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工业革命前后的英国
一、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原因
1、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2、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需的货币资金。
3、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4、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
5、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二、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
7、生产力飞跃发展。

三、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1)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3)它们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殖地体系最终形成。
2、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济,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3)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
(4)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后者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
(5)前者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脱胎于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后者代表性的产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本的新兴产业部门。
(6)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

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
(7)前者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后者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四、工业革命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
1、使世界由手工制作解放,标志着机器时代的来临。
2、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使得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
3、冲击了旧制度、旧思想。
4、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5、巩固了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国的统治基础。
6、世界出现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升级。
7、掀起“自由主义”思潮。
8、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9、现代城市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化和城市化。


第二章:英国的政治体制
一、《谷物法》
1、1815年的第一个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绝对禁止粮食进口。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自由输入粮食。
2、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
3、实施该法后,谷物价格骤贵,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外国也提高英国工业品进口税,从而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1846年,该法被废除。

二、反谷物法运动
1、1838年底,曼彻斯特的几个大厂主创立了一个反谷物法协会。这个协会的势力在曼彻斯特近郊和其他工业地区迅速扩展开来。反谷物法协会后来称为反谷物法同盟,它组织募捐,创办杂志,并出资派遣演说家到各地去,利用一切英国惯用的鼓动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它的口号就是耶利米的格言:“饿死的,不如被刀杀的”;它的机关刊物明确地号召人民去造反,并以“长枪和火把”威胁土地占有者。
3、谷物法的废除是贸易自由主义的胜利,也是工商业资产阶级对土地贵族的一次巨大胜利。在工业化引起的激烈社会变动中,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凭借其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战胜了日益没落的土地贵族,成功的维护了本阶级的利益和资本主义在英国的发展。英国也由此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鼎盛期。
4、反谷物法运动是新兴的、在政治上无权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与经济地位逐渐衰落但仍掌握着国家政权的地主贵族间的一次斗争,它反映了工业革命引起的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中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与传统的地主贵族间的利益冲突和调整,而这种利益的调整最终是有利于力量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这也表明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三、自由贸易
1、废除重商主义,如废除谷物条例、航海条例、商品列举法等。
2、改革关税制度。绝大部分进口商品不予征税,并基本上废除出口税。
3、签计

自由通商条约。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以及后来的英意、英荷、英德等通商条约,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放弃贸易歧视。
4、取消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
5、1860—1880年这20年间,是自由贸易的黄金时代。

四、责任内阁制的四项原则
1、首相取代国王主持政府工作。
2、政府失去议会信任必须辞职或重新进行选举。
3、首相和内阁必须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
4、所有阁员对政府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五、英国议会改革
1、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内容
(1)降低选举资格,城市的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租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中的选举资格是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农业家也取得了选举权。
(2)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名。
(3)对143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等的代表名额。
2、1832年议会改革影响
(1)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促进了工人阶级意识发展。
(2)是英国政党制度的转折点。
(3)为英国以后改革开创了先例。
(4)是英国以后各项改革加快进行的起点。
3、1867年议会改革
(1)重新调整选区,取消四十六个“腐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
(2)进一步降低了选举资格限制,扩大了选民范围。在城市中凡缴纳贫困救济金的房主和年缴纳十镑以上房租和居住期不少于一年的房客享有选举权;乡村居民凡每年有无镑以上收入的土地所有者和年付十二镑地租的佃户均享有选举权。
(3)这次改革,使选举人数由135万增加到250万。但英国广大劳动人民仍被剥夺了选举权,广大妇女都没有选举权。
4、1867年议会改革的意义
(1)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具有主宰地位,进一步消除了英国议会制度中的积弊和腐败之风,彻底打破了以前贵族在议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2)由于选民扩大,政党要站住脚,必须成为群众习惯的党,极大地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使争取选民成为政党活动发核心。
(3)保守党已转变为代表资产阶级的党。
(4)工人暂时被笼络,但从长远看来,也给工人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5、三次议会改革的启示
(1)整个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级围绕着议会选举改革实现普选权而持续斗争,但始终以一种平和的,非暴力的方式出现,体现了英国民族特性在政治领域内的凝结,适时而变,和平渐进。
(2)力求找到

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协调点,达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平衡,避免激进革命带给社会的损害,这种渐进妥协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六、恩赐制
君主制度下的一种任官现象。又称恩赐官职制、封建委任制。在君主制度下,官职、爵位是君主的私产,君主掌握着任用官职的权力,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任用下属官吏。

七、工联主义
(1)英国工联产生于18世纪后半叶。工联主义在19世纪中叶宪章运动衰落后开始广泛传播。
(2)工联主义者主张工人组成工会,在雇佣劳动制度范围内改善工会工人的经济条件和法律地位,不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3)工联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宣传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是协调一致的。主张进行纯经济的斗争。注重工人眼前的和暂时的利益,忽视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最终目的。
(4)早期工联运动作为组织工人的形式,在联合无产阶级为争取提高工资、缩短工时以及改善劳动条件而对资本压迫进行的斗争中建树过功绩。
(5)19世纪60年代初,工联一度向左转,一些工联领袖参加了第一国际的创建工作。
(6)但是,工联领袖的改良主义思想始终妨碍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工联的狭隘行会性质和保守倾向引起工人的普遍不满。
(7)19世纪80年代末,英国出现新的工联运动。新工联允许非熟练工人参加,主张进行阶级斗争。19世纪末,工联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统治地位日益动摇,逐渐同社会改良主义合流。

