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世纪前的语言教学流派

20世纪前的语言教学流派

20世纪前的语言教学流派
20世纪前的语言教学流派

20世纪前的外语教学法流派语言教学法是属于语言教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研究语言教学的普遍规律,形成关于语言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原则、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的内容、步骤、过程等的理论体系。语言教学法实际上是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授规律的总和。

语言教学法流派是指语言教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在当时的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影响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些有影响的流派。各个流派之间既互相继承、吸收,又互相对立、排斥,在近年来又呈现出日益鲜明的综合化的趋势。

20世纪前的语言教学流派称之为古典语言教学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语言教学法: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和直接法(Direct Method)。

一、语法翻译法

产生背景

15—17世纪的欧洲,外语教学法源于拉丁语教学法,当时称“语法模仿法”,是翻译法的雏形。当时的欧洲,“古拉丁文/古希腊文是‘约定俗成’的人为的‘国际语’,是各国共同的文化载体,是各国受过教育的人(特别是有识之士)、大小官员、僧侣都必修的课程”。可是,作为目的语学习的这种语言在当时基本上仅存在于书面语中,学习这种语言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读懂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各种经典作品和官方文书,于是阅读成了当时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当时,古典语言教学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对学习者进行智力和思维训练。人们认为严密的语法是用来训练思维的最佳材料。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Quintilian)在其《演说术原理》(De lnstitutione Oratoria)一书中曾提到,“语法是教人说话和写作的艺术”。对于说话,特别是在把演说视作一种艺术的古代欧洲,被认为是与智力及思维分不开的。就这样,语法成为当时外语教学的“重头戏”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到了18—19世纪,西欧一些国家确定了翻译法的教学地位,因此该法重视语法教学而被称为语法法或语法翻译法,因继承了拉丁语的传统又称传统法。

理论基础

Richards 和 Rodgers认为语法翻译法没有理论基础。有人认为,其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人主张官能心理学是语法翻译法的心理学基础,还有人甚至认为翻译法是以心理学上的机械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十七世纪德国教育家Wolfgang Ratichius提出外语教学应依靠本族语,上课时先用本族语讲解,然后进行词汇、语法分析和母语对比。捷克教育家Johann Amos Comenius提出要用归纳教语法,要重视系统知识和翻译对比,外语教科书要列出本族语课文。

十八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拉丁语逐渐为一些现代语言所取代。这一时期的历史比较比较语言学研究确认了印欧诸种语言的亲属关系,形成语言的机械原子观,一切语言源于同一种语言,它们拥有共同的语法及词汇概念,差别仅表现为发音和书写形式的不同。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对比翻译自然就成了外语教学的首选途径和主要手段。该观念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体现是,本族语被逐词译成外语,或者外语被逐词译成本族语,其重点放在了外语书面语的阅读和理解上,忽略口语教学。

主要特点

(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学生熟记

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互相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阅读领先,重视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通过阅读外语名著来学习外语。

(6)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学习。

教学流程

(1)复习: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

(2) 教授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本课新词的单词、音标及母语解释,并逐字讲解。学生跟教师朗读单词。教师说出母语意思,学生说了英语单词。

(3) 讲授语法:讲解语法意义及相关规则,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按语法规则进行转换等。

(4)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学生分析语法与译成母语。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5)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教师依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回答。

(6) 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课文。

优点

[1] 通过母语的翻译和比较,能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外语的抽象词义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 系统讲授语法知识,注意利用学生的理解力,有利于启发思维,训练智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掌握语法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外语和运用外语的能力。

[3] 重视通过大量阅读、背诵原著培养阅读能力。语法翻译法能配合其他阅读与写作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4] 便利易行。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教师只要掌握了外语基础知识,就可以拿着教科书教学;

[5] 容易测试学生,班级易于管理。

缺点:

[1] 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只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教学,忽视语音和语调教学,学生口语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期使用语法翻译法会使学生患上外语聋哑病;

[2] 无法培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过分强调翻译的作用,使学生容易养成使用外语时依赖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过多地利用翻译还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直接影响运用外语进行外语教学的实践机会;

[3] 过于强调语法在教学中的作用。语法讲解从定义出发,根据定义给例句,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语言水平。语法与课文脱节,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例句和课文。这种方法呆板,气氛沉闷;

