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短篇序言的解读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短篇序言的解读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短篇序言的解读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短篇序言的解读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短篇序言的解读

——摘自黄其洪老师的博客

整个序言包括四段正文和六个注释,虽然篇幅很短,但是里面所包含的信息却极为丰富,我们可以说它确实起到了一本严格著作的序言应该承担的作用。通常说来,一本著作的序言需要告诉读者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主题和研究方式,而这短短的序言把这些全都交代清楚了。这个序言原来是作为《笔记本》III的一个小部分而存在的,由于一方面它的内容和《笔记本》III的其他内容之间有一种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它的内容总体上对于我们了解整个《手稿》为什么要设定这样的主题、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叙述方式以及整个《手稿》期间马克思的基本的哲学立场都有一种总体性的先在说明的作用,因而编者把它作为整个《手稿》的序言放在三个笔记之前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第一段正文中,马克思首先交代了自己为什么要对国民经济学的著作进行批判性的阅读,他认为这是他在完成他曾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中提出过的任务。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地说:“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1]。他认为自己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这种“政治的批判”和“法的批判”,但是仅仅是从理论上进行这种政治和法的批判还不够,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而要了解人的秘密,必须深入到市民社会中去,去理解市民社会中的“世界制度”。也就是说,仅仅实现了“政治解放”还不够,还必须实现“人类解放”,但是为了要实现人类解放,正如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中、自己的个体劳动中、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3]。因此,对市民社会会本身进行批判性的考察,特别是对市民社会中存在的经济结构和制度进行考察,称为实现人类解放的首要条件。总之,在完成对宗教的批判和对法的批判之后,对市民社会特别是经济制度的批判称为马克思要超越黑格尔必须完成的一步。接着,马克思强调自己已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展开了思辨的批评,但是在那里没有对市民社会自身的内在结构以及国家内部的组织制度进行批评。虽然在那里比较成功地揭示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所蕴含的神秘的“逻辑泛神论”,但是这种思辨的批评和对“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是混在一起的,这种混杂不利于完成对黑格尔法哲学各个部分的严厉批判,这是马克思对自身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所做的工作的一个批判性的反省。为了改进这个工作,马克思认为应该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不同部分展开不同的批评,在这种部门批判完成之后,最后再完成一部总体批判的著作(当然这个计划最终落空了),在这些部门批判中应该包含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由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研究了亚当斯密、斯图尔特等人的国民经济学著作之后写出来的,它吸取了很多国民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所以为了完成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一方面必须了解国民经济学经典作家的著作,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它们进行批判性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深入地批判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去全面超越黑格尔。

从第一段的正文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的结论:一是马克思在这个时期已经对黑

格尔的法哲学以及他的整个哲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力图从总体上去超越黑格尔,这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等人影响的结果;二是马克思把自己的对政治经济学著作的批判性研读看作是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步骤,因而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部著作看作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深化和继续。也就是说,这本著作仍然是马克思向黑格尔挑战的一个结果,而这一点长期以来恰恰遭到了人们的忽视。以往人们总是认为马克思去研读政治经济学著作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莱茵报》时期处理物质问题难题的刺激,再加上对资本主义进行一种人道主义批评的结果,尽管这些都是原因之一,但是,我认为它们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马克思在这一时期还不是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而存在,他更多的还是一个哲学家,如何去超越黑格尔哲学以建立一种新的回到现实具体的人的哲学是这一时期马克思的首要任务。即使到了1857年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也没有完全脱离黑格尔的背景。忽视这一点将造成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严重误读。

在第二段正文中,马克思首先强调自己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是经验的和批判的研究,而不是思辨的和神学的研究。他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为了将自己的研究同他的老师布鲁诺·鲍威尔区别开来。在该段正文的第一句话之后有一个长长的注释。在这个注释中,他对布鲁诺·鲍威尔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认为他由于缺乏对政治经济学的经验研究,只能用一些思辨的语词来掩盖自己的极端无知和思想贫乏。虽然布鲁诺·鲍威尔也试图去过问世俗的事物,但是当他去过问世俗事物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却总是神学的语言,所以马克思在这里把布鲁诺·鲍威尔称为“不学无术的评论家”和“神学家”。与此相对,马克思认为用思辨的语言和神学的语言去关注世俗事物是不合时宜的,他自称自己为“实证的批判者”。当然这里可以看作费尔巴哈对他的影响。在表述自己的基本立场和批判布鲁诺·鲍威尔之后,马克思在第二段中进一步强调自己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性研读借鉴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例如,孔西德朗、列鲁、卡贝、德萨米、邦纳罗蒂、付立叶、劳蒂埃尔和维尔加德尔等人的著作,也借鉴了德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他认为德国人在这方面只有魏特林、赫斯和恩格斯的著作具有独创性,他特别强调了这三个人的著作对于他批判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引导作用,这体现了马克思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学意识。

当然这里需要额外提出来说明的一点是:马克思对于他的老师和事业上的恩人布鲁诺·鲍威尔的态度确实让人难以恭维。布鲁诺·鲍威尔对于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可以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清晰地看出,布鲁诺·鲍威尔为马克思争取波恩大学讲师资格的努力也是正所周知的。可以说,布鲁诺·鲍威尔曾经是马克思思想的引路人和生活上的恩人,但是,一当马克思发现自己的思想视野和老师发生分歧之后,一当他自认为自己已经超越老师之后,却用了极为不恭敬的语言来攻击布鲁诺·鲍威尔,说布鲁诺·鲍威尔是“不学无术的评论家”,“极度无知”和“思想贫乏”。在后来的《神圣家族》中更是极尽攻击之能事。如此种种,在中国人看来,确实未免有些过分。其实马克思完全可以正面阐释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澄清自己的观点和老师的观点的差别,但是没有必要以这种谩骂和恶毒的讽刺来证明自己的高明。亚里士多德虽然也强调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但是,即使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柏拉图的分歧的时候,对柏拉图也是很恭敬的。这就意味着在希腊的古典时期也是讲究师道尊严的。如果说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人们有师道尊严还和没有基督教信仰有关,既然这时没有至上神,那么人间的老师地位会突出一些;那么,即使在已经有了基督教信仰的德国古典时期,师道尊严也照样存在,黑格尔虽然也认为自己超越了康德和费希特,但是在提到这二位先贤的时候依然是充满敬意,这就说明了师道尊严也是西方的一种传统。马克思的这种做法在西方也可能是一种异类,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同情理解的是那时他毕竟年轻,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说话夸张和薄情一点,似乎勉强可以理解,但是,这毕竟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希望中国的青年不要犯这种毛病。

