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

检查指导内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1、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名监测人员。

2、定点监测点的设置和地质灾害监测仪器(锣、哨子、钢尺、裂缝报警器等)。

3、《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

4、气象预警预报、宣传会议等记录本。

5、监测人员签订《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

6、监测预报工作:监测人员联系电话,监测的主要迹象、监测主要内容手段及方法和临灾预报的判断依据。

7、应急避险撤离工作标示牌:预定安置地点、预定撤离路线、预警信号、疏散命令发布人。

8、建立了县、乡、村委会、村民小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联系单位和人员)

9、监测人员工作目标。(根据乡镇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

10、乡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镇属有关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并实行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点联系各乡镇制度。各乡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挂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度(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1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楚雄市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两卡”发放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

12、《防灾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等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资料。从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全面启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网络。

13、宣传培训和避灾演练工作。地质灾害宣传画册、宣传单、警示标牌、发放宣传资料、会议宣传资料,每年都开展至少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记录、相片等。

14、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确保各隐患点24小时有人值守,各值班监测人员在岗在位,通讯畅通。

15、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动态巡查和强降雨时的“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

16、监测员岗位技能:四会五知”。“四会”是指:会根据监测对象确定监测位置及主要内容,实施监测;会使用相关监测设备和简易监测工具进行测量,熟悉监测对象的简易监测方法;会记录监测数据,并做出初步分析判断;会采取措施进行临灾时的应急处置。“五知”是指:知道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知道监测对象灾害规模及隐

患区范围、影响户数与人数,主要监测内容及灾害前兆;知道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具体应急安置地点;知道灾害点发生变化时如何上报;知道各监测阶段的时间与次数。

17、巡查工作包括:降雨和洪水暴发的情况,隐患点的地质变化情况,地表及建筑物变形迹象,环境变化和异常情况,易引发地质灾害的人类人程活动等。

18、汛期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崩塌滑坡隐患点所处斜坡是否发生局部沉陷、隆起、裂缝及其变化,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是否变形开裂;

(2)村庄、民房后山坡上的引水渠、蓄水池、水塘等是否渗漏;

(3)沟谷河(溪)、泉(井)水浑浊度(泥沙含量)、流量、颜色变化;

(4)房屋等建筑物墙、地面是否有开裂、下错或变形加剧;

(5)沟谷上游是否有阴断沟谷的堆积体及其变化情况;(6)山体及地面是否出现异常声响。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根据上级部门及公司的相关工作部署和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工作要求,为了有效的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我矿及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排查治理地质灾害隐患,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排查、监测责任,完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监测、值班、报告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坚决遏制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和集体财产安全。 二、组织机构 成立矿区及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治理工作机构,组成成员如下: 组长:xxx(矿长) 副组长:xxx(安全矿长) 成员:xxx 机构成员由每天值班人员组成日常巡查小组,当天值班领导任组长,巡查要做好记录,存档保存。

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工作由安全矿长负责,全体员工积极配合。矿长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排查治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安全矿长组织隐患排查监督、检查工作,负责井下、矿区范围内及矿区周边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汇总、梳理、通报;负责上报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有关情况。 三、组织制度 1、成立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机构,对矿区及周边可能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地段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对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能治理的及时治理,不能治理的要上报公司及有关部门,并协同配合相关人员对隐患进行治理。 2、对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整治的地质灾害隐患,必须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整治。对暂时因各方面原因不能立即整治或一次彻底整治不完的,要制定整治计划和方案,按照计划和方案进行逐步整治。对已下达的整治任务,要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3、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如遇险情时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力争将损失降到最小。 4、通过安全例会、班前会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地质灾害辨识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对地质灾害进行群防群治。

