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内微型器件装配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国内微型器件装配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国内微型器件装配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国内微型器件装配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浅谈硫化仪测试技术的进步及国内外差距

浅谈硫化仪测试技术的进步及国内外差距 ◆胡金仁黄承胜 橡胶生产有三大主要过程:配方设计—胶料混炼—成型硫化。橡胶硫化仪在这三大过程中都在发挥作用。配方设计、调整、混炼胶的质量控制及各种橡胶制品的硫化工艺参数都要用硫化仪来确定。硫化仪已成为橡胶行业生产全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种测试、计量仪器。有人形象地把硫化仪比喻为“橡胶人的眼睛”,可见硫化仪的用途之大。我们知道,任何仪器作为一种测试工具,一个检测手段,它的进步、发展一定是服从于主体对象的“功能用途的开发、生产工艺的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反过来说,仪器的每一点技术进步,也就反映了它所服务的主体行业的技术进步。 一、国外硫化仪测试技术的进步历程 硫化仪问世后,早期国外产品主要有美国孟山都公司、德国哈克公司(HAAKE)、日本岛津公司、英国华莱士公司。所以,下面我们将以原美国孟山都公司(现埃迩法公司)的硫化仪作为研究对象。 (一)硫化仪的种类: 1、从硫化仪总体结构上分为三种,也可称之为三代产品:有转子硫化仪、无转子硫化仪、双测力发泡型无转子硫化仪及RPA橡胶加工分析仪。 2、从硫化仪的电气控制技术水平来分,也可分为三种:普通型有转子硫化仪,代表型号是R 100(S);电子式有转子硫化仪,代表型号是ODR 2000型;微机控制电脑型无转子硫化仪,代表型号是MDR 2000(P) (二)不同年代硫化仪的技术水平比较: (三)硫化仪技术进步的几个表征趋势: 1、试验胶料体积(质量)越来越小:有转子硫化仪~8 cm3

