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改建铁路成昆线电气化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改建铁路成昆线电气化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改建铁路成昆线电气化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改建铁路成昆线电气化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改建铁路成昆线电气化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改建铁路成昆线电气化工程

建设内容:成昆铁路自成都至昆明,全长1054.217km,纵贯四川、云南两省,本工程在既有线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电气化改造,同时昆明西至昆明增建二线,成都东至燕岗、广通至昆明西预留第二线,本工程电化长度1655.464km,铺轨长度共计239.789km。新建大中桥4座,总长1052.04延长米,隧道3座,总长2276延长米,并对既有的桥梁、隧道进行技术改造。

建设单位: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

建设地点:成昆线自成都至昆明,途经成都、乐山、雅安、凉山、攀枝花、楚雄、昆明等7个地、州、市所属30个县市。

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投资41.11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57亿元,占工程投资的3.8%。

工程建设情况:本项目于1993年3月开工,于2000年9月竣工。

监测期车流量:目前该线货运列车29-31对/日、客运列车8-10对/日基本达到设计能力。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铁二局、铁五局、铁十二局、电化局、成都铁路

工程总公司、昆明铁路工程总公司。

验收调查单位: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验收监测单位: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辐射环境监测中心站、峨眉山市环境监测站、凉山州环境监测站、昆明市环

境监测中心。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较好的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有关批复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铁路施工期路堤、路堑边坡采取了工程与植物相结合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良好;取弃土场基本上已复垦、绿化;桥涵设置未影响当地行洪及农灌。受铁路列车运行噪声影响的敏感点已按设计采取了绿化等防治措施,主要敏感点本工程建设后声级水平较工程前有所改善。按照“以新带老”的原则,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分别投资对既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为保护沿线的空气环境,已将原设计的燃煤锅炉改为燃油、燃气或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工程的实际污染物排放量较原设计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施工期和运营初期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环保管理机构,进行了较好有效的环境管理,环保规章制度较完善。

三、验收调查结果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分别于2003年7月、2004年1月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公众参与调查,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辐射环境监测中心站、峨眉山市环境监测站、凉山州环境监测站、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分别于2004年2月至2004年3月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

1、生态调查:(1)沿线取、弃土场挡墙设置高度合理,经过数年部分取、弃土场表面已覆盖有天然植被,多年以来未发生滑坡及水土流失等问题。经地方要求在临江河及峨眉河取土,既减少了取土用地,又清了河道,利于两条河流的行洪。

(2)成昆线既有线泥石流等43处各种类型的病害工点整治工作,整治工程的总投资为1.56亿元,大部分已经完工,部分正在进行过程中。

(3)工程的施工驻地、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基本被地方利用,

其坡面已被植被覆盖,原施工便道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

(4)设计沿线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数量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防护措施的效果显著,未发生滑坡和水土流失事故。

2、噪声:(1)本次验收对成都枢纽的4个敏感点,其中学校2所、医院2所,昼间声环境均能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火车北站医院住院部(1-2号监测点)夜间超标2.3dB(A),该敏感点距离公路较近,超标因素主要是受到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的缘故,铁路噪声已退居次要位置。

(2)燕岗机务段家属区(6-1号监测点)昼间超标2.2dB,夜间达标,该监测点除受附近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外,机车随机鸣笛对其影响较大,运营部门应加强管理,避免行人穿越股道而造成的鸣笛。燕岗铁路小学昼间能够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区标准,因该校无住校生,夜间没监测。

(3)永昌、永顺里小区距离铁路30M处能够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标准的要求,其余各监测点均超过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之1类标准的要求。对照国家环保局对原环评报告书的审批意见,要求铺设长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路基尚未稳定,建议结合铁路大修改造更换长钢轨。由于永昌、永顺里小区的修建是在既有成昆铁路之后,为确保两小区达到环境功能质量标准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建议昆明市有关部门,对小区建筑物使用功能进行适当调整,或对其采取相应隔声措施,在条件许可时考虑将两端平交改为立交,尽可能改善其生活环境,弥补规划上的不足。

