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苏战争开始后纳粹德国外交活动论析

德苏战争开始后纳粹德国外交活动论析

德苏战争开始后纳粹德国外交活动论析

肖汉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

摘要本文探讨德军入侵苏联后纳粹德国的外交活动。由于侵略战争的扩大和德军的不断溃败,纳粹德国的外交与战争完全融为一体,已无独立的外交任务。其间的主要外交活动:强制意大利为侵略战争卖命,劝诱日本进攻苏联,为寻找摆脱战争出路而秘密谋求单独媾和。但这些活动仍没有挽救纳粹德国灭亡的命运。

关键词:德苏战争;外交;纳粹德国

德军入侵苏联后,希特勒推行的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军事外交政策,完全与战争融为一体了。如果说,在其前纳粹德国的外交机构还能正常运转,有独立的外交任务和外交活动,那么,由于战争的扩大和随之而来的军事上的节节溃败,真正的外交活动则被军事行动所取代。因为希特勒认为德国外交部是“反动思想和失败主义的发源地”,“尽可能不让它出场”〔1〕。因此,外交部形同虚设,职权受到限制,不能实施独立的外交任务,许多外交活动都是希特勒亲自出马,几乎每一次外交活动都讨论军事问题,外交事务充满了火药味。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对此未有系统研究。本文拟就德苏战争开始后,纳粹德国外交活动的主要方面作一简要论析。

一、强制意大利为侵略战争卖命

意大利是法西斯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之一,但希特勒对墨索里尼极不信任,直到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前,他们之间的矛盾,时而公开化,时而隐蔽下来。当战争正在进行时,希特勒认为同意大利结盟是一场灾难。他说:“‘我必须承认,我对意大利和对意大利领袖不可动摇的友谊很可能是我的一个错误。’同意大利联盟是一场灾难。……由于它……使德国对俄国的进攻推迟了至关紧要的六

个星期。”〔2〕但是,为了把侵苏战争进行到底,希特勒在德军入侵苏联当天,由德国驻意大利公使奥托·冯·俾斯麦转给墨索里尼的一封长信中提出,德国将同意大利分享乌克兰的财富。尽管早已被捆在希特勒侵略战争战车上的墨索里尼,对于德军入侵苏联事前毫无所知,但出于自身的利益,也随之对苏宣战了。在意大利出兵东线时,希特勒却不准派出较多兵力开赴前线,声称意大利对德国最有效的支援是加强北非的兵力,以海上和空中的优势,切断英国的航线;同时,希特勒要求意大利作好准备,以便随时入侵法国和突尼斯。

德军入侵苏联初期,在军事上大获胜利,希特勒以为胜券在握,便邀请墨索里尼访问东线战场。1941年8月25日,墨索里尼抵达东普鲁士希特勒的大本营“狼穴”,由希特勒陪同访问前线,视察配合德军作战的意大利军队,两人还举行了德军进攻苏联后的第一次会谈。希特勒对东线的军事形势充满了信心,而墨索里尼却认为德军不可能速战速决,更不可能单独打赢这场战争。两人会谈后发表的公报,仍宣称要把战争进行到底,保证“铲除布尔什维主义的威胁”〔3〕,共同建立欧洲“新秩序”。

希特勒指望德军入侵苏联后苏联被孤立,而自己的战略态势和国际处境得到改善。可是,轴心国的另一成员国日本没有在苏联远东地区发动进攻,英、美先后宣布援助苏联,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受到了阻击。本来不希望有更多意军在东线作战的希特勒,此时不得不求援意大利,要求意大利增派援军参加征服高加索的进攻。1941年12月底,希特勒指示墨索里尼,要求查明意大利的增援部队能否在春天进入作战阵地。1942年1月底,希特勒又派戈林到罗马,告诉意大利人不必为苏德战场的困难担心,戈林对墨索里尼说:虽然“整个冬季都有困难,但深信1942年将打败俄国,1943年英国将放下武器。”〔4 〕在戈林要求提供军援的威逼下,墨索里尼答应在3月份派两个师开赴苏德战场。但是,墨索里尼仍心有余悸,十分担心在东线遭到失败。

1942年上半年,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被击溃,转入全线防御,在北非的军

事行动受阻,侵占马耳他的战役推迟到7月实施,英国空军也开始猛烈空袭德国的城市。与此同时,与德国断交、并对其宣战的国家增多,德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即使追随希特勒的那些仆从国家,也开始产生德国能否打赢这场战争的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仍然认为德国可以保住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因为他认为日本已对美、英宣战,日本拖住了美国,处于与日直接交战的英国失去了美国这个最大的支持力量,如果英国要保持世界帝国的地位,必将放弃对德国的战争,这样德国则可集中力量扭转东线的败局,重振旗鼓。所以,希特勒一方面在国内实行总动员,搜刮人力和物力,补充前线的损失;另一方面指派凯特尔等人到仆从国家游说,要求提供更多兵力,“以更加充足的兵力对付俄国前线另一个冬季发生的不测之事”〔5〕。

1942年4月29至30日,墨索里尼和齐亚诺被希特勒召到萨尔斯堡的克莱斯海姆宫,希特勒向他们介绍东西两线的战局,谎称在俄国、北非和地中海的战事一切都很顺利,并向他们透露德国在东线将对俄国的南方发动一次进攻,夺取油田,并迫使俄国人投降〔6〕。由于德军在苏德战场伤亡已达300万人,因此,会谈中希特勒要求墨索里尼提供更多兵力支援德国。经过会谈,墨索里尼答应派出9个师投入苏德战场。与此同时,德意日三国代表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隶属德国武装力量大本营的混合参谋组,以协调共同的作战行动〔7〕。希特勒为了夏季在苏德战场上发动新的进攻,还要求苏德战场上的意大利部队编入德军统一指挥。

希特勒的一切努力,并没有挽救他失败的命运。德军在东线的节节溃败和英美联军在西线的胜利,大大加深了法西斯同盟的军事和政治危机,意大利的离心倾向加强了,希特勒的所有伙伴都对德国取得战争胜利绝望。希特勒等人也不得不发出哀叹:现在“没有什么政治出路,除了同世界上其他国家顽强地战斗下去外,别无他法。”〔8〕所以,希特勒同墨索里尼及其他仆从国的追随者,频繁会谈,商讨出路。1942年11月上旬,当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后,里宾特洛甫立

