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4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Ground Control in Mining

34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Ground Control in Mining

34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Ground Control in Mining
34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Ground Control in Mining

34届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中国·2015)

3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ound Control in Mining (China·2015)

会议手册

PR OGRAM

October17-20, 2015

会议时间:2015年10月17-20日

会议地点:河南理工大学

Conference Venue:

Housing/Meals/Social functions: Jiaozuo Hotel

Technical Sessions: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河南理工大学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USA) 中国煤炭学会

China Coal Society

中国矿业大学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oration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mpany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Henan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mpany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编辑出版中心

Editing and Publishing Center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太原理工大学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山东科技大学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西安科技大学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安徽理工大学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河南省煤炭学会

Coal Society of Henan Province

煤矿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oal Work Safety, Henan Province

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gas drainage and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in deep mine 煤矿岩层控制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International Joint Research Laboratory for Ground Control in Mines of Henan

河南省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

Coal Society of Henan Province’s Mining Professional Committee

主席:

Syd S.Peng 美国工程院院士

张铁岗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峰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杨小林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校长

缪协兴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副校长

副主席:(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陈党义, 陈金生, 陈祥恩, 冯涛, 郭金刚, 郝传波, 康红普, 梁冰, 李树刚, 孟祥瑞, 王家臣, 王继仁, 王金华, 于斌 , 杨更社, 朱德仁, 周英.

委员:(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郭文兵, 郭增长, 高建良, 华心祝, 姜德义, 李化敏, 罗绍河, 梁卫国, 刘希亮, 马耕, 马念杰, 齐庆新, 石必明, 谭云亮, 王卫军, 伍永平, 邢奇生, 杨治国, 张东升, 张国华, 张宏伟, 张建国, 张敬军, 张农.

Academic Committee

Chairs:

Syd S.Peng Academician,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USA)

Tiegang Zhang Academician,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Feng Liu Deputy Director, China Coal Society

Xiaolin Yang President,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exing Miao Vice-President, China University of and Technology

Vice-Chairs:

Dangyi Chen Jinsheng Chen Xiang'en Chen Tao Feng Jingang Guo Chuanbo Hao Hongpu Kang Bing Liang Shugang Li Xiangrui Meng Jiachen Wang Jiren Wang Jinhua Wang Bin Yu Gengshe Yang Deren Zhu Ying Zhou

Committee Members:(Alphabetical Order)

Wenbing Guo Zengzhang Guo Jianliang Gao Xinzhu Hua Deyi Jiang Huamin Li Shaohe Luo Weiguo Liang Xiliang Liu Geng Ma Nianjie Ma Qingxin Qi Biming Shi Yunliang Tan Weijun Wang Yongping Wu Qisheng Xing Zhiguo Yang Dongsheng Zhang Guohua Zhang Hongwei Zhang Jianguo Zhang Jingjun Zhang Nong Zhang

主席:

Syd S.Peng 美国工程院院士

张铁岗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峰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

缪协兴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副校长

朱德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教授、原副会长

郭文兵河南理工大学教授、院长

副主席:

周英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副校长

王家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院长

朱旺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授、处长

王金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教授、董事长

郭金刚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总经理

陈祥恩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董事长

秘书:

南华 , 李振华 , 杜锋 , 刘雅娴 .

委员:(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Anthony Iannacchione, Christopher Mark, 杜锋, 郭保华, 郜进海, 顾明, 李定启, 李大伟, 李东印, 兰建义, 刘少伟, 陆庭侃, 刘雅娴, 李振华, 马建宏, 南华, 任华, 苏承东, 宋常胜, 孙玉宁, 王兵建, 魏锦平, 魏平儒, 韦四江, 王文, 吴旭, 王永龙, 王振锋, 徐学锋, 熊祖强, 杨可臣, 袁瑞甫, 杨玉中, 张盛, 翟新献.

Organizing Committee

Chairmen:

Syd S.Peng Academician,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USA.