在第三段正文中,马克思特别强调自己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研究除了受以上英、法、德等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的影响之外,主要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在这里他对费尔巴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了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保真这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4]。在接下来的对本段的正文的一个注释中,马克思写道:“一些人处于狭隘的忌妒,另一些人则出于真正的愤怒,对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和《轶文集》中的《哲学改革纲要》——尽管这两部著作被悄悄地利用着——可以说策划了一个旨在要埋没这两部著作的真正阴谋”[5]。这段正文和这个注释大致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费尔巴哈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对思辨哲学的批判确立了“实证”的立场,当然这里的“实证”不是英美的实证科学意义上的实证,而是指从现实的感性的具体的人出发去思考问题的一种立场,它本质上还是一种哲学的观念;

2、尽管从布鲁诺·鲍威尔开始包括施蒂纳、赫斯等人一直想要超越黑格尔哲学以建立一种新的实证哲学,一直都想回到现实具体的人,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只有费尔巴哈才真正为这种新的实证哲学奠定了基础;

3、这种新的实证的哲学相对于以往的思辨哲学的神学立场来说是一种人道主义,相对于以往的思辨哲学的精神立场来说是一种自然主义,所以马克思把这种新的实证哲学叫做“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这一点确实是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4、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原理》和《哲学改造的临时刚要》这两篇文献是这种新的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宣言书,这两篇文献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的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

5、但是,费尔巴哈的著作却要么因为一些人狭隘的忌妒、要么是因为一些人真正的愤怒而被埋没了,理论界对这篇文献的宣传很少,马克思把理论界对这两篇文献的态度和做法成为一种“阴谋”,他相信这种阴谋不会影响费尔巴哈的历史地位,这些文献的影响将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确实对费尔巴哈有很高的评价,就费尔巴哈确立了一种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立场从而为人们真正超越黑格尔哲学奠定基础这一点来说,费尔巴哈对这一时期的马克思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深刻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往往强调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阶段,这一点又得到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强化。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这一时期费尔巴哈确实为马克思超越黑格尔提供了一个立场的基础,但是马克思在接受费尔巴哈的这个立场的同时还保留了对费尔巴哈的批评,这从他给卢格的一封书信中可以看出。在那封信中,马克思写道:“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这就是: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然而这一联盟是现代哲学能够借以成为真理的唯一联盟。结果大概像在十六世纪那样,除了醉心于自然的人以外,还有醉心于国家的人”[6]。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对人的自然性关注的太多,而对人的社会历史性关注的太少。后者是马克思当时关注的一个焦点,当然这种关注是在黑格尔的影响下发生的。我认为,在这一期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的位置应该是这样的:黑格尔规定了马克思的基本理论视野和理论问题,而费尔巴哈却给马克思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这些理论问题的视角,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黑格尔给马克思提供了一个世界,而费尔巴哈给马克思提供了一双观看世界的眼睛。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还是更为根本的。虽然这时马克思为了超越黑格尔更强调费尔巴哈对他的影响,但是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基础性影响始终存在着。这一点越到马克思成熟的时候,马克思越能清晰地意识到并且勇敢地承认它。所以认为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主导的阶段,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关于这一段文字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恩格斯的影响,人们认为费

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的主要文本是《基督教的本质》,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我们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文献了解的更多一些,就会发现其实早在1841年《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之前,布鲁诺·鲍威尔和大卫·施特劳斯就已经出版了具有明显的无神论倾向的著作,特别是在布鲁诺·鲍威尔的著作中已经提到了“上帝是人的自我形象的异化”,“不是上帝造人,而是人造上帝”这样的观点。这本著作是1839年出版的,而这一时期也是马克思和布鲁诺·鲍威尔接触极为频繁的时期。马克思不可能不知道布鲁诺·鲍威尔的这些观点。《基督教的本质》在总体上并没有超出布鲁诺·鲍威尔的基本观点,所以,《基督教的本质》对马克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我们从这篇序言第三段文字的注释中也可以得到佐证。在这个马克思本人写作的注释中,只提到了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原理》和《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并没有提到《基督教的本质》。熟悉这两个文献的人就知道在这两个文献中,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学性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神本性质和唯心主义性质,提出必须将其颠倒,建立一种以现实具体的感性的人为基点的哲学人类学,费尔巴哈将这种新哲学称为“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而正是这些内容深深打动了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为马克思超越黑格尔找到了一个基点。正因如此,马克思才在第三段正文中说道,“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总之,恩格斯那个观点确实是一种误判。我们今后可能需要对马克思提到的那两篇文献更加重视。

在第四段正文中,马克思特别提到了自己在笔记本III的结尾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剖析的必要性。不过从他所使用的措辞来看,马克思是把整个手稿作为一部著作的初稿来写作的,他似乎有出版这部著作的愿望,因为他提到这本手稿的时候使用了这样的用语,“本著作的最后一章”。尽管后来马克思在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一部分内容最为最后一章,而是在此后又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内容,但是这只能说明马克思在写作的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计划,不能说明他原来没有计划,这是需要说明的第一点。其次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认为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剖析是布鲁诺·鲍威尔没有完成的任务,布鲁诺·鲍威尔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有做这件事的必要性。之所以他认识不到这种必要性,是因为他在本质上还是一个“神学家”,“他或者不得不从权威的哲学的一定前提出发,或者当他在批判的过程中以及由于别人的发现而对这些哲学前提产生怀疑的时候,就怯懦地和不适当地抛弃、撇开这些前提,仅仅以一种消极的、无意识的、诡辩的方式来表明他对这些前提的屈从和对这种屈从的恼恨”[7]。当然这里提到的“权威的哲学”和“这些哲学前提”都是特指黑格尔哲学,而不是一般的哲学。也就是说,布鲁诺·鲍威尔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还是在黑格尔哲学的前提下进行的,他并没有从根本的原则上超越黑格尔,因为他本质上使用的还是一些思辨的和神学的话语。尽管他已经开始对这些前提产生质疑,并对它们展开了局部的批判,但是,这种质疑主要不是由他发起的,他实际上是受了“别人的发现”的影响才产生怀疑的。这里的“别人”可能指的是费尔巴哈,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是在故意偏低布鲁诺·鲍威尔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原创性,他指出了布鲁诺·鲍威尔利用了费尔巴哈的成果但却不承认这一点。显然,此时的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具有更多的亲近性,他是站在支持费尔巴哈的立场上来对自己曾经的老师和恩人进行攻击。