八、费边社
(1)1884年 1 月由一些激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立于伦敦。前期的主要领导人有萧伯纳和韦伯夫妇等人。
(2)其名称来源于以善于使用缓进待机策略著称的古罗马统帅Q.费边的名字。表明他们主张采取缓慢渐进的策略来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
(3)费边社的思想理论体系,直到19世纪80年代末期才逐步形成。1889 年出版的由萧伯纳主编的《费边社会主义论文集》集中表达费边社会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变革只能通过群众心理缓慢地、逐渐地向着新的原则的转变,社会改革才能一点一滴地实现。费边社要求一切重大的社会根本改革,必须是民主主义的、合乎道德的、符合宪法的、和平的变革。
(4)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而且正在通过点滴改革逐步向社会主义演进,社会主义者的任务是设法把自己的思想“渗入”到各政党和各社会阶层中去,特别是影响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政治家、公职人员、工会领袖等等,使其确信改革的必要性。
(5)费边社认为由资本主义演进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实行普选制和议会制度;在经济上就是

实现市政社会主义和组织合作社 。市政社会主义是费边社的重要政策主张,认为只要扩大市政当局对煤气工业、电力工业、自来水工业和其他公用事业的所有权,加强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管理就是实行社会主义。
(6)费边社最初反对建立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后来由于工人群众要求开展独立的政治行动的呼声日益强烈,改而支持建立独立的工人政党,并在1900年以集体成员身份加入了劳工代表委员会。
(7)【新费边社】1931年由牛津大学教授、费边社活动家G.D.H.科尔发起,成立新费边研究社。1939年该社与处于停顿状态的费边社合并为新费边社,科尔为领导人。
(8)【新费边社】费边社始终是个规模不大的社会改良主义研究和宣传团体,社员通常只有几百人,1947年一度有社员8000人,地方分社 120 多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费边社会主义逐渐成为工党的理论和政策基础。费边社人数虽少,但影响较大。下院的工党议员以及许多工党领导人都是费边社成员。费边社出版《新费边论文集》和《费边社会主义思想论文集》,试图在新形势下为社会改良主义指出道路。


第三章:德国
一、德意志统一的前提
1、基本前提: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
2、德国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和阶级力量配置都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超越容克。容克阶级分化日益显著和加快。
3、经济前提
(1)关税同盟扩大成为国内时常,小德意志地区德经济同普鲁士逐渐“一体化”。
(2)关税同盟——“德意志统一的结婚绶带”。
(3)到60年代,小德意志地区经济基本同普鲁士“一体化”,形成了共同德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民族最终形成并得到巩固。

二、关税同盟
1、背景
(1)德国统一前以普鲁士为首的各邦国为扫除相互之间的贸易障碍而结成的同盟。于1834年正式开始。
(2)在普鲁士带动下,北德6个邦国于1826年成立关税同盟,参加同盟的各邦国之间的关税取消了。1827年,南德两个大邦国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组成南德关税同盟,后来其他一些南德邦国也参加进来。
2、过程
(1)1828年,汉诺威、萨克森、图林根各邦国和汉萨城市组成了对抗普鲁士的中德关税同盟。但在普鲁士的压力下,它于1831年瓦解了。
(2)1833年,由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组成,参加的各邦国订立了为期 8年的关税协定,协定自1834年1月1日起生效。以后每逢协定到期即再行延长。
(3)开始时,这一同盟联合了北德18个邦国,1835年巴登公国、拿骚公国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加入后,领土共计 8.2万平方英里,人口2500万人。只有汉诺威等一部分邦国

未加入同盟。
3、主要内容
(1)废除内地关税,同盟各邦国之间的贸易免税。对国外贸易统一关税制度和税率。
(2)关税同盟以普鲁士1818年的税法为蓝本制订关税政策,参加同盟的各邦国之间从1834年起废除全部关税。
(3)在对外贸易方面,倾向自由贸易,但对从英国进口的棉织品和呢绒等则课征保护性关税。
(4)关税同盟还致力于统一货币、度量衡制度和商业法规。各邦国于1838年和1857年签订一些专门协定,开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其后又先后实行了“密突制”、统一了票据章程、实施了共同的商业章程。
(5)1837~1844年间,关税同盟先后与荷兰、希腊、土耳其、英国和比利时签订了商业协定,同盟的国际地位很快得到巩固。
4、作用
德意志关税同盟把德国境内大部分邦国结成了一个紧密的贸易和经济区域。关税同盟的建立是德国走向经济和政治统一的重要步骤,它也促进了19世纪德国产业革命的发展。

