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庄子隐逸思想5.7.9--返工完成

谈庄子隐逸思想5.7.9--返工完成

谈庄子隐逸思想5.7.9--返工完成
谈庄子隐逸思想5.7.9--返工完成

谈庄子“隐逸”思想

摘要:庄子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以其玄妙绝伦的文学风派,潇然自得的心态闻名于后世,庄子以自己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隐逸文化,并进一步促进了隐逸思想的成熟,同时,庄子的隐逸文化并不止是局限于文字上面,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实践了自己的理论,对中国的隐逸文化传统以及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以研究庄子的“隐逸”思想为出发点,体现出道家“出世”的思想以及隐逸风潮对当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衍生论证了隐逸之风在当时发挥出了其对社会调节以及互补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原因,隐逸文化才延续了将近千年之久。

关键字:庄子时期;隐逸思想;文化理念

目录

摘要 (1)

绪言 (3)

一、什么是“隐逸”思想 (3)

(一)庄子其人以及他的思想世界 (4)

(二)齐物与逍遥 (4)

(1)“无为”、“不争” (4)

(2)虚己以游世 (4)

二、庄子的“隐逸”思想 (5)

(一)庄子之前的“隐逸” (5)

(二)庄子“隐逸”思想的形成 (5)

三、庄子“隐逸”思想的发展 (6)

(一)当世人对庄子“隐逸”思想的看法与继承 (6)

(二)“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7)

(三)“隐逸”思想衍生出的“隐士”思想 (7)

(1)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8)

(2)隐士的形象 (8)

(3)历来隐士在社会中的地位 (9)

(四)后世对其的评价 (9)

(1)对其赞同 (10)

(2)对其批判 (10)

四、“隐逸”思想与中国文化 (11)

总结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2)

绪言

庄子的“逍遥游”中所道的“隐逸”思想是中国传统人士的出世隐逸人格的精神源头和理论基础,庄子所存在的历史环境是“隐逸”思想的根基,对先秦的隐者的思想加工改造之后形成。庄子的“隐逸”思想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论,是超脱于人心以上的一种理想境界,“逍遥游”中庄子所道出的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态其实可以解释成为这篇文章中的核心理念,是庄子在当时面对现实社会的残酷的时候所秉持的一种处世态度。庄子生于乱世,对自己身处的社会和自己的人生观都有着深刻而细微的洞察,并且对当时残酷的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一、什么是“隐逸”思想

所谓“隐逸”,大体上而论可以解释成古代人思想上的一种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可以理解成为“出世”,是逃离社会的一种心态,与“入世”这一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在战国时代,人们道出的“学而优则仕”,指的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当官,但是“隐逸”思想却不是这样。“隐逸”思想认为,有能力的人是可以去做官的,但是却不去做官,这都是因为仕途之路是凶险万分的,很多有能力去当官的人,受了“隐逸”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只有避世而居才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这就是“隐逸”思想。

(一)、庄子其人以及他的思想世界

庄子姓庄,名周,诏号“南华真人”,是因他曾隐世于南华山上,故得此号。他生活在战国时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又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①,因此可以推测出庄子是和梁王、齐王、楚王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庄子其人心胸坦荡,洒脱自如,愤世嫉俗,曾对魏王说:“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微也夫!”在庄周看来,社会混乱不堪,政治险恶,有志之士理想抱负不仅不能够得到实现,而且有可能招致杀生之祸,因此,他宁愿拒绝仕官,投身于山水之间,隐于世。正是由于对政治黑暗的清醒认识,庄子自觉地选择了隐居的生活,珍视个体的生命存在,对他以后的思想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

关于庄子的思想,他在其著名的《逍遥游》中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尽量不受束缚,一种在自由的精神引领下处事的生活态度,庄子的文章很多都具有极强的想象力,从用字到文笔

都有着非常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并且同时还会适用很多的寓言故事去讽刺当时那种残酷的社会现状,对后世的文学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庄子在描写自身的“隐逸”思想的时候,文笔变化多端,以其超乎于常人的思想和变化莫测的想象力构成了独特的、自有的思想世界。

《逍遥游》的主旨是“天道无为”,认为这世间万物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认为人应该无为、无用以处事。“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从“道未始有封”开始,就充满了主观的唯心主义色彩,庄子主张一切都是顺应天意的,想到了就要去做,不压抑自己,顺天道而为,自然而然地生活在这世间里。所以,不需要去规定什么,也不用去让人如何如何去做,要的只是摒弃人性中那充满伪善的一面。庄子的“隐逸”思想中,另一层的思想概念则是,个体精神全方位解放的一种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这个世界之中,但并不是说庄子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思想的摆脱,提倡“无用”,主张的是精神上的逍遥自在。

(二)、齐物与逍遥

“齐物”与“逍遥”是庄子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境界。“齐物”包含了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这三个观点,而“逍遥”包含的则是无己、无功、无名这三个观点。虽然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齐物”和“逍遥”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这两种思想境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庄子的“齐物”认为,道是无处不在的,道是体现在世俗万物当中的,因此齐万物是“齐物”的第一步。然而,齐万物仅仅是庄子“齐物”思想的最浅显的思想,庄子在齐万物的基础上挖掘出更深的道,即齐物我的思想。人在大千世界当中仅仅是沧海一粟,既是万物之一员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人之外的万物。世俗的人啊,总认为自己是宇宙世界的中心,不断想要去征服自然,“以人灭天,以故灭命”,这种做法与想法已经违背了自然的法则与规律。人不过是借着不同的”原质”而形成的一个形体而已,与万物没有什么差别,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郭象在注解庄子《齐物论》时是这样论述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②。庄子在《秋水》中是这样陈述人与万物的关系:“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③是的,人对于宇宙世界来说,就好比是蚂蚁的洞穴相比于大湖沼,细小的米粒相比于巨大的米仓,毛发末端相较于整个一匹骏马,因此,将我和物相比较没有任何的意义,我们不要一味地想去征服自然,而是要和自然和万物和谐地共处在这个世界上,这是庄子“齐物我”的现实意义的体现。进一步来说,

对于人而言,生与死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物我关系,死将物我从理论到现实实现了齐一。庄子认为:“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死亡是“落叶归根”,回归到了物。人在世上活着,其实是人的精神灵气聚集,当其灵气散了,人就死了。我们不必为死亡所忧虑,死亡仅仅是“气”变化的一个阶段而已。所以,庄子的“齐万物”具有“齐万物”“齐物我”“齐生死”三个层面,并且是沿着该顺序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只有人到达“齐生死”才算真的到达了齐物的境界[2]。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④的,其实阐述的是一种摆脱追名逐利的精神束缚。“无己”是说要超越自我,物我两忘,告诫我们要以客观万物世界为源,切勿将主观意识形态凌驾于万物之上;“无功”是指不要追名逐利,不要用各种手段来追求身外之物,即淡泊名利。庄子对阿谀奉承,巴结权贵嗤之以鼻,从寓言“曹人舔痔”就可看到庄子对权贵的蔑视以及视名利为粪土的大义精神;“无名”就是对自己的人格尊严十分珍视,并不在乎外在的名声[3]。庄子提出这“三无”理论,是教导我们不要被“己”“功”“名”所羁绊,是一种人格修养的理论。