[4] 过分偏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学习的语言材料都是一些文学作品片断,词汇很深,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5] 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不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难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6] 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有碍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常缺乏学好外语的信心。由于语法翻译法具有上述缺点,因此有人认为,青少年初学外语时,不宜经常使用这一教学法。

历史意义

语法翻译法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

古老的教学法。其历史悠久,生命力强。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100年间,在欧洲第二语言教学中一直居统治地位。语法翻译法很早就被介绍到我国,成为我国早期的外语教学法之一,它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影响很大。我国通常把语法翻译法称为传统教学法。长期以来,这种传统教学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目前,在我国仍占有相当的市场。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语言不通日益成了各国直接交往的最大障碍,各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采用语法翻译法培养的学生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认为口语应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语言学领域内出现了改革运动(the reform movement)以英国语言学家斯威特(H. Sweet)为代表的改革派强调口语和语音训练的重要性,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与语法翻译法针锋相对的直接法便应运而生。

理论基础

语言学——语音学

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为直接法的创立和发展提

供了语言学的基础。1886年国际语音协会成立,

公布了国际音标提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原则。

教育学——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

夸美纽斯等人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对直接法的形成产生很

大的影响。他们提出的“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都成为直接

法的教学论基础。

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

在语言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感觉而不是思维,注重联想,形象化的作用,通过感觉学习。并认为最强的感觉是由声音引起的。

语言观

直接法的学者们观察到:幼儿学习母语只需较短的时间就学会说话,满足日常口头交际的需要,发音纯正,说话自然,学起来轻松愉快。他们认为,采用幼儿学语的办法学习外语“顺乎人类学语的自然规律”。

所谓“直接”,是指在外语教学中排除母语的干扰,直接将外语与实物、图片和行动结合起来,因为外语学习应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样,起始于接近生活的口语,而不是文学作品中的书面语。

主要特点

(1)教学中尽量不用母语,不用翻译,不用形式语法,直接用外语讲练外语,培养学生直接运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2)主张以口语为基础,以模仿多练为主。认为外语教学应该从口语而不是从书面语入门,应在听说的基础上学习读写。

(3)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认为句子是口头交际的基本单位,幼儿学语是整句整句地学的,而不是先学一个个孤立的单词和一条条孤立的语法规则,更不是先孤立地学会单音和字母才去学话的,因此,教外语也应当以句子为单位,整句学,整句用。

(4)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习兴趣;以模仿为主,注重实践练习,培养语言习惯,

即培养“语感”。

(5)主张以当代通用语言“话语言”为教学内容,反对语法翻译法以古典文学作品为基本教材。

教学过程和训练方法

直接法教学过程是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主张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

训练方法有实物法(名词类),动作启发法(表演法),环境制造(情景再现),重复法(模仿、重复、领会),词语拓展法。

评价

主要优点:

①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

②强调直接运用目的语进行教和学;

③注重语言实践,多说多练;

④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加深学生的感知印象。

主要缺点

①排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完全摒弃学生母语,忽视其积极意义,有时反而影

响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

②一系列的句型模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强调模仿、重复,不符合成年人需要适

当给出规则的学习方式。

③对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够。

④不引入语法规则对于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目的语,更好地掌握该语言体系不利。

历史意义:

直接法从19世纪中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七八十年间广为流传。它是一个继语法翻译法之后影响很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它的出现掀起了外语教学史上的一场改革运动,打破语法翻译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起语言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开辟了语言教学的新途径,把外语教学从书面语引向口语,改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为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授活语言、培养口语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以后的外语教学和后来的第二语言教学法一直产生着重大影响。“如果说,古典语法翻译法是一种传统法,是以后的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流派的本源的话,那么,直接法作为改革法,则开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自觉实践法等新改革法流派的先河。”直接法出现以后被很多国家所采用,20世纪对我国英语教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当时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也曾被称为“相对直接法”。

语言教学的流派

语言教学的流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语言教学的流派(第2版)(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Preface xxxiii Part I Major trends in twentieth-century language teaching 1 1 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3 2 The Nature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18 3 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36 4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50 Part II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71 5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73 6 The Silent Way 81 7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90 8 Suggestopedia 1 00 9 Whole Language 108 1 0 Multiple Intelligences 115 11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125 12 The Lexical Approach 132 13 Competency—Based Language Teaching 141 Part III Current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151 14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153 15 The Natural Approach 178 16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192 17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204 18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223 19 The Post-methods Era 244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常见术语:Method,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 Technique 一、语法翻译法 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 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书面语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 (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 (3)教师的绝对权威 (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 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 (2)阅读理解性问答 (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 (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 4、评价: (1)使用方便 (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 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 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 (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 (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 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 (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 (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 (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 三、听说法 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 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 3、原则与技巧