三、1871年宪法
1、内容
(1)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阿尔萨斯和洛林作为皇帝的直辖领地。
(2)首脑为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由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任免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为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3)赋予召集两个立法机构开会或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
(4)宰相由普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
(5)立法由两院制议会构成。联邦议会代表各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成年男子普选产生,议员任期五年。
(6)联邦议会对立法和政策具有决定权,帝国议会权力有限。
2、特点
(1)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
(2)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保留了浓厚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3)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军权、外交权及对议会的控制权。
(4)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议会没有实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3、评价
(1)积极性:①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②宪法的颁布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③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④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
(2)局限性:①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

民带来深重灾难。③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

四、文化斗争
1、背景
(1)1871~1887年德意志帝国俾斯麦政府与天主教会及其代表中央党的斗争。
(2)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德国天主教会和南部、西南部小邦的反普鲁士势力,不满信奉新教的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的统治地位,要求享有更多权利。教皇庇护九世也以维护“民主”的姿态出面攻击新教、自由主义和世俗主义。
2、内容
(1)俾斯麦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在容克的支持下,决定将天主教会置于国家管理之下。
(2)颁布了一系列反教权主义的法律。其中,1871年的《布道规章》禁止教士利用讲坛发表政治观点;1872年的《学校监督法》和《耶稣会士法》使全部教会学校接受国家监督,并将耶稣会士赶出德国;1874年的《平民结婚法》规定全国一律采用世俗结婚仪式;1875年又宣布解散所有教团。
(3)1873年普鲁士邦公布的《五月法律》规定,只有本邦的、经过德国大学学习并通过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取得教职;所有教会教育机构处于国家监督之下;教会权力受王家法院的监督。
3、影响
(1)俾斯麦的措施被渲染为所谓文化斗争,但这些法律并没有摧毁天主教会和中央党的力量,也没有能够使天主教会服从政府、帝国政权。
(2)随着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俾斯麦同天主教会妥协,1876 年起停止颁布反教权主义法律。
(3)至1887年帝国已废除和放宽大部分反天主教的立法,转而与天主教会共同镇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五、《社会党人法》
1、背景
(1)19世纪后半叶,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社会主义运动在德国蓬勃发展。俾斯麦政府对此深感不安。
(2)1878年5月和6月,德皇威廉一世两次遇刺,俾斯麦政府借机嫁祸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向国会提出反社会党人法案,但被否决。国会重新选举后,始在10月19日得以通过。
2、内容
(1)规定:一切旨在推翻“现存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而从事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活动的组织均予禁止,其集会、活动、游行予以解散,印刷品予以查禁。
(2)禁止为社会民主党印刷宣传品和提供集会场所。
(3)在“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的城市或地区宣布实行“小戒严”。“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者”要被驱逐出居留地,参与受禁活动的人将被处以罚款或被判刑等。
3、影响
(1)《社会党人法》将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的工会组织置于非法地位。
(2)该法实施期间,约1300多种出版物被查禁,约有1500人被判处总数达1000多年的监禁,约1000多名社会民主党成员被驱逐出其居留地,还有些人被迫

流亡国外。有些地区常年处于“小戒严”状态,社会民主党不得不转入地下,工人运动一时处于低潮。
(3)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帮助下,德国社会民主党制定了将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相结合的策略,经过英勇斗争,逐渐恢复和壮大了自己的组织。

六、大陆政策
1、背景
(1)普法战争后期,俄国几度扬言干涉,并与英国协商共同行动,构成对德国的最大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俾斯麦力图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以孤立法国。
(2)联合奥匈帝国,抑制俄国在欧洲的扩张。
2、内容
(1)拉拢英国,加剧英俄对抗。
(2)1873年俾斯麦促成缔结俄、奥、德三皇同盟。
(3)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
(4)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1887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国避免两面作战。
3、结果
(1)对于英国,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
(2)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斯麦被迫辞职。
(3)1890年后,大陆政策让位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七、世界政策
1、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
2、政策的主要舞台已由欧洲大陆扩大到世界各地,具有强烈的扩张与争霸世界的性质。
3、 制订和推行世界政策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帝国宰相B.H.M.K.von比洛和海军上将A.von蒂尔皮茨。
4、 世界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东亚、非洲和中东。德国在这一政策指导下,于1897年强占中国的胶州湾;在非洲支持南非布尔人共和国,同英国争夺南非势力范围,在摩洛哥同法国展开争夺。在中东,力图独占土耳其,并通过巴格达铁路的建造,把势力一直伸延到波斯湾。
5、 通过1898~1921年的舰队法案,德国海军迅速发展成为英国海上霸权的最大威胁。
6、 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八、泛日耳曼主义
1、1891年,德国成立了“泛德意志协会”,泛日耳曼同盟对德国军国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2、它受着有势力的政治家、金融家、容克地主与军阀的领导和资助,该同盟是为了在国内外促进德国民族利益而建立的。
3、主张:(1)在国内唤起祖国意识,反对一切与民族发展相违反的倾向。(2)培养并支持在各国的德国人为保卫本国特点而斗争的这种德国民族而努力,保护并支持他们要为此目的而把地球上一切德国人团结起来而努力。(3)促进在欧洲和海外坚决推行符合德国利益的政策,特别