后世很多人认为,庄子把“齐物”这一思想境界看得比“逍遥”还要重要一些,因为“齐物”是“逍遥”的基础,它们不一样但却又是具有同一性的,“齐物’的过程也就是”逍遥“的过程,反之也是成立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齐物”虽重要,但是还是不能代替“逍遥”的。

(1)、“无为”、“不争”

“为出无为,则无所谓为。争出不争,则无所谓争”,简单一点来理解就是:无为不是争也不是不争,争与不争都是有为的,其名有为就是无为,有为的是知识和技巧,无为的是人的一种心灵境界。就如同树叶本静,风吹来却使其沙沙作响,而动出于静,则无所谓动,这时间万物的一切,生灭,成败,哀乐,万众变化,究其根本来说,也都是不变的,正如同庄子在《刻意》篇中说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味,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⑤正所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就是说,圣人什么事情都不做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无所谓为之,什么都不去做,此为为之。

(2)、虚己以游世

“虚己以游世”就是淡化个人的主体地位生存在这个社会之中,意思是,人如果能够以虚已的态度为人处事的话,谁还能伤害他呢。庄子深入探究心的作用,通过“虚已以游世”以实现“逍遥”的理想境界。其实,庄子对其当代生存的社会是深感不满的,这就直接导致了他改变自身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一方面庄子想遨游于当世,另一方面庄子又非常渴望自己能够超然于现实之上而存在。所以说,庄子的“游世”不能理解成为是一种游目骋怀的心态,而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之上的一种超然于理性的存在。庄子在其《知北游》中说过,“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⑥这正好体现出来了庄子“超脱”的心灵境界。

二、庄子的“隐逸”思想

早在人类生存的太古时代,“隐逸”思想只有一个雏形。在那个时期,人人都享有着绝对的自由,人人都是平等的,都拥有着自身的尊严和人格,人和人之间都是和谐相处的,这是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这样看来,在太古时代,“隐逸”思想是本不存在的,但是随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进入到有社会的生存形态之后,产生了统治、王者和礼法,对人类有了强制性的权利和规范,使得太古时期之后,人类的绝对自由以及个人尊严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于是,人类为了保护自身的绝对自由的生存权利,就不得不避开王权的束缚,“出世”的思想也就由此产生了,后来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化,庄子的“隐逸”思想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

(一)、庄子“隐逸”思想产生社会背景

胡适先生说:“大凡一种学说,绝不是劈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定然有个承上启下,承前接后的关系。要不懂他的前因,便不能懂得他的真意义。而不懂他的后果,便不能明白他在历史上的位置。这个前因,所含不止一事。第一是那时代政治社会的状况。第二是那时代的思想潮流。”[4]因此,庄子的“隐逸”思想的产生也离不开那个时期政治社会的状况和那个时代的思想潮流,在庄子之前早期的隐逸家一些理论和思想是孕育庄子“隐逸”思想的温床,比如《卫风》中的《考槃》一篇,描写的是一位在山涧结庐独居的人自得其乐的意趣,凸现出一个鲜明生动的隐者形象,更有人说这是隐逸诗之宗。想要了解庄子的“隐逸”思想,就必须回到那个时代,理解社会的状况,倾听时代的思潮。

战国中期,是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乱的时期,亦是早期中国政治社会

的转型期。春秋时期,周的势力下降,各诸侯开拓疆域,分崩离析,周王朝世袭宗法制崩溃,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保社稷者不可胜数。”《左传》昭公三年还记载了叔向论晋国贵族衰落的情况:“栾、胥、原、原、狐、续、庆、伯、降为皂隶。”由此可见,随着周朝宗法制的崩坏,社会阶层产生了根本变化[5]。到战国,旧的制度已经被完全颠覆了,制度的变化产生了一群没有去处的有文化的“自由人”,他们对新秩序和新价值观有着怀疑和反对态度,继而对周朝的思想和宗教礼法进行批判,有学者认为,这就是道家思想,庄子思想的先驱,社会的动荡导致了思想解放。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当时政治经济的转型密切相关,在此动乱年代,之前完备的封建礼法由于“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道术将为天下裂(注解:《天下》)”从此,各派思想有了辉煌的开端。庄子对老子的思想是比较赞同的,但是他并不固守某一学派,而是通过自己的存在去体会所谓的“道”。

(二)、庄子“隐逸”思想的形成

庄子的“隐逸”思想的根基在于他所生活的历史潮流,来源于先秦道家隐逸和孔子隐逸思想的加工以及改造。庄子一方面用“游世”的策略解放了先秦的“避世”所存在的现实中的困难,让隐世更加轻松自如,用“心隐”而不是单纯的“身隐”解决了孔子为了声为了名的内心羁绊和忧虑;另一方面,创造了“适”性,诠释了何为内心自由。从“僻害”到最终的“逍遥”,庄子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天下》是这样阐述庄子的思想:“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庄子思想之所以较为深刻和特别,是因为他在生与死之间选择了“隐世”。为什么说这与其他大家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因为庄子的思想是超越了肉体生命,升华到精神永生的层次,因此,我们说,庄子“隐逸”思想既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又超越了前人的思想。

(三)、庄子“隐逸”思想的特征

庄子认为,要让人免于尘世的累,心安是非常重要的。《让王》篇中,魏国公子牟想希望逃避现实的政治斗争,但是从内心中却放不下名利,瞻子劝告他,心中放不下却硬要做,这是对自己内心的违背,为让自己的心性受伤。庄子认为,隐士就是首先知道“僻世”,后得到超脱而“心安”的人。李泽厚解释道:“从而,如何超脱苦难世界和越过生死大关这个问题,正由于并不可能在物质世界中现实地实现,于是最终就落脚在某种精神——人格理想

的追求上了。个体存在的形(身)神(心)问题最终归结为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这构成了庄子哲学的核心[6]。”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庄子“隐逸”思想的重点就在于“心瘾”,王博先生在《隐士的哲学》一文中说道:“庄子就把自己对于隐的追求,主要放在心上面了,庄子希望可以通过一种新的自己的独立的存在,一种心的自主,来显示出自己作为一个隐者和这个社会的区别[7]。”隐逸,在庄子的理解中,便成为了一种心灵解脱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二)、庄子“隐逸”思想的形成

到春秋战国,彼时的中国进入了群雄争霸、战乱纷争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种原本就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从而导致了当时“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⑨的社会现象的出现,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逐渐形成并长期存在,而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久了,日复一日地受到如此社会的熏陶和影响,人也会变得麻木,人性中的真善美也就被慢慢地磨灭殆尽了。庄子曾说,“人性本善”,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不想变的,也变得身不由己了。

正是由于庄子不想让自己变成会让自己厌恶的那种人,才有了“隐逸”的想法,所以庄子的“隐逸”思想也正是产生于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时代。其本质就是想要与现实的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将自己美好的一面留存于这个社会之中,不至于被玷污,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的话,“隐逸”思想的形成就是为了留住这个社会之间的“善”。

庄子的审评记载中提到过,他拒绝了楚王的重金,拒绝了当楚王的宰相,在魏王与惠施的对话中有说过,他不慕权贵,不为名和利所动。也可以称其为“隐士”,其实,在现实的社会中,能够真正做到“隐逸”很难,庄子从以前的“隐士”身上看到了“隐”的方式,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所以,庄子就把“隐”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想象和塑造,把“隐身”进化到了“隐心”这个层面,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思想高于现实形态之上而存在于自身的心灵层面上,如是,庄子的“隐逸”思想也就正式形成了。