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

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 “五到位”工作:一是对辖区内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到位;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三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四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五是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到位。 一、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制度到位 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积极宣传开展“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的必要性,充分调动激发居民的防灾、防患意识。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居民建房点,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在其办理宅基地申请手续时,提出“聘请有关资质单位或专家对其地质灾害隐患开展简要评估”的建议,对评估结果危险性大、适宜性差的地区要劝阻房主另行择址建房。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 为进一步完善群策群防网络、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各市要落实好以下三项措施:一是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并根据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已开展的重点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条件的要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数据库。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或数据库要及时更新、逐级上报,确保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对本辖区范围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数目、各隐患点具体位置和隐患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乡镇国土资源所要进一步复查、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措施。在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基础上,各乡镇要对各隐患点群测群防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各隐患点“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两卡发放到位、防治责任人到位、防治预案到位、汛期值班到位等“四到位”。三是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联络员联系方式编制成“地质灾害防治通讯录”,发放给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联络员,并上报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通讯录要及时更新、及时调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联系到位。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 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建立汛期巡查制度。每逢汛前、汛中要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登录的各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落实各隐患点两卡发放、防治预案、值班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报告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报告 今年入汛以来,受极端气候的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为切实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县国土局的安排部署,乡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全乡10个村进行逐一排查。针对现状乡政府与各村委会统一思想,坚持“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险为主”的三线方针,明确相关责任人,建立地质灾害群防群测网络监测点,进一步完善了群防群测体系,为构建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作出了努力。 一、地质灾害基本况 我乡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复杂,因此,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造就我乡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我乡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106处,其中滑坡102处、不稳定斜坡2处,崩塌2处。 二、排查调查工作措施与方法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迅速组建排查队伍,乡上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国土办工作人员和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小组,主要负责全乡辖区内的隐患点排查,按照“包村到户,落实到人”的原则,逐村逐户开展实地排查并落实防灾措施。 (二)加大宣传,做到群测群防 采取干部实地走访排查等方式,加大对地质灾害排查紧急行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乡群众对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的认识,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地质灾害点灾情监测。 (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

各村按照通知要求,迅速按照辖区负责制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排查和巡查,经过排查,在原来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础上排查出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红岩村3处、亭子村1处、安山村2处,滑坡及崩塌,受威胁39户150人,威胁资产826万元。针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点及时就地确定防灾责任人及监测人。 三、强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我乡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了年终考核,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下达、同考核。汛期以来,我乡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力度,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均按要求落实了责任人、监测人,发放了“两卡”,并制定了相关预案,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落实责任,深入督查,确保工作落实。 (二)加强对全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监测、预警,加大排查的广度和深度。 (三)继续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深入落实防灾预案,落实“两卡”到监测人和人民群众。 (四)加强汛期地灾值班。严肃纪律,坚持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积极收集地质灾害灾情,及时准确上报,确保信息畅通。