是要推行德国殖民运动使其达成实际结果。
4、它的主要意图是夺取广大的殖民地,扩张德国。如果说俾斯麦时,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是针对法国来说,那么,泛德意志同盟的矛头已经指向了欧洲的强国。

九、韦伯思想
(1)他是社会学大师。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以及《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
(3)他在《政治作为一种职业》(Politik als Beruf)一书中称国家是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叁种正式的政治支配和权威的形式:魅力型支配(家族和宗教)、传统权威(宗主、父权、封建制度)、以及官僚型支配(现代的法律和国家、官僚)。
(4)经济史学与社会分层。
(5)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价值中立。



第四章:法国
一、1814年宪法
(1)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承认《拿破仑法典》给予人民一定的政治自由。
(2)宪章赋于国主统率陆海军、宣布战争、缔结和约、任命一切高级官员(包括贵族院议员)、执行法律和维持治安,并同议会一起拥有立法等大权。

二、巴黎公社的影响与意义
(1)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阶段。公社的建立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演习。
(2)巴黎公社革命不仅是对法国资产阶级的沉重打击,而且也是对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统治的沉重打击。公社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衰落。
(3)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实践,证明了科学共产主义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4)巴黎公社以它辉煌的成果,特别是在它开创无产阶级道路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
(5)巴黎公社的原则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在公社失败后,一再体现现来,它鼓舞着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三、布朗热事件
(1)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以 G. 布朗热将军为首掀起的民族沙文主义运动 。
(2)布朗热于1886年1月~1887年5月任陆军部长时,要求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燃起对德国复仇的沙文主义狂热。
(3)他联合保王势力和沙文主义的爱国者同盟,妄图实行军事独裁。6月,政府改任他为驻克莱蒙费朗 13军团司令,布朗热利用群众对共和派政府的不满,离开军队,投身政界,以谋取政权。
(4)1888年 2月,布朗热派的《军帽徽》报积极宣传他提出的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

的支持,全国掀起崇拜布朗热浪潮。在1889年 1月27日巴黎的补缺选举中,布朗热以绝对多数票取胜,一些省也提他为候选人。此时,布朗热企图通过合法选举夺取政权。
(5)2 月,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决定以阴谋颠覆国家罪逮捕他 。4 月1日,布朗热逃亡比利时 。8月14日,最高法院缺席判处他终身监禁。1891年9月30日,布朗热在布鲁塞尔附近自杀。

四、巴拿马丑闻
1、背景
(1)这是一件耸人听闻的贪污受贿舞弊案。
(2)早在1879年5月,法国的企业家、工程师雷赛布从哥伦比亚政府中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1881年他组成了巴拿马运河开凿公司,并发行了大量股票,总数达30多亿法郎。想发财的法国广大中小资产阶级把股票抢购一空。运河开工后,由于对运河开凿工程估计的错误及法国银行强加于雷赛布的苛刻条件,也由于开凿公司的贪污挥霍,使资金严重不足,工程很快陷入绝境。为获得资金,公司企图发行新的股票,但这需要议会的立法授权和政府的批准。为此,公司通过银行中间人用大量金钱贿买国家要人、高级官员、议会议员及报刊舆论界,从而得到议会和政府同意又发行了大量股票。但是,到了1889年2月,当公司骗到了大量股金之后,却突然宣布因负债12.8亿法郎而破产,工程只完成1/3而被迫停工。购买了股票的约90万户小股东也因此破产,许多企业倒闭。
2、内容
(1)1892年底,巴拿马舞弊案的真相被揭露,法国的前三名内阁总理弗雷西讷、鲁维埃、弗洛凯,著名的激进党首领克雷孟梭,还有公共工程部长、陆军部长、议长等重要官员及200名议员,和一些报刊记者均受贿赂。
(2)由于政府官员的支持,才酿成了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克雷孟梭受贿100万法郎,有的议员收受50万法郎。丑闻揭露,加速了法国的政治风潮。
(3)1893年2月,法国政府被迫对巴拿马公司的董事长和三名董事以诈骗罪审判,司法机关判处公司董事长88岁的雷赛布和他的儿子公司董事5年徒刑和3000法郎罚款,另三名同案人被判处2年徒刑,但许多受贿的政府头面人物却逍遥法外。
(4)4个月后,重罪法庭再次宣判他们全体无罪,这场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在资产阶级政府的庇护下,不顾舆论的反对,就这样草草收场。
3、影响
(1)一些著名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人士因受贿而名声狼藉,不得不退出政治舞台。
(2)新的一代共和派取代了他们的地位,这些人抛弃了机会主义派的特点,变得更加温和,准备和所有的人联合,甚至不惜放弃反教权主义的传统政策,与教会言归于好,并与右派接近来共同对付社会主义以维护其统治。
(3)丑闻使资产阶级

政府和实业家信誉扫地,许多中小储蓄户和银行家对政府和实业家吏加不放心,他们宁愿把资金投向国外,通过放债取得高利。
(4)丑闻的揭露使人民群众,尤其是无产阶级开始认清统治者的真面目,纷纷脱离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欺骗转向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党的力量开始加强,在1893年的选举中获得70万票,在众议院中形成了50人的社会主义议会党团,成为议会中一支强大的力量。