在指认出布鲁诺·鲍威尔神学批判的局限之后,受过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熏陶的马克思还是在本段文字的结尾处对自己曾经的老师所做的工作做了一个有保留的肯定。他承认神学的批判“在运动之初曾是一个真正的进步因素”[8],因为它有利于黑格尔哲学的解体。但是,当黑格尔哲学的解体运动进一步深入的时候,神学批判的方式就显得过于消极,不仅如此,它甚至在进一步解体的进程中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神学批判不仅保留了神学的话语,而且也保留了黑格尔哲学的超验设定,这双重的保留使得布鲁诺·鲍威尔的神学批判成为黑格尔哲学的“已被歪曲”的“神学漫画的顶点和结果”[9]。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黑格尔

哲学的解体,建立一种新的实证的哲学,必须向布鲁诺·鲍威尔开战,以揭露他的神学和思辨的本质,马克思预告道,这项工作将在另一本著作中展开,熟悉马克思著作的人,一下就能猜到,马克思在这里预告的就是《神圣家族》。在写完笔记本III之后,马克思确实立即投入到《神圣家族》的写作之中,马克思在这里的预告并没有像他在其他很多地方的预告一样成为空头支票。实际上,当时马克思好像性子比较急,还没等《神圣家族》开始写作就已经在第四段正文的一个长长的注释中对布鲁诺·鲍威尔展开了攻击。

这个长长的注释涵义很丰富,大致包括以下几点:一、布鲁诺·鲍威尔在反复强调自己批判的纯粹性的同时实际上掩盖了自己的批判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当他拒绝十八世纪启蒙主义者的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批判策略时,他还是处在思辨和神学的话语体系中,据说,他拒绝十八世纪启蒙主义者的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批判策略的理由是这种批判策略没有克服群众的局限性,而他实际上是把自己摆在比群众更高的位置上;二、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形成了实质的挑战,布鲁诺·鲍威尔虽然不能理解这种挑战的意义,但是他一方面假装自己已经有了这些发现,好像费尔巴哈的发现并没有什么新意似的,另一方面又指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中还缺少黑格尔辩证法的某些要素,而这些要素布鲁诺·鲍威尔自己是拥有的,从而证明自己比费尔巴哈高明;三、布鲁诺·鲍威尔自己夸耀的那种被他拥有的黑格尔辩证法的要素实际上是一种对“自我意识”和“精神”的唯灵论的偶像崇拜,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确实已经没有了这些要素,这些要素确实还存在在布鲁诺·鲍威尔的神学批判中,但是,恰恰因为存在着这些要素,证明布鲁诺·鲍威尔并没有克服黑格尔哲学,尽管他自认为自己克服了,费尔巴哈没有克服。在接下来的另一个短注释中,马克思明确地说,与布鲁诺·鲍威尔的这种判断相反,只有费尔巴哈才真正构成了对黑格尔哲学的克服和超越,其理由可以参看马克思写作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那一部分。

从第四段正文和这两段注释我们可以看出,1927年梁赞诺夫在编辑出版笔记本III 时将这一部分内容取名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并不是毫无理由的,一方面是因为在第四段正文中马克思明确地表达了要系统批判布鲁诺·鲍威尔的愿望,在这个长长的注释和第二段正文的注释中也已经开始了对布鲁诺·鲍威尔的攻击,另一方面是因为从整个序言的精神氛围来看,马克思为了捍卫费尔巴哈给他提供的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立场的有效性,确实需要告别布鲁诺·鲍威尔的批判立场,而且在写完笔记本III之后,马克思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对布鲁诺·鲍威尔的批判活动中。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仅仅将《手稿》看作是为写作《神圣家族》所做的准备,一方面将降低《手稿》的理论价值,因为在1844年仅仅批判布鲁诺·鲍威尔已经不具有理论上的革命性,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此,他的根本目的是想批判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以此为契机从总体上超越黑格尔哲学,黑格尔才是马克思真正想超越的人,如果马克思的理论抱负仅仅是超越布鲁诺·鲍威尔,那么《手稿》的气象未免太小;另一方面,《手稿》的具体内容无论是笔记本I,还是笔记本II,亦或是笔记本III,几乎都是和布鲁诺·鲍威尔无关的内容,政治经济学的视野是布鲁诺·鲍威尔所不具有的,马克思称布鲁诺·鲍威尔为不学无术的评论家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一点,既然如此,建立在对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了解基础上的批判性解读更是与布鲁诺·鲍威尔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我认为将《手稿》看作是写作《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判。

也许这样去理解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复杂心态是可以的:马克思在这一段时间对政治经济学著作进行批判性解读的根本动机是想批判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并进而超越黑格尔哲学,他发现为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布鲁诺·鲍威尔不仅不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一些障碍。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为马克思超越黑格尔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础,虽然这个基础还不是很明确而有效,但是,毕竟费尔巴哈为马克思开辟了一条和黑格尔不同的

道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高度肯定了费尔巴哈的积极价值。但是布鲁诺·鲍威尔等人却不承认费尔巴哈的价值,把自己冒充为超越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人。因此,为了更好地批判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需要证明自己新的立场的有效性,为此需要排除那些影响确立这种新立场的障碍,布鲁诺·鲍威尔等人恰恰在此时就成为了这种障碍,所以,马克思需要向他们开火。超越黑格尔才是目的,批判布鲁诺·鲍威尔只是一种间接手段而已。尽管这一时期马克思向自己提出了双重的任务,但是,在整个的写作《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通过批判政治经济学来超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这一任务上,而把批判布鲁诺·鲍威尔以进一步自觉地确立自己的新的感性和实证立场的任务放在了《神圣家族》中。从这个角度看,《手稿》的理论价值远远超过《神圣家族》,尽管后者写作的时间更晚。这就是我们解读《手稿》的序言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文2版,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文2版,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3]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文2版,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6]马克思. Marx to Ruge,MEGA I i (2) 30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中文1版,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2—443页。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大全及答案

训练一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120分钟)—III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入提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1)1A 2)2A 3)3A 4)4A 2、图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sc i等于()1)1A 2)1.5A 3)3A 4)-1A 3、图示电路中电压u等于() 1)4V 2)-4V 3)6V 4)-6V 4、图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等于()1)3V 2)4V 3)5V 4)9V 7AΩ 2Ω 1 Ω 4 i 6V Ω 2 Ω 4 sc i Ω 2 Ω 4 + _ Ω 2 Ω 2 - 2V + - 10V + u - + Ω 1Ω 2 6V + _ 3V + _ + - oc u