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简介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简介 第二语教学法流派 ?第二语教学法流派很多,有几十种,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 语法——翻译法 直接法 听说法 认知法 功能法(交际法) 1、语法翻译法 ⑴产生背景 ⑵基本特点 ⑶分析评价 ⑷应用提示 ⑴产生背景 发展线索 古代拉丁语的教学——中世纪的古典语言教学,16世纪开始现代语言取代拉丁语,到18世纪末,现代语言(英语、法语)已经进入教育主流。 代表人物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Ollendorff)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和总结,使之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 普洛茨(1819-1881)推行语法翻译法教学的重要人物(教师) 相关理论: 历史比较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 ?⑵基本特点 ?以理解书面语、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采用演绎的方法; ?词汇的选择由内容决定,对译生词表; ?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教学手段;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名著。 ?⑶分析评价 ?积极方面: ?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 ?注重语法规则; ?注重阅读,注重语料的规范性。 ?局限: ?重语言知识而忽视语言运用; ?过分依赖母语; ?教学方式单一; ?忽视听说训练。 ?⑷应用提示 ?两个基本点: ?①以启发学生的目的语认知为出发点; ?②根据教学环境、对象、内容等选取合适的方式。

?在第二语言课堂上,教师容易陷入过多使用母语或媒介语的误区,而作为一个第二 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说目的语,则永远不会多余! ?2、直接法(自然法) ?⑴产生背景 ?⑵相关理论 ?⑶基本原则 ?⑷训练方法 ?⑸分析评价 ?直接法就是直接用外语教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重视形式语法。 ?⑴产生背景 ?语言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尝试,法国语言教育家古安(F.Gouin)(或称戈恩) 创造“序列教学法”。 ?德国教育家贝力子(M.D.Berlitz)一生主要在美国,因创建贝力子外语学院采用直 接法而闻名。 ?⑵相关理论 ?语言学 ?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为直接法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语言学的基础。1886年国际语 音协会成立,公布了国际音标提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原则。 ?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 ?理念:在语言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感觉而不是思维,注重联想,形象化的作用, 通过感觉学习。并认为最强的感觉是由声音引起的。 ?⑶基本原则 ?直接联系:客观事物与第二语言教学直接联系 ?以模仿为主: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灌输感性认识,再归纳 ?以口语为基础:从听说入门,重视语音教学 ?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 ?教授当代通用语言 ?⑷训练方法 ?实物法(名词类) ?动作启发法(表演法) ?环境制造(情景再现) ?重复法:模仿、重复、领会 ?词语拓展法 ?⑸分析评价 ?积极方面: 重视活的语言,重视实用性; 尝试建立第二语言教学的直接联系; 教法生动活泼; 为母语不同的教学对象的教学提供了可行方式。 ?局限: 推广受到限制,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技巧; 教学条件有要求;小班授课效果较好; 完全排斥母语,有时“舍近求远”甚至于完全误导;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 课程介绍: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于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的就是语言教学,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要从外语教学的研究中吸取营养。国外的外语教学研究较早,成果丰富,我们一定要去借鉴,才可能根据汉语特点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 这门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直接阅读外文资料,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分析的方法,提高理论和学术素养。 要求: 1、熟悉每章的key words 2、Make presentation in English 3、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4、认真预习和完成课后作业 5、期末考查方式:passage translation(英译汉) 教材介绍: 20世纪外语教学蓬勃发展,教学法的研究也发展很快。一方面,19世纪一些传统的教学法传承下来;另一方面,20世纪有许多创新的教学法。Jack C. Richard 和Theodore S. Rodgers 所著的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一书对20世纪出现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法进行描述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承前启后。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1、Approach and method 2、Language teaching ---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s book is a book on the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but it’s more than that. Accordin g to the authors, the aim of this book is to present an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a particular approach or method. The authors have avoided personal evaluation, preferring to let the method or approach speak for itself and allows readers to make their own appraisals. So this book is not intended to popularize or promote particular approaches or methods described. It is designed to give the teacher or teacher trainee a straightforward introduction to commonly used an less commonly used methods, and a set of criteria by which to critically read, question, and observe methods. The goal is to enable teachers to become better informed about the natur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methods and so they can better arrive at their judgments and decisions. 第一章 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简史 本章主要介绍20世纪以前的外语教学简史 通过此章的学习,我们将会发现20世纪出现的教学法都是历史的延续和发 展。 在这章中,我们将了解两种传统的教学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和The Direct Method(直接法)