2016年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方案.pdf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文件精神,消除我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2015年汛前调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情况及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避让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原则。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以人为本,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能够通过工程治理消除隐患且投入不大的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对威胁人数多、治理投入巨大的隐患点,采取搬迁避让,彻底摆脱隐患威胁;对目前危害不大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以监测为主,远期考虑采取简易工程、搬迁避让等措施。对治理、搬迁难度都较大,隐患长期不能解决的重点地灾点,采取通过专家调查论证,实施工程消除主要隐患。 (二)统筹兼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把地质灾害的避让搬迁与山区扶贫异地安置、乡村规划调整、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等结合起来,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见,以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对受威胁户进行搬迁安置。鼓励搬迁户进城入镇进行购房安置。 (三)补助为主,实物和资金相结合原则。搬迁安置补助分实物补助和资金补助两部分。实物补助包括过渡房的修整、提供安置用地、集中安置点的“三通一平”等,资金补助包括拆迁、过渡安置及搬迁补助等。 (四)建一拆一补一原则。搬迁户搬迁后,以户为计算单位,建一拆一补一。一户一宅,原来居住房及生产用房必须拆除,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发放补助。 二、我市目前地质灾害现状 通过1:5万地质灾害详查和2015年汛后核查,确定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边坡隐患点共153处,其中崩塌72处,滑坡65处,不稳定斜坡11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处3处,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除天湖街道外全市的各乡镇、街道均有分布,成因除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水文外,还与频繁实施的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密切相关。 三、治理目标任务及工作安排 经征询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意见,结合调查、核查结果,按照轻重缓急、分期治理原则,2016年计划实施危险点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20处,涉及37户123人。其中,搬迁安置15处22户77人,工程治理5处15户46人。搬迁避让工作计划于2016年底完成,工程治理计划于2016年汛前启动招标程序(详细见附表)。 四、费用概算 (一)搬迁避让费用 参照现有的搬迁避让补助标准,具体如下: (1)安置补助款:按5万元/户拨付; (2)奖励资金: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完毕并将旧房拆除的奖励1万元/户; (3)2层及2层以上砖混结构房屋按楼房面积另行补助200元/平方米。 初步估算,本次搬迁避让共需资金为171万元。 (二)重点隐患点工程治理费用 工程治理费用包括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费用。5处工程治理初步估算约需570万元。 (三)续建项目 包括4个工程治理项目和3个集中搬迁安置项目,其中工程治理项目勘查、设计已完成,因省国土厅和财政厅正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项目审查意见还未下发,意见下发后将进行施工招投标,搬迁避让集中安置项目中西津办事处罗溪海山为2012年项目,因征地费用增高(原计划100万,实际为310万),及安置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及小区绿化等),预计增加费用400万元,中溪石口刘村和南极杨狮茶厂搬迁集中安置项目为2014年项目,2015年启动项目,计划2016年底完成。续建项目总共需用资金1884万元。 (四)设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 主要指一些未纳入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或纳入隐患点但未纳入年度治理计划,或突发性的小型地质灾害的治理,由于影响人员少,搬迁成本高,但可以采取简易的工程进行治理(这类点在我市较普遍),建议市政府每年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0万元。由各乡镇、街道自行进行治理,项目报财政、国土审核备案,根据审计结果,按50%比例实施“以奖代补”补助,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五)监测及应急费用 监测费用主要包括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员补助、简易的监测仪器、装备的购置费和汛期、防台期间转移危险区人员等应急处置费用,预算为80万元左右。 以上费用预算合计为2905万元,其中2016年项目资金预算1021万元,续建项目1884万元。 五、经费来源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规定,地质灾害防治费用由市政府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中解决,另外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由市政府先行垫付:

关于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汇报(最新)

XX乡人民政府 关于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全县地质防治工作会议精神,近期,我乡对全乡地质灾害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乡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安监办、经发办、党政办及片区国土所及规建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明确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经发办及各村(社区)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乡长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里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乡与村(社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严格落实乡内设机构、村(社区)监管责任,配齐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做到了责任到人,联系到点,落实到户,实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二)广泛宣传,提高意识。

全乡采取召开乡村干部会、组长党员会、群众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通过宣传,既提高了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又增强了群众的地灾防治意识,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家喻户晓。切实加强“两卡”的填制、发放工作。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发放“两卡”600余份。通过召开院坝会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学习地质灾害防治与避让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健全制度,强化考核。全乡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灾情速报、气象预报制度。全乡3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明确了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做到专人、定位、及时进行巡查和监测。强化气象预报,在汛期中接到县政府办及气象局有暴雨通知后,立即通知到各地质灾害点。乡党委政府强化各村(社区)地灾防治工作的考核,将此项工作列入安全稳定考核的重要内容。乡党委政府还建立督查机制,将督查工作直接点对点落实到地质灾害点,落实到监测人。 三、按照县地质灾害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了地灾和危房排查整治工作。 自10月14日来,全乡由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乡组织工作组对全乡30个地灾点及在建房屋和农户住房进行全面排查。乡党政主要领导每到一处,严查一处。一查各村地灾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落实基建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深入落实安全生产,组织实施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地质灾害的发生,现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排查治理地质灾害隐患,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排查、监测责任,完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监测、值班、报告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坚决遏制重大人员伤亡事做的发生,确保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 工作目标:通过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要达到两个100%,即隐患排查率达到100%;重大隐患的监测(或治理)率达到100%。 二、组织领导 成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组,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王正宇 副组长:李洪彬杨学清 成员:刘洪孝刘军刘波杜克东徐方民 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工作由安全生产部负责,有关部门参

