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idas Civil第08章 设计

midas Civil第08章 设计

midas Civil第08章 设计
midas Civil第08章 设计

第八章“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

8.1 能否进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验算? (2)

8.2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进行PSC设计的注意事项? (2)

8.3 PSC设计能否计算截面配筋量? (3)

8.4 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跳过:没有找到钢束序号为(1)的构件”? (3)

8.5 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钢束组中有其他类型的钢束材料”? (4)

8.6 为什么PSC设计时,提示“PSC设计用荷载组合数据不存在”? (4)

8.7 A类构件能否分别输出长、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5)

8.8 为什么PSC设计结果中没有“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5)

8.9 为什么PSC设计时,斜截面抗裂验算结果与梁单元主拉应力分析结果不一

致? 5

8.10 为什么承载能力大于设计内力,验算结果仍显示为“NG”? (6)

8.11 PSC设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结果表格中“跳过”的含义? (7)

8.12 为什么改变箍筋数量后,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没有影响? (7)

8.13 为什么定义“截面钢筋”后,结构承载能力没有提高? (8)

8.14 如何指定PSC设计计算书封面上的项目信息内容? (10)

第八章“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8.1能否进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验算?

具体问题

如题!

相关命令

设计〉SRC设计

问题解答

可以使用“设计〉SRC设计”对钢管混凝土结构进行结构验算。

相关知识

进行SRC设计时,首先要建立组合结构并分析,注意组合结构的材料和截面必须选择组合材料和组合截面。分析完成后,定义SRC设计用荷载组合(结果)荷载组合〉SRC设计),定义了荷载组合后,还需要定义“SRC组合构件设计参数”指定设计参考的规范和设计材料的力学性能,执行设计即可。

对于SRC结构不仅可以进行结构验算,还可以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8.2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进行PSC设计的注意事项?

具体问题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可以进行PSC设计吗?使用施工阶段联合截面进行PSC设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相关命令

设计〉PSC设计

问题解答

对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可以进行PSC设计,但仅对部分验算内容进行截面验算,如不能进行混凝土截面正应力验算。且执行PSC设计时有其特殊的设计原则。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执行PSC设计原则如下:

(1)不能进行截面正应力验算;

(2)使用阶段截面应力验算:截面特性采用的是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中最终截面特性并考虑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后的换算截面特性。

(3)承载能力验算:采用的是建模所用截面的截面特性进行承载能力计算。

相关问题

问题4.26。

8.3PSC设计能否计算截面配筋量?

具体问题

进行PSC设计时,程序能否对各个截面进行截面配筋设计?

相关命令

设计〉PSC设计

问题解答

目前PSC设计可以对验算截面进行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配筋设计。如下图所示,给出钢筋用量、钢筋布置位置以及预应力钢筋张拉荷载的估算值,为设计人员在编辑截面配筋时提供参考。

相关知识

对于预应力钢筋估算,程序参考的是《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徐光辉、胡明义主编,2000年,人民交通出版社)中的表2-5-3中的估算公式进行计算的。

预应力钢筋估算时不考虑已配普通钢筋作用,但在普通钢筋估算时要考虑已配预应力钢筋提供的抗弯承载力作用,然后根据最大弯矩设计值计算所需的普通钢筋用量。

进行普通钢筋估算必须在前处理定义“截面配筋”,否则不能进行普通钢筋估算。8.4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跳过:没有找到钢束序号为(1)的构件”?

具体问题

分析完成后执行PSC设计时,提示如图8.4.1所示。

图8.4.1 PSC设计提示信息

相关命令

模型〉单元〉单元〉分割...

问题解答

本模型因为预应力钢束穿入最外侧的两个单元(单元45和单元46)太短,通常程序默认如果钢束在单元内布置长度小于单元长度的1/5时,则忽略钢束在此单元的布置。可以通过对45和46号单元进行单元细分来改正此问题。

相关知识

定义预应力布置形状时,钢束分配单元必须连续,程序默认最多可以在分配单元中出现一处不连续的情况,如果不连续位置超过两处,则程序会提示“钢束分配单元没有长拉”。相关问题

问题11.5。

8.5为什么执行PSC设计时提示“钢束组中有其他类型的钢束材料”?