三、庄子“隐逸”思想的发展

从隐逸的观点来看庄子的教义可以归纳为:隐而不显,远离麻烦,与政治和国家事务保持距离,直至你成就圣人境界。而完善的人,能自适而逍遥,自由而快乐的人;环境对他没有影响,因此他不管置身于世俗事务之内或之外,总能自在彻底放松。“隐逸”的思想之所以可以形成,是因为隐逸实质上是存在于具有亲和性的环境之中的,就内在环境而言,要做

到“隐逸”,其性格就必须淳朴、本真,有自足的心态,这需要超越心灵和社会的现实产生互动,就庄子的观点分析来看,他是超越于利害的,是非乃至是可以超越生死的。庄子思想在《应帝王》篇有一段总结:“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⑩庄子书中这些描写令人拍案惊奇的地方在于其中并没有提到个人为了存身活命必须退隐到偏僻的地方,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大自然中寻求庇护,亦即通过不显名不追利,藏身于芸芸众生之中完全做到无名,即“心隐身不隐”。有了如庄子的隐逸的精神追求,对自我的突出认识,人格的独立意识,这是创造隐逸思想的载体和原动力。这就说明了,“隐逸”思想是随着人的思想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在实现的领域上不断扩展的,意味着庄子的隐逸思想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是在不断的较之之前发展的,超越的。

(一)、当世人对庄子“隐逸”思想的看法与继承

当世人认为,庄子的“隐逸”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有着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是农耕文明在政治结构和权利斗争的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派生物,正是由于道家汲取了以往众多隐士的隐逸思想并加以塑造和深化,才使得庄子的隐逸思想得以形成和成长,而之所以庄子的隐逸思想能够被当世人所接受,是因为庄子把隐逸的思想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庄子对隐士的隐逸思想起到了传承和递进的作用,是当代人认为的隐逸思想的完美阐述者。

庄子崇尚自然的思路和批判社会的思路是不相背离的,其本质上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后人承认庄子的隐逸思想并将其继续发扬光大的根本原因。当世人认为,庄子对政治的批判和对自然的崇尚都发展到了一种极致,以至于对后世的隐士文化产生了重

其要的影响。庄子在其著名的《逍遥游》中提到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认为只有那些神游于宇宙的忘记了自身存在的“至人”,才能有勇气放弃高官厚禄,隐姓埋名,超脱地生存于这世间万物之中。这不是一般的“道”,而是一种特殊的、一种对万物根源的“道”的最直观的感悟,是中国隐逸文化中,第一次对这种思想最完美的阐释,是被当世人认为的隐逸思想文化的最高境界。

(二)、“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儒道思想中所蕴含的隐逸思想直接促成了庄子隐逸思想的成熟。在漫长而久远的佛教趋于中国化的过程中,其浑然天成的思想也包含着“出世”的态度,这也对当时隐逸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前面说,隐逸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要求摒弃一切客观因素的影响,达到齐物我、泯生死、逍遥游的境界,而除了摒除一切杂念,达到了心境的自然纯粹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庄子的隐逸思想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安顿心灵的场所。

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不管当时受了隐逸思想的人们选择出世还是入世,都是古代文人在做选择时感到矛盾的地方,这也正是烦恼他们思想的源头所在。不过在庄子隐逸思想的影响下,世人们的视野逐渐开始由仕途思想转换到山林鸟语之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矛盾的根源所在,所以说,庄子隐逸的思想对后人来说,影响必然是非常深远的。在庄子生活的时代,一些极端派,例如陈仲子和农家学派,已经采取从事农耕以求自给自足的方法;另一些人则尝试完全生活在人类社会之外。之后,庄子所论及的隐逸思想在魏晋时期被不同的能人志士加工之后反应到了文学创作当中去了。汉魏时期社会动乱不安,贤人志士多是避乱。晋书中有记载:夫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比较准确地阐述了士人避隐的因由。曹操举贤纳才,无奈时局动荡,变化无常,仍有一些贤人选择了隐居。到了正始时期,人们对隐逸的崇拜有很大原因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反抗。嵇康的《与阮德如诗》中连用庄子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想要摆脱名利世俗荣辱的束缚,升华精神境界,逍遥于万物中。达到真正归隐的陶渊明,也无不秉承庄子的归隐思想,《归去来兮辞》叙述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陶对现实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超然自我的情操[8]。

“隐逸”思想在当今时代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豁达包容心态看待事物的变化,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对名利不患得患失,不因索求而束缚心性。庄子在《秋水》中指出“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

人如此之渺小,取得佳绩,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经历挫折,有什似毫末之于马体乎?”

?

么好气馁的呢?因此,向庄子学习吧,不妄自菲薄,不高傲自大。这并不是让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态度,这正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所缺失的精神[9]。

(三)、“隐逸”思想衍生出的“隐士”思想

“隐士”可以说是整个“隐逸”文化中的主体,早在庄子的隐逸思想文化发展成熟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着很多隐士了,而庄子之所以可以悟出隐逸文化的精髓所在,在一定程度上

也是受到了早于他的隐逸思想之前的隐逸思想文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隐士”这一文化载体的存在并不是完全从庄子的隐逸思想中衍生出来的,我们只能说,庄子的隐逸思想中所衍生出来的“隐士”的核心含义和之前的“隐士”的核心含义究其本质意义上来说,是有所差异的。

在前面我们提到过,隐士之所以会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社会形态的改变,当然了,除了强权统治之外,人性之间的交往也变得比以前复杂了,不像以前那样单纯了,正是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隐士”之所以会出现的一个最大的原因,“隐士”们为了寻求身心上的清明和清静,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做“隐士”的道路,这是“隐逸”文化中衍生出“隐士”的客观原因。而主观原因就是自身思想上的不同了,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超脱于自然寻求心灵上的超然是一种享受,相反,他们认为避世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他们选择仕途之路,我们并不能说他们的这种选择就是错误的,只是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各不相同罢了。

所以说,“隐逸”文化中所衍生出来的“隐士”思想是受了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的影响而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存在。

(1)、何为“隐士”

何为“隐士”,从古至今,不尽相同。古人在文学作品中早已有了关于对“隐士”的定义,如《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箸是者也。”颜师古注《汉书·律历志》:“逸民,谓有德而隐处者。”都对隐士的高风亮节的赞叹。现在的《辞源》,《辞海》对于“隐士”的定义是:隐是隐蔽,在人类社会中不见,称为隐士。还有就是“隐士”首先是“士”,士而不仕,才算隐。在当今论“隐士”者中,比较本人比较推崇的是肖玉峰博士的阐释。他认为,所谓隐士,首先一定是一个士,有文化有思想有抱负的人;其二,作为隐士,隐逸的思想和价值观必须明确,不是为了延年益寿,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去追求心中的适。其三,隐士个人必须认可自己的隐逸行为,屈原在被楚王流放的时期,个人对隐逸思想并不肯定,因此不能算作是隐士;其四,根据庄子的“心隐而非身隐”,没有做官,不一定是隐士,做官了的,也有可能是隐士[10]。

(2)、何谓“隐士”

隐士的名称我们大体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类:第一就是行为的直述,如隐士、隐者、隐民、遗民、处士、处人、山人、退士、居士,江海之士、山林之士、山谷之士等;第二是道德的