Tiegang Zhang Academicia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eng Liu Deputy Director, China Coal Society

Xiexing Miao Professor/Vice president ,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Deren Zhu Researcher, China National Coal Association

Wenbing Guo Professor,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Vice Chairmen:

Ying Zhou Professor/Vice president ,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chen Wang Professor,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Wangxi Zhu Researcher,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Committee

Jinhua Wang Researcher,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Jingang Guo Professorate, senior engineer, Datong Coal Mine Group Co

Xiang'en Chen Professorate/senior engineer, Henan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

Secretary:

Hua Nan, Zhenhua Li, Feng Du, Yaxian liu.

Committee Members:(Alphabetical Order)

Anthony Iannacchione Christopher Mark Feng Du Baohua Guo Jinhai Gao Ming Gu Dingqi Li Dawei Li Dongyin Li Jianyi Lan Shaowei Liu Tingkan Lu Yaxian Liu Zhenhua Li Jianhong Ma Hua Nan Hua Ren Chengdong Su Changsheng Song Yuning Sun Bingjian Wang Jinping Wei Pingru Wei Sijiang Wei Wen Wang

Xu Wu Yonglong Wang Zhenfeng Wang Xuefeng Xu Zuqiang Xiong Kechen Yang Ruifu Yuan Yuzhong Yang Sheng Zhang Xinxian Zhai

10月18日上午

主持人:郭文兵

主持人:Syd S. Peng and 于斌

主持人:缪协兴 and Christopher Mark

10月18日下午

主持人:王家臣 and Anthony Iannacchione

主持人:齐庆新 and Preusse Axel

10月19日上午

主持人:张东升、李东印

主持人:梁卫国、刘洪涛

10月19日下午

主持人:高喜才、赵同彬

主持人:尹尚先、余伟健

主持人:高建良、徐涛

河南理工大学校医院 (HPU Hospital)

地址(Address):音乐厅东100米 / East of Concert Hall about 100m.

10月17日 /Oct.17 星期六 / Sat. 晴/Sunny 16℃-28℃ 10月18日 /Oct.18 星期日 / Sun. 多云/Cloudy 14℃-24℃ 10月19日 /Oct.19 星期一 / Mon. 多云/Cloudy 13℃-24℃ 10月20日 /Oct.20 星期二 / Tues. 晴/Sunny 13℃-24℃

1.焦作迎宾馆到河南理工大学路程示意图/The way between Jiaozuo hotel and HPU.

2.会场位置示意图/The meeting location map.

KlippelQCsystem操作说明书

FOSTER ELECTRIC (PANYU) FACTORY
ENG1/HHJZ—20100117 1/25
Klippel QC system 操作说明书
第一章 生产线使用指南
一、开机注意事项: 1.开机:必须先开电脑,再开分析仪,避免电脑开启时冲击电流损坏分析仪内 部精密部件; 2.关机:必须先关分析仪,再关电脑; 3.平时机器不使用时,要用毛巾或者棉布盖好测试箱,避免灰尘落入 MIC,影 响测试结果。
二、使用手顺: 1.从桌面上双击“QC Engineer”,打开使用界面,选择要测试的机种,按“Start” 开始进入测试窗口。此时,系统会弹出要求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的小窗口,输入正 确才能进入设置。
双击这里
选择要测试的 机种名
输入用户名与 密码

FOSTER ELECTRIC (PANYU) FACTORY
ENG1/HHJZ—20100117 2/25
2.进入测试界面后,系统会弹出下图所示的设置窗口,如果这个窗口关闭了,可 以点击界面左上角的手形工具箱重新打开,在这里主要是设置测试数据保存位 置,以方便查找。
在 Tasks 任务栏 内选择第四行 “Finish”.
点击这里新建 保存目录路径
点击这个手形 工具可打开以 上窗口

FOSTER ELECTRIC (PANYU) FACTORY
ENG1/HHJZ—20100117 3/25
3.点击“Limits”设定测试标准,此时需要点击一下“Activate Limit Calculation Mode”打开激活,如下图所示。
点击这里激 活,再次点击 为关闭激活
注意:设定标准请在生产线都开 LINE 的情况下进行设定, 那样才能设定需要的环境噪音!

