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眼见”词汇化的过程、机制、动因

“眼见”词汇化的过程、机制、动因

“眼见”词汇化的过程、机制、动因
“眼见”词汇化的过程、机制、动因

第38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月 Vol.38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ul. 2016

────────── 收稿日期:2016-03-02

作者简介:李英俊(1991-),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45-

“眼见”词汇化的过程、机制、动因

李英俊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南北朝时期“眼见”经常出现在“眼见+NP ”结构中,是一个跨层结构或者主谓结构。唐朝时期出现“眼见+VP ”结构,随着“见”语义的泛化和虚化,主谓结构“眼见”发生重新分析,在句法位置、隐喻、使用频率、韵律制约等条件下,“眼见”语义虚化,句子重心后移到“VP ”上,最晚在唐代词汇化为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

关键词:眼见;词汇化;跨层结构;主谓结构;语义虚化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4-0045-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4.011

The Lexicalization of “yanjian ” and its Mechanism and Motivation

LI Ying-ju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Yanjian ” was often used in a “yanjian +NP” structure (a cross-layer or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Yanjian +VP” structures appeared in the Tang Dynasty. With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meaning of “Jian ” and the influence of syntactic position, metaphor, use frequency and rhythm, “yanjian ”, a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became semantically nonspecific, with the center of the sentence moving to the “VP”. Thus, the structure turned into a time adverb no later than in the Tang Dynasty.

Key Words: yanjian ; lexicalization; cross-layer structure;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semantically nonspecific

“眼见”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词性是副词,解释为:“马上”。举例为:“眼见就要立冬了,天还是那么暖和。”[1]在《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解释为:“马上,很快(就会发生某事)。”[2]如:

(1)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张爱玲《倾城之恋》)

(2)如此急转了数十圈,二丐已累得头晕眼花,脚步踉跄,眼见就要晕倒。(金庸《神雕侠侣》)

“眼见”后引出某种情况的出现,一般表示不如意的事情。“眼见”按照字面理解应该为“眼睛看见”,从结构上分析是主谓结构,为何演变到今天成为时间副词“马上”的含义呢?目前并没有人对副词“眼见”的来源加以探究。本文将运用历时和共时的方法,对“眼见”的词汇化过程、动因、机制加以探究。

一、“眼见”的出现 (一)跨层结构“眼见”

最早南北朝时期“眼见”就出现在一个线性结构上了,如:

(3)又白日卧,开眼见佛入房,幡盖满屋,语旁人令烧香,丁自不见。(《全梁文》卷三十一)

(4)智者曰:“《无量寿经》云:慧眼见真,能渡彼岸。”(《梁书》卷四七)

(5)彼不在于彼,法眼见无色,所言见色者,世间执著故。(《北魏译经》)

以上三例“眼见”虽然出现在一个线性结构上,但并不在一个层次上,“眼”和前面的“开、慧、法”是一个层次。“开眼”是佛家的一种用语,也可以理解为“睁开眼睛”,“慧眼、法眼”都是偏正结构。“见”与之后的成分构成动宾结构,例(3)中“见佛入房”是一个兼语结构,是整个句子的谓语,例(4)(5)中“见真、见无色”是动宾结构,是整个句子的谓语。因此,“眼”与“见”是一个跨层结构,这种结构中的“眼”

第38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月

-46-

与“见”很难重新分析为同一层次,所以这种结构对“眼见”词汇化影响不大。

(二)主谓结构“眼见”

在查阅古籍检索系统时,发现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主谓结构“眼见”。如:

(6)汝等眼见,非为虚假。如闻汝等兄弟,时有别斋独食者。(《北史》卷四一)

(7)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百喻经》)

(8)炳之所行,非暧昧而已,臣所闻既非一旦,又往往眼见,事如丘山,彰彰若此,遂纵而不纠,不知复何以为治。(《全刘宋文》)

以上用例中的“眼见”后面都省略宾语,从语境中也能推测出“眼见”的对象是现象、事物或者事实。虽然这几例中“眼”之前也有成分,但我们观察得知“汝等、夫、臣”都是“眼”的领属成分,“眼”是这些主语的附属部位。因此“眼”与“见”连接更加紧密,例(8)中“眼”与其领属部位“臣”中间有其他成分的出现,而且“眼见”之前出现副词“往往”,也说明此时“眼”与“见”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句法上看,此时“眼见”属于主谓短语,是整个句子的谓语中心。当然也有些举例中“眼”的领属部成分消失,“见”后出现宾语“NP ”。如:

(9)佛告大王:“凡夫之人,亦复如是。眼见美色,便生爱著,即生爱著便起欲心,既起欲心起

瞠痴业……”

(《北魏译经》) (10)佛言:“大王!如是一切愚痴凡夫,以不曾闻佛正法故,眼见诸色,悦豫于心,即执为实,

以执着故则有系缚……”

(《北魏译经》) 以上两例中“眼见”后出现“NP ”,其中“美色”泛指“美女”,碰见“美女”便起欲心。“诸色”泛指“各色,各种(事或物)”,眼睛看见各色各样的事物就开始动心。从上述两例看出“见”的语义开始泛化。但是“见”的实际意义还存在,因此“眼”和“见”此时还是主谓结构,“见”的语义泛化为“眼见”词汇化的完成提供一定的基础。

二、“眼见”词汇化的过程

(一)跨层结构“眼见”的沿用

查阅古籍检索系统和北京大学语料库(以下简称为CCL 语料库),发现唐代“眼见”的部分用法沿用了六朝用法。如:

(11)醉卧茅堂不闭关,觉来开眼见青山。(陈

寡言《山居》)

(12)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李群玉《洞

庭遇秋》)