3、污水:沿线各站段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经过改造后均能够实现达标排放。

废气:由于取消了沿线锅炉和一次完成电气化工程,工程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固体废物与报告书相比,大幅度消减,环境效益显著,新增

燃煤、燃油锅炉均能够实现达标排放。

4、电磁:(1)成昆电化工程对沿线20~40m范围内居民的电视接收不会产生影响。

(2)沿线机场导航台距离成昆铁路的距离满足防护距离的要求,没有对机场的导航设施产生影响。

(3)本次工程对受成昆电气化铁路影响的有线通信线路采取了迁改、地下电缆等防护措施解决,对油库专用线已做电火花防护处理,从而避免了对其产生的影响。

(4)成昆铁路电气化工程开通后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供电质量产生影响,目前采取越区供电、限制车流密度等临时措施,保证卫星发生的正常安全进行。建设单位已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化工程学院就成昆电气化铁路谐波问题进行了研究,成都局将组织有关单位根据测试结果,向电力部门及卫星发射中心的调研情况,提出成昆电气化谐波、无功测试分析和综合制方案及完善西昌电网结构方案,以上报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从而使成昆电气化铁路谐波问题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供电质量的影响得到彻底解决。

5、公众参与:在公众调查中,沿线居民有绝大多数受调查的对象(96%)认为本工程的修建对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对沿线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绝大多数(86.7%)的受调查人员对本工程建设后的通行持满意态度,13.3%的人员基本满意。

铁路工程施工环境分级分类保护措施

铁路工程施工环境分级分类保护措施 为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原铁道部、铁总关于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要求,建立环境保护分级控制体系。 1工点环保等级划分 按照环保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项目环保控制划分为二级。 Ⅰ级控制工点: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物、噪声污染等影响的工点,特别是工程地点位于地方饮用水源集水范围以内。 Ⅱ级控制工点:除一级控制工点以外的工点。 2分级控制落实 (1)Ⅰ级工程管理小组由指挥部指挥长负责,小组成员由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设计、施工、监理负责人组成。 (2)Ⅱ级工程管理小组由指挥部主管部门负责人负责,小组成员由有关专业工程师,设计、施工、监理主管人员组成。 3控制检查 各级工程管理小组要组织小组成员对所管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关问题的整改情况等。 4分类控制措施 (1)临时工程环保措施 ①临时工程必须按照设计规划和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施工单位应严格在核准的用地界和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活动,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 ②临时工程设施(如预制厂、砼拌和站、生活与生产房屋、构件加工厂等)选址在地表植被稀少、易于恢复的地方;确有困难时,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修建。临时用地使用完后必须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 ③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便道数量,并不得在便道两侧就近取土。施工营地合理选择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 ④临时工程设施修建尽量不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不允许在临时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或负地形。

