉树B.成都C.上海D.北京

(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

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研究原理。

(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千米表示__________(面),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

图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____。

答案(1)A

(2)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

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3)莫霍面地壳

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第(2)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第(3)题,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从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壳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增大,由此可推断出玉树的地壳厚度要大于33千米,所以说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

17.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40千米地壳厚度线与我国____________自然分界线北部大致一致,简要说明地势与

地壳厚度的关系。

(2)我国东北部的7月等温线与地壳厚度线的吻合度较高,简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太原和石家庄纬度相当,但7月气温差别较大,简述其原因。

答案(1)第二、三级阶梯地势高,地壳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

(2)气温和地壳厚度都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其等值线延伸方向基本与山脉走向一致。

(3)太原地处黄土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地势低,气温高。

解析地壳厚度不一,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即地势高,地壳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同时地势高低又影响气温等其他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形成大陆和洋底、山脉与盆地,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格局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常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 西洋的形成 ?垂直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两者的关系:两种运动是同时存在的,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的状况趋于平缓。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 搬运作用:流水搬运、风力搬运、冰川搬运、海浪搬运 堆积作用: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冰川堆积、海浪堆积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地貌:

堆积地貌: 堆积地貌地貌名称典型分布区 海水堆积地貌沙滩沙质海岸 冰川堆积地貌冰碛湖、冰碛丘陵日内瓦湖 波德平原、东欧平原 风力堆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 流水堆积地貌山麓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出山口 中下游、 河口(入海口)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相互转换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一·褶皱山 一般而言:背斜适合储油气,建隧道,向斜是储水构造 二、断块山 含义: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一般而言:大型工程选址应该避开断层。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组成。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和喷涌出来的岩浆物在流动过程中堆积形成的锥形物,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如我国长白山主峰。

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四章 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班级姓名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动物细胞失水皱缩; (2)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动物细胞吸水膨胀; (3)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动物细胞保持原状;水分进出平衡。 4、动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5、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2)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恢复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复原。 7、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原生质层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8、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1)内因(结构基础):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且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2)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9、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几种现象分析: (1)0.5g/mL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细胞过度失水,导致死亡。 (2)KNO3等无机盐溶液:能质壁分离,并能自动复原。因为细胞能主动吸收溶液中的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渗透吸水。 (3)醋酸溶液:无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因为醋酸能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盐酸、酒精溶液类似) ▲10、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①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②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而且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1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生物膜的组成: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选择透过性)的主要承担者。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输》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输》优 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输》。第四章属于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的边界—细胞膜不仅是将细胞内外隔开的屏障,也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细胞膜是怎样控制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呢?不同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样吗?这与细胞膜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呢?通过本章教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本章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形成;有助于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本章共有两节,分别从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三个方面讲述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课是第一节,主要讲述被动运输,本节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 2.1 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2.1.2 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内容。“被动运输”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了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主要通

必修一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方式:地壳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3.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或地震;有些却进行得十分缓慢。 4.主要方式: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5.地壳运动的分类: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6.水平运动的表现: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7.垂直运动的表现: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8.地位比较: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9.举例:水平运动的例子有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安第斯山脉等;垂直运动的例子有台湾海峡等。 10.意义: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被统称为外力作用。 2.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方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4.风化作用的意义: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5.侵蚀作用的意义: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6.侵蚀地貌简介:分为海水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风力侵蚀地貌等;其中海水侵蚀地貌分布在岩石海岸,波浪侵蚀岩壁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如大洋路;冰川侵蚀地貌分布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如绒布冰川、北美五大湖区。 7.搬运作用的概念: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的搬运作用下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作用叫搬运作用。 8.搬运作用的意义: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的物质。 9.堆积地貌简介:在搬运过程中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使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分为海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等;如在沙质海岸形成沙滩(海水堆积地貌)、在风向比较固定的沙漠地区形成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地貌)。 10.总的趋势: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存在的基础: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即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相互转化。 2.循环过程:岩浆在岩石圈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侵入型岩浆岩)或喷出地表(喷出型岩浆岩)冷凝形成岩浆岩;岩浆岩被破坏形成的碎屑物质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这些以及生成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这样循环下去。