尊称,如高士、逸士、高人、隐君子、征军等;第三则是诗意的雅号,如云客、幽人等。(2)、“隐士”类别

历史长河中,不乏有人为“隐士”分门别类,有些还将他们分出个三六九等,如孔子的“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这里的“四辟”就是对隐士的等级划。又如晋王康《反招隐诗》云:“小隐隐陵蔽,大隐隐朝事”。个人认为应该为隐士分类,但是对隐士进行等级排位是意义不大的。

在当代,许多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类别:1.完全隐姓埋名;2.先入仕途再归隐;3.一会在仕途一会儿归隐,如陶渊明;4.“隐于朝”;5.假想自己已归隐;6.在仕途当中做“小透明”,名不外露;7.世事难料,社会动乱,不得不隐;8.诸葛孔明,先隐,待遇到明主合适的时机,则出山入仕[11]。

个人认为可以根据以上的内容把隐士很简单的分为儒家和道家两大类型,不过由于中国长久以来受到儒家和道家两大类型的互相影响,所以很难完全将隐士做一个非常明确的分类,尤其是自汉代的儒家定义为一尊之后更加难以分辨的清楚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隐士明确的分类呢,我们只能说,受道家的隐逸文化所衍生出来的隐士的思想比受到儒家隐逸思想文化的影响所衍生出来的隐士的隐私文化思想更加深刻,因此,受道家隐逸思想文化的影响的隐士在后世看来也是备受推崇的,对社会隐逸文化思想的影响也是更加深刻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隐士之所以称之为隐士,是因为只有具有隐逸思想文化的“士”才有资格称之为隐士,这是隐士最直白的定义,如果再进行进一步的定义的话,可以说明的是隐士是要有明确而纯正的隐逸的价值取向的,隐士应该会明白其隐逸行为都是处于自身自愿的,是以隐逸为最终目的的。

(2)、隐士的形象

庄子笔下的隐士的形象总的来说可以说是:远离人世间的一切烦恼,醉心于山水诗画之中,不求功名利禄,只求心灵上的空灵和满足。

如果按照性格上来分类的话,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刚性的隐士,这类型的隐士一般性格比较刚烈,把功名利禄视为粪土,他们渴望得到身心上的超脱和自由,为了这一点,他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们刚性遁世,与世无争,于世无求;柔性的隐士,庄子其实就可以说是一名柔性的隐士,庄子能够在纷乱的世界中对一切事物的处理游刃有余,

从庄子很多的文章都可以看出来,庄子不仅对政治权利极度厌恶,同时又接受了杨朱的“避世为我,重生贵己”的为人处事之道,在那个浑浊不堪的社会当中,可以放弃一切,在迂回蜿蜒之中求得自己理想中的人生;理想的隐士,《庄子·逍遥游》中写到过:“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理解到的是,庄子把人神化了,描写出这位隐士的灵魂和肉体都已经超脱于凡尘琐事之外,不食人间烟火,游离于道家学说之间,这就是庄子理想中的隐士;现实的隐士,现实的隐士顾名思义就是,虽然有美好的梦想,但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得认清事实,对现实感到痛心疾首,自己改变不了现实,就只能隐居于山林之间,避世而居。

(3)、历来隐士在社会中的地位

历来隐士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之中,很少是非常有建树的,大多数隐士都是自愿在山林鸟语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也许曾经食不果腹,或者家徒四壁,但是,尽管生活如此清贫,这些隐士们也都毫不犹豫地认为这样的生活境界才是他们所追求的,他们醉心于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为权贵和俸禄所动摇。还有一部分的隐士,他们也许衣食无忧、丰衣足食,但依旧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作为隐士这条路,这也正是所谓的殊途同归。他们只希望陶醉于山水之间,过着简单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凡尘琐事的打扰,也没有功名利禄的争夺。就是他们所追求的最高的理想境界。

评价一位隐士在社会中的地位,前提条件是,不要用以权势,财产,享乐为基础的目光来确定他的社会地位,在意识形态和行为观念上,它可以和权势财富站在对立的一边。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其社会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这是隐士产生的温床。在那个战乱纷飞,尔虞我诈的年代,有识之士对现实,对专制产生对立,归隐而去,这是专制社会中的“反对派”。由于在封建社会当中,在统治者看来,所谓的“德”就是政治,政治就是所谓的“德”,你反对我的政治,就是失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你是存在推翻统治的潜力的,但在历史上对隐士采取戮杀政策实为罕见,可以看出在古代并不推崇归隐。诸侯王朝竞争激烈,将招贤纳士作为当务之急,从另一方面也壮大了隐士的队伍,带动了隐士的社会风气,《吕氏春秋》

许多假记载有“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于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闭之所。”

?

隐士也应运而生,于是社会褒贬不一。往之后走,隐士不仅存在了下去,而且是越来越多,但有被涂抹上蒙骗的油料的嫌疑,并没有如春秋战国般的纯粹了[12]。

总的来说,中国人一直对这些隐士都是存在着崇敬之心的,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也没有人想过要去解释什么,只是他们的精神境界为世人所敬仰。他们虽然对社会没有什么过多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精神思想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所以在当时那个被隐士们所遗弃的凡尘俗世中,隐士们都是享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的。

(四)、后世对其评价

世间万物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其正反两面的,正如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只看到单方面的好或者不好,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诸多问题只要换一个角度去想就完全不一样了,“隐逸”思想也是这样的存在。虽然它被大多数人所崇敬,但是,“隐逸”思想也是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的,这就造就了后世对待“隐逸”文化的评价也都是褒贬不一的,有的人认同,有的人并不认可。我认为对庄子“隐逸”思想的评价,需要看到晚周名存实亡,春秋战国动荡不安,需要回到那个时代,沉下心去理解庄子的生平事迹和命运,对思想反复不停的琢磨思考,才能得到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1)、对其赞同

庄子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这是毋庸置疑的,取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鲁迅就曾评价庄子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称赞其在哲学方面的造诣和成就。只要是对“隐逸”的文化思想持认同的观点的话,都是对山林鸟语的闲逸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的,所以他们才对“隐逸”的思想持认同的态度。蒋星煜先生这样评价说:“隐士的人生观,虽不积极,却是乐观。”[13]庄子的“无用”思想,虽然缺乏担当,但是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庄子的“逍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心里和现实生活的紧张的联系,摆脱物质生活欲望对人的支配。文青云博士说:“研究中国的隐逸有助于深入观察传统中国社会及其政治文化。”[14]就是说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就可以了解到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他为你打开一扇窗户,铺上一条道路。

一般来说,只要是对“隐逸”的文化思想持认同的观点的话,都是对山林鸟语的闲逸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的,所以他们才对“隐逸”的思想持认同的态度。

有的人说,“隐逸”的思想文化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观点,“隐”和“逸”如果分开来分析的话,“隐”是初级的境界,而“逸”就是高级的境界了,通俗来讲,指的就是一种超凡脱

俗的美,一种让人不由得心生羡慕的美,这种美,是不受拘束的,是不能以常规而论的,需要我们知道的是,这些人之所以赞同“隐逸”的思想文化,都是个人在意识上有所觉悟的,一般他们都会觉得自己也会想要去过那种神仙般的生活,觉得自己要有自己的独立性,跟平常生活的人比较起来,需要更加自由的空间,他们之所以羡慕,之所以赞同,就是因为他们得不到他们理想中的那种生活,才会在思想上做出很大的转变,促进了他们自身审美的心态开始变得平淡,不再受到浮华世界的吸引,内心已然开始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从心灵上也开始变得超脱,因此对“隐逸”思想持赞同观点的人,精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和庄子所描写那种理想国度是不谋而合的,而就“出世”的这个观点看来,对其赞同的人也都是和庄子有着一样的心态的。

(2)、对其批评

但是,反对的人却认为,如果一个人一生都碌碌无为的在山林之中闲逸的过一辈子,那么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有能力却不将自己的能力奉献给自己的国家,而是选择将自己的能力隐藏起来,隐逸到自己喜欢的生活去,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属于无用、无为的人。朱元璋就曾在《严光论》一文中站在国家的角度来批评“隐逸”思想:“何

朱元璋的一席期至而大礼物茫然无所知,故纵之,飘然而往。却仍凄岩滨水以为自乐。”

?

