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改之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

课改之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6324750.html,

课改之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

作者:黄群英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6期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重要的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应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代替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下面,我结合下乡教研案例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过程谈谈看法。

一、利用自我对话,培养学生阅读个性。

自我对话往往是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之后进行的,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阅读的心得和感悟与自己原有的生活积累、思想实际或情感体验发生碰撞,从而对文章产生顺应、同化,或者产生矛盾和疑问。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对话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思考、反思,与文章产生共鸣的过程。从这个层面说,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因此,自我对话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和语文教学人性化的体现,又是培养学生阅读个性的基础和前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达到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一篇文章的形式是作者受到某种生活图景的感染,情积于胸,用一定的表达方式,发之于文字。我们读这些文章,能否与其中的文字产生共鸣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的似曾相识的生活积累。只有头脑中贮备的生活图景被激活,学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新的文本信息,产生丰富的联想,最终实现自我对话的目的,切实提高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利用生本对话,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生本对话往往用在学生对课文的重点或难点的深刻理解上。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既是指学生熟读课文后产生感悟,提炼观点,到文中寻找依据的过程,又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过程。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