2020版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纲要求全国卷五年考情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013·卷ⅠT2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2017·卷ⅡT1 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无考题 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无考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75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的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场所有性生殖器官 2. (1)精子形成各时期的主要特点(连线) 时期图像主要特点 ①减Ⅰ中期 a.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减Ⅰ后期 b.Ⅱ.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并移向两极 ③减Ⅰ前期 c.Ⅲ.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④减Ⅱ后期 d.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 移向两极

⑤减Ⅱ前期 e.Ⅴ.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 ⑥减Ⅱ中期 f.Ⅵ.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提示】①-b-Ⅰ②-c-Ⅱ③-a-Ⅲ ④-f-Ⅳ⑤-d-Ⅴ⑥-e-Ⅵ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细胞质分裂方式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 结果一个精原细胞 ↓ 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 ↓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②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 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 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辨析与识图] 1.判断正误 (1)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提示】卵细胞中染色体不成对。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3)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能产生四种类

必修1 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 第一节硅 自然界中硅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没有游离态的硅 二氧化硅的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1、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生成的硅酸钠黏性比较大,故盛装碱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而要使用橡胶塞 SiO2+CaO=CaSiO3 2、氢氟酸是唯一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酸 SiO2+4HF=SiF4↑+H2O 氢氟酸会腐蚀玻璃,可用来雕刻玻璃,盛装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而要使用塑料瓶。

二氧化硅的应用:制光导纤维、硅、玻璃、工艺品(石英,水晶、玛瑙) 硅酸的制备:Na2SiO3+2HCl=2NaCl+H2SiO3↓ 硅酸为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酸性比碳酸弱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有白色的硅酸生成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硅酸脱水后制得硅胶,可作干燥剂 硅酸钠的水溶液称为水玻璃,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粘胶剂。 注意:水玻璃(即硅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易与CO2反应生成H2SiO3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硅酸盐的用途:制陶瓷、玻璃、水泥

单质硅: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常温下稳定 制法: 常温下可与碱溶液、HF 反应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Si +4HF =SiF 4+2H 2 用途: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机芯片、半导体晶体 管、)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的存在:在自然界氯主要存在于海水中,主 要以Cl- 形式存在。 2、氯气的物理性质: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毒黄绿 色的气体, SiO 2 + 2C ==== Si + 2CO ↑ 电炉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第4章 第2节

第四章第二节 (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北京市东城区期末)《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这段游记中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A ) ①地貌形态②植被状况 ③地貌颜色④地貌成因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 B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1题,这段游记含义是“此处的山小而峻峭,或孤峰耸立,或两三座山相连相接,如同串起来的珠子和并立生长的竹笋,座座山上岩石尖峭嶙峋,草木摇曳飘舞,在山间曲折地朝上走或往下行,如同置身在纷乱的云层和重叠的波浪中,令人茫然,辨不出方向”。可知描述的是地貌形态和植被状况,选A。第2题,游记中描述的景观是喀斯特地貌,故②符合,选B。①是西北的雅丹地貌,③是沙丘,④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

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 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七星岩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的景致。每年国庆节前后,傍晚时候,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读图,完成3~4题。 3.观察“卧佛含丹”奇观,最佳位置是( C ) A.攀登卧佛观察B.乘坐游艇观察 C.特定角度远眺D.山脚向上仰望 [解析] 观察“卧佛含丹”奇观,宜选择较远距离,正对卧佛观察。 4.七星岩属于地貌层级中的( B ) A.宏观地貌—山地 B.次级地貌—喀斯特地貌 C.微观地貌—溶洞 D.次级地貌—河流地貌 [解析] 据材料信息“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可知,七星岩属于喀斯特地貌,为地貌层级中的次级地貌,故B项正确。 两位摩托车骑手想近距离观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图2是“该处沙丘的等高线图”。据此完成5~7题。