小学英语教学法主要方法和流派

英语语教学法主要方法和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 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 阅读/朗读一一句子翻译一一讲解语法/语言点一一书面回答一一理解性问题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书面语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 (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 (3 )教师的绝对权威 (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 技巧:(1 )书面翻译/互译 (2 )阅读理解性问答 (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 (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 4、评价: (1 )使用方便 (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 用目的语讲解一一提问一一回答 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一一总结规则一一巩固性练习一一听写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 (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 (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 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 (2 )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 (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 (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 三、听说法

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 听外语对话一一模仿一一纠正语音语调一一逐句背诵一一对话练习一一看书面材料一一语法点归纳一一替换/回答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 )掌握结构句型和词汇。 (3)语言学习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教师的正确肯定有助于强化正确的语言习惯。 (4)本族语控制到最低限度。 技巧:背诵对话,扩展练习,链式提问,替换练习、回答提问、对话、转换练习等。 4、评价:(1)《英语900句》、《灵格风教材》 (2)学生学到的句型较少能自如地转化为课外的交际能力 (3)“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四、交际法 1、交际法就是把运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交际作为学习语言的方法。交际法有时 称为功能法或意念法。 交际法的最大特征是它对语言结构和能同等重视。学习不仅要知道语言 规则的用法,还必须学会交际。 2、示例 (1 )利用真实生活材料开展讨论: (源于材料)题目辩论一一提供不同的句型一一小组讨论一一总结 (2)连环图片做交际性练习:抽出图片猜测前后内容 (3)设置生活背景进行交际:按照角色身份、年龄、地位、性别说出不同的内容。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 )强调语言的意义,而不是结构。 (2)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交际能力(即有效和得体地运用语言系统的能力)? (3)教学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尝试交际。 (4 )教师的作用就是以任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 (5)流利性与可接受性是教语言的主要目标。技巧:(1)利用真实材料 (2)重新安排打乱顺序的句子 (3 )语言游戏(信息差等) (4 )小组讨论,解决难题 (5 )角色扮演 4、评价:交际法的运用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目的语的形式、意义和功能。 五、静授法 静授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沉默,从而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活用语言的方 法。该法由戈铁诺(Caleb Cattegno)提出(1972),其特征是使用各种带颜色的小棍,把各种声音与特定的颜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1、Approach and method 2、Language teaching ---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s book is a book on the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but it’s more than that. According t o the authors, the aim of this book is to present an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a particular approach or method. The authors have avoided personal evaluation, preferring to let the method or approach speak for itself and allows readers to make their own appraisals. So this book is not intended to popularize or promote particular approaches or methods described. It is designed to give the teacher or teacher trainee a straightforward introduction to commonly used an less commonly used methods, and a set of criteria by which to critically read, question, and observe methods. The goal is to enable teachers to become better informed about the natur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methods and so they can better arrive at their judgments and decisions. 第一章 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简史 在这章中,我们将了解两种传统的教学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 和The Direct Method(直接法) 第二章The nature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方法的性质本章为以后的分析立下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framework)。在这个框架中,教学法包括 三个部分: 1、Approach(理论):语言理论和学习理论 2、Design(设计):教学目的、大纲、教学活动形式、学生角色、教师角色、教材的作用 3、Procedure(教学步骤) This chapter will present a model for the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methods. This model will be used as a framework for the subsequent discussions and analyses of particular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and philosophies. 第三章至第十章是根据第二章中所立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对八派语言教学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第三章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口语法和情景法 第四章The 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 第五章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际法 第六章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 第七章The Silent Way 沉默法 第八章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社团学习法 第九章The Natural Approach 自然法 第十章Suggestopedia 暗示法 Where a method or approach has extensive and acknowledged links to a particular tradition in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is treated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chapter. Where a method or approach has no acknowledged ties to established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s not relevant. In these cases the method is considered in terms of its links to more general linguistic, psychological, or educational traditions. 第一章 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简史 This chapter provides a background for discussion of contemporary methods and suggests the issues we will refer to in analyzing these methods. Changes i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out history have reflected a.Recognition of changes in the kind of proficiency learners need (oral proficiency 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b.Changes in theories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of language learning.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日期:2007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03-28] 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它的因素比较多。由于外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必然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领域一般教学论的影响。然而,外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语言学。自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每一主要流派都有体现它基本理论的相应的外语教学法。但是,外语教学并不完全依附语言学,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的外语教学法(如直接法)并无相对应的语言学流派作为理论基础。因此,不能机械地将语言学流派与外语教学法看成一对一的关系。 第一节传统外语教学法流派及其教学原则与方法据历史记载,最早谈论外语教学方法的是欧洲教育家马科斯.昆体良(Marcus Fabins Quintilian A.D.35—95)。他出生于西班牙,后去罗马教授希腊语。他的教学由四个步骤组成:朗读伊索寓言;写下该故事;口头讲述某段故事;写一篇短文。据说这一方法流传很长一段时间。然而,16世纪前外语教师的工作大部分仅为词汇和句子的讲解而已。直到19世纪初,有关外语教学的方法尚未形成系统的观点和理论。 外语教学法理论是在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它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以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和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为代表,一般称它们为传统的外语教学法;60年代后,认知法(the cognitive approach)和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崛起促使一系列新型教学法脱颖而出,它们又可分为70年代诞生与80年代后期发展的两大教学方法。 但是,任何新教学法的兴起并不意味着旧方法的消亡。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外语教学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各有长处和局限性。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自觉地、灵活地运用他们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对象服务。 一、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长与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无论在我国或国外,早期的外语教学都普遍采用语法翻译法。18世纪末,欧洲的拉丁语和希腊语的教学方法大多为语法翻译法。19世纪盛行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更为语法翻译法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翻译的手段和比较母语与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异同达到掌握外语和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