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牵引变电站外部供电工程

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牵引变电站外部供电工程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情况说明 萧甬铁路起自杭州市萧山区,终到宁波市,全长147公里,是国家铁路规划“八纵八横”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正在建设的甬台温铁路与浙赣、沪杭、宣杭铁路的主要通道。根据铁路部门的设计,萧甬铁路将按照时速120公里进行电气化改造,在铁路沿线设立3座牵引站,建设地点分别在绍兴东、余姚西和洪塘乡车站附近,计划于2008年底建成通车。 我市境内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牵引变电站(绍兴东牵引站)选址于东湖镇,由铁路部门负责工程的建设;牵引变电站外部供电工程由电力部门负责出资建设。 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牵引变电站由220千伏桑港变电所新建2回110千伏出线供电,线路途经袍江新区、东湖镇。根据绍兴袍江新区、越州新城总体布局和绍兴电网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输电线路的可实施性,确定工程中220千伏桑港变电所出线沿越东路段采用电缆敷设,其它采用架空线。该路径方案已取得沿线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我局的原则同意(绍市规函[2007]203号),并已纳入《绍兴市区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中。《绍兴市区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已经我局组织的评审,且已下达了会议纪要([2008]2号);目前规划已报市政府,待规划审批后,计划将纳入绍兴市区相关的各级总体规划之中。 该工程新建桑港变至电铁牵引变110千伏输电线路2回,长度为2×16.5公里,其中电缆线路长度2×7公里、架空线路长度2×9.5公里(同塔双回架设)。工程总投资约为9690万元。新建的110千伏线路没有跨越名胜古迹、历史保护区、军事禁区及著名风景区等敏感地带。申报110千伏高压廊道长度为16.5公里(含电缆管道)。该项目已经过环境评价,并已取得批复(浙环辐(绍)[2008]008号)。 该工程的建设符合《绍兴市区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我局同意该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选址上报省建设厅审批,并对高压走廊一并予以保留。 绍兴市规划局 二00九年二月六日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与管控探究 刘加方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与管控探究刘加方 发表时间:2019-12-17T09:41:29.5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作者:刘加方冯晨[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迅速发展,关于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工程不断增多,但是由于铁路电气化相关项目繁杂及众多,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从而使得相关安全事件频发。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河北黄骅 061100) 摘要:近几年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迅速发展,关于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工程不断增多,但是由于铁路电气化相关项目繁杂及众多,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从而使得相关安全事件频发。在进行铁路电气化改造等相关工程过程中,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工作, 能够很大程度上进行工程上的科学决策,从而极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改造过程中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相关部门的财产、人员损失。 关键词:铁路;电气化改造;安全;风险管控前言 本篇文章通过对国内铁路在电气化改造过程中的相关风险作为对象,从而进行展开研究。通过铁路以及电气等工程特点,对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极大程度识别出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综合考虑其他因素风险后,对铁路电气化改造等相关工作作出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施工安全系统的分析,提出风险管理、组织技术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制度法规管理等相关内容,从而能够为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提供保障。 1.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的施工特点 1.1项目规模大 对于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工程,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领域众多,且施工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各个领域各个部分之间的工作内容相互影响。并且对于我国的铁路,存在铁道线长,相关地域不易施工等等,所以在铁路电气化改造的项目来说,较为困难。 1.2改造时间长 由于铁路电气化改造受到工期的影响,时间长短不一,但是绝大多数工期最低也在两三年,如果项目中途出现意外事件,则会极大程度拖延项目的工期向后,从这方面来说,铁路改造的项目工期时间较长。 1.3安全系数大 在铁路电气化改造进程当中,由于对技术水平、设计水平等条件的约束,从而对项目进度影响较大,并且在此基础上,即使做足了相关事件发生的后续处理工作,但工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危险事故[]。 1.4人员管理难度大 因为铁路电气化改造涉及到的部门、工种繁多,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统筹与管理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并且在此基础上,不同工种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一旦出现争执问题,很难将问题处理的效率提升到最大。其次对于工程当中利益相关的问题,对于人员的管控能力更是一项大的考验。 1.5对现有工程、运营造成影响 在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包括铁路沿线的相关列车、相关工作以及其他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产生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实际情况中所遇到的突发事件进行更加妥善的处理,从而能够保障铁路电气改造的工期能够按时完成[2]。 2.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常见风险分析 在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在户外进行,从而受到自然影响的因素极大,与此同时,对于特定的项目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且应用的相关技术也较为繁琐,这些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程的进行,从而提升了工程运行过程中风险的出现概率。其中在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过程中,土料突然坍塌造成的人员和设备的被埋后果、施工车辆在土基上面侧翻、起重机、吊机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物体掉落、相关工作任务胡乱操作,造成安全事故等等。所以对于包括铁路电气化改造在内的一切工程项目,都要对各个部分进行更加协调有序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加强技术上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做好相关管控工作[3]。 3.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与管控探究 3.1完善架构,构建预防体系 构造基于特定工程项目的组织架构和防范体系,通过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初期培训,对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防范,开展相关的安全技能培训,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风险的防范与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从而保证项目工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位,保证上传下达指令能得到清晰传达并高效执行,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相关工程的工作效率[4]。 3.2增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近些年,更多的安全事故都发生在人员对工程把控不精准,发生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上。所以对于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是十分必要的,管理层面应极大程度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控力度,完善并规范日常工作当中的操作方式,提升工作人员对机械化器械的操作能力。吸取以往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从源头将安全事故的苗头遏制,从而才能将风险与损失降到最低[5]。 3.3改善工作机制,革新技术能力 由于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并且对于交叉领域具备很难的管控能力,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对日常工作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并且对现行的相关工作流程、制度等进行革新,从而能够更加适应工作当中的方方面面。而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内容等,进行重点分析,从而进行更加精准化的项目工作制度,实现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最优化和最大化。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应该进行合理的针对性计划的实施,这样才能很大程度上规避工程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6]。