5、图示电路中电阻R 吸收的功率P 等于( ) 1)3W 2)4W 3)9W 4)12W 6、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L R 吸收的最大功率等于( ) 1)0W 2)6W 3)3W 4)12W 7、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 1)2Ω 2)4Ω 3)6Ω 4)-2Ω 8、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0(+c u 等于( ) 1)2V 2)3V 3)4V 4)0V 3V Ω 2+_ R Ω 1A 3Ω 3+ _ 6V 5:1 L R Ω 4- + i 2a b 4V Ω 2+ _ Ω 2+ - c u +_ 2V =t F 1

9、图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电压)(∞c u 等于( ) 1)2V 2)4V 3)6V 4)8V 10、图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 1)2S 2)3S 3)4S 4)7S 11、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t i 等于() 1)t e 25- A 2)t e 5.05- A 3))1(52t e -- A 4) )1(55.0t e -- A 1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t u 的振幅等于() 1)1V 2)4V 3)10V 4)20V Ω46V Ω 2+ _ Ω 2+ - c u 0=t F 1- +1u 1 2u + - Ω 2+ _ Ω2+ - =t F 1F 25A Ω 20=t i 1H s 10+ _ + _ u 1H s u F 25.0V t t u s )2cos()(=

失效分析论文 2

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及预防 摘要:滚动轴承是现代机械传动中重要的基础部件之一。它也是极易造成破坏的一种机械零件。滚动轴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对于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滚动轴承;失效分析;维护 一、概述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的重要零件。滚动轴承由于摩擦系数小,启动阻力小及对润滑剂粘度敏感性低,运动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它正标准化,选用润滑、维护都很方便,因此在一般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它同时也具有承受冲击能力差,滚动体上载荷分布不均匀等缺点,因此在机械生产中常会出现轴承的磨损、刮伤、胶合,产生噪声,甚至整个轴承烧伤等现象。这将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严重时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分析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及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 2.1轴承的疲劳剥落 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体表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既承受载荷又产生相对滚动,同时轴承又受到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在周期性的交变载荷的作用下,产生交变应力,这个应力循环次数越来越多,达到一定数值后轴承表面会出现与滑动方向垂直的疲劳裂纹,裂纹会受到应力作用和润滑油的侵蚀,当裂纹向轴承衬和衬背结合面扩展后,造成轴承衬材料的剥落,产生的剥落周边不规则,由于剥落面的逐渐扩大,而往往向深层扩展。深层剥落是接触疲劳失效的疲劳源。另外疲劳磨损引起表面金属小片状脱落,在轴承表面形成一个个麻坑,当麻坑尺寸大时,麻坑成为下凹的舌状,或成椭圆形。麻坑附近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痕迹,塑性变形中金属的流动的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一致。在麻坑的前沿和坑的根部,还有多处明显发展的表面疲劳裂纹和二次裂纹。疲劳剥落是轴承失效的主要形式,当出现疲劳失效后,会造成较强烈的振动、噪声和发热现象。 2.2轴承的磨损失效 轴承的滚道和滚动体之间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导致其表面金属不断磨损而产生失效。滚动轴承常见的磨损失效形式主要有粘着磨损和磨料磨损。粘着磨损是由于在两个配合面上局部应力很高,使之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并产生牢固的粘合或焊合。当摩擦副表面发生粘合后,如果粘合出处的结合强度大于基体的强度,剪切撕脱将发生在相对强度较低的金属亚表层,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 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造成其性能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就产 生了失效或损坏.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疲劳剥落、磨损、塑性变形、腐蚀、烧伤、 电腐蚀、保持架损坏等。 一,疲劳剥落 疲劳有许多类型,对于滚动轴承来说主要是指接触疲劳。滚动轴承套圈各滚动体表面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其滚动表面金属从金属基体呈点状或片状剥落下来的现象称为疲劳剥落。点蚀也是由于材料疲劳引起一种疲劳现象,但形状尺寸很小,点蚀扩展后将形成疲劳剥落。 疲劳剥落的形态特征一般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面积,使滚动表面呈凹凸不平的鳞状,有尖锐的沟角.通常呈显疲劳扩展特征的海滩装纹路.产生部位主要出现在套圈和滚动体的滚动表面. 轴承疲劳失效的机理很复杂,也出现了多种分析理论,如最大静态剪应力理论、最大动态剪应力理论、切向力理论、表面微小裂纹理论、油膜剥落理论、沟道表面弯曲理论、热应力理论等。这些理论中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全面解释疲劳的各种现象,只能对其中的部分现象作出解释。目前对疲劳失效机理比较统一的观点有: 1、次表面起源型 次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形成油膜的条件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内部

(次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2、表面起源型 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未形成油膜或在边界润滑状态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3、工程模型 工程模型认为在一般工作条件下,轴承的疲劳是次表面起源型和表面起源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疲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有与轴承制造有关的因素,如产品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和制造质量等;也有与轴承使用有关的因素,如轴承选型、安装、配合、润滑、密封、维护等。具体因素如下: A、制造因素 1、产品结构设计的影响: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根据使用性能目标值来确定的,这些目标值如载荷容量、寿命、精度、可靠性、振动、磨损、摩擦力矩等。在设计时,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产品设计与使用的不适用或脱节,甚至偏离了目标值,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产品的早期失效。 2、材料品质的影响:轴承工作时,零件滚动表面承受周期性交变载荷或冲击载荷。由于零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因此,会产生极高的接触应力。在接触应力反复作用下,零件工作表面将产生接触疲劳而导致金属剥落。就材料本身的品质来讲,其表面缺陷有裂纹、表面夹渣、折叠、结疤、氧化皮和毛刺等,内部缺陷有严重偏析和疏松、显微孔隙、缩孔、气泡、白点、过烧等,这些缺陷都是造成轴承早期疲劳剥落的主要原因。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与分析..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与分析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serious break fault down in rolling bearing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0020101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王林鸿