即打电话给齐亚诺,询问意大利准备如何应付。紧接着希特勒、里宾特洛甫、齐亚诺、赖伐尔等人集会慕尼黑,讨论北非的军事形势。意方提出把兵力集中起来对付英美,而希特勒却坚持要以全力对付决定战争命运的东线战场。11月底,戈林再次到罗马为意大利人打气,要求意大利配合在非洲作战,“德国准备派三个装甲师去非洲”,“我们要在非洲避免进一步的灾难,我们必须加倍努力”〔9〕。早就对打赢这场战争抱有怀疑的墨索里尼,现在更产生了尽早结束战争的想法。1942年12月1日,墨索里尼向希特勒提出建议:“以某种方式结束不会再捞到好处的对俄战争……”〔10〕。但是,希特勒仍然“满怀信心”,“坚持事态会好转”,因此,他邀请齐亚诺前往德国会谈。12月18日,齐亚诺抵达腊斯登堡,希特勒向他介绍了各战场的情况,希特勒认为东线出现困难,主要是因为轴心国军事行动不协调,并指责意大利第八集团军防守不力。希特勒要齐亚诺转告墨索里尼,要求墨索里尼向他的东线部队发出死守阵地的号召〔11〕;同时,将“北非一定要守住”。不久,齐亚诺奉墨索里尼之命,又与希特勒、里宾特洛甫、赖伐尔等人在东普鲁士希特勒大本营举行了一次会谈,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希特勒的译员保·施密特认为“这比在腊斯登堡阴暗森林里奏的幻想曲还要离谱”! 1943年上半年,意大利国内政局更加动荡,军事上濒临崩溃局面,希特勒深恐意大利的危机影响其他轴心国,便企图全面控制意大利。1943年2月底,希特勒派里宾特洛甫带着他亲笔致墨索里尼的信去罗马,希特勒在信中强调,东线的战争必须继续下去,直到把俄国巨人消灭〔12〕。4月上旬和5月初,希特勒同墨索里尼及其新任外交部长先后举行了两次会谈,会谈中墨索里尼强烈主张与苏联媾和,以腾出手来对付西方,但希特勒却仍坚持“必须团结全部欧洲的力量”,以对付苏联〔13〕。会谈未取得一致意见,不过希特勒已感觉到意大利的主张对轴心国产生了不利影响。

希特勒对意大利的局势深感不安,对墨索里尼更加不信任。1943年7月的军事会议上,希特勒提出要在意大利设立类似军事法庭的机构,以便一旦意大利

出现最糟糕局面时进行干预,用德国部队代替意大利部队〔14〕。为防止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德国军方还制定了一份文件,要求意大利参谋总部和意大利军队交给德军统帅部管辖,德国准备武装占领意大利〔15〕。7月19日,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费尔特雷举行会谈,希特勒要求墨索里尼动员全部力量,在各个战场上继续作战到底。希特勒认为,如果意大利人坚持下去,西西里和意大利本土是能够守住的,德军会来增援,不久便有一种新式的潜水艇参加作战,要英国来一个“斯大林格勒”〔16〕。会谈正进行时,罗马遭到第一次猛烈空袭。这是两个独裁者的最后一次会谈,不久墨索里尼被赶下台,法西斯轴心集团趋于瓦解。

二、劝诱日本进攻苏联

德意日三国1940年9月缔结的军事同盟条约规定,当缔约三国遭到“大国的攻击”,三国将“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互支援”。德苏战争开始后,日本没有履行条约所规定的义务,没有对苏宣战。所以德军入侵苏联后的第六天,里宾特洛甫即电告德驻日大使欧根·奥特,要求他利用日本人抢占领土和财富的贪欲,尽力促成日本迅速进攻苏联。而且希特勒还指示,只要日本进攻苏联,日本则可同德国签订两国“军队之间沿着横穿西伯利亚铁路的土地契约”〔17〕。1941年7 月10日,里宾特洛甫再次电告奥特,指示他“用一切办法继续要求日本尽早参加对俄国的战争……日本参战越早越好。德日两国的目标当然仍是在冬季到来之前,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会师。”〔18〕奥特大使虽尽一切努力说服日本早日进攻苏联,但一直没有成效。

那么,日本为什么不对苏联开战呢?主要是由于日本此时已确立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殖民大帝国的国策,决定将主要力量向南扩张。而对苏联采取“如果苏德战场的进程转变得对日本有利时,我们就将使用武力解决北方问题”;当条件不具备时,“我们将采取主动的对策,秘密地准备反苏战争的武力”〔19〕。同时,在日苏之间缔结有为期5年的中立条约,日本还不得不暂时遵守所承担

的义务。在日本内阁中对进攻苏联的“障碍很大”,当时的外相松冈是主张立即对苏战争的,但首相近卫却主张先解决日美之间的矛盾,夺取美、英、荷在太平洋和南亚的势力范围,为消除后顾之忧,必须同苏联建立合作关系。

但是,希特勒对日本进攻苏联抱有十足的信心。1941年8月26日,希特勒对雷德尔说:要“相信日本在兵力一旦集中以后,便将立即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人现在所以不动声色,我看是为了便于顺利地集结兵力和突如其来的发起进攻。”〔20〕没隔几天即8月30日,奥特大使询问日本新任外相丰田:日本有没有参加苏德战争的可能性?丰田回答说:日本现正在准备,还需要一些时间。对于急切要求日本对苏开战的德国来说,这样的回答,实在感到失望。特别是当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受挫时,德国更需要日本对苏开战,以牵制苏联远东兵力不致西调,也可把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东方,德国则可速败苏联,亦可集中力量对付英国。

1941年10月,日本内阁改组,东条英机出任首相,希特勒认为这是日本北进的征兆。但是,东条却继承前任“决心对美、英、荷开战”,“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帝国国策不变〔21〕,并确定12月初为“发动武力之时机”。而且,已进行几个月的日美谈判也破裂,日本的航空母舰特遣队已启航驶向珍珠港,准备对美英开战。此时,日主动向德提出,一旦发生战争,希望德国站在日本一边,两国共渡患难。一直要求日本对苏发动战争的德国,以为时机已到,希特勒便于12月5 日向日本许诺,日参战后德将向其提供援助,并同意日提出的在不与敌单独媾和的条件下,两国签订军事互助条约的建议〔22〕。但是,日本并没有向苏联进攻,而是对美国宣战了。日本对美开战后的第三天,请求德、意对美开战。德国为换取日本从西伯利亚攻苏,于12月11日对美宣战。

德国对美宣战,除了企图换取日本进攻苏联外,还企图避免英美军队集中起来对付德国,甚至促使英美放弃大西洋的军事行动。但是,德国对美宣战,是一个错误的举措,增加了与之公开战争的敌人,英美联合在西线打击德国,使德国

“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23〕。同时,日本也没有对苏联进攻,而是认为进攻苏联,既得不到所需要的石油、橡胶、棉花等战略物资,而且一旦陷入苏德战争,将腹背受敌挨打。所以日本继续遵守日苏中立条约,保持与苏联的合作关系。在日本进攻美国后,希特勒称颂“日本是个好朋友,好盟国”的同时,也不得不哀叹:“自然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日本并没有和我们一起同时参加对俄战争。”〔24〕 1942年上半年,希特勒为了在东线发动新的攻势,更迫切地需要日本的支持。并且通过签订新的《德、意、日军事协定》(1942年1 月18日签订),划分作战区域,协调作战行动,瓜分整个世界。希特勒认为,如果日本对苏开战,迫使苏联在远东保留40个师,德国则可在东线获胜。1942年5月15日,里宾特洛甫电告日本,认为“占领和日本的安全息息相关的西伯利亚沿海各省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合适时机来到了。……对苏俄进行一次突然的、成功的袭击,将对三国公约签订国今后的战局十分有利……”〔25〕7月9日,里宾特洛甫还约见日本驻德大使,向他说明日本进攻苏联的有利时机,催促日本立即攻占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至攻占贝加尔湖为止的苏联领土。但是,日本仍然按兵未动,甚至还通告德国,日本维持日苏中立关系不变〔26〕。7月30日,中岛代表日本政府正式告知里宾特洛甫说:“日本进攻苏联将使自己的力量过于分散,……在目前情况下的作战范围,应只限于南方和中国”〔27〕。可见,日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虽然在苏联边境不断进行挑衅,而且一直向德国提供有关苏联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秘密情报,但至今未打算立即进攻苏联。

