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由体位待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自由体位待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自由体位待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自由体位待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自由体位待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6-27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杨永萍周为民[导读] 产程中待产妇的体位也打破了以往从始至终采取平卧位待产和分娩的单一传统体位。

杨永萍周为民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118002)

【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待产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足月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仰卧位待产。观察组43例,采用自由体位待产;观察两组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一产程使用药物干预例数、发生软产道裂伤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平均8.0±1.25小时,对照组为10.0±1.33小时。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平均1.25±0.25小时,对照组为1.5±0.50小时。观察组第一产程中药物干扰率为20.9%,对照组为27.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分别为2.3%、5.0%。结论自由体位待产可以缩短产程、减少第一产程的干预、及减少新生儿产伤的发生。

【关键词】自由体位分娩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062-02

近几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产时待产体位进行不断的研究,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转变及提高阴式分娩质量的要求,产程中待产妇的体位也打破了以往从始至终采取平卧位待产和分娩的单一传统体位,通过指导待产妇变换体位来减轻产痛、加快产程进展,从而达到降低手术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本次将对产妇的待产体位、分娩体位对产程进展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便提高产科阴道分娩质量。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足月初产妇共83例,年龄在23岁至30岁,孕周在37周以上,排除妊娠合并者及妊娠并发症患者,排除进阴道分娩禁忌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即仰卧位分娩组40例,观察组即自由体位分娩组43例,两组均经阴道分娩。

1.2 方法:患者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嘱其采取自由体位,对照组嘱其采取仰卧位。同时定期进行阴道检查,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并记录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期间使用药物干预的例数、新生儿产伤发生例数。

2.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平均8.0±1.25小时,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0±1.33小时,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平均1.25±0.25小时,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0.50小时,观察组第一产程中药物干扰率为20.9%(9/43),少于对照组的27.5%(11/40);观察组新生儿产伤发生率2.3%(1/43),对照组为5.0%(2/40)。(详见表1及表2)。

因样本较小,无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行大样本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观察组及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n) 第一产程(小时)第二产程(小时)

观察组 43 8.0±1.25 1.25±0.25

对照组 40 10.0±1.33 1.5±0.50

表2 观察组及对照组第一产程中用药物干预率及产伤发生率比较

组别例数(n) 第一产程中药物干预率(%) 新生儿产伤发生率(%)

观察组 43 20.9 (9/43) 2.3 (1/43)

对照组 40 27.5 (11/40) 5.0 (2/40)

3.讨论

3.1分娩体位的发展

在产科历史上,仰卧位分娩可能并不是主要的体位,只是在近代产科特别是各种手术器械助产出现以后,才采取以仰卧位为主要的体位。仰卧位是大多数医院普遍采用的待产体位。这种体位使得助产士容易观察产程、听胎心音和操作接生。但长期临床应用曲陆容等发现:仰卧位并不是最佳的待产体位,因为在分娩中此体位最不符合生理。其不足为:仰卧位分娩时胎儿纵轴与产轴不在一条直线上,使胎儿重力对宫颈的压迫作用减弱,宫颈不能有效地扩张,第一产程时间长;仰卧位分娩时腰椎曲度增加,妊娠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循环血量减少,子宫血液减少,其结果可直接引起胎盘循环障碍,易造成胎儿缺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易致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而且产妇要靠自己努力收缩腹肌逼出胎儿,常因力不从心而导致产程延长;仰卧位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妇骶尾关节难以扩张导致骨盆出口经线弹性受限,从而增加了难产机会和手术助产率。因此,鼓励产妇在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待产。

1996年WHO总结了各国对产时适宜技术的研究,在《正常分娩监护实用守则》中,提出产时全面支持、自由体位是有用的,应鼓励使用的措施。自由体位分娩,其实就是由产妇自主选择一种最能舒缓疼痛的待产体位。自由体位方法:卧、走、立、坐、跪、趴、蹲等方式,任孕妇自由选择。卧:可仰卧、左右侧卧、半卧等;走:下床在待产室或附近走动;立:站在床尾,以床尾栏为支撑扶手,臀部左右摇摆,或背靠在墙上站着,双手扶在床尾栏上;坐:可正坐,也可反坐,即双手趴在靠背椅的软垫上坐着;跪:双脚分开跪在矮床软垫上,臀部翘高或臀部左右摇摆或不对称跪、站位;趴:双手抱踏花棉被趴在软垫上;蹲:双手扶床沿或扶椅子,两脚分开蹲在地上。分娩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及母婴不良结局率有积极作用。