具体问题

分析完成后执行PSC设计,提示错误不予进行设计,如图8.5.1所示。

相关命令

荷载〉预应力荷载〉钢束布置形状...

问题解答

同样钢束组中的只能有一个钢束特性值。因为钢束组定义的意义是将预应力损失情况一样或接近的钢束放置在同一组内,程序以钢束组为单元查看预应力损失结果表格,钢束组的定义对其他分析没有影响。

8.6为什么PSC设计时,提示“PSC设计用荷载组合数据不存在”?

具体问题

定义了PSC设计各项参数后,执行PSC设计时,程序提示设计用荷载组合不存在,为什么?

相关命令

结果〉荷载组合...

问题解答

PSC设计所用荷载组合必须在“结果〉荷载组合〉混凝土设计”栏内定义,在“一般”栏内定义的荷载组合不能进行PSC设计。

相关知识

荷载组合共有四栏,其中混凝土设计、钢结构设计、SRC设计分别用混凝土结构验算、钢结构验算、SRC结构验算用组合,“一般”栏内定义的荷载组合仅用于分析结果的查看,“一般”栏内可以包含其它三种荷载组合类型,还可以定义荷载组合包络。

8.7A类构件能否分别输出长、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具体问题

对于A类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规范要求分别按长短期组合进行验算,那么程序能否同时输出长、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呢?

相关命令

设计〉PSC设计

问题解答

在Civil2006中可以同时输出A类构件在长、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如下图所示,SIG-ALL为0项对应的是在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SIG-ALL 非0项对应的是在长期荷载组合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相关知识

在Civil671中,A类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仅输出一种最不利结果。程序对长、短期荷载组合分别进行验算,取最不利一种荷载组合下的验算结果输出。

相关问题

问题7.8。

8.8为什么PSC设计结果中没有“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具体问题

进行PSC设计完成后,为什么唯独没有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相关命令

设计〉PSC设计〉PSC设计结果表格〉...

问题解答

因为荷载组合中没有短期荷载组合,所以对于全预应力构件,程序无法执行正截面抗裂和斜截面抗裂。重新生成短期荷载组合。

8.9为什么PSC设计时,斜截面抗裂验算结果与梁单元主拉应力分析结果不一

致?

具体问题

PSC 截面应力查看截面应力时,发现在psc 计算结果-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表格中结果与梁应力(PSC)中PS1结果相差较大,请问:1)这两个结果可以比较吗?2)1、2两点相差较大正常吗? 相关命令

设计〉PSC 设计〉PSC 设计结果表格... 结果〉应力〉梁单元应力(PSC )...

问题解答

在有移动荷载作用的情况下的截面应力程序给出的都是最大最小值,因此得到的组合应力值都是按最不利应力得到的组合值,而PSC 设计得到的截面应力结果是同是发生内力计算得到的应力值,所以在有移动荷载作用的情况下还是要以PSC 设计中的截面应力计算值为准。对没有移动荷载作用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8.10为什么承载能力大于设计内力,验算结果仍显示为“NG ”?

具体问题

在PSC 设计结果表格中得到的设计承载能力Vn 数值大于设计剪力d V 0 ,可验算结果一栏仍然显示“NG ”。是什么原因呢?

相关命令

设计〉PSC 设计...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

问题解答

MIDAS 在进行截面承载能力验算的同时还按照规范5.2.9条的规定要验算截面是否满足最小尺寸要求。只有当截面尺寸验算、承载力验算两者都符合要求时,验算结果才为“OK ”,有一项验算没有通过,其结果都会是“NG ”。 相关知识

对于斜截面抗剪和使用阶段抗扭承载力验算,规范除规定承载力验算计算方法外,还规

定抗剪截面和抗扭截面必须满足最小截面要求,分别是规范公式(5.2.9)和规范公式(5.5.3-1)。 相关问题

问题7.11,问题7.12。

8.11PSC 设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结果表格中“跳过”的含义?

具体问题

在“PSC 设计结果表格〉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表格中,最后一栏“验算”栏显示“跳过”代表什么意思?