摘要: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应用最广的机器零件,也是最易损坏的元件之一, 旋转机械的许多故障都与滚动轴承有关,轴承的工作好坏对机器的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其缺陷会产生设备的振动或噪声,甚至造成设备损坏。因此, 对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分析, 在生产实际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振动 Abstract: Rolling bearing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rotating machinery of the machine parts,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easily damaged components. Many of the rotating machinery fault associated with rolling bearings, bearing the work of good or bad has great influence to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machine, its defect can produce equipment of vibration or noise, and even cause equipment damage. Therefore, the diagnosis of rolling bearing fault analys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Key words: rolling bearing fault diagnosis vibration 引言:滚动轴承是机器的易损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旋转机械的故障约有30% 是因滚动轴承引起的,由此可见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准确判断出它的末期故障是非常重要的,可减少不必要的停机修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事故停机。滚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损坏,如装配不当、润滑不良、水分和异物侵入、腐蚀和过载等。即使在安装、润滑和使用维护都正常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运转,轴承也会出现疲劳剥落和磨损。总之,滚动轴承的故障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对作为运转机械最重要件之一的轴承,进行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也是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重点。 一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分析方法 1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传统的分析方法 1.1振动信号分析诊断 振动信号分析方法包括简易诊断法、冲击脉冲法(SPM法)、共振解调法(IFD 法)。振动诊断是检测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 (1)常用的简易诊断法有:振幅值诊断法,反应的是某时刻振幅的最大值,适用于表面点蚀损伤之类的具有瞬时冲击的故障诊断;波峰因素诊断法,表示的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基础 练习题 复刻回忆 1-1 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元件A 吸收功率30W,元件B 吸收功率15W,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得电流I 1 、I 2 、I 3。 解 A,A,A 1-5 在图题 。 解 A,V 1-6 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 , 1-8 解 电阻功率:W, W 电流源功率:, W 电压源功率:W, W 2-7 电路如图题2-7 解 V A A A 2-9 电路如图题2-9 解 从图中可知,2Ω与3Ω并联, 由分流公式,得 A 所以,有 解得 A 2-8 电路如图题2-8所示。已知,解 KCL: 解得 mA, mA 、 R 为 k Ω 解 (a)由于有短路线,, (b) 等效电阻为 2-12 电路如图题2-12所示。求电路AB 间得等效电阻。

解 (a) (b) 3-4 用电源变换得方法求如图题3-4所示电路中得电流I 。 解 或由( A,A, A 所以 A 4-3 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3 解 显然,有一个超网孔,应用KVL 即 电流源与网孔电流得关系 解得: A,A 电路中各元件得功率为 W,W, W,W 显然,功率平衡。电路中得损耗功率为740W 。 4-10 用节点电压法求如图题4-10所示电路中得电压。 解 只需列两个节点方程 解得 V ,V 所以 V 4-13 电路如图题4-13所示,求电路中开关S 打开 与闭合时得电压。 解 由弥尔曼定理求解 开关S 打开时: V 开关S 闭合时

5-4 用叠加定理求如图题5-4所示电路中得电压U 。 解 应用叠加定理可求得 10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5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电压为 5-8 图题5-8所示无源网络N 外接U S =2V , I S =2A 时, U S =2V ,I S =0A 时, 响应I =5A 。现若U S =4V,I S =2A 时,则响应I 为多少? 解 根据叠加定理: I =K 1U S +K 2I S 当U S =2A 、 I S =0A 时 I =5A ∴K 1=5/2当U S =2V 、 I S =2A 时I =10A ∴K 2=5/2 当U S =4V 、 I S =2A 时 响应为 I =5/2×4+5/2×2=15A 5-10 求如图题5-10 解 用叠加定理求戴维南电压 V 戴维南等效电阻为 5-16 用诺顿定理求图题5-16示电路 中得电流I 。 解 短路电流 I SC =120/40=3A 等效电阻 R 0=80//80//40//60//30=10Ω 5-18 电路如图题5-18所示。求R L 为何值时 解 用戴维南定理有,开路电压: V 戴维南等效电阻为 所以,R L =R 0 = 4、8Ω时,R L 可获得最大功率, 其最大功率为 5-20 如图题5-20所示电路中,电阻R L 可调,当R R =? 解:先将R L 移去,求戴维南等效电阻: R 0 =(2+R)//4 Ω 由最大传输定理: 用叠加定理求开路电压: 由最大传输定理: , 故有 U S =16V 6-1 参见图题6-1:(a)画出ms ;(c)求电感提供最大功率时得时刻;(d)求ms 时电感贮存得能量。

轴承失效分析

轴承失效分析 轴承型号:6206-2Z/C3 6208-2Z/C3 6306-2Z/C3 客户反映问题:轴承在安装上电机以后试运行,发现轴承运转噪音过大。 失效轴承数量:6206-2Z/C3 18套 6208-2Z/C3 2套 6306-2Z/C3 1套 发现失效时间:2018年4月7日 现场查看并拿回样品时间:2018年4月8日 在此日期之间或者之后均无异常。 (当轴承高速运行时,轴承内会频繁发生过度碾压,因此有可能会产生高频噪声。这被视为“轴承噪声”,实际上它是由轴承产生的振动或周围结构传递的振动导致的声音。周围结构还可能会减弱或放大噪声的特性。) 由于SKF轴承出厂前均经过振动噪音测试,且为100%检验,因此不存在噪音质量问题。 轴承的振动级别与适用范围 一.轴承的振动级别: 1、轴承振动(加速度)分为Z、Z1、Z 2、Z3四个等级(μm/s); 2、轴承振动(速度)分为V、V1、V2、V 3、四个等级(dB)。 二.适用范围: 1、Z、V级适用于轴承制造厂家对标准规定范围内的深沟球轴承振动检验用; 2、Z1、V1级适用于对轴承振动有一般要求的轴承成品检验; 3、Z2、V2级适用于Y系列电机及相应要求的其他电机轴承; 4、Z3、V3级适用于对振动有严格要求时。 我公司与SKF上海工厂沟通后将18套6206-2Z/C3;2套6208-2Z/C3;1套6306-2Z/C3送检。 经过检测:6208-2Z/C3 2套轴承噪音超标; 6306-2Z/C2 1套轴承噪音超标; 6206-2Z/C2 3套轴承噪音超标,15套轴承噪音达标。 将轴承防尘盖打开后清洗润滑脂重新注油后检测,上述21套轴承噪音均在正常范围内。 其中2套6208-2Z/C3轴承防尘盖上有明显凹痕或防尘盖没有压入到位(如图1),在拆卸防尘盖后得检测中噪音达标,推断为轴承防尘盖形变导致的噪音超标。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频谱分析报告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1(之国外专家版) 滚动轴承故障 现代工业通用机械都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滚动轴承。一般说来,滚动轴承都是机器中最精密的部件。通常情况下,它们的公差都保持在机器的其余部件的公差的十分之一。但是,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10%以下的轴承能够运行到设计寿命年限。而大约40%的轴承失效是由于润滑引起的故障,30%失效是由于不对中或“卡住”等装配失误,还有20%的失效是由过载使用或制造上缺 陷等其它原因所致。 如果机器都进行了精确对中和精确平衡,不在共振频率附近运转,并且轴承润滑良好,那么机器运行就会非常可*。机器的实际寿命也会接近其设计寿命。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工业现场都没有做到这些。因此有很多轴承都因为磨损而永久失效。你的工作是要检测出早期症状并估计故障的严重程度。振动分析和磨损颗粒分析都是很好的诊断方法。 1、频谱特征 故障轴承会产生与1X基频倍数不完全相同的振动分量——换言之,它们不是同步的分量。对振动分析人员而言,如果在振动频谱中发现不同步分量那么极有可能是轴承出现故障的警告信号。振动分析人员应该马上诊断并排除是否是其它故障引起的这些不同步分量。 如果看到不同步的波峰,那极有可能与轴承磨损相关。如果同时还有谐波和边频带出现,那么轴承磨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时候你甚至不需要再去了解轴承准确的扰动频率。 2、扰动频率计算 有四个与轴承相关的扰动频率:球过内圈频率(BPI)、球过外圈频率(BPO)、保持架频率(FT)和球的自旋频率(BS)。轴承的四个物理参数:球的数量、球的直径、节径和接触角。其中,BPI 和BPO的和等于滚珠/滚柱的数量。例如,如果BPO等于3.2 X,BPI等于4.8 X,那么滚珠/滚柱 的数量必定是8。