无转子硫化仪3~5 cm3(因扩散角不同7~18°) 2、转子(模腔)摆动角度越来越小:有转子硫化仪1~3° 无转子硫化仪0.5~1°(0.1°) 3、升温速度越来越快,控制精度越来越高;从而试验速度越来越快,试验频率越来越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温快检”。以上这些改进,都是为了使测试数据更加接近实际生产过程,也更有指导意义。(举摆角例子说明—硫化三要素:温度、压力、时间—剪切作用力促进硫化) 二、国内硫化仪的发展过程 (一)不同年代硫化仪主要生产厂家及代表型号: 85年前,国内,南方有上海橡胶机械一厂,仿华莱士产品生产的有转子硫化仪;型号是:LH-Ⅱ型,转子直径30 mm,摆动频率3次/分,摆角±3°,北方有北京化工机械实验厂生产的有转子硫化仪,型号不详。 85~90年间①上海化机四厂,在橡机一厂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设计生产了一种型号:LH-90型有转子硫化仪。②后期,上海利浦试验仪器厂也生产过一种型号LHY–2型有转子硫化仪,但时间不长,后来转行不做了。③四川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原六机部(现船舶工业总公司)四川涪陵仪表厂,购买了一套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测绘美国孟山都R-100型有转子硫化仪的机、电图纸,生产的GK-Ⅰ(Ⅱ、Ⅲ)型有转子硫化仪,国内销售了~200台,后因三线企业转产而停了。同时,北京化工学院校办工厂,北京环峰化工机械实验厂也在生产有转子硫化仪。 95年起,北方有北京友深电子仪器厂,南方有无锡市蠡园电子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这两家厂几乎是同时研制生产出,型号分别为:R-100E/ODR-100E新型有转子硫化仪。(相当于孟山都ODR-2000型产品); 97年底98年初北京友深研制生产出C-2000E型,无锡蠡园电子研制开发了MDR-100E型,国内第一代无转子硫化仪(相当于孟山都公司MDR2000型水平)。 (二)国内硫化仪的“大跃进”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橡胶行业也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好机遇,从而对橡胶测试仪器的需求加大,硫化仪的生产厂家也多起来了。上海化机四厂破产后,新起来了2~3家;江都试验机械厂改制后,一下子起来了许多家。初具规模的有:明珠试验机械厂、精诚测试仪器厂、精艺测试仪器厂、新真威试验机械厂(原老厂)等。硫化仪的市场竞争就好比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年代”。 综合起来看,目前国内生产硫化仪的主要代表性厂家是:北京友深电子仪器厂、无锡蠡园电子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还有上海、江都几家。而硫化仪销售市场上除了埃迩法产品外,还有台湾的高铁、育肯等品牌(日本岛津已基本退出了)。但就硫化仪市场上占有量来讲:国产硫化仪完全占有主导地位,初步估计约占90%以上,而埃迩法、台湾高铁、育肯产品已在国内市场上渐渐往后退了,所占份额越来越小。 国产硫化仪市场销售量,又以北京友深、无锡蠡园两家为主。特别是轮胎行业、橡胶大型企业选用这两家厂的比较多,因为这两家厂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橡胶行业的认可,售后服务及时周到,已赢得了大家一个好口碑。 (三)、国内外硫化仪技术水平对照表: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普及化难点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及现状,阐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优势,结合国内农村房屋存在的问题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未来在农村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及应用难度。提出了未来预制装配式建筑普及方向。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农村房屋改进方向;建筑工厂化。正文: 0.引言 长久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采用的是现场施工的方法,即从搭脚手架、支模板、绑钢筋、及浇注混凝土,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现场完成人工完成。这造成了巨大的劳动强度及巨大的施工风险,此外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大量的固体建筑垃圾以及噪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及市民的生活质量,现场施工带来的工程质量与精度不高也亟待解决。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将组成建筑的部分构件或全部的构件在工厂内加工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拼装就位而建成的建筑形式[1] 1.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现状 上世纪50年代,二战使欧洲遭受到严重的创伤,建筑尤其是住宅急需大量的重建。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欧洲采取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建造了大批的房屋,并因此建成了标准的、完整的的住宅体系,并延续至今。同样在上世纪70年代能

源危机期间美国开始推行配件工厂化机械式的生产。美国的城市发展部颁布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业标准规范,并且沿用至今。美国城市的建筑结构基本上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其预制与预应力混凝土协会编制的《PCI设计手册》中就包括了与装配式结构相关的部分。该手册不仅仅是在美国,更是在整个国际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2-3] 久远的发展历史下产业化住宅的比例在瑞典占80%,英国、美国、日本都在70%以上。[4]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时间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出现装配化建筑的概念,期望可以发展出集高质高效高速及低成本为一体的建筑形式。80年代,已有不少工程中采用预制屋面梁、吊车梁、预制屋面板、空心楼板等构件,但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虽然预制构件得到不少应用,建成的建筑质量普遍不太高,并存在构件跨度小、承载力低、整体性延性差等的缺点。楼屋面板由于密封胶的质量问题及防水措施不完善,使用两三年后就开始出现了渗水漏水现象,保温隔热隔声的效果也不好,使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90年代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加使得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5]而到了最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工成本又大幅度上升,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重新被提及,并有了快速发展