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德国,由于军事上节节溃败,因而使法西斯轴心集团的危机不断加深,面临瓦解局面。虽然希特勒仍然坚持将东线战争继续下去,直至“把俄国巨人消灭”,但仅仅意大利和其他仆从国的增援,仍难以挽救败局,只得继续唆使日本进攻苏联。希特勒1943 年1月21日、里宾特洛甫2月19日在同日本驻德大使谈话时,都向大使提出了敦促日本政府出兵苏联的要求。4月18日,里宾特洛甫再次向大使提出请求。日本鉴于德国在苏德战场屡屡战败和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摇摇欲坠的局面,始终不肯作出对苏战争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只得捏造事实,提供假情报,采取欺骗和恐吓的手段,企图把日本拖入反苏战争。里宾特洛甫说什么俄国人正在远东修建大量飞机场,准备派遣轰炸机队轰炸日本,还说什么俄国已将100余万军队从远东调往西线,等等〔28〕。日本又以兵力不足为借口,拒绝德国的要求。直到11月末,里宾特洛甫在同日本驻德国大使会晤时,还在要求日本用武力入侵苏联。可是,此时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早已垮台,法西斯集团已经瓦解了。即使德日两国决心尽一切力量将战争进行到最后,而等待他们的仍是失败的结局,这种决心只是他们的垂死挣扎罢了。

三、寻求单独媾和与结束战争的出路

正当德军在苏德战场大获胜利之时,希特勒狂叫要打败苏联,逼迫斯大林求和。同时,他也企图集中力量在大西洋海战中击败英国后,同英国媾和〔29〕。不过这是希特勒处于胜利的时刻,想以此实力地位向自己的敌手提出媾和。

但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很快在莫斯科城下被粉碎,德军再也没有力量在广大战线发动全线进攻。“希特勒现在已认识到任何一方都不能消灭对方,并认识到这种情况将导致和平谈判。”〔30〕经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再次遭到惨败,从此一蹶不振。其后,英美军队在意大利登陆,整个法西斯集团的军事危机和政治危机加深,“所有希特勒的伙伴都对轴心国的胜利绝望了……都拼命想通过一种妥协的和平办法,包括某种保证小国权利的欧洲宪章以摆脱战争。”〔31〕不仅法西斯集团的危机日趋加深,而且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迅速发展壮大,一些中立国家的立场也发生重大变化,德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已处于危机四伏的困境之中。希特勒已经明白,对苏联和对英美在东西两线作战,处于腹背夹击之中,已无法取得胜利。因此,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都在“考虑离间敌人”;希特勒大本营和武装部队中也在谈论和广泛流传“决不能束手待毙”,而“要真心实意去争取,在欧洲能达成一项合理的和平解决方案”〔32〕。

其实,早在莫斯科战役方酣,德军刚刚“陷在泥潭之中动弹不得”的时候,

里宾特洛甫于1941年12月30日,“第一次向希特勒提出讨论与俄国停战的可能性”。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也多次提出调停的问题。不过希特勒此时未予肯定的回答。与此同时,日本试图从中调停,牵线搭桥,促使德国和英国之间,在双方都“肯让步”的情况下议和订约〔33〕。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希特勒周围的人同希特勒讨论与敌方之一单独媾和的计划,逐渐热了起来,尤其是里宾特洛甫、戈培尔等人,都想争取希特勒支持他们的考虑。

那么,希特勒对此是作如何考虑呢?作为发动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的希特勒,进行战争的目的是要抢占他国领土、夺取“生存空间”,他至死都要将这场战争打到底,消灭“俄国巨人”和所有的犹太人,以建立“大德意志帝国”。但是,当战争进行到对他不利和无可挽回的失败时,他被迫也不得不寻找单独媾和、结束战争,以保全自己统治地位的出路。不过他采取了:1.坚持自己的实力地位,即在打败敌方的有利时机逼迫对方媾和;2.采取制造谎言的手法,用“布尔什维主义获胜统治全欧洲”的说教来吓唬西方,使之单独媾和;3.他把主要的希望寄托在反法西斯联盟内部发生分裂,抓住一切机会离间敌方,使之一方单独媾和。

至于希特勒是同苏联单独媾和还是同西方单独媾和,他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也许是见机行事,哪方有利和可能,则同哪方媾和。据希特勒的副官尼·冯·贝洛回忆,1943年秋天希特勒还“认为同西方各国媾和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丘吉尔是决不会罢休的,他宁愿失去世界帝国的地位,也要把德国消灭掉。至于同布尔什维克媾和,他还下不了决心,因为布尔什维克仍然是德国的敌人。……希特勒1943年秋天对单独媾和的考虑是矛盾的,但……希特勒并不绝对拒绝这种考虑”。希特勒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而且是朝令夕改。1943年9月10日,戈培尔同希特勒讨论媾和问题时,戈培尔问希特勒是否可以同斯大林打交道,希特勒说暂时还不行。因为希特勒认为同英国人打交道比同苏联人容易些,英美会害怕苏军席卷欧洲,终于会同德国联合起来保卫旧大陆,使之免受布尔什维主义的统治。英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有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欧洲,他们会对我们表示

出愿意和解的意向。丘吉尔是反对布尔什维克老手,他同莫斯科合作只不过是权宜之计〔34〕。9月23日,戈培尔又同希特勒进行了一次长谈,发现希特勒改变了上述观点。希特勒已“不相信同丘吉尔谈判会取得任何结果,因为他太坚持他的敌对看法”。他宁愿和斯大林谈判,只要在东方取得决定性胜利,谈判会有成功〔35〕。

1942年下半年以后,希特勒集团寻求单独媾和的活动,已是极其频繁地进行,而且这种活动构成了当时德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

1943年2月,党卫队的高级军官霍亨洛亲王同美国设在日内瓦的情报机构负责人艾伦·杜勒斯进行了接触。通过谈判,杜勒斯同意德方提出的承认德国所侵占领土的合法性的要求,承认德国主宰欧洲的地位。希姆莱也通过瑞典人,向美国人探询“无条件投降”的有关问题,但未得到答复〔36〕。就在同时,德国驻瑞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同美国工商界有广泛联系的“北德意志人”公司的代表林德曼及邓尼茨的亲戚舒尔策·格维尔尼茨等,都为单独媾和而积极活动〔37〕。