(13)未逢仙手咏,俗眼见犹轻。(齐己《禅

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

以上三例中从结构上分析“眼见”还是跨层结构,这是最早“眼”“见”出现在一个线性结构上的用法,“眼”与之前的成分“开、洗、俗”联系更加紧密,“见”与之后的成分构成整个句子的谓语中心。从语义上分析,跨层结构“眼见”之后的“NP ”一般意义比较实在,如“青山、秋色”都是具体的事物,其中例(13)前半句“仙手”指的是“艺术上的高手、名手”。由此得知整个句子的含义为“没有碰到高手,俗眼看到的东西都显得微不足道。”后半句中的“见”就可以推测出所见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所以这种跨层结构的“眼见”沿用六朝用法。

(二)主谓结构“眼见”的发展 1.“眼见+NP ”结构

主谓结构的“眼见”在沿用六朝时期用法基础上逐渐发展,唐代“见”开始虚化。如:

(14)耳闻陋巷生,眼见鲁山君。(孟郊《吊卢殷》)

以上举例中“眼见”的对象是“鲁山君”,其中“眼见”和前一句的“耳闻”对举,“鲁山君”和前一句的“陋巷生”对举,都是名词。“陋巷生”根据语境推测是卢殷的字,“鲁山君”是他生平中做过的官名。考查资料时发现,并没有详细资料介绍“卢殷”,很多材料中都写“字不详”,对其生平也没有过多介绍,只是说与孟郊是挚友。从诗歌题目、全篇以及下文“饿死始有名,饿名高氛氲。”得知整首诗都是在悼念卢殷的,卢殷已经去世了,而作者却说“眼见鲁山君”,所以这里的“鲁山君”并不是实指,而是虚指。只是表达作者对卢殷的思念之情。“见”的语义开始虚化。

2.“眼见+VP ”结构的出现

查阅古籍检索系统可以发现,唐代“眼见”后出现“VP ”,而且用例较多。如:

(15)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唐彦谦《长陵》)

(16)眼见行人车辗过,不妨同伴各东西。(王建《伤堕水乌》)

以上两例从语义上分析:亲眼看见愚民盗走一抔,表示一种客观事实。也可以理解为:眼见愚民就要盗走一抔了,表示一种无奈。另一例中从语义上理解:眼睛看见行人的车来来往往,表示一种客观事实。也可以理解为:眼见行人都来来往往,不妨同伴也各奔东西吧。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由于认知中的隐喻模式(一个命题模式或者意向图示模式从某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里相应的结构上)的作用,人们在认识词

李英俊:“眼见”词汇化的过程、机制、动因

-47-

义也就同样是用一个具体形象的概念去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3]。从结构上看,以上两例“眼见”所在的结构为“眼见+兼语+谓词性短语”,在这种结构中“眼见”作两可,可以看做是主谓结构,也可以看做是副词,表示一种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3. 副词“眼见”的形成

除以上举例之外,我们发现唐代“眼见+VP ”结构中还有如下用例:

(17)耳闻争战还倾覆,眼见妍华成枯槁。(吕岩《赠刘方处士》)

(18)眼见寒序臻,坐送秋光除。(欧阳詹《太原旅怀呈薛十八侍御齐十二奉礼》)

(19)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李益《度破讷沙二首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20)故乡可归来,眼见芳菲尽。(李颀《临别送张諲入蜀》)

(21)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以上五例“眼见”之后的结构有主谓结构、连动结构等,从语义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五例中“眼见”的宾语蕴含一种时间概念在里面,如“妍华成枯槁”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变成枯槁,具有一种持久性。“寒序臻”指的是“冬天到来”和后一句的“秋光除”是对举。“风来沙旋移”也隐含一种时间持久的概念,后一句的“经年不省草生时”也揭示了时间之长。“芳菲尽”是花朵凋谢,这里也蕴含了一种时间概念。例(21)中“眼见”的是“客愁愁不醒”,后面一句“无赖春色到江亭”,不知不觉春天到了,蕴含了在愁苦中消磨时间的一种无奈。所以综合上述五例,“眼见”既蕴含了时间概念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无奈。从“见”的对象来看例(21)中“愁”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见”的语义虚化。所以在上述举例中“眼见”的对象已经从空间概念向时间概念转移,“眼见”发生重新分析,语义重心后移到之后的动词“成枯槁、臻、来和旋移、尽、不醒”之上。此时,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眼见”形成。

4. 副词“眼见”的固化

五代时期“眼见”的用法沿用唐朝时期的用法,宋代除了沿用之前用法,出现了“眼见得……”,其实为“眼见着……”,表示一种时间的持续。如:

(22)刘官人不舍,抢出门来,一径赶到厨房里,恰待声张邻舍起来捉贼。眼见得刘官人不活了。(《错斩崔宁》)

(23)那人大恕道∶“这牛子好生无礼!”连搠一两刀,血流在地,眼见得老王养不大了。(《错斩崔宁》)

(24)那府尹喝道∶“胡说!这十五贯钱分明是他丈人与女婿的,你却说是典你的身价,眼见的没巴臂的说话了。况且妇人家如何黑夜行走?定是脱身之计。这桩事须不是你一个妇人家做的,一定有奸夫帮你谋财害命,你却从实说来!”(《错斩崔宁》)

以上三例中“眼见”后都出现“得、的”等,这些都是“着”的意思,表示一种持久的时间概念。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眼见着、眼见就要”等,表示一种无可奈何。所以在这种结构中,整个谓语重心已经后移,“眼见”成为表示时间概念的副词。

三、“眼见”词汇化的机制和动因

(一)“眼见”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

南北朝时期“眼见”虽然出现在一个线性结构上,但有跨层结构和主谓结构两种结构。虽然跨层结构中“眼”与“见”也是连用,但它们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无法重新分析为一个层次,更没有词汇化的可能。Ronald W. Langacker 把重新分析定义为:没有改变表层表达形式的结构变化。一个可分析为(A ,B ),C 的结构,经过重新分析后,变成了A ,(B ,C )[4]。在句法结构“眼见”+VP 中,本来可以分析为“眼+(见+VP )”,但在重新分析以后,其结构就变为“(眼见)+VP ”,随着句法位置的固定、使用频率的制约等条件,“眼见”最晚在唐代词汇化为副词。