五、德雷福斯事件
(1)19 世纪90年代法国军事当局对军官 A.德雷福斯的诬告案。
(2)德雷福斯出生于阿尔萨斯犹太商人家庭,在总参谋部任上尉军官。1894年 9月,情报处副处长亨利诬陷德雷福斯向德国武官出卖军事机密,以间谍罪加以逮捕。1894年12月22日军事法庭在证据不足情况下判处他在法属圭亚那附近的魔鬼岛终身监禁。1896 年3月,新任情报处长皮卡尔在调查中发现,真正的罪犯是亨利的朋友F.W.埃斯特哈齐,要求军事法庭重审。亨利伪造证件,反诬皮卡尔失职,后者被调往突尼斯。1898 年1月,经军事法庭秘密审讯,埃斯特哈齐被宣告无罪,激起了社会公愤。
(3)1月14日,作家E.左拉在《 震旦报》发表致总统的公开信《我控诉》。要求重审德雷福斯案件的社会运动广泛开展。法国社会分裂为德雷福斯派和反德雷福斯派两个阵营。民族主义右翼分子妄图借此推翻共和政府。不久,亨利伪造证件的事实暴露,被捕供认后自杀。埃斯特哈齐也畏罪潜逃伦敦。在群众强大压力下,1899年8、9月,经军事法庭重审,德雷福斯仍被判有罪,但改判10年徒刑。
(4)9月19日,总统决定赦免德雷福斯,以息民愤。直到1906年7月最高法院才撤销原判,为其昭雪。德雷福斯恢复名誉,被晋升为少校。
第五章:俄国
一、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
(3) 思想: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4)军事: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社会矛盾,推动农奴制改革。
2、内容
(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工商业,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2)规定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
3、影响
(1)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

市场、资本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司法体系,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2)从此,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在改革后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3)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二、民粹派运动
1、背景
(1)俄国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自称是人民的精粹,故有民粹派之称。
(2)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同地主和沙皇制度的矛盾愈益激化。一批代表农民利益的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逐渐形成民粹派。
2、观点
(1)积极主张:①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②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③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
(2)错误主张:① 民粹派否认俄国资本主义发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否认工人阶级发展状大的可能性。认为在旧有的农村公社和小农经济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② 否认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和领导作用。认为只有知识分子领导下的农民才是革命的主力军。③ 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历史是由个别杰出人物,即所谓“英雄”创造的,而人民群众只是跟在英雄人物屁股后面的“群之民”。④ 他们都把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反对农奴制残余,但否认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否认无产阶级的先进作用,认为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视农民村社为社会主义的萌芽和基础。
3、发展
(1)民粹派思想家分为 3个 主要流派:M.A.巴枯宁派主张立即发动农民暴动;P.L.拉夫罗夫派认为革命需要较长时间准备,坚持长期和平宣传的策略;P.N.特卡乔夫派主张由少数知识分子密谋夺权。
(2)1873~1874年,民粹派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到民间去”运动。他们穿着农民服装,深入到伏尔加河、顿河和第聂伯河流域的广大农村,号召农民起来革命。由于当时俄国不具备革命条件,民粹派的宣传鼓动,除了在部分农民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大多数农民没有跟他们一起革命。不久,由于沙皇政府的镇压,“到民间去”运动以失败告终。
(3)1876年在彼得堡成立的民粹派组织土地与自由社,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纲领,主张把全部土地平分给农民,村社应有完全的自主权等。由于在斗争策略上的分歧,土地与自由社于1879年分裂为土地平分派和民意党。土地平分派坚持土地与自由社原有纲领继续开展活动。以A.I.热里雅鲍夫、A.D.米哈伊洛夫等为首的民意党人

,热衷于个人恐怖活动,并于1881年3月13日暗杀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19世纪80年代后,民粹派逐渐蜕化,民意党主张与沙皇制度妥协,成为代表富农利益的自由主义民粹派。

三、布尔什维克
(1)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真正完成了建党任务,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了。
(2)斗争主要围绕党间第一条关于党员资格的条文展开的。列宁在大会的党章报告中提出,凡是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且参加党的一个组织者,都可以成为俄国社会主义工党的党员。机会主义分子马尔托夫等反对列宁的主张,提出只要承认党章、在物质上帮助党,而不必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都可自行宣布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员。而且,马尔托夫,等人还反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反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力图把党变成一个没有定形、成分复杂,纪律松驰的社会俱乐部,由于托洛茨基等人的支持,在最后表决时,马尔托夫的条文党被通过。但是,在选举中央领导机构的时候,拥护马尔托夫的居于少数,形成为少数派(孟什维克),拥护列宁的占了多数,形成多数派(布尔什维克)。
(3)布尔什维克主义形成了,这是俄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转折点,它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四、英日同盟
(1)1902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
(2)1902年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
(3)主要内容: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 5年。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 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
(4)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同盟订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发动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两国签订了第2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重申在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时,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签订第3个同盟条约。1921年12月13日宣告失效。