应用型本科转型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比较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发展特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种教育要求既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又区别于一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及高职高专。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际性”,注重体现服务地方性经济;与高职高专相比,它不仅有技术的操作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积淀,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传统研究型、教学型高等院校相比较,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征。 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功能 大学的三大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等院校在建设目标和投入上可以且应该有所区分和侧重。重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属于精英教育,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进行知识创造,引领科学知识传播和前沿发展,服务社会高层次需求。重点高校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资金、人才方面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传统地方转型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以实施应用技术教育为特征,在师资和投入的条件限制下,不可能过多注重学术水平和知识创新,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并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在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投产。 2、服务区域经济为主要使命 重点研究型高校因其自身功能定位和学生来源的差异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更强的辐射性和较广的涵盖范围。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主要服务与区域或行业经济,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凸显服务功能,专业设置不能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而应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强化专业的服务和应用功能。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等多方面特征,新建本科院校更具开放性,在学校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面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更易于捕捉新的发展机遇。依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资源等客观条件将交叉学科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选取中国钢铁行业三大主要产品粗钢、生铁、钢材,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利用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技术证明并研究了钢铁行业与我国GDP增长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钢铁行业以一稳定增速缓慢发展,产量变化接近线性增长;钢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标签: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 1引言 韩晶利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国28家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傅强和汪俊生采用V AR模型,对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八大行业股市收盘价波动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次贷危机期间,钢铁行业收盘价的波动对大多数行业收盘价的波动有单项因果关系,与少数行业收盘价波动有双向因果关系。 目前对钢铁行业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说明;宏观研究多于微观分析,更多地是在整体上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对钢铁行业主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利用我国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相关数据对钢铁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2)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数量描述。 2方法思路 本文采用2008年11月至2014年11月钢铁主要产品粗钢(CG)、生铁(ST)和钢材(GC)月产量数据来描述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情况用我国GDP 数据来描述。在研究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时,我们选取三个代表性指标CG、ST和GC,对其月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钢铁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利用钢材(GGC)与GDP建立V 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钢铁行业与经济发展有紧密联系,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这种联系,最后利用钢材综合价格、钢材产量、GDP数据等统计分析钢材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估计和预测钢铁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多大推动作用。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tata11.2。 3实证分析 3.1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描述性统计。

国内外石棉检测方法对比

国内外石棉检测方法对比 更新日期:2010-11-23阅读:848 次在线申请>> 石棉是纤维状天然矿物,因此,国内外石棉检测方法主要借鉴的是矿物学的研究和鉴定的方法。按检测方法分为:X射线衍射法(XRD)、偏光显微镜法(PLM)、相差显微镜(PCM)、扫描电镜法(SEM)、透射电镜法(TSM)、红外光谱法(IR)、差热法(DTA)、中子活化法(NAA) 。针对石棉出现的环境,又分为空气、粉尘(工作场所、固体表面)、土壤、水体、块状材料(建筑材料,摩擦和密封材料)中石棉检测。根据检测要求,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重量百分比或体积或数量计数)。 1.X射线衍射法(XRD) XRD原理为每种矿物都具有其特定的X射线衍射数据和图谱(表2),其衍射峰的强度与其含量成正比关系,据此来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某种石棉矿物和测定其含量。该方法可辨石棉种类,并进行定量分析。 XRD有五种度量分析方法,《粉状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中定量采用的是K 值和绝热法。XRD检测石棉用样量小,重现性好,快速有效,特别适用于粉状化妆品中石棉检测,该方法也是目前各国石棉检测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1-4]。当然,XRD法检定石棉也存在着争议,即有人认为XRD法灵敏度低,检出限不高,只能满足石棉在1%以上含量的检测。实际上,检出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影响因素有五类13个因素。只要正确控制其检测因素,其检出限完全可以低于1%。 目前,提高XRD检测灵敏度和分析精度的方法主要有提高光源功率、如采用高强度的旋转阳极X射线发生器、电子同步加速辐射、高压脉冲X射线源等;提高X射线利用率,如提高检测器录谱效率,增加检测头[5-6] 1.2光学显微镜法 1.2.1偏光显微镜法(PLM) PLM原理为每种矿物都有其特定矿物光性和形态特征,通过偏光显微镜观测矿物晶体形态、折光率、干涉色、2V角、延性、颜色、多色性、解理、轮廓、糙面、克线、突起等特征鉴定石棉矿物。偏光显微镜下,温石棉为细长纤维,呈浅黄绿色或低正突出至低负突出,折光率1.540-1.550。干涉色经常是I级灰白至黄色。闪石类直闪石折射率1.605-1.710,除透闪石消光角为10-20o 外,均为平行或近于平行消光。透闪石石棉为短纤维,呈无色,中正突出。横切面干涉色为I级黄白,纵切面上最高干涉色Ⅱ级橙黄。横切面对称消光,其他纵切面均为斜消光,沿柱面方向为正延长。因此,PLM法即可以鉴定石棉种类是各国鉴定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2016年3月份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 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党中央、国 务院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1016]6号)提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 的比例达到30%。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l 号),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 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 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技术现状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突然停滞并 很快走向消亡,PC技术沉寂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我国兴起,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值得期待的事件。时隔30年的断 档期,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都非常匮乏,短期之内无法从根 本上解决人员、技术、管理、工程经验等软件方面的问题。 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