(二)“眼见”词汇化的动因 1.“眼见”句法位置的变化

主谓结构“眼见”在南北朝时期出现在“眼见+NP ”结构中,此时“见”的对象一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如例(6)(7)(8)。在共时层面,我们发现南北朝时间“见”的对象开始泛化,如例(9)(10),不再表示某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某一类事物。随着时间的发展,唐代的“NP ”开始虚化,如例(14)(21)。复合词的语义演变一般是以其构成语素为基础的[5]。这就促使“见”的动作义消失,因此“眼见”结合更加紧密。唐代刚出现“眼见+VP ”结构时,如例(15)(16)可以作两可,“眼见”和“VP ”可以是连谓结构,也可以是偏正结构。这种两可的情况一般出现在“眼见+兼语+谓词性短语”结构中。后来“眼见+VP ”结构中“VP ”都蕴含一种时间概念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如例(17)—例(21),此时句子重心后移到“VP ”之上,“眼见”重新分析为副词。

2. 认知隐喻

“眼见”在六朝时期佛经用语中常常出现,随着“见”语义的泛化和虚化,“见”逐渐向前靠拢,“眼见”慢慢凝合,“见”的动作性也慢慢消失,“眼见”从空间概念隐喻到时间概念。Jpaul J Hopper 和Elizabeth Closs

第38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月

-48-

Traugott 认为:隐喻过程是跨概念界限的推理过程,一般通过从一种域到另一种域的“映射”或“联想跳跃”这样的词语来指称。这种映射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类推和象似关系的诱发[6]。从“空间域”到“时间域”就是一种联想跳跃,所以“眼见”词汇化之前经历了两可阶段,最后在句法位置固定的前提之下,“眼见”最终词汇化为副词。虽然“眼见”一开始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但在句子中还是作谓语中心,具有实在的意义,所以在词汇化为副词的过程中认知因素“隐喻”也是重要的动因。

3. 使用频率的提高、韵律的制约

“句法位置是副词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一个词,或者一个词组,或者某种语言成分,如果经常处于句法结构中的谓语的前面,它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副词,而且,必须是能够经常处于谓语的前面的这种句法位置,

才有演变为副词的可能性。”[7]南北朝时期并没有见“眼

见+VP ”的用例,唐代“眼见+VP ”用例出现并且增多,尤其在古诗中多见,查阅古籍检索系统和CCL 语料库就发现《全唐诗》“眼见+VP ”的用例已经有20多例,随着“眼见”使用频率的提高和句法位置的固定,唐代“眼见”词汇化为副词。

从整个语法环境中来看,石毓智、李讷认为:“一个时期语言整体结构往往会通过类推诱发一些词语的语法化。”[8]近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大量出现是整个汉语演变的趋势,“眼见”也不例外。随着双音节的大量使用,在重新分析以及句法位置改变的情况下,“眼见”

内部联系越来越紧密。“眼见”到唐代由于双音化、韵律制约等条件逐渐靠拢固化,最终变为副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眼见”最早出现跨层结构和主谓结构,跨层结构对其词汇化的影响并不大。南北朝时期“见”的语义泛化,唐代虚化,“眼见”的语义也由实变虚。“眼见”由“眼见+NP ”结构进入“眼见+VP ”结构,“眼见”发生重新分析,随着句法位置的固定、使用频率的提高以及韵律的制约等,句法重心后移到“VP ”之上,“眼见”最晚在唐代词汇化为副词。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

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00.

[2] 朱景松.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467. [3]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

杭州:浙江大学,1993:44.

[4]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J].中国语文,1995(3):168.

[5] 叶建军.“X 胜似Y”的来源,“胜似”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

语言科学,2013(5):283.

[6] Jpaul J Hopper,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梁银峰,译.语法化

学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7.

[7]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3. [8]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

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00.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67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67-03 论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 凌 剑 春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6) 摘 要:语法化是指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 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的演变过程。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观化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语法化的动因和语用推理密切相关。说明语言演变不是源自语言自身,而是源自语言的使用,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语法化;机制;动因;认知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语法化是一种语言演变现象,指的是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 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的演变过 程。[1,2]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化是规律化最强的语义演变类型。语法化的研究是从语言历时变化来看语言共时现象,从语言演变的规律来解释语法规则,寻找语言认知动因和语言变化对现代语言形成的作用,这对于研究语言与认知的关系非常重要。[3]语言演变是在人们日常语言使用中发生的,这表明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跟语言以外的诸多因素如人的认知方式密不可分。 本文主要讨论语法化的机制及动因。提出语法化的机制除了重新分析和类推以外,主观化也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语法化的动因和语用推理密切相关。目的是为了说明语言演变不是源自语言自身,而是源自语言的使用,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2. 语法化的机制 2.1重新分析和类推 语法化是怎么进行的,有什么规律,这是研究 语法化机制所关心的问题。Hopper & Traugott 认为语法化主要是通过重新分析和类推来实现的。重新分析发生在语言结构的“组合”轴上,指一个词语或一类词语表层形式没有明显变化而内部的结构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例如英语[[back ]of the barn]重新分析为[back [of the barn]],前者是由中心名词back 加从属名词the barn 的结构,后者是复合介词back of 加中心名词the barn 的结构。类推则发生在语言结构的“聚合”轴上,是指原来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但是因为遵循某个法则或规则, 类推出不同于原来的新结构,虽然新结构表层不同于旧结构, 但两者的底层意义不发生改变。如英语中cow 的复数形式原为kine, 后来遵循一般情况下复数只在单数形式后加s 的规则类推出cows 这个复数形式, 且代替了原来的kine , 在这个过中, 原有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重新分析和类推对一般语言演变也很重要,但要注意的是重新分析不一定导致语法化。 2.2主观化 重新分析和类推在语法化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机制,这一点是不 收稿日期:2012-11-2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语法化过程中意义主观化的研究”(编号:09C097)的研究成 果之一。 作者简介:凌剑春(1973—),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词 汇学。