话令人深思:难道只有隐于世才能表现出个人的高尚的品德么?难道个人的追求相比于国家政权,黎民百姓更加重要么?虽然隐士自身认为是在对抗不认同的意识形态,但是从另一方面也看出了隐士责任心不强,逃避责任,无担当。荀子也认为庄子只知道顺其自然,追求适但看不到人得力量。其实,对“隐逸”思想持批评态度的人都不是绝对的反对“隐逸”思想的存在的,他们只是认为这样的思想观点太过于理想化,是人们的追求的心灵上的最高境界,他们主张,要趁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将自己的能力奉献给你自己的国家,认为这样才是一个有用的人,才是有价值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

其实,对“隐逸”思想持批评态度的人都不是绝对的反对“隐逸”思想的存在的,他们只是认为这样的思想观点太过于理想化,是人们的追求的心灵上的最高境界,他们主张,要趁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将自己的能力奉献给你自己的国家,认为这样才是一个有用的人,才是有价值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简单来说,之所以对“隐逸”的思想的观点有所不同,都是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而已,所以说,持批评态度的人,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环境有所觉悟的人,也是认清楚现实的人。

四、“隐逸”思想与中国文化

庄子并不是“隐逸思想”的创始人,但是却将“隐逸”思想作了深刻的阐释,我们在探寻这种思想的时候就有了深厚的理论支撑,并对“隐逸”有其独到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面剑,既有正面积极的,又有负面消极的。

“隐逸”思想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在于:一是平和内心,修身养性。《养生主》中提到庄子主张“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因此,庄子的“隐逸”不仅可以在远离社会的荒郊野外中获得,在社会中也可以尽年。”

?

以得到,并且能够平和人性,尊重他人,彼此给予空间和台阶。二是和谐社会。“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庄子在这里教导人们不但要顺天,而且还要隐忍自己的行为,这样才可以安身立命。因此一些有志人士追寻自己的适,而不会站在社会统治阶层的对立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三是尊崇个体。《让王》篇记载的原宪与子贡关于“何病”的对话,以及“惠子相梁”时庄子得知惠子害怕自己替他作梁相后,“往见之”并对惠子所说的南方的鸟的比喻,都清晰地表达出了隐人追求自己独立的人格,崇尚个性解放的行为主张。四是利于艺术创作。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诗,受道家学说的影响,与“隐逸”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如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不仅仅是诗人,一大批山水画画家在绘画的实践过程中,深受庄子“隐逸”思想的影响,通过追求自身的人格独立以及个性解放,艺术创作也在这过程中得到升华。

庄子的“隐逸”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人才的流失。庄子主张追求人格独立,不问世事,许多真正有才能的人接受了这一观点,将天下兴亡和百姓冷暖抛置一旁,不能担当自己的责任。汉朝严光,有经国济世的才能,但他喜欢纵情于山水之间,拒绝汉武帝的召唤,“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他为了追求自己的高风亮节却忘了担当救国救世的责任,难道只有隐于世才能表达出自己高风亮节么?这种弃责任,逃避现实的做法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二是“伪隐士”借此来抬高身价,攫取更多的资本,东晋时期隐居在东山的谢安便是其中之一。三是“隐于朝”的危害,对于国家和政权危害很大,郭象在形容“隐于朝”时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是的,“隐于朝”比藏身在山水之间高尚了许多,但是对社会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北宋晚期看起来是歌舞升平,一派祥和,其实是在危机当头的时候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扶持朝政,是对“隐逸”的曲解,给当时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因此,庄子的“隐逸”思想并不是消极负面的,只是因为后人对这种思想有了偏差,才

导致了消极负面的行为。正确认识“隐逸”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自身的追求有着长远的影响[15]。

总结

庄子的隐逸思想早就植根于他的生活之中,这一切都是源于当时客观的历史环境,形成于他对先秦隐者思想的主观改造,加上他自身对隐逸思想的理解,于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心隐身不隐”的隐逸思想。他一方面建立了外在行动自由的“游世”模式以避免现实危险的生命境遇,另一方面又建立了内在自由的“适性”理想来化解声名羁累的内心忧虑。庄子隐逸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最终实现了逍遥自由。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激荡变化的政治社会环境是庄子隐逸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面对“道术将为天下裂”的社会现实,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都试图对重新建构天下秩序给予新的解答,庄子也不例外,庄子正是以自己的主体性存在去体悟“道”,从而表达出对个体存在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从而悟出了有个人特点的“隐逸”思想文化,为后人所赞颂。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②郭象,注解《齐物论》

③庄子,《秋水》

④庄子,《逍遥游》

⑤庄子,《刻意》

⑥庄子,《知北游》

⑦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⑧庄子,《应帝王》

⑨庄子,《逍遥游》

⑩庄子,《秋水》

11吕不韦,《吕氏春秋》

12朱元璋,《严光论》

13庄子,《养生主》

参考文献:

【1】张伟. 庄子隐逸思想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2.

【2】王永豪. 齐物、齐论、齐语言[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3】雷园园. 庄子逍遥思想的现代意义[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1.

【4】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24.

【5】冯友兰. 三松堂全集[M](第二卷).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264.

【6】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183.

【7】王博. 庄子哲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79—180.

【8】宗明华. 庄子与魏晋文学中的隐逸思想[J]. 山西大学学报, 2000:2.

【9】范梦. 庄子的隐逸思想与当代人的舒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7.

【10】肖玉峰. 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 【11】王国胜. 隐士和隐逸文化初探[J]. 晋阳学刊, 2006:3.

【12】高敏. 我国古代的隐士及其对社会的作用[J]. 社会科学战线, 1994:2.

【13】蒋星煜.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M]. 北京:三联书店, 1988.

【14】文青云. 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10. 【15】张志宏. 庄子“隐逸”观于中国文化之影响[J]. 求索, 2010:12.