全国各地基本上集中在住宅工业化领域,尤其是保障性住房 这一狭小地带,前期投入较大,生产规模很小,且短期之内 还无法和传统现浇结构市场竞争。但随着国家和行业陆续出 台相关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的指导,面对全国各地向建筑产 业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我国各地20多个省市 陆续出台扶持相关建筑产业发展政策,推进产业化基地和试 点示范工程建设。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管理水平的进步, 装配式建筑将有广阔的市场与空间。 美国装配式住宅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 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一直沿用至今。除注重质量,现在 的装配式住宅更加注重美观、舒适性及个性化。在美国,大 城市住宅的结构类型以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 为主,美国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用户可通过产 品目录,买到所需的产品。这些构件结构性能好,有很大通 用性,也易于机械化生产。 德国的装配式住宅主要采取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构件装配式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好。德国 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国家,近几年更是提出发 展零能耗的被动式建筑。从大幅度的节能到被动式建筑,德 国都采取了装配式住宅来实施,装配式住宅与节能标准相互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

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

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现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216431019.html, 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现状综述 作者:李玉玲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年第08期 摘要:文章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满足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并成为高等教育实践领域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一、核心概念界定 目前研究者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未达成共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发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修订文本中规定,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同一范畴,都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潘懋元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涵盖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乃至服务应用型,以本科层次专业应用型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从研究方法来看 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主要运用了调查法、系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陈荣荣、伍红军的《首批高职院校的层次发展——对1980—1985年的118所短期职业大学的考察》主要采用了调查法对中国首批高职院校进行了考察,研究了高职院校的层次发展问题。王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一文中从现代职业教育视域和社会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出发,从人才分类理论、学位分类理论和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三个维度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夏明忠的《借鉴国内外经验,探索本科职业教育》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法,首先阐述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办学模式和形式,再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探索了西昌学院的本科职业教育实践。蒋晓光、孟祥霞在《学位与职业培训的结合:英国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模式》一文中以英国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模式为例进行了研究,为同行提供了详细的、可操作的参考示例,为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二)从研究视角来看

2016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 比分331产能钢厂受中叠加2016年 1、201分别上升0..54万吨,能利用率达厂复产热情中国-中东欧加钢市渐入年中国钢6年5月我79%和上升环比分别上达到71.48%情高涨,高炉欧国际地方入需求淡季,2005钢铁行业我国粗钢和钢升1.00%;粗上升1.56%,环比上升炉开工率持续方领导人会议预计6月2005-2016-2016年中业现状分钢材产量分粗钢和钢材%和上升2.8升1.10个百续上升,5月议限产的影份粗钢产量年中国粗钢中国生铁、粗分析及分别为7050材日均产量分88%。粗钢百分点。受月粗钢产量影响,高炉开量将有所下钢日均产量粗钢、钢材及发展趋0.40和964分别为235.日均产量升受到前期大幅量同比持续增开工率一度下降。 量 材产量 趋势预测46.10万吨,.01万吨和升幅明显,炼幅拉涨的影增加。6月份下滑至75. 测 ,同和炼钢影响,份,28%,