图7.11.1 斜截面抗剪验算中跳过的含义

相关命令

设计〉PSC 设计...

问题解答

跳过表示该验算截面满足规范公式(5.2.10)的规定,可以不必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1050.00230KN nh f V td d αγ-?≤ 规范公式(5.2.10)

相关知识

对于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当验算截面满足规范公式(5.2.10)时,可以不进行斜截面抗剪验算,程序在PSC 设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格的验算栏内以“跳过”显示。对于不满足规范公式(5.2.10)的截面在PSC 设计验算结果表格的验算栏内以“验算”显示。

在使用阶段抗扭验算中,规范也有类似的规定,当截面满足规范公式(5.5.3-2)时,可不进行构件的抗扭承载李计算。因此在PSC 设计“使用阶段抗扭验算”结果表格的验算栏中以“跳过”表示,如果不满足规范公式(5.5.3-2),在验算栏内以“验算”表示。

)/(1050.022300

0mm KN f W T bh V td t

d

d

αγγ-?≤+

规范公式(5.5.3-2)

8.12为什么改变箍筋数量后,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没有影响?

具体问题

箍筋对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有显著提高作用,但在本模型中增大普通箍筋的面积,混凝土斜截面抗剪面积没什么改变,为什么?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

问题解答

本模型采用数值型截面模拟,在定义PSC数值型截面时,要求指定剪切验算的位置,否则程序默认截面腹板厚度为0,因此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时,虽然增大了箍筋的面积,但因为腹板厚度为0,所以对抗剪承载力没有影响。

图7.12.1 数值型截面没有指定腹板厚度图7.12.2 在数值型截面中指定验算位置

相关知识

PSC数值型截面在指定剪切验算位置时,不仅对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有影响,而且还对剪切应力计算、抗弯承载能力影响很大。因为这些计算都涉及到腹板厚度的取值。8.13为什么定义“截面钢筋”后,结构承载能力没有提高?

具体问题

编辑与删除截面钢筋,对PSC设计得到的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为什么?

相关命令

分析〉主控数据...

问题解答

如果要考虑普通钢筋的作用,需要在分析主控数据中勾选考虑普通钢筋作用。否则无论是分析过程中还是在设计验算过程中,程序默认不考虑普通钢筋作用。

相关知识

截面钢筋在程序中模拟的是非预应力钢筋作用,截面钢筋中可以设置纵向受力普通钢筋、箍筋、竖向预应力筋、弯起钢筋等。

图7.13.1 分析考虑普通钢筋作用

图7.13.2 纵向截面钢筋

图7.13.3 其他截面钢筋类型

相关问题

问题7.12,

8.14如何指定PSC设计计算书封面上的项目信息内容?

具体问题

计算书封面上有计算、校核、审核人员信息,这些信息在哪里可以输入?相关命令

文件〉项目信息...

问题解答

这些信息需要在项目信息中指定,如下图所示。

图7.14.1 项目信息

图7.14.2 计算书封面

微视频在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颠倒。在翻转式教学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视频承担起了知识传授的责任,其质量对知识传授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起初,教师给学生课前看的文字材料或多媒体材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导致课堂进行知识内化的失败,完成不了翻转。而当类似可汗学院的微视频出现之后,教育研究者发现了能够代替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工具,并使翻转课堂成为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目前,在翻转课堂中应用最多的便是微视频,当然也有少数学校采用专业的电子教材(例如,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采用了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媒体教材)。本文针对教师选择最多的微视频进行分析,探究微视频应该如何制作,才能达到学生课前学习应有的效果。 Zaid Ali Alsagoff教授曾提出教学视频的作用是“激发、影响和告知”,其特点为:生动的、有教育意义的、创造性的、可引人思考的、可以理解的、相关的和令人兴奋的。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的成功也为研究者制作微视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表1对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的微视频特点进行了概括。 表1: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教学视频特点 1. 可汗学院教学视频的特点