【2】肖玉峰,“无为”新探:从治术到隐逸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崔伟;儒、道隐逸思想之浅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王国胜;;试论庄子对隐士思想的传承和递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5】霍建波;先秦儒、道隐逸观略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1期

【6】刘梅,肖中云;试论庄子哲学中的隐逸思想[J];求索;2005年07期

【7】皮朝纲;庄子美学思想管窥[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伽达默尔;甘阳;;《真理与方法》二版序言[J];哲学译丛;1986年03期

【9】王国胜;理想的幻灭与无奈的悲鸣——试论庄子人生哲学的嬗变[J];理论探索;2005年03期

庄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之令狐文艳创作

浅谈庄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令狐文艳 摘要:穿越历史的滚滚烟尘,驻足于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战火四起,诸侯并立,英雄辈出,思想繁荣。既有积极入仕的文人幕僚,亦有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庄子于乱世之中,布衣着身,形容枯槁,却乐天安命,沉醉于无为之乐,抛却功名利禄,尽情演绎道法人生。其隐逸、无为、以及富有批判性的寓言故事带给后世深远影响。 关键词:隐逸无为山水画寓言 一、庄子的隐逸思想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面对千金相位,鄙视不已,惟愿能享受隐逸之乐,超脱世俗之外,表现遗世绝尘的思想境界。以隐逸来实现自我,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他自比为“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鹓雏”,而把“惠子相梁”比为

“鸱得腐鼠”,可见他鄙视功名利禄,拒入仕途,安于贫困而不显于世。即使身穿粗布衣裳,脚踏麻绳破鞋,饥寒不定,也依然自得其乐,乐鱼之乐,希望像鱼一样,过着无拘无束,超凡隐逸的自足生活。 千百年来,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超脱尘外的潇洒形象。先于庄子的范蠡辅佐匡复,当勾践灭吴成就霸业之后,他洞悉“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良将亡”的道理,成功隐退,避祸保身,过着潇洒的阔隐士生活。而庄子的隐逸思想高于范蠡明哲保身的举措,其思想依托老庄哲学而形成一种隐逸文化,成为后世部分文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 庄子思想内在精神极易引起周代以后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势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和皈依。史载,汉代粱鸿与妻子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以隐逸来净化自我,不为世俗羁绊。受庄子不仕的影响,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正如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动乱景象。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颇受庄子思想影响的文人之一。在《庄子·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而在许由看来,天下对他无所用处,他不愿越俎代庖,这对陶渊明回归自然,追求自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庄子蔑视功名利禄,不求闻达,其言行对陶渊明的归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陶渊明在少年时代便形成了性好自然、超旷闲逸的品格。《归园田居》其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辛开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名周,字子休,东周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为你搜集庄子的主要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体上继承了老子的体系,并在此之上增加了自己的观点理论。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对宇宙的本源阐述。在老子“人法自然”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天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 庄子的处世思想主张淡然旷达,要从容的面对一切祸福哀乐,不为万物及自身的变化而欣喜悲伤。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追求自由,因为他的自由精神所以庄子一生不追求做官,用功名利禄来束缚自己。庄子主张人之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而对欲望的追求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很危险的。 政治思想上庄子不主张推崇古代的圣贤,他认为万物平等,不应该将人划分等级,出现君臣百姓的阶级之别。庄子还反对“人为”的追求,他主张清静无为,只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自然就会出现至德之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鸣,产生了诸子百家的

思想碰撞,如法学、儒学、墨学几大显学在政治历史舞台上的交锋争辩。这是一个东方文明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文人学者为了践行自己的理论主张游说列国,相继粉墨登场。 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老子虽然也寻求道家的无为而治,但是在他的学说中也还有政治主张及目的,老子的学说也有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庄子则是纯粹出世无为的思想学说,他是从自我出发来建立世界观,阐述社会和政治,是完全的形而上学理论。 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庄子对于后世哲学文化的影响贡献在于他建立了抽象的哲学本我论。庄子最吸引后世瞩目的的是他的“逍遥处世”说。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是看淡人生名利之后的洒脱超然,就像是万物轮转我心不动始终如一。这是一种出尘超脱的人生境界。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的抽象哲学本我论没有任何人能够吸收发展超越,庄子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学,后世无一人能够继承。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实验学院 0936007班李镇明学号:6093320714 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意义;文学;处事;现实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听凭内心的自然之声,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而在当今,庄子的这种审美观依然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纵然人们追求个性鲜明,追求另类,追求独一无二,但大众的审美观依然受着庄子审美观的影响。最优美的音乐依然是那种褪去了浮华造作的纯真的音乐,最逼真的图画依然是那种最能展示自然美的图画,最富有感情的文字依然是那种最朴实无华但融入了真情实干的文字。庄子的思想,穿越时空,发挥着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摘要:庄子是先秦时期的唯心主义大家,他的政治思想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庄子主张统治者治世要使人恢复人之常性,实行无为而治,使社会回归到至善至美的自然当中,恢复混乱之前的正常状态。虽然其治世方案是消极的甚而有些颓废的逃避感觉,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当时的社会环境;理想的社会;政治本于常性;无为而治 庄子(前369 -前286年),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今山东曹县)人,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也是思想,哲学,文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从古至今,世人看庄子,总是在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飘渺境地,深刻而又虚无,让人捉摸不透。 研究庄子哲学思想的人颇多,但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人并不算多。不过其实,他对政治的理解也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政治思想并不简简单单的就是世人所理解的“无为”二字,而是在他认清了政治为何物之后,才认定了政治不可为。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以“礼”为根本制度的政治格局,在绵延了数百年之后,终于支撑不住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战国之前的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位,亡国五十二次,大小征战不计其数。其间既有诸民族之间的大争斗与大融混,又有中原诸侯之间的争战屠戮,骨肉相残。整个社会礼崩乐坏,民不聊生。”[1]所以后代史家说“春秋无义战”。就在这样的争斗兼并中,诸侯的数量越来越少,到了战国时代,主要只剩下七雄: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原韩赵魏。七雄虎视天下,其战争的规模之大、杀戮之酷,前所未有。在这二百四十八年中,大小战争二百二十二次。“争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我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作者:范欢 院系: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2010级 学号:20101150190 日期:2011年11月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摘要】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思想中流露出的那份淡定,那份超然,给了世人无数的启发与想象。直至今日,他的人生哲学依然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准则、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修身养性 一、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遵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在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庄子主张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保持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比享受任何荣华富贵都更好更为重要。现实生活充满污秽,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与之相妥协,所以当理想的生活在世间难以实现时,他宁可选择从现实中隐退,于是有了入世的庄子和出世的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庄子注目于认识论,深入认识人的精神领域。这是对于宇宙与社会两方面的考察,其考察既宏观又微观,达到了认识论发展的极高水平。达到此点的关键在于追寻精神领域的绝对自由。 (一追寻逍遥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真正的自由须“无待”。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二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真正的思想自由必须“忘己”。 ?“不知周之梦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 ?“忘吾有四枝(肢)形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达生》) ?这种忘我的状态,庄子称为“吾丧我”(《齐物论》) (四)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齐物”方可“游刃”于“和谐”之境。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 隐逸文化 岳国文 (1)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5)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束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