吨,876 较低家钢贸易铁工取措 2、同比上升.54万吨, 与世界低,在国际钢材需求陆易摩擦频发工业发展报措施控制钢钢材5月出2.34%;进同比上升界主要钢材市场上极具陆续释放,钢发,美国和欧报告(2016版铁产品出口20出口量同比进口钢材1092.44%,环材生产国家和具竞争力,且钢材出口量欧盟对我国版)》表示口,预期近05-2016年比升幅明显。9.00万吨,环比上升4.9和我国出口且随着“一同比或将持钢材产品提示,我国不鼓近期钢材出口年中国钢材月 5月份,我同比上升96%。 国家钢材价一带一路”政持续上升。但提起了多重鼓励钢铁产口环比或难月进、出口我国出口钢升3.47%;我价格相比,政策的逐步但今年以来双反调查;产品大量出难维持高增长口量 钢材942.00我国粗钢净出我国钢价相步落地,沿线来我国钢材国此外《中国口,反而还长。 0万出口相对线国国际国钢还采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技术与管理对比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技术与管理对比 地下水是许多国家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地下水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许多国家普遍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当开发利用地下水时,相当的数据非常匮乏。而目前国内外地下水监测根据各自的特点具有相应的技术与管理,主要有站网分类、站网布设和密度、监测内容和要求、监测方式和技术几方面的差异。 站网分类 世界许多国家对地下水的监测站网有明确的分类,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根据监测目的;根据管理权属。根据《地下水监测规范》,我国地下水监测站网按监测目的分为基本站、统测站和实验站;按监测方式将基本监测站分为人工和自动监测站两类;按管理模式将水位、水质基本监测站分为国家级监测站、省级行政区重点监测站和普通基本监测站。 站网布设和密度 《欧盟水框架指令》对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布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1)多层含水层同一位置每个含水层都应有监测井;考虑含水层的空间不均匀性,要求每个含水层应划分为特性相同的各个水文地质单元,每个单元至少应有一个监测井;(2)监测井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空间不均匀性的尺度范围;(3)监测井群的分布应垂直于边界;(4)监测井群的分布应垂直于河流,覆盖补给与排泄的区域;(5)生产井可用于水质取样,不能用于地下水位监测;开采井可考虑转化为监测井;(6)努力监测到地下水的空间变化趋势,为地下水数值模拟提供便利;(7)水位和水质监测应在同一位置;(8)考虑便于监测的条件,首先消除短期水位波动的影响。 我国站网布设主要从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角度,除了对基本类型区监测外,对特殊类型区布设提出了详细分类要求。

站网布设密度主要取决于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和水化学方面的复杂性,反映国家的大小、人口密度、经济条件、地下水系统抗污染性、地下水开采程度和相关利益冲突以及环境保护优先权等。 监测内容和要求 《欧盟水框架指令》提出的欧洲国家地下水监测内容主要是:(1)评价地下水水量水体状况;(2)估算跨界地下水流向流速;(3)验证地下水影响评价程序;(4)评价地下水动态长 期趋势;(5)监测受威胁的地下水水体化学状况;(6)监测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趋势;(7)评价 这种上升趋势的逆向变化。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规范。地下水水质监测按《水环境监测规范》要求执行,基本原则为:反映本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污染状况,满足地下水质量评价与保护需要,按本地区地下水功用选择,矿区或地球化学高背景区根据矿物成分、丰度来选测,专用站按监测目的与要求选择。 监测方式和技术 地下水的监测方式分为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两种。地下水水位监测包括水位传感器、数据记录器、存储器和数据传输装置。传统水位人工监测设备包括测绳、皮尺、测钟等。地下水监测一般为自动监测,在线水质监测传感器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实时监测水质变化。 总的来说,我国已有基本覆盖全国的监测站网,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总体还比较薄弱,可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1)建设地下水监测专用站网,提高站网密度、监测能力和监测质量。(2)在现有相关监测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监测标准体系,规范技术要求。(3)加强地下水监测资料管理。 (4)加强地下水分析应用服务能力。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 程与趋势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1)内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 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 ■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 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 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