与配合。定期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排查治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工作,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汇总、梳理、通报;负责上报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有关情况。 三、重点排查治理范围 公司在建的工程 四、排查方式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统一领导,安全生产部负责地质灾害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本行业内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防和治理工作。 安全生产部在每个重点时段组织检查组,对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并及时通报各地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除对已确定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落实防灾责任、采取防治措施外,排查中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纳入地质灾害预防网络体系,采取监测、避让、治理等防治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要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本地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监督各相关责任部门做好相关领域的排查治理工作,对一般隐患要立即

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应急预案(滑坡)

滑坡应急预案 一、灾害点的基本情况 滑坡位于镇村社,由于斜坡陡峭,住户建房切坡,因强降雨或连续阴雨无法有效排洪,形成小型地质滑坡。导致表层土体滑动,威胁到户人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避免和减轻灾害,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地质灾害应急责任的落实 1、监测人员姓名:电话: 2、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应急处臵负主要领导责任,负责灾害点应急工作职责的分解落实,灾情和险情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是否临灾的判断,预警信号的发布,临灾时抢险救援工作的指挥等。并要对地质灾害负责滑坡的监测和监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上报等工作。当监测过程中发现险情时及时向镇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受威胁群众和单位按预定疏散路线躲避到安全地带。 3、负责临灾条件时指挥受灾群众和单位按预定方案及时疏散,协助开展人员和重要财产转移,对疏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疏散基本完成后应进行危险区内的清场和检查工作,保证临灾条件下危险区内不能留下一人。 三、地质灾害的监测

1、监测方法、监测内容及观测周期 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主要用目视巡查和简易裂缝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目视巡查主要对坡体微地貌变形情况,房屋等地物的变形情况、泉点出露或变化情况、动物、声响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非汛期每15天观察1次,汛期每7天观察2次;雨天每天监测1次,暴雨或持续降雨期间,每天不少于2次,在暴雨或持续降雨,监测人员要坚持值守密切关注地灾隐患点变化。 2、监测记录 按规定在监测记录本详细记录监测情况。 3、对监测过程中的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分析,对裂缝位移量等数据进行及时计算,将监测资料和数据上报镇国土资源所。如遇到变形加剧等临灾信号时应及时上报地质灾害隐患防灾责任人和县国土资源局。以便相关领导和单位作出临灾判断,以及启动预案,组织应急疏散撤离和相关抢险救灾工作。 四、地质灾害的预警和临灾疏散和抢险救援措施 1、地质灾害的临灾判据 在天气预报和监测过程中发现暴雨、持续降雨时,应密切注意坡体地貌、裂缝等的观察,如发生以下情况时可考虑