可汗学院是由印度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200 0段。该机构的使命是为全球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加快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速度。 为了更好地总结可汗学院微视频的特点,笔者对网易公开课中的可汗学院视频进行了统计,并结合相关的文献发现: (1)视频长度最长不超过14分钟,普遍在10分钟左右,有的甚至只有3分钟。 (2)教学视频中不会出现教师的形象。学习者只能听到教师的声音。教师通过模拟电子黑板或者PPT呈现内容,然后结合手写板的形式进行讲解,整个过程通过屏幕录制软件生成视频。可汗曾对此解释道,教师形象不出现是为了将教师拉下讲台的位置,让他们和学习者平起平坐,以便于学习者能够以更加轻松自如的心态集中在内容上。尤其是学生在面对教师一整天之后,回到家时,就不希望再看到他们了,一块简简单单的屏幕要比一个居高临下的大人可爱多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声音清晰明亮,语速适中。 (4)视频知识内容的呈现多以题目为单位进行录制。很多题目一开始便直接切入例题,进行讲解,不夹杂任何的提示或铺垫。 2.林地公园高中教学视频的成功经验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

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部承担了全院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院运动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协办工作。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同时坚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素质教育奠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我部非常重视开展公共基础课教研活动,在公共教学部的全体教职员工中树立并强化“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意识,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一、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 1、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我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作风严谨务实,积极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学院课程设置的状况,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为专业课教学服务,公共基础课要

教学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2―0039―01 视觉信息有着其特定的语法结构,而视觉符号的传达决 定着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整体感知。视觉时代正冲击着现代人类的生活,把所谓的新新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化世界,而教学视频资源对于教学就起到了这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视频资源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视频资源匮乏。大多数新的视频资源都采用“个人设计、个人制作、个人使用”的模式,导致教学资源的制作、收集、保存都出现较大的问题。原有的流通渠道狭窄,使得可持续使用的教学视频资源相对匮乏,根本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 2.制作、加工难度较大。部分视频加工软件太专业,加上视频素材的拍摄、转换、配音、特技等都需要专门软件、设备和技术,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学视频资源的制作加工。 3.应用条件较高。教学视频资源的应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对教室的环境也有一定要求,这些都给视频资源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障碍。 二、课堂教学中视频运用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中的视频运用是指以视频为手段,围绕需要讲解的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景,通过一些视频资料将

教学情景立体化,据此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以完成教学工作的方式。 1.教学中使用视频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频资料包含的信息量大,特别是对于一些知识重点、难点,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而视频资料将大量信 息集中在一起,且动态地展示了其演变的过程,使一些抽象 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 3.教学中采用视频使得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约了教育经费,降低了教育成本。 三、课堂教学视频资源的总体设计 1.视频设计与课堂教学融合。课堂教学视频资源是设计者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视频资源的设计中要采用视频设计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方式,设计者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环节的需要设计视频内容,并通过对视频素材表现形式的艺术化设计与课堂教学需求达到吻合。 2.内容设计与形象设计并重。在课堂教学视频的设计中主要采取内容设计与形象设计统一的方式。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选择剪取不同的视频素材,并依据视觉原理和学习理论,对视频素材进行表现形式设计,使课堂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收稿日期:2008-10-10 基金项目: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yb06128) 作者简介:章剑林(1966-),男,浙江嵊州人,副教授,硕士,E -mail :zhangjohn @vip 1sina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9卷第4期,2008年12月 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C ommunications V ol 19N o 14,Dec 12008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 教学改革与实践 章剑林1,江锦祥2,刘青云1,邹玉金1 (1.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杭州 310018; 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摘 要:本文首先指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其不足,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最后将它应用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 71210;G 718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34X (2008)04-0057-04 0 前 言 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行政部门引导和有关教育专家指导下,经历了追求发展和不断探索的过程,经过多年努力,高职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以往开展的这些教育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涉及到公共基础课的建设与改革项目相对较少,这对于如何贯彻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思想,实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建设和改革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相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如何做好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做好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特别是如何在“工学 结合”这个主题的前提下,开展公共基础课教学改 革和探索,是一项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1 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就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业内人士似乎都已经看到了我国高职教育特别是当前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情况下存在的不足和弊端,纷纷撰文或著书抨击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与此同时,各种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 111 公共基础课存在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脱节的 现象 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职业性不强,工学结合特征不明显。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教学很多公共基础课源于本科教学,高职教学公共基础课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如何在当前倡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值得我们深思。高职公共课课程建设主导地位往往为非高