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 喻国英江西科技学院外语外贸学院 摘要:目前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实践性以及规范性等。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怎样建设英语专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就是服务当地经济,培养知识全面、技能扎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本科英语专业必须从培养目标定位和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科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本科院校定位分为类型定位、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五个方面。各本科高校因根据发展环境、区位优势、师资状况,立足于自己的特色进行办学定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泛我转”,将特色发展作为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内涵建设以吸引并培养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目的,培养通用型技能能人才。办学层次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高职专科教育为辅,有条件可举办成人继续教育或自考教育;办学类型应是实用型和新颖式相结合、也可举办联合交叉性学院。办学功能应用通识+能力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特色人才为主要任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建设现状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育还是延续了应试教育的老路,没有把英语作为一门专业技能来培养,对于公共外语来说,学生基本就是学读与写,听、说很少接触,更不用说掌握了,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听、说、读、写、译能力确实有所提高,但未能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不能很好地处理外贸、商务、文秘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不能应用自如。就现在市场就业来看上,对单一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已明显下降。英语只是一种语言工具,必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运用才能发挥它的最的功效。现在的外向型企业招聘人员往往不仅要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还要具备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如法律、经济、通信、制造等应用技术,即使是专门的翻译人才也要求熟知专业语汇并具备相关领域的特定知识。 三、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建设内容 (一)加强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讲授的同时,设立相似性应用技能模式教学,通过模拟商务谈判、外贸询盘还盘、处理往来函电、产品推销等场景,采用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学生在熟悉了基本的英语语言运用技能之后,举一返三,融汇贯通,从商务技能的角度出发,逐渐培养自己的英语及专业能力。如外贸函电这门课,让学生把案例在课前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实现。形象地展现后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哪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全。这样的思路构成了应用型英语本科的专业课程建设的创新框架。将英语与商务两个学科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两只手弹钢琴”,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学生在高等院校接受教育最终目的还是想找份好的工作,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因此在进行专业和通识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学生价值观教育、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及职业发展能力的熏陶。为解决专业课程过于强调学科自身结构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我们可以将按照公共基本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学科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课(论文、实习、社会调查)四大模块来编排教学。为此,建议本着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原则,实施外语+专业方向(语言文学、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学、国际经贸等)、辅修相关专业或第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规范建设,拓宽专业方向,突出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在课程设置之前要深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中去,调查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要求,然后相应地挖掘潜能并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加培养方案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鼓励学生走出去,到企业甚至到国外中去锻炼实习。同时要建立阶梯式校内实训室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可采用订单培养的模式。校内实训室可以有口译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等,形象生动、寓教于乐地将教学单元任务放在实训室中完成,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完成任务,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故事复述、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大胆实践和动力高涨。另外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引导学生逐步增强职业适应能力,走向工作岗位。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三尺讲台的模块化教学,还要通过课后与教师的交流及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体验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课外辅助培养方案。如可以利用第二课堂补充英语的人文知识、带领学生去涉外酒店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参加各个级别的各类英语水平考试和职业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考试获得资格证书。而不是一味强调英语语言学或语言史的枯燥的学习。作为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习的模式不应拘泥于单一枯燥的背单词、做试题、写文章的学习。通过设置语言能力基础模块课程,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运用语言自如交流的能力。 结论 建设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外向型技人才,是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加速、国际贸易与交流发展的紧迫需要。英语本科专业的建设应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求、面向市场、改革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将品德教育、能力培养、职业规划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在企事业单位上“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因和平.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5.13. [2]李兰欣.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第五届全国国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0. 作者简介: 喻国英,女,年月出生,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180197910 >才智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1)内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 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 ■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1月1日实施 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 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的基本要求 装配率是衡量工业化建筑所采用工厂生产的建筑部品的装配化程度。 工业化建筑采用的各类建筑部品的装配率不应低于50%。 建筑部品类型包括:非承重内隔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预制管道井、预制排烟道、护栏等。 (2)历程 1)北美(美国、加拿大) 美国:装配式住宅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 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