地理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汇总讲课稿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知识点1 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________、岩浆活动和________作用。3.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____。 4 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 岩层变化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 弯曲变形 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表的影响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 巨大的褶皱山脉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全球范围看,以________运动为主,以________运动为辅 知识点2 外力作用 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_。 3.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2)侵蚀作用(3)搬运作用(4)堆积作用 举例说明: 以下地貌和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海蚀柱、海蚀崖:________;冰斗和角峰:________;沙滩:________; 新月形沙丘:________;黄土高原地貌:________; 风蚀柱、风蚀蘑菇:________;冲积扇(洪积扇):________;等等。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__。 知识点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岩浆岩、________、沉积岩。 2.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________、B________、C岩浆。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①外力作用、②________、③重熔再生、④________。技巧点拨: (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________。 (2)________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________;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________; 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________。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________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研习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第四章第二节

化学1 第四章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元素—氯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氯气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 (2)了解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够书写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能够书写氯气分别与金属(钠、铁、铜)、非金属(氢气),水、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够标注电子的转移。了解氯气能够将溴离子、碘离子 从它们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4)巩固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的相关知识。 (5)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及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化学史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运用物质分类---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形成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运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 (2)通过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渗透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3)通过氯气的毒性与应用,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氯气做为化学武器的使用后造成的危害,渗透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本节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Cl-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是本章的重点。从物质种类上来看,重点学习氯元素的单质──氯气;从氯气的知识结构来看,重点学习氯气的强氧化性;从氯气的氧化性来看,重点学习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氯气与水的反应。从实用性上来看,重点知识选择的依据之一是实用性。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是工业上制盐酸的重要方法,氯气与水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氯气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 (二)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认识氯气与水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自身氧化还原),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确定,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的化学知识。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难点为: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本节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Cl-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尤其是了解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节放在硅之后,更能体现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此节知识的学习可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知识,物质分类的知识。本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 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Cl-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检测:必修1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讲Word版含解析

必修1第四单元第2讲 真题演练 1. (2017年全国新课标n卷)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ABC D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携带基因G和g的两条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携带基因H 和h的两条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的基因型为 GGHH、gghh或GGhh、ggHH,A、B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细胞中,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细胞的基因型为GH、GH、gh、gh 或Gh、Gh、gH、gH,C 正确、D 错误。 2. (2017年海南卷)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CD 【答案】D 【解析】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形 成的细胞,B错误;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 错误;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D正确。 3. (2017年天津卷)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该细胞能产生 AbD 、ABD 、abd 、aBd 四种精子 C . B (b )与 D (d )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 A 错误;由 于AbD 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 aBd 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 B 和b 所在非 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 AbD 、ABD 、aBd 、abd 四 种精子,B 正确;B (b )与D (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 错误;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 错误。 4. (2015年天津卷)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 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 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上述 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如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 (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 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 【答案】 【解析】由于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 所 以初级卵母细胞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A 错误;由于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 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 体,着丝点分裂后,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 B 正确;由于产生染色体数目加 倍的卵细胞,所以卵细胞中应含有 4条染色体,C 错误;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与精 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所以胚胎细胞中含有 6条两种形态的染色体, 而不是三种形 态,D 错误。 5. (2013年江苏卷)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 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胚胎细胞 A.初级卵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卵细胞

地理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汇总复习过程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 识点汇总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知识点1 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________、岩浆活动和________作用。3.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____。 4 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 岩层变化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 弯曲变形 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表的影响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 巨大的褶皱山脉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全球范围看,以________运动为主,以________运动为辅 知识点2 外力作用 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_。 3.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2)侵蚀作用(3)搬运作用(4)堆积作用 举例说明: 以下地貌和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海蚀柱、海蚀崖:________;冰斗和角峰:________;沙滩:________; 新月形沙丘:________;黄土高原地貌:________; 风蚀柱、风蚀蘑菇:________;冲积扇(洪积扇):________;等等。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__。 知识点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岩浆岩、________、沉积岩。 2.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________、B________、C岩浆。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①外力作用、②________、③重熔再生、④________。 技巧点拨: (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________。 (2)________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________;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必修1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主备人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复习课课时安排:2课时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能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会运用实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能说出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会运用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能够运用实例说明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4.会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基础强化案】 Ⅰ.知识要点: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填写下表。 三、板块移动与地球面貌: 1.全球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构造带(如:、、造山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即板块。 2.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和板块。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如图4.1