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

一、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 校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除包含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如毛泽东 思想概论简称毛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还包括大学体育、 军事理论、数学及人文素质类课程。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达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工匠精神的提出,大家更多将目光转向了专业领域的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越来越被轻视,越来越边缘化。除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其他语言文 化素质类课程也是越砍越少,甚至有个别院校语言文化类课程已形同虚设或已取消语言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有个别高职类或者本科院校将语言文化类的公共课程看成是一个负累。大班教学、学生上课没兴趣、玩手机,任课老师照本宣科等各种现象层出不穷,随 着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比例冲突,公共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作为普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底子差,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学校又 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入学率、竞争力、就业率等,所以教师更应主动地 进行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目前,公共课程在教学及改革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类课程不被重视。 各民办高职院校在公共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上都存在一个问题,即不被重视。若非有关学校荣誉,可能学校对公共基础类课程的 教学工作大都是忽视的。如果没有全国数学建模比赛,那么数 学课程的存在几乎就是占用教学资源;若非体育比赛类项目更易获奖、更易攻克,那么体育教学也似乎没什么需要突破改革的,而其中人文

素质类的课程像写作、大学语文类课程既不能获得荣誉,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并无直接性体现,简直可有可无。因此,学校领导层面大都认为公共基础类课程占用了学生较多的学习时间,潜意识都觉得公共课都应该为专业课程让步,尽量压缩,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对公共课程的忽视。二学生对公共课程的学习态度明显区别于专业 课程。公共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因受限于大班教学,所以教学难 度更大。有时候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各 类教学方法搬进课堂,因大班上课人数众多,学生只能分组教学,教 学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写作类课程,教师一一点评批改的难度较大,只能个别讲解,整个学习氛围势必降低。同时大多数同学因专业教学老师的影响也普遍认为专业课程比公共课程重要,所以投入的热情、精力与积极性均比公共课更多。三任课教师思维受限,欠缺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创新。公共基础课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每年大多数的教学内容都近似或雷同,因此任课老师在教学上难免会存在懈怠情绪,部分内容重复讲,慢慢的也就失去新意。且任课教师经常同处于一个圈子,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也多为闭门造车,欠缺教学改革新意。在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创新方面都有所欠缺。根据以上公共基础类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公共课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首先,公共基础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开设的,人的 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综合素养能力都是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学习获得 的。而且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设置的职业核心能力中,公共基

视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视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的安排,以及《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学生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要求,纵观人教版六册语文课文、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等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已是被著名导演拍成影视作品,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在公众中认同和了解的,针对这种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学内容,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视频 【正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上《山市》(海市蜃楼)《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