KLIPPEL 操作手册

KLIPPEL 测试系统的简单操作手册 检查激光:Enter----Main menu 选择Displacement meter----选择D(对校准器第二格,距离复0)----激光对准第一格(距离显示在9.7mm-10.3mm之间)----激光对准第三格,距离显示在-9.7mm—10.3mm之间----OK 固定喇叭,将雷射激光对准喇叭中间反射面(可用涂改液涂在雷射光束照射喇叭位置,增强反射强度,白色贴纸也可),距离调至绿灯及黄灯皆连续亮,不闪动,将连接线正确接上喇叭正负端子。 LPM小信号线性参数测试 1.点选第一行黄色资料夹图示,点选“open project”, 然后点选“new folder”, 输入文件名后按OK。 2.点选第一行蓝色测试图示(new operation),点选测试模式“LPM linear parameters”, 点先“LPM Logitech”设定,按OK。 3.点选第一行灰色喇叭图示“properties”,选“info可于name”栏重新命名, “comment”栏输入备注说明。然后点“Driver”,于“Diaphragm Area”栏输入有效振动面积(cm2),或于“Diameter”栏输入有效振动直径(cm),于“Material of voice coil”点音圈材质。在于“Power”栏,输入额定功率(W),额定阻抗(ohm),按OK确认,按Close关闭。 4.点选第一行绿色启动图示开始测试。 结果可以得下列小信号线性参数 Electrical Parameters Re electrical voice coil resistance at DC 直流电阻 Le frequency independent part of voice coil inductance L2 para-inductance of voice coil R2 electrical resistance due to eddy current losses Cmes electrical capacitance representing moving mass Lces electrical inductance representing driver compliance Res resistance due to mechanical losses Fs driver resonance frequency 共振频率 Mechanical Parameters (using laser) Mms mechanical mass of driver diaphragm assembly Including air load and voice coil 有效振动质量(含空气负载) Mmd mechanical mass of voice coil and diaphragm without Air load 有效振动质量(不含空气负载) Rms mechanical resistance of total-driver losses Cms mechanical compliance of driver suspension 顺性 Kms mechanical stiffness of driver suspension 钢性 Bl force factor (Bl product) 磁力因数