光谱分析法导论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一.教学内容 1.电磁辐射及电磁波谱的概念、特性及相关物理量 2.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及相关的光谱学 3.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4.光学分析法的基本仪器 二.重点与难点 1.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的特殊 2.各物理量的相互换算 3.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机制 4.各种能级跃迁的概念及相应的光谱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掌握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的概念及性质 2.熟练掌握电磁辐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换算 3.清楚理解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光谱 4.清晰光学分析法分类的线索 5.了解光谱法的基本仪器部件 四.学时安排2学时 第一节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光学分析法是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化学方法。 这些电磁辐射包括从 射线到无线电波的所有电磁波谱范围

(不只局限于光学光谱区)。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等。 光学分析法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 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 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光谱法可分为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吸收光谱法(A AS),原子荧光光谱法(A FS)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X FS)等。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法(U V-Vi s),红外光谱法(IR),分子荧光光谱法(M F S)和分子磷光光谱法(M P S)等。 非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时,测量辐射的某些性质,如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等变化的分析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光谱法。 一、发射光谱法 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M* ,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发射光谱。 M* ?→M +hv 通过测量物质的发射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的方法叫做发射光谱分析法。 根据发射光谱所在的光谱区和激发方法不同,发射光谱法分为: 1.γ射线光谱法

轴承失效分析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安阳工学院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工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3) 第一章滚动轴承基本特点 (4) 1.1滚动轴承的结构 (4) 1.2 滚动轴承的作用 (4) 1.3 滚动轴承的优点 (4) 1.4 滚动轴承的缺点 (4) 1.5 滚动轴承的好处 (4) 第二章滚动轴承的分类 (6) 2.1 按滚动轴承结构类型分类 (6) 2.2 按滚动轴承尺寸大小分类 (7) 第三章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8) 3.1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 (8) 3.2允许转速 (8) 3.3刚性 (8) 3.4调心性能和安装误差 (8) 3.5安装与拆卸 (10) 3.6市场性 (10) 第四章滚动轴承的代号 (12) 4.1基本代号 (12) 4.2前置代号 (13) 4.3后置代号 (13) 第五章滚动轴承常见故障 (14) 第六章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15)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频谱分析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频谱分析 滚动轴承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滚动轴承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旋转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作好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搞好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要环节。 滚动轴承在其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并且重复性强。正常优质轴承在开始使用时振动和噪声均比较小,但频谱有些散乱,幅值比较小。运动一段时间后,振动和噪声保持在一定水平,频谱比较单一,仅出现一,二倍频,极少出现三倍工频以上频谱,轴承状态非常平稳,进入稳定工作期。持续运行后进入使用后期,轴承振动和噪声开始增大,有时出现异音,但振动增大的变化比较缓慢,此时,轴承峭度值开始突然到达一定值。可以认为此时轴承出现了初期故障。这时就要对轴承进行严密监测,密切注意其变化。此后轴承峭度值又开始快速下降,并接近正常值,而振动和噪声开始显著增大,其增大幅度开始加快,其振动超过标准时(ISO2372),其轴承峭度值也开始快速增大,当轴承超过振动标准,峭度值也超过正常值时,可认为轴承已进入晚期故障,需要及时检修设备,更换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式 振动分析是对滚动轴承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一般方式为:利用数据采集器在设备现场采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并储存,传送到计算机,利用振动分析软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到滚动轴承各种振动参数的准确数值,进而判断这些滚动轴承是否存在故障。采用恩递替公司的Indus3振动测量分析系统进行大中型电机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经过近几年实际使用,其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要想真实准确反映滚动轴承振动状态,必须注意采集信号的准确真实,因此要在离轴承最近的地方安排测点。 2、滚动轴承正常运行特点与诊断技巧 滚动轴承的运转状态在其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重复性非常好。例如,正常优质轴承在开始使用时,振动幅值和噪声均比较小,但频谱有些散乱(图1)这可能是由于制造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如表面毛刺等所致。运行一段时间后,振动幅值和噪声维持一定水平,频谱非常单一,仅出现一、二倍频。极少出现三倍工频以上频谱(图2),轴承状态非常稳定,进入稳定工作期。继续运行一段时