词汇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介评 本书主要研究汉语史中与双音词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词汇化现象,作者总共分五章论述:第一章,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第二章,从短语到双音词;第三章,从句法结构到双音词;第四章,从跨层结构到双音词;第五章,双音词语义和功能的演变。除此五章外,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本文在介绍此书时,总体按照原书本来的框架结构,同时做一些简单的调整,即因为从第二章到第四章都是介绍双音词的主要来源,因此把此三章放在一起来介说。因此就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对原书进行简单介说,第二部分,对原书进行扼要评析。 一,简单介说 1.1绪论和第一章——题旨简介 在绪论部分,作者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的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本书主要研究汉语史中与双音词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词汇化现象,所谓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为两个音节,但这里所讨论的双音词不包括双音节的连绵词和音译词。接下来论述了此课题的意义和研究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绪论的最后,作者交代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如果说绪论部分做的还是“外围”工作,那么,第一章——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就正式深入到“内线”。 第一章首先说明了汉语双音词的主要来源:一是从短语变来的,这是双音词的主要来源;二是从由语法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的;三是由本不在同一句法层次而只是线性顺序上相邻接的成分变来。 接下来讨论了双音词衍生的性质,作者认为汉语历史上双音词的产生体现的由句法到词法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类似语法化的语言形式的理据性减弱的变化过程,同时将双音词的衍生定性为一种词汇化现象,即短语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 而在谈及双音词衍生的基本条件和特点时,因为在汉语中双音词有不同来源,其在衍生方式共同表现出一下几个基本的条件限制:1,语音条件限制。原来的句法单位或跨层结构中的两个分立的组成那个成分都必须是单音节的,二者必须构成一个双音节音步。2,原有的两个成分必须在线性顺序上贴近。3,语义上要有一定的改造。4,使用频率高。 在本章的最后,作者讨论了双音词衍生的机制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作者在质疑语言变化是使用者有意识自主选择这个命题外,认为双音词的衍生过程基本是在语言使用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语言使用者的自主选择指数在双音化的趋势变得比较明显时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变化,这一点用心理学上的组块记忆模式加以证明。 1.2第二章到第四章——主体部分 此三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也是本书的精华之所在,作者对不同来源的双音词一一作了认真而严谨的论述。 1.2.1第二章——从短语到双音词 (一)并列短语的词汇化 作者首先将并列短语分为两类:一类不用连词连接并列项,如“调查研究”,这样的并列短语没有外部形式的标记,可以称之为“意合并列短语”。另一类用并列连词连接并列项,如“老师和学生”,这一类称之为“形合并列短语”。进一步指出:只有意合短语才有可能变为并列复合词,形合并列短语不可能变为并列复合词,这话说因为形合并列短语一定长于两

社会化机制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摘要: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从德育方法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使之真正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自身的规律。分析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阐述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知识: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机制。来针对我国中学德育现阶段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的角度来探讨中学生的德育方法,这是较少思考的一个问题,但却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引导的形式下,提高学生选择与鉴别的能力尤为重要,所以,对中学德育方法的研究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方法;启示及对策 正文: 一、关于个体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不断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每个人的角度来理解,是一个人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社会生长过程。对任何一个人来说,社会化都是毕生的课题;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化又是传承社会规范、社会角色要求、社会发展目标以及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价值观、以至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劳动技能及全部文化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接受并认识各种社会生活、社会行为规范,树立明确的个人生活目标,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为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在一般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途径主要是家庭文化熏陶、学校文化教育和社会文化影响。 二、德育方法的概念及我国中学阶段德育方法的现状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1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城市化的各个过程总结出来政府政策、工业化、要素集聚、外资和信息化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由近及远、以小见大。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而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可具体表述为;( 1 )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的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城市化;( 3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过程。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城市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中国城市化最早开始的地区之一,也是如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1年苏州市的统计数据城镇化率已超过百分之七十。 表1. 年份人均GDP(元)GDP(亿元)城市化率(%)三产结构2001 30000 1760 54.2 5.3:56.7:38 2002 35700 2080 58.1 4.4:58.2:37.4

2003 46793 2802 62.3 2.8:63.1:34.1 2004 56992 3450 63.3 2.2:65.7:32.1 2005 66826 4026.52 65.4 2.0:66.8:31.2 2006 78308 4820.26 66.5 1.9:65.4:32.7 2007 91346 5700 67.3 1.7:63.7:34.6 2008 106412 6701.3 67.8 1.6:62:36.4 2009 116850 7400 68.7 1.8:58.8:39.4 1.城市化进程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苏州城市化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洪银兴陈雯把江苏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镇化;二是城镇城市化;三是城市现代化[1]。本文根据其定义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了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发展时期。八十年代初,在农村联产承包制推行和乡镇工业兴起的双重作用下,苏州出现了农村劳力大规模转移的高潮,120余万农民进厂进镇。乡镇工业产值成为全市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小城镇也随之迅速扩张。但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建设时期。九十年代初,苏州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形成,标志着苏州进入了城市现代化的新阶段。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进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共识,竞相进行老