与此同时,轴心国的成员国和其他仆从国家或者向希特勒力陈谋求单独媾和,或者背着德国与敌方之一秘密谈判。如墨索里尼和齐亚诺在与希特勒会谈时,都直接向希特勒提出了同苏联媾和的主张。墨索里尼认为,在东线不能取胜的情况下,只有同苏媾和,将轴心国的兵力集中对付英美,为再同英美议和创造有利条件,为同西方大国进行重分世界的谈判打下基础。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统治当局,早就背着希特勒同英、美秘密谈判,以寻求摆脱战争的出路。

经过1944年苏军在东线、英美法联军在西线的共同打击,德国彻底失败已成定局。德国国内的经济、政治形势极端恶化,抵抗运动迅速发展,希特勒集团内部反希特勒的力量也发展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摆脱战争?是同苏媾和还是同英美媾和?又产生了分歧。希特勒仍然希望反法西斯联盟国发生分裂,并利用恐吓、威胁、离间、制假等手段,拉拢一方与之媾和谈判。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发表广播演说宣称,这场战争只有一个胜利者,不是德国,就是苏联。德

国的胜利意味着欧洲的保全,苏联的胜利意味着欧洲的毁灭〔38〕。所以直到战争结束前,希特勒在东线顽强抵抗的同时,一直同英美代表在幕后秘密接触,企图达成单独协议。希特勒的外交官在西班牙、瑞士、梵蒂冈,同英美代表频繁会晤,讨论结束战争,以求双方可以接受的战争结局〔39〕。对纳粹头目的这些活动,斯大林1944年2月23 日在发布的《苏联全军最高总司令命令》中作了深刻揭露。他说:“法西斯头子们拼命想在反希特勒同盟中制造纠纷,从而拖延战争。希特勒的外交官们奔走于中立国之间,力图同亲希特勒分子相勾结,暗示有可能或者同我国,或者同我们的盟国单独媾和。希特勒分子的这一切诡计注定要破产……”〔40〕但同时,希特勒也没有放弃与苏媾和的机会。1944年三四月间,希特勒特别加强东线攻势,企图把苏军打得“筋疲力竭”后同苏媾和。3月30 日,希特勒的陆军元帅克莱施特力劝希特勒与斯大林媾和。已不受希特勒信任的里宾特洛甫,此时仍鼓足勇气向希特勒建议同斯大林媾和,而且表示要“尽一切可能把斯大林再次引诱到会议桌上来”〔41〕。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日本,此时又提出德苏停战问题,并于1944年4 月提出派一个代表团到莫斯科,居间建立德苏之间的和平,以避免德国在战争中失败。8月下旬从日本传出一条消息,说“斯大林不愿摧毁德国”,“斯大林显然愿意和阿道夫·希特勒统治下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达成协议”〔42〕。日本的这些活动,有利于德国离间反法西斯联盟,不惜一切守住东西两线阵地,等待形势的好转,避免在战争中失败。

战争最后阶段,反法西斯联盟军从东、西、南三方面向德国发起进攻,苏军进入德国本土,英美军队也攻进德国腹地,德国已完全处于孤立,唯一的盟友只是日本了,到1945年3月,有近50 个国家宣布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希特勒仍负隅顽抗,企图争取战争形势朝有利于德国方面转变,并宣称有“奇异武器”,能够“最后一分钟改变命运”。但同时他又采取伪造文件、捏造事实的手段,煽起西方国家的反苏情绪,使其改变立场,同德国媾和。所以,在希特勒自杀身亡之前,在希特勒“小心谨慎的同意”下,与西方国家的单独媾和活动,紧锣密鼓

地进行〔43〕。

1945年2月10日,德国帝国保安总局表示,如能在西方实现单独媾和,可以把德国掌握的有关日本的全部重要情报,提供给美国情报部门,德国不惜出卖盟友的利益。美国情报机构欧洲分机构的负责人艾伦·杜勒斯,于是也通过意大利和瑞士的中间人,设法同德军司令部接触。3月8日,德国驻意大利的党卫队指挥官、党卫队副总指挥沃尔夫,在瑞士与艾伦·杜勒斯会见。两人会谈中,沃尔夫提出的协议条款,是要争取在整个南线媾和,就德国不可避免的投降问题进行谈判。此后,沃尔夫又同反法西斯联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哈·亚历山大参谋部的官员进行了几次谈判〔44〕。4月20日,希姆莱在卢卑克的瑞典大使馆会见瑞典红十字会主席伯纳多特,请他转告艾森豪威尔,德军愿在西线投降,结束西线的战争,而东线的战争将继续进行下去,直到西方国家军队同苏军交战为止〔45〕。在这些秘密谈判活动正紧张进行时,隆隆的炮声,已是在柏林上空不绝于耳,4月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单独媾和的一切活动宣告破产。*收稿日期:1994-04-30

注释:

〔1〕〔8〕〔31〕[英]阿诺德·托因比等合编:《希特勒的欧洲》(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167页,下册第1035、1032页。

〔2〕〔12〕〔23〕〔24〕〔35〕〔38 〕[英]艾伦·布洛克:《大独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下册,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806、734、686、805、756、755页。

〔3〕〔32〕[德]尼·冯·贝洛:《希特勒副官的回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7—308、349和351页。

〔4〕〔5〕〔9〕《齐亚诺日记》(1939 —1943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90、527、604—607页。

〔6〕保·施密特:《我是希特勒的译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0—241页。

〔7〕〔26 〕《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列要录·统计荟萃(1931—1945)》,海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356、365页。

〔10〕〔22〕[联邦德国]安·希尔格鲁贝尔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5、128—129页。

〔11〕〔28〕〔45〕[苏]A。格列奇科等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12卷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6卷第794页,第7卷下册第114—116页,第10卷第616页。

〔13〕〔17〕〔29〕〔33〕〔41〕〔43〕[英]戴维·欧文:《希特勒与战争》(上、下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28—629、354、387—388和417—418、455、768和758、947—948页。

〔14〕〔36〕[法]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1、87页。

〔15〕〔25〕〔27〕[苏]C.戈尼昂斯基等编:《外交史》第4 卷(上、下册),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434、363、364页。

〔16〕〔18〕〔20〕〔30〕〔34〕[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第1363、1207、1207、1197、1382—1383页。

〔19〕[日]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91—392页。

〔21〕《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34和360页。

〔37〕〔39〕[苏]B.乌沙科夫:《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莫斯科1961年版,第240—241、247页。

〔40〕斯大林:《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16页。

〔42〕张海麟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总结与教训》,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页;又见《希特勒与战争》下册,第869页。

〔44〕[联邦德国]卡尔·埃尔德曼:《德意志史》第4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2页。

参考文献

[1 ][英]阿诺德·托因比等合编:《希特勒的欧洲》(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2 ][英]艾伦·布洛克:《大独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下册,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