浅析某风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措施

浅析某风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措施 发表时间:2018-06-19T17:20:24.8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桑晓辉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山也面临了严峻的地质环境灾害问题。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 110004 摘要: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山也面临了严峻的地质环境灾害问题。风景区内的地质灾害更是层出不穷,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迫在眉睫。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治理,消除地质灾害发生隐患,恢复地表植被景观,从而促进当地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风景区;地质灾害;治理;效益 1.引言 随着我国矿业的发展,矿山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一些不合理的矿山开发和矿产资源利用,对矿山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诱发多种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1]。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风景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尤显突出,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威胁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限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工程概况 某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辽宁省境内,总面积21.37km2,是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乡村。景区内各采石场由于废弃多年,在长期的风化剥蚀和雨水侵蚀下,边坡岩体节理裂隙较为发育,结构整体性已遭破坏。在景区内,可见多处危岩体。地质灾害问题突出,表现为崩塌、泥石流,威胁建筑、道路及游人,对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构成了较大的危害。 3.地质环境背景 3.1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元古界辽河群广泛分布,新生界第四系零散分布在矿区沟谷处。 第四系:出露于项目区东部和西部,分布在沟谷底部和地表低洼处,厚度1~5m,以坡积、洪积物为主。 辽河群里尔峪组: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角闪变粒岩。 3.2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大地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Ⅱ)营口—宽甸台拱(Ⅲ)凤城凸起(Ⅳ)的中部。 3.3地震 风景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域稳定性一般。 4.地质灾害隐患 4.1崩塌 景区内各采石场废弃多年,在长期的风化剥蚀和雨水侵蚀下,边坡岩体节理裂隙极为发育,结构整体性已遭破坏。采石造成的破损山体坡度较大,最陡处近乎直立,岩面裸露,节理裂隙纵横交错,岩体被切割成碎块,极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 4.2泥石流 该区区域雨量充沛,降水日数较多,7、8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6.4%。年降水量最多为1692.3mm,年降水量最少为567.5mm,平均降水量1200mm左右。采场边坡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崩落于坡脚的崩积物以及废石场堆放的废弃土石,堆积坡度较大,无植被覆盖,在汛期强降雨或特大暴雨时,极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危及公路交通,同时对风景区游客及来往车辆的安全造成安全隐患。 5.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措施 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或者人工对其进行清除、阻止危岩体自然脱落,并且组织或减缓其卸荷裂隙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2]。 泥石流治理的主要措施就是完善排水系统,沿泥石流隐患沟道修建排水渠[3],最终将汇水引出隐患区域。 5.1清理危岩 对裸露岩体上的强风化危石、浮石及裂隙发育的岩体及边坡顶部的危石、探头石,进行清理。先清除危岩表面附着物,采用胀药或机械对大块危岩进行破碎,配合挖掘机进行场地清理。 5.2削坡处理 景区内破损山体坡度较大甚至个别已达到负角,因此对山体上部悬空的危岩体进行削坡,将采场的高陡边坡放缓,同时对局部地段进行修整,使采场边坡变得规则、整齐,以利于植被恢复,同时降低地质灾害隐患的发生。岩质边坡削坡作业尽量采用人工清撬、风钻钻孔及爆破等的综合开挖削坡手段。土质边坡削坡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削坡方式。 5.3挡土墙 对于在景区道路修建过程中边坡开挖所形成的不稳定边坡,在震动、降雨、坡角开挖、坡上加载等因素条件下极易失稳,威胁道路及过往行人、车辆,针对此类型的地质灾害隐患采用清理浮石结合修建挡土墙的方法进行治理。对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各坡角处开挖石方基础,浇筑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墙顶宽度400mm,墙趾深度1000mm,墙趾宽度500mm,墙背高度3000mm,挡墙基底宽度1400mm。 5.4排水沟 在挡土墙外侧修建排水沟,浆砌毛石结构,水泥砂浆强度M7.5,呈梯形断面,上口宽500mm,底宽400mm,高400mm,壁厚300mm,底厚300mm。 5.5清淤 对泥石流隐患点处存在的残坡积物、松散碎石、块石进行清除清理,筛选后的碎石可作为砌筑导流渠的原材料。 5.6导流渠

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报告 篇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 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工程 合同编号:xxx-23031206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 批准:xxx 校核:xxxx 编制:xxx xxxx工程局有限公司 xxxxxxxx站项目部20XX年4月27日 20XX年汛期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报告项目部接到xxx分公司安﹝20XX﹞8号转发(xxx安﹝20XX﹞4号)《关于开展汛前及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后,项目部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及时召开防汛、地质灾害专项会议,研究部署项目部开展预防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预防地质自然灾害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并要求项目部按文件