七年级下《丑下鸭》《黄河颂》(黄河大合唱)《黄河,母亲河》《音乐巨匠贝多芬》《木兰诗》《邓稼先》《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戏曲大舞台》《鲁滨逊漂流记》八年级上《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让世界充满爱》《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桥之美》《故宫博物院》《奇妙的克隆》《莲文化的魅力》《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年级下《列夫托尔斯泰》《献给母亲的歌》《海燕》《罗布泊》《科海泛舟》《云南的歌会》《吆喝》《到民间采风去》《赤壁》《岳阳楼记》 九年级上《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隆中对》《出师表》《水浒传》 九年级下《叫踏一方土》《孔乙己》《蒲柳人家》《热爱生命》《变色龙》《威尼斯商人》《变脸》《枣儿》《音乐之声》《乘着音乐的翅膀》《愚公移山》《简爱》《格列佛游记》 小结分析: 纵观人教版六册语文课文、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等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很多是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被著名导演拍成作品,在公众中被认同和了解的,针对这种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学内容,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教,怎样教,成为我们研究的方向。 笔者认为:视频一种极好的利用空间,既节约时间有直观,既形象又生动,教学中要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柯东林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5期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其他综合素养的形成。根据教高16号文件精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技能目标上,所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都非常注重专业课程设置,而对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压减课时或干脆砍掉的方法。这直接影响到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无论怎么样,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需要,合理地进行调整和改革,既为专业发展服务,更为整体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服务。 一、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 遵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各学科、各专业教学乃至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都应该根据《纲要》的精神,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并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如何改革,涉及公共基础课程安排、课堂教学及专题讲座、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方面。可以说,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是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公共课部都十分关注的事情。结合笔者所从事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首先必须弄清高职学生这个特定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基本知识目标任务;然后结合专业特点,确立技能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确立拓展目标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特定对象”施教。 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一样具有当代青年的共同特点,但又有其特殊性。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其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和学习习惯不好,人生的目标还较模糊。但是这一特定群体在接受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又不同于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侧重于高技能培养目标,所以在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高技能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高职学生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接受实践的反应能力较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依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对实践知识的需求,这对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从教学计划安排、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每节课堂教学要做到服从和服务学生的实际和专业发展的实际、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未来就业方向等,由此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二、架起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桥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视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17402463.html, 视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柴子欣王全丁红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年第05期 摘要研究如何将视频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并分析视频在教学中呈现出的细节和价值。 关键词视频教学;地理教学;经验塔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5-0110-03 1 引言 科技发展推动教育发展,影响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的形式。远程网络教学、移动视频教学等都是在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的冲击下催生的[1]。因视频资源的便捷性和应用性,使其在教学和学习模式中深入人心,被广泛接受。视频教学在国内外得到普遍认可,总体来讲属于新兴领域,缺少系统化的理论,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丰富内容。地理教学和视频教学结合点较多,如何实现合理融合,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研究内容。 根据戴尔的经验塔(图1),人的认识分为十个级别,人类具有这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把握好并使自己的认知符合此规律,才能实现最好的学习知识过程。而地理课程是形象和抽象紧密结合的学科,掌握好此学科,需要将戴尔经验塔的塔顶(抽象理论)、塔中(工具、方法)和塔底(具体经历)有效结合。而视频是抽象层和具体经历层的枢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2 可行性和必要性 地理教学中运用视频可行性在一项关于视频教学的调查中有一题:如果教师采用视频案 例对地理课程进行知识讲解,你感兴趣吗[单选]?将结果整理如表1所示。 从100份调查问卷看,样本数量虽然不大,但从学生感兴趣程度来看,对视频教学方法的喜爱程度是非常高的,同时具有很强的应用范围。这就是视频教学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具有的可行性。 地理教学中运用视频的必要性传统地理教学模式大家较熟悉。要改变传统模式,让学生 作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策划者,在地理教学中增加趣味的视频,使生硬的地理内容变得更有趣味性。教学模式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用现代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视频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等六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教职成〔200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在认真总结上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力量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化学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现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要认真组织对教学大纲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新教学大纲的能力。要为新大纲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原则上自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届时,2000年发布实施的大纲停止使用。 各地在实施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过程中,有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请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2.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 3.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4.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5.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6.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 7.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 教育部 二00九年一月六日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

视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视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经常要用到视频文件,那什么是视频文件呢?物像消失后,在人眼视网膜上可暂留0.1-0.4秒。如果画面以24帧/秒的视频速度播放,可让人产生正常的动态视觉(如小于24帧/秒可产生慢动作,大于24帧/秒可产生快动作)。按一定的视频速度播放画面,能使人获得一个连续平滑的动态视觉效果,我们把这样的电脑文件叫做视频文件。视频在地理教学中有如下应用 一、优化新课 用视频导入新课:例1,我上《中东》时,首先播放《海湾战争》1分钟,引起大家的兴趣,再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冲突不断的热点之地――《中东》。” 例2,在上《印度》时,我先让大家欣赏电视《西游记》片段《天竺少女》,再问:“唐僧西天取经,当时去的是什么地区呀?”生答:“天竺或古印度。”“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印度》。” 用视频分析难点。用视频突破难点:地理课综合性强,自然-人文并重,特别是自然地理对初一学生更是难点、难懂。对抽象的地理现象、原理、规律等,更应利用动画、影视等手段,来形象生动地突破重难点,加强对原文的分析、阐释与理解。例3,在上《地球的运动》时,制作