[3 ][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

[4][英]戴维·欧文:《希特勒与战争》(上、下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苏]C.戈尼昂斯基等编:《外交史》第4卷上、下册,三联书店1980年版。

[6 ][苏]B. 乌沙科夫:《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莫斯科1961年版。

浅析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管理及作用 (1)

浅析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管理及作用 刘剑枫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德国迅速完成了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占领。为了维护占领区统治秩序的稳定,纳粹德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统治和管理。这种野蛮粗暴毫无人性的管理方式为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纳粹德国;占领区;管理 引言: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了实现对占领区的控制和管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推行它的纳粹政策。这些政策给占领区人民造成了无法磨灭的创伤。从根源来看,这些统治政策的背后都有一个统一的统治思想。这种纳粹主义的思想,主要包括希特勒所鼓吹的优等民族理论,所以在占领区的所有的控制和管理措施都是为了实现对劣等民族的消灭,这也是在占领区中设立集中营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原因之一。这种纳粹思想的另一方面是鼓吹国家意志,也就是对希特勒这个国家元首的绝对服从,通过暴力和战争的手段来达到多占领区的统治。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就如希特勒,在入侵苏联时,曾经对部下形容说:我们所占领的地区,就是一块蛋糕。我们要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切割。他把这种切割描述为:统治,管理和榨取。本文具体分析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管理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极其作用。 一 纳粹德国对占领区从经济方面的管理 纳粹德国把被占领区的金融机构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掠夺和控制。一方面是把一些重要的金融机构直接进行合并,归自己所有。另一方面是派管理人员入驻进行监管,左右着这些金融机构的管理政策,无论是通过直接兼并的方式还是通过派员监管的方式,虽然在管理方式上不同,但本质上来讲,都是纳粹德国的金融工具。他们的存在就是随时为纳粹德国的扩充和统治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除此之外,为了最大限度的掠夺被占领区的经济资源,纳粹德国在被占领区强力征收各种赋税,例如每天要求被占领区法国或波兰征收上亿的占领税,除此之外,那就是赤裸裸的抢劫,各种资源,包括占领区的黄金、外汇储备以及各种可变现的金属甚至生产设备等。被占领区在二战期间,通过这种方式失去的直接物质财富就已经超过数十万亿。 具体来说,当纳粹德国战领一个国家和地区以后,他会首先奴役占领区的人民把他们当作劳动力,去为他们修仓库,修碉堡,修飞机场,制作战斗服装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岗位。另外除了掠夺劳动力资源外,纳粹德国还大肆抢夺被占领区的资源例如,煤矿、铁矿,石油特别是一些必须的军需资源。他们奉行以战养战的政策,在占领区,他们首先会做的是,强化占领区的银行、金库,把大量的现金和贵金属占为己有,以便为扩充军备提供足够的支持。 二 纳粹德国对占领区从政治方面的管理 从政治上,纳粹德国首先在占领区建立亲德的傀儡政权,推行纳粹德国的独裁统治。在占领区,纳粹军方是最高的权利拥有者,虽然在法国和波兰还存在着所谓的政府,但这种政府只是纳粹德国的统治工具,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政权。纳粹德国会根据自己统治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心腹力量进行对被占领区要害部门的监管和控制并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统治秩序的稳定,大量地裁撤被占领区的官员和进行机构的精简,来提高对被占领区的实际控制能力。 除此之外,需要格外说明的是,纳粹德国还在占领区设立特别警察。这些特别警察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来监督和镇压任何威胁占领区稳定的社团或派系,并且推行严格的种族灭绝政策。限制犹太人的发展并设立残酷的集中营,进行大面积的屠杀,让原本不过百万的犹太人群,在二战结束后,总人口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位于波兰西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根据战后数字的审判可以得知至少有五百万的占领区的居民死在集中营里,其中多数是犹太人。 另外,纳粹德国在占领区设立严格的统治区域管理。特别警察被赋予高度的权利,带领盖世太保搜寻反抗纳粹德国统治的人群,而且实行残酷的“连坐”政策,当发现一个反纳粹战士时,这个战士接触的所有人都要被杀害或者送往集中营,遭受更加惨无人道的迫害。 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为“死亡营”,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 刘剑枫(1991—)男。辽宁鞍山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 院学生。研究方向:德国文化。 作者简介: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在遵循原文作者表达的基础上,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顺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日语翻译的准确度。简单来讲,就是在面临科技文献中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时,不要着急上手进行逐字的翻译,要先理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然后分段、分节各个击破,最后统一行文。 例如,在一篇科技文献中,有这么一段文字。“これと同じように、そのとノートパソコンは精密機器、防水性に劣るの見方、歴史になるかもしれない”面对这样的语法关系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可以按照上文所描述的方法进行语法结构的分节,最后进行语句的连贯。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与此相同,那种认为笔记本电脑是精密设备,防水性较差的看法,也许将成为历史。另外一个例子,“私達を利用しようとしている精度が大幅に向上した数値予報結果を強化し、日常の観測データの品質管理、実現する観測システムの改良”。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进行翻译,可以翻译成:目前我们正试图通过利用精度大幅度提高的数值预报结果,加强日常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来实现观测系统的改良。结语:翻译的主要作用是把另一国的语言通过本国语言的传递来 实现双方语言的交流与合作。科技翻译是日语翻译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在世界发展舞台上,日本的科研开发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通过对日文科技文献的翻译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科研开发 能力,促进两国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科技没有国界,准确、流畅、严谨的科技日语翻译,将如同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连 接着两国的发展,影响着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姜秀丽. 科技日语翻译刍议[J].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5(02) [2]张志平. 科技日语长难句的分析及翻译[J]. 日语知识. 2003(06) [3]平海风. 日语科技文献的外来语问题[J]. 中国科技翻译. 1999(01) [4]廖建国. 科技日语的翻译技巧[J]. 中国科技翻译. 2007(01) 环球人文地理235

纳粹标志全解

纳粹:从字面上解释,其实是一个褒义词:“收纳精华”。不知道什么原因,前人把“Nazismus”译成了“纳粹”。而纳粹成了一个忌讳的贬义词。 政治上关于纳粹的相关解释: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尽管纳粹通常声明支持极权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形式(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但纳粹主义通常与法西斯主义有关联。 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国家社会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这一政党的领袖。这一时期的德国也称为纳粹德国。纳粹主义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纳粹主义的信徒称为纳粹。当代德国已取缔纳粹主义,尽管有少量的残余份子仍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活动,即新纳粹。一些历史修正主义者仍然散布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他纳粹行径的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德意志帝国(德文:Deutsches Kaiserreich)亦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统一(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该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德国皇帝和首相,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德国共经历了三个皇帝,分别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间十分信任俾斯麦,几乎所有政务都由首相俾斯麦处理,因此又称为“俾斯麦时代”。俾斯麦时代在位期间,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国一报普法战争之仇,他建立了同盟体系,与俄奥两国结盟,孤立法国。他的对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与列国发生冲突,但内政却一败涂地,文化斗争与反社会主义未能达到预其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后,由腓特烈三世继任,但他仅在任99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间,一手摧毁了俾斯麦体系,积极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军船舰,并带领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德国腹背受敌,加上