“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平面上,“可”的用法大体包括以下几种: (1)表示能够、可以。如:可操作、可回收、可循环利用。 (2)表示加强语气,如加强疑问语气,陈述语气等。如: 这事,你可知道,可愿意?/小姑奶奶,你可回来了 (3)表示转折关系。这种有时是副词,有时是连词。如: 你不吃我可吃了。/真的,远远的一眼看出你的脸,可我还是犹豫了一下。 以上三种可分别记做:“可1”、“可2”“可3”。其中 1”粗略的讲可以看作助动词,常用在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意义大致相当于“可以、能够” ;“可2”是语气副词,常用 来加强各种语气;“可3”是表示转折关系,有时是副词有时 是连词,这里我们为了说明可”语法化过程的方便,故把 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和连词可”放在一起。 (—一)动词“可”7“可1”:由动词演变为助动词 (二)“可1”可 2 ”:由助动词演变为语气副词

(三)“可2”可 3 ”:由语气副词演变为具有转折关 系的“可3” 共时平面上的同一形式上的不同用法之间往往具有历 时上的演变关系,本文主要考察“可”语法化过程及其语法化动因。 江蓝生先生指出:“语法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指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二是指 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词的过程,可分别简称为词汇词汇的虚化。“可”的语法化过程正是由一个动词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可” 的语法化过程。 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般说来,单音词的语法化只有(一)动词“可”一助动词“可1” 《说文?可部》:“可,从口,?@; ?@亦声。” “可,?G (肯) 也。”《广韵?哿韵》:“可,许可也。”本义为准许、许可,作动词。如:《史记?李斯列传》:“胡亥可其书。”这里“可” 带体词性宾语,作一般动词,意思是“批准”,有许可义。“ 可”

“因此”的词汇化过程及成因分析

“因此”的词汇化过程及成因分析 现代汉语中,“因此”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但是在上古乃至中古的时候,“因此”却是两个词,即“因”(表示“凭借”义)和“此”(指示代词)。本文从词汇化这个角度,通过描写“因此”的词汇化过程,管窥“因此”的历时发展情况,并分析“因此”词汇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希望以此来了解词语的发展过程。 标签:因此词汇化历时发展 一、引言 “因此”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因果联系的连词,用来引导表示结果的从句。吕叔湘先生(1982)说:“最常用的表示原因(广义)的关系词,在白话是‘因为’和‘为(了)’,在文言是‘以’‘为’‘由’。这些关系词可以引进原因补词,也可以联系原因小句”。王力先生的《王力古汉语词典》则归纳出“因”的三个义项:依靠,凭借,沿袭;佛教语“因缘”的简称;(副词)于是,因此就。“此”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因此”表示“凭借这些”等意思。我们不禁要问:“因而”由两个词演化成一个词,经过了怎样一个过程?为什么会发生演化? 本文试图通过对“因此”的词汇化过程进行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 关于“词汇化”,董秀芳(2002)认为“从历时角度看,很多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词汇化过程”。换句话说,“词汇化”可以被视为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这一发展过程。目前为止,关于词汇化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如刘利(2008)曾对“然而”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作过分析;而有关“因此”的研究,如邓雨辉(2007)从语义关系、连接能力、句法限制等方面对“因此”和“因而”的用法进行辨析。“因此”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连词,从词汇化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来可以看清楚“因此”的历时发展脉络,二来还可以通过“因此”管窥同类词的词汇化过程。 二、“因此”的词汇化过程 “因此”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结构形式是不同的。笔者通过分析“因此”在不同时期的用例,提取出以下模型: 甲:因·此+NP+S 乙:S,因·此+VP 丙:S1,因此+S2

论语法化

学年论文题目论语法化 姓名王吴琪 所在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班级 08级汉语言一班 学号 20084601 指导教师钱少青、张素宁 日期 2010年 12 月 20 日

