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扶贫”的路径刍探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扶贫”的路径刍探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扶贫”的路径刍探

作者:刘光平

来源:《成才之路》2020年第25期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国家精准扶贫的攻坚力量。一些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文章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探讨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扶贫”的路径,期望对精准扶贫及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准扶贫;路径;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5-0016-02

建设美丽乡村和精准扶贫是当前贫困地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人的幸福指数的必要举措。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国家精准扶贫的攻坚力量。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开展特色帮扶活动,全方位参与到区域精准扶贫工作之中。一些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优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贫困地区,我们可以把扶贫对象分成微观层面即贫困村和贫困户、中观层面即贫困县、宏观层面即贫困片区。针对不同的层面,我们不应把“非遗+扶贫”单一化、雷同化,而应有自己的侧重点,从而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下面,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探讨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扶贫”的路径。

一、微观层面:非遗培训赋能+就业工坊扶贫

扶贫重在扶志,贵在扶智。在“非遗+扶贫”理念的指引下,高职院校应该把这种扶贫路径具体化,演化成“非遗人才培训+就业工坊扶贫”。要通过人才的培训、传统工艺的挖掘、文化的引导与整合,帮助贫困对象通过学习掌握脱贫技能,设立和完善就业工坊,形成规模,丰富扶贫土壤,促进贫困地区的就业和增收。

1.“非遗传承人+农户”传承技艺促就业

要改变贫困对象的经济状况,高职教师先要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让其认识到自己有脱贫的能力,形成强烈的致富意识。然后鼓励贫困户加入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由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和指导,学习传统工艺技能,拓宽知识眼界,提高就业能力。

2.“非遗传承人+专家团队”研发创新提价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