3.这些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之间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目前的地表形态。 (1)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就会发生形成或。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2)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互相、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①如果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大洋板块因厚度,位置,便到之下,在它们之间形成。如:马里亚纳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形成或。如:台湾山脉、日本列岛等。 ②如果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则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3)在板块的内部地壳是比较的,在板块的边缘地壳却比较,多。 (4)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①带;②带。如图4.2 (5)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如表4.3 板块张裂区板块碰撞区 陆块与陆块陆块与洋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 运动方向 形成地貌 图4.2 图4.1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 ) A.热稳定性:Na 2CO 3 >NaHCO 3 B.酸性:H 2 CO 3 >H 2 SiO 3 C.碱性:NaOH>LiOH D.热稳定性:HF>HBr 解析:A项,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比碳酸氢钠强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A错误;B项,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B正确;C项,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C正确;D项,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D正确。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A、B、C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图所示,A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B.A、B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HA

解析:金属性越强与冷水反应越剧烈,A正确;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B正确;H 2SO 3 不是最高价含氧酸,C不正确;非金属 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D正确。 4.六六六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代森锌、代森锰、福美铁、福美锌等都属于有机硫农药。硫和氯为农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二者的非金属性有较大差异。 为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下列事实可作依据的是( C ) A.HCl的溶解性强于H 2 S B.氯的最高价为+7价 C.H 2S中的S2-能被Cl 2 氧化D.HClO的氧化性强于H 2 SO 4 解析: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 性,氢化物的还原性和稳定性强弱,非金属单质与H 2 化合的难易,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等,只有C项符合要求。 5.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X和R在同一周期B.原子半径:W>R>X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第4章第2讲梯级演练

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讲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该地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壳运动 B.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答案:D 解析:图中的岩层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形成后受到了地壳的水平挤压作用,产生了褶皱与断层;背斜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谷地,断层线附近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河谷。 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形成的山B.乙—向斜形成的山谷 C.甲—可能有地下水D.乙—适合修建隧道 答案:C 解析:甲是向斜成山,地下可能有水。乙为断层形成的山谷,不适合修建隧道。 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板块共有() A.1块B.2块 C.3块D.4块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板块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共有3个板块。 4.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 A.冰岛B.非洲东部 C.太平洋西岸D.大西洋西岸 答案:C 解析:虚线圈内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界处,形成岛弧与海沟有可能位于太平洋西岸。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B 解析:从题干“超出一般洪水位”可判断只有②符合条件,其他三处均未超过多年平均洪水位。 6.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丙处位于河流凸岸 B.图示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C.图示地区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D.⑤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②处早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所在地坡度较陡,应是侵蚀岸,即河流凹岸;图示河流剖面为槽形,应位于河流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⑤处的沉积物在上,其形成年代应比②处晚。 (2014·全国大纲)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第1题。

一轮总复习配套题库:必修1第4单元第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解析) Word版含解析

第2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 1.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 A.细胞的全能性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细胞衰老凋亡D.植物激素的调节 解析植物叶片发育成完整的幼苗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利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有植物激素的参与,并伴随有细胞衰老凋亡。同源染色体联会是减数分裂(即有性生殖)的特征,题中幼苗培育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无性生殖),故B项错误。 答案 B 2.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分裂、分化能力。 答案 D 3.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经过有丝分裂,b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B.a→c经过细胞分化,c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C.a→d受到信号调节,d内高尔基体的功能增强 D.c→d不受基因调控,c的细胞结构不发生改变

解析a→b经过有丝分裂,b是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a→c经过细胞分化,c的遗传信息不发生改变,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d受到信号调节,d内溶酶体的功能增强;c→d受基因调控,c的细胞结构发生改变。 答案 A 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意味着不同细胞内合成了功能不同的特异性蛋白质 B.细胞分化是动物和植物发育的基础,且贯穿于其整个生命进程中 C.通常体内已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衰老死亡 D.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一定会分化,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就越低 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产生差异;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因此体内已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衰老死亡; 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一定会发生分化。 答案 D 5.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③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不同 B.①②③三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②③ C.③过程使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没有变化 D.与甲相比,乙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解析与甲相比,乙细胞群体数目增多,①过程为细胞分裂;与乙细胞群体相比,丙细胞群体发生了形态结构的稳定性差异,②过程为细胞分化;与丙细胞群体相比,丁细胞又变为球形,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③④过程分别为细胞癌变和细胞的恶性增殖;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①②③过程中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是相同的。与甲相比,乙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代谢旺盛。 答案 D