论语法化 08汉语言一班王吴琪指导教师钱少青张素宁 摘要:“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语法化的定义、语法化的分类、语法化的机制、语法化的动因、语法化的特征等方面对语法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顺便对语法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语法化分类机制特征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1]于1912年创造并最先使用的,指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发展过程。国际上认为,最早关于语法化的研究可追溯至19世纪(即A.Meillet创造并使用),事实上早在13世纪的中国,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汉语中实词虚化的现象,这正是语法化研究的开始。 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2]。语法化具有普遍性,所有语言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而且这种演变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涉及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一般认为,语法化中的“语法”是指宏观意义上的语言构词、造句、谋篇等规则。 关于语法化的机制、动因和特征的具体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就大的方面来说,以语法化的机制[3]为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学者都认同的说法是Hopper&Traugott的诠释,他们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语法化的发生有两种机制:重新分析(reanalysis)和类推(analogy),其中,重新分析起主导作用,类推起次要作用。实词虚化(语法化包含实词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的固定为途径(解惠全1987,张其云刘小玲2009)。孙朝奋认为,语言虚化横跨历时和共时两个领域,涉及词类转换、结构分化、重新组合等重要语言变化。吴福祥总结说,语义演变的机制主要有类推、重新分析和主观化三种,而主观化最基本。鹿钦佞认为语法化机制指一个语言单位得以语法化的条件,它决定一个语言单位为什么发生语法化,制约着语法化的方向和途径,机制一般来自于语言系统内。就小的方面来说,以主观化为例,吴福祥将主观化归为语法化的机制,唐燕玲在其《疑问词的语法化机制和特征》中将主观化归到语法化的特征中,而王寅和严辰松的《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中则将其归为语法化的机制。吴福祥还认为传统上隐喻与转喻、泛化与特化、褒化与贬化并不是演变的动因或机制,而是上述三个演变机制的结果。 1 语法化的定义 语法化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语法化有着不同的定义: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化的结果是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个性的核心是自我,即个人对于自己有别于其它所有的人和物的独特的个人身份的自觉体验。人和其它动物是不同的,人是充分自觉的。在考虑自己的时候,既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也能把自己作为客体。但我们在刚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观念,也不知道自己有着一种独立的身份,婴儿在出生后的大约前6个月里并没表现出能认出别人,至早要到两岁才开始使用“我”、“我的”这样的词汇。直到两岁以后,幼儿才逐渐意识到别人也有其各自的自我,也有着与自己不同的需要和见解。那么,自我在童年期内是怎么样出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又是怎么样被改变的?我们将引入5种理论来阐释人的社会化。尽管理论的详细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自我的概念是通过社 会相互作用而来的。 1.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1856—1939)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她被视作上个世纪内学识最渊博、最有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中的某些说法至今仍然很有影响。弗洛伊德对个性的主要看法是:人类的行为动机中有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是无意识的——我们常常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弗洛伊德认为,虽然儿童长大以后常常不再能清晰地记起他在童年早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后来的个性发展却十分重要。他论证说,有时,可以通过分析梦、失言和长时间地与一位训练有素的专家进行探寻性的会晤来查明指导着大量人类行为的无意识的动机,这就是他所谓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的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要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 马清华① (温州师范学院语义研究中心,浙江温州325003) [关键词]语法化;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语言接触;语言内部力量 [摘 要]词汇语法化是词的多义发生学的一部分,它与词的实义性变化有着相近的诱发原理,不管已揭示出的语法化动因有多少条,概其要者,不外乎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语言接触、语言内部力量 四种。由于语法化撇去了意义中的实体性和物质性内容,因而在演化细节上与词汇实义性变化多少有 些差异。本文力求全面地对语法化动因进行补充、归纳、整理、分析和解释。 [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3)02-0015-06 Motivations of the Lexical G ramm aticalization MA Qing2hua (Institute of Semantics,Wenzhou Normal College,Zhejiang,325003) K ey w ords:grammaticalization;reality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motivation;language contact;internal motivation of language Abstract:Being a part of the lexical polysemous embryology,the lexical grammaticalization has the similar guiding principles to the lexical changes.No matter how many motivations of grammatical2 izations have been shown,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four basic motivations such as reality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motivation,language contact and internal motivatuion of the language.As grammaticalization leaves aside the substantial contents in meaning,more or les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general notional changes.This paper gives some addition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s of grammaticalization. 零、引言 “词汇语法化”简称“语法化”,包括(1)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3)演化前后的意义差不多在同等虚灵层次上(见于多义连词等)这三种情形。现代语法化研究时代的开始以对语法化动因与机制的特有关注为标志。徐烈炯在其《语义学》序言中说:科学意义上的词义变化的研究应能说明过去词义为什么变化,预测未来词义怎样演变。以此衡量,现代语法化研究把词义演变的研究朝科学目标推进了一大步。 狭义语法化机制指语法化方式,广义语法化机制包括诱因和方式,动因和方式对应、互补,往往有了一个动因术语,就不再需要相应的方式术语,反之亦然。国内的动因和方式理论归纳起来有: (1)解惠全(1987)的“实词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的固定为途径”;(2)孙朝奋(1994)的“上下文诱发新解释、重新分析、词义自身特点”;(3)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的“重新分析、句法 ①[作者简介]马清华,男,温州师范学院语义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本课题是浙 江省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温州市551人才专项基金项目的一部分。

城市化机制

城市化机制

城市地理学作业一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中国城市化内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规律 姓名:亢姝 学号:1012093073

班级:城市规划1002 指导老师:李涯丽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机制——本义是指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借用来指有机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工作方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现泛指事物的组织及其运行变化规律。 一、中国城市化的内在机制 城市化的引力机制包括效益引力机制和社会引力机制。 其中效益引力机制是城市化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动力机制。 马克思一直把物质利益看作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如果离开对人类活动的比较效益的分析,就很难令人信服地说明城市化的根

本动因。从人的活动动机上去挖掘城市化的根源和形成机制,此种方法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方法。只有从这一方法入手,才能找出和发现城市化最深层的秘密正确说明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在国外,英国——依靠其军事、政治力量、现代交通工具,而日本则靠贸易发展;在中国,粮食基本自给,耕地数量,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现状)耕地减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城镇、交通建设、农民建房等。逐渐的,农村是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的劳动力来源地,城市化本身就包含着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的过程。只有当农业生产发展到能将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流入城市Ⅱ、Ⅲ产业的行列中来,城市化才能发展。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一大批农业劳动人口从农村转人城市工业部门。到年解放前夕,中国已拥有一支几百万人的产业大军,城市化程度已达到。解放以后,由于“左”的干扰,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几起几落的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才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逐渐进人正常发展轨道,到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左右。认真研究一下这段城市化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比较效益机制在吸引农业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中起了多么大的作用。从投人产出效益比较

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

第33卷第1期Vol.33No.1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14年1月 Jan.2014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 程亚恒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摘要]“无论”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连词。它经常放在一个短语或句子前面,引出一 些条件。连词“无论”出现于隋唐时期,是上古汉语的跨层结构“无论”(又写作“毋论”、“勿论”)在历 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语法化和词汇化的结果。双音化是连词“无论”语法化的动因,句法环境和重新分 析是连词“无论”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无论;连词;跨层结构;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14)01-0065-05 现代汉语中,“无论”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连词,它既可以引进短语,也可以引进句子。《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连词“无论”的解释是这样的:“用于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或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的句子里,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后边有‘都’或‘也’呼应。”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是客观的、符合汉语实际的。 那么,连词“无论”是怎么来的呢?它最初是个什么结构呢?它又是怎样语法化为连词的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连词“无论”的语法化过程 1.“六朝”以前 “六朝”以前,“无论”只是一个“否定副词+动词”的跨层结构。“无”是一个否定副词,“论”是一个二价动词,它的宾语在句法层面上既可以是实语类,也可以是空语类。动词“论”有时是“谈论”、“议论”的意思,有时也可以是“判罪”的意思。“无”字或作“毋”,抑或作“勿”。无、毋古音同,故通用;勿、毋双声,故勿又借作毋、无。《说文·勿部》“勿”下段玉裁注:“经传多作物,而假借勿为毋。”《诗经·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郑玄笺:“士,事也。勿,犹无也。” 秦以前的文献中,“无论”是一个极其罕见的跨层结构,我们仅在《晏子春秋》中发现了1例: (1)晏子曰:“婴之家俗:间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卷五《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第二十九》) 这里的“无论”就是“不讨论、不谈论”的意思,在句子中作谓语。本句是一个受事主语句,整个句子的主语“通国事”在语义上是谓语“无论”的支配对象,而宾语则是一个空语类成分。 两汉时期,跨层结构“无论(毋论)”在文献中仍不多见,我们仅检得以下3例: (2)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说苑·立节》) (3)仁义之处,可无论乎!(《春秋繁露·仁义法》) (4)急复益纳宜子妇人,毋择好丑,毋避尝字,毋论年齿。(《汉书·谷永传》) 上例(2)的“毋论”与“无顾”对文,是“不要考虑”的意思;例(3)的“无论”及末例的“毋论”也明显是“不考虑”或“不谈论”的意思。显然,它们都还是跨层结构。 另外,因为“论”又有“定罪”、“判罪”的意思,所以“无论(毋论、勿论)”相应地又有“不判罪”、“不定罪” [收稿日期]2013-10-07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QY201118)。 [作者简介]程亚恒(1972-),男,河南驻马店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汉语史研究。