光谱分析法导论题库

光谱分析法导论 1.在下列激发光源中,何种光源要求试样制成溶液?( 1 ) (1)火焰(2)交流电弧(3)激光微探针(4)辉光放电 2.发射光谱法用的摄谱仪与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相同的部件是( 3 ) (1)光源(2)原子化器(3)单色器(4)检测器 3.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3 ) (1)原子光谱(2)分子光谱(3)可见分子光谱(4)红外光谱 可见光源通常使用钨灯 5. 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三种分析方法中均很严重的干扰因素是( 2 ) (1)谱线干扰(2)背景干扰(3)杂散干扰(4)化学干扰 6.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 2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3)线性范围宽(4)多元素同时测定7. __紫外__和__可见_辐射可使原子外层电子发生跃迁. 原子发射光谱法 1. 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 2 ) (1) 交流电弧(2) 等离子体光源(即为ICP)(3) 直流电弧(4) 火花光源 2. 闪耀光栅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入射角α、衍射角β和闪耀角θ之间满足下列条件( 4 ) (1) α=β(2) α=θ(3) β=θ(4) α=β=θ 3. 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4 ) (1) K (2) Ca (3) Zn (4) Fe 所以选择铁谱作为标准 4. 矿物中微量Ag、Cu的发射光谱定性分析应采用的光源是 (1) I CP光源(2) 直流电弧光源(3) 低压交流电弧光源(4) 高压火花光源直流电弧光源用于矿石难溶物中低含量组分的定量测定 5. 下列哪种仪器可用于合金的定性、半定量全分析测定 (1)极谱仪(2)折光仪(3)原子发射光谱仪(4)红外光谱仪(5)电子显微镜6. 发射光谱摄谱仪的检测器是( ) (1) 暗箱(2) 感光板(3) 硒光电池(4) 光电倍增管 7. 对原子发射光谱法比对原子荧光光谱法影响更严重的因素是( ) (1) 粒子的浓度(2) 杂散光(3) 化学干扰(4) 光谱线干扰 8. 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源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____蒸发________ 和__激发__。 9. 影响谱线强度的内因是______各元素的激发电位统计权重____________ ,外因是__被测元素浓度和弧焰温度________________ 。 10. 自吸:原子在高温下被激发而发射某一波长的辐射, 但周围温度较低的同种原子(包括低能级原子或基态原子)会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 11. (1)海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___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____________ (2)矿物中微量Ag、Cu的直接定性分析_____直流电弧_________ (3)金属锑中Sn、Bi的直接定性分析______电火花________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浪逐风尖 2008-11-05 10:55 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造成其性能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就产生了失效或损坏.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疲劳剥落、磨损、塑性变形、腐蚀、烧伤、电腐蚀、保持架损坏等。 一,疲劳剥落 疲劳有许多类型,对于滚动轴承来说主要是指接触疲劳。滚动轴承套圈各滚动体表面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其滚动表面金属从金属基体呈点状或片状剥落下来的现象称为疲劳剥落。点蚀也是由于材料疲劳引起一种疲劳现象,但形状尺寸很小,点蚀扩展后将形成疲劳剥落。 疲劳剥落的形态特征一般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面积,使滚动表面呈凹凸不平的鳞状,有尖锐的沟角.通常呈显疲劳扩展特征的海滩装纹路.产生部位主要出现在套圈和滚动体的滚动表面. 轴承疲劳失效的机理很复杂,也出现了多种分析理论,如最大静态剪应力理论、最大动态剪应力理论、切向力理论、表面微小裂纹理论、油膜剥落理论、沟道表面弯曲理论、热应力理论等。这些理论中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全面解释疲劳的各种现象,只能对其中的部分现象作出解释。目前对疲劳失效机理比较统一的观点有: 1、次表面起源型 次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形成油膜的条件下运转时,滚动

表面是以内部(次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2、表面起源型 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未形成油膜或在边界润滑状态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3、工程模型 工程模型认为在一般工作条件下,轴承的疲劳是次表面起源型和表面起源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疲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有与轴承制造有关的因素,如产品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和制造质量等;也有与轴承使用有关的因素,如轴承选型、安装、配合、润滑、密封、维护等。具体因素如下: A、制造因素 1、产品结构设计的影响 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根据使用性能目标值来确定的,这些目标值如载荷容量、寿命、精度、可靠性、振动、磨损、摩擦力矩等。在设计时,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产品设计与使用的不适用或脱节,甚至偏离了目标值,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产品的早期失效。 2、材料品质的影响

基于adams的轴承振动失效分析

Engineering MECHANICS,Vol.14,2007,No.4,p.259–268259 VIBRATION ANALYSIS OF ROTARY DRIER Frantiˇs ek Palˇc′a k*,Martin Vanˇc o* In this paper the transfer of vibration from motor to the bottom group of rotary drier is analyzed in the ADAMS/Vibration module environment.Excitation from unba- lanced motor shaft is transferred through bearings mounted in side shields to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bottom plate.Output results were time-domain courses of displacement,velocity,acceleration and transfer functions,frequency response func- tions and modal coordinates corresponding to excitation frequency. Key words:vibration,rotary drier,frequency response 1.Description of goals The goal of vibration analysis of rotary drier developed by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Michalovce was the evaluation of vibration transfer from motor to the bottom plate.Ob-tained results should be used as comparative values for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point of view of allowed level of vibration.To obtain physically relevant results for basic insight of its functional and vibrational properties3D model of drier bottom plate(Fig.1)includes bearings,transmission-device with belt and bottom plate with attachment elements. Fig.1:Scheme of drier’s bottom plate 2.Task steps The requested research oriented to the virtual dynamic analyses of mechanical system with gross motions dictates to adopt mechanical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perform *Assoc.Prof.F.Palˇc′a k,Ph.D.,MSc.M.Vanˇc o,Strojn′?cka fakulta,Slovensk′a technick′a univerzita v Brati-slave,N′a m.slobody17,81231Bratislava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所谓电路,是由电的器件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1-2.实现电能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电工电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电路称为电子电路。 1-3.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时间的函数。 2-1.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 2-2.习惯上把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3.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能量的得失量定义为这两点间的电压。 2-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5.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6.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2-7.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2-8.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2-9.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2-12.用u—i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2-13.用u—q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容元件。 2-14.用i— 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感元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2-15.端电压恒为 S i(t),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2-16.输出电流恒为 S 2-17.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2-18.几个同极性的电压源并联,其等效电压等于其中之一。 2-19.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P26-31)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解:标注电压如图(a )所示。 由KVL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U P 105222=?=?=(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W P 20452523=?=?=(吸收)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欧姆定律及KCL 有 A I 35 152==,A I I 123221=-=-=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I P 15115151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2-=?-=(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W I P 459535522 23=?=?=?=(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KCL 有 故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图(a )中,1i 与ab u ; 解:如下图(a )所示。 因为 所以 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1I 及电压0U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 及KCL 有 整理得 解得mA A I 510531=?=-,V U 150=。