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铁路等级与项目构成第三章电气化工程 第四章站前工程 第五章站后工程 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铁路既有线电气化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推动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铁路工程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铁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国家铁路标准轨距铁路既有单、双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 第四条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建投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发展铁路建设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以及有关运输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的规定。 二、从我国国情和路情出发,根据运量的增长,远近结合,为逐步扩能创造条件,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以运量为依据、运能为中心,做到点、线、网之间,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系统的运输能力。 四、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实现铁路现代化。 五、在满足电力机车的运行条件和完成调查运量的前提下,实现原线电化;既有线路的平、纵断面和既有建筑物及设备应尽可能利用,避免大拆大改。土建技术改造和新建电气化工程技术标准的选用,应按线路运量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发挥整体效益。 第五条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总体方案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总体方案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总体方案提要:测量放样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点、控制桩及水准点进行复核加密,换手测量无误并埋设和加固护桩后方可使用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总体方案 在保证总工期和专业工期按招标文件完成的前提下,根据本标段的工作量,采用优化的方案和先进的施工工艺,进行人员和机械设备与工程项目的最佳组合,制定安全、质量、工期和效益的保障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把大部分人员集中在工程量大、工点相对集中、有生活保障的地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本标段点多线长、工程量大,使用大型机械施工,可以充分发挥大型机械质量好、效率高的特点,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在既有线施工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保证正常的运输秩序,保证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在这个大目标下,我们要合理组织施工,与铁路局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圆满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 机构组成 根据工程规模及特点,本投标人组建高效、精干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成立项目指挥部,由具有丰富铁路施工管理