重复性和再现性不确定度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GR&R 是用来检定检测产品的人员是否具备识别产品特性的能力,正常的产品是否会误判,不正常的产品是否会漏判,也就是检定“检测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GR&R是研究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是计量型分析。 1.简称:重复性(EV)(equipment variance)设备偏差、(再现性AV)(appriser variance)人員偏差、产品偏差(PV)(products variance), 2.重复性(Repeatability):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a、相同的测量环境b、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c、相同的位置d、在短时间内的重复 3.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指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物料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把重复性引起的偏差考虑进去了。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也就是说别人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做再现性实验。 4.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上述定义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而表示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最为常用的是实验标准。重复性条件。质言之,就是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以及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重复测量任务。这里的“短时间”可理解为:保证前四个条件相同或保持不变的时间段,它主要取决于人员的素质、仪器的性能以及对各种影响量的监控。从数理统计和数据处理的角度来看,在这段时间内测量应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即符合统计规律的随机状态。通俗地说,它是测量处于正常状态的时间间隔。重复观测中的变动性,正是由于各种影响量不能完全保持恒定而引起的。重复性标准差有时也称为组内标准差。 5.活动介绍:1)每个作业员检测二次,每次检验产品50PCS,50PCS中混有不合格品也有合格品,检验员需在同一次内发现该次的不良品,不良品数不定。不良项目在日常不良中可以发现的,为常见的不良现象。2)评价员会先前对合格的产品混入不良品,且此不良品会作好相应标识,作业员在检查过程中在正常检验的情况下需发现该不良,且不良项目与评价员为一致。示为达标,合格员。若未能发现相应的不良品,或发现的不良项目不能对应,或误判。需将检验员重新作合适相应的培训。3)此项测试为个人评价,作业员需独立完成,外部人员不得参与。6.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GRR)的可接受准则是:a) 低于10%的误差—测量系统可以被接受;b) 10%至30%的误差—根据应用的重要性、量具成本、维修的费用等确定是否是可接受的;c) 大于30%的误差—测量系统需要改进;d) 过程能力被测量系统区分开的分级数(ndc)应该大于或等于5(取整数). 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目前对于误差分析中的最新理解和阐述,以前用测量误差来表述,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现在更准确地定义为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获得的结果的不确定的程度. 不确定度的计算: 不确定度的值即为各项值距离平均值的最大距离。 例:有一列数。A1,A2, ... , An, 他们的平均值为A,则不确定度为:max{ |A - Ai|, i = 1, 2, ..., n}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1、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的定义: 重复性(设备误差):是指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一位评价人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的变差。 再现性(评价人变差):指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不同评价人用同一量具测量的平均值变差。 2、分析步骤: 1)、获取一个样本零件数>5(一般取10样本零件),应代表实际的或期望的过程变差范围. 2)、选择评价人A 、B、C等.零件的号码从1到n ,评价人不能看到零件的编号. 3)、如果是正常测量系统程序的一部份,应校准量具.主评价人以随机顺序测量n 个零件,将测量结果输入相应的表格中. 4)、求出对于每个评价人每个零件3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和极差. 5)、求出每个评价人的对所有的零件的测量总平均值(A X 、B X 、C X )和总极差(A R 、B R 、C R ). 6)、求出每个零件的测量平均值P X ,并计算出测量总平均值X 和总极差P R . 7)、求出极差平均值()A B C R R R R ++=评价人数 。 8)、求出最大均值(max.)(min.)DIFF X X X =- 9)、求出均值上限值2X UCL X A R =+、均值下限值2X LCL X A R =-和极差上限值4R UCL D R =、极差上限值30R LCL D R ==。并画出每个评价人的均值和极差图。 10)、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①重复性—设备变差(EV ) 1EV R K =? ②再现性—评价人变差(A V )AV = ③重复性和再现性(R&R )&R R =④零件变差(PV )3p PV R K =? ⑤总变差(TV )TV = ⑥%总变差(TV ) %100(/)EV EV TV =? %100(/)AV AV TV =? %&100(&/)R R R R TV =? %100(/)PV PV TV =? 有效分辨率=1.41(PV / R&R ) 11)、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接收标准(之一) ①低于10%误差——测量系统可接收。 ②10%~30%误差——考虑重要性、量具成本、维修成本可能接收。 ③大于30%的误差——需改进。 12)、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接收标准(之二) ①在10零件的均值中有5个以上的零件落在控制限以外,说明测量系统是有效和适用的. ②所有的极差都落在控制限以内,说明操作者使用的测量系统是稳定良好的. ③nd c ≥5,该测量系统可以可靠地分辨,可以覆盖预期的产品变差的非重迭97%的自信度区间.

软件性能检验测试报告

Official Test Report正式的测试报告 测试项目:软件性能测试 Conclusion结论: Pass通过Fail 不通过 Other其它: Performed by测试: 樊佳伦Signature Date: 2015-12-22 Written by撰写: 邓文签名:日期:2015-12-23 Checked by核查: 董安庆2015-12-24 Approved by批准: 穆剑权2015-12-25

Revision History修订履历

Contents目录 Contents目录 (3) 1 Purpose目的 (4) 2 References 参考文件 (4) 3 Glossary术语 (4) 4 Sample Information 样品信息 (4) 4.1 General Information 基本信息 (4) 4.2 Hardware &Software Information 软硬件信息 (4) 5 Equipment & Device Information设备信息 (5) 6 Approach测试方法和步骤 (5) 7 Pass/ Fail Criteria 通过标准 (7) 8 Results 分析与结果 (7) 9 Conclusion 结论 (7)

Software Performance Test Report 1 Purpose目的 验证该BMS的软件性能指标是否在产品规范内。 2 References 参考文件 Specification 产品规格书: Standard 执行标准: GS95024-1, ISO26262 3 Glossary术语 4 Sample Information 样品信息 4.1 General Information 基本信息 4.2 Hardware &Software Information 软硬件信息 软件版本:V1.2