题1-19图 补充题: 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 ,求电阻R 。 图1 解:由题得 因为 所以 2. 如图2所示电路,求电路中的I 、R 和s U 。 图2 解:用KCL 标注各支路电流且标注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所示。 由KVL 有 解得A I 5.0=,Ω=34R 。 故 第二章(P47-51) 2-4 求题2-4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ab R ,其中Ω==121R R ,Ω==243R R ,Ω=45R ,S G G 121==, Ω=2R 。 解:如图(a )所示。显然,4R 被短路,1R 、2R 和3R 形成并联,再与5R 串联。 如图(c )所示。 将原电路改画成右边的电桥电路。由于Ω==23241R R R R ,所以该电路是一个平衡电桥,不管开关S 是否闭合,其所在支路均无电流流过,该支路既可开路也可短路。 故 或 如图(f )所示。 将原电路中上边和中间的两个Y 形电路变换为?形电路,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得 2-8 求题2-8图所示各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 及总电压ab U 。 题2-8图 解:方法1。将原电路中左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 A I 14 12441=+?=,A I I 314412=-=-= 故 方法2。将原电路中右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 A I 2.16 14461=+?=,A I I 8.22.14412=-=-= 故 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各电路的电流i 。 题2-11图 解:电源等效变换的结果如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 V U AB 16=A I 3 2=

仪器分析练习题(第2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

仪器分析练习题 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一.选择题 1. 在1900~3600?区域测量某一分子的吸收光谱,使用光源的最佳选择是(B ) A. 钨灯 B. 氘灯(中山大学2011年:分析化学基础) C.汞灯 D. 空心阴极灯 2.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选用的光源为(C) A. 钨灯 B. 能斯特灯(南开大学2007年) C.空心阴极灯 D. 氘灯 3. 下列色散元件中,色散均匀、波长范围广且色散率大的是(D)?(厦门大学2010年) A.滤光片 B.玻璃棱镜 C.石英棱镜 D.光栅 4. 棱镜或光栅可作为(C)(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 A.滤光元件 B.聚焦元件 C.分光元件 D.感光元件 5. 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强度时,增大检测信号值的方法是(B)?(厦门大学2010年) A.增大光源电压 B.增大光电倍增管电压 C.增大采光狭缝宽度 D.以上方法均可 6.下列两种光源均是线光源的是(B)(东北大学2010年) A. W灯和空心阴极灯 B.激光和空心阴极灯 C.氘灯和能斯特灯 D. ICP光源和硅碳棒 7.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B ) A.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B.用于测定无机元素(南京大学2006年) C.线性范围宽 D.多元素同时测定 8.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三种分析方法中均很严重的干扰因素是(B) A.光谱线干扰 B.背景(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C.杂散光 D.化学干扰 9. 如果设定一个单色器(采用光栅为分光元件)使其能允许600nm的光通过,则下列光线 中还有哪条也能通过该单色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2013年) A. 1000nm B. 800nm C. 400nm D. 300nm 10.某摄谱仪刚好可以分辨310.030nm及309.9920nm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 出的谱线组还有(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A. Si 251.61 -Zn 251.58nm B. Ni 337.56 -Fe 337.57nm C. Mn 325.40 -Fe 325.395nm D. Cr 301.82 -Ce301.88nm 11. 以下分析方法适宜用于定性分析的是(A)?(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A.原子发射光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紫外可见光谱法 D.荧光光谱法 12. 关于原子光谱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A.在原子发射光谱的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高压电火花 B.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比,光谱线干扰对原子发射光谱法影响更严重 C.原子发射光谱法可以测定待测元素的存在状态 D.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待测元素,其灵敏度、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原子化系统

电路分析基础答案一

电路基础试题一 一.简答题: 1. 图示电路,已知U S1=12V ,US 2=3V ,R 1=3Ω,R 2=9Ω,R 3=10Ω,求U ab 。(5分) Uab=12V 2. 已知:U1=12V , U3=16V , R1=2Ω, R2=4Ω,R3=4Ω, R4=4Ω, R5=5Ω, IS=3A 求I=?(5分) 解:I= – 0.2A 3. 图示电路,若2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1W ,求电阻R 的值和1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5分) 解:R=2Ω,P=0.5W 4. 利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5分) 1V + - + U -

解:U=6V 5. 图2所示电路,已知A t t i V t t u s )60cos(24)(,)cos(2100)(?-==ωω,求电 压源发出的平均功率。(5分) P=400W 二.综合计算题: 解: 2、用节点法求图示电路中的u (15分) 解:u=-3V 1.用网孔法求解 i 1, i 2 , i 3 (15分) 11223312303565350323535350l l l l l i A i i A i i A i i i A =-===-==+=-

解: 解:U=16V 3.电路如图所示,开关在t =0时闭合,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已知U 1=6 V ,U 2=10V ,R 1=3k Ω,R 2=6k Ω,R 3=2k Ω,C =1μF ,求开关闭合后的i 2(t )(15分) 4.用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诺顿定理)求电压U (15分) 5.求电路各支路的复功率。(15分) o o 236(37.1)1001882j 1424 VA S =∠-?∠=-发2*2*111236()768j 1920 VA 10j 25S U Y ===++吸2*22 1113j3345 VA S U Y ==-吸310271(),062t i t e A t --=-≥

傅里叶分析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作业名称:傅里叶分析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院系:机械工程系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XX年XX月 XXXXXXXXX校区

傅里叶分析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摘要:简要介绍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滚动轴承故障分析中的应用,滚动轴承在机械设备中使用非常广泛,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品质。对滚动轴承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能够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获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滚动轴承运行时的实时数据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同时,采用对正常轴承和故障轴承信号对比分析、各种故障轴承之间信号的对比分析,加深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轴承实时信号分析的运用和理解,能够更好的对轴承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 关键词: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状态监测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in the rolling bearing failure analysis applications, bearing i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s widely used, and its working status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entire device.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able to avoid major accidents and achieve greate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rough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for real-time data bearing signal runtime analysis can be achieved on the rolling bearing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Meanwhile, the use of normal bearings and bearing fault sig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fault signals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bearings and deepened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f the bearing using real-time signal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bearing can be better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analysis. Keywords: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Rolling; fault diagnosis; condition monitoring 一、概述 通过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原理的理解和学习,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方法,对滚动轴承的1组正常数据和2组故障数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