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指挥长,由曾在多条铁路施工中主管技术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担任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指挥部下设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安全质量部、环境保护部及办公室六个部门,工程技术部下设测量队,安全质量部下设中心试验室。 项目指挥部下设29个专业化施工队,其中:5个路基综合施工队, 6个桥梁施工队,5个站场施工队,10个涵洞施工队,1个线路施工队,2个混凝土拌合运输队。 详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职责分工 各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 项目指挥长:项目指挥长是项目的宏观调控者,负责与建设单位、业主及各级政府部门协调联系,对本工程的全部工作负责,代表本企业法人履行合同及实现对建设单位的各项承诺。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第一管理者,负责本标段工程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直至竣工交付全过程的管理、协调和控制。 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生产、物资设备供应及管理、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工作。 项目副经理:负责工程保障、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管理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分析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分析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系统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结构,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全面发展,列车的行驶速度大幅提升,所以对于接触网的要求也更高,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接触网系统改造和完善。本文对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进行分析。 标签: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 引言: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建设和发展形式转变,针对铁路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铁路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中,对电气化改造工作的开展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铁路工程电气化改造工作实施,能够提高现有工程改造技术应用能力,可以为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优化提供帮助。因而在铁路电气化改造中,需要针对工程改造施工管理工作作出科学的分析,尤其是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中,更应该注重改造施工策略应用。故而本文研究的意义,就是迎合现有铁路工程建设发展需求,将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中的特点、难点和策略明确,以此为铁路工程改造施工质量优化提供帮助。 1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的特点 1.1参与接触网改造施工的单位多 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区域需要在原有项目上进行的,该过程需要保证现有设备的单位、运输单位等方面的配合工作能够完善,促进项目的开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单位之间的配合工作不够完善,且很多参建单位的性质不一样,专业施工需要交叉作业,在一定限度上对铁路运行的安全性、设备运行安全等产生直接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人员生命安全无法保证。因此,要对既有接触网进行改造施工,就要多个单位配合进行,从而可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人员的安全,满足铁路运行的标准要求。 1.2接触网改造施工作业空间小 既有接触网改造系统会给安装施工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比如立柱安装施工,如果没有对于当前的线路产生影响,施工车辆就能够实现一次性的接触网支柱吊装并且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但是在进行既有线路改造阶段,会对当前的接触网存在干扰影响,作业吊装车辆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有在放置到支柱基础位置上后,才能将支柱竖起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既有接触网改造施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地形条件、施工时间等,而基础浇筑多数都是人工方式进行。 1.3既有线接触网改造开工时间早、工期长 既有线路改造施工环节,基础网的支护会对整个线路的预铺、拔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支柱是接触悬挂部分的主要结构,所以处理的周期比较长、施工难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与管控探究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与管控探究 发表时间:2019-12-18T11:26:16.8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作者:李鹏飞 [导读] 摘要:随着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电力牵引机车的功率越来越大,牵引负荷的不断攀升造成供电系统产生大量谐波、电压骤变和频率畸变等问题,导致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中铁25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95 摘要:随着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电力牵引机车的功率越来越大,牵引负荷的不断攀升造成供电系统产生大量谐波、电压骤变和频率畸变等问题,导致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电气化工程不是单单对某个施工环节下工夫,而是贯通众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降低整个电气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安全风险与管控是风险防范体系的内容之一。基于此,文章对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安全风险与管控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电气化;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1 引言 电气化铁道由于其独特的供电、运行方式,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负序及谐波电流,从而使得谐波、负序及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突出,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例如,在电铁牵引站侧提出了平衡变压器以抑制负序电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压不平衡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负序问题,特别是随着牵引馈线行车密度的下降,其负序抑制效果大大降低;加装SVC可补偿系统无功,降低电流不平衡度,但是存在谐波污染严重、降低电流不平衡度与提高功率因数难以同时满足等问题。 