2017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2017年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出版

1、稳需求、压供给,表内量价齐升促盈利新高 (7) 1.1、表内量价齐升,2017H收入增幅扩大至46.78%,Q2环比增幅2.22% (7) 1.2、成本低位抬升,2017H毛利率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1.3、Q2环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10) 1.4、收入显增+费用优化,2017H扣非净利润198亿元,为2009年来同期新高14 1.4.1、毛利率下行难抵收入上升,毛利润显著改善 (14) 1.4.2、收入上行通道中费用相对刚性,费用率下降助推盈利提升 (16) 1.4.3、扣非净利:2017H达198亿元,Q为103亿元,Q2略回落 (20) 1.4.4、2017H1ROE升至4.24%,创201年来同期新高 (24) 1.4.5、2017H吨钢毛利592元创2008年来同期新高 (27) 2、经营回暖,现金流、偿债能力实现全面改善 (28) 2.1、全面实现现金盈利,Q2现金流质量明显上升 (28) 2.2、行业利润丰厚,长短期偿债能力显著提升 (32) 2.3、盈利步入快车道,行业杠杆率下降有望提速 (35) 3、供需格局相异,长强板弱,普强特弱分化 (36) 4、钢铁产业链复苏,细分景气领域受益 (40) 5、Q3业绩有望再创新高,低估值个股获益 (43) 5.1、紧平衡态势延续,Q3业绩有望再创新高 (43) 5.2、中期盈利与长期担忧的博弈,低估值个股获益 (45)

图1:2017年上半年钢价综合指数同比上涨48.19% (9) 图2:2017年2季度钢价综合指数环比下跌5.12% (9) 图3:2017年前6月粗钢单月产量屡创新高(单位:万吨) (9) 图4:2017上半年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上涨37.25% (13) 图5:2017Q2铁矿石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1.97% (13) 图6:上半年上海二级冶金焦均值同比上涨152.67%(单位:元/吨) (13) 图7:2017Q2上海二级冶金焦均值环比下跌8.16%(单位:元/吨) (14) 图8:SW钢铁2017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上涨461.24%(单位:亿元) (22) 图9:SW钢铁2季度业绩环比季度有所下降(单位:亿元) (22) 图10:2017年上半年SW钢铁板块ROE提升至4.24% (26) 图11:SW钢铁2季度年化ROE升至10.41% (26) 图12:2017年上半年板块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8.05%(单位:亿元) (29) 图13:纵观历史,钢价上涨盈利高企时点收现比下降并非个例 (29) 图14:2017年以来行业资产负债率呈持续下行趋势 (32) 图15:2017年行业流动比率整体为近两年来相对高位 (34) 图16:2017年上半年长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3.24% (37) 图17:2017年上半年板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1.49% (37) 图18:特钢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分布 (39) 图19:钢铁主要下游应用区域分布 (39) 图20:2017H普钢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03%,特钢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38% (40) 图21:2017上半年方大炭素石墨电极价格大幅上涨(单位:元/吨) (42)