了《地球公转》的Flash动画,可以交互式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并详细解释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纬线和四季的形成。例4,我在上《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时,播放了《佛教传播及分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了佛教的发源地、传播路线和当前的主要分布地区。用视频互动练习:练习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巩固知识,落实教学。例5,如在中国的疆域一节教学中,我用龙泉老师的教学课件:中国34个行政区域拼图课动画,让学生练习,落实34个行政区域的相对位置,形状。其过程如下:视频播出大轮廓图,34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布四周,让学生依据形状拖动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填图,要判断位置,误差不能大,过大则填不上。反复练习,直到落实为止。增强感性课堂上适当播放视频,可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二、助读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科中特有的工具,它分为地形图、地貌图、路线图、区域图、物产图和分层色色地图等等。地理学科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使用这些地图。而地图有着平面、静止、失真的特点使得对地图的掌握成为了难点。此时借助视频则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洋流”一课的教学中,借助视频或者动态图形把海水的大规模周期运动的情景、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及变化规律展示出来,学生很快就会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印象深刻。当学生再遇见地图时,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广西教育81 2019.5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是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呈现载体和效果评价等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C-0081-03 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需求,立德是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感化、激励人。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德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过程,是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关键是要抓住课程这个主阵地,用好教学这个主渠道。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比纯粹的思政课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课题主渠道功能,扭转专业课程重教学、轻育人的情况。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公共基础课程属性,研究如何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素养与技能培养相融合、如何使该课程的思政素养教育与其它课程思政素养教育相统一,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成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改革与探索的问题。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目前高职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基于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将计算机基本操作和有关应用软件熟练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行业专家对 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课程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WORD制作文档、使用EXCEL制作电子表格、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局域网和Internet应用等六个模块。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改革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涉及的内容具有点多、面广、概念繁杂、知识分散、实践性强等特点。课程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题材与资源,为了规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使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思政教育、思政课程的思政教育形成同心同向的思政教育体系,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征与目标,明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切入融合点,从而形成思政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统一、德育目标与能力目标相融合、知识体系与素养体系相融通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专业和班级多,所需授课教师人数多,为了使授课中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目标一致,又能突显各授课教师特长和专长,经行业专家讨论,确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职业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课程确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本门课程思政的基本内容,围绕课程中涉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知识技能点挖掘出思政元素,达到“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效果,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表1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是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挖掘出的思政内容。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呈现载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以根据授课班级所在专业和学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目前高职院校常采用的课堂组织方式有理实一体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在课堂教授过程中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必须适时将课程思政中要求的价值导向巧妙贯穿其中,形成授业、传道、解惑的全过程。教师在讲授课程中,如何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成为本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关键,根据课程专业知识技能授业特点,将知识技能授业过程中可挖掘出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的特点归纳如下: 爱国:课程教授过程中以发展状况、取得成就、具有独特性的行业规范和要求等内容为载体,可引申出爱国情怀、四个自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贾红杰 缪春琼 张 况 思政课探索·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初稿)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初稿)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吴歧范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公共课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品质、文明习惯和职业素养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课时量大约占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高职院校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情况究竟如何,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对基础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都有哪些新期待,我们以某高职院校二年级100余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座谈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基础课教学现状与学生的期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深化公共课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针对性,以满足学生对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新期待。 一、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期待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两个方面。国家课程主要有政治思想素质类、军事体育类,校本课程主要分区域校本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开设时间主要分布在一、二年级。本次调查就某院校所开设的思政、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公共体育、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指导等7门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共设20个问题,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关于学习动机。“为兴趣而学习,喜欢上公共基础课”的比例为48.2%;因“无兴趣,不喜欢公共基础课”的占比28%;为有用而学习,认为“基础课无用”的占32.5%;认为”有点用”的占57.8%,认为“肯定有用”的占3.6%。 2、关于学习目标。认为公共基础课可以解决某方面的能力,选“社交能力”的占25.4%,选“表达能力”的占24.6%,选“政治素质”的占19.7%。 3、关于学习内容。学生认为比较感兴趣的基础课程,依次为体育、心理健康、思政、计算机、就创业指导,最不感兴趣的是数学与写作。 4、关于学习方式。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依次为活动教学法、讨论法、演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