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细胞结构与减数分裂的关系(生命观念)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特征;比较与分类:分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科学思维) 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科学探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 2.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间期 ??? 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哺乳动物) 比较项目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 同 点 场所睾丸卵巢 细胞质分 裂 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 裂 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 结果 1个精原细胞→4个精 细胞→4个精子 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①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②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细胞质均等分裂的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 提示:减数分裂中发生均等分裂的细胞有可能是极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碳酸(H 2CO 3)和硅酸(H 2SiO 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两者均为弱酸 B .两者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 .CO 2气体通入Na 2SiO 3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 D .两者受热时均可以分解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硝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 ⑧氮气 A .③⑤⑦⑧ B .⑤⑦⑧ C .⑤⑧ D .⑤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SiO 2和CO 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 B .水晶项链、石英钟都是硅酸盐制品 C .SiO 2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aO 发生反应 D .SiO 2不溶于水,而CO 2可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SiO 2不溶于水,故H 2SiO 3不是SiO 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 B .CO 2通入水玻璃(Na 2SiO 3溶液)可以得到原硅酸 C .CO 2通入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D .SiO 2的俗名叫水晶 5.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由SiO 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 2SiO 3,可知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 B .由SiO 2+2C=====高温Si +2CO↑,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 C .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H 2CO 3>H 2SiO 3 D .SiO 2可与NaOH 溶液反应,也可与氢氟酸反应,可知SiO 2为两性氧化物 6.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 A .加入过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 .加入过量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 C .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体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 D .先加入过量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NaOH 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7.将过量的CO 2分别通入:①CaCl 2溶液 ②浓Na 2SiO 3溶液 ③Ca(OH)2溶液 ④饱和Na 2CO 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高温时与Na 2CO 3反应产生CO 2,将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中可生成H 2SiO 3,说明H 2SiO 3的酸性有时比H 2CO 3强,而有时比H 2CO 3弱 B .SiO 2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SiO 2是两性氧化物 C .氢氟酸不应装在玻璃瓶中 D .NaOH 溶液、Na 2SiO 3溶液应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玻璃瓶中 9.10 g 含有杂质的CaCO 3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 2 0.1 mol ,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 .KHCO 3和MgCO 3 B .MgCO 3和SiO 2 C .K 2CO 3和SiO 2 D .无法确定

2020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4章 第2节 巩固

第四章第二节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处向斜成谷B.乙处背斜成山 C.从1~4,岩层年龄渐新D.甲处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 2.图中甲地貌的成因是(B) A.岩层受到挤压,岩层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C.向斜受到挤压,岩石断裂形成谷地 D.岩层不连续的沉积 【解析】第1题,由图中的地貌可以看出甲为谷地,乙为山岭,从岩层的弯曲状态可以判断甲为背斜,乙为向斜。所以甲处为背斜成谷,乙处为向斜成山。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向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第2题,背斜成谷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马里亚纳海沟(11°21′N,142°12′E)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大约形成于6 000万年前。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a位置的地形为(B) A.平原B.大陆架 C.大陆坡D.洋盆 4.下列地形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相同的是(B) A.地中海B.落基山脉 C.东非大裂谷D.喜马拉雅山

【解析】第3题,根据右图所示,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应该为大陆架。第4题,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大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隆起的部分在海洋上形成岛弧,在陆地上形成海岸山脉。落基山脉是海岸山脉,与海沟形成类似,都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 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5~7题。 5.乙处的地质构造是(B) A.背斜B.向斜 C.断层D.山岭 6.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C)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7.甲处地下有碳岩,若在甲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注意的是(C) A.火山喷发B.断层下陷 C.地下溶洞塌陷D.地下冻土融化 【解析】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属向斜构造。该地质演变过程是先发生水平挤压,岩层褶皱上升,后外力侵蚀形成。甲处地下有石灰岩,要注意岩层侵蚀形成的地下溶洞,易塌陷。 (2019·山东日照月考)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8~9题。 8.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A) 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D.岩石崩塌 【解析】长白山天池是火口湖。 9.下列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