齐默曼电报事件导致美国参战,最终导致帝国覆亡。战败后的德国建立了共和政体,被称为魏玛共和国。(一)历史(1)形成背景19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合无定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徒具虚名的松散诸侯联盟,最多时全国竟分有上千个邦国;经过几百年的苦苦奋斗,德意志终于在1871年由普鲁士王国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然而却又因两次大战的失败,国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才重新实现统一。可以说,一部德国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或曰谋求国家统一)就成为了贯穿整个德意志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为什么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就因为德国的统一大业最终是由普鲁士完成的。那么,身处在一个列强环伺的欧洲和一个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间,人口和领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鲁士,又究竟是凭借何种“神奇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一步步壮大发展起来的呢?从1618-1648年,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们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旷日 持久的“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使英国资产阶级逃脱了欧洲封建君主们的干预而获得了胜利,却使德意志彻底衰落。作为这场残酷战争的主战场,德意志六分之五的乡村被毁灭,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农民变得一无所有,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战争结束后,德意志仍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名义上的“国家”。根据威斯特

浙江省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练习题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二战复习题 一、二战选考真题再现 1.(2015·浙江10月选考)如图所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会战 D.柏林战役 2.(2015·浙江10月选考)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三个主要国家签署了《开罗宣言》, 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这三个国家是 A.美国、苏联、中国 B.苏联、美国、英国 C.中国、苏联、英国 D.美国、英国、中国 3.(2016·4月浙江选考)下图所示二战中某次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A.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实力 B.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C.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D.使法西斯德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 4.(2016·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 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 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 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 5.(2016·浙江10月选考)右图所示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 应对的举措是 A.发表《大西洋宪章》,反对纳粹暴政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C.开辟第二战场,实施“先欧后亚”战略 D.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6.(2016·10月浙江选考)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不同于西方大国,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据此判断,该演讲 ①发表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②表达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 ③致力于协调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④肯定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7.(2017·浙江4月选考)《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8.(2017·11月浙江选考)《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的决心。这反映了 A.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 D.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 9.(2018·4月浙江选考)右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 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 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 确的是 ①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8·4月浙江选考)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 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 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 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11.(2018·11月浙江选考)右图所示为二战初期法国战 场形势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①法军对马奇诺防线的迷信 ②德军在后方实施合围 ③法军的战争经验主义 ④维希政府的软弱无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闪电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奇袭、集中、速度。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是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的袭击。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讯中心,并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冲锋,彻底摧毁敌军由空军轰炸而混乱的阵地。闪电战就是将奇袭、快袭集中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闪电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人未来得及完成动员和展开本国武装力量之前,用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的极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闪电战理论是德国帝国主义毫无限制的扩张目的同达到这些目的的现实能力之间不能相适应的表现。德国力求以闪电形式的突击逐个粉碎敌对同盟各国,竭力避免持久战。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先于敌军迅速集中和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以便在初期交战中即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以包围与合围的方法歼灭敌人武装力量。 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 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 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 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 讲求速度。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就会被歼灭。(例如战争后期,德军发起的“突出部战役”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使得德军无功而返,并没有更多的装甲部队去抵抗盟军的攻击) 战术层面 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

从战败到解放--德国人对历史认知的转变

从"战败"到"解放"--德国人对历史认知的转变 最新文章新华网严建卫徐海清2013-03-0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德国人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从而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上,德国人与日本人截然不同。但是,人们也许并不清楚,对于德意志这样一个战前千百万人曾拥戴过希特勒、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男人都上过战场、战后家家都失去亲人的民族来说,要深刻反省战争,正确认识历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德国人曾忌谈“大屠杀” ○战争结束后最初几年,德国社会对二战的反思主要还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内。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1951年9月就发表声明说:“大多数德国人民反对纳粹针对犹太人的暴行,大多数德国人民与这种暴行无关。”但社会舆论很少揭露纳粹罪行。 ●确实如此。我曾询问过许多经历了二战的老人。提起战后年代,他们个个都对自己的经历刻骨铭心。战争结束时,德国许多城市变成了废墟。科隆、德累斯顿、维尔茨堡、多特蒙德和法兰克福等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当时,德国各地出现了大批“流民”,数百万原来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德裔居民被驱逐出境……因此,战后初年,许多德国人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而较少考虑本民族给其他国家造成了多大伤害,也较少思考这场人类浩劫的因果关系。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德国人忌谈“大屠杀”,一些书刊甚至无视这个史实的存在,许多中学的历史教师也都对学生回避这个题目。 年轻一代开始提出疑问 ○那么,战后几十年来,德国人在认识历史问题方面经历了怎样一个痛苦的过程呢? ●可以历数一些重要事例:

1945年4月1日,驻魏玛美军组织当地一千多名居民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许多德国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们没有想到,就在自己家门口,曾发生过那么惨绝人寰的悲剧。 1945年至1946年,“纽伦堡国际战犯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德国举国关注。 1946年10月,德国导演沃尔夫冈·施陶特斯执导的影片《杀人犯就在我们中间》上映,该片首次反映了德军在苏德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1958年11月,德国建立了“追查纳粹罪行总部”,开始对数以10万计的案件进行调查……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全社会开始讨论自己的历史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70年代的两个事件,它对德国民族正确认识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访问华沙。在纳粹受害者纪念碑前,勃兰特突然双膝跪下。这一举动震撼了全世界。另一个事件是美国电视连续剧《大屠杀》在德国上映,引起了巨大反响。2000多万德国人含着热泪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部片子。由此,德国社会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我们每个普通人是不是也有罪责?德国年轻一代人开始提出疑问:我们的父母在纳粹时期干了些什么? 经过公开和广泛的讨论,德国社会真正意识到了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责。转折性的标志是,在1985年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之际,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明确表态:“5月8日是解放之日,我们大家(在这一天)从纳粹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 ○从“战败”到“解放”的认知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飞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班级:计1102柳颖超学号:41155051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对于纳粹暴行,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来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德国总理施罗德 在2007年的德国电影《拜见希特勒》中,电影的结尾时有一段十几分钟的真实采访,受访对象是今天的德国年轻人,访问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知道谁是阿道夫·希特勒吗?”年轻人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人回答说是演员、运动员,也有人模模糊糊回答说是个政客,还有人坦白地说不知道。能正确说出希特勒身份的人还不到整个采访人数的一半。电影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忧虑:对于历史的不断“重温”,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堂必不可少的功课。 战后60年来,德国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纳粹时期历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到了民族的灵魂。 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对纳粹主义及其发动的战争、种族屠杀和其他暴行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自身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学龄儿童到政治领袖,德国上下已经完成了深层意义的民族救赎。 那么德国是怎样实现不断对纳粹历史深刻反思的呢? 德国领导人的忏悔勇气 在莫斯科举行的欧洲胜利日纪念仪式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和英、美、俄、中等二战的战胜国首脑一道出席纪念活动,并向打败本国军队的苏联阵亡将士鞠躬献花圈,“以德国人的名义”请求俄罗斯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原谅德国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事实上,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从来没有为纳粹的侵略和屠杀行径进行过辩解。 德国教科书还原历史真相