2 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施工的特点 2.1 项目规模大 对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改造项目涵盖众多领域,各专业知识交叉,且施工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各施工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铁路沿线长,项目规模大,工程量大,而且路线跨越不同省份、不同地形区,项目更容易受地形地质、气候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 2.2 管理难度大 项目涉及不同的专业和知识,个人掌握的知识有限,不同专业的操作人员在交流沟通时存在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协商和决策效率低下。另外,设计部门、施工部门之间,通讯通信、电力、电气各施工小组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差异或利益冲突,降低整体管理水平,影响项目的顺利开展。 2.3 影响行车安全 因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特殊性,改造路线与既有列车运行路线距离近,保障列车安全正常运行成为一个技术难题。一般情况下,施工地点在既有栅栏网内的路肩上,施工的作业面已经无限接近基本建筑限界。如果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比如将设备堆放在铁路线边沿,就容易导致列车安全事故。 3 电气化铁路改造中的安全风险 3.1 绝缘方面的故障 接触网本身属于一种高压的供电设施,与其他供电设施相比,接触网与列车的距离较近,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接触网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质量和空气产生的空隙。长时间的污染会导致绝缘子表面产生大量的导电物体,容易使绝缘子被击穿。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列车和接触网会产生摩擦,二者接触的地方会积累碳粉,长时间的接触下会增大故障发生的概率,雷击、覆冰也会导致接触网绝缘子产生击穿、放电故障。由此可见,在雷雨季节或者雨雪天气,需要格外注意对绝缘子的防护,及时防污或者除冰。 3.2 抢修力量的组织不当 供电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抢修技术人员应当及时判断出故障情况并查找发生故障的原因,压缩故障延时及时进行抢修,以降低对运行的不利影响。在日常的应急处置中,由于不及时反馈出故障信息,导致了携带抢修的工具材料不全;对于附近的抢修力量没有及时安排出动配合,致使处置的时间过长,抢修力量准备不足;不合理的出动方式,供电轨道车没有及时协调组织出动,进而导致抢修人员未能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置。上述这些原因都有可能是致使故障未能及时消除的原因。此外,不够合理严谨的抢修方案,对有关设备不熟悉以及运输需求掌握不够全面,制定的运输处置方案与运输实际情况脱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 电气化铁路改造管控措施 4.1 选择施工技术,改进风险规避技术 铁路电气化工程工作量大、时间紧迫、资金有限,受限制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对保障工程安全至关重要,是施工单位的关注焦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充分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施工环境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考虑多方面有利因素或不利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进行差异化、重点分析,比如用ABC管理法统筹管理不同重要程度的物料,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实现管理水平、管理效率最大化,一旦出现物料坍塌事故可以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由于在铁路电气改造施工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选择规避风险技术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 4.2 加强检修方面的工作 采用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对接触网进行日常检修,确保各类设备的故障问题得到解决,以“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为主,充分利用6C系统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发热、电腐蚀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接触网维修的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其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定期安排理论考试、技术检查等考核方式提升其专业素养,确保接触网维修工作的高效性。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要配备先进的工具,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必须和有关的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检修人员进行维修时,要事先制定可靠的、科学的维修计划,针对故障产生原因、接触网运行的规律,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检修方案,确保检修工作的效率和安全。在检修工作开始前,事先检查好设备的情况,明确检修的内容和项目,做好检修工作完成后的验收工作,确保检修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一旦出现检修失误,要及时停止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确保检修的质量。 4.3 加强供电系统风险预警管理 当前铁路供电系统的风险防范预警相关机制存在不合理,因此,铁路供电安全的风险监控预警机制的建立要不断加强并完善,遵循科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1.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 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地方乡镇长远规划,选择线路。弃土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并进行弃土场绿化。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 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各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的原则就近设置,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线路附近的既有道路和房屋场地。 3.临时工程环境保护 便道、及施工营地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或采取限时作业措施。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设固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盛放垃圾,分类标识存放,定期清理,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或废品回收利用,不得乱扔、乱倒垃圾。施工场地的遗弃物、废油等集中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指定的处理厂或存放点。污水须排入当地的排污管道或经集中净化处理后排出,严禁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及其它水体中。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 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