近代汉语虚词词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86期) 近代汉语虚词词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雷冬平 胡丽珍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湘潭 411105;浙江大学 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 [摘 要] 在近代汉语虚词演变过程中,两个同义双音节虚词,通过集合式的缩合,形成一个同义三音节的虚词。一类是:AC+BC→ABC,如“起头+为头→起为头”、“一遭+周遭→一周遭”、“各处+到处→各到处”等;另一类是:AB+AC→ABC,如“休得+休要→休得要”、“便做+便道→便做道”、“更做+更道→更做道”等,这是同义词连用词汇化的结果。以往对单音节词同义连用的研究较多,而对双音节同义词的连用及其缩合很少涉及,本文研究的正是后者。 [关键词] 近代汉语;虚词;词汇化;同义词 [中图分类号] H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442(2010)01-0074-06 词汇化(Lexicalization)是指非词语言单位变为词的一种语言变化,双音化则是汉语词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汉语大规模的双音化进程始于汉代,故而从那时起,汉语中许多非词的独立语法成分都经历了一个词汇化的过程。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董秀芳,她认为这种经历词汇化过程的双音节词有三个来源:一是从短语变来,这是双音词的最主要的来源;二是从由语法性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三是由本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而只是在线性顺序上相邻接的成分变来。[1][p23] 过去,学者们的词汇化研究大都围绕着这三个方面进行。当然,这是词汇化的主体部分,近代汉语虚词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在近代汉语虚词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由两个同义双音节虚词经过词汇间同义交叉缩合而形成一个同义的三音节虚词。这种虚词有:“起为头”、“一周遭”、“各到处”、“休得要”、“便做道”、“更做道”等。如: 起为头:(起头+为头→起为头) 这一词语主要在清代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中使用。“起为头”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先前、刚刚”,为时间副词,在句中充当状语。如: (1)狄婆子问孙兰姬道:“你两个起为头 444是怎么就认的了?”孙兰姬说:“俺在跑突泉西那 花园子里住着,那园子倒了围墙,我正在那亭子上栏杆里头。他没看见我,扯下裤子望着我就溺尿……”(《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回)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06JJD740014)、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8C853)以及湘潭大学科研项目(0709011)的部分成果。本文出自笔者的博士论文《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感谢导师方一新先生的悉心指导!错误之处由作者本人负责。 古汉语研究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74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任何社会都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参与;反过来,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学必须考察:人是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怎样培养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人格和角色?如此等等。这便是本章所要讨论的社会化问题。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专门术语。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由于成年人生活中同样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因此,社会化不仅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文化的角度、人格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迄今为止,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它们是: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这五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初始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比如再社会化。 由于社会化关系到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社会结构的维系和发展,不言而喻,它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表现在:第一,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第二,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作为生物个体的人经过社会化,能够成为具备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规范的社会人,而为什么猪、狗、牛、羊等动物不能呢?这说明,社会化需要一定的生物条件,不是任何生物都可以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人的。另一方面,那些“狼孩”、“猪孩”和“熊孩”,具备了人类的生物条件,为什么最终却只能像动物一样爬行和嚎叫,而不能成为正常的社会人呢?这说明,社会化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离开这些条件,即使具备了生物条件的人类个体也不能成为正常的社会人。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在生物界中,只有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的训练而具备社会属性并参与人类社会 生活,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类特有的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这种社会化所依赖的生物

“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一、“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平面上,“可”的用法大体包括以下几种: (1)表示能够、可以。如:可操作、可回收、可循环利用。 (2)表示加强语气,如加强疑问语气,陈述语气等。如:这事,你可知道,可愿意?/小姑奶奶,你可回来了! (3)表示转折关系。这种有时是副词,有时是连词。如:你不吃我可吃了。/真的,远远的一眼看出你的脸,可我还是犹豫了一下。 以上三种可分别记做:“可1”、“可2”“可3”。其中“可1”粗略的讲可以看作助动词,常用在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意义大致相当于“可以、能够”;“可2”是语气副词,常用来加强各种语气;“可3”是表示转折关系,有时是副词有时是连词,这里我们为了说明“可”语法化过程的方便,故把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和连词“可”放在一起。 (一)动词“可”→“可1”:由动词演变为助动词 (二)“可1”→“可2”:由助动词演变为语气副词