选修三 二战测试题

选修三二战测试题 人类追求和平,但是政治家们热心于战场上树立自己的丰功伟绩,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但是人类却再次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质是() A、东亚各国人民共同繁荣幸福 B、建立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 C、帮助东亚各国抵制外来侵略 D、建立东亚地区反西方殖民侵略的同 2、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 3、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 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很大责任 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 4、二战时期闪电战成了时髦的事情,德军闪电战破产是在() A、莫斯科保卫战 B、大不列颠之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之战 5、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决定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 B、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C、标志着反法西斯战争转人进攻 D、确立了美国控制世界的地位 6、日本狂热分子把台海战事纳入"周边事态"加以对待,实际上早在国际公约中明确日本必须 归还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最早的条约是() A、《雅尔塔协定》 B、《德黑兰协定》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志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 B、珍珠港事件 C、西西里岛登陆 D、诺曼底登陆8.有关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局部侵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九一八事变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侵略 B.国联成为推行绥靖政策德工具 C.西班牙处于孤立无援德境地 D.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越来越大 9.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 1处错误 B. 2处错误 C. 3处错误 D. 4处错误 10.在巨舰大炮时代,海军主力舰艇是战列舰,一战后航空母舰出现,但只是海上辅助的作战舰艇,下列哪一次战役说明航空母舰开始对海上作战起主导作用 A.珍珠港事件 B.中途岛海战

德意志论文

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点 院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U201114890 姓名:上官赢 摘要: 提起德国,世人往往思绪多端:褒贬毁誉、掺杂各种感情。的确,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德国独具一格,有许多他国没有的特色。最近两个多世纪,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顶尖人物,正面的、反面的比比皆是。它有不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雄踞世界前列,广泛造福于整个人类;同时,它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动者,给人类造成了旷古未闻的浩劫。它屡屡大分大合,大起大落,兴风作浪而又为风浪所摧挫。但它败而不馁,衰而不朽,依旧是当今世界一个超群出众的强国。举世公认,德国曾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抹杀不掉的痕迹。当代德国作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欧洲联盟支柱成员和联合国重要成员之一,行为,动态仍然相当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德国人的性格,应该对此有着全方面,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性格形成,文化交汇,宗教改革,割据与集权 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德意志学者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德尔说,“历史是置于特定地理中的运动”。人们只要看一看世界那些文明古国的今昔,看一看各个国家的状况,便知其言不假。 近代德意志民族是以古代日耳曼人的若干支系为基础,融合一些斯拉夫人及其他民族而逐步形成的。千余年来,德意志人的许多岁月都是在南征北战、左冲右突、内争外斗的急风暴雨中度过的。 公元4至5世纪,北匈奴西迁,强化了日耳曼人的大举南移。日耳曼人剽悍骁勇,所向披靡,在南欧、西欧、北非建立了一些蛮族王国,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促进了欧洲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八、九世纪,罗马贵族起事,将教皇利奥三世撵出罗马。教皇向查理求救。查理率部进入意大利,扶持教皇复位。利奥三世感恩不尽,给查理戴上皇冠,宣布他是“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于是,查理被称为大帝。查理帝国的领土扩及整个西欧。查理814年去世后,870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国,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德国、瑞士、奥地利和荷兰,基本上通行德语,为近代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拿破仑的法国大军,横扫欧、亚、非,普、奥被肢解,莱茵河西岸的德意志地区并入法国版图,不少小邦国被强制合并。拿破仑军队的冲击教育了普鲁士人,他们开始改革;自1830年代起,普鲁士步英、法后尘,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实力渐增,其军国主义政策也变本加厉。普鲁士终于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实现了排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民族国家”统一,建立了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普王担任帝国皇帝,普鲁士首相任帝国宰相。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浸透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德国连续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不是偶然的。德国人打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仍不服气,又打第二次,吃够了苦头儿,他们才在外国的帮助下幡然悔悟。在历史的磨难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显现了历史给与民族的巨大财富,人们说,苦难是最大的财富,这一点深深融入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在动乱的年代,德国人体会到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是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两次世界大战间,德国人由严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经历过失败后,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由此,德国人严谨而虔诚,并迅速崛起于西欧,称谓当今世界顶级。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

欧洲的二战反思

欧洲的二战反思 历史上,欧洲是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也是对战争的惨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区之一,因而这里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反思。 对一战,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无义战”,只是新老强权之间一场“竞于力气”的战争;对二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反人类性质,便有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分野,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战后思索。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是与对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深层思索相联系的。以德国法西斯主义为例,从表层看,它以种族优越感为精神基础,以反犹主义为煽情手段;从思想特征上看,它具有神秘主义和非理性崇拜的特点;从深层看,它与西方文明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暴力推崇倾向有相当的关联。60年来,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批判一直在进行,而且越来越深入,以至直指西方文明核心价值的某种缺失。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省具有一种全民性质。希特勒只是一狂热偏执的煽动者,但民众在狂热中迷失,在狂暴前怯懦,却是他得以登台的背景。历史证明,犯罪行为一旦披上一种“政治正确”的外衣,便是一场社会灾难。反犹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根源之一,但在欧洲,反犹主义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二战后,法国、波兰等国对此也进行过反思乃至道歉,说明反思并不是战败国的专利,而是人类对人性的再梳理和提升。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史上,恩怨之事所在多有,如无宽恕之心,或会化为冤冤相报的“西西里式仇杀”。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是非如不理清,历史的教训如不记取,战争罪犯如不被绳之以法,不仅受害者人心难以平复,加害者还会图谋东山再起,悲剧还会重演。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也是一种良知的拷问,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二战后,法国出现了对通敌者的街头追打、游街、妇女剃光头之事,法国人对此也进行了反思:如果你反对纳粹,就不能仿效纳粹对犹太人的行事方式。正义的裁判是基于人格尊重的法律裁判,并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今天,在欧洲,人们已安享了60年和平。但在世界范围并非如此。在二战之前和期间,犹太民族饱受磨难,流离失所;今天,在中东,另一个民族也在饱受磨难,流离失所。悲剧在角色转换后继续上演,令人长叹。6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仍然存在,借用伏契克的一句话: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 二战结束和德国统一的欧洲意义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笼罩欧洲的二战硝烟终于熄灭。今年,战争结束60年后,欧洲人将再一次打开历史的闸门,让痛苦、悲哀的记忆涌流。然而,不管是当初的失败者还是胜利者,欧洲人将不再沉湎于对战争的回忆,他们更着眼于未来。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来说,其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大陆保持和平的时间记录。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带来的欧洲人致力于开启永久和平之门的深刻启示。 欧洲是一个不断产生新事物的大陆,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战后的历史证明,欧洲文明正以一种新的制度在延续。欧洲人用创造新的共同发展模式来应对战争、冲突以及全球化的挑战。这个模式就是“欧洲一体化”,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追求“欧洲大同”宏伟理想的一个漫长过程。欧洲人从来没有这么自信与雄心勃勃。2004年5月1日,欧盟接纳了10个新成员国,并决定在2005年10月与土耳其正式举行入盟谈判,欧洲的政治家们正准备实现“一体化”模式跨出欧洲的梦想。 欧洲的真正的统一始于德国的统一。战后,德国人始终敢于直面纳粹历史,认真谢罪、深刻反省已成为德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1990年10月3日,德国结束了分裂的历史,欧洲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德国虽为统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德国人也因此成熟了许多,特别是他们融入欧洲的意识和促进欧洲一体化的主动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多的德国人首先会将自己视为欧洲人,然后再称自己是德国人。