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研究

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铁路项目建设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需要,铁路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对环境影响范围广的特点,铁路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首先明确对环境影响的各种因素,针对环境影响因素,建立环境保护体系。实现铁路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主题词铁路建设;环境影响;环境保护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铁路跨越式发展,铁路项目建设是我国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铁路项目建设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资源消耗多,施工管理不当还会引起扰民问题,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在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铁路建设者必须在铁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对环境保护经过周密考虑,拿出具体措施,保证铁路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铁路建设要想走绿色发展之路,首先必须掌握铁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探索一套适合铁路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运行模式,帮助铁路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2 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 铁路建设项目规模大、线路长,对环境的影响点多、面广。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找出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环境保护措施来保证铁路建设项目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采用因果分析法分析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如图1所示,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环境保护措施。 1)铁路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土地是有限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铁路工程施工要占用大量土地,这不仅包括铁路线路本身所占土地,也包括施工过程中临时占用的土地,如施工中的临时便道、工地临时房屋等。因此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土地的使用,以最少的土地或临时占用最少的土地完成工程项目。 2)铁路建设项目对水资源的影响。任何工程施工都会或多或少对其周围水体造成污染,特别是对河塘、水库、灌渠的影响。施工中生产、生活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影响饮用水源,造成严重后果。污染源来源广泛,水体一旦受到污染治理则相当难,这在铁路项目建设中应引起特别重视,要力求建设环保工程。 3)铁路建设项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铁路电气化改造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中福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第二节编制原则 第三节遵循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第三节工程范围 第四节主要工程数量 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工程管理组织及人员配备第一节施工总体布置、工程管理组织 第二节施工人员配备及任务划分 第四章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第一节施工方案 第二节施工技术措施 第三节雨季及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第五章总体计划、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的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安排 第二节工期保证体系 第三节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六章质量目标、创优规划、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第一节质量目标 第二节技术交底制度 第三节光电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四节设备安装与配线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电缆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第二节营业线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第三节针对性安全措施 第四节防洪防汛、抗灾救灾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措施 第五节人生安全保证措施及预案 第八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配备 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 第二节机械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的调配 第九章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第一节主要材料、设备供应原则 第二节主要材料、设备的供应计划 第三节主要材料、设备的供应措施 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第二节路肩上开挖电缆沟及过道的技术保证措施 第三节被破环工程的恢复措施 第四节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组织机构 第五节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六节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改建铁路成昆线电气化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改建铁路成昆线电气化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改建铁路成昆线电气化工程 建设内容:成昆铁路自成都至昆明,全长1054.217km,纵贯四川、云南两省,本工程在既有线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电气化改造,同时昆明西至昆明增建二线,成都东至燕岗、广通至昆明西预留第二线,本工程电化长度1655.464km,铺轨长度共计239.789km。新建大中桥4座,总长1052.04延长米,隧道3座,总长2276延长米,并对既有的桥梁、隧道进行技术改造。 建设单位: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 建设地点:成昆线自成都至昆明,途经成都、乐山、雅安、凉山、攀枝花、楚雄、昆明等7个地、州、市所属30个县市。 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投资41.11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57亿元,占工程投资的3.8%。 工程建设情况:本项目于1993年3月开工,于2000年9月竣工。监测期车流量:目前该线货运列车29-31对/日、客运列车8-10对/日基本达到设计能力。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铁二局、铁五局、铁十二局、电化局、成都铁路 工程总公司、昆明铁路工程总公司。 验收调查单位: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验收监测单位: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辐射环境监测中心站、峨眉山市环境监测站、凉山州环境监测站、昆明市环 境监测中心。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较好的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有关批复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铁路施工期路堤、路堑边坡采取了工程与植物相结合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良好;取弃土场基本上已复垦、绿化;桥涵设置未影响当地行洪及农灌。受铁路列车运行噪声影响的敏感点已按设计采取了绿化等防治措施,主要敏感点本工程建设后声级水平较工程前有所改善。按照“以新带老”的原则,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分别投资对既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为保护沿线的空气环境,已将原设计的燃煤锅炉改为燃油、燃气或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工程的实际污染物排放量较原设计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施工期和运营初期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环保管理机构,进行了较好有效的环境管理,环保规章制度较完善。 三、验收调查结果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分别于2003年7月、2004年1月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公众参与调查,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辐射环境监测中心站、峨眉山市环境监测站、凉山州环境监测站、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分别于2004年2月至2004年3月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 1、生态调查:(1)沿线取、弃土场挡墙设置高度合理,经过数年部分取、弃土场表面已覆盖有天然植被,多年以来未发生滑坡及水土流失等问题。经地方要求在临江河及峨眉河取土,既减少了取土用地,又清了河道,利于两条河流的行洪。 (2)成昆线既有线泥石流等43处各种类型的病害工点整治工作,整治工程的总投资为1.56亿元,大部分已经完工,部分正在进行过程中。 (3)工程的施工驻地、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基本被地方利用,