(三)“可2”→“可3”:由语气副词演变为具有转折关系的“可3” 共时平面上的同一形式上的不同用法之间往往具有历 时上的演变关系,本文主要考察“可”语法化过程及其语法化动因。 二、历时考察 江蓝生先生指出:“语法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二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词的过程,可分别简称为词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一般说来,单音词的语法化只有词汇的虚化。“可”的语法化过程正是由一个动词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可”的语法化过程。 (一)动词“可”一助动词“可1” 《说文?可部》:“可,从口,?@;?@亦声。”“可,?G(肯)也。”《广韵?哿韵》:“可,许可也。”本义为准许、许可,作动词。如:《史记?李斯列传》:“胡亥可其书。”这里“可”带体词性宾语,作一般动词,意思是“批准”,有许可义。“可”

“难以”的词汇化过程word资料13页

“难以”的词汇化过程 一、引言 根据姜梦,崔宰荣(2017),估价类情态助动词“难”的语法化与上古汉语中形容词“难”的意动用法有关。形容词“难”表意动带谓词性宾语构成“难+V”结构时,连动结构的不稳定性为“难”发生语法化提供了结构前提。当表达需求促使充当S的成分发生扩展,S由施事扩展到当事或空缺状态时,其深层结构发生改变,“难+V”由表意动的述宾结构 “V+O”重新分析为情态助动词短语“AV+V”,“难”的语义特征由[+感到困难]重新分析为[+费力、不容易],此时“难”演变为估价类情态助动词。总的来看,现代汉语中的估价类情态助动词“难”出现于周代之前,成熟于战国时期,是在上古汉语中的形容词“难”表意动带谓词性宾语构成的“难+V”连动结构中语法化而来的。之后随着情态助动词“难”的使用频率的增加,含有“难”的短语结构逐渐固化成合格的词,比如现代汉语中常用的“难以”。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12:947),现代汉语中的“难以”作为一个词使用,指根据场合或情况不容易做到某事。语用层面上,“难以”后面往往接双音节词,例如“难以拒绝、难以开口、难以形容、难以捉摸、难以相处、难以估计”等。也常以四个字的固定形式出现,如“难以启齿、难以置信”等。 若利用义素分析法进一步对“难以”中“难”的语义探究,可以发现:“难以”中语素“难”体现出与情态助动词“难”类似的[+费力、不容易]的主观评价意义。“难以”与“难”语义上的相通之处说明:“难

以”的成词过程中有可能受到了情态助动词“难”的用法的影响。那么“难以”到底是如何在情态助动词“难”的短语结构中凝固成词的呢?本文通过对先秦至宋代23部历时文献的穷尽式调查和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试图弄清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以”的来源、具体的词汇化过程和其中的词汇化机制和动因。 二、前人研究及本文观点 从共时角度看,太田辰夫(1958/2005:191)最早注意到“难以”大致和“难”释义相同,但它是纯粹的助动词。这个“以”是后缀,可能是由“可以”“足以”类推而来的。曹广顺等(2011:305)将《祖堂集》中出现的“难以”归类为估价类情态助动词。太田辰夫的观点颇有启发性,本文也认为,共时角度上看,“难以”和情态助动词“难”的功能和意义相同,“以”是个词缀。 从历时角度看,目前还没有研究“难以”形成过程的文章。但从出现时间来看,“难以”和“可以、足以”都出现在先秦时期,这一类词形式构成上相近,演变过程也有一定的类似性。加上关于探究“可以”的形成过程的文章较多,因此本文认为,历时角度上,研究“难以”的词汇化,可参考“可以”的演变过程。 关于“可以”的演变过程,白晓红(1997),董秀芳(2002),朱冠明(2008),李明(2001、2016)等均主张双音节词“可以助动词”是源于“助动词‘可’加介词‘以’”这个连用形式,即“可以助动词”源于短语结构“可词+以介词”。两者的区别标准是“以”的介词性的强弱,即“以”后面无法补出省略宾语者,主语也不能成为“以”的支配成分时,

汉语语法化理论及应用

汉语语法化理论及应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语法化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分析方法,以及国内汉语研究的成果,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的方法论动向,掌握运用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1)语法化的概念 (2)语法化研究的背景 (3)两条主要的研究思路 (4)语法化的规律 2、语法化研究综述(下) (1)语法化的程度 (2)语法化和结构层次 (3)语法化的动因和条件 (4)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3、实词虚化的机制及现象(上) (1)隐喻 (2)推理 (3)泛化 (4)和谐 (5)吸收 4、实词虚化的机制及现象(下) (1)更新 (2)强化 (3)叠加 5、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上) (1)疑问和焦点 (2)先秦汉语语序的性质 6、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下) (1)判断词“是”的出现对语序的影响 (2)焦点标记“是”对语序表示法的替代 7、动补结构的发展过程(上)

(1)动补结构的判别标准 (2)动补结构的语序类型 (3)VCO格式动补结构的发展 (4)VOC格式动补结构的发展 8、动补结构的发展过程(下) (1)动补结构语法化的机制 (2)动补结构的产生对动词构词法的影响 9、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形态的影响(上) (1)动词形态标记的变化 (2)使成曲折形式的消失 (3)动词的重叠式的产生 10、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形态的影响(下) (1)汉语体标记的诞生 (2)完成体否定形式的形成 (3)谓语结构的有界化 11、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句法的影响(上) (1)受事名词的语义特征和重新分布 (2)第一动词的语法化及其后果 (3)表述重点的移动与介词的衍生 12、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句法的影响(下) (1)比较句结构的嬗变 (2)动词拷贝结构的演化 (3)“有没有+V”产生的依据 13、副词产生的语法化机制(上) (1)结构形式 (2)语义变化 14、副词产生的语法化机制(下) (1)表达方式 (2)认知心理 15、双音化在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上)(1)关于双音化问题的反思 (2)双音化的正向效应:融合 (3)双音化的逆向效应:分化 16、双音化在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下)(1)“分化”及其汉语虚化轨迹 (2)汉语语法化的不对称现象 (3)“前松后紧”规律的普遍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