要求执行整治活动。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地质自然 灾害事故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明确,要求领导小组成员提高认识、认真开展好本单位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项目部对施工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质自然灾害危险源 辩识活动,认真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对重大自然灾害危险源编制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资金投入。项目部还制定了危险源监控体系。每日领导带头值班,加强排查、巡查,对各个部位加强地质安全监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三、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挂帅组织各部门、协作队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承建施工区域进行全方位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主要排查生活区、施工区、高边坡、施工便道、冲沟等各种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对 排查出的防汛自然灾害隐患划分责任人、督改人,并限期整改、复查。对未整改、整改不彻底的部位,责令继续整改至隐患排除为止。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1、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名监测人员。 2、定点监测点的设置和地质灾害监测仪器(锣、哨子、钢尺、裂缝报警器等)。 3、《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 4、气象预警预报、宣传会议等记录本。 5、监测人员签订《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 6、监测预报工作:监测人员联系电话,监测的主要迹象、监测主要内容手段及方法和临灾预报的判断依据。 7、应急避险撤离工作标示牌:预定安置地点、预定撤离路线、预警信号、疏散命令发布人。 8、建立了县、乡、村委会、村民小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联系单位和人员) 9、监测人员工作目标。(根据乡镇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 10、乡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镇属有关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并实行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点联系各乡镇制度。各乡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挂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度(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1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楚雄市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两卡”发放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 12、《防灾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等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资料。从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全面启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网络。 13、宣传培训和避灾演练工作。地质灾害宣传画册、宣传单、警示标牌、发放宣传资料、会议宣传资料,每年都开展至少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记录、相片等。 14、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确保各隐患点24小时有人值守,各值班监测人员在岗在位,通讯畅通。 15、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动态巡查和强降雨时的“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 16、监测员岗位技能:四会五知”。“四会”是指:会根据监测对象确定监测位置及主要内容,实施监测;会使用相关监测设备和简易监测工具进行测量,熟悉监测对象的简易监测方法;会记录监测数据,并做出初步分析判断;会采取措施进行临灾时的应急处置。“五知”是指:知道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知道监测对象灾害规模及隐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根据上级部门及公司的相关工作部署和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工作要求,为了有效的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我矿及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排查治理地质灾害隐患,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排查、监测责任,完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监测、值班、报告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坚决遏制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和集体财产安全。 二、组织机构 成立矿区及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治理工作机构,组成成员如下: 组长:xxx(矿长) 副组长:xxx(安全矿长) 成员:xxx 机构成员由每天值班人员组成日常巡查小组,当天值班领导任组长,巡查要做好记录,存档保存。 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工作由安全矿长负责,全体员工积极

配合。矿长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排查治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安全矿长组织隐患排查监督、检查工作,负责井下、矿区范围内及矿区周边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汇总、梳理、通报;负责上报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有关情况。 三、组织制度 1、成立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机构,对矿区及周边可能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地段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对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能治理的及时治理,不能治理的要上报公司及有关部门,并协同配合相关人员对隐患进行治理。 2、对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整治的地质灾害隐患,必须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整治。对暂时因各方面原因不能立即整治或一次彻底整治不完的,要制定整治计划和方案,按照计划和方案进行逐步整治。对已下达的整治任务,要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3、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如遇险情时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力争将损失降到最小。 4、通过安全例会、班前会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地质灾害辨识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对地质灾害进行群防群治。 5、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重点地段,要落实责任人,进行重点监控,发现险情要及时报告矿委安全科值班人员。 6、每周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重点地段进行一次全面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管理办法.

马尔康金鑫矿业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监测人员的作用,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有效地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金鑫矿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是指由金鑫矿业确定的在每年汛期中负责对某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记录和预警、预报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按照现已实行建卡管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原则上每个点设置一人。其中对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的较大级、重大级、特大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可根据情况每个点设置两人。新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上述原则及时补充设置。 第四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设置,由安全环保部及施工队所负责落实。 第五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居住在受该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威胁的安全负责人; (二、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组织施工人员转移避险; (三、有高度责任心和领导能力; (四、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能够适应地质灾害定时巡查、监测和记录工作需要。 第六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在每年汛期中,对所负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点监测,定时巡查,做好记录;

(二、定时向矿部和施工负责人报告监测、巡查和记录情况; (三、负责向受该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施工区域下发的其它有关宣传资料,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常识; (四、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险情时,及时发出规定的报警信号,协助矿山将施工人员转移避险。 第七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设置,要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保持相对固定。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可连续使用;对不适应工作的,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换。 第八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在工作中所必备的钢尺、记录本、雨具、手电、报警工具等,由施工队发放。 第九条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施工队必须将该年度所落实的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名单上报,汛期中新增加设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施工队要及时将情况上报。 第十条施工队必须加强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管理,认真发挥好监测人员的作用。要把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到位情况、履职情况作为地质灾害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督促和检查。 第十一条施工队要采取集中和分散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般应每年培训一次,培训工作要在汛期来临前完成。 第十二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 (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常识; (三、地质灾害点的监测、记录方法;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报告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报告2018年以来,受极端气候的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为切实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县国土局的安排部署,钟鼓楼社区织相关人员对全区进行逐一排查。针对现状乡政府与各村委会统一思想,坚持“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险为主”的三线方针,明确相关责任人,建立地质灾害群防群测网络监测点,进一步完善了群防群测体系,为构建社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作出了努力。 一、地质灾害基本况我社区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因此,我社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长期排查。 二、排查调查工作措施与方法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迅速组建排查队伍,社区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国土办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为成员的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小组,主要负责全辖区内的隐患点排查,按照“包村到户,落实到人”的原则,逐村逐户开展实地排查并落实防灾措施。 (二)加大宣传,做到群测群防采取干部实地走访排查等方式,加大对地质灾害排查紧急行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区群众对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的认识,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地质灾害点灾情监测。(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 各村按照通知要求,迅速按照辖区负责制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排查和巡查,针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点及时就地确定防灾责任人及监