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 【摘要】隐逸行为能上升至思想上的高度,使隐逸不止为理智的叛逆与理性的纠结,不止为精神的片断与花絮,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与生活命运相通融,这些都要归功于老子。而庄子的贡献,即是赋予隐逸以更加丰富广大的宇宙观照,进一步去明确隐逸的终极意义。这才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先秦隐逸哲学。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忽略先贤隐士德行人格的典范意义,不能忽略自然崇拜、生命崇拜在先秦隐逸思想产生中的理性铺垫。 【关键词】隐士隐逸思想人格崇拜自然崇拜生命崇拜 考察中国隐逸文化传统,无可否认的是:老子才是隐逸思想真正的奠基人。无论对先秦隐逸思想产生的根源做何种追溯,我们都不能轻易将某一早期隐士或者像孔子那样以道德担当的方式存在的特例作为隐逸思想的注脚来看待,他们所显示的仅仅是解码的意义、是元素的意义。隐逸行为能上升至思想上的高度,使隐逸不止为理智的叛逆与理性的纠结,不止为精神的片断与花絮,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与生活命运相通融,这些都要归功于老子。而庄子的贡献,即是赋予隐逸以更加丰富广大的宇宙观照,进一步去明确隐逸的终极意义。这才有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先秦隐逸哲学。 然而这样的逻辑依然受到了责难。有不少论著从孔子的人格理想出发,通过对“安贫乐道”等诸多道德意识展开辨析,来试图理清孔

子维护“道统”的隐逸精神,进而抬高孔子在隐逸文化史上的思想地位。①但不管怎样看待,却都不应该把孔子直接视为隐士,把孔子的道德原则视为隐逸思想的范本的。 文青云博士是一名严谨的文化学者,曾经致力于中国传统隐逸思想的研究,在文献梳理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可是他对孔子角色的定位,同样陷入了误区。他说:“因而,除了他们先于孔子在隐逸观念和态度的发展史上出现而外,伯夷、叔齐的意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最多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承诺道德原则的孤立的样板,这种对道德原则的承诺受到孔子的赞赏并成为孔子哲学的核心。我们可以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得出结论,曾有几个生活在孔子之前人,他们表达的某些观念后来被孔子发展了,或者他们的行为后来被孔子视为启示或典范;但是仅就隐逸思想而言,没有证据表明任何有意义的观念范畴在孔子之前被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表达出来”。②在这里,文青云博士抬高的是“道德原则”,焦点过分集中在了孔子“道德自主观念”建构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却一再忽略孔子哲学的政治意义。他把“道德中的孔子”和“现实中的孔子”割裂来看,撇开了孔子政治哲学与生命哲学的关系命脉,因此,看到的是一个偏激的孔子。况且,伯夷、叔齐的意义也是不可以忽略不计的,他们应当和孔子“道德自主观念”的追寻一样,同时成为孤立的样板,成为研究隐逸思想的很好启示和典范。所不同的是,孔子在道德理论探索的道路上要走得更远、更深邃。 我们由此得到启发:在探讨先秦隐逸思想产生根源问题之前,要①陈洪著《高山流水——隐逸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12月)一书,书中直言:很奇怪,极少有人把孔 子视为隐士。其实,孔子大半生都在隐逸,只不过是人们还不真正理解孔子的隐逸方式而已。(P9) ②澳大利亚学者Aat Vervoorn在《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9月)中就孔子在隐逸思想起源中的关键角色展开了大篇幅论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隐逸观念的起源在多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孔子。(见P30)

浅析庄子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庄子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与儒家积极入世、努力尽自己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不同,庄子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他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 2)“无以人灭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庄子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建立了种种制度、规范,破坏了自然本性,造成了天与人的对立。 从当世的角度看: 庄子这种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不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最终导致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今才意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殊不知早在几千年前智慧的前人就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警告。 然而,在庄子的这一思想中,要恢复人性之自然,就必须破除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却是偏激的,不科学的。他认为原始社会是最接近自然的,也就是最高的社会境界,这其实是将自然状态理想化了,是违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不能因为强调文明进步的负面意义就否定人类的文明,我们思考的应该是怎样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来发展人类文明。 从个人角度看: 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这些观念不正是我们如今讲求人文关怀、建立和平世界庄子的自由精神和超脱思想在社会利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调节人们压抑心理的一个绝好药方。它为生活在这个在市场经济催生下物欲横流的现实中的人们在社会之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建造了一个心情的绿色花园,使人们能有一块自由精神的乐土。这种精神的自由超脱也给人提供了一条消解生活压力苦闷,在逆境中保持平衡心理,获得平和心态的很好途径,让人们获得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增强了人们生活的信念和勇气,以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从社会角度看: 《庄子·逍遥游》强调的是一种极度自由的状态, 他主张人与自然合一,反对人为物役,对生死名利具有豁达情怀,以超功利的自由境界为人生理想等,都对今天的人们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他的著作中体现出的自由逍遥的精神风骨,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遵循规律

庄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庄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摘要:穿越历史的滚滚烟尘,驻足于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战火四起,诸侯并立,英雄辈出,思想繁荣。既有积极入仕的文人幕僚,亦有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庄子于乱世之中,布衣着身,形容枯槁,却乐天安命,沉醉于无为之乐,抛却功名利禄,尽情演绎道法人生。其隐逸、无为、以及富有批判性的寓言故事带给后世深远影响。 关键词:隐逸无为山水画寓言 一、庄子的隐逸思想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面对千金相位,鄙视不已,惟愿能享受隐逸之乐,超脱世俗之外,表现遗世绝尘的思想境界。以隐逸来实现自我,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他自比为“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鹓雏”,而把“惠子相梁”比为“鸱得腐鼠”,可见他鄙视功名利禄,拒入仕途,安于贫困而不显于世。即使身穿粗布衣裳,脚踏麻绳破鞋,饥寒不定,也依然自得其乐,乐鱼之乐,希望像鱼一样,过着无拘无束,超凡隐逸的自足生活。

千百年来,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超脱尘外的潇洒形象。先于庄子的范蠡辅佐匡复,当勾践灭吴成就霸业之后,他洞悉“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良将亡”的道理,成功隐退,避祸保身,过着潇洒的阔隐士生活。而庄子的隐逸思想高于范蠡明哲保身的举措,其思想依托老庄哲学而形成一种隐逸文化,成为后世部分文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 庄子思想内在精神极易引起周代以后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 势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和皈依。史载,汉代粱鸿与妻子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以隐逸来净化自我,不为世俗羁绊。受庄子不仕的影响,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正如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动乱景象。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颇受庄子思想影响的文人之一。在《庄子·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而在许由看来,天下对他无所用处,他不愿越俎代庖,这对陶渊明回归自然,追求自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庄子蔑视功名利禄,不求闻达,其言行对陶渊明的归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陶渊明在少年时代便形成了性好自然、超旷闲逸的品格。《归园田居》其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辛开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说:“闲居三十载,遂与世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在《与子俨等疏》中自称“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自谓是羲皇上人。”爱自然、爱诗书,在庄子隐逸思想熏陶下,陶渊明最终离开污浊官场,归隐山林。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自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由;现代意义 道家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自然是自在而已然的存在。“道”是含括万物的整体,亦即无所不在,是天地万物之根源,亦是天地万物之归宿。庄子曰:“人与天,一也。”即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的《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展开了一条走向自我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路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执着于名利,给心灵带来了种种巨大的压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庄子的自由思想追求精神的解放,在今天仍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自由——“相忘于江湖” 张世英这样描述:“婴儿在其天人合一境界中尚无主客之分,根本没有自我意识,这种原始的‘天人合一’,我把它叫作‘无我之境’;有了主客之分,从而也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这种状态,我称之为‘有我之境’;超越了主客之分所达到的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应该说是一种‘忘我之境’。”因此,“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最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展示的是最初的本真自我。 《庄子·大宗师》说:“泉涸,鱼相与处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涸”是一种隐喻,它表征自然状态的破坏,鱼生活在水中,正如虎豹生活在丛林中,万物各得其所,这便是“自然”。而“自然”与“人为”对立。既然鱼生活在水中是“自然”的,那么,自然状态的破坏只能是“人为”的。