高低温与老化测试报告模板

高低温老化测试报告模板 产品型号及编号: XXX 测试日期: XXX 测试人: XXX 一、测试设备参数 表1:测试设备参数表 测试设备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 DUT XXX XXX XXX NuStream Smartbits 二、测试目的 ◆验证新开发产品在高温、低温条件下能否满功耗正常工作,不出现重启、死机等异常现象,且流 量稳定。 ◆验证新开发产品的主要发热器件,在高温环境下满功耗工作时的温度是否超出要求的温度。 ◆验证新开发的产品能否在高低温条件下正常启动。 三、测试要求和方法 3.1、测试要求 ◆所有新开发产品必需经过高温12小时、低温12小时的环境测试,且高低温下的设备性能必需与 常温时的一致。 ◆测试时必需使测试设备满功耗工作,并测量不同时刻下主要发热器件的温度。 ◆因尽量减小其它无线信号对被测设备的干扰。 ◆新开发产品必需能在高低温条件下正常启动 3.2、测试方法 3.2.1 IxChariot软件无线流量测试 ◆测试时要根据不同的产品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1T1R的路由选择1T1R的网卡,2T2R的路由选择 2T2R的网卡。 ◆将待测设备的信号用馈线引出,固定好导温线后放入高低温箱内。 ◆榙建测试模型: 1、待测设备的信号用馈线引出,通过屏蔽箱与网卡连接。屏蔽箱内网卡可通过馈线或无线与无线 信号连接,无线信号需加适当的衰减(60dB)。 2、PC1连接2.4G无线信号,PC2连接有线信号。如果待测设备为双频设备,需新增一台PC3连接 5G信号。 3、其余端口可通过网线与NuStream或Smartbits连接。

图1:测试模型框图 ◆ 环境条件设置: 1、高温测试:湿度90%情况下先将温箱的温度调至25℃运行2小时,然后升高到45℃运行12小时,回到25℃运行2小时。 2、低温测试:湿度0%情况下先将温箱的温度调至25℃运行2小时,然后下降到-10℃运行12小时,回到25℃运行2小时。 ◆ 使用Chariot 软件无线向有线发包(测试要求:10Pair ,12小时以上),通常测试待测设备的发射能力(此时芯片的功耗大),可以根据情况跑双向。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发热器件的温度。 3.2.2 高低温启动 ◆ 待测设备接上串口线,通过CRT 软件记录待测设备的启动信息。 ◆ 将待测设备放入温箱内,高温启动的环境温度为45℃,低温启动的环境温度为-10℃。 ◆ 控制供电设备定时上下电。 四、 测试步骤: 4.1、无线吞吐量测试 ◆ 准备好所要测试的网卡和路由,并验证其能正常工作。 ◆ 搭建好测试环境,PC 相互Ping 包确保连路是通的。 ◆ 运行Chariot Console 软件,新建一个测试档案,选择Add Pair ,配置好客户机和服务器的IP 地址,选择测试脚本程序,测试10个程线下的吞吐量(测试要求8小时以上)。 ◆ 测试时,待测设备应该加散热片(如果有机壳,加机壳测试),并使用相应的设备或工具使其满负载运行,同时每个时间段用点温计测量温度。 4.2、高低温启动 ◆ 准备好所要测试的网卡和路由,并验证其能正常启动。 ◆ 搭建好测试模型,启动供电设备。 ◆ 查看待测设备的启动信息是否有不正常启动的现象。 五、 测试数据: 5.1、 温度测试记录 待 测 设 备 2.4G 网 5G 网卡 衰减器 衰减器 屏蔽箱 PC1 PC3 PC2 2.4G 2.4G 2.4G 5G 5G 5G 以太网 NuStream

检测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作业指导书

检测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作业指导书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作业指导书: 版本: A/0分发号: 日期: 替代: 日期: 标题: 检测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作业指导书 发行:品质管理部 目录 1. 目的和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责任和权力 4. 工作流程描述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1.目的和范围:: 1.1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旨在通过正确使用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工具,以分析出现在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存在的变差。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出的SC物性项目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的测量系统。 2.术语和定义 2.1重复性:是由同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2.2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职责: 履行此作业指导书的职责在于所有需做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测量系统所涉及的人员.品质管理部负责此作业指导书的全面实施,负责保存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记录。. 4.工作程序: 4.1每年年初,品质管理部负责依据控制计划编制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计划,采用测量系统分析形式执行。 4.2品质管理部按年计划确定需研究的量具。