《语言教学的流派第二版》自己整理的笔记培训资料

《语言教学的流派第二版》自己整理的笔 记

第一章 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第二章 The nature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前两章很简单,详见前面中文导读 第三章 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The oral approach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is a grammar-based method in which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gradation are used and new teaching points are presented and practiced through meaningful situation-based activities. 一、Background 1. Two of the leaders were Harold palmer and A.S.Hornby. 2. Vocabulary control 3. Grammar control 二、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roach were as follows: 1. Language teaching begins with the spoken language. Material is taught orally. 2. The target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of the classroom. 3. New language points are introduced and practiced situationally. 4. Vocabulary selection procedures are followed to ensure that an essential general service vocabulary is covered. 5. Items of grammar are graded by their complexity. 6.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introduced once a sufficient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basis is established. 三、Approach ○1a type of British “structuralism”. ○2 One distinctive feature: structures must be linked to situations in which they could be used ○3 Language was viewed as purposeful activity related to goals and situations in the real world. a type of behaviorist habit-learning theory(three processes in learning a language) (1). Language learning as habit formation

语言教学法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认知派:强调自觉掌握经验派:强调习惯养成 人本派:强调情感因素功能派:强调交际运用 语法翻译法:以语法知识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二语读写能力。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别称:又叫“传统法”、“古典法” 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德国官能心理学(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创立) 主要特点: 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不重视口 语和听力(重读写,轻听说) 2、以系统语法知识为纲,采用演绎法,通过翻译练习巩固 3、词汇是课文内容,用对译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与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阅读文学名著 优势与不足: 1、语法翻译法是二语教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体现理性派教学法 特点 2、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精读课有较大影

响 3、忽视口语教学与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训练 4、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 5、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 6、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 7、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直接法:主张口语教学为基础,按照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别称:改革法、自然法 代表人物:早期代表人物菲埃托《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德国教育学家贝力子、创造“系列法“的法国语言学家古安, 典型教材:英国艾克斯利的《基础英语》 语言学基础: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靠感觉和记忆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 主要特点: 1、目的语与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直观手用目的 语学习目的语,课堂教学采用扮演角色或演戏方式 2、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的 自动的习惯,在一定阶段做一个总结 3、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认为口语第一性符合自然途径,重视