五、斯托雷平改革
(2)斯托雷平认为,一个得到众多的财产所有者积极支持的政府,就不会害怕那些空谈理论的知识分子、阴谋家和流亡者,这也许是正确的。所以他赞许并扩大州自治

局的权力,并使地主在其中管理地方事务。对于农民,他通过制定法律,扫除了自农奴解放以来的一切条条框框,允许农民出卖从“米尔”公社分得的那份土地,并离开他们的村庄,农民还享有土地私有权和购买公社或贵族财产的权利。
(3)斯托雷平的政策是成功的,从1907年到1916年,在一千六百万农户中,已有六百二十万户按法律手续申请脱离了“米尔”。这种转向个人财产和独立经营的倾向并没有错。但斯托雷平的改革成果也不能言过其实,“米尔”还远远没有瓦解。大多数农民仍然生活在公社的旧制度中,享受公共权利并受公社的约束。
(4)托雷平未能长期坚持他的改革计划,因为沙皇只是勉强地支持他。集团不喜欢他的越轨行为和西方化的倾向。社会革命党人自然大声疾呼地反对公社的瓦解。甚至在理论上赞成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担心斯托雷平的改革计划可能会平息农民的不满情绪。


第六章:美国
一、西进运动
1、概况
(1)北美独立战争到19世纪80年代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 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国资本主 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运动中,充满美国统 治阶级血腥屠杀印第安人的事实,也留下了移民们艰苦奋斗,开发西部的业绩。
(2)美国独立后,废除了1763年英国阻止移民西进的□令,来自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他们当中既有南部奴隶主,也有北部土地 投机商。人数众多的是一般贫苦的拓荒者──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后者以西部作为他们谋生的归宿而定居下来,从而成为西部早期移民的主体。
2、三次高潮
(1)第一次移民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那时由于美国政府颁布一系列的土地法令并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广大地区,移民们感到拓殖活动有了一定的保证,纷纷涌向西部,开拓俄亥俄、肯塔基和田纳西等地区,为后来日益扩大的中西部产粮区奠定了基础。
(2)第二次移民高潮出现在1815年以后,两股移民朝着两个方向移动。一股是来自沿海地带和德国的移民,他们汇合起来,朝向大湖平原区迁徙,逐步开拓了俄亥俄河以北的整个地区,建立了美国谷物生产和牧畜业的基地。 另一股是来自东南部的移民,他们进入了濒临墨西哥湾 介于佐治亚南部与路易斯安那之间的平原地区。在这个地区,起初是一批又一批的小农和小生产者开拓这片肥沃的土地,接着逐渐建立以生产和销售棉花为主的大种植园,从而扩大了南部奴隶制经济。
(3)第三次移民高潮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美国领土扩张和兼并到来的。当时,

美国的领土扩张朝着两个方向继续推进:在西南方面,它于1845年兼并得克萨斯;在1848 年美墨战争中,夺取墨西哥领土的一半;在西北方面,经过与英国长期谈判,于1846年取得俄勒冈大片土地。最 后,这两方面的扩张在加利福尼亚汇合,完成对整个大西部的占领。
(4)与此同时,由于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激起涌向西部采掘黄金的移民浪潮。后来,一部分淘金人转而务农或开设店铺,成为加州的永久定居者;另一部分则从加州前往西北部地区勘查矿藏。在19世纪50~60年代,由于小农大量移入进行粮食生产和落基山脉以西地区被划分为一些州和准州,开采矿藏的营寨发展成为永久性居住区。
(5)内战结束后,大批牧牛人在20多年内,把荒芜的大平原改造成为一片巨大牧场。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小农借助于钢犁、有刺的铁丝网和农业机械,把贫瘠的草原改造为良田。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
3、影响
(1)首先,西部大开发使美国成为一个年轻的、具备得天独厚条件的世界大国。
(2)其次,西部大开发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区,促进了美国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地位,推动了农业技术革命。使得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现代化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3)第三,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和布局的调整,助长了流动的习惯。
(4)第四,西部大开发对进一步塑造美利坚民族性格,促进美利坚民族和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5)第五,西部大开发对美洲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6)第六,美国西部大开发,促使形成了美国进步政治家的哲学,对美国历史发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密苏里妥协案
1、美国独立以后,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矛盾,双方因此经常在国会争论不休。
2、1790年,南北双方的统治者就为新州变为自由周还是蓄奴州的问题达成一个协议,规定在北纬39度43分处划一界线,线以北为自由州,线以南为畜牧州,以后新州加入合众国都照此办理。可是到了1820年,在国会讨论密苏里加入联邦问题的时候,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密苏里中有大量奴隶主,但密苏里的土地在界线以北,密苏里究竟以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的身份加入合众国,成为北部资产阶级和南部种植场奴隶主争执的中心。后来,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规定从马萨诸塞州画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而密苏里则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并且将蓄奴州和自由州划分改为北纬36度30分为分界线,这条线以南的领土允许奴隶制存

在,线以北的领土禁止奴隶制。这个协议表明,北部的资产阶级向南部的种植奴隶主做了让步,因此这个协议被称为“密苏里妥协案”。但是,由于南北双方这一制度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所以妥协只能取得暂时的平衡。

