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读《水浒传》中“义”

解读《水浒传》中“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6561352.html,

解读《水浒传》中“义”

作者:李政强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9期

摘要:自古《水浒传》就以其“忠义”思想而名遥于世,从世人对它的评价来说确实如此,从它的另一个版本名《忠义水浒传》来说更加显而易见。然究其作品而言,忠义是不对等的,笔者认为虽已“忠义”贯穿全文,却偏于“忠”,“义”却稍处弱势。本文不对忠做过多阐释,仅从两个方面,去解读笔者心目中《水浒传》“义”所起到作用及其所诠释的意义。

关键词:忠义;悲剧;李逵;宋江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25-02

一、“义”的存在充实了“忠”的框架

当宋公明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就可以知道忠义在其心目中的位置,水浒里的好汉们都是被“逼”上的梁山,这个“逼”字在宋江处,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地挥洒。在和劫匪晁盖私通的信件被妻子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的情况下,宋江一怒之下把其给杀了,阎母发现后并没有失去理智去告状,而是以发誓为其保密来麻痹宋江,从而幸得偷生。接着趁替女儿买棺材之际跑到官府告了状,由此宋江被发配到江州,之后便出现了“浔阳楼吟反诗”,又因反诗在江州差点被杀,幸好有梁山好汉的搭救,从此他才半推半就的上了梁山。

宋江他们以义相聚,在共同的目标下使得他们惺惺相惜,在经过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三打祝家庄等一系列与社会奸邪势力的对抗过程中,宋江更是成为了梁山好汉们的主心骨,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情感更甚以往,甚至超过了亲兄弟。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最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虽说施耐庵先生早于鲁迅几百年出生,但他在创作《水浒传》的时候就无形中有着此种意识,他构筑了在被奸臣混淆视听的境遇下,梁山好汉们忠于的皇帝却未能解救他们,反而成了致他们于死地的帮凶,他们在不甘中被生生的撕裂、分崩离析最终导致了其悲情的人生。如在经过“平方腊”后一百零八将“十损其八”,在接受皇帝的封赏时仅仅只剩二十七人。可见此时的梁山义军已经走向了末路。战事的惨烈,让这群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好汉们,更加体味到了失去朝夕相处多年的兄弟之后的那种深切的痛。作者正是极力通过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情有义、敢作敢为的塑造,给这部作品灌注了血液与灵魂。

笔者认为“义”是主人公的一种行为方式,或者是他们的行为准则。梁山义军的“仗义疏财”是其深得民心的保证,可以说每位上梁山的英雄都是因为具有了此种性格而被“逼”上了梁山,虽说如此,但是他们中一些人仍不能逃离时代的藩篱,忠君的思想始终成为一种羁绊,也正是由于这些少数人,如宋江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也就导致了他们悲剧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