4.3选用确定重复性和再现性用测量指南(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报告)进行研究,在进行研究时,应选用极差法方法,一般不选用零件间变差。表格填写如下: (1)处为产品号 (2)处为特性名称 (3)处为尺寸范围 (4)处为公差范围 (5)处为单位 (6)处为产品名称 (7)处为量具号 (8)处为量具名称 (9)处为量具的工程更改水平 (10)处为厂名 (11)处为协调人 (12)处为电话号码,即协调人的电话号码 (13)处为日期,即研究日期 (23)处为评价人姓名 4.3.1取得包含10个零件的一个样本,此样本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围. 4.3.2品质管理部指定评价人A,B和C(此评价人的选择应从日常操作该量具的人中挑选)。 4.3.3评价人A以随机的顺序测量一个丝筒10次,并将结果记录在(12)一行处,让评价人B,C同样测量这一个丝筒10次并互相不看对方的数据.并将结果分别填入(17),(22)一行处. 4.4当输入以上数据时,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R&R)便会自动计算出结果. 4.5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接收准则: 4.5.1当%R&R低于10:测量系统可以接受. 4.5.2当%R&R介于10和30之间:此时,”breakpoint”(24)处的计算不适用,判断测量系接收与否,应由多功能小组根据测量系统应用的重要性、量具成本、维修费用等决定. 4.5.3当%R&R大于30时,说明此量具有待改进,多功能小组明确问题并进行纠正.当量具需改进时,应可参考以下原因: a)如果重复性(25)处比再现性(26)处大,原因可能是: —仪器需要维修 —量具应重新设计以提高刚度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

XXXX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2019-5-25 样品名称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样品编号2019-5-25 委托单位XXXX实业有限公司型号/ 规格RC661-Z2 委托单位 XXXXXX检测类别委托试验地址 样品来源 委托方送样收样日期2019年 4月 15日方式 检测日期 2019 年 4 月 15日~ 样品数量120 2019年 5 月 15 日 1.高低温工作试验10.外箱跌落试验18.标签酒精测试 2.高温高湿工作试验11.外箱振动试验19.盐雾测试 3.外箱温湿度交变储存试验 12.稳定性测试20.外箱抗压测试 4.外箱高温高湿储存试验 13.铅笔硬度测试21.ESD测试 检测项目 5. 冷热冲击试验14.底噪测试22.电源通断测试 6.裸机跌落试验15.防水测试23.裸机振动试验 7.裸机微跌试验16.大头针缝隙安全测试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16267795.html,B 线摇摆测试 8.彩盒包装跌落试验17.标签橡皮测试25.125℃高温存放 9.快递盒包装跌落试验 委托方提供 120 个样品用于本次试验,其中: 样品说明裸机 40台, PCBA 20块,带包装 3箱( 60 台)。 检测依据参考标准: YD/T 1539-2006 《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检测结论样品按照要求完成了测试,测试结果见报告正文 备注--- 编制:审核:批准: 批准人职务:

XXXX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2019-5-25 试验情况综述 序号项目1 工作 试验 2高温 高湿 工作 试验 3外箱 温湿度 交变 储存 试验 标准要求 温度45℃ 持续时间 6 小时 2温度45℃~ -10 ℃ 降温时间 2 小时 3温度-10 ℃ 持续时间 6 小时 4温度-10 ℃~ 45℃ 升温时间 1 小时 每循环时间15 小时 循环次数4 样品状态在线测试 温度40℃ 相对湿度90﹪ 持续时间96h 样品状态在线测试 1 温度70℃ 湿度40﹪ 持续时间12 小时 2温度70℃~ -20 ℃ 降温时间 2 小时 3温度-20 ℃ 持续时间12 小时 4 温度-20 ℃~ 70℃ 湿度40﹪ 升温时间 1 小时 每循环时间27 小时 循环次数4 样品状态包装、不开机 试验情况 试验完成, 样品外观 和功能正常 试验完成, 样品外观 和功能正常 试验完成, 样品外观 和功能正常 高低温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