三、《宅地法》
1、背景
(1)美国独立后,联邦政府对西部土地实行国有化,并决定按地段分块出售,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偿还国债和满足土地投机者的要求。但出售土地单位面积大、价格高,西部移民无力购买,因而展开了长期争取无偿分配土地的斗争。由于南部奴隶主的阻挠,直到内战前,无偿授予移民土地的法案均被参议院否决。
(2)南部奴隶主的政治代表退出国会后,林肯政府得以实现共和党提出的宅地纲领,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于1862年2月28日和5月6日先后通过了宅地法。5月20日林肯颁布此项法令。
2、内容
(1)《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1英亩=0.40公顷)宅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
(2)宅地法》还规定一项折偿条款,即如果登记人提出优先购买的申请,可于6个月后,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购买之。这一条款后来被土地投机者所利用。
3、意义
(1)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垦殖农民的土地要求,确立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从而为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它的实施也鼓舞了西部农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遏制了奴隶制种植园向西扩展。在南北战争中,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了半数以上的士兵,并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对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葛底斯堡战役
1、夕法尼亚盖茨堡及其附近地区进行,为盖茨堡战役之一部分,是美国内战中最血腥的一场战斗,经常被引以为美国内战的转折点。
2、邦军的乔治?米德少将所率之波多马克军团抵挡由联盟国军的罗伯特?李将军所部北维吉尼亚军团之进攻,获得决定性胜利,终结了李将军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入侵美国北方各州。
3、双方总共损失51,000名兵员─包含阵亡、受伤、失踪、被俘者。超过7,000名阵亡战士的遗体躺在夏日的艳阳下,亟需尽快掩埋。5,000匹战马尸骸于城南堆栈火化,镇民因恶臭而猛烈作呕。盖茨堡战场遗迹于四个多月后声名依旧,时当国家战士公墓揭幕。在揭幕式上,亚伯拉罕?林肯总统于其盖茨堡演说中为国家重新题献这场艰苦的内战,表述南北双方所有在盖茨堡阵亡的将士皆非无谓牺

牲的理想。

五、黑幕揭发运动
1、内容
(1)黑幕揭发运动是20世纪初美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刚刚完成之际发生的一场大规模社会运动。
(2)其中一批有志于社会改革和社会正义的作家和新闻工作者即“黑幕揭发者”,利用当时已经大众化的传媒——期刊,以深度的解析和犀利的言论抨击了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与政界、商界和知识界的其他进步力量一起,通过激活公众舆论、促使民众觉醒和支持立法等方式,抑制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社会失序,进而巩固了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和既有的社会体制。
2、影响
(1)黑幕揭发运动历时不久,然而它的影响的深广度是新闻和文学史界上罕见的,它在动荡而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帮助国人形成共识,为最终完成社会转型进行了全民族的心理调适。黑幕揭发报道也成为美国当今威力最为强大的新闻舆论监督样式——调查性报道的先声。
(2)借鉴黑幕揭发运动的经验教训,对于构想和设计中国新闻等大众传播新体制,使之有效担当转型期的社会守望者和社会雷达的角色,在这场运动百年之后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六、“大政策”
1、是由洛齐使用的,是美国19世纪90年代中叶提出的扩张主义政策。
2、西沃德“海外扩张”:(1)美国在完成大陆扩张后应转向亚太地区扩张。扩张的方式是从领土扩张转为商业扩张,但不排除获得某些重要的贸易据点。用贸易代替武力。不认为战争是扩张的最好手段。(2)疾呼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 。美国要控制世界贸易,就必须控制太平洋,因为只有“太平洋上的贸易才是世界性贸易”。控制亚洲、太平洋是美国商业帝国的终极目标。所以,美国“必须建立海洋帝国”,“只有海洋帝国才是真正的帝国”。太平洋是这海洋帝国的中心舞台。美国的伟大端赖于它应该将其力量扩张到太平洋并“掌握东方的贸易”。(3)要求加利福尼亚迅速加入联邦外,西沃德还大力支持1853年美国远征日本。购买阿拉斯加和签订《蒲安臣条约》。

七、“大棒政策”
1、背景
(1)美国获得古巴、波多黎各等地,加强了它对加勒比海地区的控制。英国于1901年与美国签订《海——庞斯福特条约》,美国掌握了加勒比海的控制权。随着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增长,美国借欧洲列强对拉美国家武力索债之机,大肆进行武装干涉,竭力谋取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
(2)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他多次对加勒比海国家进行粗暴的干涉,并公然鼓吹在与任何国家进行谈判交涉时都应以武力作为后盾。1900年,西奥多?罗斯福在