庄子思想及名句赏析

庄子思想及名句赏析 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庄子追求绝对自由。在其代表作《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蜩与鸴鸠“决起而飞”,列子“御风而行”,都还是“有所待”,没有达到真正的绝对自由。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排除一切功利目的,“无所待”,方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所谓“以游无穷”,即逍遥无为于绝对自由的境界。不难看出,庄子企图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也是不可能达到的。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基本思想,创立了“相对主义”的学说。庄子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他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等等。庄子创立这一“相对主义”学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给人们观察自然和社会的许多现象提供了理论根据。事实证明,历史上和当今世界许多自然和社会问题,正是按照庄子的此种“相对主义”学说在演变着。不过,庄子否定认识真理的可能性,自然也是错误的。 庄子提出齐生死、等万物的妙论。庄子认为,世界上一切矛盾对立的双方,诸如生与死、贵与贱、荣与辱、成与毁、大与小、然与不然、可与不可,等等,皆无差别。所谓“万物一府,生死同状”,也是此意。事实上,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差别而不相同的。庄子的此种观点,从表面上看显然是奇谈怪论,但骨子里却表现了他超脱旷达的思想。 庄子提出要“法天贵真”、“复归于朴”,以“自然为宗”。庄子说“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意思是说:遵守自然法则,珍视纯真本性,不受世俗的人为约束。他所谓“复归于朴”,意谓返归于原始的纯朴状态。庄子的这种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并不能认为就是“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但它对后世“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却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又与之不同。庄子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其中蕴含有三层意思:一是含有恬淡无为,安时处顺的思想;二是含有反对认为约束,恢复纯真的自然本性的思想;三是含有向往“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和“混茫”世界的思想。这在《庄子》书中《骈拇》、《天地》、《天道》、《缮性》、《秋水》、《山林》、《渔父》、等篇,皆有明显的表现。 不相信生死由命,不迷信鬼神。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科学不够发达,有许多人相信天命和迷信鬼神。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信命和天命的。墨家的墨翟不相信“命运”,而却相信“天命”和迷信鬼神,因此,他主张“尊天”、“明鬼”。庄子不相信生死由命,不迷信鬼神。《庄子》书中所讲到的“天”和“命”,往往都是从哲学意义上的自然规律而言。他书中有时为了表达某种思想,也曾使用“鬼”、“神”二字,只不过是借用而已。庄子对人的生与死的问题,就有精辟的见解。他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能够通乎性命之情,看透人的生死规律,具有超脱旷达的精神。所以,明代徐文长说:“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

浅谈庄子

浅谈庄子·梦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当初学到这首诗的时候只知道“庄生梦蝶”是用典的手法。对庄子进一步的了解也是在学了《逍遥游》之后。 逍遥游一词出自《庄子》,乃是全本三十三篇之第一篇,流传久远。“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说的是鲲鹏,用了夸张想象等的手法,显示出了鲲鹏的大,这也是荒诞的想象。当时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大概是: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功立业的偏见,圣人不求声名。人活在世上不需要理会别人对你的偏见。不求功利,坚持自我才是真正活着方式。《逍遥游》通篇都是不存在的现象,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点异曲同工。但庄子写《逍遥游》来的比陶渊明早,而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桃花源记》虽是陶渊明的想象,但表达的是陶渊明希望能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有个理想的大同社会,而庄子则不同。《逍遥游》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庄子通过《逍遥游》表达的最大一个观点就是:自由。庄子一生都是自由的,一生都在追求自己追求的理想的自由。不求名利,不求富贵。在当今社会也是很难得的吧。 “庄生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在其中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其中包含了庄子自身所带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对后世的文人骚客有巨大的影响力,并多次被引用到文章诗词中。 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这是庄子的一生经历和成就。

略论道家隐逸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士人有隐逸的传统。与道家逍遥理论相联系,本文简析道家隐逸思想的内涵与发展历程,并剖析其当代意义。 中国士人有隐逸的传统。与道家逍遥理论相联系,本文简析道家隐逸思想的内涵,描述其发展历程,并剖析其当代意义。 一 道家逍遥理论与实践有一个发展的历程。具体说来,它表现在《庄子》逍遥观以及庄学士人(主要是郭象等)对《庄子》逍遥思想的注解和发展之中。 庄子的逍遥思想颇为复杂,但就其基本思路而言,它表现为对士人身心困境的全面对翻。这些身心困境,如生死困境、时命困境、情欲困境、是非困境等,由在世者之有偏的“成心”而来,故“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弛,而莫之能止”(《庄子·齐物论》)。与此相对相待之身心困境对翻,逍遥之路就体现为一条由“齐是非”到“齐万物”再到“齐物我”的不断超升的道路,而为此,即要求士人能够以“真常之心”否定有私“成心”,从而在体“道”之“坐忘”和“心斋”的内冥的神秘性的和自反性生命体验中去达到对大“道” 指体认。与世俗困境对翻,体“道”之境是安命无情、无是无非、不死不生和物我一体的,故至人“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他的逍遥表现为对世俗境界的绝对超越。但进一步,至人在世而不离世,故他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则翱翔于万物之上,与大道合一的至人之逍遥最终也还是实现在“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庄子·人间世》)的混世之游中的。 郭象的逍遥思想建立在以性为本的基础之上,其所谓逍遥之内涵也就是生命本性的自然实现罢了。但,在郭象处,为本之性,在群品处乃生命之本然物性,它由气禀所定而万物自然有分,而在圣人处则是精神之境界至性,它由超越所至而为圣者所独运。这样,对庄子的逍遥思想,郭象就既有继承,亦有发展。所继承者,至人无待境界之绝对逍遥,且这种超越之绝冥境界以“游外冥内”(《庄子·大宗师注》)为其基本实现方式,所谓“至远之所顺者更近,而至高之所会者反下”(《庄子·逍遥游注》),故绝对翱翔的超越境界乃是栖息于下而实现在世俗的名教进而政治领域之中的;所发展者,在群品万物处,物各有性,性各自足,而此自足之性的实现即是万物各自之逍遥,并因此而有着适性而至的自得与自乐。在无为境界圣心的顺循下,它们自生自足,自得自成,没有任何内外的波荡与纷扰,呈现出来的是真朴、纯素的价值化的特征。 以道家逍遥思想之发展为理论背景,我们能够更自觉地理解道家隐逸思想及其实践。具体说来: 其一、隐逸的内涵。隐之内涵,曰拉开距离,以策安全。我们看到,庄子人生哲学的出发点其实是身心困境,而其解困之途也就是在身心两方面的拉开。逸之内涵,曰自我放开,自我实现。此实现首先是生命的安顿,是个体生命之本然需求的实现,但更重要的,此实现是精神上的超越。在生命实现的过程中,因为异己伤害力量的存在,故须隐;而与亲和物的交通与合一,进而物我交融,并在

运城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运城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三上·衡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的______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________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______;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________,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寂寂无闻推陈出新细微汇合 B . 鲜为人知推陈出新式微融合 C . 寂寂无闻革故鼎新细微汇合 D . 鲜为人知革故鼎新式微融合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 B . 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 . 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D .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