十年真题汇编: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解析版)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2019.4·浙江高考·22)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 A.凡尔赛会议B.慕尼黑会议 C.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D.缔结《非战公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张伯伦……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结合所学,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势,英国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张伯伦换来希特勒在“英德和平宣言”上的签字,故选B项;参与讨论凡尔赛和约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排除A项;1939年由于英法对徳绥靖,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并未取得实质进展,排除C项;《非战公约》是法国为得到自身安全保障于1928年推动制定的,且张伯伦1937才上台担任英国首相,排除D项。 2.(2019.4·浙江高考·23)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 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②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④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11月……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结合所学,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故①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故②错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故③错误;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3.(2019.4·浙江高考·24)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右侧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八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据塔西佗说,德意志人是人口众多的民族。我们从凯撒的著作中可以得出一个关于各德意志民族人数的大致概念;他认为住在莱茵河左岸的乌济佩特人和邓克泰人的人口,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共为18万人。因而,每个民族大约有10万人[注:这里所举的数字,在狄奥多洛斯关于高卢的克尔特人的一节文字中可以得到证实。他说:“在高卢住着人口不等的许多民族,其中最大者,人口约为20万人,最小者约为5万人。”(Diodorus Siculus,V,25,)因而,平均起来是125000人:各个高卢民族,由于其发展程度较高,所以人口一定比德意志人多一些。],这已经大大超过例如易洛魁人在其全盛时代的总数,那时易洛魁人不到2万人,但已成为自大湖至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整个地区的可怕力量。如果我们根据现有材料,把莱茵河附近定居的比较著名的民族的位置在地图上画出来,那末每一个这样的民族所占的面积平均约等于普鲁士的一个行政区,即约为1万平方公里,或182平方地理里。但是,罗马人的Germania Magna〔大日耳曼尼亚〕,直到维斯拉河为止,占有依整数计共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如果一个民族的平均人口为10万人,那末整个Germania Magna 的人口总数,应达500万;对于野蛮时代的民族集团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虽然就今日的条件——一平方公里10人,或一平方地理里550人——来说这是极其微小的数目。但是这并不包括生活在那个时候的全部德意志人。我们知道,沿喀尔巴阡山脉直至多瑙河口,都居住着哥特系的德意志民族——巴斯塔尔人、佩夫金人以及其他人,——它们的人数非常之多,因而,普林尼认为他们是德意志人的第五个基本集团[169],而这些在公元前一百八十年已经替马其顿王柏修斯作过雇佣兵的部落,还在奥古斯都在位的初年就已突进到阿德里安堡附近了。假定他们的人数只有100万人,那末到公元初,德意志人的大概数目,就至少有600万了。 在他们定居日耳曼尼亚以后,人口一定是日益迅速地增长的;单是上面提到的工业方面的进步,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什列斯维希沼地所发现的古物,就其中的罗马硬币来判断,是属于三世纪的。由此可见,到这个时候,在波罗的海沿岸金属业和纺织业已经很发达了,跟罗马帝国已有频繁的商务往来,比较有钱的人已享有某些奢侈品,——这一切都是人口更为稠密的迹象。而在这个时期,德意志人在莱茵河、罗马边墙和多瑙河全线,从北海起到黑海止,也开始了总进攻,——这也是人口日益增多,竭力向外扩张的直接证明。斗争持续了三百年,在斗争期间,哥特民族的整个基本部分(斯堪的那维亚的哥特人和勃艮第人除外)向东南推进,形成了漫长的进攻线的左翼;进攻线的中央是高地德意志人(赫米奥南人),向多瑙河上游突进;右翼是易斯卡伏南人即现今所谓法兰克人,沿莱茵河突进;征服不列颠的任务,就落在印格伏南人身上。到五世纪末,罗马帝国已是那么衰弱,毫无生气和束手无策,因而为德意志人的入侵敞开了大门。 上面我们是站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摇篮旁边。这里我们却站在这一文明的坟墓旁边了。罗马的世界霸权的刨子,刨削地中海盆地的所有地区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凡在希腊语未予抵抗的地方,一切民族语言都不得不让位于讹误百出的拉丁语;一切民族差别都消失了,高卢人、伊比利亚人、利古里亚人、诺里克人都不再存在,他们都变成罗马人了。罗马的行政和罗马法到处都摧毁了古代的血族团体,这样也就摧毁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主性的最后残余。新赐予的罗马公民权并未提供任何补偿;它并不表现任何民族性,它只是民族性缺乏的表现。新民族〔neue Nationen〕的要素到处都已具备;各行省的拉丁方言日益分歧;一度使意大

2020届浙江选考大一轮复习必修第1册 专题5 第18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下)

(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b)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b) (1)波兰迅速溃败的原因 ①波方: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②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闪电战)。 ③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④苏联: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 (2)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 ①主要原因:军事理论落后,对“闪电战”认识不足,主攻方向判断失误;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认识不深。 ②根本原因: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法国备战不足,国内民心涣散,士气低落,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③外部原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中兵力于西线,意大利趁火打劫。 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b) (1)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德军突破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法国东北的敦刻尔克。英军将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反攻保存了实力。 (2)不列颠之战:1940年,德国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

不断空袭英国本土,打击英国的军事设施。英军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 (1)爆发:1941年6月22日,(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2)影响:①对苏:损失惨重,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②对德: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的失败。③对整个战局:二战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 (1)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2)影响:①对日:战术上暂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本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②对美:损失重大,卷入战争。③对亚太: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④对整个战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⑤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 (1)原因: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直接原因)。 (2)形成:1942年元旦,在华盛顿,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3)意义:①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 ②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莫斯科战役(1941年9~12月)——(c) (1)概况:对阵双方:苏军(朱可夫指挥)——德军。 (2)结果:德军被歼50余万人,仓皇后退。 (3)意义:①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以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c) (1)概况:①苏军的战略防御阶段(1942年7~11月),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苏军死死钉在斯大林格勒。②苏军的战略反攻阶段(1942年11月~1943年2月),全歼德国第六集团军。(2)意义:①苏德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②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具有深远影响。它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3.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c) (1)概况:①美军破译日军密码,精心准备。②双方在中途岛展开海战,日军惨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