一次讲演中说,他总是喜欢这一西非谚语:“说话要温和一些,但要携带一根大棒,你就会成功。”后来,人们用这句话生动地将他在执政期间所推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概括为“大棒政策”或“大棒外交”。
2、内容
(1)“老罗斯福主义”:1901—1905年,西奥多?罗斯福在多次演说中,尤其是在1904—1905年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了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大棒政策”的依据。他对“门罗主义”做了新的解释,以运用于帝国主义时期。他认为,任何美洲国家拒绝偿还欧洲国家的债务,势必会遭致后者占领美洲国家领土;美国为了维护门罗主义,有责任干预这种冲突,必要时以武力来防止欧洲的武装干涉。他在1904年12月6日致国会的咨文中写道:“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终将需要某一文明国家的干涉;而在西半球,美国之奉行门罗主义,迫使美国行使一种国际警察的权力。”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西奥多?罗斯福对门罗主义的“引申”,也就是“老罗斯福主义”。
(2)委内瑞拉、古巴、多米尼加等加勒比海地区大肆扩充美国势力。
(3)操纵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

八、“金元外交”
1、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 。
2、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他们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二者常常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美国资本大量投入加勒比海地区各国。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3、对华的金元外交:湖广铁路借款、参加四国银行团、提出“诺克斯计划”和策划“币制实业借款”。


第六章:日本
一、幕藩体制
1、17世纪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大名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利。全国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各领主的土地均按份地由农民耕种,农民须交地租,履行各种封建义务。幕府对农民实行登记制度,在政治思想上进行严格控制。各个藩国的大名实际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征夷大将军的亲属,领地被封在近畿附近,第二类是早年跟随征夷大

将军征战四方的忠心家臣,第三类是战争中投降幕府,但仍不能取得幕府信任的大名,这类大名一般被封在边疆地区。在实行幕藩体制后,为了巩固政权,保卫领土,幕府又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直到明治维新后才被打破。可以说幕藩体制既有优点,又有不足之处。
2、江户幕府实行以“幕藩制”著称的统治体制。中央政权为幕府,地方政权为藩。幕府既处于对各藩的统辖地位,又允许各藩有相对的自治性。幕府的主要收入,依靠直辖领地的年贡和幕臣的贡纳。幕府还垄断对外贸易。幕府直辖领地以外的土地,分封给大小不等的大约260个藩主(诸侯)。各藩藩主都必须定期到江户参谒将军,称“参觐交代制”。

二、“叶隐”
(1)武士道的古典称为‘叶隐’,是江户时代的佐贺藩所传诵的武士道修养书。“叶隐”就如树木的叶荫,在人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舍身奉公”之意。此书是由佐贺藩的藩士山本常朝传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陈基听闻书写整理,在18世纪初的1716年完成‘叶隐闻书’写本,共11卷1200多节,简称“叶隐”或“叶隐集”。
(2)卷一、卷二讲武士的心得修养,卷三讲锅岛藩藩祖直茂,卷四讲第一代藩主胜茂,卷五讲第二代藩主光茂,以及其嫡子即第三代纲茂等,卷六讲锅岛藩古来的事迹,卷七、卷八、卷九讲锅岛藩武士的“武勇奉公”言行,卷十讲他藩武士的言行,卷十一是补遗。

三、天宝改革
1、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天宝年间),各藩及德川幕府都先后进行了改革,史称“天宝改革”。
2、首先进行改革的是长州藩(今本州山口县),接着,九州的萨摩、佐贺和四国的土佐等都陆续进行了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政治方面,打破封建等级观念,破格提拔下级武士参加藩政,鼓励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创办军火工业;在经济方面,整理各藩财政,豁免武士债务,公布藩政府和大名的收支帐目等。西南诸藩的改革,目的在于巩固藩政,但其中有些措施在客观上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基本上获得了成功。改革增强了西南各藩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此后西南各强藩迅速兴起,成为抗衡幕府的强大力量。

四、《五条誓文》
1、1868年9月8日依中国《易经》“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之语,天皇年号由庆应改为明治。
2、1868年3月14日(公历4月6日),即江户决定投降之日,明治天皇率公卿诸候祭祀天地神祗,宣读了《五条誓文》;(1)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2)上下一心,大展经纶。(3)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4)破旧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5)求知识于世界,大

振皇基。
3、《五条誓文》的结语宣称:“将实行我国前所未有之变革”。实际上,《五条誓文》就是新政府内外政策的施政纳领。

五、明治维新
1、背景
(1) 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
(2)“黑船事件”的发生,民族危机的加深。
(3)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 ,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抵御外侮的斗争,并在人民群众推动下,发展为武装倒幕。
2、内容
(1)政治: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制,削弱割据势力。
废武士制度,实现“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消灭武士阶层。
(2)经济: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统一征收地税。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4) 文化: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人才。
3、成功的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2)倒幕派掌握较大实权。
(3) 倒幕派掌握政权后,全面。
(4) 有效的改革。
(5) 列强忙于镇压亚洲其他。
(6) 国家革命,无暇干预。
4、性质
明治维新是在作为社会形态更替的前提条件的资本主义关系及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的催化作用,为了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5、积极影响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6、消极影响
(1)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是不彻底的。
(2)其次,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却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六、自由民权运动
1、日本明治初期发生的以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为主旨的政治运动。其内容包括要求开设国会、制定宪法、减轻地税、确立地方自治和修改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
2、1874年1月,前政府参议板垣退助和江藤新平、后藤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