《语言教学流派第二版》自己整理笔记

第一章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第二章The nature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前两章很简单,详见前面中文导读 第三章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The oral approach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is a grammar-based method in which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gradation are used and new teaching points are presented and practiced through meaningful situation-based activities. 一、Background 1. Two of the leaders were Harold palmer and A.S.Hornby. 2. Vocabulary control 3. Grammar control 二、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roach were as follows: 1. Language teaching begins with the spoken language. Material is taught orally. 2. The target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of the classroom. 3. New language points are introduced and practiced situationally. 4. Vocabulary selection procedures are followed to ensure that an essential general service vocabulary is covered. 5. Items of grammar are graded by their complexity. 6.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introduced once a sufficient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basis is established. 三、Approach (2).An inductive approach is used to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3).The same processed are thought to occur both in child language learning and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四、Design (1). Practical command of the four basic skills of language (2). Accuracy in both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 is regarded as crucial. (3). Automatic control of basic structur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is fundamental. —a list of the basic structur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a drill-based manner to practicing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s (2) Situation: the use of concrete objects, pictures and realia, which together with actions and gestures (3) Practice techniques: guided repetition, substitution activities, pair practice

最新《语言教学的流派》自己整理的笔记

第三章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The oral approach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is a grammar-based method in which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gradation are used and new teaching points are presented and practiced through meaningful situation-based activities. 一、Background 1. Two of the leaders were Harold palmer and A.S.Hornby. 2. Vocabulary control 3. Grammar control 二、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roach were as follows: 1. Language teaching begins with the spoken language. Material is taught orally. 2. The target language i s the language of the classroom. 3. New language points are introduced and practiced situationally. 4. Vocabulary selection procedures are followed to ensure that an essential general service vocabulary is covered. 5. Items of grammar are graded by their complexity. 6.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introduced once a sufficient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basis is established. 三、Approach 1、Theory of language ○1 a type of British “structuralism”. ○2One distinctive feature: structures must be linked to situations in which they could be used ○3Language was viewed as purposeful activity related to goals and situations in the real world. 2、Theory of learning (three processes in learning a language) a type of behaviorist habit-learning theory (1). Language learning as habit formation (2).An inductive approach is used to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3).The same processed are thought to occur both in child language learning and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四、Design 1、Objectives: (1). Practical command of the four basic skills of language (2). Accuracy in both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 is regarded as crucial. (3). Automatic control of basic structur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is fundamental. (4). Writing derives from speech.

英语教学法流派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流派 ————读书笔记 在研读了以下书目的基础上,我完成了这篇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基础》:第2章外语教学法简史;第3章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Unit 2 Understanding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外语教育心理学》:第1章外语学习理论和模式 第10章外语教学法学派与心理学 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用母语授课,授课重点是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翻译法历史悠久,其优点是: 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 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翻译法的缺点是: 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其主要特点是: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直接法流行甚广,其优点是: 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 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缺点是: 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 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ism, 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于20世纪40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它吸收了直接法的许多优点,又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认为外语学习是习惯的形成,采取模仿、机械练习和记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课堂上学生做大量的句型操练,不考虑意思和语境。 其优点是: 1. 培养学生敢于大胆主动地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谈,口语能力较强; 2. 句型操练对初学者帮助很大,语言规范; 其缺点是:

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中文)

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时间:18世纪末 代表人物:[德]奥伦多夫 语言学理论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派 心理学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官能心理学认为心理的各种官能可分别加以训练.例如:记忆、思考、概括…… 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阅读法、普鲁士法(the Prussian Method)等。 它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 历史地位: “外语教学中历史最长与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左焕琪,2002); 该教学法在替代了改变了拉丁语的统治地位之后几乎统治了欧洲 外语教学长达数百年之久,于十九世纪达到全盛时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间“统治了整个欧洲”(Richards & Rodgers, 2000); 语法翻译法“创建了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成为外语教学史上最早的一个教学法体系。它的出现为建立外语教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鲁宗干,2001)。 主要特点:

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教学过程: [1] 复习: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 [2] 教授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本课单词、音标及母语解释,并逐字讲解。学生跟教师朗读单词。 [3] 讲授句法、语法:讲解句法、语法意义及相关规则,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按规则进行转换等。 [4]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逐句讲解并要求学生能记住。 [5] 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教师依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回答。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新知识。 [6] 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课文。 优点 A.强调语言的准确性。 B.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语法知识扎实。 C.由于注重书面语教学,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比较高。 D.便利易行,容易测试学生,班级易于管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