论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论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7-11-22T14:36:54.1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谭海明邓铭熙[导读] 本文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最后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528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指由工厂进行预制并现场实现装配的建筑,该建筑当中的各个部分运用的都是最先进的冷压轻钢结构和轻型的材料,会使该建筑具有很多的功能。在我国,装配式建筑有很多缺点,但国外能够有效实现建筑的工业化,因此,对装配式建筑的一定普及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引言: 国内建筑一般都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房屋建筑,与传统建造相比具有缩短工程工期、确保工程质量、节能减排等优势。本文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最后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1 国外发展状况 欧洲是最早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国家,开发新大陆时期,17世纪欧洲向美国移民时,在移民过程中,所用木架来拼装房屋,这就属于一种最简单的装配式建筑。欧洲以法国为代表,经过30多年,法国的装配式建筑正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装配式建筑被广泛推广,以致在这两个国家装配式建筑被普遍应用。北美的预制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预制外墙和结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具有相同的特点,其特点是大型化可以结合预应力,可以使结构配筋及连接构造有所优化,使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标准化和技术经济性的特征有所体现。 瑞典研究装配式建筑较早,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较快,在60年代,瑞典就基本上实现了有关部件规格方面的建筑工业化标准。同时,瑞典政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规范制度。目前瑞典已有80%的住宅采用装配式建筑,并将其工业化生产的模式传播予其他国家。 1.2 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开始慢慢流传,装配式建筑的观念也在慢慢传播;80年代,预制屋面梁、预制屋面板等构件在一些工程中也开始使用,由于当时没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也不能拥有很高的建筑质量。到了90年代,施工技术得到一定的改善,管理水平也有了长足进展,预制装配式建筑被提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如今,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得到广泛使用。比如,北京、上海地区,许多相关政策被建立,配套装置也相当齐全,装配式剪力墙技术也有所提高并逐渐成熟。北京颁布了关于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文件。上海出台了5项同时正在编制4项地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深圳是发展装配式建筑较早的城市,所以工程实践项目相对其他城市较多,并且构件质量也比较高,对产业化住宅方面编制了与此相关的11项标准和规范。随着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技术水平不断完善,会逐渐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甚至每个城市中使用。 二、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2.1设计多样化 目前所设计的住宅楼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住宅楼所需求的,大多数住宅楼的承重墙较多,以致分隔较多,开间较小,房内空间不能被有效分隔。而装配式建筑,可以灵活随意进行分割,满足住户的需要,根据他们的要求来进行分割。配套的轻质隔墙,可以使住宅采用灵活大空间,而轻质隔墙的材料一般都使用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使用一些轻板。 2.2功能科技化 ①节能效果良好:由于外墙设置了保温层,冬天可以降低对暖气能源的消耗,夏天可以降低对空调能源的消耗。 ②隔声效果好:墙体设置了保温层,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功能,墙体与门窗之间空隙较小,可以减少外界带来的噪音,为室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③防火:材料最大的作用就是不燃或难燃,所以火灾发生的概率会有所降低。 ④抗震:材料的轻质性可以降低建筑物的重量,这样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充分连接,抗震效果好。 ⑤外观不奢:外观立面比较清晰,不会轻易变形、裂缝及褪色。 2.3施工装配化 在生产厂生产好各种相应的构件,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安装和拼接。装配式建筑施工比传统建造施工有很多优势:施工速度快,可以缩短工期;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减少,施工作业更加方便有序,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施工现场废物、废水、噪声减少,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进行每道工序时都可以安装设备一样,要求精度,保证质量;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2.4生产工厂化 装配式建筑中的外墙板在生产厂通过模具进行生产,通过为外墙板进行喷涂、烘烤可以使外墙板美观,不褪色。塑钢门窗逐渐代替了传统建造中的木窗、钢门窗,在生产厂具有很先进的生产工艺,都是通过机械生产出各种金属及连接件。石膏板、涂料等一些室内材料都可以在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控材料的防火性、保温性、隔声等性能。 三、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3.1砌块建筑 砌块建筑是在生产厂提前预制好块状材料,用块状材料来砌成墙体的建筑,这种建筑适用于3至5层的房屋建筑。砌块建筑有很多优势,比如,生产工艺不复杂;施工也相对比较简便;造价成本较低。按砌块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大型砌块。由于小型砌块较小,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进行搬运和砌筑,比较灵活而且也比较方便,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对于中型砌块采用小型机械来进行吊装,可以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大型砌块已不被使用,由大型板材所代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