3.2 分娩期自由体位的优势

3.2.1 分娩期自由体位可缩短第一产程

自由位分娩更合乎人体的生理要求。因为人体脊椎有一段自然向前弯曲脊椎凸部,而自由位分娩则利用了这个凸部,使产妇背部、腰肌得到运动,促使内脏蠕动加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分娩,还增加产妇的舒适感,降低分娩时的疼痛感,能缩短产程,减少难产。因为自由位时静息宫内压较卧位高,宫缩也比平卧位强。另外,产妇取自由位分娩还能使腰凸缩小,使反S形曲线变为C形曲线,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平面相称,作用于子宫底部的压力能更有效的通过胎儿,有利于胎儿娩出。自由位可使胎先露沿着阻力最小途径下降,减少了抬头俯屈不良,头盆不称的发生,自由位能改善骨盆轴线,更有利胎先露下降[2]。有资料认为:体位的改变能影响静止期宫内压,当产妇由平卧到站立或坐位时,引起子宫静止期压力的增加,较高的静止期宫内压作用于宫颈,导致分娩过程加速是可能的[3]。

分娩第一产程时间较长,产妇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应根据产妇需求鼓励其选择适合自己的体位,多下床活动,这不仅对产妇是种安慰,还尊重了产妇对分娩的决策权和参与权,使其主动进食进水,及时排空膀胱,分散了对阵痛的注意力,使其全身放松,情绪稳定,精力充沛,避免了精神紧张所导致的宫缩乏力、宫颈水肿和产程停滞,减少了产程中用药、导

尿等产科干预。在本试验中,观察组第一产程药物干预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少。但由于样本较小,无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3.2.2 改变体位可预防或纠正胎头位置异常

产程中由于缺乏恰当的体位,往往发展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造成分娩困难,给母儿带来很大的危害。临产初期,确诊胎位异常(枕后位),指导产妇改变体位,行同侧侧腹卧位,可使胎儿背部的重心在胎儿重力和羊水浮力形成的力作用下,胎儿背部由枕后位时的侧后方,向产妇腹部前方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胎头枕郎向前旋转。随着间歇性宫缩,胎头不断下降,胎方位会朝着最有利枕前位方向旋转[4]。使胎轴前移,避免胎轴与产轴成角,从而纠正枕后位胎头俯屈不良现象。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此时,再改变产妇待产体位,行抱膝位,令髋关节和膝关节高度屈曲,使膝部尽量靠近腹部,出口前后径可增大1.5~2cm,并可纠正过大骨盆倾斜度[5],使耻骨联合上抬,提供宽大的分娩空间,改变胎头娩出方向,有利于阴道分娩,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钳的使用[6]。本实验中观察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药物干预率较对照组低,产伤发生率也低。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行大样本试验。

3.2.3 变换体位可产生的有益作用

陈改婷和张宏玉主译的《产程进展手册》提出产妇变换体位可产生下列有益作用:使骨盆骨骼重新调整,有利于骨盆形态和容积发生改变,适应胎儿需要;引发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而有效的宫缩;调整下降角度,即胎儿轴与母体轴之间的角度;有利于发挥重力优势作用;增加胎儿供氧和母体痛感减轻等[7]。

3.3分娩期变换体位管理的意义

孕妇体位变换是真正无创伤的人为方法,便于实施,符合孕产妇身心需求,尊重了产妇在产时的自主权,有效发挥了产妇的主动性,是一种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方法。未来产时服务模式将尽可能减少对产妇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使产妇的分娩过程尽量回归自然状态。

综上所述:分娩期自由体位可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了产程中的用药,纠正枕后位或枕横位,并且更加符合孕产妇的身心需要。但是,所有有关待产体位的研究,缺乏大样本病例随机分组调查研究和进一步物理力学研究,也未将早产患者列入研究范围。所以,有必要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为分娩期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提供更为有利的循征医学的支持,从而得以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曲陆容,天野完,西岛正博,等.孕妇体位变换对母儿循环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0):591.

[2]527.五刘金环,陈殿红,赵文杰.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体位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5):21-22.

[3]刘念稚,徐岚.特殊体位在第一产程的应用.中国妇幼保健,2009 (33):4783.

[4]李春玉.体位护理干预在产程中矫正胎方位的应用.中国全科医学,2009,8(8):903.

[5]赵萍.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观察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

[6]赵兴波,单家治.利用孕妇体位矫正胎方位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9):517-519.

[7]陈改婷,张宏玉主译.产科进展手册(第2版),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