测人。 三、强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我社区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了年终考核,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下达、同考核。汛期以来,我乡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力度,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均按要求落实了责任人、监测人,发放了“两卡”,并制定了相关预案,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落实责任,深入督查,确保工作落实。 (二)加强对全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监测、预警,加大排查的广度和深度。 (三)继续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深入落实防灾预案,落实“两卡”到监测人和人民群众。 (四)加强汛期地灾值班。严肃纪律,坚持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积极收集地质灾害灾情,及时准确上报,确保信息畅通。

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应急预案 一、灾害点的基本情况 *****乡地质灾害点地质结构属流沙石堆积层,由于住户建房切坡,汛期降雨量大,无法有效排洪,形成小型地质滑坡。为了避免和减轻灾害,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地质灾害应急责任的落实 1、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电话: 2、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应急处置负主要领导责任,负责灾害点应急工作职责的分解落实,灾情和险情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是否临灾的判断,预警信号的发布,临灾时抢险救援工作的指挥等。并要对地质灾害负责滑坡的监测和监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上报等工作。当监测过程中发现险情时及时向乡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受威胁群众和单位按预定疏散路线躲避到安全地带。 3、负责临灾条件时指挥受灾群众和单位按预定方案及时疏散,协助开展人员和重要财产转移,对疏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疏散基本完成后应进行危险区内的清场和检查工作,保证临灾条件下危险区内不能留下一人。 三、地质灾害的监测 1、监测方法、监测内容及观测周期 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主要用目视巡查和简易裂缝监测相结合的

方法。 目视巡查主要对坡体微地貌变形情况,房屋等地物的变形情况、泉点出露或变化情况、动物、声响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观察周期一般为每天一次,雨天达到2小时一次加密监测,当有暴雨、持续降雨等天气过程时应24小时加密观察。 2、监测记录 对监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按规定表格进行详细记录。 3、对监测过程中的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分析,对裂缝位移量等数据进行及时计算,以位移量变化曲线表示出来,并按时将监测资料和数据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如遇到变形加剧等临灾信号时应及时上报防御领导小组和市国土资源局。以便相关领导和单位作出临灾判断,以及启动预案,组织应急疏散撤离和相关抢险救灾工作。 四、地质灾害的预警和临灾疏散和抢险救援措施 1、地质灾害的临灾判据 在天气预报和监测过程中发现暴雨、持续降雨时,应密切注意坡体地貌、裂缝等的观察,如发生以下情况时可考虑作为临灾的判据。 1)坡体微地貌变形加剧,后缘新增拉张裂缝或裂缝宽度急剧加大,坡体下错加剧,后缘裂缝贯通,前缘渗冒浑水或出现成排出露泉点,甚至出现整体明显滑坡动等迹象。 2)根据裂缝变形量曲线判断滑坡进入国速变区间。 3)坡体发现动物不实,躁动等异常反应,坡体异常响动等异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 检查指导内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1、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名监测人员。 2、定点监测点的设置和地质灾害监测仪器(锣、哨子、钢尺、裂缝报警器等)。 3、《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 4、气象预警预报、宣传会议等记录本。 5、监测人员签订《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 6、监测预报工作:监测人员联系电话,监测的主要迹象、监测主要内容手段及方法和临灾预报的判断依据。 7、应急避险撤离工作标示牌:预定安置地点、预定撤离路线、预警信号、疏散命令发布人。 8、建立了县、乡、村委会、村民小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联系单位和人员) 9、监测人员工作目标。(根据乡镇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 10、乡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镇属有关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并实行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点联系各乡镇制度。各乡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挂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度(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1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楚雄市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两卡”发放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 12、《防灾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等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资料。从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全面启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网络。 13、宣传培训和避灾演练工作。地质灾害宣传画册、宣传单、警示标牌、发放宣传资料、会议宣传资料,每年都开展至少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记录、相片等。 14、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确保各隐患点24小时有人值守,各值班监测人员在岗在位,通讯畅通。 15、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动态巡查和强降雨时的“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 16、监测员岗位技能:四会五知”。“四会”是指:会根据监测对象确定监测位置及主要内容,实施监测;会使用相关监测设备和简易监测工具进行测量,熟悉监测对象的简易监测方法;会记录监测数据,并做出初步分析判断;会采取措施进行临灾时的应急处置。“五知”是指:知道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知道监测对象灾害规模及隐