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某标段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新XX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 (XX村站路基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X局新XX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第四项目部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 1 - 2.工程概况................................................................................................... - 1 - 2.1XX村站既有设备概况.................................................................................. - 1 - 2.2改造方案................................................................................................. - 1 - 2.3路基主要技术标准及要求............................................................................ - 2 - 2.4主要工程数量........................................................................................... - 2 - 2.5参建单位................................................................................................. - 2 - 2.6施工配合单位及配合范围............................................................................ - 2 - 3.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 - 3 - 3.1组织机构................................................................................................. - 3 - 3.1.1组织机构设置........................................................................................ - 3 - 3.1.2项目管理机构各岗位职能、部门职责 ......................................................... - 3 - 3.2驻站联络员及工地防护员职责...................................................................... - 5 - 3.2.1驻站联络员职责..................................................................................... - 5 - 3.2.2室外安全防护员职责............................................................................... - 5 - 3.3劳动力组织.............................................................................................. - 6 - 3.3.1组织管理模式........................................................................................ - 6 - 3.3.2架子队组建原则..................................................................................... - 6 - 3.3.3劳动力组织及劳动力配置计划................................................................... - 6 - 3.3.4劳动力管理措施..................................................................................... - 7 - 3.3.5劳动力安排表........................................................................................ - 7 - 4.施工方案、工艺及施工方法........................................................................... - 7 - 4.1总体施工方案........................................................................................... - 7 - 4.1.1地基处理.............................................................................................. - 7 - 4.1.2路基填筑.............................................................................................. - 8 - 4. 2详细施工方案、工艺及施工方法................................................................. - 8 - 4.2.1基床以下路堤........................................................................................ - 8 - 4.2.2路基基床............................................................................................ - 13 - 4.2.3路基帮宽............................................................................................ - 15 - 4.2.4路基排水............................................................................................ - 15 - 5.工期安排................................................................................................. - 16 - 5.1施工工期............................................................................................... - 16 - 5.2进度计划............................................................................................... - 16 - 6.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 16 - 6.1质量目标............................................................................................... - 16 - 6.2 质量保证体系........................................................................................ - 16 - 6.2.1质量保证体系图................................................................................... - 16 - 6.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 18 - 6.3 职能部门岗位职责.................................................................................. - 19 - 6.4 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 21 - 6.5 质量保证措施........................................................................................ - 27 -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1 总则 1.0.1 为统一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要求和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1.0.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建设项目性质和规模、环境特征及其敏感性以及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0.4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并必须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 1.0.5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采用的基础数据应真实、可靠,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应合理、适用,结论观点应明确。 1.0.6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环境 enviroment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0.2 环境影响 enviro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铁路建设或运输生产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2.0.3 环境要素 enviromental elements 构成物理、化学、自然和社会环境属性的特征因素。 2.0.4 评价因子 assessment factor 表征环境要素及污染物属性的特征指标。 2.0.5 生物量 biological mass 又称“现存量”。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物体的重量。 2.0.6 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 生物或生态系统的周围环境因素。 2.0.7 生物群落 biological community 在一定区域或一定生境内各个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元。 2.0.8 景观 landscape 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由相互作用的拼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 2.0.9 异质性 heterogeneity 是指在一个区域里(景观或生态系统)对一个种、或者更高级的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或某种性状)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 2.0.10 优势度 dominance 综合反映给定景观区域内某一类拼块所占的相对面积或数量、分布均匀程度和连通程度的参数。 2.0.11 土壤侵蚀 soil erosion 土壤在外营力(风、水流、冻融和重力)的作用下,被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0.12 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的半湿润地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