申请解决地质灾害治理经费的请示

武国土资发〔2018〕137号 武山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解决武山县中小规模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经费的请示 市国土资源局: 武山县位于天水市西北部,县内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破碎,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据最新整理统计我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74处。 自入汛以来,我县连续发生多次持续强降雨,间隔短、过程长、强度大、影响面广,特别是受近期连续两次强降雨的影响,全县发生大范围地质灾害。截至7月8日18时,经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核地质二一三大队、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

质勘察院等单位10余位地勘专家组成的核查组实地勘查确认,全县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66处(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灾情33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灾情33处),发生规模主要以中、小规模为主,其中滑坡57处,崩塌2处,泥石流7处。因地质灾害导致群众房屋倒塌共计21户38间,直接经济损失共计252万元,通过组织群众投亲靠友、集中安置等方式,紧急转移安置群众33户115人。 通过地勘专家对此次地质灾害灾情的初步评估,建议对20处地质灾害灾情点实施搬迁避让工程,涉及受威胁群众309户1521人,初步估算需搬迁避让资金1236万元;建议对12处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初步测算需治理资金2195万元。目前我局已在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了警示标志,拉设了警戒线,安排专人严密监测各隐患区域变化,并组织各国土所和镇村两级组织人员及时采取转移土方,疏通水路,夯填裂缝、加覆防水布等措施进行应急处置,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是面对当前临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现状和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下,更是迫在眉睫。为尽早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尽早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为此,特紧急向市国土资源局申请解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检查指导内容 1、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名监测人员。 2、定点监测点的设置和地质灾害监测仪器(锣、哨子、钢尺、裂缝报警器等)。 3、《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 4、气象预警预报、宣传会议等记录本。 5、监测人员签订《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 6、监测预报工作:监测人员联系电话,监测的主要迹象、监测主要内容手段及方法和临灾预报的判断依据。 7、应急避险撤离工作标示牌:预定安置地点、预定撤离路线、预警信号、疏散命令发布人。 8、建立了县、乡、村委会、村民小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联系单位和人员) 9、监测人员工作目标。(根据乡镇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 10、乡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镇属有关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并实行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挂点联系各乡镇制度。各乡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挂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度(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1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楚雄市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两卡”发放制度》、《楚雄市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 12、《防灾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等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资料。从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全面启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网络。 13、宣传培训和避灾演练工作。地质灾害宣传画册、宣传单、警示标牌、发放宣传资料、会议宣传资料,每年都开展至少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记录、相片等。 14、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确保各隐患点24小时有人值守,各值班监测人员在岗在位,通讯畅通。 15、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动态巡查和强降雨时的“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 16、监测员岗位技能:四会五知”。“四会”是指:会根据监测对象确定监测位置及主要内容,实施监测;会使用相关监测设备和简易监测工具进行测量,熟悉监测对象的简易监测方法;会记录监测数据,并做出初步分析判断;会采取措施进行临灾时的应急处置。“五知”是指:知道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知道监测对象灾害规模及隐患区范围、影响户数与人数,主要监测内容及灾害前兆;知道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具体应急安置地点;知道灾害点发生变化时如何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